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精选

2024-04-10

余秋雨精选(共12篇)

篇1:余秋雨精选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借我一生》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余秋雨

《文化苦旅》

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行者无疆》

你以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复过来,有些自私的以为。

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只想让你知道,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文化苦旅》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借我一生》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涂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阳关雪》

在迪伦马特笔下,罗慕洛斯面对日耳曼人的兵临城下,毫不惊慌,悠然养鸡。他容忍大臣们裹卷国库财务逃奔,容忍无耻之徒诱骗自己家人,简直没有半点人格力量,令人生厌。但越看到后来越明白,他其实是一位洞悉历史的智者。如果大车必然要倒,妄图去扶持反而是一种骚扰;如果历史已无意于罗马,励精图治反而是一种反动。

《行者无疆》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文化苦旅》

长大了知道世间本有太多的残酷事,集中再多的善良也管不完人类自己,一时还轮不到牛。然而即使心肠已经变得那么硬也无法面对斗牛,因为它分明把人类平日眼开眼闭的忘恩负义,演变成了血淋淋的享受。

《行者无疆》

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绪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慢慢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练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

《山居笔记》

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

《行者无疆》

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文化苦旅》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行者无疆》

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

《借我一生》

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借我一生》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

《行者无疆》

浑身瘢疤的人,老是企图脱下别人的衣衫。已经枯萎的树,立即就能成为打人的棍棒。没有筋骨的藤,最想遮没自己依赖的高墙。突然暴发的水,最想背叛自己凭借的河床。何惧交手,唯惧对恃之人突然倒地。不怕围猎,只怕举弓之手竟是狼爪。何惧天坍,唯惧最后一刻还在寻恨。不怕地裂,只怕临终呼喊仍是谣言。太多的荒诞终于使天地失语。无数的不测早已让山河冷颜。失语的天地尚须留一字曰善。冷颜的山河仍藏得一符曰爱。地球有难余家后人不知大灾何时降临。浮生已过余姓老夫未悟大道是否存在。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依稀。千载如梭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凄迷。

《我等不到了》

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山居笔记》

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

《文化苦旅》

不带书,不带笔,也不带钱,一身轻松又一身虚浮,如离枝的叶、离花的瓣,在狂风中满天转悠,极端洒脱又极端低贱,低贱到谁也认不出谁,低贱到在一平方米中拥塞着多少个都无法估计。

《山居笔记》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欧洲之旅》

“成功”这个伪坐标的最大祸害,是把人生看成“输赢战场”,并把“打败他人”当做求生的唯一通道。因此,他们经过的地方,迟早会变成损人不利己的精神荒路。

《北大授课》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文化苦旅》

篇2:余秋雨精选

——余秋雨 《文化苦旅》

12 还历史以真相,还生命以过程。

《文化苦旅》

13 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14 如果你喜欢文学,喜欢原创文学,我建议你到文博苑里看一看,读一读,同时也希望大家亲自写一些自己的东西作为锻炼。

15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关于年龄》

16 中国文化从来离不开社会灾难。我借清初和清末的民族主义激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思维灾难,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本文来自语录大全网)借渤海国的兴亡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系;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个体人格的关系;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救助愚昧的灾难,借山西商人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贫困的灾难。

——余秋雨 《借我一生》

17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文化苦旅》

18 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那么,考古也就是回乡,也就是探家。探视地面上的家乡往往会有岁月的唏嘘、难言的失落,使无数游子欲往而退;探视地底下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心理障碍了,整个儿洋溢着历史的诗情、想像的愉悦。

——出自余秋雨《乡关何处》

19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风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

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

《文化苦旅》

20 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悲,时真时幻。

——出自余秋雨《关于年龄》

21 一切美丽都是和谐的,因此总是浑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狞厉的,因此总是耀武扬威,嚣张霸道。如果没有审美公德的佑护,美永远战胜不了丑。

22 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

《霜冷长河》

23 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余秋雨 《北大授课》

24 他们就像焦距不一样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文化苦旅莫高窟》

25 有趣的是,这条降雨量的界线,与万里长城多方重叠。可见,万里长城的功用是区分两种文明,让农耕文明不受游牧文明的侵犯。因此,这是天地之力借秦始皇之手画下的一条界线。这样一来,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也就是黄河、长江、长城从长城内侧的农耕文明来看,侵犯总是坏事;但是,从长城外侧的游牧文明来看,用马蹄开拓空间,正是自己的文明本性,不应该受到阻拦。于是有战争,有长城内外一系列奇特的历史。

