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表现的方法

2024-04-17

水粉画表现的方法(共7篇)

篇1:水粉画表现的方法

第五部分

水粉画的表现方法

一、用水的要求

做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粉画、水彩画和水墨画等画种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没有水就不能更好地发挥水粉颜料的性能。用水太多,画面虽然酣畅淋漓,但容易一塌糊涂。用水少,笔触干燥,画面缺少韵味不滋润。建议你先准备两个涮笔水桶,和一块吸水性能较好的毛巾,每次涮笔后在上面吸吸水。当然干画法和湿画法对水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铺大关系时可以湿一些,但进入深入塑造阶段,水分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在这里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色前把笔在水桶里涮几下(最好涮干净),再用力甩几下,之后开始调色。调完后不要急于摆在画面上,而是把含色的笔在水桶里蘸上微量的清水,然后在调色板上反复调匀,再放到画面上,这时候笔触上的水分是很适当的。由于水分适中,笔触显得干脆利落,可塑性很强,利于控制画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笔上水分太多还影响做画进度,画面不易干,拖延了做画时间。所以,希望初学者一定要重视水分的运用,从中摸索出规律,有条不紊地寻找一条正确的用水方法。

二、用笔技法

要画好水粉画,除了学会观察,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外,笔触的应用也是画面产生效果的关键。忽略用笔,使作品流于光滑匠气或毫无章法,也就失去了绘画感。就象一个完整人的形象,色彩效果比如内在修养,而笔法变化则相当于外在风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水粉画的用笔主要反映在笔触变化、水的运用以及笔意的把握上。

首先,笔触变化是通过水粉笔特定的笔头,表现出来的大小、长短、方圆、宽窄以及利用笔触产生的摆、点、揉、提等效果。通过有变化的笔触,画面不至于生硬平淡,显得生动有趣而有节奏感。(如图)

其次,用笔还表现在含水量的运用而产生的干湿效果上。湿画法空灵透明,有水彩画的韵味,一般作为铺第一遍大关系使用,特别是画背景显得有后退感。干画法少掺水甚至不掺水,易于深入塑造,特别是桌面物体的刻画和强调,容易使画面产生前进感(如图)。

再者,还要注意用笔的意向。一笔下去形色兼备,就必须在用笔上做到果敢、概括、恰到好处。用笔果敢就是大胆而果断地表现你对物象的感受,不要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做到这一步必须敏锐地把握住色彩的准确关系和造型的鲜明特征,因为果敢的用笔总是与准确的观察判断分不开的。用笔概括就是有力地抓住对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生动特征,简略掉无关紧要的细节,使笔触具有表现力。所谓用笔的恰到好处,即每一个笔触都要做到各负其责,一笔下去色彩的明度、色相、冷暖、纯度与整体的对比关系完全正确,同时物体的形体、结构、透视、虚实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统一到位,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正确观察,整体对比。

三、调色常识

对于初学者,有两个难点令人困惑,一是面对静物看不出色彩变化,二是看出颜色调不准色彩。看不出色彩,不是色盲、色弱,就是方法不对。看出颜色,调不出来,很大程度与经验有关。调色前,首先做到观察准确,然后把看到的色彩进行分解,看看它与调色盒里哪种颜色最接近,还需要哪几种颜色?颜色的分解最好两种或三种,不可太多,多了就容易脏。一块颜色可以分解出几套方案,要用最接近最简略的色彩搭配。为避免用色雷同和习惯用色,可以尝试其他调色方案。接下来进行比例的调配,比例不正确,调出的颜色不是倾向不对,就是过而不及。例如画黄梨的亮部,用土黄加淡绿再加白色,调出来可能缺少绿色倾向,或可能太生绿,也可能太粉气。(如图)因此调色时一定集中精力,看准、分解准,多试验、多对比,保持新鲜敏锐的感觉,慢慢的,调色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色调的组织

色调通常是指画面色彩的主导倾向,犹如交响乐必须有主旋律一样,有了主旋律,就避免了杂乱无章的音色,使人产生审美的主题性。色调的形成是由于大自然接受光照的结果,一切景物在光的笼罩下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形成了色彩的统一基调。色调的形成使画面产生和谐的美感。

如何捕获色调呢?由于大自然时刻都统一在特定的色彩气氛中,景物无处不和谐,无处不入调。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色调。比如你在昏暗的室内呆久了,突然向窗外望去,你会发现室外非常明快,产生了与室内完全不同的色调,所有的物体色彩都似乎被一种明亮的颜色渲染过,和谐而统一。再比如,你还是在室内,黄昏时打开电灯,一段时间之后,再向窗外望去,这时,窗外的天和远山、大地、草木及一切都变成了深深的蓝紫色调,与室内金黄色灯光映射相比,窗外的一切是完全迥异的色调,室内更加暖洋洋,而窗外则冷兮兮的蓝紫调子。利用这种冷不丁的观察方法你极易捕捉到那一瞬间和谐的调子,这样观察也有利于打破概念用色,培养主动感受色彩,而不是被动记忆色彩。长期锻炼,你的眼睛就会敏感起来。

要更好地表现色调,建议你经常画些小色稿,烟盒大小就可以了。不必考虑太多的关系,只要迅速而大胆地记录下你的感受即可。用笔要概括,学会用大笔画小画。集中精力,一气呵成。经常画一些色稿,对提高色调的把握能力和色彩感觉会有很大帮助的。

