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商会制度

2024-04-09

后面商会制度(共8篇)

篇1:后面商会制度

商会会员部职责

1、负责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商会的只能,工作援助和《章程》的有关规定。

2、负责组织会员,力争实现会员人数年递增15%。

3、参与看望慰问、负责会员活动、后勤保障、生活安排、活动场准备等工作。

商会秘书职责

1、协助会长作如商会的日常工作。

2、负责撰写本会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报告、通知、决议、机要、记录等,并做好文件的收发、打印、校对、传递、存档等工作。

3、负责办理会员入(退)会手续,建立相关存档资料,管理会籍。

4、建立管理本会网站、发布相关信息、简报。

5、负责向有关领导机关、部门轻视汇报工作,报送有关资料。

6、负责接待会员及有关人员来信、来访,并将办理结果及时登记,反馈本人。

7、负责与会员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采取电话、短信、走访等形式进行沟通,每年对每个会员企业走访一次。

商会财务制度

为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经费,保证商会工作任务的完成,特制定财务制度。第一条

认真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财务政策、制度和规定。

第二条

财务管理工作应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第三条 商会会费职能用于商会日常开支,不得挪用。

第四条 商会负责应确保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任务的开支,其他开支应本着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

第五条 严格履行报销制度。

第六条 本制度由秘书处负责解释,财务由每半年会长办公会议进行审核。

商会档案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商会正规化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商会工作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管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明确。

二、分别建立文书档案、财务档案,会籍管理档案和工作人员基本档案。

三、商会所有发问签发后的底稿加一份正文依发文日期及发文序号分类归档,所有发文必须在发文本上登记清楚。

四、商会所有收文本上登记后送有关人员传阅,并注意及时收回,按收文先后吮吸分类归档。

五、财务档案按会计、出纳分工各自存档。

六、会员基本档案,按会籍管理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

七、工作人员基本档案按尽可能严格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

八、本管理制度按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和修改。

篇2:后面商会制度

会员登记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商会会员入会资格审查,提高会员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特制定此制度;

2、所有入会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盖章、签字确认报送商会,经商会会议研究、审查后同意,方可进入领导批准环节,经批准的会员即为本商会注册正式会员;

3、正式会员身份确认后,必须进行建档备案;

4、会员登记时用《会员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商会备案,一份返回会员单位,以证实其会员的有效身份;

5、会员申请完成后要填写《会员登记表》,其信息必须真实,并进行统一集中的记入《会员单位登记表》里,进行统一造册管理,以方便对会员在册数量和行业分布、在职人数、注册资本金及会员单位名称的简要信息的了解;

6、申请加入会员的资格初审时要认真、客观、细心,以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会员入会,影响商会声誉和形象;

7、会员登记信息三年一更新,以便商会能够了解到会员更新的信息;

8、商会工作人员要对会员登记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会员单位的商业机密;

9、商会对会员单位实行“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退会的会员登记信息另建档管理一年;

会员身份识别制度

一、为了加强商会会员身份识别与监督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二、《商会会员身份识别制度》是商会对会员身份识别并进行管理的制度,只适应用于本届商会全体会员;

三、商会对申请会员单位的相关企业审查后,批准其为本商会会员,任期三年并发放《会员证》以便对其会员身份进行识别;

四、《商会会员证》使用须知:

1、《商会会员证》简称《会员证》;

2、本商会《会员证》只作为商会会员身份证明,不作它用;

3、商会任何会员不得用《会员证》身份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及损害商会声誉的活动;

4、在商会举行会议或大会时,必须佩带《会员证》入场,以证明其会员身份;

5、如果会员未按《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和《柳州市江苏商会章程》的规定履行会员义务或损害商会声誉将取消其会员会籍;

6、《会员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过后,必须根据其是否继续为商会会员,若为商会会员,就换发新的《会员证》;

7、《会员证》的外观设计版权及解释权归柳州市江苏商会;

8、商会会员身份识别制度从柳州市江苏商会正式成立开始实行;

9、投诉电话:0772-8806088。

五、《会员证》要作发放登记,并进行防伪码建案管理(《柳州市江苏商会会员单位编码规则》),防止伪证影响商会声誉;

六、《会员证》需补办的必须进行补办登记;

七、退会或取消会籍的会员不再办理《会员证》,并建立退会或取消会籍档案;

八、本制度从公布即时起有效,如换版另行公布。

会员准入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商会的管理,提高商会会员单位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商会在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与沟通作用,特制定此制度;

2、本制度所称会员准入是指社会上经营企业自愿申请加入商会,并被审核、批准,允许加入本商会的规章制度;

3、申请会员单位主体资格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相关的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公司、一人有限公司;

4、会员申请单位必须在三年内无不良的社会影响或未被工商行政及税务主管部门吊销过证照的;

5、申请单位必须为所填内容负责任或承诺真实性、合法性;

6、申请单位提出申请后,经商会审批,领导批准后,即为本商会正式会员,同时要为其建立档案,提供相关承诺服务;

7、商会对任何会员均实行“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某单位和个人加入商会;

8、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为商会办公室;

9、本制度从柳州市江苏商会成立之日起公布并执行。

文件收发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商会的文件收、发与外来文件的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文件的定义:文件分为广义与狭义文件两部分,狭义文件指商会收到和发出的红头文件及函;广义文件除了狭义文件部分,还包括商会内部会议记要,会员大会记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商会章程及工作报告、调查报告、统计报告、重要事件备忘录、商会预算执行方案、草案、预算决算方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

3、本制度所说的文件管理制度是指广义的文件收发管理的规章制度;

4、商会的文件收发归口管理单位为综合办,并指定专人管理;