26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余秋雨 《阳关雪》

27 冰岛的魅力和恐怖,都在严冬。

——余秋雨 《行者无疆》

28 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的多。

《文化苦旅》

29 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

《行者无疆》

30 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31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崎岖、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

——余秋雨 《行者无疆》

32 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依稀

千载如梭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朦胧凄迷。

《文化苦旅》

33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借我一生》

34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5 他发现了一头鹿,觉得那就是让他派遣痛恨的对象,那就是自己不忠诚的妻子的借体,便握缰狠追,一再开枪瞄准,那头鹿当然拼命奔逃。不知道追了多 远,跑了多久,只知道耳边生风、群山急退,直到暮色苍茫。突然那头鹿停步了,站在一处向他回过头来,他非常惊讶,抬头一看,这儿是山地的尽头,前面是深不 可测的悬崖。鹿的眼光,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他木然地放下枪,颓然回缰,早已认不得归去的路了,只能让马驮着一步步往前走。仍然不知走了多久,忽然 隐隐听到远处一个女人呼喊自己名字的声音,走近前去,在朦胧月光下,妻子脸色苍白,她的目光,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

《天涯故事》

36 上海人的宽容并不表现为谦让,而是表现为各管各。在道德意义上,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意义上,各管各或许更贴近现代宽容观。承认各种生态独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认到可以互相不相闻问,比经过艰苦的道德训练而达到的谦让更有深层意义。为什么要谦让,因为选择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不让你就要与你争夺。这是大一统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点。为什以可以各管各,因为选择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谁也不会吞没谁。这是以承认多元世界为前提而派生出来的互容共生契约。

《文化苦旅》

37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瞬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路口,突然感受到自己肩头无法卸掉的宿命。从这一刻,一步长大。

《冰河》

38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余秋雨 《文化苦旅》

39 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文化苦旅》

40 儒家学说没有设立人格神,却设立了人格理想,那就是君子。

41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

篇3:品读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山川景物, 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不是单纯地写景, 也不是单纯的抒情或议论。他有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独特的视角。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我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 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 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 是一种‘人文山水’。”余秋雨更看重的是山水景物上附着的中国文化。这正是秋雨散文的特色。

余秋雨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 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 文化和历史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余秋雨胸藏丘壑, 兴寄烟霞, 横七纵八, 拈来皆成妙文。他将生命敞开来, 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 去倾听历史的或沉重或细微的足音。他笔下的山川草木, 楼台庙宇, 总是与人呼吸相通。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 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 再由文化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

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 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 使我无端地感动, 无端地喟叹。”《莫高窟》一文中这样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 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 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 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

作者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 把对民族的情感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 那天傍晚, 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车队正要启程, 他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 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 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余秋雨的散文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 有深沉的思考, 给人启发和感悟。

余秋雨走出了书斋, 走出了都市繁华, 一个人, 悄悄地, 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 任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沙扑打, 又黑又瘦, 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面对自然山水、风物, 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 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且看《文化苦旅·废墟》中对“悲剧”的思考:“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 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 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 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 因为‘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 因为有白发, 有诀别, 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 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上前仆后继, 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作者将“悲剧”提升到哲理高度进行思考, 阐释了悲剧、悲壮及崇高的相承关系, 引发人们深沉的思索, 激励人们面对人生的悲剧, 不要悲观, 要勇于面对、勇于进取。

再看《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结尾:“今天, 我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 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叹息一声,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 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 而打下了最后一个句点的, 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多么耐人寻味啊!这是文人的悲哀, 还是文化的悲哀, 抑或是历史的悲哀?留给人无尽的思考。

余秋雨擅长使用诗化的语言传情达意。他的文章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 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他的散文语言典丽精工,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中写苏东坡被官差押解的情形:“长途押解, 犹如一路示众, 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 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 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 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 整个民族在丢人。”“小人牵着大师, 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地抖, 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 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 而法官和原告, 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这两段文字很形象、很精彩, 充满情感。读着这些文字, 读者被感染了, 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悲愤之情, 为东坡而悲, 为文化而悲, 为民族而悲;悲的同时, 更有愤恨, 愤恨那些嫉恨东坡才华的品格低劣的“文化群小”:例如舒亶、李定, 又如王圭、李宜之……

