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董存瑞学什么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4-04-19

向董存瑞学什么Microsoft Word 文档(精选4篇)

篇1:向董存瑞学什么Microsoft Word 文档

从“董存瑞”身上看什么,学什么?

——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观后感

董存瑞是河北省怀来县人,高攀起来和笔者都是张家口老乡。不过“董存瑞”这个英雄的名字,笔者和多数人一样是从小学的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和老电影《董存瑞》那里获悉的,对英雄的了解也只限于读课文和看电影留下的印象。参加工作以后,笔者有幸到过一次怀来县南山堡村,参观了那里的“董存瑞纪念馆”,也听了讲解员的讲解,还在“董存瑞”雕像前照了相。现在央视一套黄金剧场热播的22集电视连续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笔者从头开始一集不落(la)地在看,而且边看边想:我们从“董存瑞”身上看什么学什么?也就是央视传递出什么样的主旋律呢?

正在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热播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适时”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给笔者很大的启发。董存瑞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模范共产党员、着名战斗英雄的呢?看过董存瑞的履历我们知道,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完全凭本事吃饭,靠战功成名。那么他勇立战功的本领又是从何而来?就是凭学习,靠“创新”,肯懂脑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所以,董存瑞本质上就是一个学习型战士。同时他也是一个学习型班长(包括代理班长期间),因而带出了一个学习型战斗班集体。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这样的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人民子弟兵才最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董存瑞和“董存瑞班”(即董存瑞生前所在“某部六连二排六班”)就是我们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学习范本。

“董存瑞”爱学习、肯钻研,是因为他有一份质朴无华却又沉甸甸的责任感。参军时,他的母亲叮嘱他不要给家乡和亲人丢脸。老班长罗志英牺牲前叮嘱他不要给六班丢脸。在很多场合,连、团首长叮嘱他不要给六连、团里丢脸。不丢脸,光凭一膀子力气是不够的,还要动脑子,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董存瑞”爱学习、肯钻研,还是因为他有一种不服输、敢于竞争和较量的志气和倔强。起初六班的同志很多人瞧不起他,尤其是王海山,甚至叫挖苦戏称他“董二愣子”。“董存瑞”要证明自己不傻也不笨,敢于和实力最强的王海山“叫板”,尤其是他带的六班与王带的五班的比拼。“董存瑞”和他的六班一路走来,其成长和进步,都是与王海山和他带领的五班的“较量”以及激励分不开的。

“董存瑞”当班长善于学习,同时他更技高一筹。他学习借鉴王海山在六班担任班长期间的战术分组的思想和经验。同时,他比王海山“高明”之处在于为六班定了“班规”和建设方向。他根据解放战争的特点和任务要求,确定六班向爆破方向发展,并响亮地提出了“六班,六班,爆破,爆破”的口号,不断研究爆破技术,最后他也是凭借炸药包导火索剪短一厘米争取“一秒种”的独特优势,战胜了王海山,扛起了“爆破元帅”大旗。

“董存瑞”当班长更注意带动和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和钻研。他不是凭借个人好恶和与他关系亲疏远近,而是根据每个战士的特点和任务需要出发,合理配置班里人力资源,注意发挥每个战士的长处,并通过组织学习和强化训练,使长者更长。同时,他也注意加强班集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班集体的团结和协调性、配合性、凝聚力。遇到“重大任务”时个人不是拍脑瓜子,而是组织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六班“集体智慧的结晶”自然要比王海山传统的“抓舌头”的办法出奇制胜。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董存瑞”遇到的各级首长如连长、指导员、团长等,对他学习钻研积极性主动性的保护和培养。没有因为他的个别想法离奇,而给他泼冷水,打消和挫伤他的积极性。对于学习型的六班,连首长总是能够给任务、压担

子,加以锤炼和鼓励。同时,对于六班“研究”的技战术还能及时在全连加以宣传和推广,这自然更给了“董存瑞”和他的六班以信心。特别是团长和连长、指导员等领导能包容“董存瑞”酒后失态等个别失误,不抓小辫子和不给穿小鞋,这是很难得的。

篇2:向名师学什么?

