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与司法为民

2024-05-07

反腐与司法为民(精选6篇)

篇1:反腐与司法为民

司法公正与司法为民

公正即“公平正直”、“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指司法行为是否“公平正直”,司法结果、司法过程是否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司法公正一直作为评价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唯一标准。因为人们对法院审判是否公正的认识主要是在法院适用和执行法律过程中,是否符合我国宪法所要求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精神,以及是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公正司法”的理念后,法学界或司法界内部大多数都是从法院队伍自身建设,如法官素质、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加强管理等方面来进行改革,可效果不明显。现实中的司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其中尤以人情风的滋长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最为突出。公众对法院更有“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等说法。当然,现阶段司法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人的问题即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廉洁自律及公正执法程度如何;体制问题即造成司法不公的制度上的缺陷和困惑。从当前审判实践来看,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主要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目前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来看,人民法院的设置都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比如宜昌市中级法院所属的夷陵区法院、三峡坝区法院、葛洲坝人民法院以及西陵区法院,以上四个法院均相距不到10公里,确按各自行政区域管辖着属于自己行政区域的案件,再加上各法院的人事任免由地方决定,法院的经费完全由地方财政提供,法院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在这种机构设置和体制下,我国宪法确立的司法独立由于缺乏基本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也无法树立高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司法权威。这也是司法上地方保护主义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是立法和司法解释滞后。大家知道,法院的职能是依法、严格执行法律,只要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正确地适用了法律,同时并不违反程序法上的规定,应当说该司法个案是公正的。但从审判实践来看,在法和司法解释滞后于经济发展时,即使法院严格适用有关法律,同样会产生司法公正被质疑的情况,从而使审判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正常借贷,既解决了借款企业的资金困难,又使贷款企业的闲置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对市场经济具有必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我国目前立法来说,对企业间借贷是明令禁止的。处罚上一般对获得的利息予以没收,对他方处以相当于利息的罚款。由于公众并不都精通法律,其对法律的理解大多都从日常事理演绎而来,即合法的也应当是合理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使公众产生对司法公正的合理怀疑。

三是审判管理体制急需完善。在各界对司法不公的指责中,作为法院自身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有些法院推行的审判长负责制和法官助理制度。该制度的施行虽然已引起我国法院审判制度的重大变化。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东西部差距也大,法官的个体素质也千差万别,传统上的合议等制度仍有许多需完善之处。

1、合议制度仍存缺陷。现阶段,合议制对于形成较为公正的结论和防止个别审判人员的枉法裁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在有些基层法院,每个审判人员年审判工作量为上百件案件,分析、处理自己承办的案件尚且顾不过来,哪有精力合议别人的案子。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有些本应由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往往由某个主审法官审理并草拟合议笔录,交其他人签字了事,使合议制形同虚设。这说明合议制和基层审判实践还是有一些脱节的地方。另外,在合议制下,在认识不一致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应当认识到,审判的目的是形成对案件的公正处理,公正的结果应当是唯一的,那么合议制下多数意见是否就一定是公正的,如果少数人的认识是比较公正的,而多数人的认识有失偏颇,那么实行合议制的结果就是使一个本来能得到公正处理的

[1] [2] [3]

篇2:反腐与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的提出是法律本性的回归。法律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法院公正执法,本身就意味着会给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一种利益。这种利益就是由司法公正所带来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司法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使每一个当事人,走进法院的时候,有一种非常信任、非常安全的感觉,让每个当事人感觉到我们的法院是真正为人民的。所以,提出司法为民,是司法理念的进步,是司法文明更深层次的体现。

“公正与效率”与司法为民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个世纪主题。司法机关掌管国家的司法大权,公正是它的生命。效率对于公正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我们通常会说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正可言,或者说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公正与效率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就是司法为民,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公正的审判,通过有效率的审判来维护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能否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关键在于国家法制是否完备、统一,司法裁判是否公正、高效,人民的利益在司法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要做到公正、高效,以实 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不断推出和落实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并切实将其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才能真正落实和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本质要求。

在现代社会,司法不仅是人类解决各种冲突和纷争的权威手段,而且也是体现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从这一意义上说,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只有通过司法的公正才能得以具体实现。因此,司法公正既是司法机关应当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关键。实现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人民法院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主题不动摇。司法公正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主题,人民法院就得把司法为民作为全部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这是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是检验是否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社会的要求,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必须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想法,了解群众的呼声,走到群众中去,只有代表了群众的利益,才能换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司法为民落实到实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为民。

法治的历史告诉我们,法律只有经过具体操作,才能使其宗旨得以逐步实现:法治的现实也告诉我们,法律只有准确按照其宗旨去具体操作,才能使其宗旨得以准确实现。

现阶段的人民法院工作有着显著的时代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把握其运行规律,对于人大对法院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大有裨益的。法院行使其基本职能有其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其难于自我解决的矛盾。一是法院必须严格按照内容繁多的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活动,并且基本上得公开进行这些司法活动。但是,法律没有完全做到,而且也难于完全做到使司法程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具体过程,每一个过程的具体环节都使每一个人都感到那么尽善尽美;有时一方觉得方便有利的程序而另一方会认为不公平。况且这些司法程序也都是从事司法工作的具体的人在操作,事实上也难于作到尽如人意。

