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4-27

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7篇)

篇1: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生物 2,课时:1 3,课前准备: 学生

一、巩固落实上节[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

二、做好课前预习,完成预习学案,并上交。教师

一、批阅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发现问题,做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安排。

二、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参考多个教案,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学生分析客观实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将呼吸作用相关资料做成PPT,教学课题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应用。(2)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读书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比较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个概念的学习。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及对比、归纳的能力。(3)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我们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明确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突破策略:

1、通过问题、自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2、通过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制定依据: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不足。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又缺乏直观的教具,是学生对其理解困难的又一原因。

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比较归纳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比较归纳法: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帮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回顾上一节的探究实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实验中对酵母菌的探索活动,我们知道了细胞的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但是产物不一样,有氧的情况下产生那些产物呢?无氧的情况下又产生那些产物呢?还有哪些变化?细胞呼吸的实质又是什么呢?这一节,我们将把细胞呼吸彻底征服。同时反馈预习案落实情况,表扬与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展示本节学习目标。探究新课: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问: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过度提问: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二)有氧呼吸

学生自主学习安排,由学生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标记,标明氧元素的来源和去向,最终在那个产物中能检测到标记?

阅读、思考、观察、交流、讨论 资源:P93、P94前三段文字

内容:P93 图5—9;大屏幕上有氧呼吸全过程动画模拟

方式:自己独立阅读、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归纳、表达。时间:5分钟

学生展示:让学生归纳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提示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变化,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明确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难。

展示: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总反应式(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

通过以上处理,可使得有氧呼吸复杂、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三)无氧呼吸

创设情境,过度提问,:苹果、香蕉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回答:酒味。)(转入无氧呼吸的学习)自主学习安排:

学生阅读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图,自学无氧呼吸过程、产物、能量的释放、概念等,教师适时多媒体课件演示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只起组织、提示、引导和归纳性总结的作用。提出问题,讨论并分析:

1.无氧呼吸的场所,条件,过程(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无氧呼吸? 4.无氧呼吸的意义?

5、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学生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请学生分别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出示相应表格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场所

条件

分解产物

能量变化

反应式

相同点

实质

联系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过渡:我们学习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那么细胞呼吸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阅读: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师指导:多媒体列举课本上所举的六个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总结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联系动植物和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加深理解。

让学生对于本节的内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五)课堂检测 5分钟。

答案展示及处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六)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对本节课学习所获进行总结、交互评价。附:板书设计。《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C6H12O62C3H4O3+4[H]+能量(细胞质的基质)⑵2C3H4O3+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⑶6CO2+24[H] 12H2O+能量(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⑵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发酵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

是否需O2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联系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课后思考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思路非常清晰,按着学案的流程,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演示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这节课容量很大,并且师生互动场合较多,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时间要再给充裕一些。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这节课才好不容易完成。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还要提高。

2.在进行自主性学习之前向学生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还要细化,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其的干扰,避免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盲目性、低效性。

3.教材中的内容较简单,自己对教材重新开发仍把握不够明确。对有关反应式的强调不够。4.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好能分段实施,避免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多,如果想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等能力,很多都没完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得不临时改变。5.讲练结合不好。

当然还有好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这些也升级我在今后实践中要及时解决的。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姓名:陈海昌 电子邮件:chc1981115@163.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篇2: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习了ATP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细胞呼吸方式极其过程,并能将其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并为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是能量代谢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分子与细胞》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ATP的有关知识、线粒体的结构等是本节的必要基础。

2、能力素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阐明什么是细胞呼吸

②细胞呼吸在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③举例说明细胞呼吸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习细胞呼吸过程,认识物质与能量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通过联系身边细胞呼吸的实例,探究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科的价值。

四、重难点

重点:①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方式的相同、相异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

③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五、教学方法(一)教法设计

1、探究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主探究、设疑引导、小组合作解疑、师生互动、生生合作