再如《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中对“成熟”这个抽象名词的描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 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 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这段精辟的议论, 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 气势不凡, 文采斐然, 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我们为作者的文笔叫绝的同时, 更为文化大师苏东坡的成熟感到振奋。

余秋雨对中国当代散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凭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透过各种附丽于山水古迹的文化积淀, 去挖掘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 去探寻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另一方面是作者的散文写得大气, 充满了理性。他对传统的散文观念、表现手法、审美规范和要求, 都作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篇4:请宽恕余秋雨

宽恕理由之一,余秋雨当年进“写作组”成为写作高手,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主要是因其才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才华不爆发是埋没,其爆发是早晚的事,从当年的“走出彼得堡”到后来的“文化苦旅”,不管其政治背景如何,余秋雨的才华一以贯之。对于才子,我们有宽恕和保护的义务,何况他在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上的成就具有典范意义,咱们理当呵护。

宽恕理由之二,余秋雨当年的所言所行,离不开特定年代的氛围,无论是以个人署名的方式还是以“石一歌”、“任犊”的集体笔名方式撰文,都只能是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种表述或者转述,不可能有什么超越时代的见解,否则怎么可能出笼。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声称“十年间我从未参加过任何大批判”,说得太绝对了,结果他的同事立马斩钉截铁地举例余秋雨“不止一次参加过大批判”,显示出余秋雨似乎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这就不太聪明。当时的上海,那么左,你又在市委写作组,怎么可能不“大批判”?全国人民还在操练大批判呢。总体来讲,这不是个人的错误,个人只要总结教训就可以了。可是努力把自己洗刷得像白猫,一尘不染,决非明智之举。巴金老人是文革的受害者,却依旧反思自己的责任,其人格魅力不但没有损失,反而愈益提升。所以余秋雨没有必要过于介怀这个“污点”,要对人们的宽恕之心有足够的估计。其实,人们在宽恕你的时候,也在宽恕自己,你只是受益者而已。

宽恕理由之三,余秋雨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别人的苛责以及对自己的洗刷,盖缘于此。他之所以缺乏坦然面对历史的勇气,是因为他太爱惜自己了,爱惜到患得患失的地步。所以,任他按照自己的记忆去“借我一生”吧,你不妨将他看作“一个人叙述的历史”。

谁都有叙述的自由,假如他不伤害别人,就成全他的完美主义吧。我们是否让他腾出更多的精力为我们捧出文化美味,余秋雨是值得期待的。不要相信他梦呓般的“从此搁笔”、“告别文坛”的意气之言,余秋雨的所有本事和价值就在于他的那支笔,这是他安身立命的不二法宝,他是决不甘寂寞的,他是告别不了文坛的。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我敢打赌,余秋雨只要才华尚存,一定会让我们养眼,告别也就是暂别而已。

篇5:余秋雨语录精选

71 青菜大米粥,加上藿香正气丸,入口便回神,这就是中国人!

《文化苦旅》

72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翰。

73 民众的良知在获得启蒙之前,他们恰恰是很多无耻暴行的参与者和欢呼者。

74 文化如远年琥珀,既晶莹可鉴又不能全盘透明。一定的沉色、积阴,即一定的浑浊度,反而是它的品性所在。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也与这座城市的不可透析性有关。

《行者无疆》

75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文化苦旅》

76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文化苦旅》

77 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78 应该告诉好人:我们的生命来得遥远,因此任何行为不求当世回报。真正的善良不求感谢,因为我们要感谢千百年来的善良带给今天的人类尊严,还忙不过来。

篇6:余秋雨经典语录精选

2.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3. 熟悉也有毛病,容易失落初见时惊艳的兴奋,忘却粗线条的整体魅力,目光有仰视变为平视,很难说是把握得更牢了,还是松弛了把握。这就像我们交朋友,过于熟悉就变成寻常沟通,有时突然见到他翩然登台或宏著面世,才觉得要刮目相看。