二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实体内容去衡量事实,作出裁判,且必须向社会公开表态(公开宣判)。当然,这也还需要加以认真说明。法律本身有其时代性,一定时期所制定的法律从来都带有当时的思想、观念和政策的印记。同时,法律制定得再具体、再细致,相对争议事实来说,仍显原则,法律不可能针对具体的争议事实作具体的规定。因此,法官在将适用于一般事实的原则应用于特殊的事件时,由于法官个体的认识能力、法律素养、品格修养有别,裁判的观点会出现差异。另外,现实当中实际存在着的故意或过失违法审判,司法公正的防线也许会在这里受到突破。

三是在纠纷发生以后,并且是在当事人已经实际向法院寻求支持或救济时方才介入。“不告不理”,这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法院工作模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事人(公诉机关)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不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当事人(公诉机关)请求法院处理什么事情时,法院就只对所要求处理的那一件或一部分事表态。法院职能的发挥,都是在起诉(公诉)所提出的要求的范围内。

四是在法律体制上本身就赋予了法院公平正义化身的地位。一般来说,在我国,纠纷或争议发生之后,往往都经过了一番协调、调解或者讨价还价,非到万不得已不打官司;就是刑事公诉案件,也是经过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若干道程序的筛选后才到法院的。事情的处理和评判,已经是到了最后的阶段才到法院,一旦法院作出判决,除法院系统以外的任何机关都无权以自己的名义将它改变,最终的裁决权在法院。这就是被称之为“司法最终的原则”。正因为有了“司法最终”的原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法院说了算”的印象,使得以法律为准绳仿佛变成了“以法院为准绳”了。

现行体制对于法院的监督来说,从所涉及的方面和所进行的方式来说,已经是比较丰富了。有系统的监督,即上下法院依照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制度中具体运作的监督;有公众的监督,即参加诉讼的各方当事人和诉讼当事人之外的有关或者无关的其他群众的监督;有执业的监督,即参与诉讼的律师基于法律赋予和其委托人授予的具有执业意义的监督;有舆论的监督,即各个新闻媒体具有反映群众呼声,评价是非曲直、沟通法与情的联系、增加司法透明度的对法律自负其责的监督;有法律的监督,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对法院具体案件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监督;有自身监督,即法院内部纪检监督部门对各项具体审判业务工作的监督;有民主监督,即政协对法院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情况的监督;有法治监督,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系统的监督,法律的监督以及执业的监督,可以直接通过各个诉讼法所规定的一审程序,上诉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来实现;自身监督可以通过与社会所建立起来的渠道和各种内部制度的监督程序来实现;舆论监督、公众监督以及民主监督往往通过对系统监督的影响,对法律监督的影响以及对法院自身监督的影响,并通过这些监督的运作来实现。由于人大的法治监督其本质上是权力机关的监督,故其有着与其他监督不同的特点:其行使监督权的宏观性,即每年通过代表大会对法院院长提出的工作报告的审议,对议案和建议案回复的审议、人大常委会对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的审议等,其行使监督的民主性,即经过检查工作、视察与信访工作以及审查规范性文件等,发现问题,提起调查程序,对调查结论讨论决定并责令办理等;其监督的不直接具体处理案件的原则,即重大有影响的 案件不直接处理,而是提出意见交法院按法定程序办理或者提起质询程序等。与此同时,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选举和罢免重要领导干部、任免重要审判干部,对选任干部述职评议的方式,对法官尽职的情况和履行职责的成效的社会形象进行考核评价,从而监督法院的工作。

以上常见的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活动,对法院工作的促进,对法院司法权的制约,对法院审判干部的锤炼,都发生着重要影响,以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近年来,人大工作有了不少新的举措,与人民群众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联系,对所任免的领导干部有了更为科学的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模式;而法院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的推进,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近年来,法院收受的案件大幅度增加,复杂程度普遍上升,反腐败任务日益繁重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需要权力机关的支持和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监督所不能替代的。坚信当前通过与人大积极主动的联系并积极开展活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法院实现有效的监督已经具有了可靠的连接点。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体现,是落实司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保证,是人民法院主动争取人大代表理解与支持的有效形式,是事关人民法院全局的重要工作。在现行体制下,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丝毫不能削弱,必须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

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与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自觉性。一要切实增强法律观念。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都是依法进行的。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他们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是履行法律职责的具体表现。自觉地执行和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是人民法院必须履行的法律职责。监督与接受监督都要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二要不断强化服务观念。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离人民群众最近,最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强化服务观念,通过联络代表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民的血肉关系,这是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司法为民举措的重要体现。三是要树立整体观念,做到全国法院上下“一盘棋”。认真负责地办理好全国人大代表的来信,是各级有关法院不可推卸的任务,关系到全国人大代表对这些法院工作乃至全国法院整体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人民法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把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切实增强做好代表联络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形象意识,在工作中要做到热情、诚恳、耐心、细致、文明、周到。要积极探索开展联络工作的新方法,解决联络工作的新问题,总结联络工作的新经验,使联络工作不断有所创新和突破。

