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

2024-04-30

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精选6篇)

篇1: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

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

吴国卿

2012-11-15 15:29:58 来源:《社会》(沪)2000年12期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辅以社会化养老服务,这是我国新型的养老模式。应以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社会养老服务,并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上海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整整二十年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的发展,现本市人口的期望寿命已高达77.03岁,其中男性为75.06岁,女性为79.02岁,比解放前的35岁提高了一倍以上。老年人口趋向高龄化,1998年全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11.3%,而到2010年将达到16.3%。城镇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平均期望寿命男性为18年,女性为28年,职工退休后在人生途中还有1/3—1/4的生命历程。

现退休的人员大多是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蕴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凝结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提倡全社会尊重老年人,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服务,提高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让他们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对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西方国家“接力式”的代际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不同,我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人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大量资料调查证明,需要生活上照料的老人95%以上住在家庭,他们主要靠配偶和子女照料,即使不居家而入住敬老院、护理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安慰。

分门独居、孤居或同居分灶、相邻而居的低龄或健康老人,始终保持着家庭亲缘关系,在患病或遇有生活困难时依旧得到子女、孙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关怀和照顾。

在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同时,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提供的各项养老服务,既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和优点,又能弥补其不足,也适应了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要,改善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社会化养老服务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而实施的,是社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重要支柱。这种服务是办在家门口,就近就地,离不开故土、熟人,能满足老年人地缘心态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既能补充家庭养老不足,又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和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是将传统的家庭照料部分向社会转移。

本市开展社区服务已有十余年历史,主要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社区服务事业。社会化养老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所指社区管理(主要是现属街道管辖范围内的社区)是近几年正在积极探索、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目前社区开展为老服务主要有:

1.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是涉及面广、受益人数最多、需用资金最多的一个项目。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650多万职工,其中退休职工220多万人。实行退休费统筹后,原来对企业按差额结算的模式改为全额结算、全额拨付的结算模式,实行收支两条线,并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机关事业单位30 万人2000年也已实行,他们都可按居住地点去就近银行或邮局领取养老金,逐步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改变了一些企业因经济效益不好而拖欠、不足额发放或企业破产、裁并改合而难以发放养老金的现象,维护了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在职人员流动。

2.医疗保险。近几年结合医疗制度改革,对退休人员实行了住院、部分门急诊和大病重病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初步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根据三级医疗制度,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企业和个人按比例各自负担,使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由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迈出了一大步。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医疗制度改革,建立个人帐户、实行属地医疗、推行家庭病床。现全市已建立家庭病床日平均有1.5万张,送医上门、方便病人。全市还开设了29所护理院,收治病瘫病人,减轻了家庭生活照顾和经济负担。

3.社会救助。结合本市调整居民生活保障标准,对退休(职)人员在领取养老金、生活费后,其家庭成员生活低于城镇居民生活标准的,如1999年7月1日起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280元,经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申请批准后,由社会救助部门补足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发给粮油帮困供应卡。

4.老年福利设施。目前,全市已有养老机构391家,床位20203张,为2000余名孤老建立了家庭敬老室。全市120个街道、乡镇已有115个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兴办了老年食堂,解决了5000名老人的吃饭,开设了3271个老年活动中心(室),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地。

5.老年科学健身和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体协、民政和园林部门支持指导下,全市兴办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和老年分校及教育点301所(点),入学的老人已达22.85万人次,占老年人口9%。近两年又发展了社区群众性科学健身活动,已建立48个社区健身苑和907 个居委健身点。体委组织的各种老年群众健身活动,已普及到各公园、社区绿化场地。

6.便民利民。各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开设法律及医疗咨询、家政服务、钟点工、护理工、全天工、保姆介绍以及各种小修小补等百余个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

7.志愿者服务。提倡发扬邻里互助,帮助和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帮助家庭清扫卫生、义务理发、陪送病人等。全市已有80余万人参与组成的2853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活跃在各社区。

8.企业为老服务。企业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这是为老服务一个重要方面。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一直由其所在单位负责,企业退管工作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老年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系统内生活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进行了定人、定时、定额补助。同时,各企业还承担了大量社会保障职能,如烈属的补助、精神病住院补贴、孤老住敬老院补贴、征地农民的养老费用、60年代精简回乡老职工的医疗费用等。

除了政府主办老年福利事业外,还积极鼓励单位、个人兴办,或与境内外人士合办。在帮困对象中,发动单位和个人进行赞助、结对帮困,建立帮困基金、救急救难互助基金等。以上各项措施都为社区为老服务、补充居家养老不足和对加强退休人员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由企业转向社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方向,但在现阶段又有一定难度。