五、物体的塑造——体感与质感的表现

色彩静物写生是初学者步入色彩艺术殿堂的基础,是发现色彩、认识色彩、创造色彩的必由之路。基础色彩练习一般都采用室内写生的方式。由于室内光线稳定,利于初学者反复观察和研究。除了要掌握色彩的原理,如何用色彩塑造物体,使之产生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就成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又一重要任务。

首先,塑造形体要结合素描 “三大面五调子”的基本原理,根据光线的变化,找出亮部(室内受光偏冷)、过渡面(也叫中间调子即固有色)、明暗交界面(偏冷)、暗部和投影(偏暖)、反光(与周围的环境色有关),然后提出高光(最亮、最冷),只有具备了这五个基本层次,物体才有了初步的立体效果。其次,还要注意笔触的方向与形体结构的关系。如图,钢精锅下部的笔触,基本采用竖着用笔,进行左右的明暗推移,这样用笔能更好的表现钢精锅圆形结构的立体变化,否则如采取横笔触,就会影响钢精锅的结构。再比如布纹的表现,最好顺着布纹的走势用笔,才能更好的反映布纹的摆放特点、质感和画面的节奏感。

在美术写生中,静物的摆放,大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物体分为以下几类:陶瓷类、饮料瓶类、玻璃器皿类、金属器皿类、编织类、文具类、食品类、花卉类、水果类、蔬菜类等等。

1、陶瓷的表现要点:

器皿类物体大都是一些工艺品,造型规则,形体对称。除了具有实用性外,也就多了一份审美价值。陶瓷类器皿包括陶器和瓷器。陶器质地粗糙,高光和反光不明显,明暗对比明确。而瓷器由于釉质光滑,高光和反光非常强烈,几乎看不出明暗交界线。常常是亮部不亮,暗部不暗。瓷器的表现重点是反光(即周围环境色的影响)的变化,但反光不完全在暗部,有时亮部甚至中间过渡之处也会有反光存在。因此在塑造时一定要抓住基本的明暗关系,大胆概括归纳,否则容易画花画乱。陶瓷器物形状变化很丰富,可以分为罐子和瓶子,罐子口部较大脖颈较短,而瓶子则相反。陶瓷器物色彩丰富,装饰变化各异,是色彩静物写生的主要物类。

2、饮料瓶的表现要点:

饮料瓶种类较多,可以分为可乐瓶、雪碧瓶、矿泉水瓶、果汁瓶等,由于塑料瓶具有玻璃的特性,表面晶莹剔透;又具有瓷器易受反光的特性,光滑洁净,质地细腻。经常见到的饮料瓶,一般都盛有液体,色彩丰富而艳丽。在塑造时,可以分为三部分:上部透明处、中间标签和下面液体。上部透明之处可以和背景一起来画,不可留空白,等稍干用较深一些的冷灰色提出瓶子的轮廓即可。不过塑料瓶毕竟没有玻璃瓶那么绝对透明,高光附近往往有些冷灰色。中间标签,色彩鲜艳夺目,体身不透明,是表现明暗立体的关键部位,刻画时应大胆归纳,概括处理。液体部分视所盛液体而定,由于表面光滑,反光强烈。可乐瓶液体较深变化小,色彩深沉。矿泉水瓶,通体透明,高光反光琐碎而突出。雪碧瓶瓶体鲜绿,晶莹剔透。果汁瓶由于液体粘稠,色彩凝重,不太透明。(如图)、玻璃的表现要点 :

用于美术写生的玻璃器皿主要有玻璃杯、酒瓶、玻璃板等。玻璃器皿晶莹剔透,无色冷峻,显得非常高贵典雅,极富有观赏性,这正是美术写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玻璃的特性是光亮透明,因此高光和反光就非常耀眼。具体画法:先铺出背景和液体部分的色彩,等干后,用不同变化的干笔触,迅速提出高光和反光,这样能较好的凸显玻璃器皿坚硬而轻灵的质地和韵味。玻璃杯一般造型小巧灵秀,是画面的提神之处。酒瓶的种类较多,色彩变化大,包括无色透明酒瓶、绿色和褐色啤酒瓶、深色的葡萄酒瓶以及其他玻璃瓶具,画法大同小异。、金属的表现要点

金属器皿包括不锈钢、铝质、铜器等。金属器物与瓷器画法有相似之处,只不过金属器皿的色彩较为单一而偏重灰色。自身色彩薄弱,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明暗对比不明确,几乎没有明暗交界线。高光和反光极度炫目。如果不加强整体概括与主观强调明暗对比,很容易画“花”。不锈钢制品是最难画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对象之一,光色鲜亮,对比强烈,注意整体归纳。铝质较不锈钢粗糙一些,高光和反光相对较弱。铜器质地偏黄,色彩对比强烈。如图《不锈钢锅》与《萨克斯管》。、编织类的表现要点:

主要指筐子和篮子。塑造编织类物品,最好用大笔触归纳出后面的台布或背景,这和画玻璃器皿相似,干后用小笔触勾出暗部编织的条理,适当过渡,再提出亮部的条理即可,要注意篮子的局部穿插与整体的协调。编织类造型奇特,结构复杂,刻画时要概括提炼,灵活把握。(如图)

6、皮革的表现要点:

皮革类主要指皮鞋、运动鞋、皮包等。皮具在美术写生中的运用一般较少,这几年把运动鞋和皮鞋作为考试内容的试题时有出现。一些著名画家也画过鞋,鞋由于结构繁杂,造型流畅优美,具有很强的绘画感。画皮鞋首先要概括出基本体感,然后适当画一些细节,包括质感的表现。皮具质地不同,一般较有光泽,高光反光相对明显。皮包和皮鞋的画法原理基本一样。如图《红皮包》《一双暗红皮鞋》。