(二)学法指导

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从感性上认识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条件与产物;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动画,指导学生观察、总结;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相异。

2、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六、细胞呼吸概念教学的设计思路

我先浅谈一下关于细胞呼吸概念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运用上节所学实例导入课题(回顾已学知识做好铺垫)→进行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动(了解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并大体知道条件、原料、产物)→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多媒体教学)→学习无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相同、相异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细胞呼吸概念的得出

具体操作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猎豹奔跑和运动员100米比赛等视频材料的基础上,说明发光、放电、奔跑和赛跑都是一个消耗能量ATP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设问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ATP是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产生?通过以上过程导出本节课题。这样做是因为上节学习了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通过回顾以有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①酵母菌细胞呼吸在有氧无氧不同条件下是否都产生酒精和CO2? ②两种条件下产生CO2是否一样多?

2、做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如:

(1)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同。(2)酒精是无氧呼吸条件下产生的。(3)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时产生的CO2多。

3、设计实验:(提供一定量的材料和用具,提出关键问题,指导学生探究)

我提出的问题

(1)用何种有机物培养酵母菌?(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的?

(3)如何检测反应有无CO2产生及哪种条件下产生的CO2多?(4)如何检测酒精的产生?(联系相应的化学知识)(5)过程中是否有热量放出?

4、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即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

型真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但有氧比无氧条件产生的CO2多,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那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如何发生的?以该问题转入两种呼吸方式学习。

(二)有氧呼吸 首先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线粒体结构特点,思考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具备的条件。

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以下问题:

(1)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2)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O的从何而来?(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4)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5)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6)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7)计算: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2870kJ,其中1161KJ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1)求出能量转换效率?(2)生成多少摩尔ATP?

通过以上问题加强对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及能量变化的掌握,①让学生了解了①能量的转换和守恒问题,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 +热能 ② 有机物→无机物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对学生书写的反应式予以纠正和规范。再通过下表对三个阶段学习反馈效果

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有氧呼吸过程与体外物质燃烧的区别,指出有氧呼吸条件温和、需酶参与、分阶段释放能量等。

(三)无氧呼吸

学习了有氧呼吸的基础上转入无氧呼吸知识的学习。用腐烂的苹果或地瓜发出什么味道?人在剧烈运动后有什么感觉?等实例导入两种方式的无氧呼吸。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的多?(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最后总结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和概念,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缺氧、酶、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

在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之后, 针对其共同点总结出细胞呼吸概念。

(五)细胞呼吸概念。

篇3: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3节的内容。在课标中所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为:“说明细胞呼吸, 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本节内容与初中人教教材中“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有衔接, 与高中的必修和选修模块也有密切关系。本节课内容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二课时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说明两者的异同及联系;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

(二) 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获取并表达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三、重点难点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师利用初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分析、比较, 归纳知识点, 填写学案, 在黑板上贴图、练习等活动。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 情境视频导入新课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跑酷视频, 请学生回味剧烈运动时的感受。教师启发引导并提出问题: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什么? (ATP) 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中, 因此叫细胞呼吸。导出本节课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设计意图:从与本节相关的生活实际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二) 学习新知识

1.细胞呼吸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初中教材中的图片 (七年级上P125图Ⅲ-26呼吸作用示意图) 回忆初中呼吸作用的定义, 请学生参照图示, 思考并尝试概括什么是呼吸作用。阅读教材P91细胞呼吸的概念, 明确高中教材中细胞呼吸的概念。

2.细胞呼吸方式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初高中两个呼吸作用的概念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应用初中知识, 解决本节问题, 使学生明确本节要探索的问题, 使初高中知识形成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同时, 明确概念。

(1) 有氧呼吸

①线粒体

呈现教材P45线粒体图,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3第三段, 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再要求学生简述线粒体的结构, 并在学案上进行填充。

②有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在细胞中是怎样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的呢?教师提出问题, 再指导学生参照下图分析、讨论并回答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的大体过程。