1.社区服务一时难以到位,其服务功能尚需逐步完善。需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把这一件事做好,将减轻企业一大块社会事务负担。近几年,不少社区在为老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笔者感到开展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缺乏人力和经费,也缺乏场地,仅一名干部兼职此事,也没有经常活动经费。一个社区退休人员多者上万名,少者也有五六千人,若退休人员转入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解决定位、定编、定经费,管什么、怎样管,需要有一个机制转换过程,否则负担太重。组织各项活动,资金、场地、配套设施都要逐步完善。

2.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尚未分离出去。退休人员报销医疗费用、申领各项补助仍离不开企业,而不会去找社区,在企业改革和调整过程中的困难面有所扩大。各级企业和工会都要出钱出力,开展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中退休人员更担心转到社区后取消原有的福利待遇;即使是困难企业中的退休人员也多少得到社区所不能提供的福利待遇,因此,普遍不愿与企业割断联系,社区也难于保障退休人员福利待遇。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难于一下子转换。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给养老观念、养老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必须加强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美德。根据老年人增加和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地发展社会保险和老年事业。

1.拓展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问题,也是居家养老的经济基础问题。

本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费收缴率的情况是好的,已有一定的基金积累,但也应该看到,随着退休人员增加,单纯依赖社会保险部门加大保险费征缴力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也将很难保证养老金直接发放后会发生不拖欠的现象。1999年本市已出现支不抵收、出现缺口、动用积累的情况,因此,解决养老基金积累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要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支付外,还应开拓社会保险新的筹资渠道。

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把外地劳动力纳入保险范围。养老保险基金财政收入中应有一定比例的投入,并且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有所增加。开辟专门的税源。在开征的个人利息所得税和将开征的遗产税中应有部分进入养老保险基金,还可对高档消费开征社会保险税,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或以商业保险投资股权的办法,配售一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在股市筹集资金。对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加强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增值。

2.积极拓展和兴办老年事业。为适应退休人员划转社区,必须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场地,建立必要的老年福利设施。目前可先按1997 年3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定》条文,对规划居住五万人左右的居住区应建立一个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建一个设有床位30—40张、面积1000平方米的敬老院,200平方米的康复室和600平方米的托老所,对居住2500人左右的小区,要设置各为90平方米的服务站、文化活动室、老年康复室,根据规划标准,需要有关部门抓紧检查,具体落实措施。如市政府规划在2005年要求所有居委、村委建有托老所、老年活动室、老年分校,要求有15%的老年人入学,逐步完善老年福利设施,以满足老年人需要。

目前由于场地设置不完善,或者原有设施条件较差,场地狭小或被占用办三产,老年人难于开展活动,社区也难于应付,需要规划改造,对已被占用的应予收回,对新建居住区应按规定达到标准才予交房验收。

3.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建立适合老年人生活和活动、有配套设施的老年公寓。目前低龄老人或健康老人,老年夫妇分门独居、单身独居要占本市家庭户30%左右,到下世纪前二十年,自实行计划生育后大批独生子女父母都将进入老年。1979 —1997 年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妻共有231.9万对,预计2010年前后有60万人进入退休年龄,其中将有50 %即30万人为独生子女父母,两人户和单身户比重还将进一步增长,他们的子女结婚后,即使都能与老人住在一起,仍还有一半老人身边没有子女。要大力建设和发展适合老年夫妇或单身居住的老年公寓。居家养老就必须让老年人有一个温馨、安全和起居方便的家,并由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否则居家养老就无从谈起。老年公寓既能让老年人有一个家庭环境,又不脱离社会,与周围老人、社区居民融洽相处。如何能使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可在全市近千万平方米的空置房屋中,根据条件较好的地段和环境,改建为老年公寓。目前更需要发展适合中、低收入的老年公寓。考虑到老人收入有限,购房无条件,可采取将老人原居住的房子进行置换、出租、代售,减轻老人负担,或以租代售、子女为父母购房、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