篇3:反腐与司法为民

一、腐败的基本内涵

对腐败的任何一种定义, 都是各学者对腐败现象的一种视角, 有其自身的根据。结合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治理形势, 本文对腐败的定义为:“掌握公共权公职人员或单位, 在公职期间, 把公共权力滥用于牟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 导致公共利益的不正当转移, 从而在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等具有极大破坏作用的行为过程。”这里的定义包含了四项基本内涵:第一, 腐败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级管理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 以区别于非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第二, 腐败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 以区别于为公的本职行为;第三, 腐败的手段是非法运用公共权力, 以区别用正当权利牟取个人利益的行为;第四, 腐败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一种在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等造成极大破坏作用的行为。

二、我国审计与司法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与司法采用权利制衡, 来发挥抵御及预防效应。联合国于2006 年推出《联合国腐败治理公约》中将审计认证为一种有效的反腐败手段, 审计与司法在腐败治理机制的作用已日渐凸显, 它作为一种全面监督控制手段, 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审计与司法在反腐败推进中的地位

基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廉政白皮书说明, 审计及司法监督已成为惩治体系中的关键两部。两者的有效衔接在反腐败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首先, 审计作为一种日常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它通过可持续的运行来及时主动地探索潜在的腐败线索, 司法监督是国家公检法系统对已经造成腐败现象的行为进行及时惩治;其次, 两者的结合具有发挥叠加效应的作用。基于统计得知, 目前我国80%以上的案件均为经济腐败案件。审计部门在进行线索排查时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运用科学方法将问题进行揭示。同时司法系统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行为采用强制性的措施进行打击, 防止腐败行为的进一步发生。最后, 审计监督的涉及区域较为广泛, 行业领域众多, 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存在的腐败问题, 但是, 审计仅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手段, 在腐败治理中难以形成震慑。因此, 只有充分利用审计的监督优势及司法的执行力度才能成为国家反腐败治理中的核心角色。

2. 我国审计与司法在反腐败推进中的作用

审计与司法在我国反腐败体系中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广, 应用方法也在逐步改善, 发挥的作用逐步凸显。根据笔者研究分析, 目前两者在我国腐败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 审计发挥专业优势来揭露各行业中的潜在腐败行为, 对政府各级工作人员产生较强的震慑作用, 充分发挥事先预防的功效;

第二, 司法系统基于审计结果采用自身具有的惩治及治理效应, 来及时打击腐败现象, 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

第三, 审计系统本身的自身廉政作为政府系统内的“优秀标兵”, 带动整体形成一种廉政的高效办公文化氛围。

结合审计与司法发挥的作用, 目前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方面查处在政府内部的重大腐败行为, 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查处了一大批央企、大型国企高管的腐败行为, 有效打击了这一不良风气, 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三、我国审计与司法在反腐败治理中的局限性

基于文献归纳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司法与审计在国家反腐败治理中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

第一,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机制, 独立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体制为行政型, 审计机关受政府管理及监督, 导致难以对同级政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地方审计机关往往在监督与纠正处罚的关系上左右为难, 在权利执行及日常预防工作环节受外界干扰因素过多,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 减弱了审计的权威性及独立性。

第二, 审计配套机制不完善, 缺乏责任追究和处罚机制。尽管近年来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查处了多批关键要案并惩处了多位犯罪分子。然而由于我国问责机制缺少具体的规范和程序, 问责标准弹性过大, 没有明确被问责的政府官员应追究何种责任, 对于查处的事项也多以“下不为例”的警告态度处理, 以经济处罚为主偏向整改, 从而发生屡审屡犯的现象。

第三, 我国审计人员的人员分配及专业素养不符合现代反腐要求。根据目前分析, 众多地方的审计人员的任务观念仍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财务收支层面, 将工作任务全部聚焦于数据地采集及后续整理上, 受自身专业素质及结果无法导向的影响, 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及本质问题。此外, 相关人员在审计移送处理上也存在误区, 主要为:第一, 认为只有在发现案件线索即有关单位或人员涉嫌犯罪时才进行移送处理;第二, 认为只要有案件违法线索就可立即移送处理, 对移送标准认定不清导致信息冗杂、案件处理效率低下;第三, 认为移送受理部门接管后, 审计机关和人员就可完全从案件调查中抽离, 致使审计和司法机关无法有效衔接, 实现通力合作。

第四, 我国尚未建立司法与审计有效结合的治理体系。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以审计、司法、纪律检查、监察等七大主体的监督机构, 但是各个机构目前仍处于各司其职的工作状态, 无法充分发挥合作效应, 在实际反腐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

四、审计与司法衔接反腐败治理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审计与司法在反腐败治理中的局限性, 发现审计及司法部门在我国反腐败治理中的主要短板。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我国法律体制不健全、案件处理不规范、道德修养不均衡、公众监督虚化等四方面的叠加效应。鉴于此, 为了保障我国廉政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断推进, 本文从四个层面展开具体的路径设计。