7、水果类的表现要点:

水果种类较多,它们色彩鲜艳明亮,形体优美。水果类可以分为圆形水果和特型水果。

圆形水果主要包括苹果、桔子、梨等。苹果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色彩变化较大,有绿色、黄色、红色,还有黄绿相间、黄红相间的。由于苹果色彩变化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性,是室内色彩写生及考试中较常见的物体。作为圆形水果,苹果的画法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如果把苹果画好了,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桔子、梨、圆形器皿等的画法。圆形水果的画法:归纳出几个必要的块面,突出“三大面五调子”,笔触方向围绕高光旋转,这样塑造的水果,结构比较结实。(如图)

特型水果主要包括香蕉、葡萄和西瓜等。香蕉颜色呈中黄或淡黄,结构为串状组合,个体方而弯曲,前后两头偏绿,塑造时要注意整体联系(如图)。葡萄在写生时,一般情况下总是串状出现,注意整体关系。西瓜一般要切开来摆放,注意西瓜的体面转折,以及西瓜瓤的变化。

8、蔬菜类的表现要点

蔬菜种类繁多,且形状各异,色彩变化丰富。初学者往往愿意画水果而不愿画蔬菜。原因是蔬菜形状不规则或构造复杂,塑造难度大。蔬菜可以分为单体和复合体两类:

单体的蔬菜多为圆形、柱形和锥形。如西红柿、土豆,黄瓜、萝卜,辣椒等。它们的画法,基本上和圆形水果相同,只是要蔬菜表皮的变化较大一些,例如西红柿和土豆,凸凹不平,塑造难度也就增加。关于锥形、柱形的蔬菜其实和圆形塑造原理基本一样,只是要多注意它们的特征。

复合体的蔬菜,结构复杂,细节琐碎。例如大白菜、青椒、菜花等。这些蔬菜起伏大或叶片重叠,塑造时要整体概括,避免支离破碎。先用大笔概括出基本关系,再用小笔触适当强调个别细节即可。如图。

9、花卉的表现要点

花卉亮丽鲜艳,赏心悦目,颜色以红黄暖色为主。多以玫瑰、月季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常以单枝、组合、盆栽三种形式出现。单枝塑造要注意花头的特点和结构变化。画法:先概括出大的色彩关系,等第一遍颜色干后,适当用干笔提出较亮的花瓣,色彩尽量保持鲜艳度,同时注意叶子的变化,要舒展自然,用笔灵活。组合花卉,难度最大,因为枝繁叶茂,姿态万千,很难控制整体效果。可先用大笔触调湿润的颜色概括出大关系,把花头、叶子和背景一起画,稍干,用干笔触刻画几个突出的花朵。这样既有主次关系、又有前 后关系。盆栽鲜花,姿态自然,多以小瓣花头组合为主,画花头时可以把花头理解成一个球状整体,然后塑造前面较突出的几个的花头,一定不要失去整体关系。如图《繁花似锦》《金黄月季》。

10、文具的表现要点

文具作为考试对象,一般指书本和绘画工具。

书本有合起来摆放的,也有打开摆放的。页面的颜色不可太单调,应多找一些色彩变化。打开或翻转的书本要注意弧面的转折塑造。绘画工具在近几年美术院校考试中时常出现。一般指水粉画用具,例如颜料瓶、调色盒、水粉笔、涮笔筒等等。这些工具造型比较规则,直线和弧线交替出现,塑造时,易出现透视上的毛病,并且用笔容易古板而缺少变化,显得扭捏。笔触要力求变化,围绕结构用笔。如图《水粉画用具》。

11、食品的表现要点

食品类指面包、鱼、鸡蛋、蛋糕、火腿肠、方便面等。

面包是美术写生经常用到的,形状变化各异,颜色多为黄褐色、赭红色、黄红色和乳白色。色泽温润极富表现性。画面包最好先湿后干,特别是最后干涩笔触的运用,对塑造面包的粗糙肌理很出效果。暖色容易脏,调色不可太多。

六、空间的表现

塑造一个物体也许并不困难,但要把所有物体完整的统一起来,需要我们注意大的色调、主次关系、冷暖关系和空间关系。特别是空间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画面整体的效果。

1、物体摆放的前后关系

物体的前后关系决定空间透视,由于物体不同位置的摆放,就产生了前后的深远感觉。因此近大远小、前后交错是处理画面空间不可或缺的基本依据。如右图《砂锅与苹果》中,前后交错的水果把砂锅和玻璃杯推向后方,强烈的俯视构图加强了画面空间的延伸,背景的虚处理强化了与桌面的空间关系。

2、背景与桌面的对比

静物的摆放,背景与桌面形成垂直关系,加上特定的光线,以及质地不同的台布,桌面和背景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差别。找出二者的深浅、色彩差异、虚实变化也就使得空间关系得以展开。如图《铝壶、高脚杯与洋葱的组合》中同样的土黄色台布,背景比桌面要深一些,用笔时采用了大笔触、概括虚处理的手法,加强了空间的自然深度。

3、“米字格分析法”:

所谓“米字格分析法”,就是把一个物体塑造完毕后,围绕它的轮廓线,进行里与外的明暗对比。以其中的黄苹果为例,围绕轮廓线,用米字格分成里外各八等份或更多,你会发现,黄苹果上的1和外面背景的2对应,2(台布)要1亮得多,8要比7要暗的多。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把黄苹果里外的色彩逐一对比,3和4、5和6、9和10 ·····,它们的明暗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通过这样的对应处理,一个苹果就具备了完整的空间。当然,我们不必要绝对的分成8等份,再多也可以,只是用“米字格分析法”,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的理解到单个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图)

4、主观处理

在我们的写生中,主客观的处理决定着画面的效果和情趣,客观再现使得我们的感觉变得异常丰富而真实。但主观表现,则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艺术感染力。概括与深入、减弱与加强、对比与统一是画面体现艺术生命力的基本法则。如图《红苹果系列-大面包与水果刀》,采用高视点构图,减弱背景色块,强化桌面纵深,把重点放在物体处理上。背景灰色平涂,桌面白布衬托出红苹果,刻画深入,色彩明快。形成了前后、主次关系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七、水粉画容易出现的毛病

无论水粉画的写生还是默写,在技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画面上往往会多种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花 也就是画面杂乱无章,色彩关系混乱,不该突出的太炫耀。出现花的毛病,主要是不能从整体出发的结果,建议多研究色彩的四要素:明度(可以理解为素描关系)、色相(色彩的基本倾向)、纯度(是否很鲜艳)、冷暖(这是最难解决的关键问题)。

2、灰,是指整幅画面层次较为接近,缺少较为鲜艳或较为醒目的颜色,显得沉闷平淡,软弱无力,出现灰主要是对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把握不准确。建议先把最鲜艳的几块颜色铺上,再把最亮或最暗的几处色彩找出来,拉开层次。

3、火

也可以称为艳,顾名思义就是画面大部分颜色太鲜艳,缺少色彩的对比。是过分强调固有色所致。建议在观察时多分析光色原理,区别物体的冷暖关系,克服过分依赖固有色作画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室内写生亮部偏青紫,用白色加群青(或钴蓝、青莲等)再加固有色即可;暗部偏棕绿色,可以用固有色加橄榄绿、赭石、褐色、土黄等。

4、粉

水粉画是以白粉和水作为调和的画种,白粉在水粉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出现粉的毛病,主要是用白粉太多造成的,画面粉气还有冷暖关系混乱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暗部少用白粉,甚至不用;加强冷暖关系和明暗对比。

5、脏

徐悲鸿对素描曾经提到过“宁脏勿净”的观点,很多初学者以为大师要求我们把画面搞脏了就成了好画。画素描时,鼓励对形体深入研究,避免谨小慎微,反复修改直到画准为止,就是脏了,也比画面干净不敢画强得多。可是如果把这句名言用到色彩上,就错误了。色彩的脏不仅是一种坏习惯,同时还是色彩感觉迟钝的结果。感觉不敏锐,对色彩的分解不准确,冷暖概念淡薄,导致调色漫无目的,似是而非。建议:一是要多观察、多分析,二是调色种类不可太多,三是对冷暖要搞清楚。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画面就会有不同的毛病,除了以上几点,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初学者,只要坚持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积极探索实用的表现技巧,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你将会把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的。

篇2:水粉画表现的方法

1 注意色彩的变化

自然界的色彩尽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它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色彩的空间透视: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因为人的视觉是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的。同样大小的东西,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这是近大远小的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色彩也有透视变化规律,如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等。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消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程度的基本规律。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色彩透视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视觉在一定距离限度内可以看清物体的形象和色彩特征,超越了这个限度,也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人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二是由于地球上的大气层含有微小颗粒的空间,其中有许多灰尘、水蒸气、烟雾和空气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空间变化规律后,就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空间色彩层次的处理。

1.2 光与色的客观变化规律。我们能够看清物体色彩的媒介是光线。物体受到不同的光照,出现了阴阳向背及明暗、深浅,呈现出立体的、冷暖不同的色彩变化。因为光的作用,物体发生了环境色的相互散射的影响,不同的物体固有色互相辉映与影响而产生出五彩缤纷的丰富色彩。但应该指出,光源色的冷暖对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光线照射下的一般规律为:在“暖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暖色相”,而它的暗部就呈“冷色相”。在“冷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冷色相”,而它的暗部则呈“暖色相”。

1.3 关于补色:色彩的.冷暖关系,即补色关系。人们对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理解起来并不难。如红色光线射过来,物体的受光面就会罩上一层红暖色,寒色也即如此。问题在物体的背光部下又是什么色彩呢,往往初学者会在此出现很多问题,很多人用暗红来处理,有些人则用固有色加黑、蓝、褐等色,结果画面画得又脏又燥。这说明一些人还没有掌握色彩光学反应的原理,所以,常常作画失败,影响了色彩的提高。南无,暗部究竟应是一种什么呢?冷暖的光学反应应是用一种补色关系来画暗部色彩。然而补色是客观自然现象造成的,还是主观的人处理的呢?下面例举人的生理现象和自然现象造成的两个科学的例子来结实这个问题。

由于这种眼球网膜结构细胞的生理原因。比如你在洗照片的暗室里工作,因暗室里用的是暗淡的红光,当你工作完成走出暗室时,外面的光线就显得格外明亮,而且看白的物体都带青绿味。这完全是眼球网膜结构细胞敏感于光和色的补色。

自然界色彩冷暖互补现象随处可见。当早晨日出之时,红色的光线笼罩了自然界物体的所有受光面,这时各种各样的物体的暗部都或多或少地呈现有绿青味。随太阳的升高,色光由红变黄,物体的暗部又由绿青味渐变成青紫味、蓝紫味等。这种色彩冷暖、明暗强烈的补色现象,人的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

