余秋雨信客赏析

2024-05-10

余秋雨信客赏析(精选6篇)

篇1:余秋雨信客赏析

“我国广大山区的邮电网络是什么年代健全起来的,我没有查过,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信客》 余秋雨

我国广大山区的邮电网络是什么年代健全起来的,我没有查过,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不受任何机构管理。这个地方外出谋生的人多了,少不了要带几封平安家信、带一点衣物食品的,方圆几十里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一点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重的行李。

细想起来,做信客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乡间外出的人数量并不太多,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却很费脚力。如果交通方便也就用不着信客了,信客常走的路大多七转八拐,换车调船,听他们说说都要头昏。信客如果把行李交付托运也就赚不了什么钱,他们一概是肩挑、背驼、手提、腰缠,咬着牙齿走完坎坷长途。所带的各家各户信件货物,品种繁多,又绝对不能有任何散失和损坏,一路上只得反复数点,小心翼翼。当时大家都穷,托运费十分低廉,有时还抵不回来去盘缠,信客只得买最差的票,住最便宜的舱位,随身带点冷馒头、炒米粉充饥。

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状如乞丐。

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会出远门了。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落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

本来村里还有一个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分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揣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践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整整两天,老信客细声慢气地告诉他附近四乡有哪些人在外面,乡下各家的门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谋生处该怎么走。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老人说:“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来就单身一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村。

年轻信客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问询。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刮风下雨时,他会起身,手扶门框站一会,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顺便,关照家人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他自己也去过几次,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可惜这儿是山间,就他们两人,刚刚说出就立即飘散,茅屋外只有劲厉的山风。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实在太忙,路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回家就忙着发散信、物,还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亲手查点,一去看老人,会叫别人苦等。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麽希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沈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挟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挟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淘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都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讹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麽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信客识文断字,还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没有要紧事带个口信就是了,要写信总是有了不祥的事。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缛缛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看见发了财的收信人已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他进退两难,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作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麽人。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这是你老婆的信!”

信是那位时髦女郎拆看的,看完便大哭大嚷。那位同乡下不了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信来只是脱身伎两。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狃送到了巡捕房。他向警官解释了自己的身分,还拿出其他许多同乡的地址作为证明。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支持不了。”

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物色新信客,怎麽也找不到。

只有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常常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再请他费心想想通信的办法。

也算这些乡村劫数未尽,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乡突然发了善心。此公后来更发了一笔大财,那位时髦女郎读信后立即离他而去,他又在其他同乡处得知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还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如此种种,使他深受感动。他回乡来了一次,先到县城邮局塞钱说项,请他们在此乡小南货店里附设一个代办处,并提议由信客承担此事。

办妥了这一切,他回到家里慰问邻里,还亲自到信客家里悄悄道歉,请他接受代办邮政的事务。信客对他非常恭敬,请他不必把过去了的事情记在心上。至于代办邮政,小南货店有人可干,自己身体不济,恕难从命。同乡送给他的钱,他也没拿,只把一些礼物收下。

此后,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了一只绿色的邮箱,也办包里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信客开始以代写书信为生,央他写信的实在不少,他的生活在乡村中属于中等。

两年后,几家私塾合并成一个小学,采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教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

在他当校长期间,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属于上乘。毕业生考上城市中学的比例,也很高。

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傍。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麽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

【文章赏析】

结构分析

本文可分成四个小标题(由于第一章节通常被删去,以下为第二至第五章节小标题):

信客从业缘起(为什么当信客)详细概括:老信客有感失去信誉,找到落魄的返乡青年,青年被老信客诚心打动,接受职业

2.信客生涯(怎么当信客)详细概括:工作极其繁忙,收发信物,捎口信,充当出气筒。传递遗物等

3.辞职**(为什么不当信客)详细概括:揭穿了主顾的败行遭打骂,诬陷,无奈卸去了差事。

4.转行从教(为什么当老师,校长)详细概括:当小学教师,升为校长,去世后葬在老信客墓旁。吊唁的人很多。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说两个信客的不同际遇及信客这个职业在民间的最终消亡,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尊重的信客形象,赞扬了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质。

文章感悟

1.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

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

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

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撑持不了。

但是,社会总体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信客终于不再坚持下去了,人们想起他的好处,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并请他接受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工作出色,还当了小学校长。他死时,人们纷纷赶来吊唁。