4.企业职能转换要逐步摆脱社会事务。

企业和社区两头都要搞好对退休人员的服务,逐步由企业服务为主转向以社区服务为主,在分离社会职能以后,企业对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将大为减轻。但不能认为企业在这方面可以无所作为了,退休人员既是地区的老居民,又是单位的老职工,我们提倡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老年人,当然也包括由企业举办的补充保险和企业福利。把一部分事情下放给社区之后,社区对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将会加强,但这并不排斥企业继续对退休人员给予关心照顾。社区服务更贴近退休人员,可以利用社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企业服务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物质条件,双方各具优势,要实行社企结合,优势互补,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关心和照顾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转入社区管理服务,应按不同类型企业区别对待。国有大中型企业退休人员较多,社会稳定任务重,退管工作基础较好,应坚持机构不撤、工作不停,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转向社区不宜操之过急。那些已经破产、关停的企业,企业想管也管不了,或者单纯只发放养老金而别无其他牵连的如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可抓紧与社区联手,适时过渡。有些企业退休人员集中居住在厂区附近的(如闵行、宝山、金山石化地区大型企业),可由企业和社区联合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开展各项活动。对改革后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企业的退休人员可率先由社区为主服务管理,同时为有利于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应着手研究逐步将企业负担的社会职能进行分解或转向社区服务管理。

篇2: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

【1】口比例将增加至29.9%的高水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居民养老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养老方式有社会化、多样化的倾向,养老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由于“四二一”型家庭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利益,并且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与他们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现阶段,居家养老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第二,机构养老。老年人进住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机构提供专门照料和服务的方式。第三,社区养老。如托老所、老年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及其它多种助老机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临时的或定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养老服务。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养老方式还将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其他方式补充的基本格局,这主要是因为: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庭对养老院还是较难接受。二是所谓老年人,根据个人是否需要“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很大部分身体尚好,甚至一部分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到需要人照顾的地步;第二类是虽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但基本还能生活自理;第三类是不能生活自理的需要别人照护的人。而根据老年人家庭情况来看,又分为夫妻共同生活阶段和一个人的寡居阶段,夫妻共同生活时,互相照顾占有更多的晚年时间,也是老年人最幸福的晚年生活。三是经济原因,进养老机构还需要相当的费用,这对像农村或城市低收入人群还是无法承受。当然,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也却有少部分人群有各种较高的养老需求,这部分人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有稳定的增长。

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我国学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这一方式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将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优势有:①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②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安排生活,节省开支;③可以较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④符合我国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⑤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⑥能够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老有所医”是老年人一个较普遍的需求,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到大医院看病。而到大医院就医又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医院看病手续繁琐,需要排队等候,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给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应摆在社区“居家养老”的首位。

社区除了加大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建设投入外,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认为最有必要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前三名分别是户外场地、医务室、应急维修,其次是健身室、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浴室及老年人食堂。由此可见,老年人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要求十分高,这也体现出老年人热爱休闲健身。针对这方面的需求,社区还应加大对“精神文化类”项目的投入,建设多种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多举办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活动。

【2】

四、开办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培训

针对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培养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迫在眉睫,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健康状况到生活自理能力,均非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在实际情况中,无专业技术素养的护工只能进行基本的生活护理,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理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推动养老护理进入专业化、社会化的时代,社区要提供专业的入户料理服务,不仅仅是让护理员为老年人打扫屋子、洗衣服这么简单,养老护理必须改变旧观念,重新开拓养老护理新思路。

1、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作老年人的心理医生。

老年人也有各自的未来,作为养老的专业护理人员,首先应倾听其对未来的追求,即给自己的晚年画上个圆满的句号。他们不企图轰轰烈烈,不追求一鸣惊人,其目标是实际又实在的。比如有的老年人在寿享期颐之年时,盼望着能多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家人安康,子孙幸福;有的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参加书画、音乐等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等。作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首先应是老年人需要而受欢迎的心理医师,针对其未来和目标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支持,以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激发其勤奋追求现实的愿望。

2、启动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个新的职业名称,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新的职业培训项目,也是国家老龄化现实的需要。如:山西中医学院在2001年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在全国老年护理专业中起步较早,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又如黑龙江省在2000年有40人已拿到了首批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2007年北京海淀某地区办起了“钟点托老所”。2008年太原市首批4个社区启动了“虚拟养老院”,进行中国式的养老新尝试,这些新的养老模式是需要

【3】 大批培训后上岗的技术人员去支撑的。建议培训的时间设置在3-6个月,其中2/3的时间设置为理论课,1/3的时间设置为见习课。将培训课程安排重点放在“老年生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老年肿瘤、老年康复、老年膳食”等方面,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企业下岗人员、年轻退休人员、社会青年等。