4. 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5.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6.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7. 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8. 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贴;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9.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古罗马除气势外还有足够的韵味,使它的气势也沁水笼雾,千年不燥。

10. 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11.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12.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涂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13.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14.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15. 长大了知道世间本有太多的残酷事,集中再多的善良也管不完人类自己,一时还轮不到牛。然而即使心肠已经变得那么硬也无法面对斗牛,因为它分明把人类平日眼开眼闭的忘恩负义,演变成了血淋淋的享受。

16. 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

17. 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绪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慢慢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练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

18. 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19.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20. 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

21. 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22.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

23. 不带书,不带笔,也不带钱,一身轻松又一身虚浮,如离枝的叶、离花的瓣,在狂风中满天转悠,极端洒脱又极端低贱,低贱到谁也认不出谁,低贱到在一平方米中拥塞着多少个都无法估计。

24. “成功”这个伪坐标的最大祸害,是把人生看成“输赢战场”,并把“打败他人”当做求生的唯一通道。因此,他们经过的地方,迟早会变成损人不利己的精神荒路。

25. 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26. 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

27.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28.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29.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篇7:精选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

2、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零。

3、民众的良知在获得启蒙之前,他们恰恰是很多无耻暴行的参与者和欢呼者。

4、衰世受困于谣言,乱世离不开谣言,盛世不在乎谣言。

5、如果坦白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如果谎言也是伤害,我选择沉默。

6、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7、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8、不关顾别人的存在,其实恰恰是对别人存在状态的尊重。

9、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

10、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1、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12、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

13、爱情里,总有一个主角和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

14、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翰。

15、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

16、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17、人们在名誉的争夺中最容易降低自己的生命方位,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18、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19、爱是平等的,可以付出更多,也可以爱他更多,但决不是妥协、将就、容忍。

20、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1、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22、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23、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你错过的人和事,别人才有机会遇见,别人错过了,你才有机会拥有。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

24、如果被别人嫉妒的是你,那么,暗暗地把自我夸奖一次吧!如果被别人造假的是你,那么,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25、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26、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27、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28、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29、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30、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31、在文化上,无效必然导致无聊,无聊又必然引来无耻。但是,即使到了这种“三无”的低谷,也不必过于沮丧。因为只有低谷,才能构成对新**的向往。

32、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它。

33、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地大颠大倒,就会把两头的况味都损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是正常的天象。

34、在我短暂的生命中,在许多生命中的某个瞬间,是那么轻微的一句言语,在多年后在来细细的咀嚼,我依然觉得是那么温心和甜蜜。

35、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的淡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

36、我们一直觉得妥协一些、将就一些、容忍一些可以得到幸福,但当你的底线放得越低,你得到的就是更低的结果。

37、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

38、怕被伤害的人,永远抓不到真正的幸福;怕伤害别人的人,永远都会被别人有意无意的伤害。

39、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40、在google上输入“故事”,可以得到113000000条结果,但输入“结局”,却只能得到44900000条结果。可见,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

41、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

42、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43、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44、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45、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46、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47、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48、一切美丽都是和谐的,因此总是浑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狞厉的,因此总是耀武扬威,嚣张霸道。如果没有审美公德的佑护,美永远战胜不了丑。

49、不要总抱怨自己遇到的人都不靠谱,如果别人总这么对你,那么一定是你教会了别人用这样的方式对你。

篇8:“诈捐”作家余秋雨

今年6月,与余秋雨打过名誉官司的“老冤家”萧夏林在博客中炮轰著名学者余秋雨的“诈捐”。这篇名为《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文章被国内多家博客网站和论坛转载,萧夏林认为余秋雨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捐款属“虚拟虚构捐款”。在这篇洋洋数万字的博文中,萧夏林言辞颇为激烈。

据了解,2008年6月12日上海一家报刊登的《〈2008分之1〉公益短片启动 余秋雨任撰稿人》一文中提到,“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余秋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20万元,成为全国学者、作家中捐款的最高纪录”。

萧夏林在博文中指出,余秋雨在2008年5月23日自己的新浪博客中贴出了《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的文章,其未对文章里记者提问中“余秋雨教授,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您给四川灾区捐款一次就高达20万元”的阐述提出异议。