2.特殊的职业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信客任劳任怨。

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

信客诚信无私。

他铭记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诚信以不贪为前提,他洁身自好,从不雁过拔毛,他洁白无瑕,也不怕别人怀疑。

信客待人宽容。

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了凶险,他不想让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回乡后也没有挑事,不说任何坏话,他保护了一个家庭。

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

他年轻时屡屡碰壁,穷愁潦倒,长时间当信客,文化程度提高了,眼界开阔了,阅历丰富了,他当教师是好样的教师,当校长是好样的校长,他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

篇2:余秋雨信客赏析

在如今,简单地说,信客是指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使用短信、彩信、QQ、MSN等即时通信方式,发表基于某个特定主题的信息。信客类似互联网上的播客,只不过这类人使用无线、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传播的载体主要是文字短信和多媒体信息(彩信)。信客可以看作是移动通信网络里的“博客+播客”,是短信文化的升华,是无线网络时代的“个人出版物”,代表着全新的个人移动传媒交流方式、情感交流方式、社交活动方式。 然而,以前的信客是一种职业。这一职业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尤其是在一些农村,由于通讯尚未普及,因此城乡之间的联系工作就由信客承担。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余秋雨所著文章《信客》更是写出了一名乡村信客的一生。以下内容主要介绍余秋雨的文章——《信客》。

【文章赏析】

结构分析

本文可分成四个小标题(由于第一章节通常被删去,以下为第二至第五章节小标题):

1.信客从业缘起(为什么当信客)详细概括:老信客有感失去信誉,找到落魄的返乡青年,青年被老信客诚心打动,接受职业

2.信客生涯(怎么当信客)详细概括:工作极其繁忙,收发信物,捎口信,充当出气筒。传递遗物等

3.辞职**(为什么不当信客)详细概括:揭穿了主顾的`败行遭打骂,诬陷,无奈卸去了差事。

4.转行从教(为什么当老师,校长)详细概括:当小学教师,升为校长,去世后葬在老信客墓旁。吊唁的人很多。

文章主旨

篇3:解读余秋雨散文《信客》

《文化苦旅》的创作始于1987年, 在1988年《收获》上全年连载, 后结集出版, 是余秋雨游历后的观感。与当时流行散文对现实人生的真实显现不同, 《文化苦旅》更多地承载了作者的想象。作者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过往的历史, 是要在如烟的往事中追寻并不如烟的历史。正如他在前序所言, 这些散文是他在“古代伟业的地方徘徊”, “踏在历史的足迹上面”的思索, 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当代关注。历史究竟有多遥远?文化究竟有多厚重?在余秋雨的笔下, 历史就像摄像师手中的镜头可远可近, 文化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可以凝重可以惨淡。这从编入《文化苦旅》并选入人教社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信客》可见一斑。

《信客》是《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个人比较偏爱的一篇散文, 讲述的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非常重要、但又很少为人所知的劳动群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传递物事的“信客”。作者笔下的信客, 作为一种职业, 是民国时期的事, 到现在掐指算来, 并不遥远, 但读完后却有沧桑之叹。这是因为“信客”不仅代表着一种职业, 更体现了一种文化。对于文化这两个字, 全人类广泛公认的定义就有280多种。余秋雨赞成荣格的话:“文化的最后沉淀物是人格”, 认为中国文化不完全表现在我们能背多少唐诗宋词, 而表现在它沉淀成的今天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同时他还把文化看成是一种广泛的生态, 主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方式当中。所以, 我认为“信客”这一文化现象, 既是中国人人格的积淀, 也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聚焦。