3、鼓励老年人“勤奋”、“戒松”,培养“趣多”寿自长。

老年人退休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力争养成勤奋的良好习惯。俗语有云:“心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绿,就应不断进取,创造思想上的阳光和雨露。美国的心理教授费里德曼说:“经常勤奋自律的人,比感情用事散漫的人多生存4年”。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老年人更是迫切的向往健康,许多学者倡议向“年轻10岁”靠拢的养生方法,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境,获得鼓舞和安慰,遏制各种老年病的发生。另外,还要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加以俏趣、情趣、风趣、童趣及谐趣等心态,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调节剂,达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使老年人愉悦身心,延年益寿。良好的心态胜于保健品、营养剂,是养老护理员应掌握的,同时热情、耐心还有爱心也是专业护理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

五、社区“居家养老”对策

1、创建“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应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在全区建立起若干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以助医、助行、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2、构建居家养老和政府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应逐步建立起以家庭为基层、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社区居家养老补贴经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起与社区就业服务相联系、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范围铺开,并为经济和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服务补贴资金。

3、成立专门机构培养“居家养老”从业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居家养老的质量,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对从业人员实施考试与进修制度,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可以从业。

4、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

在短时间内完善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单靠政府的经费是有限的,必须打破政府行政单一管理的做法,形成政府、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和承担社会事物的格局。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才能使我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职责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培育,引导民间组织发展,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监管作用。

5、鼓励和奖励家庭养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小型化日益发展,致使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家庭养老正面临极大的挑战。政府应当从政策上鼓励家庭养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子女在家中赡养老人,对于赡养老人的家庭在经济上减免一定的税收、在住房分配或购买商品房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等,以帮助子女尽心赡养老人。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尊老、爱老、养老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赡养老人氛围;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居家养老保驾护航。

6、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在美国有专门的老年人退休养老社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另一类主要以“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退休养老社区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和护理机构,这类社区主要适合那些高龄老人和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水平,有选择的挑选自己后半生的生

【3】 活环境。我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尝试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六、居家养老社会化的意义

南开大学发展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大城市中心区老年人生活需求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显示,54%的老年人表示“想利用”来自社区的老年人服务项目,25%的表示“不想利用”。且不想利用社区服务的老人是因为“不了解服务内容”,这个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通过社【4】区来实现养老。在未来城乡老人的家庭中,老人的子女一般大都是双职工,对老人难以照料。因此,搞好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非办不可的公益事业。

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坚持就近原则,建立一些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完善社区福利设施,组织家庭服务队、包户组、医疗护理服务队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于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进行有偿服务,对于经济能力差或没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动员社会及慈善机构给予无偿服务或者帮助,并组织发动青年志愿服务队及低龄老人和身体健壮的老年人,为那些弱残老人和高龄老人服务。开展亲邻互帮互助活动,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对老年人的住宅设施,尽可能方便他们的饮食起居,帮助克服各种生活方面的不便。这样做,可以让老年人感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减少精神疾患的发生。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检查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人体代谢平衡,防止器官发生废用性萎缩,控制或推迟致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健康期望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亦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开展老年人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社区医疗和家庭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职能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尊老、敬老和养老的社会风尚,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祥和、安宁的社会生活氛围,让他们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篇3: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 人口老龄化也渐渐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养老是每个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在20世纪晚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由于人口基数大, 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巨大, 老龄化发展迅速, 使得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面对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必须采取创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保证我国农村老龄人口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将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化的现状, 提出问题, 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6亿, 并且每年以几百万的速度持续增长。农村的老龄化程度相比城市而言, 要高出许多。因此加快农村老龄化服务建设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面临一些的问题, 亟待解决。

2.1 缺少正确的养老服务观念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老龄人口集体养老的参与率比较低下。老一辈的人心里的养老观念是年老后去自己儿女家里度过晚年生活, 很多农村也还保留着这种习俗。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地区缺乏正确的养老观念, 认为子女或者子女家庭赡养是最正确的养老方式。虽然家庭养老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并且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的“五保”老人是由农村养老机构实施集体养老服务, 前者也在给家庭成员带来不少的麻烦, 而后者的实施力度明显不够。

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老人们无法一下子适应养老机构的赡养, 虽然在我国的某些农村地区已经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但是往往只是招牌形式, 并没有真正得到老人们的认可。因此老人们都会以看热闹的心态去看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老人中心活动室则常常形同虚设。只有改变老人们脑中的传统观念, 才能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2 农村资金投入不够, 缺少养老设备

我国农村一直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无法赶上城市的发展水平, 因此农村也没有足够的养老资金去建设完善养老设备, 因此也导致部分的养老服务中心无法发挥其作用。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无法跟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因此导致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实业的发展滞后, 无法达到目前的需要。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进入机构养老, 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处于极度落后状态。这一现状导致很多农村老龄人口不愿入住敬老院, 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只能成为他们的奢望。