萧夏林认为,余秋雨不仅没有捐那么多,而且“捐款恐怕是零”。他分析了去年地震发生后全国4家报纸关于余秋雨捐款的同源报道后提出,“可以确定的是,余秋雨以及他所担任名誉董事长的九久读书人公司当时一共实际只捐款了6万元,这6万元是九久读书人公司名誉董事长余秋雨、九久读书人公司董事长黄育海及其公司的共同捐助。……所以,可以确定地说,余秋雨再怎么捐,也不会超过6万元……余秋雨直接捐款恐怕是零。”

事隔两个月,余秋雨的博客贴出了两篇博文,是关于他捐助的都江堰市三所学校图书馆全部落成的消息。

博文披露,余秋雨先生不仅向这三所图书馆捐赠了3万册图书,还捐赠了手提电脑、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音响等现代化设备。余秋雨先生所捐赠3万册图书的购书成本为30多万元,加上电脑、复印机等相关设备,总花费超过50万元。这些捐助全部由余秋雨先生一人出资。

另外,两篇博客文章不仅贴出了图书馆揭幕的照片,还有图书馆接收捐助物品的清单等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辩驳的文字,这似乎是对“诈捐”事件的回应。

在这个年代,知名人士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换句话说就是监督。然而,这一切都要谨慎和严肃,如果草率得出结论,伤害的不仅是名人,连慈善也会搭进去。

篇9:余秋雨山居笔记精选600字

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地创造出了那些文明,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且不说多数流放者不再有什么文化创造,即便是我们在上文中评价最高的那几位,也无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纔。第一流人纔可以受尽磨难,却不能受到超越基本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的最严重侵害。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高贵者确实是愚蠢的,而聪明的却是那些卑贱者。

篇10:余秋雨都江堰赏析(精选)

作为一位富有使命感的学者,余秋雨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在探寻中观照,在观照中体悟,在体悟中传达,用现代意识烛照历史遗迹,反思传统文化,构建人文精神。学院化的经历和身份,使得他的文章带有浓厚的书卷气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读他的文章,会让人感到字里行间流淌着文化的清流,绽放着智慧的琼花。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难,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劫掠的悲哀,那么作为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

《都江堰》和余秋雨的其它文章一样,传达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观念。在作者那里,都江堰不是一种单纯的建筑,而是一个中国文化因子的载体。从“都江堰——李冰——中国文化”的逻辑演进中,作者难于掩饰自己内心中的兴奋、感慨、悲凉和欣慰的复杂情绪。在作者那里,长城和都江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两端。长城是一种蛮横的政治哲学的象征,不过是统治者壮胆和摆排场的道具;而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丰碑,因此都江堰才这样激动人心,才这样让作者击节赞赏,余秋雨那种兴奋的心情早已溢出文外。作家从都江堰想到李冰,想到李冰所象征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想到李冰的治水哲学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想到李冰的澄明的智慧境界。李冰的治水哲学固然泽被后人的水利事业,然而让人悲哀的是,这种哲学却被统治者扭曲利用而成为治人的阳谋抑或阴谋。悲凉中又有着 若干亮色。作者又从人们对李冰的纪念膜拜中产生了一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李冰父子已经成为民众心中的神,李冰的哲学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普遍的价值标准。文章的最后一节,传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文化理念,这就是“厚生爱民”。在作者饱满沉实的文字中,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都江堰所承载的文化重量。

正是余秋雨的复杂情绪和灵动文字,使得整篇文章起伏跌宕,颇具生命力和丰富性。从艺术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几点比较惹人注目:

一、两相对照的太极笔法。余秋雨从文章一开始就将都江堰和长城并置,宛如太极图中的两极:一阳刚,一阴柔。两者相互映照构成了一种对比,孕育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文章一落笔就有千钧之力,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在常人的眼里,长城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雄壮的气势哪里是都江堰所能与之相比的?然而作者却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因为在作者的眼里,长城和都江堰在这里是中国文化系统内部两种文化的象征。长城所代表的是统治者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雄壮、蛮横、残忍的文化,是一种僵硬、壮胆和排场的文化;都江堰所代表的是一种苍生的文化,即中国文化传统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文化,是一种浚理、消灾、滋润、濡养的文化,是一种实在而又具体的惠泽苍生的文化。在春风化雨般的情感渗透和文化思考中,后一种文化在价值上超越了前一种文化而获得了更为普泛的意义,获得了更为突出的强调和推崇。