作者单线条式地在经纬交织、繁杂磅礴的民国物事中抽取历史, 但并不让这段历史显得单薄, 而是把“信客”置于连接落后的乡村和繁华的城市的纽带地位, 从而把“信客”放在民国大社会的广阔背景下, 赋予了“信客”社会历史的意义。文章提到的“一个个码头, 一条条船只, 一个个面影”、“他们的谈话, 若能记录下来, 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这些眼神, 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 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作者写信客, 不以一事一人点染, 而是选取两代人作代表, 让两个无亲无故的人演绎类似“子承父业”的悲情;也不是截取信客的某一时期做文章, 而是给予一生的关怀, 从生到死。这便具有了个人的历史意义。一个社会有着太多的个人历史, 但少有几人的历史不化作烟尘随风飘逝, 信客又会在这滚滚历史洪流中留下多少痕迹呢?老信客, 以生命为代价, 捍守信任的净土;又以责任相依, 不以贫穷易志, 哪怕是偶尔的一次错失, 也把教训传给后人, 把不安留给自己, 把悔恨带进坟墓, 为的是坚守最后的也是最高的道德操守。新信客热心厚道、洁身自好、宽解人意, 终其一生, 忠实地继承了老信客的祝愿和遗愿。虽然个人为之于社会和历史只是沧海一粟, 但因为每一粟以全部生命的热烈投入, 便成就了沧海纵流、人生本色的壮举。信客以诚信为本、仁义热心、任劳任怨、恪守职责、待人宽厚的人格精神, 就是最绚丽的人生本色。这些人格品质, 无一不是千年传承、代代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无一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瑰宝。然而, 历史在留下金子的同时, 也留下了沙石。老信客贪小便宜丢失职业操守, 村民的虚伪攀比和无理迁怒, 发财同乡的背信忘义等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在文中也屡见不鲜, 让人心情郁闷, 特别是人们对老信客的冷漠, 令人心惊的无常和苍凉。老信客为乡人做了几十年的信客, 任劳任怨, 仅是一次的无心错失, 虽自残一手诚心悔过, 却不能得到人们的一丝宽容与谅解。多年以后, 当面对他的坟墓, 健忘的乡人, 只是“为了看着顺心, 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这是何等的悲凉!

信客,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还表现为一种极为悬殊的城乡文化背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生活着两个无论思想意识还是经济状况都存在极大差异的生存群落, 一是眼界开阔、物质较丰富的都市人群, 一是长期封闭、闭塞穷困的乡村农民。如果把信客当作游离于两者之间的特殊生存群落, 那么信客所体现的文化现象就为我们展示了三大人群的生存状态。有人说:社会有什么样的需要,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上海郊区的农民不满长期的贫穷, 不少人毅然进城淘金, 两地的往来骤然增多, 迫切需要有人勾连两地传递物事, 但由于乡村的穷困和交通不便, 阻碍了邮局的建立, 于是信客应运而生。贫穷和落后居然成了信客这一职业产生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当时农村的生存状况不难想象。从信客工作的难度看, 他们“常走的路大多七转八拐, 换车调船”;“一概是肩挑、背驮、手提、腰缠, 咬着牙齿走完坎坷长途”;“所带的各家各户信件货物, 品种繁多, 又绝对不能有任何散失和损坏, 一路上只得反复数点, 小心翼翼”;“买最差的票, 住最便宜的舱位, 随身带点冷馒头、炒米粉充饥”;“一身破衣旧衫, 满脸风尘, 状如乞丐”。即使这样艰辛的工作条件, 也不是横亘在他们生活道路上的唯一困苦。路人的冷漠、为同乡料理后事遭受的呵斥和怀疑、被同乡陷害倍受毒打和委屈, 都时时折磨着他们的精神和身体, 让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加艰难。信客工作条件的艰辛, 生存状态的艰难, 越是说明乡村的落后, 衬托农民生存状态的不堪。文章虽少有直接描写农村的落后, 但农村的贫穷、乡民的狭隘心态却在文中抒写的原生态文化里可以找到印迹。老信客为代表的强烈的“交接班”意识, 农民不经意地小心防范、攀比心态, 看热闹爱打听的好奇心, 以夹黑雨伞传达噩耗的风俗, 因大部分缺少文化而代读代写书信的现象等文化习俗, 既原汁原味传达出浓厚的乡土情结, 又从侧面反应了农村贫穷、封闭、落后的生存状态, 让我们在体味田园牧歌式温情的同时, 深感埋藏了几千年的无奈。对于城市, 乡民充满了幻想和向往, 都市的升沉荣辱, 震颤着他们长期迟钝的神经系统。繁华的十里洋场, 灯红酒绿的夜总会, 别致的欧式建筑, 都是文明和财富的凝聚。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着偏近工业社会的生活节奏, 有序、紧张、繁忙。他们有着比农村稍好的生活条件, 更进步的社会环境, 中西文化互相渗透形成的文化氛围。这样的生存状态成了引领时代潮流的方向, 也死死吸引着乡民们的眼球。然而, 都市的生活并没有乡民们想象的那么舒适, 也没有幸运同乡描述的那么丰美, 失业和被剥削常常困惑着大多数的人们, 特别是那些挤进城的少数农民冒险家, 各种困难和凶险成了他们淘金之路上的拦路虎。这就是思想上追求自由、文化上兼容并存、平等开放的城市文化背景下的都市生存状态。信客用自己的理解向农村阐释着城市文化优越, 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接纳城市文化并与之融合, 缩小城乡文化的落差。悬殊极大的农村生存状态和城市生存状态, 在信客眼光的打量和脚的丈量下骤然紧密联系, 使看似浅薄的文化有了厚重的载体。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在高层次上我把文化看成人格, 在低层次上我把文化看作生态。”[1]文化, 在余先生眼中就是人格和生态的展现。信客, 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上海文化现象, 不仅为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诚信、仁义、任劳任怨、恪守职责、待人宽厚的人格魅力, 而且把极为悬殊的城乡文化背景下的三种生存状态袒露在世人面前, 让我们在称颂信客高尚人格精神的同时, 对人们的种种不幸遭遇油然而生沉重的谓叹。也许这就是作者产生写作冲动的原始欲望吧!