另外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也无法及时为农村拨得相应的养老服务资金, 导致养老机构里面的设施设备都相对落后, 无法为老龄人口提供足够良好的护理需求。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职业环境也相对较差, 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一些已经建立好的养老服务中心只能为老龄人提供相对简单的生活服务, 无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2.3 缺乏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人员, 无法为老人提供专业性服务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为养老机构培养专业性服务人员的机构, 因此导致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达不到老人所需的标准, 导致养老机构里面的服务人员无法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无法让老人体验到养老机构的好处, 因此他们都无法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认为家庭养老或者子女养老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 我国养老机构的单位性质致使养老机构缺乏有效的经费来源, 很多服务人员由于工资原因选择离开养老机构, 另寻出路, 致使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减少, 工作人员不稳定。

而一些具有专业性能的养老服务人员宁愿选择其他的职业或者去城市养老机构, 不愿意待在农村养老中心。这导致了农村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无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导致农村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性人员短缺, 从业人员不足, 护理人员也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 缺乏基本的护理常识, 只能为农村老龄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简单服务。

2.4 缺乏城乡统筹规划, 城乡养老服务管理不同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建设与城市养老服务建设差距比较大, 由于缺乏整齐统一的管理规划, 我国城乡养老服务的管理模式不相同。相比农村而言, 城市养老的资金更加集中, 服务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专业性的服务人员比较多, 因此城市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养老保障。农村的服务水平比较低, 专业人员不足, 同时专业性的养老机构也比较少, 因此农村养老机构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明显更加无法满足老龄人的需求。城乡之间养老服务发展出现不平衡, 导致了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

3. 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

针对以上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所出现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就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化提出一系列可执行的措施。

3.1 强化各级政府意识, 改变老人传统观念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从根本上强化养老意识, 确保从根本上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意识, 促进农村养老设施设备的建立与完善, 确保能够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各级政府在强化意识的同时, 也应该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 能够为农村建立起拥有专业性的服务机构, 对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做好培训, 确保每个服务人员都能够拥有足够的服务意识, 并且有足够的服务水平, 能够为每一位老人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

另外, 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强宣传, 促使目前我国农村老龄人的传统观念, 让他们体验到养老服务中心是真正为他们服务的, 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和谐, 也能够使老龄人了解到养老服务机构的优越性, 让老龄人口能够从根本上接受养老服务机构的存在, 帮助老年人相信即使离开了家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 保证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顺利进行。让老年人转变传统的观念, 增强老年人对社区化养老的意识, 增加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关注度, 为他们能够早点接受社会化养老服务提供基础。

3.2 城乡统筹规划, 实施创新型养老模式

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 必须做好城乡规划, 确保养老服务不止是城市老年人的特殊待遇, 城乡应该均衡发展。因此, 在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过程中, 应该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有良好的设备, 保证老年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服务。

创新型养老模式是指多元化组织农村养老队伍, 采取多重养老方式, 根据每个地区自身的特点, 推广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 实施农村的老年教育, 提高他们自养的能力,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文化, 促进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

4. 小结

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需求。各级政府加强社区养老的需求, 加大投资, 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促进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 是保证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

摘要: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养老服务逐渐进入社会化阶段。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法律宣传, 加快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是我国目前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措施。虽然在一些城市已经实施这些措施并且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在农村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国目前设在农村的养老机构数量比较少, 群众缺乏社区养老服务意识, 对于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仍然没有解决。因此, 我国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养老资金投入, 促进农村养老设施的改善, 推进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积极做好农村医疗事业和保险事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问题,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荣华.赣州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 (5) :84-86

[2]杨道华, 曾艳梅.关爱“留守人群”促进社会和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5 (2) :44-46

[3]温菌菌.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与保障制度建设——以安徽泗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8 (11) :175-178

篇4: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147-005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医疗、照料等方面的压力将日益增大,如何化解这些压力,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正确认识社会养老保险与

社会养老服务的关系

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的向因年老退休离开劳动者队伍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正式制度安排。[1]社会养老保险又称为公共养老金制度(国家养老金或国民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对,是以国家公信力和法律强制力为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养老支持的基础保障性制度。社会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依法通过纳税或缴费的方式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建立养老保险公共账户和公共基金,依法确定养老金的计发政策并由政府承担养老金支付的担保责任。[2]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的各类照料和护理服务,广义的社会养老服务即指社会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的所有正式、非正式的安排,包括物质、精神保障方式及相应制度等,接近于整个社会养老制度的安排。而狭义的社会养老服务特指政府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日常照料、护理等劳动,以及围绕这一劳动形成的设施和制度等,是老年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