1.基于法律的视角

纵观国内腐败现象, 可以发现其蔓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针对腐败行为预防和惩罚的法律机制不健全, 无法有效对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我国治理腐败行为的国家机关为审计部门与司法部门, 因此在保障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的制度不断完善的状况下, 要发现国内现有法律存在的短板, 充分吸取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 大力推动司法与审计有效融合的法律体制。为使体制与现行腐败现象相互匹配, 在进行法律体制规划时, 首先要严格明确我国审计与司法部门在治理腐败现象时所负的责任, 对于不同根源的腐败治理确定相应的治理办法, 做到师出有名;然后要明晰审计部门对腐败现象查处的范畴及对应的法律权利, 对于某些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拒不配合审计部门的现象采用法律条文进行约束, 利用法律强制性保障权利的有效施行;最后, 为防止腐败行为的蔓延和重生, 对于任何一起腐败案件均要建立相应的绿色反馈通道, 不仅对腐败涉案者形成有效震慑, 同时还形成了能够一套健全的腐败预防及治理的法律机制。

2. 基于审计移送处理的视角

近年来, 审计机关利用其专业优势为司法机关在违法犯罪案件侦破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线索, 二者通力合作侦破了众多大案要案, 将相关犯罪人员绳之以法, 充分发挥了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打击经济犯罪上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职能, 提高移送案件的立案率和侦破率, 审计机关和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以下四点:第一, 明确移送标准, 根据刑法的罪行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及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 涉嫌构成犯罪的, 依法需向司法机关移送。第二, 审计移送处理作为审计机关的一种处理手段, 应当严格按照审计机关的职权划分和审计项目的授权范围进行办理。第三, 审计机关在做出移送处理时, 应针对不同的移送对象撰写内容不同的移送处理文书, 文字表述规范简洁, 对法律术语注重正确引用。第四, 审计机关移送给司法部门的案件最终需要通过司法机关的立案查处来体现审计成果, 因此移送后的沟通、协调工作十分重要, 有助于案件的立案和查处。因此审计机关应在移送前与司法部门进行充分沟通, 认真研究分析审计证据与司法证据的异同点, 提高审计证据在诉讼中的可采用性;移送至相关单位后, 审计机关要及时跟踪了解移送案件的后续情况, 向移送部门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对于证据信息中的缺漏之处及时补充修正。此外, 对于司法机关不及时立案查处的案件, 要及时与司法部门沟通情况、查找原因, 由审计机关自身原因造成的, 要在日后降低移送处理的随意性, 提高结案率;受案机关原因造成的, 应及时向其上级部门汇报, 促进案件的查处, 使审计移送充分体现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效果性。

3.基于社会监督的视角

在腐败治理层面, 通过查阅国外先进的治理方法得出, 公众监督是一种发掘腐败现象和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在最近发生的刘志军、刘铁男等案件中体现的淋淋尽致, 它们均是通过普通公众地举报而引起国家纪检委部门的介入。因此在建立审计与司法有效衔接的反腐败机制时, 需要综合考虑媒体、民间机构、公众、社会组织等相关力量, 为防止出现大量“假举报”现象, 需建立一套从调研分析、项目立项、各层力量参与、线索探究、结果分析及反馈、查重及整改等全过程控制环节, 从而提高腐败治理的效率。

4.基于道德评判的视角

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减弱普通大众对国家法律执行的信任度, 侵蚀现行的社会伦理道德, 基于道德视角, 腐败在社会中形成了愈演愈烈的负面效应。因此在建立审计与司法相互结合的腐败治理机制的情况下, 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做法, 因地制宜, 大力加强国家行政人员的道德法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优化自身形象, 不断强化“奉献、清廉、独立、忠诚、依法”等高效办公文化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及时推出相应的条例进行管理约束, 提高政府机关与人员的执行力度, 通过示范效应促进廉政氛围的不断形成, 提高政府公信力。

综上所述, 反腐败治理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 为保护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大力推进廉政氛围的形成, 应充分发挥司法与审计部门的叠加效应, 建立两者有效结合的机制, 加强反腐监督作用的发挥, 有效推动公民监督、权力制约、利益震慑、法律制裁的全方位监督体系的形成, 实现两者效应在国家反腐治理中的角色发挥, 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献力献策。

参考文献

[1]以昂扬的锐气推进反腐倡廉[J].中国监察, 2003 (06) .

[2]王璐平.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实现路径——基于国家廉政体系视角[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3) :209-210.

[3]盖洛普.腐败是全球最大的问题[OL/EB].[2014-02-18].河北青年报.

[4]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1 (5) :2-4.

[5]蔡春, 蔡利.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初步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 :3-19.

[6]汤小莉, 刘颖.浅析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D].北京: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2010:51-53.

篇4:反腐与司法为民

网络反腐对于反腐倡廉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从现有的反腐现状看,网络反腐的焦点与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具有一定的出入。房姐无“房”的司法判决使网民产生许多疑问,而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之间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理性对待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的张力?这些皆涉及对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的认知问题。

关键词:网络反腐;司法事实;媒介“事实”;理性

中图分类号:D9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6)05013005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是网络举报揭露腐败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王文志于2013年7月举报宋林的问题,但没有结果,后王文志再次用同样的方式实名举报,此后不久,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宣布,宋林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宋林究竟有多少问题,目前网上透露出来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通过对近年来网络反腐的一些典型事件的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通过网络透露出来的媒介事实与司法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类现象的深入思考,从事件事实的认知角度就如何认识网民举报与司法认定的差异以及如何理性地看待这类事件进行探讨。

一、网络反腐的运行轨迹

网络反腐也称为网络举报,特指网民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会化媒介(social media)或自媒介(self media),通过揭露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反推反腐机构采取措施,查处腐败行为[2]。那么网络反腐的运行轨迹是什么呢?