2 怎样观察和表现色彩

2.1 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是整体观察和反复比较。整体观察:当一组错综复杂的静物摆在你的面前的时候,在光线与环境的作用下,便呈现出了物体的大小主次,色彩的冷暖明暗,前后空间虚实等等,实际已经形成一种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连接,互相对立的整体制约关系。具体的方法是:眯起眼睛,眼睛的试点自然落到主体物上,一切物体中的高光跳跃点会依次分出来,而最亮只有一点,其它亮点依次减弱;在观察暗部时,我们可睁大眼睛看物体中暗部的重颜色,通过不断比较,从整体中发现最暗的部位,其它暗部依次减弱。

反复比较:比较是观察色彩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严格地讲,色彩变化是相对于比较而言的。不比较就难以准确地鉴别色彩的微妙变化。物体色彩的比较主要是从色彩的三种因素中加以区别:一是从色相上,有冷与暖的对比、暖与暖的对比和冷与冷的对比;二是从明度上,有明与暗的对比、暗与暗的对比和明与明的对比;三是从纯度上,有纯与不纯的对比、纯与纯的对比和不纯与不纯的对比。

孤立地看某一物或某一色彩,往往死盯住物体的某一局部,不把观察的部分与整体作任何联系;被动地照抄局部的一些偶然现象,见红涂红,见绿涂绿,很少考虑色彩在光和环境影响下的变化。这种观察方法使画出来的东西既无色彩关系也无素描关系。

2.2 水粉画的着色:着色的顺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可以从不同时间、不同明暗、不同空间、不同色彩和不同冷暖的部分所占面积来处理。

根据很多人作画的经验,着色的部位和办法可分为:一是为了把握色彩的总体色调,可先从大面积的主要色彩下笔;二是为了空间层次分明,先从背景的远处开始,由远及近;三是从中间调子开始,然后过渡到中间色,最后画亮面和高光的方法。这种着色法更容易发挥水粉画的特性和技法。

3 结论

篇3:论水粉画本体表现力

水粉画是用水和水粉颜料 (也称广告色) 调和成不透明的一般画在纸上的一种画, 它与油画和水彩画在某些表现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油画着重研究色与形的微妙变化, 水彩画则强调颜色的透明度, 而水粉画由于本身的特性, 它不仅具有强烈的遮盖力、表现力和综合力, 而且在表现上也更容易地产生色彩上的浑厚、饱满、强烈、鲜明而又柔润的效果。由于这样的特点, 它时常可以用厚重的浅色来覆盖深色, 因此在画面中高光是可以画出来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 它的媒介是水和白粉, 这就更容易产生厚薄、浓淡、丰富的色彩效果。由于水粉画本身的这些特性, 证明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能动性, 遵守水粉规律, 把握它的性能。但是水粉颜料粉质较重, 干后色彩的强度变弱, 使画面调子发灰, 干湿之间的变化较大, 色彩的衔接比较困难, 要掌握好这些规律和变化, 才能顺利达到水粉画的最终目的。

要想表现好一幅水粉画, 离不开多方面的构成因素。“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说明了水粉画表现成败与其工具材料性能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工具材料的性能, 才能充分发挥工具材料的表现力。那么在作画之前, 准备好工具, 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用着自己顺手的工具, 能使我们从一开始作画就保持良好的心态, 容易发挥出最佳水平。但是工具只是一个过渡的产物, 最主要还是要了解水粉色彩基本知识很和理论原则。不论是初学者还是绘画大师, 掌握一定的水粉画基本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学生为了急于求成, 在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下, 想突破一切不可能的事实来达到理想的状态, 那简直就是无源之水。那么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大体上包括: (1) 色彩分类, 也就是说在整个自然界的色彩结构当中, 色彩可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 (2) 色彩要素:任何一幅水粉色彩都离不开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纯度和明度。 (3) 形成物体色彩关系的三个因素:一幅画能否经得住观众的抨击, 关键看作品本身的表现是否具备了水粉色彩关系的三个要素: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任何一样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最基本最本质的一面, 我不能忽视它, 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终究成不了气候。而水粉画真正被人们所公认和赞成的同时, 我们就更加应该去探索和研究这一绘画形态的本来面貌, 实现水粉画最初或者最原始的生命力价值。这种生命力价值的强大具有爆发力, 这源自其本身的基本思想和内涵所在, 世人不可阻挡。

其实水粉画这种唯它独有的强大功能还体现在它的表现方法和技法上, 水粉画的表现方法跟其它画种一样, 是由主观思想决定的。不同的对象, 作者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所表达作品的观念和思想也就不一样, 这也恰恰证明了水粉画的表现方法也不一样。为了使作者更好的更充分的表现对象, 我们必须要精通水粉画的表现技法。那么水粉画写生和创作的表现技法从理论上来说, 主要体现在立体和平面上, 顾名思义, 立体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物象的高、宽和深三度空间的表现, 进行全面的描绘, 强调物体的质感、量感、体感和空间感来丰富它的色彩变化和精神状态。而平面表现方法就是要抛开空间的观念去理解自然物象, 把立体的感觉放到平面上去理解和表现, 在处理上往往强调造型, 固有色以及构图。这种表现方法是与水粉画本身优越性的特点密不可分, 特别是在写生时, 运用颜料的方便性, 使其兼有水彩画和油画的特点和功能, 看起来既有油画的厚重体实, 又有水彩画的清淡圆润。