5、对外发出或收到外部的各类文件均要进行文件收发登记,并将信息记录到《文件收发登记表》中,按要求记清发文单位,文件号、时间、收文单位、时间、文件内容摘要等内容,字迹要清楚,具有文件的可追溯性;

6、《文件收发登记表》的格式由综合办统一制定,并进行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格式;

7、任何单位或个人要查询文件的信息和内容必须经主管领导批注后,方可进行查询,否则泄露商会的机密将承担责任;

8、本制度由综合办制定并发布,并于柳州市江苏商会之日开始执行。

档案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商会会员信息的可追溯性,真实性、可靠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商会会员的档案由秘书办公室管理,要指定专员负责,并做好《注册档案情况和查阅记录》;

3、“商会档案”分为《会员单位申请表》、《会员单位登记表》、《法人营业执照》和《法人代码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组成,不得缺少;

4、会员单位资料建档时,必须由主管负责审核上述资料的真伪,不得随意建案或缺乏资料;

5、商会会员的档案信息如有单位查询时专员必须报请上级领导同意方可查询,否则泄露会员单位商业机密出现的责任将由失职专管人员承担直接责任,领导承担领导责任;

6、商会会员信息通过每年会员单位上报的《商会会员单位统计表》中的详细信息进行更新;

7、上述第三条《会员单位申请表》《会员单位登记表》及《商会会员单位注册档案情况和查询记录》必须由商会统一监制,并负责解释,商会内或会员单位的任何人不得编制与上述表格格式要求不一样的表格,否则一律不予以承认;

8、新的档案资料目录和表格格式需要换版的,原版继续有效;

9、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为综合办,从柳州市江苏商会之日开始执行。

会长岗位职责

一、全面负责制定商会的宗旨、方针、目标;

二、负责制定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的评定规则;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参与有关重要活动;

四、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五、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主持商会重大会议或决议并监督实施;

六、经常广泛参与社会各种活动,与工商联及各工商界、政府、事业单位及其它商会等保持密切关系;

七、审核商会预算计划和批准预算方案;

八、审核、批准商会参与的重大社会活动与捐款;

九、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有关法人社团组织会长的责任与权限。

秘书长岗位职责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增进商会与政府、事业单位、各工商界、工商联及各类商会的沟通与关系;

四、协助会长制定商会的宗旨、方针、目标及战略规划;

五、提升其作为会员单位与工商联或政府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作用。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商会后勤事务的管理,并协调商会各部门的有效运行;

2、协助会长或秘书长做好商会总规划,为商会领导提供有效的意见或建议;

3、完成会长或秘书长交给的各项工作与任务;

4、制定商会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商会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5、负责商会文件收发,人事档案管理,相关会员档案管理;

6、负责商会邮件分发,电话接听、纪录及顾客接待;

7、负责协调商会与外部单位(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关系;

8、规划、指导、协调部门内人员的工作,使部门工作高效运行;

9、对员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行政监督,并考核其的工作质量及数量;

10、根据商会实际情况引入适合可行的管理模式,使商会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11、负责商会人力资源的规划,并进行人员招聘、面试、培训、考核;

12、做好商会VI的相关工作,并为其提供持续改进方法。

财务专管员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商会日常财务的管理工作,包括出纳的相关工作: 1.1 做好商会现金、票据及银行存款的保管出纳和记录; 1.2 建立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审核现金收付单据; 1.3 积极配合商会开户行做好对帐、报帐工作; 1.4 配合各部门办理电汇、信汇等有关手续; 1.5 发票的开具及保管;

1.6 协助会计做好各种帐务处理工作; 1.7 办理商会有关捐赠和税款申报及缴纳; 1.8 编制有关税务报表及统计报表; 1.9 办理与税务有关的其它事务;

2、协助综合办制定财务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监督执行;

3、负责商会资金调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和分析工作;

4、负责资金、资产的管理工作;

5、预测、监控可能会对商会造成经济损失的重大社会及公益活动;

6、协助会长或秘书长做好商会与外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7、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日常事务性工作。

文秘岗位职责

一、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商会后勤事务,包括:文件处理、接听并记录电话、接待来访顾客或潜在顾客、维护保养电脑、打印、复印等办公设备;

二、协助上级主管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需求预测,人事档案、文档管理;

三、管理商会内部相关的文件;

四、分析管理体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或改进原有的管理工作流程或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使商会管理体系处于高效运行中;

五、传达、贯彻、执行商会的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

六、会务安排并做好会议纪录;

七、改进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汇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八、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

综合联络员岗位职责

1、协助商会领导做好联络方面的工作,并执行联络计划;

2、负责商会会员的沟通与联络,并建立会员综合信息目录或档案;

3、负责建立商会与会员良好的关系与信誉体系;

4、处理商会与会员发生的危机与潜在的危机;

5、改进商会信誉保障体系,并参与制定商会社会活动、新闻及广告传播计划;

6、负责有关市场沟通、联络、公关活动的策划与监督实施;

7、经常向领导反馈有关联络活动结果,并对市场策略提供意见或建议;

8、提供会员关系及渠道开拓的联络与公关支持;

9、进行联络与公关信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篇3:后面商会制度

关键词:制度环境,制度模仿,自我实施,经济效用,政治效用

制度变迁是指在个人及组织结构、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性选择或特定的政治进程。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双重制度环境的作用下, 清末商会制度体现了对西方制度的模仿和自发性制度演化的结合, 而制度的发展变迁也不断改变着相应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对商会制度的确立实施, 制度效用的探讨, 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浅析清末十年的商会制度。

一、商会产生的制度环境

新制度的确立与安排产生于先前的制度安排形成的制度环境之中, 这样的制度环境多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双重刺激发生作用。