“宋林案”是网络反腐中比较典型的例子。2014年4月15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包养情妇、涉嫌贪污。2014年4月17日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宣布,宋林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对宋林事件网络舆情分析采用大数据采集技术,以“宋林”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最终得到自2014年4月15日开始至2014年4月21日期间的所有微博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后,剩余有效样本计227 424条。以这7天新浪微博中关于“宋林”的博文发布数量的走势看,整体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并在2014 年4月18日(第4天)到达第一个峰值65 920条。

从案件微博传播的时间分析,可以发现,该案某些重要事实或者问题与微博上网民关注的热点几乎完全一致,案件中不同时期热点的出现导致网民关注出现了趋同。该案舆情的发展也从爆发、酝酿直至高潮阶段。2014年4月15日,王文志(新浪微博拥有粉丝180 164)在网络上举报宋林包养情妇和涉嫌贪污,该信息被大量网民转发、关注、评论后,相关内容迅速发酵,蔓延到整个网络,很快成为网络热点议题,在17日、18日迅速达到峰值。17日晚,中央纪委公布宋林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1日,微博数量迅速降至9 000多条。显然,“扳倒”或“揪出”贪官既是广大网民穷追猛打、刨根问底的杰作,也与反腐机构的及时跟进查处有极大的关系。

不少涉腐类事件通过“网民爆料(图文并茂)— 关注—转发—热议—媒介挖掘—官方回应—线上线下互动—大V用户的转发和接力传播—更多的热议和围观”的传播模式,在互联网上形成强舆论场, 助推司法机关跟进查处,危机因此而得到化解。网络曝光往往是查处程序的肇始行为,即举报。爆料人在举报过程中,将认为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曝光于网络。这些网络信息将为专业媒介和反腐机构提供线索、设置议题。其他知晓该行为信息的人,也汇入举报的洪流中,纷纷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曝光于网络,形成补充举报。大量的网民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发表评论,形成舆论,引发社会关注,助推司法机关积极介入查处。显然,网络举报只是查处行为的前置程序,通过网络举报可能会形成媒介“事实”,但在法律上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实呢?应该说更多的是提出质疑,而质疑被举报人的合法状态,则需要反腐查处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查处后,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二、媒介“事实”的特点

网络舆论所形成的媒介“事实”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网民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反映。那么,当前网络涉腐舆论传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网络反腐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源于特殊的价值取向,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是当代民主社会通行的行为规则

启蒙思想家认为,追求真理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不同的言论自由争论,压制任何言论皆可能窒息真理。媒介言论包含媒介报道和媒介评论,媒介报道传达的是事实,它是客观的,具有唯一性,评价报道事实的标准是事实;而媒介评论虽然同样基于事实,但是由于受评价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主观色彩浓厚并具有多元性,同样的事实有时会有完全相悖的判断或评论[3]。一般而言,司法是对违法行为的裁判,裁判的基础是客观事实,只要不违法,任何不能作出客观评价的行为难以纳入司法管辖,公民可以充分享有。换言之,针对某一事实发表的评论只要符合逻辑且在所评论事实范围之内,即使比较片面甚至极端,都在合法之内,“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其通俗的表达。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鉴于网民线上线下互动性相当便利,媒介报道和媒介评论互相交融,互为基础, 网民往往将他人的评论当成报道,以此为基础再次进行评论,同时,网民很少质疑网络报道的真实性,更不会去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可靠性,但却并不影响其针对事件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观点,这是由于他们往往基于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来直接给出自己的判断,所以由此形成的媒介“事实”往往客观性、真实性不够。

(二)信息传播过程中法律业界规律约束缺失,信息可信度低

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参与交流的网络主体,其社会属性的缺失或不完备,造成其主体身份无法确立和认定,也即网络媒介的匿名性。这样一来,网民表达意见和观点受到的约束便极其有限,网民更具备发出自己声音的条件和自由,这种“过分”的安全感大大鼓励了人们在网络上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如此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网络暴力现象。网民、公权机关在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暴力之间如何平衡?目前,对于平衡点的探索还难以得出最后的定论。