首先, 指导学生参看教材P93图5-9, 并参考教材上的文字完成学案中的过程图。

其次, 找两名同学合作在黑板上贴图, 教师引领学生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评价黑板贴图。学生根据贴图填写如下表格。

最后, 帮助全体学生将表格的形式转化为反应式的形式。教师引申讲解反应式中有关能量、酶、中间产物、元素来源和去路等相关问题。学生根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配平后的反应式和教师的讲解, 在学案上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另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让其他学生评价、修正黑板上学生写出的反应式。另外, 还要启发、引导学生对照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尝试阐明有氧呼吸的定义。

设计意图:联系已有知识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首先从宏观上认识细胞呼吸的全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要点;通过读图、填写学案、在黑板上贴图培养学生获取、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填写表格并及时评价使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教师恰当地补充讲解, 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2) 无氧呼吸

机体通过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 肌细胞中同时启动另一种呼吸方式———无氧呼吸, 以产生少量的能量来增加供能。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94~P95, 并回答以下问题:

无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反应场所在哪里?各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与有氧呼吸相比释放能量是多还是少, 为什么?

找学生回答问题, 并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学生在学案上写出无氧呼吸反应式, 并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学生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 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生命活动不同形式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获取、概括、表达信息的能力。

(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点

引导学生尝试设计一个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点的简表。表格内容可包括:原料、产物、场所、条件以及能量释放的多少、氧化产物是否彻底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细胞呼吸的原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例如, 如果我们打算通过运动减肥, 适合进行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呢?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的资料分析, 选择其中的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培养学生获取、概括、表达信息的能力。

4.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的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请学生思考并完成以下任务:完成自己设计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比较表;整理学案, 明确本节的要点;说明本节和本章第1、2节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提炼、整理本节要点, 形成本节及本章的知识结构。

六、教学反思

篇4: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方法。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目标;高效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各课程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氛围逐渐宽松活跃,教学活动更是丰富多样,但在热闹的课堂背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到更是我们担忧的一个问题。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桂平一中龙老师的一节课《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对其教学目标的设置及完成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这节课设置有自学及获取信息能力、基本知识点掌握、思维能力与习惯、推理论证能力、合作精神五个指标观察其目标的达到情况,观察者详细记录每个教学目标设置的内容、设计的目标、实现的方式、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及达到效果的情况。

一、自学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1.设置内容:根据材料设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并

连接。

2.设计目标:学会制造有氧及无氧条件。

3.实现手段:小组讨论、动手设计及连接。

4.达到效果:学生基本能设计和连接,还提出了优化装置方案。

二、基本知识点

1.设置内容:(1)细胞呼吸的定义;(2)细胞呼吸的方式。

2.设计目标:(1)理解定义;(2)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3.实现手段:(1)对比讲解;(2)学生动手设计及操作。

4.达到效果:(1)仅讲解较抽象,配上图片更形象;

(2)基本能设计,方法多种多样。

三、思维能力与习惯

1.设置内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设计目标:学会探究性、验证性思维。

3.实现手段:(1)学生探究设计,小组相互评价;

(2)教师课堂演示、验证学生的设计。

4.达到效果:达到预期效果,验证时学生都很兴奋、紧张。

四、推理论证能力

1.设置内容:根据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及重铬酸钾的变化推理产生的相应物质。

2.设计目标:学会物质检验原理。

3.实现手段:(1)根据学习原理而推理;(2)教师演示检验结果。

4.达到效果:(1)原理熟知,易达到;