作为社会养老保障的两大主体支撑制度,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在众多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的主要功能和目的都是为退休劳动者及老年人口提供保证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包括物质经济、起居照料等方面的需求,并将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完善而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它们的最终责任主体都是政府,是政府行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同时又需要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参与支持;它们都对解决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问题具有十分深远而重要的意义。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经济意义较为突出,是整个社会在宏观经济运行层面对国民退休生活和收入转移支付的安排;社会养老服务则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也是将养老保障落到实处的最终载体。两者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均是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服务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直未能从社会养老保障的整体视角出发,对这两项制度的联动性进行研究与探索。构建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协调机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超越各部分之和的整体力量,是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角度而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划定了养老保障体系的最低标准;从微观角度而言,以国家公信力和强制力为后盾的养老账户为退休的劳动者提供了基本经济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体系的经济基础与基本保障。社会养老保险虽然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经济支持与保障,但最终仍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有形的养老商品和无形的养老服务。退休账户中的养老金决定了老年群体能够拥有何种质量的生活,却无法直接将之变为具体的现实。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各方面的养老资源,提高与老年人生活相关商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完备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将养老保障落到实处的现实操作和最终依托。

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共同构筑了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石。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并不是作为孤立的零件分别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借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力量获得更加有效的执行,从而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社会养老服务的对象——老年人口又是以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发放的养老金作为获取养老服务的基本经济来源。两项事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由它们的最终目的,即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生活水准与福利水平所决定的。

二、探索构建社会养老保险与

社会养老服务协同机制

(一)理念先行

一是树立科学正确的新老龄观。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新概念,并解读出三项标准: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适应社会的良好状态。“健康老龄化”是针对老年人处于疾病的高发期,强调的是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人在步人老年后身心等各方面尽可能长久地保持良好状态,健康地走完人生。[4]积极老龄化则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积极老龄化以尊重老年人的人权为前提,以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为原则,以“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为出发点,强调“从工作中退休下来的老年人和那些患病或有残疾的人,能够仍然是他们家属、亲友、社区和国家的积极贡献者”,老年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介,“他们的技能、经验和资源是一个成熟、充分融合、高尚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孝”是中国儒家思想中产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家庭道德观念和伦理文化,具有融洽亲子关系、维护家庭和睦的积极作用。面对传统“孝”文化的弱化,采取适当措施,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一部分进行弘扬,引导人们重拾关爱父母、尊敬长辈的亲情孝道,对于现代养老文化的建设以及家庭养老地位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5]尊老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并且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孝养相结合的道德自觉,加强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观念,巩固家庭的照顾力量,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慰藉的需求,使家庭养老适应家庭和社会的变化,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理性选择。endprint

三是以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导向。生活质量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恩于1958年提出的。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存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感受。[6]中国老年医学会认为,老年人生活质量是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满意的程度和老年人对生活的全面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大小,但经济状况和物质条件绝非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绝对决定因素,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稳定的家庭陪伴、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多的社会参与及自我价值的肯定等非物质因素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以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导向,就要求政府、社会和家庭正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肯定老年人追求自我发展、提高生活品质的动机,并积极为此提供支持,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发掘老年人群的潜在能量,而不是将养老当作不得不背负的沉重负担。

(二)资源整合

一是政府资源:稳步推进、统一调度。政府养老资源即是公共部门养老资源。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政府的责任定位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养老支持与服务体系中成为组织和协调的中枢。政府因其无可剥夺的强制力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巨大的操控力而能够极为有效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实践新的制度,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必须由政府搭建,并由政府的公信力和强制力保证实施。也因此,要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协调机制,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政府必须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稳步推进,统一调度,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

二是社会资源:积极利用、合理配置。社会养老资源既包括私人部门养老资源,如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产业等,又包括第三部门养老资源,如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组织等。相较于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虽然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统一调配,却因其分散性而具备更多的灵活性,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必不可少的力量,这种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推广而日益鲜明。如何积极利用潜在的、数量巨大的社会养老资源,并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机制对之进行合理配置,是新时期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是家庭资源:物质为基、精神为主。家庭始终是每一个人心灵归依的港湾,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基本单位。老年人参与家庭生活,也是参与社会生活,老年人在家庭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同时,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老年人不仅仅在生活上依靠子女,重要的是在心理和精神上依赖子女。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和城市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影响,城市中的家庭养老正逐步转变为独立养老方式。在城市中,因为父母有了养老金的经济保障,经济供养的责任不再由子女承担,在家庭养老中子女的责任转变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7]而在农村,由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没有稳定足够的生活来源,因此,最常见的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由子女承担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家庭资源在养老保障事业中的作用,既要尊重我国以孝为先、重视亲情的传统,又要积极应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转变对养老方式带来的挑战。