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最大的麦穗》, 教会了学生如何“站着读书”, 也深深震撼了听课的老师, 有感于孙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站着读书”, 不唯书, 不唯师, 不唯上, 带着思考去阅读, 批判性阅读, 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孙老师这种理念的引领下, 学生真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与文本展开了心灵的对话, 时而思考、时而质疑、时而反驳, 在顿悟后有了不同的收获,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更令听课老师叫绝的是孙老师准确而丰富的评价语言, 他行云流水般的独到评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欣赏会提问题的学生!”“能发现问题的学生是会读书的学生!”“如果你能找出一条原因, 那你是六年级学生;如果找出两条原因, 那就是初中生水平了;如果能找出三条, 说你是大学生也不过分!”这样的评价语不仅鼓励了学生, 也教给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那么自然、朴实, 却又不失智慧与幽默!孩子们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望月》让老师们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好课都需要激情澎湃、热热闹闹的, 从从容容、娓娓道来、宁静致远的课堂所带来的深度和广度, 是表面热闹的课堂永远所无法迄及的。王老师从写作的角度, 教给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方法, 诗意的语言、唯美的音乐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是有温度的, 不是想象中那一片寂寞的荒原, 而是中华儿女的心灵的家园、灵魂的栖息地。正所谓:清幽旷远江中月, 美轮美奂诗中月, 回味无穷心中月, 令人陶醉一轮月。王老师独特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文本解读法, 带给语文老师的是对解读教材方法的深刻思考, 是对老师心灵的震撼和洗涤, 恰似一轮明月照亮了学生的内心, 照亮了教师的内心, 也照亮了语文教师的教育之路, 这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诗情画意王崧舟!

还有薛法根、窦桂梅、朱文君……不同的名师展现出了同样的精彩!

名师的课学得来吗?可以照搬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 该向名师学什么?

一、学王崧舟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王老师作为“诗意语文”的创始人, 他的课堂那叫一个美!像一首清丽的小诗, 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聆听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随着作者的感情线起起伏伏, 无论学生理解到哪一层, 他的点拨都会使学生更上一层。

他为何能这般驾轻就熟?他为何能这样闲庭信步?他为何能如此行云流水?为什么在王崧舟老师眼里, 小小的一字一词, 都蕴含着深深的含义, 短短的一个句子, 都可以挖掘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那是缘于王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 他知识积淀的深度与广度为他课堂的精彩作了最好的注解, 是视野决定了他的境界。

老师想要底蕴深厚有捷径吗?没有。只有坚持阅读、不断积累, 用王崧舟的话说就是:“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 课在人中;人如其课, 课如其人;人即是课, 课即是人。每达到一种境界, 都需要底蕴作台阶。所以说, 读书应该是教师一生的备课。

二、学孙双金教学生“站着读书”的姿态

孙老师一上课, 就写下“站着”两个字, 接着让学生就“站着”说反义词, 学生先后说出了“坐着”、‘“蹲着”、“趴着”、“躺着”、“跪着”等词, 然后孙老师板书“站着读书法”, 一节深含哲理的课堂由此开始了。

课堂上, 孙老师引导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向文本挑战: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摘三颗自己认为最大的麦穗, 走到麦田尽头再从中选一颗最大的;马上有学生否定了这点, 说苏格拉底给弟子提要求时应再加上一个条件“只能摘一次”。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扔掉”和“放弃”两个词语的应用等, 孙老师就这些文本细节引导学生批判性读文, 在学生深究文本中, 理解了文章的前后呼应后, 又引导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挑战, 最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观点”挑战。至此, 孙老师开课伊始板书在黑板上的“站着读书法”就很清晰了, 即勇于向文本挑战、向权威挑战,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我想作为教师, 我们更应该学会“站着读书”, 学会说自己的话。

三、学薛法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

薛老师的课堂上, 老师不像老师, 学生不像学生, 倒像是一个大孩子领着一群小孩子在“玩语文”, 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化气息。正像薛老师所说的那样:低年级语文课首先“要好玩”, 要能吸引住孩子, 在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训练中, 学生被老师“玩”得团团转却乐此不疲。在他执教的《猴子种果树》这节课上, 他依据文本的故事, 引导学生在听、说、编故事的语言实践中, 思维想象得以充分张扬, 童真童趣得以尽情绽放。

薛老师说, 不能把讲故事变成读故事, 他强调语文课上要让学生有生长的感觉, 要让课堂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生活”, 一同成长。

篇3:向巴金学什么

目前的社会风气似有意把人往火坑里推,给你戴高帽子,吹嘘你的成就,加上报刊上的炒作,于是名家、学者、艺术家、剧作家满天飞,让人眼花缭乱。但也有人不为狂热的吹捧所左右,保持冷静的头脑,甚至自觉高处不胜寒,那就是巴金。