水粉画表现力之所以能够具有这样的探讨性, 成为便捷之源, 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这源自于它本身和内在的价值。水粉画的表现功能优越, 丰富的基本知识, 虽然内容浅薄, 但是思想深刻, 作为我们教师来说, 那就更加应该掌握水粉画理论原则的运用, 为学生排忧解难。而作为初学美术爱好者来说, 应该遵循从简到繁, 从易到难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一般会牵扯到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与素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一定的素描知识是很难学好水粉画的, 反过来水粉画对素描知识的理解又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初学者, 一开始什么都想学, 什么都想画, 那是不可取的, 一定要按照水粉画表现的要求和规律, 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与表现习惯, 提高绘画的认识能力, 加强水粉画的实践理解, 积累作画的经验, 逐渐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才能表现好水粉画的真正意义所在。

篇4:画水粉静物应如何观察和表现色彩

关键词:水粉静物;正确观察;色彩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2;J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14-02

水粉静物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基础训练,它的表现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所画的对象缺乏正确的观察和色彩表现,不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会使学生劳而无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五方面的认识领会。

一、怎样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

当学生学习了前期的色彩特点和色彩变化规律之后,接下来应该学会正确的观察色彩,这是色彩写生的关键环节,这直接决定着作画的成功。作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如绘画技法的好坏、观察静物的方法,色彩判断上的失误等。学生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观察方法,只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色彩。观察色彩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从整体观察,然后逐一进行反复比较。整体观察是指当学生观察一组静物时,要考虑物体在光线和环境的作用下,物体间的大小关系、主次关系、前后关系、空间虚实和色彩的冷暖关系、明暗对比等,这些关系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整体制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必须服从画面的整体要求,所有局部的细节和物体的色彩表现都要从整体出发。观察色彩的手段之一是学会反复比较。单个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很容易直观的表现出来,但是多个物体放在一起时,在光线和环境的影响之下色彩是丰富多变的,如果学生不比较就很难准确地鉴别物体上呈现出来的微妙变化。物体中色彩的比较主要是从色彩的两个因素来区别的:一是从明度上来比较,物体之间有明、暗的对比、色彩纯度的对比。二是从色相上来比较,物体固有色有冷、暖的对比、环境色的冷、暖对比和反光色的冷、暖对比。不论学生面对多么复杂的静物组合,只要严格地进行比较,就能区别出色彩的变化来。反之,孤立地看一个物体或者一种色彩是错误的观察色彩的方法。如果把一个一个单独观察的局部组合在一幅画中,画面就会严重的不协调,因为在单独画每一个物体时很少会去考虑物体在光线和环境影响下的变化,只会被动地把局部出现的一些偶然现象照抄上去,缺少了物体间的色彩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画出来的东西既没有空间层次关系又没有色彩关系。所以,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体角度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观察和表现色彩。

二、面对复杂多变的物体应怎样表现

写生中经常遇到一些繁杂琐碎的东西,初学者往往画的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或无从下笔。这就需要在作画时有一个加工、提炼、取舍的过程,以求得整体与完美的统一。提炼概括的宗旨是:根据画面整体的需要主动处理。如一串葡萄或一束花卉,在静物中无论组织有多繁杂、色彩有多丰富,它的结构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明暗及色彩的冷暖规律。在处理这些物体时,就可以按照这些规律从大的明暗入手,分组分体积的进行概括,要画大的感觉,基本完成时再从关键的主要部位具体的刻画一些物体特征,这是以一当十的概括。而一颗一颗的死抠葡萄,一朵一朵的去描花,就很容易失掉整体效果。使画面变得平板而琐碎。

三、水粉画在上色时,先从哪里下笔最好

水粉画有多种多样的上色顺序。可以从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明暗关系、不同的空间层次关系和不同的冷暖色彩所占面积来画。学生更容易掌握的上色顺序有以下三种:一是从大面积的主体物的色彩开始画,可以很好的把握色彩的总体色调,二是从背景的色彩開始画,由远及近、一层一层的画,可以轻易拉开物体间的空间层次感,三是从物体的中间调子开始画,向深浅两极发展等。但更多的是采用从最暗部开始,然后逐渐过度到中间色,最后画亮部和高光,这种上色方法能充分发挥水粉画的技法和特性。以上几种方法可按照画面需要灵活掌握。

四、画静物时怎么处理情调问题

色彩的基础训练课程中也包括情调处理问题。人在绘画中表现出的色彩性格和人的感情在画面上的完美结合就是情调的表现,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觉。红的喜庆热烈、橙的活泼温暖、黄的轻浮不安、绿的幽静清新、青的沉静镇定、蓝的纯洁庄严、紫的高贵稳重等等。都能给人色彩的性格之感,而人的品格不同,对色彩的感觉和审美也不大一样。在水粉静物写生中,画面的调子常常受到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冷静的思考,多总结在物体间的色调联系,有意识的进行一些不同调子的练习,比如画面明暗对比和色彩冷暖对比强烈的对比调子、画面以一个色彩为主的统一调子、画面色彩都比较明亮的亮调子和画面色彩都比较暗的暗调子等。不同色调能带给不同的色彩的感受,所以学生在平时画静物时要多做此类练习,为日后的色彩表现打下坚实的根基。