(三)机制创新

一是宏观架构: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机制。在中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和社会组织发展不足的客观条件下,政府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坚定不移地承担起扶老、助老、养老的重担,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逐渐过渡到社会养老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改变所带来的必然趋势,而要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实现现有养老资源效益最大化配置,则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机制。

顶层设计:建立统一调度的中央机构。在老龄化危机的严峻挑战下,应当尽快理清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建立统一调度的中央机构,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养老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老龄化理事会,其主要成员由领导小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以定期会议和政策指导的方式对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进行协调,形成专家与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配合性与连贯性。

经办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网络。要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协调发展,应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养老网络,为老年人群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因其基层性和多元性而拥有更加广泛的民众基础。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城乡分布存在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农村多于城市,农村约占总数的80%,但有逐年递减趋势。二是农村利用率高于城市约3个百分点。[8]因此,单从地域分布及利用效率来看,城镇地区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水平高于农村,而农村地区基本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相对高于城镇。根据这一现实,要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考虑将两者的相对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构建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网络。

公私并重:促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调发展。“养老事业”是指为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务的部分,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以法律形式保证其公平和公证性,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事业。“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亦称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银色产业等。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两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前者属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范畴,体现了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政府责任,是普遍性福利概念;后者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9]发展养老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服务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财力投入上看,可以探索利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基础养老设施建设。从人力与物力投入上看,可以探索养老保险机构承办部分养老事业。政府应谨慎推动养老服务业产业化过程,保证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共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可以利用市场力量进行生产提供的养老服务类别,促进公平和效率的共同发展。endprint

二是微观操作: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度的一种形式,以家庭为基点、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集中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10]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

1.发展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核心要义。由于地理上和空间上的相对优势,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是今后发展居家养老所应重点关注的领域。政府要增加对社区养老的投资比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投资,采取集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源,进而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宏观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经办运作、社区养老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同时,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制度,规范基本服务标准和设施条件,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评估监管,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退出机制,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自由竞争。

2.建立老年人信息共享机制。随着社会保障卡的推广,参保者的所有信息将被一一记录在电子档案中,成为个人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的重要凭记。将经过整理收集的老年人口健康信息和需求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发布并共享,建立一定区域内的老年信息共享机制,不仅为老年人的生活和服务提供方便,更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的针对性,避免重复生产。

3.推行居家养老公共服务券。“公共服务券”是指政府部门发放给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的有价证券。居家养老服务券是指由政府出资为困难老人、特殊贡献老人和高龄老人全额购买或者提供服务优惠的消费凭证。在经过合理精算和科学测定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中的一部分以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形式提供,既能为老年群体提供直接而优质的服务,又能带动相关服务业及产业的发展。当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相应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监管手段等都应当同步设计实施,如此才能尽力减小制度运行中政府寻租与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

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协同机制如上简图所示。(下转第177页)

(上接第150页)

三、结 语

一个完善而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当既关注养老保障中的资金问题,也关注老年服务供给问题,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统一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践中。社会养老保障两大子系统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这两大体系之间的配合协作,更须勤思勤索,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并从资源整合、责任共担的角度寻找弥补不足的方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协作体系,最终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定、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大松. 社会保险[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172.

[2]穆怀中.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174.

[3]董红亚.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46.

[4]孙华清,孙华敏. 对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

[5]董之鹰. 21世纪的社会老年学学科走向[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l).

[6]刘益梅.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2011,(7).

[7]WHO.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R].Genva:WHO,1993:l.

[8]赵曼,吕国营. 城乡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55.

[9]李昺伟. 中国城市老人社区照顾综合服务模式的探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9.

[10]田香兰.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2010,(12)

[11]奚志勇.中国养老[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127.