参考文献

篇4:《秋雨叹》赏析

关键词:杜甫 《秋雨叹》 讽谏 忧患

《秋雨叹》这三首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秋(754)。当时天降暴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奸相杨国忠却找来一株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此组诗与杜甫诗歌“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坂》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样堪称“史诗”。

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決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雨中百草秋烂死”,秋雨将一切生命都摧残了。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集,古有“悲秋”者悲秋之萧瑟,“病秋”者病秋之隐沦,“惊秋”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少陵于此首亦融悲、病、惊,伤物残而叹自身老大难有成。新的季节缓缓渗透,弥漫并取代旧的季节,诗的境界中季节却若闻鼓而起,鸣金而息,吐故纳新。而秋日就如主刑杀之神,化片乌云持镰刀拂过这世界,在萧条和清冷中将一切带走。“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其濛,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阶下決明颜色鲜”,首句的急转令我们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決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決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決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決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決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何等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满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成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白发苍苍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決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其二: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第二首中,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内心向外界弥漫开去,秋风洒落,而秋雨却繁腻不绝,纷纷若世之喧嚣,缥缈如病中呓语。“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整个世界都蛰伏在一片乌云之下,齐奏着同样颓然、绝望的主题,人生如飞蓬,此时亦无路。阑珊之风,沉浮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左传》曰: “风马牛不相及也”。世界如此浑浊,物皆不辨,道者何存?古者天人交感,泾渭水之清浊不辨,应是射人世之道理毁,伦理乱也。若孔子无奈伤获麟,泾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征兆,带来令儒者窒息的迷阵。古者农业乃天下之本,却是“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禾头生耳”乃言雨中禾叶卷,如耳之形,却亦言为天下之本、黎民口粮之禾的颓丧脆弱,禾头生耳,倾听世上的呜咽而无策。而农妇田父之音亦隐沦雨中,根基之没,国安久持?“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言世之目盲,“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言世之聋哑。仇氏《杜诗详注》中亦言刺杨国忠恶言灾疫,四方匿不以闻。然世之风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斗米换衾裯”。卢注言:“疗饥急,救寒缓也”,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直?”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

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第三首又从广阔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长安布衣谁比数”,少陵多有自称“布衣”、“野老”之辞,实不甘也。“谁比数”可较太史公《报任安书》言“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意绝之至也。而“长安”亦不过客居之地,“反锁衡门守环堵”亦是绝望之举,路穷则独守一隅,实也不过是暂时的避世,避开内心纠结无解的困愕。将烦忧锁在门外茫茫世界,门内的心还念念不忘欲与其汇合。“老夫不出长蓬蒿”相比隐居的寂寥,更多是郁郁不平与刻意求静的痛苦。风雨中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孩子却给诗中添了新鲜的颜色:“稚子无忧走风雨”,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给人以忧虑的悠长:如此单纯的未来能承受多重的阴霾?“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外界溢入的雨声和寒意又唤起心中恒久的幽灵,欲“奋翅起高飞”而复深觉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无奈而于末尾作楚吟,“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诗中末句常作此等疑问,他一生都似在这种等待中度过,笔者常常想先生每吟至此句时会不会突觉不祥而声音变得微弱呢?