西方侵略势力造成的外源性冲击使近代中国的制度环境不可避免的带有被动性质, 但伴随而来的制度输入也为制度模仿提供了客观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资本入侵伴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口岸的扩大日益增加, 为了保障外国商人不断扩大的在华利益, 西方殖民力量也将商会制度移入中国。“据初步统计, 到1904年中国的商会产生之前, 外商已在广州、上海、香港、天津设立了6个商会;到1923年时, 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洋商商会约计61个。”①中外商务交往的频繁促使中国商人加深了对西方商会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在被动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也迫使统治力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主动寻求工商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协调行动。外源性冲击下形成的制度环境必然促使制度变迁的集体性选择不断受到外来殖民力量及其制度安排的双重影响。

内源性环境因素的变化体现为一种联动效应, 表现为“重商”的思想觉醒与制度安排变更的相互作用。早期的工商业资本家郑观应就提出“故兵之并吞, 祸人易觉;商之掊客, 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一日不辍。……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②普通民众对商业的态度偏好也发生了转移, “商务为古今中外强国之一大关键也……上古之强在牧业, 中古之强在农业, 近世之强在商业。商业之盈虚消长国家之安危系之故, 政强之道务在兴商。”③

“重商主义”不仅在商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思想中窥其踪影,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政府的行为决策和制度按排, 影响了正式的人为制度安排的变更。在重商思想的影响下, 地方以及中央商务局的设立和相关法规构成的立法性保护组成了人为设计的制度安排集合, 与意识形态形成联动效应。1903年, 清政府设立了专门执掌实业的商部, 居外务部以次。1904-1907年间, 各种商业相关法规陆续颁布, 如《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破产律》。正式性规则的制定形成了一种制度集合, 为商会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政治意义上的合法性, 这样的内源性环境深刻的影响了商会制度选择的方向和战略选择的偏好。

在内源和外源双重刺激形成的制度环境中衍生出的商会自然会受到多重力量的交互作用, 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带有明晰的制度环境烙印。

二、商会制度的确立

新制度确立的标志在于形成参与人行动选择的自我实施机制, 它规制着该领域中参与人的行为取向, 既是战略互动的产物, 又是独立于个体成员的行动选择。“商会之要义约有二端, 一曰剔除内弊, 一曰考察外情。”。④在清末外源性和内源性环境综合作用下, 有限理性的制度模仿为商会制度确立提供了范本, 多方博弈为范本在社会母体下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条件。

(一) 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制度模仿

有限理性指人的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有限”表现为参与者持有某种也许并非正确的信念, 因此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制度创新的试验, 并试图模仿“他者”较为成功的制度。

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员在重商思想的影响下, 积极向西方寻求促进商业发展的新途径, 介绍西方商会的组织模式和自治功能。在戊戌变法高潮之时, 康有为就频频上书提出仿效西方设立商会, 力行新政的光绪帝甚至谕旨督办商会, 虽然最终并未获得成功, 但是体现了知识分子精英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制度创新的尝试。20世纪初, 商会制度逐渐确立, 并体现出制度模仿的痕迹。1902年盛宣怀饬令上海各业商董组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时就指示要仿照西方商会的总会章程, 按时集议。1903年12月由商部奏拟的《商部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的《商业会议所新例》。中国第一个商会, 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则是在与西方列强的谈判过程中, 应商战之需, 仿照日本商业会议公所模式迅速成立起来的。商人阶层和清政府虽然都有自身的利益考虑, 但对西方商会制度的效仿体现了有限理性条件下, 博弈参与者认识到更加有效的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商会者, 所以通商情、保商利, 有联络而无倾轧, 有信义而无诈虞。”⑤制度模仿下创办的商会促使以商战抵御外辱和效仿更加有效的制度的变革行为自然的结合起来。

(二) 参与集团之间的战略互动

在确定制度规则的博弈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多方参与集团之间的战略互动, 参与者根据自身对他人行动选择的经验判断, 建立起自身的反馈机制, 形成行动选择, 并通过集体参与以及“撤销认同”等手段的实施, 促使博弈均衡点的转移, 从而推动制度演化。

对于政治集团力量而言, 由于多种竞争国家的存在, 清朝统治集团虽然意图实现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但是同时也不愿丧失其统治权力, 虽然意识到商会这一更加高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增加社会收益, 提高竞争能力, 但是出于稳固自身统治的考虑, 对包括商会在内的社会团体实行严格监控, “政治社会关系尤重, 国家之防范亦弥严, 先事则有呈报以杜患于未萌。”⑥对商会经济职能的倡导和政治职能的限定体现了清政府对扩大社会产出和维系政权的一种矛盾性诉求。对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虽然其并不希望中国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 但是基于经济扩张的需要, 渴望打破各种传统地方性行会形成的区域垄断。“公所势力差不多影响到我们在中国经营的事业”, ⑦减少公所形成的区域垄断目的在于加速商品流通, 扩大侵略势力。总之, 对于商会的制度确立, 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力量的出发点虽然是矛盾的, 但是却形成了形式上的共谋, 在客观意义上促进了商会制度的确立。

对于地方分散性的商业集团力量而言, 对商会制度的设立由于不同的利益考虑而具有不同的行为选择。行会主要指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手工业或贸易联合会, 它通过对地方经济的垄断获得垄断利润。⑧生成了封建性的传统经济组织模式。商会是不同行业形成的商业联合会, 它的出现必然会打破传统行会的特权与垄断, 弱化地区和行业限制, 解构传统经济组织形式, 最终降低行会的垄断利润。因此, 行会在商会制度确立的初期存在着一定的抵制行为。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经济的侵略扩张, 行会也逐步认识到了协调一致的行动更能产生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积极参与经济变革的商业精英出于产权保护和扩大交易市场的需求, 从一开始就成为商会成立和规则制定的坚定支持者, “清末商会的产生和发展, 实质上是一些资本主义工商业较发达地区资产阶级自戊戌维新运动以来要求建立商会的主观愿望。”商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处处体现着商业精英的人为设计色彩。多样化的地方力量在商会制度演化的过程中虽然执行着并非协同性的行为选择, 最终形成一种非均一但均衡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中, 制度应当具有自我实施的能力。