网络舆论受网民个人价值观念、情绪影响较大,经常呈现出非理性。大量网民的“仇官仇富”心理,极易形成“无官不贪”“无官不腐”的思维定势,他们习惯反面理解政府、官员、专家等群体的话语或观点,以强大的舆情压力谴责政府,往往一边倒地对弱势群体无原则同情,形成一系列反向型认知。如对杀人狂周克华,网络上也有人为其叫屈,认为他是“英雄”,是“行侠仗义”,是弱者的反抗[4]。不少网民将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不公平事件,归为腐败问题使然,将热点问题政治化,腐败问题扩大化。当然,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进一步成熟,广大网民,特别是专业媒体和网络大V强化了自律,一般曝光的事件,都会经过详细的调查、严格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证据支撑,态度也更加理性、平和、客观中立。因举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而出名的资深媒体人罗昌平提出了在网络反腐中存在新闻做空与坐实两种倾向,引发了讨论。但笔者认为,这是从新闻职业规范角度对专业媒体或网络大V以及广大网民的要求,从根本上说,仍然符合网络涉腐舆论传播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直接便捷特性,信息传播由“公共新闻”向“公民新闻”转变,弱化了传统媒介“把关人”作用。传统传播具有三个环节,即收集信息、内部整理编辑和核实信息、向受众传播信息。而网络信息的传播环节缺少“内部整理编辑和核实信息”环节,导致信息不用经过专业媒介的有关环节和发稿人的把关和过滤的过程直接到达受众,因此导致对贪腐信息的揣测爆料、夸张细节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传播途径的改变,从运行机制上由媒介机构的自律变成了公民个人的自律,这便加大了媒介“事实”失真的可能性。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但法治水平有待提高,对恶意传播不真实信息者应受到的法律约束较少,网民往往“信口开河、想说就说”,导致对信息恶意传播者的打击力度不够。同时,网络信息碎片化,网络媒介“事实”的失真往往是因网民作为一个群体的作用所造成的,对于每个具体网民而言,所起作用很小,达不到情节严重的地步,这为执法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法不责众”是对这种情况的无奈选择。

(三)信息传播迅速、过程复杂,事态可控性较差,谣言极易扩散

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跨界传播,媒介和网民深度探求事件欲望的增强,“关联性”话题层出不穷。信息传播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以滚雪球的级数放大扩展。网络涉腐舆情事件话题敏感,涉及面复杂,信息碎片化,舆情呈波浪型起伏,随着事件细节不断曝光,关注点不断变化,形成新的舆论焦点。网络事件的发展,因信息的叠加,容易发生极端效应,公权部门(如司法部门)监控、引导舆情并不容易。这既有网络环境的因素,也有司法公信力的原因。而部分偏激网民的恶意破坏,也为引导舆论增添了困难,导致网络发展的可控性较差。尽管很多司法部门都成立了网络舆情监管部门,但其应对能力不足、应对方式生硬、回应不当,因此应对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起到“主流”声音的引导和疏导作用,使大量的真实信息被淹没在不准确的信息或者谣言之中。

三、司法事实有其天然的超脱性

司法机关针对举报行为(含网络举报),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经过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阶段,最后由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最后认定,形成司法事实。那么,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司法事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其一,客观事实与司法事实。客观事实是所发生的事实本身,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而司法事实是司法部门通过侦查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复原”的事实,这种事实可能比较无穷尽的接近原客观事实,但与原事实会有一定的出入。在法院司法审判过程中认定的事实就是这个“复原”事实即司法事实。努力复原的这个过程,就是侦查机关的侦查。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绝对的客观事实观,可能违背司法程序正义、侵犯人权,破坏法治。刑讯逼供、缠诉缠访、违法办案、超期办案就是与绝对的客观事实观有直接的关系。日本学者加藤重光说过:真正的绝对真实只存在于神的世界 ,在人的世界,真实只是相对而言,诉讼领域的真实也不例外,将法律事实完全等同于客观事实,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司法事实观即相对的客观事实观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其二,司法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司法工作的认识过程是事物发展的逆向过程,这个程序就决定了司法工作具有先天性不足。理论上事物是可以认知的,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不可能及时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为了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侦查行为往往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司法破案就如同考古,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线索和证据,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复原当时的场景和事实,司法人员并没有亲身经历当时的过程,况且这个推理往往建立在司法人员根据“常识、常情、常理”的基础上来进行推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司法人员的价值判断问题。

由于司法的事后性,一些案件的关键证据(特别是言辞证据,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性)已经消失或变化,要复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司法往往变得不可能。特别在网络环境下,有些关键证据的过早曝光,往往导致侦查不能顺利进行。在公共网络上举报,这些信息一旦让被举报人获知后,被举报人就可能串供、销毁证据,如此便增加了查处的难度。所以网络爆料者曝光案件材料后,特别是司法机关已经介入后,对于后续的曝光,爆料者应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司法工作本身是实施公权力,就必然要求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运行,受一定的程序约束。司法的理想目标是为了还原犯罪事实的本来面目,在司法过程中可能伤及无辜,而现代的法治理念是司法工作不能“冤枉好人”,这样就有可能放纵“坏人”。因此,司法工作必须遵循一套严格而不能变通的程序,如《刑事诉讼法》规定,通过违法程序获得的证据应该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排除,不能采纳。这些程序不能突破,否则就可能导致司法失败。

在一定时期,任何司法工作都会受到当前科技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况且再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情况进行甄别时都会出现力有未逮之处。此外,司法工作都是通过一定的司法人员完成,虽然司法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司法专业技能,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司法人员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导致司法结果的差异。“道魔争高”是司法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规律,司法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司法人员的群体水平是否高于犯罪人员的个人水平[5]。

