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申请

2024-05-25

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共11篇)

篇1:居家养老服务申请

城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

区县/街镇:

申请人姓名:

编号:

申请日期:

城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

一、个人资料

二、目前生活状况

三、服务申请

四、申请人承诺

五、服务申请处理结果

六、服务约定

篇2:居家养老服务申请

1、本人申请

老年人本人或家属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援助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填写申请审批表,属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重点优抚对象的、低保对象的还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2、社区初审

社区收到相关申请后,凡申请材料齐备的应予受理,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形式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申请人应予配合。经核实无误后,由社区上报街道办事处。

3、街道办事处复审

街道办事处对申请居家养老服务援助的对象进行资格评估,签署评估意见后报区民政主管部门。

4、区民政局审批

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的居家老人进行审批。

5、提供服务

社区在家养老服务站根据审批结果,与老人签订服务协议,下发居家老人服务享受证,在需要服务时,老人可向社区养老服务站或养老服务中介组织提出服务申请,由中介组织按需选派服务人员为其提供服务。

6、结算

A、B类老人在无偿服务的钟点内的服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结算;

C类老人只需每次向服务机构缴纳自会部分的金额,差额补贴部分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结算;

篇3: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约有1.3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0.3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都使养老问题变得急迫而险峻。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就我国而言,居家养老更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与认知,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以及左邻右里的情感都令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成为解决目前养老问题的主要模式。而国家和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合理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前提就是构建切合实际的、符合老年人真实需求的、科学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

2 养老服务需求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应在养老服务上,则会产生物质类、医疗保健类和精神类三种需求。

根据文献查阅及课题调研,我们发现老年人对于物质类、医疗保健类的需求普遍较大。与子女同住的老年群体相比不同住的老年群体更能得到子女的照料与慰藉,这些老年人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高于与配偶生活的老年人,但也低于独居老年人。同时,在基本满足以上两类需求的情况下,老年人还会适度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

3 国内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现状

3.1 政策供给不足

前文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老年人相对而言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模式,但政府在现有的政策方面却没有给出强有力的保障。大部分地区承担服务对象仅限于特困、特殊老年群体等。比如上海市,根据上海市发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的标准为:60周岁及以上,低保、低收入的本市户籍老年人。经评估,照料等级为轻度、中度、重度的,按属地化原则,可享受服务补贴。80周岁及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中、本人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本市户籍城镇老年人。经评估,照料等级为轻度、中度、重度的,在本人承担50%居家养老服务费用的前提下,按属地化原则,可享受服务补贴。再比如青岛市,根据青岛市发布的《青岛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养老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为:户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60岁以上“三无”、低保老年人,在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情况下,可向其户籍所在的社区提出申请并经综合评估审批后,确认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有需求的老年人都会被政策排除在外,不能享受自身迫切需要的服务。

3.2 养老服务需求供给普遍单一

当今社会老年人在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需求,例如我们所调查到的,很多高龄独居老人出行时需要有人帮忙搀扶,而目前的大多数的养老服务中并不包含这一类;有些老年人希望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专业护理而不仅仅是打扫卫生和解决三餐问题;有些少数民族的老人可能还会需要一些本民族特殊的照料。济南市所发布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三大类,细分下去有:送餐、洗澡、巡诊、康复锻炼、陪送看病、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电话接访、陪老人聊天、法律援助等。但从老年人所接受的真实有效的服务来看,服务类型主要还是打扫卫生和洗衣服,在精神层面上的服务并未得到有效的照料。

3.3 养老服务提供标准过于简单

根据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统一照护需求评估标准》,主要参数项目评判为: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及视觉。这些标准涵盖范围太广,而不同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种类千差万别。有些老人需要全天多方位的照料,而有些老人可能只需要有人帮他做饭而已。有些老年人年龄较大但生活可以自理,反而需要精神慰藉。如果评估标准只是一味地根据既定的指标来提供养老服务而做不到个性化与量身定制化,那么对于养老服务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4 构建良好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4.1 细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标准

政策在居家养老中是战略性的存在,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其责任应该是为居家养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更为详细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标准。不能一言以蔽之,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尽量做到个性化。

4.2 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反馈体系

如何才能保证一个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我们认为在满足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种类提供之后,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系统。具体监督环节可以分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质量优良。让老年人对获得的服务进行内容上、质量上的评价与打分,以此督促各种社会力量提供规范的服务,使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政策得到落实,发挥最大的作用。