二、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中,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招魂。余秋雨曾谈到自己的散文时说是“个人与山水的周旋”。山水建筑只是是引发思索的起点,余秋雨的落脚点在于对中国文化或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个人体悟。虽然在文章中,余秋雨借助很多文化史的知识,但是有着非常自觉的文体意识。余秋雨并没有把文章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自己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对于山水人文景观的渗入和穿透。《都江堰》一文实际上并没有描写都江堰的实际情貌,只是通过写都江堰两侧水的不同态势来对都江堰进行虚写,重点还是放在对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和历史有机地混融在一起。人观照山水建筑,从山水建筑感悟历史文化,最后通过感慨、赞赏、希冀,为这种苍生的文化招魂。这构成了余秋雨散文的特殊景观。

思考与练习:

1.作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而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作者是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两句话的?

2.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为什么? 3.你如何评价余秋雨散文写作的模式?

背景知识: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中。原名都安堰、百丈堰,元代改称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它的特点是: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因此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篇11: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篇12:余秋雨对话黄石

次日下午的演讲,在黄石理工学院举行。据主办方介绍,两年前他们就曾向余秋雨发出邀请,却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抱憾未行。

在这次迟到两年之久的黄石之行之前,余秋雨就以“城市与文化”为主题先后在温岭、衡阳和九江等地进行过演讲。而在此次“东楚文化讲坛?余秋雨专场”演讲筹备之初,黄石市政府通过收集市民意见,并结合黄石在中国矿冶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黄石目前所处的城市转型结点等系列问题(本刊2010年10月曾做封面专题报道),通过与余秋雨本人进行沟通商洽,将此次演讲的主题敲定为“文化?城市?新跨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交融兼谈黄石矿冶文化”。

黄石印象

余秋雨有很多头衔,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文化传播坐标人物……然而他个人比较认同的,是日本《朝日新闻》对他的评价——世界上走得最远的男人。

早年他曾与凤凰卫视合作,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时世界上最为危险的地区,亲身寻访考察了人类多处重要古文明遗址。此后,他又游历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

对于余秋雨来说,他已经习惯了将旅行与人文思考结合在一起。

“其实很多年前,我坐长江轮渡时几次经过黄石,武汉也经常来,因为妻子马兰的原因,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也来过几次,周围倒是挺熟,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到过黄石。”

而此次初临于此,他盛赞了这种座殷商以来便以矿冶闻名的沿江小城。

“之前有黄石的朋友对我说‘我们这座城市的名字比较一般’,我说,不一般,这两个字极美。”余秋雨解析道,“因为从文学理论来讲,最美丽的名字往往是和具象的事物、具体的色彩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以花象征的兰州、桂林,分别取‘兰’、‘桂’之意。同时很多地方将东北的长白上叫做‘白山’,把黑龙江称为‘黑水’,合起来就是‘白山黑水’,那么相对应的就有了‘青岛黄石’,这是十分美丽而有意境的。”

演讲之前,他抽空来到磁湖,在晨雾未散的北岸眺望这座城市。

有着“苏辙曾由广陵下黄州,探望谪居于此的胞兄苏轼,路遇风阻,避风于此”历史传说的磁湖让他尤为喜爱,他感慨:“从磁湖的北岸望过去,那边有很多颜色分明的小山,非常美丽。黄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在中国的城市里,这样有山有水,山水相傍的美景已经不多了。”

在他看来,一个饱经沧桑的矿冶城市竟有如此细腻的景致风光,确实难能可贵。“中华文化何时跨入文明门槛呢?公元前21世纪,因为文明的标准有三个:文字、城市和金属冶炼。一个美丽的城市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特别是对中国的历史在矿冶事业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余秋雨评价说,“它付出了那么多,却又保存下它的美丽。我很羡慕你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

当天,他为东楚晚报,也为黄石当场泼墨挥毫:“千古风华沉东楚,万里长江洗黄石。”

畅谈文化

在演讲和随后的采访中,余秋雨反复提及“文化”这一概念。

“什么是文化?目前关于‘文化’词条定义不下于两百条。”余秋雨说,“而我个人的理解很简单,文化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集成’。”