其三,司法活动追求效率、公正、秩序等多元化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解决具体案件的时候,由于要突出个案公正、及时公正、普遍公平,价值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必须进行取舍。案件事实的绝对真理性认识,固然是司法活动的基本理念,但若以牺牲效率、秩序为代价, 则得不偿失。尽管遵循“疑罪从无”规则可能会放纵真正的罪犯,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采取宁纵勿枉原则才能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才能充分体现刑法对未犯罪人不受追究的保障功能。这是现代司法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达到真正司法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6]。司法的相对属性属于人们的理性选择,换句话说,绝对真理退后一步,以相对真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四,证据被誉为“诉讼之王”,是司法事实认定的基础和起点。纳入司法事实认定的证据应具有三个特性,才具备证据的资格,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1)客观真实性。指证据必须能证明案件事实,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2)关联性。指证据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单独或与其他事实一道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3)合法性。指证据的调查、收集都必须由法定主体、法定程序进行。另外,证据的合法性还包括证据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而媒介事实认定的起点,就是网民在网络上的爆料材料(当然也有部分网民掌握有证据),大量的网民在介绍或评论案件事实时,往往以自己所阅所读为标准,并据此作出评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客观事实”。显然,媒介“事实”从某种层面上说是网民以有限的信息基础为起点予以推论的事实。

其五,不同的认定标准往往导致事实的认定不一致。司法机关在案件侦查的基础上,会将获得的相关证据移送人民法院进入审判程序,人民法院通过梳理侦查机关获得的证据,严格按照一定的逻辑推理进行案件事实的认定,这个推理过程就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一环。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司法认定标准往往高于一般公众推理的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有罪判决。换言之,如果某案件司法事实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就不能进行有罪认定(如犯受贿罪)。简而言之,就是刑事诉讼证明的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一般而言远高于我们网络环境下媒介“事实”认定的标准。如“表哥”杨达才案,网络接连曝光了其在公开场合照片上所佩带的手表、眼镜等,其基本上都是名牌,价值不低,应该说此时按照司法标准得出的结论是杨达才佩戴有价值不菲的手表、眼镜,而此时媒介“事实”却认定他自己拥有这些昂贵的手表、眼镜,从而推断其具有非法财产来源。因此,同一案件、同一线索、同一证据,由于证明标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认定事实的不同,当然以此事实为基础的价值评判也会体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四、理性认识和处理司法事实与媒介“事实”的不一致

涉腐话题一直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的运用,“人人都是信息员、个个都有麦克风”,网络曝光已成为部分网民表达反腐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反腐格局正在改变。十八大以来,中央明显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反腐机构相当重视网上舆情,但因查处的结果与人民群众的舆论焦点之间有一定的出入,对此,广大网民在反腐过程中欢心鼓舞的同时,内心底层难免有一丝的隐忧和不满。

网络反腐其形成机制是大量的网民曝光身边的事情,并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评论,加注网民的个人价值和诉求后形成网络舆论也即媒介“事实”。这样形成的媒介“事实”常常真假掺合,使人难辨真伪,这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房姐”事件就是一例,网络曝光她有20多套房产,网民“认定”其拥有大量非法财产,从而怀疑其是贪官,但事实上她只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工程师,根本不是公职人员,她的房产都有合法来源。显而易见,网络上的媒介“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客观事实,但这一行为是网民行使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尽管它确实会有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只要不是造谣、诽谤、恶意中伤等触及法律底线的言论,都不应予以限制。因此,尊重和鼓励网络反腐,不以此为借口任意限制人们的网上言论,这对公共权力来说是应有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广大网民面对微博、微信上海量的信息时,如果通过严谨而理性的思考仍不能帮助获得真知,超出自己的理解范畴,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甄别黑白的时候,“鼠标三思而后点,文章三思而后转”,做一个自律的网民。

媒介“事实”、司法事实都应该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具有客观性、唯一性、不变性。但是,由于媒介“事实”是网民基于网络上的曝光资料,根据自我的推论和认识形成的事实,因此可信度低,因其融合了娱乐性、非理性、多元性等因素,难以具备客观事实所应该具有的客观性、唯一性和不变性。而司法事实是司法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司法程序,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所形成的排除合理怀疑的事件事实,这种“复原”事实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事实,但是其客观性、唯一性和不变性毋容置疑。司法事实一旦认定,就再次确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仅约束当事人,社会公众也需要遵守。可以说,网民对腐败事件深恶痛绝,纷纷起而揭露讨伐,是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但同时,充分尊重和相信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司法事实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当然,司法机关在不损害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应该主动公开司法信息。司法公开是指对社会和诉讼参与人,以非秘密的方式进行司法活动,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如英国著名法官G休厄特所言,“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司法机关要积极主动回应网络反腐舆情,主动增强司法活动的说理性,让案件当事人体验到司法公正就在身边。参考文献:

[1]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EB/OL].[2014-04-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2014/0417/c1001-24910511.html

[2]魏永征,傅晨琦.从“表叔局长”落马到“不雅书记”垮台——论网络反腐的功能定位[J].新闻记者,2013(4):10-15.