篇5: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人口老龄化巳经悄然向我们走来,昔日自然条件下已沿袭了千百年赡养老人的传统模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残酷竞争的冲击下,变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就XX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对策进行了初步调研,认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是提升养老福利服务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XX县总人口112122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7411人,占总人口的15.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3%。目前XX县有一家中心敬老院(法人事业单位),设置床位320张,两家小规模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共设置床位50张。2000年以前各乡镇设置的敬老院,因基础设施普遍简陋,管理服务水平低下,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近年来,XX县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4年,XX县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集中供养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的养老需求。2009年5月在云和镇新华社区进行了居家养老为模式的试点工作,2009年底覆盖到其它5个社区,这为老年人提供了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2008—2010年全面启动农村老年福利“星光计划”,目前已完成51个“星光老年之家” 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场所、图书阅览、棋牌等休闲娱乐设施。

二、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引发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养老机构欠缺之间形成的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解决和落实老有所养的问题。目前,XX县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对形势认识不清,养老服务意识淡薄。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情况下,人们对悄然而至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事业缺乏合理性规划、投入不足、宣传不够到位。老龄工作机构人员不足,经费欠缺。从目前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养老服务机构少,覆盖面狭窄。长期以来,XX县养老福利机构主要是针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养老服务覆盖面较为狭窄。再过一二十年,50年代、60年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种被称为“421”的家庭模式越来越多,让人们焦虑的是,多数子女有“全方位”奉养老人之心,但无日日伴其左右之力。独居、空巢、高龄、无人照料的老人将成为主流,养老形势非常严峻。另外,XX县目前还没有一家针对高龄、残疾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病医疗机构。高龄、病残老年人看病难,护理照料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服务队伍薄弱,专业化水平欠缺。专业的、职业的、上档次的养老护理人员十分缺乏。除县中心敬老院由民政部门直接管理有为数不多的经过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外,其它的养老机构都缺乏

专业护理人员。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部分来源于外地民工,部分是由社会各界组织的志愿者、义工等临时性护理人员。这些人员没有老年服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多也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务而已,很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经济社会新格局、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破解难题,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广泛动员,切实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要根据《XX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认真部署,落实目标责任,力争将符合参保人员都纳入保险,实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大把“基本养老”作为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这是对养老事业提出的重大目标和工作要求。因此,在大力推进以社区为依托,居家养老为模式和创建“星光老年之家”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提升敬老院的服务功能,推进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转

型,满足部分自费寄养型老人的需求。二是加快老年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速度,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满足家庭条件好(较好),但子女无时间照顾的自费寄养老人的需求。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兴办养老机构,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三)健全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把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负责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等。二是乡(镇)建立相应的组织,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三是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明确职责,把该项工作的组织情况、实际绩效等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实。

(四)创新载体,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工作进程。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延伸与更新,是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养老功能,支持和帮助集中精力开展为老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巩固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通过组织实施创建敬老爱老模范村居(社区)、敬老爱老模范家庭等多种形式,为实施居家养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社区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起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设施不断完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五)政府主导,搭建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平台。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

[2008]72号)精神,制订出台县级《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细化地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供地等扶持政府,全面提升我县养老服务水平。一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对已有和今后符合建设标准且运营规范、合法登记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应根据有关政策,给予相应的床位数和运营补贴。二要落实国家和省优惠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使用税。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经营单位,应为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收费。

(六)建好队伍,规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养老护理行业发展,是老龄化社会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内在要求。要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专业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护理队伍。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各类养老机构护理员、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七)保障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有效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坚持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教育内容。由县人大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检查老龄工作的落实情况;司法部门应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下基层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二是有力落实老年人优待措施。按规定及时核发《老年优待证》,落实城市公交、公园等公共场所优惠政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服

务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优先给予老年人挂号、就诊、划价、缴费、化验、检查、取药、住院等服务。三是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事业。切实加强老年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举办“老年文体艺术周”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篇6: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 务事业和产业。

自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截止2009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我国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共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65岁以上老年抚养比已达到11.6%,部分省区市达到17.97%,家庭负担、社会负担越来越沉重。由于我国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单位福利体制解体、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发生的,并伴有家庭逐渐小型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不断加重。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标准表述】

[原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多投向保障与改善民生领域,养老服务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逐渐形成,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惠及老年人范围不断扩大,奠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良好基础。但是,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群众过上美好晚年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以下措施:

一方面,按优先发展方针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管理社会养老服务,一直是民政主管的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民政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明确,民政部具有“指导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相应地,各级政府也规定了民政部门同样的职责。因此,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中,各级民政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行业管

理,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作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福利事业的首要工作,加强民政系统内部力量和资源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要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按标准建设和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服

务效能。

三是指导、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实行经营者聘任、员工聘用、公建民营、服务功能承包经营等新的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上一篇:幼儿园食品安全自检报告下一篇:引水渠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