五、对物体的不同质感应如何表现

在静物质感的表现上,不同的物体也有不同的变现方法。陶器、草编工艺品、麻布等质感较粗的静物,物体自身没有什么过强的反光和强烈的高光点,环境对物体的影响不大。可以采用湿画法表现,或者湿接的方法表现,在画的时候尽量一次性完成暗部色彩,亮部则可以先上一层比物体固有色略微重一点的底色,等干透之后用干扫的技法画出个别粗糙的质感,最后轻轻的提出亮面,这样既可以留出底色又能使亮面得到加强,可以营造出一种粗糙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也要根据物体的质感、粗糙的程度灵活运用。

光滑的金属器皿、瓷器、玻璃、表面光滑的水果等光滑细致的静物,容易受到环境色的影响,它们不但感光性强、高光点对比强列,而且暗部的反光性也非常明显。可以采用湿画法来画暗部色彩的表现方法,同时在半干半湿的时候用中间色彩衔接,最后用干画法画出亮部,并点扫出高光。画这些物体的时候要做到对物体光滑的质感和严谨的结构心中有数、下笔准确、肯定、生动,再通过细致深入的刻画,来达到充分表现其特征的目的。画玻璃器皿的时候,光滑度和透光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在画面上的色彩大多依靠环境光源来表现色彩和物体透明,应该先画玻璃器皿背后的物体和环境色彩,等这些都快画完的时候,再按其结构特征用比较干的颜色适当刻画下它的受光部和背光部,以及玻璃在环境色影响下的透明反应。要干净利索、准确的处理高光点,决对不能拖泥带水。

各类蔬菜和花卉等色彩明快的物体,它们生长的自然特征决定了必须要使用润泽的色彩和流畅的用笔技法来表现。很脏很灰的色彩和干巴巴的笔触是难表现好这些物体的,同时还要从整体上考虑它的结构,防止细节跳脱出来。当然质感也包括量感,从分量感上有区别,这种区别在色彩的表现上都要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永玲.浅谈静物写生的光与色[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2]刘迪.关于色彩教学中水粉静物写生的探讨[J].才智.2008年23期。

[3]张贺.水粉静物写生步骤训练模式[J].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4]王秘森.浅谈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J].潍坊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篇5:水粉画的学习方法

1.水粉画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能通过静物写生练习,然后过渡到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练习等。静物写生大多在室内进行,由于光线相对稳定,静物的色彩又比较单纯、明确,这是初学者的理想学习方式。人物写生相对于静物写生难度增加了,因为人体的肤色变化极其微妙,基本在相邻色和同类色中变化,加上人像结构、透视等因素的存在,要求画者要具备一定的素描和造型能力才能逐步掌握。风景写生属于外光作业,色彩亮丽、丰富,暗部颜色较为明确,但光色变化快,景物空间大,色彩较繁杂,主要培养画者概括色彩与掌握色彩空间透视的能力。

2.画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向大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色彩感觉,学习处理画面色彩的能力,学习各种技法等等,养成多思考、多读好作品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不少大师能够在他们青年时就创作出传世佳作,虽然其中有“天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他们的勤奋努力,起点较高,有自己高品位的审美标准与情趣。相反,若不注重自身的审美修养的提高,虽然下了许多功夫,最终其作品也将流于平庸或媚俗。

篇6:水粉画基本练习方法

一、水粉画写生

写生是根据眼前的具体对象作画的方式。写生有室内写生与室外写生之别。室内写生以静物、人像为主;室外主要是以风景为主。依教学的顺序,应先进行室内写生练习,然后再进行室外写生练习。因为室内组成的写生对象,可以根据学员不同的程度和教学的要求来摆设,且主题明确、内容单纯、光线稳定,便于学习基本技法,并为进入室外较复杂条件下进行写生练习做好准备。

写生的过程,就是观察、感受、理解、研究、反复探索表现对象的过程。所以完成一幅习作,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功,也有可能存在某些弊病甚至遭到失败。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绘画能力的提高,常常是从失败中接受教训而获得的。因此要重视完成习作后的总结。写生是绘画基础训练中比较重要的课题,没有这个基础,要想进行速写、临摹、记忆、想像画等其他方式的作业练习,就会碰到比较大的困难。当然,其他方式的练习,也会促进写生能力的提高。

二、色彩速写

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也就是对色彩的直观反应能力。这一点,还没有被较多的初学者所认识和重视。其实,这与素描学习中强调画生活速写,来发展瞬间记录对象形体动态的能力,道理是一样的。从素描造型转入色彩造型的初期,总是习惯于看对象的明暗关系,把对象画成色彩单调的固有色素描。要改变这种认识色彩的错误习惯,采用色彩速写这一作业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它着重于训练提高学生在瞬间记录对客观对象色彩感受的能力。色彩速写的时间要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画幅要小,16开左右就行了,数量要多,着重将对象不同时间、光线、气候、季节、环境的色彩调子区别出来,可不拘泥于对形体的具体刻画。

三、水粉画临摹

这是学习绘画的主要途径。人们以为学习传统的中国画,应从临摹入手,学西洋画如油画、水彩等画种,则须从写生入门。而实际上,不论学习什么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包含着临摹的内容。临摹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了解大师或优秀美术作品的风格,学习其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从中吸取营养,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如结合写生进行,可配合写生的内容、进度来选定合适的临摹作品。临摹前,对作品要先进行一些了解、分析,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地照葫芦画瓢。过多的临摹或对质量很差的作品临摹,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意。另外,也可用水彩或水粉的工具材料临摹油画作品。尤其是水粉画颜料的不透明特性与油画更有相似之处。油画作品中的.艺术处理,色彩和表现技法,都是水粉画可以学习借鉴的。印刷品与原作在色彩上会存在一定距离,如要选用需要慎重。故最好是临摹优秀的水粉画原作。