[3]魏永征.把事实和意见分开——《新闻记者》评点假新闻文章名誉权案一审胜诉的启示[M]//中国传媒业的观察家与思想者.北京:文慧出版社,2013: 374-380.

[4]官建文,高春梅,李黎丹.2012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与应对分析[EB/OL].[2013-06-20]. http://yjy.people.com.cn/n/2013/0608/c245083-21791373.html.

[5]刘品新.论侦查的相对性原理[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25.

篇5:崇廉反腐 执教为民

——德昌县民族中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

我校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倡导廉洁、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不断优化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现将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全领导机构,责任落实到人。

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的要求,我校成立了德昌县民族中学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长:沈长生

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徐

副校长

李茂宇

副校长

蒋光权

办公室主任

小学部校长

成员:王仕春

党小组组长、学校教代会主任

党小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

曾华贵

党小组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

曾国军

党小组组长、小学部总务主任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我校建立了学校领导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学校党支部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干部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各部门在党

支部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各负其责,把自律、纠风等工作项目、责任目标分解到各个岗位及相关人员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分解,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领导廉洁治校,职工廉洁从教。

1、加强学习,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认识是预防的关键,学习是认识的前提,为此,我校采取了多种学习形式,确保学习取得成效。一是将有关文件、材料在学校公开栏公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二是在教师党员队伍中组织学xxx省、州和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风廉政法规;同时我们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模范先锋作用。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认识普遍提高,为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学生中,学校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课堂,以政治课为载体,向学生进行廉正教育。

2、完善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校务公开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加大校务活动的透明度。学校开辟了固定的校务公开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校务公开工作,对教师评优、职务晋升、干部任免、积极分子入党等实行公示并充分征求群众意

见。学校的重大决策、大笔资金的使用、设施的添置维修等热点、敏感点问题,都通过教职工会议,定期向广大教职工通报,并由学校教代会和工会具体落实。涉及到学生的收费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学校设置学生收费公示栏,使学生明确项目和款数,杜绝了乱收费。

3、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了常态化,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自我批评不躲闪,互相批评不回避,摆在桌面上做批评,查出问题的要全面认真的剖析,并定时整改。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严于解剖自己,审视他人,为班子其他成员起示范作用,使班子其他成员没有戒心,没有怕心,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要求在民主生活中不管职务高低,权利大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要自觉遵守党内生活制度,都要自觉接受其他班子成员和党内外的监督批评,党内要开展讲党性、讲原则、讲政治、讲正气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4、开展述职、述廉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文化中,学校党支部除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再次认真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和维护党章外。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定时作述职、述廉报告。报告中不仅要做到客观公正,还要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学校领导班子和校级领导干部自身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他们一年来在“德、能、勤、绩”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民意测评,并把测评结论作为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5、认真开展正风、肃纪教育。

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师德教育。在教师中开展了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学习身边优秀教师、宣传身边优秀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用校内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每位教师,形成了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为了进一步整治师德师风,我们从规范办学行为入手,治理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规定教师一律不得办班补课,不得指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否则严惩不贷。杜绝了教师不良行为的发生,将廉政文化、党建自建的思想融入良好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形成“廉洁从教”的良好校园氛围。

四、创文明,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民中。

学校以“争创文明”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大力营造廉政文化环境氛围,大力加强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廉政文化、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德育建设,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相结合,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把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推向深入。

1、开展党员干部勤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巩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堡垒作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再次认真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和维护党章。要求全体党员通过学习,增强党性观念,以党章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党员民主评议,评出优秀党员,并组织教师学习他的先进材料,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教育的成果。

2、宣传反腐倡廉政策,做到警钟长鸣。

一是把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宣传到位,并选取一些典型案例在党员会上宣讲,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利用每周一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利用班队会开展等开展广泛的廉洁教育知识宣传活动。三是利用板报、橱窗等创办学习宣传廉政文化专栏,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廉政意识,把廉政文化工作做到年级、班级,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扎实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战斗力。

进一步加强学校班子成员的作风建设,学校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勤政廉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支部书记、校长能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学校领导班子和校级领导干部自身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他们一年来在“德、能、勤、绩”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民意测评。校领导以身作则、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教职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通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一支,廉洁高效、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有活力的学校领导班子。

4、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夯实基础。

为了迎接我省的均衡教育,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校节俭办校,自力更生,依靠学生力量美化、靓化校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在沈长正确的领导下,我校建起了学生餐厅、厕所,美术室、阅览室,并完善多媒体电教设备,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5、创建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工作于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工作深入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节假日补课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学生对教师进行测评,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师德师风等方面对教师的满意率进行测评。学校把对教师测评的满意率做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这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观念。

总之,一年来来,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狠抓落实,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党支部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强化措施,坚定不移地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任务,不断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为实现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6: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治是一种民主的生活模式、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今日的中国朝气蓬勃,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用先进、科学、正确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新时期我们政法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执法为民就是要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的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始终不渝地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我们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新的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公正、高效的审判体系尤为重要!它关乎稳定大局,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法治事业的走向和进程。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办案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准确的把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切入点,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就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领导,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并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上一篇:学校心理教育读书笔记下一篇: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