(2)親眼看到实验现象变化,惊奇不已。

五、合作精神

1.设置内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装置。

2.设计目标:能设计并懂得连接。

3.实现手段:动手操作。

4.达到效果:团队合作,易达到效果。

据统计,被观察者设计的教学目标很细,细到每个知识点、每个教学环节、每个学生活动等。那这个算不算教学目标呢?它与教学目的或课程目标一样吗?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是有区别的。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高中生物后所预期获得的学习成果,是我们价值观的体现。教学目的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它明确说明学习者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了什么,即确定要学习的内容,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由此可以观察得到,教学目标设置得越细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那一节课是不是设置的教学目标越多越好呢?肯定不是,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在于多或少,而在于它所达到的效果。从这节课观察出,教师运用了很多手段和方法,例如演示、讨论、体验、讲述、动手操作等,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整节课一直在学生的探究中达到教学目标,从效果来看,达到目标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都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谢华.优化教学目标,促进有效教学[J].理论创新,2011(12).

[2]徐建忠.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落实[J].中学教学参考:课改前沿,2010(02).

篇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③掌握呼吸方式的判断并会利用呼吸作用方程式计算。

2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②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处理信息、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通过辨析等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正确结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希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原理。

2 细胞呼吸原理和本质

3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导语

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且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对于生物体来说ATP中的能量都可以来源于呼吸作用,本节课主要来复习细胞呼吸。

【活动】细胞呼吸学生活动

活动1

问题1:生物体内有多种供能物质,各种能源物质在供能上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2: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ATP还有哪些来源呢?

【讲授】请两个同学写出细胞呼吸反应式,引导出细胞呼吸类型、概念和过程的复习。

PPT分别展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完整过程,提出相应问题

问题3:有氧产物CO2、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

追问:如果提供18O2 ,可以产生放射性C18O2 吗?

问题4:有同学认为反应式中的“能量”就是“ATP中的能量”,对吗?

问题5:为什么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呢?

最后,讨论辨析:

1、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2、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一定会发生有氧呼吸吗?

总结: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讲授】细胞呼吸讲授

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总结细胞呼吸方式。总结细胞呼吸方程式。引导学生利用方程式计算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练习】细胞呼吸练习

1.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0

解析:用“并列比较法”解。此题中的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此时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同,假设O2的吸收量为1 mol,则因CO2的释放量是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释放CO2的量为2 mol,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与吸收O2量相同,因此也是1 mol,那么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则为1 mol。又由上述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产生l mol CO2需要消耗1/6 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时产生1 mol CO2需要消耗1/2 mol葡萄糖,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6)∶(1/2)=1∶3。答案:B

【测试】细胞呼吸当堂测试

.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有1/4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篇6: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比较感兴趣,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生物科学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极力倡导“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生活化课堂,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探究能力。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教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为例尝试让生物课堂每一个环节“生活化”。

二、让生物课堂每一个环节“生活化”的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置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材料来源很广泛,教师可以选择最典型化的、与所学内容最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轻松导入新课。例如,在本节教学的导入环节,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指出吸入空气中的不良飞尘和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而治理“雾霾”,还需全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等。这一社会热点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趁势抛出问题:通过呼吸我们吸进了O2,排出了CO2,那么CO2是从哪里来的,O2又到哪里去了呢?简单的设问不仅拉近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能促使学生回顾初中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学生作答后,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厘清日常生活所说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利用生活材料,自主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育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上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就知识层面上讲,不能让学生仅成为知识的接受“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策略,以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引导学生选用生活中很熟悉的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实验探究的方法,它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在本节学习呼吸作用方式时,教师出示一株已烂根的水培植物,提出问题“水培植物烂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水培植物烂根是由于根部缺氧造成的。若要验证此假设,如何设计实验?学生先自主回忆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法、书写实验步骤,再经过小组讨论,师生共评价实验设计正确性,最后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确定实验步骤为:(1)取生长状况良好且相同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并向A、B两组幼苗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2)向A组培养液中定期通入空气,B组培养液中不通往空气(3)观察记录幼苗根生长状况。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幼株烂根是由于根部氧气造成的。据此得出避免植株烂根的措施为:定期通往氧气,更换培养液,使根部进行有氧呼吸。之后引导学生进入细胞呼吸方式的学习。