(三) 商会制度的自我实施

制度的确立指参与博弈各方拥有一种自发的激励从而主动遵守规则。这不仅体现在参与的各方集团对规则制定过程的参与, 也表现为对已制订规则的认同。然而, 在1904年商会的相关法律制定初期, 即使在北京、天津这样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也依然少有响应, 只是成立了一个汇兑庄金银号的行业商会, 而对于多数商业发展落后的地区, 更难以创办。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在商会制度制订的过程中主要的商业资本家被排除在外, “政府颁布商事法令, 每不与商人协议, 致多拂逆商情之处, 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 而且转多窒碍”⑨这样的博弈状态偏离导致均衡体系难以确立, 因而缺乏自我实施能力。另一方面, 商会制度的自我实施能力也有赖于地方分散性经济和社会实体的认同。当发生对已有制度安排“撤销认同”的时候, 也丧失了自我实施能力。

在商会制度的演进过程中, 博弈各方逐步排除了“状态偏离”与“撤销认同”的障碍, 表现在:第一, 参与规则指定。1907年11月, 第一次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在上海愚园举行, 全国各大商会约30余处均积极参会, 提出和制定了商法大纲。1909年第二次商法讨论会则通过了《公司法》、《商法总则》草案, 并为清政府农工商部采纳。从而实现了对博弈“状态偏离”的纠正。第二, 实现制度认同。这种制度认同是地方各分散型的经济实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逐步产生的。“工商各业认识到‘公所为一业之团体’, 商会为‘各业之团体’, 是‘众商业之代表人’, 因而大多数行会都积极踊跃的加入了商会”。⑩

商人团体主动参与规则制定, 并实现最终的制度认同的深层原因是与制度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的。甲午战后, 加剧的资本入侵, 传统经济结构不断解体, 地方性的传统行业发现其已经缺乏了维系, 成员共同利益的条件, 只有让位于更加具有效率的现代制度安排才能与外商竞争, 实现自身生存。在这样的挑件下, 商会制度逐渐演变为地方商业集团力量的一种自愿接受和主动加入, 并利用规则进行自我管理, 从而实现了自我实施, 到了1916年, 全国商会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千余个。商会制度得以确立。

三、商会制度的经济效用

商会制度效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旧有行会制度进行创造性的破坏, 激发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府认可的产权保护, 促进企业创办。

通过改造与整合, 商会不断超越着传统行会的力量。“税收通过商会进行;行会内部的争端, 以前通过非正式的中立性行会成员进行解决, 现在则转向商会裁判;由于与官僚的对立, 先前的工资制定是通过每一个小型的独立组织进行, 现在则通过全市的贸易联合会制定。” (11) 商会制度的实施带来了行会的衰落, “1840-1903年间成立的行会最多, 达166个, 约占总数的48.7%”1904年以后, 行会衰落以及商会兴起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由传统行会造成的地区经济隔离的破除, 这些区域性的商会与省和国家组织相联系的。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地区主义以及原生的小规模的商业团体利益。因此, 贸易限制减少, 使市场扩宽、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 “行会从业者完全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 随意确定经营规模, 不受行会约束。” (12) 此外, 商会对各行业的联合使行业限制放松, 企业数目大幅增加。“1906-1910年, 洋杂货业从423家增至1000家, 五金业从90家增至196家, 煤油业从6家增至49家, 颜料业从7家增至29家, 蛋业从15家增至34家, 糖业从15家增至46家, 油麻业从15家增至31家, 皮货也从7家增至69家。” (13) 商会促使地区垄断打破, 缩短了国内关税壁垒的长度, 减少了传统的价格垄断, 促进了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 商会制度效用也表现为对商业排他性产权的保护。清商部奏定商会简明章程第十一款明确规定“总理、协理专司商务案牍, 呈报商情及带商伸理各事。其余商人利益所在, 不得稍有所染。”这样的正式规则的制定形成了商业产权的直接保护, 而有效的产权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在半殖民地化的中国, 这样的产权保护并不能完全实现, 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公司企业的成立。“自立本部后至光绪三十四年末, 凡五年间报部注册之公司凡二百六十五, 其资本总额一万三千八百三十三万七千六百六十元。不可谓非一时之盛也。” (14) 这样的“报部注册”不仅体现了商人试图通过政府对产权的明确来保护自身利益, 也体现了在商会制度确立后, 商与官之间的隔离程度有所降低, 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 形成了公司发展日盛的局面。

四、商会制度的政治效用

对于政治统治集团而言, 虽然商会制度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兴商以应对西方资本竞争, 但是, 商业的发展以及产权模式的再造促使商会根据团体利益主动进行制度选择, 通过政治行动与政府博弈, 其行动选择也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而衍生出了“两面”的特征。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商会很快就作出了响应, 这样的响应并非出于对清廷的曲意逢迎, 而是希望改变专制政体所形成的制度弊端, “统计吾国近年, 路政不修, 币制不一, 矿学不讲, 工厂不兴, 垦牧不倡, 林业不振, 厘税鲜决行之政见, 盐漕乏改革之良规。凡此种种原因, 皆上病国下病民, 而商界实先受其病。” (15) 但是, 这样的弊端的改变仅仅局限于对旧制度的改良, 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政府改革, 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 在三次国会请愿均告失败之后, 各商会并未转入革命的行列中。此外, 革命是破坏性的, 会增加成本, 而对于革命成果而言, 个人的收益也只是社会集体收益中的很小一部分, 所以, 基于商业利益的理性考虑, 革命行动并非必然的行为。