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于此乐府诗3首引卢注云:“《唐书》:天宝十三载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忧之。杨国忠取禾之善者以献,曰:‘雨虽多,不害稼。公有感而作是诗。”

《秋雨叹》三首发挥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并有所创新,少陵以秋雨叹自命新题以抒写之。此感秋雨而赋诗,三章各有讽刺。房琯上言水灾,国忠使御史按之,故曰“恐汝后时难独立”。国忠恶言灾异,而四方匿不以闻,故曰“农妇田父无消息”。帝以国事付宰相,而国忠每事务为蒙蔽,故曰“秋来未曾见白日”。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非泛然作也。杜少陵的诗歌创作就已经鲜明地反映出文学应当揭露当权统治者的弊政,描写百姓疾苦,以达到为民请命的目的。虽然他在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诗学理论,但在创作实践中可以看的非常清楚。这也正是他对《毛诗大序》中“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之旨的突破。而这一点,又直接启发和影响了中唐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秋雨叹》三首体现了杜诗“关心民瘼,忠君爱国”的儒家济世情怀。此诗以时事作乐府反映杜诗“以诗证史”的“诗史”精神。

篇5:余秋雨《信客》导读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①,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②,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

本来村里还有一个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整整两天,老信客细声慢气地告诉他附近四乡有哪些人在外面,乡下各家的门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谋生处该怎么走。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老人说:“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来就单人一身,从此再也没有回村。

年轻信客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询问。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刮风下雨时,他会起身,手扶门框站一会,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顺便,关照家人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他自己也去过几次,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可惜这儿是山间,就他们两人,刚刚说出就立即飘散,茅屋外只有劲厉的山风。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实在太忙,路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回家就忙着发散信、物,还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亲手查点,一去看老人,会叫别人苦等。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信客识文断字,还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没有要紧事带个口信就是了,要写信总是有了不祥的事。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看见发了财的收信人已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做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么人。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这是你老婆的信!”

信是那位时髦女郎拆看的,看罢便大哭大嚷。那位同乡下不了台,便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将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他向警官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还拿出其他许多同乡的地址作为证明。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物色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只有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常常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再请他费心想想通信的办法。

也算这些乡村运气还好,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乡突然发了善心。此公后来更发了一笔大财,那位时髦女郎读信后已立即离他而去,他又在其他同乡处得知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还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如此种种,使他深受感动。他回乡来了一次,先到县城邮局塞钱说情,请他们在此乡小南货店里附设一个代办处,并提议由信客承担此事。

办妥了这一切,他回到家里慰问邻里,还亲自到信客家里悄悄道歉,请他接受代办邮政的事务。信客对他非常恭敬,请他不必把过去了的事情记在心上。至于代办邮政,小南货店有人可干,自己身体不济,恕难从命。同乡送给他的钱,他也没拿,只把一些礼物收下。

此后,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了一只绿色的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信客开始以代写书信为生,央他写信的实在不少,他的生活在乡村属于中等。

两年后,几家私塾合并成一所小学,采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教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

在他当校长期间,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属于上乘。毕业生考上城市中学的比例,也很高。

他死时,前来吊唁③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

【注释】

① 选自《秋雨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

②【闯码头】外出到城里谋生。

篇6:余秋雨《信客》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共享一段《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大家听明白获奖人是从事什么职业了吗?这就是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四川乡邮员王顺友的颁奖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个特殊的职业,走进余秋雨的《信客》。课文中的主人公其实也是一名邮递员,只不过他是上个世纪初,将近一百年前的邮递员。那时人们称之为信客。信客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卑微低贱的职业,是又苦又累充满艰辛的,那么文中的信客有哪些遭遇,他是怎样一个人呢?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老师设计了一个信客档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档案的内容。当然,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也可以同位或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积极讨论,认真作答。

(板书)一、走近信客,阅历凄美人生

姓名: 职业:

身体状况: 收入情况:

工作内容:

最高兴的事:

最痛苦的事:

最敬重的人:

座右铭:

(生练习,师提示)比如说“姓名”,同学们可以根据信客的职业和性格特点,给他取一个合适的名字,表达你对他的感情和美好祝愿。

师:我们先从第二个回答起:职业是……?

