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2024-04-09

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精选6篇)

篇1: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迟到公开课教

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大多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读准。一些生词也可利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在课前初步理解,个别弄不清含义的,可随着课文深入学习时,再加深认识。

本文及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但要让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实践。因此了解本文作者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及她后来取得的成就,会更好地激励学生懂得每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时,除了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帮助,还要有个人主观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学文前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林海音的作者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就等,针对资源有限的农村学校,教师可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

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自我问答: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经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本文中的父亲对作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如何在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中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这一中心,教师采用了直接插入重点部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次读文、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还注意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了课文的教学中。此外,北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充分的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唤醒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篇2: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感悟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坏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出示林海音的画像)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位台湾著名作家的名字是林海音(生答),她一生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尊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女士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迟到’这件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错误。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再次走进林海音童年的故事《迟到》(板书)。

二、回顾课文内容

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三、感受父亲的严厉

师:从中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严厉、疼爱)正如她自己所写的那样:课件——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生:齐读

师:同学们,林海音是著名的作家用词都是反复推敲了的,想想这里为什么连续用了三个“很严”呢?

生:交流后读(用特别的严都不能表达这个程度)——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很严变色)

师:那么文章当中那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和疼爱?请同学们:出示——默读课文2——1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哪些地方,通过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和疼爱?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出你的感受。

生:批注

师:好了,同学们请放下手中的笔我们一起来交流:那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和疼爱 生: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来,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

“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师:他找的就是英子和爸妈的对话,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从林海音与爸妈之间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呢?先不要急着说,自己再读一读。生:自由读 生1:读

师:他强调了已经晚了,索性不去了,生2:

听出了:体会爸由生气到很生气再到气极了的心情。她对妈和爸爸说的话不一样,感受对爸的恐惧敬畏;引导此时她是怎样的想的,爸又是怎样想的?她为什么不想上学? 这下可惹恼了老爸

师:读出示——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生:齐读

师:爸是真打了,而且还打的特别的——(狠)你从那儿感受到的? 生:

师:从打的声音、拿鸡毛掸子的方式、打的伤痕、程度进行点评 理解“咻咻”。

师: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听过这种“咻咻”的声音? 生:交流

师:是呀,可能我们忘我地在绳间飞舞的时候;可能是„„然而,此时这带有“咻咻”声的藤鞭子,被盛怒之下的父亲,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读——

出示——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一个愤怒至极的父亲再现于我们的眼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父亲当时的心情。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把“父亲气极了”的“极”改成这个“急”行不行? 生:交流后读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严厉的、气愤至极的父亲:读——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师:(低沉的声音)但是同学们,A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走到单个学生面前)读——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答答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B.师:是呀,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走到第二个学生面前)

C.师: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对自己这么严厉难怪她会有这种感受——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四、感受父亲的疼爱

师:是呀,父亲催我起床我不起,命令我起床我还是不起,怕我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爸才气极 了痛下狠手,其实,鸡毛掸子打在女儿的身上,也疼在爸爸的心上啊!爸爸的严其实也是一种——爱、疼啊!那么文章中你还从那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很疼我呢?

生:出示——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师: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2)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3)师: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生:读——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师:同学们,在爸无声的语言中,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课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爸爸给我东西时的情景——师读—— 师:好了,同学们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细心的父亲、疼爱我父亲

师:是呀,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

师:音乐起走到一个孩子面前读——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补白部分。

展开想象:爸嘴里虽然没说什么,可他那动作,那眼神的背后是多么想告诉女儿:孩子,不是爸爸不爱你啊!„„(请这边的同学拿起笔,写一写父亲此时心里的话)我虽然也没说什么,可我心里却真正明白了父亲,理解了父亲,那无言的爱呀!我是多么想对爸爸说:爸爸„„(请这边的同学拿起笔,写一写女儿心里的话)串联父女的对白:(配乐)(交流)

孩子啊!你能理解爸爸的爱吗?„„女儿是多么想扑到爸爸的怀里,痛哭一场,那是悔恨的泪啊!那是理解的泪水啊!„„

师:同学们,此时此景,这一切的一切却都在无言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啊!父女俩久久地站在那里,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感人的爱吗?

来——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最真诚、最无私的爱:读——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小海音,她变了变得怎样?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他变得怎么样?

生:从迟到到早到(板书)

五、揭示主题

师:是呀,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真诚满怀的、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林海音的成就?