“现在,国人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陷入了一些误区。”而对此他的比喻是:“就像梯子搁错了墙。”

余秋雨说,现在自然生态问题屡屡出现,这些本都应该是文化所关注的问题,但是民生问题出现裂痕的时候,文化人却撤退了。

“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哥本哈根会议?很多人质疑我在‘青歌赛’问的这些问题。而实质上,我的这些问题不单是抛给选手,而是在向国民发问。”余秋雨说,“我认为文化要转型,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要从‘文本文化’脱离出来,多关注自然和民生,关心地震、泥石流、你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标准和老百姓的工资,而不是用40年的时间来研究古典名著中一个丫鬟的爱情。”

同时,对于目前“伪复古”的文化思潮,他也给予了抨击。

“近六七年来复古文化的影响太严重,尽管自主创新被写进国策,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背诵古书,文化界还在谈论宋朝宫廷哪个叔叔杀了侄子,唐朝皇帝和妃子的爱情故事……”余秋雨说,“我们有必要呼唤以创新文化为主导,而不是一味在复古文化上添油加醋。”

除去这些莺莺燕燕,余秋雨说,现在民间书肆上“驭人术”、“制胜术”、“诡辩学”、“计谋学”铺天盖地,而且全都打上了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的标记。“比如说什么标题《如何获得老板的欢心》、《教你如何年薪百万》等等,太急功近利,太露骨。”他说,“偶尔看到几个书名似乎与善良有关,买回去一读却是在娓娓论述如何通过宽容去谋取更大的利益。”

对此,余秋雨呼吁,权谋逻辑确实也是一种文化,但是从更高层面来讲,社会应该倡导的仍然是仁爱文化。

他表示,在如今的商业社会里,文化的重要性在于“精神价值”。“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曾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决定于他们的文化形态;不发达是一种文化形态,并非经济形态。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余秋雨说,“经济行为最终将解释成文化行为,经济行为达到短期目标时是经济,当长期目标必然是文化。”

献计转型

对于“黄石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城市,亟待转型”这一命题,余秋雨也从文化角度给予了解读。

“城市是什么?城,防守;市,贸易,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他说,“中国古代把这两个字放一起,说明古代城市的作用就是防守与交流。而现在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我们把城市理解为‘公共空间’。”

余秋雨认为,公共空间涵盖一个城市的内涵、原则、规范和外部表现形态、建筑和色彩的审美格局等各个层面。

“黄石拥有一个这么美丽的磁湖,就是一个很好的审美教育课堂。”他说,“磁湖比西湖要大,而且景致也不见得比西湖差,而为什么西湖每年能吸引那么多人前往?就在于他们有一个‘断桥残雪’的故事。断桥我也曾经去看过,其实就是一座很小很旧的桥,但看并不起眼,但是配合着这个故事,就非常的有意境。”

而对于黄石这个个案来讲,余秋雨认为,对于在历史文化遗迹并不占据优势的黄石,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打造生态文化更为重要。

“一个城市的旅游的发轫可能是历史古迹,但是后来游客会发现,真正让他们欣赏的,是这座城市整体的公共空间。”他说,“对于黄石转型来讲,我们要借助文化软实力来重塑和打造城市品牌,在精神价值和公共空间上来重建这座城市的集体文化和公共文化。不去追逐第一,不去跟风,我们要成为宜居,成为美好,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同时,对城市美学颇有研究的余秋雨认为,城市的建设要恰当的运用色彩。

“今年国庆节,我穿越了北京市长安街,整整10公里没有一条标语广告,这是举办奥运会带给北京最好的‘后奥运效应’之一,这点上,我为北京骄傲,低调才是高贵城市的标志。”余秋雨说,“没有了条幅、标语的遮挡,城市的风景、建筑的线条才能被游客完整而专注地欣赏到。”

对此,他建议黄石市政府拆除磁湖周边和市区中心一些有碍观瞻的招牌、广告和标语,并通过市民票选“几大最不能容忍的建筑”,给予拆除或者修整,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审美格局。

“恩格斯曾说‘绝对不可以同一个穿花格子西装的人签约’,同样的,我们不能用一些比较人为的,艳丽的颜色来掩盖了黄石本身的色彩和韵味。”他说。

上一篇:美丽的生活散文下一篇:折桂令微雪阅读答案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