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教材实验没有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能量,如何选择生活中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这就留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教师和同学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并选择一个或几个优秀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例如,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取三个型号相同的保温瓶并编号为A、B、C,分别注入等量的质量浓度均为0.19g/m L的葡萄糖溶液(2)A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液体石蜡油,B瓶中加入与A瓶等量的酵母菌,C瓶不处理。(3)在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并用棉花轻轻塞住瓶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的温度数据。实验结果:3个保温瓶中温度B>A>C;实验结论:酵母菌不仅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而且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养成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实验材料用具,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等科学态度的形成。同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激励下,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生物的兴趣。

3.应用学科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服务生活实际。生物科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学习生物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为生活服务。生物学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让新知识从生活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生活体验“悟”出来的。

在学习本节“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时,让学生联系本节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他们最熟悉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并解释原因。例如,有的学生回答:稻谷等种子要晒干贮藏,因为稻谷等种子没有晒干,呼吸速率很快,会引起有机物的大量消耗,呼吸释放的水分和能量同时升高,最终导致稻谷等种子发热霉变;有的学生回答:利用酵母菌发面自制馒头、面包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促进细胞呼吸,产生更多二氧化碳,使馒头、面包更松软;有的学生回答:果蔬要冷藏保鲜,通过低温抑制果蔬呼吸,降低果蔬呼吸作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有的学生则回答:真空包装水果或充入氮气,通过抑制水果有氧呼吸可延长水果保质期;有的学生回答:种植农作物要经常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保证农作物根部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最后共同总结两个方面措施:提供适宜温度、湿度、充足氧气促进细胞呼吸,以低温、干燥、低氧条件抑制细胞呼吸。

通过本环节对知识的应用,使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有利于学生加深了对细胞呼吸原理的理解,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有了一个更为明确具体的认识,也使学生明确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生物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真学习好生物科学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4.进行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拓展生物课堂,延伸新知识。学习是为了生活和探究。生活化作业既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又可以适当的拓展课内知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当地每年都要用红曲酿制米酒的习俗,让学生动手亲自酿制,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过程,相互比较,分析出现的问题,比如有的酒变黄,有的酒有点酸、不甜,有的具有浓厚的酒香且很甜等。在相互品酒过程中,有的同学的脸迅速变红,有的同学脸色不变,出现新的质疑:为什么酒精进入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红脸人白脸人”哪种人的酒量好?喝完酒后驾车,交警如何检测驾驶员体内酒精,是否利用重铬酸钾?一个个新的质疑产生,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去探究?在完成课外作业过程中,通过亲自制作米酒,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查询资料时学会了搜索资料获取信息能力;在调查酒驾过程时学会了与长辈交流,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学会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知识。

篇7: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关键词】追问 细胞呼吸 [H] 探究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8-02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内容繁多,多处涉及化学反应式,课后习题难度大,对学生要求高。“你讲我听”常规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下学情,尝试使用多种“追问”重新解读重点和难点,分层降低学习难度,为建立“你问我学”式课堂提供一个范本。

一、“任务驱动式整体追问” 搭建框架——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为例

面临学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重点和难点,多数学生难以把握二者在不同阶段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特别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甚至无法分清无氧呼吸和发酵。怎样在短时间内高效解决上述困难,是当下学习瓶颈之一。部分老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讲解为主、过多陈述,表面上学生摇头晃脑、异口同声,实则做起题来便会茫然不知所措,错误率高,失分严重。过多讲解和陈述是把学生“讲”懂了,不是“学”懂了。这样的“你讲我听”式教学生产力低,不能将知识有效“内化”,做不到清晰掌握。因此打破类似这样的学习模式已迫在眉睫。

解决方案:在黑板上绘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过程图”, 如图1、图2所示,建立知识链条。尝试“任务驱动式整体追问”,以表格形式呈现,其目的是为了抓“知识主干”,砍掉“枝蔓”。问答结合,手脑双动,逐个击破,练就学生“学”和“化”的能力,逐步形成“你问我学”式课堂。问题设计如下表:

二、“多角度追问”突破难点——以“[H]作用和地位”为例

面临学情:按是否需要O2参与,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部分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为“氧化分解”反应;无氧呼吸是“分解反应”,但对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模棱两可,纠缠不清。究其原因,教学中没有处理好[H](还原性氢)作用,亦未认可[H]“中间产物”的地位。

解决方案:以[H]为中心,设计问题串“多角度追问”,让知识立体化,为理解无氧呼吸“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做好铺垫。

问题设计: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实质上是有机物发生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H],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产生[H],二者都生成[H]。观察图1、图2。①[H]名称是什么?[H]是H、H2、H+吗?(中学教材里,[H]是NADH简写,名为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具有还原性)②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反应生成水,分析[H]作用?(作为还原剂,还原O2)葡萄糖与O2存在直接电子得失吗?(不存在)③以乳酸菌“乳酸发酵”为例,第一阶段产生[H],[H]作用是什么?(还原丙酮酸)④[H]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出现了,为什么在总反应式均没有[H]?([H] 作为“中间产物”)

可以告诉学生:真核生物吸收O2用于线粒体内膜与[H]结合生成水。有氧呼吸,[H]最终受体是O2;无氧呼吸,[H]最终受体是丙酮酸。像[H]这样,既是前一阶段产物,又是后一阶段底物,理解为“中间产物”,区别底物和产物。除了这里的[H],丙酮酸、光合作用中[H]、C3、C5都视为中间产物。细胞呼吸不管是否需要O2,终没有[H]积累,因此总反应式不应出现[H]。

三、“递进式追问”建构“学的逻辑”——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例

面临学情:教材P92分别在有O2、无O2下用两组实验装置探究了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借助颜色反应(澄清的石灰水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探明:有氧呼吸产物“有CO2,没有酒精”;无氧呼吸产物“有CO2和酒精”,从而论证了既有氧呼吸又酒精发酵。编排上虽照顾和考虑了学生“逻辑建立”和“思维形成”过程,但从“探究性实验”角度出发,在“预设”里不应该排除乳酸的考虑。为何鉴定试剂中,却没有鉴定乳酸这一步呢?教材这样的安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探究”,实则是“验证”。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学情,递进式追问探究到底。

①酵母菌在哪种条件下产生气体? ②酵母菌能产生气体,这个气体是什么呢?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一样多吗?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别的物质吗?③给酵母菌一定浓度的O2,是先有氧呼吸再酒精发酵吗?还是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同时都有呢?

上述追问,为重构实验设计提供了较好的思路,设计三组实验:

(1)第一组:基于已有“有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知识储备,从“产物”角度观察总反应式,发现前两种均产生气体,利用气体作为突破口,设计第一组:有氧呼吸不引起气体体积变化,酒精发酵引起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因此可给酵母菌提供 “空气”条件,观察气体体积有无变化排除乳酸发酵,暂时保留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两种方式。

(2)第二组:在已知产生气体的基础上,分别给酵母菌“有氧”、“无氧”条件,探明酵母菌分别有氧呼吸、酒精发酵下气体是什么?除气体之外还产生什么?实际上,第二组实验组装可直接使用教材P92两组装置。

(3)第三组:酵母菌在“空气”条件下,探明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先后关系。这组实验建议不做,可使用理论分析预设处理。如可使用教材P92第二组装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组对“装有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进行“脱气处理”;另一组“装有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不处理,对比分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快慢和程度确定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先后关系。

随着学生视野扩大和心智发育日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理解、分析、应用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重心应逐步从“重视知识本位”过渡到“培养逻辑思维”,逐步建构“学的逻辑”,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虽任重道远,但且行且长。

上一篇:浅析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的方法和对策下一篇:青椒炒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