生齐答:信客。

师:身体状况?

生:我从第12段得知,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

师:他当信客之前身体挺好的,怎么当信客之后就老犯病呢?

生:我认为这都是长期劳累,生活没有规律造成的,胃病和风湿病应该是信客的职业病。

师:好,下面收入情况?

生:我从第3段“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这句中可以断定信客的收入微薄。

师:工作内容?

生:主要有三方面(1)发散、接收信物。(2)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报死讯,收拾并送遗物。(3)代读代写书信。

师:看来信客的工作是很繁杂的, 又苦又累的。那么,你们认为信客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生:工作几十年从没有失过一封信,一件物品。

生:给焦急等待的家属送来了在外亲人的消息,看着别人高兴,自己也很高兴。

生:信客的工作被乡亲们还有老信客认可,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最高兴。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总之,信客的幸福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幸福快乐的基础上的。那么他最痛苦的事又是什么呢?

生:到乡间报死讯时,看到家属号啕大哭,猝然昏厥,他会很痛苦,当家属一时兴起,迁怒于他,甚至怀疑他克扣了亲人遗物时,他更痛苦。

生:我认为他好心去送信,竟被另有新欢的同乡诬陷为小偷,被狠狠地打了两个耳光,并被扭送到了巡捕房时是最痛苦的,这件事都让他心灰意冷,放弃了这个职业。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一个恪尽职守的人最终选择放弃,内心会是多么无奈和苦涩呀!好,下面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生:我认为信客最敬重的人是老信客。

师:你从信客的哪个决定中可以看出?

生:文章最后一段“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

师:对,信客要去陪伴孤苦了一生的那个他一生最敬重的人。我们喜欢追星,而信客的偶像是老信客,基实啊,有很多偶像就是我们的普通人。那么,信客的座右铭会是文章中的哪一句话呢?

生齐答: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师:看来写老信客是有大作用啊,既能说明信客职业路途艰苦,也强调了职业道德。那么“信”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信”是诚信的意思。这句话说明了诚信是信客的生命。

师:下面请同学们给这样一个信客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生:他可以叫“孙默献”。因为“孙”和“顺”谐音,我希望他能顺顺利利的。“默献”是默默奉献的意思,他就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师:多好的一个名字!既是对信客精神的概括,又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程信”。姓“程”是因为我姓“程”,而且它和“诚信”谐音,信客是非常诚信的一个人。

师:看样子这位同学太喜欢我们的主人公了,把自己的姓也给了他,俨然把信客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师:好,“信客档案”我们完成了。通过这个档案,我们对主人公也肯定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心目中的信客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生:他是一个一辈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生:他是一个善良厚道,任劳任怨的人。

生:他的胸怀很宽广,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别人却很宽容。

师:很好,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你看你当教师是好样的,当校长也是好样的。尽管时常饱受职业病的困扰;尽管收入永远和付出不成正比;尽管有时还要蒙受无端的猜疑,诬陷和欺凌,但他牢记老信客的教诲,诚信无私,从不雁过拔毛,见利忘义;心胸宽广,所有苦、累、辛酸委屈都默默承受;他有情有义,总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邮件两头的难事。他用大半辈子的辛劳履行自己的承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朴实感人的形象。你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也遇到了许多震颤你心灵的语句和片断,下面请你们把它们大声的、深情地朗读出来。品味一下学者余秋雨的语言特点,是怎样感动你的。

(板书)二、走进文字,感受语言魅力。

生:让我感动的是第16自然段。“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连声诺诺。”通过这段可以看出信客这个职业不光要受苦受累,有时还要受气,真是吃力不讨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写尽了信客的委屈。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很能替别人着想,宽容体谅别人。

生:我读的是第18自然段。“直到他流了几身汗……堆在他的肩上”。(生读)从“几身汗”,“许多罪”,“满脸晦气”中可以看出信客多么不容易。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知道自己是联系农村与城市的纽带,为了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只有忍辱负重。