她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并板书:自我反省)那么学完这一课你想说什么呢? 生:说——

师: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父爱,母爱,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爱的真正含义,如何去面对错误,这是需要我们一生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生:

师: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不过,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的对待错误。学习生活是如此,人生道路同样如此,只要认真、冷静的看待错误,面对错误,(结题)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下面就让我们在齐读名言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新课: 最大的失败是失败了不觉悟。——卡莱尔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列宁 我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

篇3: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4: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篇5: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书P、57-58页。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选择较经济的旅游费用。

板书课题:旅游费用。

二、组织探索活动。

(一)购买门票的策略。

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即4个大人,1个小孩。

2、了解教材已经提供的两种优惠方案的含义。方案一是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方案二是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

3、分别计算出两种不同的方案所需要的总钱数,然后通过比较,从中选择较为经济的方案。经计算,方案一要花680元,方案二只需500元即可。因此选择方案二。

4、出示第二幅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即2个大人,4个小孩。经计算,此时采用方案一只需480元即可,方案二要花600元。因此这次选择方案一。

5、通过两种不同情境的计算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6、练一练。

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规律应该是:大人多,小孩少,按B方案买票省钱;大人少,小孩多,按A方案买票省钱。

第3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后展开讨论,可以用两种方案相结合,即6个大人买团体票,3个小孩买小孩票。鼓励学生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租车的策略。

1、出示情境图,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如“限乘40人”是什么意思。

2、谈谈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列表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填写表格,小组合作,分工计算。

5、大家交流后找出最合适的方案。

6、试一试用上面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总结。

在本节课中,你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学习的?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旅游费用

购买门票:                         租车选择:

篇6: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意义以及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具学具:标杆

一、谈话

上节课学习了怎样用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距离。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用步测或目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进行步测和目测。

二、在室内教学步测

1、步测就是人走步,然后通过所走的步数计算一段距离的长度的方法。实际上是以步代替工具进行测量。

2、测定走一步的长度

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是多少。通常先量出几十米的距离,再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在这里走三、四次,记好每一次的步数,然后算出平均走几步,再算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87页例1,先读题,再问:这道题先算什么?

求出平均步数后再求什么?

学生口头列式,师板书。

3、平测两地间的距离

知道了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再测出以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走的不数,你能算出两地间的距离吗?

88页例2

步测两点间的距离,首先要测自己一步的平均长度,再测出走两点间的步数就能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三、室内教学目测

1、测一段距离,除了用工具测量或步测外,还可以用目测。目测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离,在没有测量工具和要求测量结果不很精确时使用,还有些特殊情况,如士兵射击和投弹时也常用。

2、用目测需要经常练习,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进行目测较准确。(阅读88页中一段话)

看88页的图,这是一幅实物参照图,图上给出的是相隔200米,500--600米,700--800米处人的大小轮廓。一般讲,距二百米能看清人的脸,距五、六百米能看清轮廓,在距七、八百米只能看出是人但轮廓已不很清楚。

四、室外实地步测

课前在30米的两端放两块砖。

学生用步测的方法先测出每一步的长度,再步测出另两个砖块(45米)的距离。

五、室外实地目测

练习:师课前准备好练习设备,让几个同样身高的学生站在标杆处,让其余学生观测,再换个方向练习目测,看谁的结果接近实际距离。

(误差:10%内很好,20%内较好,30%内较差)

六、巩固

89页6、7

分组练习

七、作业

89页(4、5)

板书设计:

步测和目测

教后感: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材90页练习二十一第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是什么?面积怎么计算?(生答师板书出面积公式)

2、这些图形的面积我已经会算了,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内容。出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

师:组合图形就是由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组合而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例如房子侧面墙的形状是这样的:(出示图)

⑴、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吗?

⑵、小组讨论能否把它分成几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⑶、汇报:这个图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和。

⑷、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⑸、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很多是由我们学过的这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应鸹把它分成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各块的面积,再把它们合起来就行了。

2、试一试

90页“做一做”

⑴、看图,说说这个图形由哪些图形组合成?

⑵、独立练习

⑶、订正

三、巩固练习

第二题出示中队旗

小组讨论有几种解法。

独立做

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第四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做出来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1、2)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后感:

整理与复习(一)第课时总第课时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92页1---3题

练习二十二1---4

上一篇:英语四六级学习经验如何在一个月之内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下一篇:在法学会成立大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