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在《感觉巴金》一书中谈到,巴金对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全集,开始不同意,后来被编者的情义所打动,一年以后才答应。巴金不同意出版他的全集,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有50%不合格,甚至是废品。中国的中老年作家很多,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作品的,据我了解,只有巴金。他说,第四卷中的《死去的太阳》是一篇幼稚之作;第五卷中的《利娜》,严格地说还不是“创作”。他还认为《砂丁》和《雷》都是失败之作。这两篇小说,写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以矿工生活为题材,他虽然在长兴煤矿住过一个星期,但对矿工生活的了解还很皮毛,内中编造的成分很大。广为流传的《爱情三步曲》,巴金还说不是成功之作,《火》则是失败的。

为什么认为这些作品是失败的?巴金说:“我不掩藏自己的缺点。我写一个短篇,不一定会暴露我的缺点,写中篇、长篇那就不同了,离不了生活,少不了生活的感受。生活不够,感受不深,只好避实就虚,因而写出了肤浅的作品。”我并不认为巴金所说是谦虚之词。他说的是真实的感受。这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作家严格的自我要求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当前流行的许多文艺作品,低劣的不是少数,但我尚未见到有一位作者站出来作点自我批评。相反,有些作者一听到批评就火冒三丈。立即申辩,视批评为“打击报复”。也许就因为如此,当前的文艺作品越出越滥,而作者却无不心安理得,只要出版社肯出版,就不断地写,并且往往标榜自己写了多少多少万字的著作,离“成绩辉煌”不远了,但从不考虑作品的质量。

批评不合格物质产品的报道经常有,如对劣质奶粉的揭露。但对劣质精神产品,似乎很少批评,因此谈不上有什么批评的声势。大概因为精神产品的毒性来得慢,不会立即闹出人命,因而不大容易引起人的重视。出版社只着眼于发行量,只要有钱赚,什么书都设法出版。

文艺批评,也似是一个死角。报刊上炒作之风很盛,而批评之声极微弱。有些所谓批评,只含糊地指出某些作品有某种“倾向”之类,而且不让人知道指的是哪些作品。

任何精神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也不可能都是精品。巴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实事求是的。有人对巴金的一些著作提出过的批评,如思想深度不够等等,也是实事求是的。神化,对任何作家都没有好处。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坛经典式人物,而俄国老托尔斯泰对他的剧作就十分不满意,写了批评莎士比亚作品的评论和书信。托尔斯泰的观点难免有过激之处,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也不能说每一个都是精品。

对人、对艺术,实事求是的态度比什么都可贵。

篇4:向名师学什么

一是要学习名师“一根筋”的专注。但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师, 他们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根筋”。有了专注的工作态度, 他们才能做到不为丝竹乱耳而扰心。心无旁骛, 专心致志地深研细思。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生涯可谓是几起几落, 但在他心中始终没有放下的是“教师”二字, 从农民到工人, 因为舍不得教学, 请求了6 年, 如愿以偿地重新走上讲台, 退休之后没有享乐晚年, 又一次干起了教书育人的老本行, 对他来说, “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 更是他毕生的事业。在虔诚的专注中, 才有了“北魏”的声誉。现实中, 有些教师无论是学历, 还是所处的环境, 都比魏老师优越,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就是因为缺乏对待事业“一根筋”执着。普通教师常常是在学前冲动, 学中激动, 学后不动中往复循环, 年年学习, 换来的是年年的重复。如此浪费教育资源, 实在可惜!教师, 纵然个人情况都不尽相同, 但只要能够专注于教育, 有了“为一大事来”的一根筋, 就等于拥有了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是学习名师“一个筐”的猎取。有了事业上的“一根筋”, 便有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强劲动力。读书、反思、写作成了生活的常态, 持久的“夜夜读”丰富了教师的内涵, 不断的学习, 丰富了教师的底蕴, 不间断的反思写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如此的“自我折磨”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有人曾在网上总结李希贵校长的成功要素:第一, 找所干行当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哪本书必须读。第二, 把教育行业以外的经验模式嫁接到教育领域。第三, 多和一些有能力、有个性的同行一起切磋。俗话说, 旁观者清。在总结中, 不难看出李校长发展“筐”中的“杂”, 但杂而不乱。相对于年年只啃教材、教参的教师来说, 这样的“杂”无疑是多此一举。小而扁平的发展“筐”使他们只能看到学生的“分数”, 或许他们都是“高分教师”, 可这样除了能榨干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还能有什么?教师应该博览群书, 只有冲破了为教学而教学的藩篱, 才能真正踏上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医疗机构职责下一篇: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