师:忍辱负重这个词用得真形象贴切。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很想和大家一道分享内心的感动。我想读的是第10段:“年轻信客上路后……一个个面影。”(师读)这段是写老信客的。他因为一条窄窄的红绸而糟蹋了名声,但是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询问”,“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中可以看出老信客还是以自己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老信客惩罚自己让自己的晚年在孤独和自责中度过。在一个个失眠的夜晚,满怀眷恋和惆怅地回忆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这个排比句传神地表现了老信客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信客生涯的无限眷恋。每当老师读到这里,在感动之余,内心也会泛起阵阵酸楚,这是一个多么可敬可爱、多么执着的老人啊!……

好,下面请同学们接着发言。

生:让我感动的是第22段中的“传唤来的同乡……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同乡那样地伤害了自己,但他却宽容地帮他维护名誉。要是我是信客,我肯定会说出真相,让那个同乡无地自容,他多么宽容、善良呀!

师: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鲁迅的冷峻,冰心的柔美隽丽,《背影》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典雅、畅达等等

而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第一个特点,质朴而典雅。而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的学者,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本文写信客,题材的特点又决定语言特点,质朴的人物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

生找出语句: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此公”“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

什么是语言的“典雅”或是典雅的语言?所谓“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

第二个特点,警辟而又畅达。

生找出语句:这特别表现在比喻句上:“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师:同学们读得真动情,分析得真准确。感动了我们的信客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或许人们人们会慢慢将他淡忘,他就化成山中的一朵小花,默默地开放在他曾途经的地方,也许他化成一棵垂柳,默默地为年轻的信客洒下一片绿阴,那么我们赶快拿起手中的笔,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两个方面:概括平生事迹,对逝者评价和追思。

(板书)缅怀信客,秉承奉献风骨

名人墓志铭举例: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 活过,爱过,写过。

参考:1、多年为信客,无怨无悔,一朝为人师,千古流芳。2、肩挑生死祸福担,身有侠骨柔肠心3、信字当为先,苦字放一边。4、生,为诚信之人;死,化诚信之魂。5、活着,诚信待人,忍辱负重;死了,教育后人,永垂不朽! 6、在世任劳任怨,死时无怨无悔!7、诚信是金 8、为人一生,诚信一世。9、人生在世不称意,诚实信用留人间。10、人生自古谁无死,要留诚信在人间。11、诚信、宽厚、善良、心胸宽广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你一生的执著。你为诚信而生,诚信为你而活。12、诚信是你的名字。13、他活着时,一直为他人奔波,任劳任怨,而死后人们对他尊重怀念。他便是一位信客,一个拥有着别人无法拥有了大胸襟、善良、诚信的信客。14、鱼需要的是水,花需要的是芬芳,而人需要的是诚信.最为诚信的人,就是这位沉睡在人们心中的人15、你一个普普通通的信客,任劳任怨,坚持不懈的守在“信”字旁边,你是勇敢坚毅的!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师:这节课,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精彩。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同一篇文章,当我们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阅历下会有不同的感悟。老师除了读出了人生在世诚信为本之外,还读出了一份凝重和悲情。这篇文章选自《文化苦旅》,我想苦难的不仅是文化,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的旅行。但只要心中有坚守,一如信客心中有信,哪怕我们失败了,哪怕我们的身体化作了尘泥,但我们的灵魂仍是天际微弱的星光,照亮后人的前行。信仰和崇高不只在胜利者之间传承,苦难也是一种美丽。而在当今物质富足的年代,我们更要追求精神的丰盈。建议大家课下阅读《文化苦旅》,我相信这本书会如同作者的名字,如同一场湿润的秋雨,它会携着文化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悲凉而甜蜜地洒向你的心间,,,,,,,

作业:延伸拓展,寻找身边信客。

板书: 信客

一、走近信客,阅历凄美人生

姓名: 职业:

身体状况: 收入情况:

工作内容:

最高兴的事:

最痛苦的事:

最敬重的人:

座右铭:

二、走进文字,感受语言魅力。

质朴而典雅 警辟而又畅达。

三、缅怀信客,秉承奉献风骨

(学生佳句摘录)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生日卡》及教学反思下一篇: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