但是当社会危机发生, 革命成为唯一可以改变未来政府的政治决策的方式时, 部分组织成员也会参与到革命中来, 成为维新力量的一部分。“我商人处此危急之秋, 倘仍在商言商, 置国事于不问, 恐巢覆卵破, 无立足地矣。” (16) 商会组织成员在革命中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方是由于政治权力多极化, 社会体系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使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的关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 社会动荡促使商会内部行为的交易成本增高, 刺激其产生行动参与到社会权力的分配体系中来。因此, 商会的政治功能在政权并不稳定的时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国民政府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以后, 商会逐渐走向了衰落。

清末十年商会制度是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双重环境因素刺激下形成的制度变迁, 外源性的环境要素不仅形成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冲击, 也形成了制度模仿的来源;内源性的环境要素与内嵌的意识形态一起约束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商会制度的真正确立在于制度自我实施机制的确立。但是, 确立后的制度形式仍然会不断受制度环境改变以及博弈参与者自身期待改变的影响, 因此在外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时期, 新的战略规则会发生与社会传统、政治变迁的不一致性, 这促发了制度的平衡点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转移。同时, 在商业交易领域, 博弈的重复进行使制度本身产生内生性积累, 由于竞争规则的改变会产生权力配置的改变, 会引起一些参与者主观感到不公, 从而推进制度向另一端演进。近代中国商会的变迁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制度变迁模式进行, 在变迁的过程中制度的平缓演进与急速发展相结合, 正式的制度与非正式的制度相互作用, 形成了制度演化的独特路径, 也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Aoki, M.Endogenizing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07, 3 (1) :1-31.

[2]道格拉斯.C.诺斯等.罗仲伟等译.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J].历史研究, 2001, (2) :132-138.

[4]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J].学术论坛, 2001, (5) :5-8.

篇4:创新商会选举和筹款制度

2010年9月,我商会成功换届,选举出了以冯仑、陈宏、张朝阳、冯军等知名企业家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商会自第二届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加强了商会内部治理和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商会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项目对接、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了力度。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我商会的选举和筹款机制。商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职务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根据本人意愿和提名委员会意见产生,提名委员会由现任会长、主管单位代表、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代表组成。逢换届选举,现任会长卸任做名誉会长,常务副会长自动当选新一届会长。当选的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们除了缴纳会费之外,还有为商会筹款的义务。筹款的总额度为商会下一财务年度的预算,预算草案由秘书处制定,提请会长会议审议。依据各自的职务和对应的比例,每位会长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筹款任务。逾期未完成筹款任务的会长,将在下一年度内不再担任商会职务。北京陕西企业商会愿与各位兄弟商会共享资源,加强联系,紧密合作,为商会组织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奋斗!

篇5:商会值班制度

家居装饰行业商会值班制度

一、为提高商会工作效率,增强商会干部责任心,特制订本制度。

二、参加值班人员为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值班日期以周值班表为序。

三、值班人员采取不坐班形式值班,但值班期间不得无故关机,如有事确实不能值班者,须向会长或商会秘书处请假进行调值。

四、值班任务:负责商会正常事务的处理;负责接待到会的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负责监督打扫办公室卫生。

五、遇有重大问题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会长并通知与其事相关的单位、个人。

六、值班人员必须安排住会人员认真做好周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七、值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并参照政府机关规定的夏季和冬季作息时间来执行。

徐州市工商联家居装饰行业商会

篇6:镇商会会议制度

商会会议制度:

1、会长例会制度;

2、执委会议制度;

3、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4、其他各类调研和座谈会议。

一、会长例会制度

(一)会长例会通常每季度召开一次,一般安排在第一个月,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

(二)会长例会出席对象:正、副会长及正、副秘书长。

(三)会长例会主要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

2、通报前阶段工作情况,提出后阶段主要工作设想。

3、研究商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协调会员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二、执委会议制度

(一)执委会议一般一年不少于二次。

(二)执委会参加对象:全体执委委员,特殊情况可邀请其他人员召开扩大会议。

(三)执委会主要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全镇私营经济发展情况。

2、讨论决定商会重大事项和审议通过商会一年工作报告及讨论决定商会下一年工作设想。

三、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换届),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也可按划分小组,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有益活动,以利推动商会工作开展)。

(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职责

1、讨论决定基层组织的重大事项。

2、听取和审议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选举执行委员会。

3、决定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大谢集集镇商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一、负责镇属相关资产的管理、养护,协助做好工业、商业规划的设置及业态的调整,做好新建、在建项目的相关服务工作。

二、注重对企业服务工作的指导,强化企业台账建设,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并进行汇总,每季度编办秘书处信息简报。

三、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产品质量、企业标准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负责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及市场、卖场、仓储的监管服务,协助工商等部门抓好市场协管员队伍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安全、销售、商品质量管理等监管工作。

五、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及防汛防台、用电管理等协调工作。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城区、文明创建等相关工作。

六、执行好畜禽产品销售中的检疫、索证及统计上报,落实好每年两次的动物疾病防控免疫工作。

七、发挥商会联系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走访会员,做好走访记录。

八、加强会员发展工作,对新入户企业做好随访,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建立关系,对条件成熟的吸收为会员。

九、经常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保持联系,了解需求,积极引导,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不断健康发展、壮大。

十、严格秘书处内部管理,加强秘书处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认真完成区工商联和镇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大谢集镇商会会员发展和管理制度

为加快会员发展、优化会员结构,加强会员动态管理,使商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制定会员发展和管理制度。