四、水粉记忆画

篇7:水粉画的学习

许多人画不好色彩主要是学习方法有问题,与天赋关系不大。有的人钻了牛角尖,若不及时纠正是要走弯路的。有人片面的认为水粉画的色彩变化越丰富越好。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颜色,全不知控制色彩“分寸”的重要,更不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道理,也有人不注意色调的控制,只图局部色彩的华丽,全局没有主宰,意向表达不明,致使画面变成了杂色布,有人刻追求“独特风格”,笔触所及剑拔弩张,颜色运用十分做作,但不顾对象,而用千遍一律的表现方法会显出技法上的苍白,应知“用笔”设色虽出于手,而实出于心”的道理。知识加训练加恒心等于成功,只有科学地学习,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收获。

学习途径:

1、有坚实的素描功底

2、色彩理论知识:只有理解了本质地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知它。

3、多实践,多总结。量变引起质变。

4、向大自然学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能照抄,当我们看到客观物体中的各种颜色关系时,一种是客观写生,另一种是把看到的色彩大胆归纳,后者是主观的艺术再现。

5、培养能力

(1)、观察能力:在观察某一物体时,之所以出现一会感觉偏黄,一会感觉偏绿。这主要是局部观察的结果,只有整体比较才能相对把把握住物体颜色。应整体观察(同时),上下左右比较,整体分析,在物体与物体的比较之中确定色彩倾向,确定物体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素描造型转入色彩造型的初期,问题习惯于看对象的明暗关系,把对象画成色彩单调的固有色素描。应训练敏锐的色彩观察力。

(2)、感受能力

A、第一眼感觉非常新鲜,时间延长,变迟钝,可以适当休息,恢复第一印象。一个人艺术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觉也就越强烈。

B、色感:有的人迟钝,而有人对色彩特别敏感。别盲目迷信天赋。

睁开眼,所有的视觉印象都是由“形”和“色”两大要素合成的,所以,素描和色彩成为基础课。

良好的色感,是在对物体色彩的观察比较过程中逐渐培养的,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形成良好色感的关键。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自于知识 和长期的绘画训练,在理解的前提下,可以使我们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

不应迷信“才气”而应潜心学习,特别重视知识与修养的提高。

6、能力与修养:深入一幅画,首先要有良好的整体效果,这是深入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深入。局部的深入不要破坏效果,局部变化不要破坏大的对比关系,局部深入也不要面面俱到。

不是不会画,而是观察不出,或是不知如何下笔,反反复复,浪费了时间,脑海里没有东西,心中无底,画画是画感觉,面对静物无感觉,画什么。画面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更需要绘画知识与艺术修养,绘画是脑,眼,手综合能力的体现。要不断提高欣赏与审美水平。深入不只是一个画法和技巧问题,需要多种综合能力的体现,画“底火”“画如其人”。

7、(1)写生(2)速写(3)临摹(4)默写

(1)一幅习作总可能取得某些成功或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遭到失败的结果,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绘画能力的提高,常从失败中接受教训而获得,因此要重视完成习作后的总结。

(2)16开或32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着重色彩关系,可不拘泥于形体的塑造。多画小色稿是训练色彩的重要手段。要用大笔,强迫我们不顾及形体和细节,逼迫整体观察、整体表现。尽情于色彩关系和色彩构成。时间要短,否则失去意义,可反复画几个,直到满意。

(3)临摹,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做为一种学习训练,目的是学习先辈大师们的绘画方法和技

巧,而不是复制他们的画,要把学习和掌握到的方法技巧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可配合写生的内容进度来选定全不知的临摹品。临摹前对作品要先进行一些了解,分析,千万不要毫无理解地照葫芦画瓢,(过多临摹会起反作用),印刷品与原作在色彩上必存在一定差距,需慎重选用。

4、默写,锻炼想象,偏理性。

学习的提高就如同江河的流水,时快时慢,有时还会原地打漩涡,甚至出现倒流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称为“徘徊期”。这时可以冷静分析这一阶段的作业,找问题,或阅书或看别人画。

绘画大师论如何学习绘画

1、学习艺术,应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研究,拜师。

2、艺术修养比技巧更重要。

3、应具有艺术家的品格与美德,聪颖、专心、诚实和意志。

4、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5、作画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

一般来说,画家对于画笔所产生的效果越是胸有成竹,他落笔时越是豪放,越是自由。只要还没有周密地考虑画什么和怎样画的时侯切不可冒然动笔

6、师法自然,既是自然的儿子又是主人

艺术家所见到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因为艺术家的感受,能在事物外表下体会内在的真实。一个低能的人只是抄写自然,而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只满足于形似,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再现自然是愚蠢的。塞尚说:“没有感觉就没有绘画”。

7、画家始终要保持新鲜的第一印象。唯有自己激动,才能用作品感染别人。.80%

8、关于画法与技巧

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一个人越是富有想象力,越是应该拥有技巧,以便在创作中伴随着这种想象力。而一个人越是拥有技巧,越是要少夸耀,少表现,以便使想象力放射。

9、站在自然面前,人们的感觉是有差异的。

10、勤奋是最重要的,要经常的、一天不断的画一些什么,即使做的很少,但这一点终究是很重要的,它将给你带来莫大的好处。

11、学会取舍与组织

12、选材,为画画而画画、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题材决定一切

13、绘画要有激情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稿——期中考试来了,你准备好了吗?下一篇:初中英语作文校园安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