一、会员发展

(一)会员发展的对象

1、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的股份制企业。

2、各类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3、本地区中纳税、安置就业和出口名列前茅的企业。

4、荣获全国、市、区等各级荣誉称号的企业。

5、发展新会员主要以实体企业为主,其他各类型企业为辅。

(二)会员发展的措施

1、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团体的联系,相互沟通,获得会员发展的信息。

2、加强与私营企业协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

3、发挥会员的作用,通过他们引导,牵线搭桥。

4、利用各种媒体来发现和了解企业,为发展会员提供信息。

(三)会员发展要求

1、完成区工商联下达的会员发展任务。

2、对于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一般都积极争取,使之成为会员。

3、对本地区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引导,发展为会员。

二、会员管理

(一)会员发展时统一使用市工商联下发的“会员入会登记表”。

(二)做好会员资料收集工作,建立会员档案资料。

(三)按区工商联会员数据库收集的要求,及时收集会员的信息。

(四)对转会、退会的企业做好转移、注销工作,并报区工商联备案。

大谢集镇商会会员和代表人士走访制度

为了进一步改变商会工作作风,增进商会干部与会员、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与了解,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建立商会干部走访会员和代表人士制度,通过走访、沟通,广交朋友,促进商会工作有序开展业务。

一、走访形式

1、定期走访:商会干部走访会员和代表人士一般每二月走访一次,特殊情况临时调整。

2、不定期走访:商会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安排,做到有空经常走访会员。

二、走访要求

1、会员走访每户一年不少于一次,代表人士走访每户一年不少于二次。

2、要做到手勤、嘴勤、脚勤,做好走访记录。

3、要做到心到、情到、意到,加强联系、沟通。

三、走访内容

1、宣传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政策。

2、熟悉和了解会员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掌握会员企业的合理要求。

3、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支持、帮助会员企业发展。

4、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大谢集镇商会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根据《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和《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工作细则》,制定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一、经费来源

(一)会费(按照区工商联会费收缴办法执行);

(二)所在地政府的拨款;

(三)企业捐赠、赞助等;

(四)专项活动收费;

(五)符合规定的其他收费。

二、经费使用范围

(一)维护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费用;

(二)联系走访会员所需的交通费用;

(三)召开各种会议所需的费用;

(四)组织会员活动所需的活动费用;

(五)接待有关部门所需的招待费用;

(六)符合规定的其他费用。

三、经费管理

(一)设立经费管理委员会,由商会领导及会员代表组成。

(二)由经费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商会日常经费使用。

(三)经费管理委员会每年向执委会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并按有关规定接受审计。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宗旨

篇7:商会印章管理制度

一、使用商会印章须经会长或会长授权的副会长、秘书长批准;使用会长签名章须经会长本人同意;建立用印登记簿,会领导批准使用印章应坚持谁批准谁签字的原则,批示原件留存备查。具体办理人员应在登记簿上签署姓名。

二、商会发出的正式公文,都要加盖印章。公文盖印要端正、规范、清晰。不得涂盖、错盖。除正式公文外,原稿也要盖印,以示办结。对于不符合行文规范,原件未经领导签发的公文不予盖印。

三、商会介绍信的使用应按要求逐项填写,字迹要规范、清晰;介绍信的使用与印章的使用程序一致;严禁开空白介绍信。

四、商会的印章由会长授权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如有病、因事外出,由会长另行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批准权限,凭会领导签字使用印章,如发现使用的印章和介绍信存有问题,应主动向会长报告或提出建议,待弄清楚后再按规定办理。

五、印章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管好印章,确保安全。

六、商会印章使用时应凭会长书面同意后才可实施,书面通知应留存备查。

七、不得出租、出借或弄虚作假使用商会印章。

徐州市工商联家居行业商会

篇8:试论我国商会设立登记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法律制度现状及其问题

我国对于商会的设立登记制度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在1998年10月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管理机关的规章制度, 但地方法规构成了目前商会运行的主要法律框架。如浙江省在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础上, 2000年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浙江省社团管理办法》;上海市在2002年10月出台了《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规定》;深圳市1999年11月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等等。

地方法规和规章秉承《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立法精神, 基本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设定的社会团体设立登记制度对商会设立登记进行规制。虽然在部分规范上有所改进, 但基本法律架构改变不大。如《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了市行业协会发展署是经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本市行业协会业务的主管部门, 负责本市行业协会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政策制订和协调管理。但并未改变《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条件、设立原则、审查方式等内容。

在设立条件上, 各地方法规基本相同, 如《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5条规定:行业协会按照国家现行行业或者产品分类标准设立, 也可以按照经营方式、经营环节及服务功能设立;对大类行业协会和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具有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 实行“一业一会”;同一行业或者产品在本市范围内只设立一个行业协会;对同业企业较集中、具有构成区域经济特色的行业或者产品, 也可以由以区县区域内企业为主体发起组建市行业协会, 经市社团管理局批准后, 承担全市性行业协会的功能。

在设立和审查方面, 各地方往往由专门的机构审核后, 由发起人向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9条规定:需要筹备行业协会的, 行业协会发起人应当向市行业协会发展署提出筹备申请, 经审查同意筹备的, 由行业协会发起人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持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批准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市社团管理局申请筹备。《深圳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11条也规定:申请设立行业协会, 发起人应向市政府行业协会指导监管部门提交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文件和资料。同意设立的, 发起人持批准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市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成立登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商会的设立登记制度是双重许可制度、实质审查方式、严格的设立条件。现行设立登记制度的主观目的在于加强对民间商会的监督管理, 然而客观上却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表现为商会准入的高门槛和商会资源垄断现象, 行政干预过强, 淡化了商会本身应该具备的独立性、民间表达性和自主治理性, 还容易使其忽视或难以代表相关方面的利益和愿望, 进而丧失必要的社会信任和支持, 也影响到商会社会参与能力的发挥和提高, 削弱了商会的自主治理性, 进而在实践中造成了商会的低自主治理, 出现了商会的行政化问题、营利化问题。

二、域外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及启示

1. 德国商会的设立登记法律制度

德国商会主要由工业与商业商会 (简称工商会) 、手工业商会 (又称中小企业商会) 、农业商会以及自由职业的商会 (如建筑师商会、公证员商会、牙医商会、医生商会、律师商会、药剂师商会等) 组成。德国商会是公法法人, 按照德国法律, 公法法人是公共管理机构, 商会是具有如协会形态的、有权利能力的行政管理单位。在德国, 商会由相应的商会法调整, 如针对工商会, 有工商会法《德国工商会法暂行规定》 (1956年) ;针对手工业商会包括同业公会 (手工业的专业组织) 有《手工业规章》 (1965年) 。

商会除了它自愿接受的或者法律规定的任务以外, 它还接受行政机关指示的或者国家委托的任务, 如职业教育。由于商会承担了政府委托的任务, 在履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 商会就具有间接的行政管理的特征。为了使商会能像政府那样履行这些任务, 法律赋予它公法法人的地位, 它的设立要由联邦州政府批准, 并接受它的监督。商会在这些领域里的行为则是具体行政行为, 若涉及法律纠纷, 则由行政法院受理。

事实上, 德国商会既是公法人, 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称, 德国目前约有6万个各种各样的协会。德国经济界最有发言权的四大最高联合会, 主要有德国雇主联合会联邦协会 (注册协会) (BDA) 、德国工业联邦联合会 (注册协会) (BDI) 和德国工商大会 (注册协会) (DIRT) , 以及德国中小企业联合总会 (注册协会) (ZDH) 。倘若联邦总理要与经济界磋商, 他一般也是邀请这四个经济协会的最高领导人。所以研究德国协会对中国现在的商会改革, 更有借鉴意义。

德国的协会的法律形式绝大多数都是注册协会, 也有未注册的协会。注册的协会与未注册的协会的区别在于法律责任, 因为未注册的协会的法律责任不只局限于协会的财产, 还包括协会的行为人的私有财产, 相反, 注册协会的理事会并不以他们的私有财产为协会可能产生的债务承担责任。

2. 日本商会的设立登记法律制度

日本商会制度的特点即所谓的“半官方性”。日本的商会称为“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商工会议所为区域性的综合经济团体, 并在组织结构上分两个层次:市商工会议所和日本商工会议所。市商工会议所以市为单位设立, 一市一会, 各会相互独立。会员为工商业者, 以中小企业和行业协会或同业组合为基木会员。日本商工会议所实际上是总商会。日本商工会议所是依据日本《商工会议所法》而设立的一个具有特别认可法人性质的组织, 日本的商工会议所要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通产省对其设立、章程、解散、财务、清算等进行指导和监管。经费来源30%由政府资助。二战前, 商工会议所借鉴大陆法系, 实行强制入会制, 商工会议所承担了税收等政府职能。战后它吸收了英美的做法, 改为自愿入会制, 还保留了某此强制性的做法。主要是规定“特定工商业者”必须每年度到所在地商工会议所设的“法定台账”上登记, 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商工会议所实际上是日本政府扶植中小型企业的一个专门民间机构。政府一般不直接同企业打交道。日本的商会在形成和发展中也吸收和借鉴不少欧美的做法首先, 它也坚持了商会独立自的原则, 不得以特定的个人、法人及其他团体的利益为目的开展事业活动, 不得为特定政党所利用。其次, 它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活动。再次, 联合会商工会议所内部结构及其负责人也是采用选举制产生, 这点与英美商会别无他样。

实质上, 在日本, 最有影响的商会性组织包括经营者团体联盟、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同友会和商工会议所四种。四者的功能和作用都不相同,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愿选择是否加人。战后日本经团联、日经联、商工会议所、同友会作用巨大, 被称之为“日本财界四团体”。经团联成立于1945年9月18日, 是大企业的“俱乐部”, 是社团法人性质的组织。日经联成立于1948年4月12日, 是一个依据宪法设立的任意团体, 也是一个资方代表的组织, 又被誉为日本财界的“劳动部”。同友会成立于1946年, 是一个以企业家为会员对象的社团法人性质的组织。

日本各类社团组织 (在日本统称团体) 都是依法设立, 从依据的法律来分类, 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依据日本民法典第34条而设立的公益法人 (包括财团法人、社团法人) , 其在数量上是比较多的, 设立前需经政府有关内阁大臣批准;属于许可方式;二是依据宪法关于结社自由的有关规定而设立的任意团体;任意团体是由会员自主设立、自我管理的无法人资格的团体, 采用认证方式;三是依据特别法而设立的特别团体, 其性质、机构、经费、活动等都由该法予以规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依法设立和活动, 人、财、物的行为不受政府的资助、支配。比如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即是如此。具备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在人、财、物和行为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的资助和指导, 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引导上, 政府不直接干涉他们的活动。

3. 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与域外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和商法设立登记制度的比较、借鉴, 对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立法理念、价值取向、制度设置、现实的操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我国现实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向、制度设计有了很大启发。

(1) 对我国的商会应全部定性为私法法人

大陆法系的商会之所以是公法法人, 是由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路径决定的,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会类组织, 正是行会类组织在演变中意外获得的行政管理、税收等特权, 使现在欧洲的商会延续了这种权力职能。而这在世界其他地区都没有出现, 显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正如对德国协会的了解, 私法法人在德国的经济生活影响巨大, 而正是这种私法法人性质的商会组织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在我国, 行政管理历来是政府职权, 且现在正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紧要关头, 切不可再建一个衙门头, 徒增社会成本, 阻碍市场经济发展。而且在现今中国, 民间商会蓬勃发展, 如在温州、武汉、深圳等地, 民间商会已经获得规范健康快速的发展, 显示了巨大活力。商会民间化已经成为改革方向。社会需求的存在, 必然要有制度供给去满足。而这个制度, 就是私法法人商会。

(2) 商会设立登记应当平衡各方诉求

就商会设立登记的宗旨上, 商会设立登记同样涉及到三方主体, 即国家、登记主体、社会大众。结社自由是商主体的合法权利, 也是多元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途径, 是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重要途径, 其社会意义十分重大。但结社自由同样有自由的边界, 同样不能滥用, 否则会压制个人自由, 恶化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干涉国家权力, 造成市场垄断, 形成极权社会, 造成社会动荡无序。基于此, 国家要求引导监控、社会大众的利益要求保障的主张也必须在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得到体现, 其利益诉求也应得到满足。这些利益需求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在三者之间实现最佳平衡则是内容设计上和程序运行中的重要目标。

三、几点建议

1. 确立主体资格确认与特殊领域准入资格许可相分离的设立登记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的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是将商会主体资格的确认与特殊领域准入资格经营的许可合而为一, 简化为一个程序。而实际上, 商会设立登记只是确认商会主体资格的登记;特殊领域准入资格许可是登记主体在获得法律主体资格后, 要进入特殊领域活动, 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并获得许可的行为。从法理逻辑上说, 特殊领域准入资格许可理应是在登记主体获得合法主体资格后才面临的问题, 不应与主体资格确认混为一谈。通过了解国外商会立法, 德国、美国、日本的民间商会法都规定未登记商会具有法律主体资格。我国商会立法应该承认任何商会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登记不是取得主体资格的必要条件, 商会设立登记只能是资格确认而不能是资格赋予。

2. 对一般商会的设立登记实行准则主义、形式审查、降低设立条件

通过了解国外商会立法, 德国、美国、日本的民间商会法都规定对一般商会的设立登记实行准则主义、形式审查、设立条件较低, 以保障私法自治、结社自由。除非违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政府一般对商会不进行监督, 给予商会很大的自治空间。我国一般商会的设立登记行政意味太强, 不利于一般商会非营利组织本质的发挥。我国一般商会的设立登记制度应彻底抛弃双重许可管理制度, 从管理约束型向服务引导型上转变, 保障私法自治、结社自由。

3. 对特殊商会的设立登记实行许可主义与强制登记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特殊社会行业、与公众利益联系特别紧密的事业、政府政策特别扶植的事业, 为保护重大社会利益、重大国家利益, 在这些领域可进行特别商会主体立法, 根据不同立法目的, 实行许可主义与强制登记相结合的设立原则、实质审查、提高设立条件。可仿照德国的公法法人商会或日本商工会议所的制度, 全行业强制入会、强制缴纳会费, 政府财政支持, 承担特殊的如中小企业扶持或外贸政策等职能。必须注意的是许可或强制登记成立的特殊商会依然是独立私法法人, 政府不能将其行政化或直接干涉其内部事务。这也是发达国家如德、日的普遍经验。国家应通过民间组织对特殊市场进行适当规制, 而不再直接管理。通过这种途径, 使政府与商主体良性互动, 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安全。

4. 应坚持一般商会和特殊商会地位平等, 互不隶属, 公平竞争

考察德、美、日的商会法律制度, 一般商会和特殊商会地位平等, 互不隶属, 公平竞争是其基本原则。我国官办商会与民间商会地位不平等已经带来很多弊端。主要的就是商会作为稀缺资源, 其效用未能最大化, 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垄断。应坚持在同一行业, 各种法律地位的商会组织都能同时存在, 通过竞争, 促进商会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制度供给能力, 防止商会资源垄断, 商会组织管理低效率。

5. 在商会组织结构上, 应坚持基层商会和商会联盟的同等法律地位

国内日前的商会和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利一层结构的附属, 都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层级组织, 呈倒金字塔型。这种组织形式小适合于代表企业利益、为企业服务, 也小利于激发商会自身的工作活力, 增强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法国工商会和德国商会为三级组织结构, 其中最强大最有实力的是基层商会。三级组织都是独立的法人团体, 相互之问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恰恰相反, 是基层商会对地区工商会再对全国工商人会提供经费, 选举领导, 监督工作和财务, 而全国工商人会、地区工商会反映基层商会的意愿和要求, 对基层商会负责。我国应建立这种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 坚持基层商会和商会联盟的同等法律地位, 避免行政控制, 保障商会自治。

6. 设置司法救济制度, 将商会设立登记权利转化为现实利益

我国现今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并未有司法救济制度的规定, 但在设立登记法律制度规定司法救济制度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惯常做法, 并且西方国家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对商会限制的方式也从立法限制转向司法限制。设立登记是利益冲突相当激烈的领域, 没有司法的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在是否给予登记、登记瑕疵、可撤销登记、无效登记等问题上存在大量纠纷, 需要司法解决。特别是在审查登记机关行为, 保障商主体结社自由方面, 作用尤其重大。我国应在商会设立登记法律制度中, 对此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1]吴玉章: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2]冯巨章:政府对商会发展的管制及其改革取向[J].理论月刊, 2009 (9)

[3]郑春荣:德国商会与协会制度的若干经验[J].德国研究, 2001 (1)

[4]张德霖:西方国家商会制度[J].中国经贸导刊, 2000 (7)

上一篇:立法重构下一篇:乡镇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