4.3 拓展服务内容,多方面满足老年人需求

社会不断发展,使得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更趋向多样化,传统的三层次服务并不能全面的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政府要将传统的三层次服务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养老服务项目。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群提供特殊的服务,或者是服务提供的频率适当增加或减少,比如为年纪大的空巢老人提供更高频率的谈心服务,为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出行陪伴服务等。

5 结论

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核心应当为老年人,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起引导作用,鼓励发展养老失业并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社区作为载体,要做好协调工作,细化服务项目,认真落实服务工作。致力于满足老年群体多种养老需求,不仅要尽力做到服务种类多样化,还要做到服务质量优良化。这样才能真正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到需要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效益才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津.中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张晓峰.浙江启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J].社会福利,2010(8).

[3]高灵芝,刘雪.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12(28).

篇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测评研究

【关键词】SERVQUAL;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1.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契合当前我国国情与老年人需求的重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除了具有一般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等普遍特性外,还具有如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供给主体的多元性和供给方式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测评比一般服务产品更有难度(Kotler,1997)[1]。本文依据SERVQUAL理论,对服务质量测评的各维度开展具体分析。

2.文献回顾

2.1感知服务质量及其维度

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服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其主要取决于顾客的预期与实际感知之间的对比。由此,Gr?nroos(1983)认为,服务质量即“客户感知到的服务质量”[2]。关于服务质量维度,PZB(1988)指出,5个因素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分別是可靠性、有形性、安全性、响应性和移情性[3]。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Nyma(1989)等,从个体因素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章晓懿(2012)等对年龄、性别、经济收入等可能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许琳(2013)等认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等内容有待加强和完善。

2.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服务质量的测评与机构养老服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从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不同需求出发,在对服务质量内容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加以评价。徐立忠(1989)提出,老年人的需要集中在生活、健康和精神等三个方面。本文参考我国相关机构已发布的调查资料,结合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能力,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归纳为四个大类,包括助洁服务、助餐服务、助医服务及精神服务。

3.实证研究

3.1影响因素提炼与数据收集

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走访社区居委会和对10位社区养老服务接受者访谈,提炼出了2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直接将上述20个因素转化为问卷中的测评项,并增加“您对所在社区的养老服务现状感受评价为”、“您对所在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期望为”,从而最终形成了包含22个测评项的问卷。

本调查在宁波地区发放问卷275份,其中有效185份;调查对象中男性86人(占比46.5%),女性99人(占比53.5%);年龄主要集中在70-90岁(119人,占比64.3%);以独居或与配偶共同生活居多(125人,67.56%)。

3.2数据分析

3.2.1因子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问卷中的20个问项归类,具体如表1示: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

注:KMO值为0.908;Bartlett球形检验χ2:2.467E3;df:171;P<=0.000;累积解释方差61.772%。

上表说明:第一,可靠性(0.794)和有形性(0.768)对助餐服务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即老人最关注的是餐饭的营养卫生、色香味、质量等问题。第二,对助洁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可靠性(0.755)和有形性(0.742),表明老人最满意是助洁人员提供的清洁服务使人放心且质量好。第三,在精神服务方面,影响最显著的是安全性(0.713),说明服务提供人员在提供服务时,态度和蔼,能够考虑到老人心理感受,这点显得很重要。第四,可靠性(0.762)对助医服务影响最显著,说明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很近,能方便到达较重要。

3.2.2信度和均值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所有测评项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信度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②各测评项的均值都低于4,表明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价不够高,未达到满意水平。

3.2.3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以上归纳的四个因素(助餐、助洁、精神、助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助餐、助洁、精神、助医四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检验显著性非常高(P≤0.01),说明这四个因素之间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高。

其次,为检验以上四个因素与养老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4.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宁波地区部分社区的取样和测评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四个因素会显著的影响老年人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依次是助洁服务、助餐服务、助医服务及精神服务。从总体上看,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评价为3.51分,未达到非常满意的水平,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分析和质量测评,建议相关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具体包括:①加大投入,提高社区的助餐服务能力。在保证助餐服务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增建助餐供应点、灵活供餐方式,提升助餐服务的受惠面和便捷性,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②社区助医服务能力强化的关键在于突破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增加和开设家庭病床、上门问诊、送药上门、定期联系等项目,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就医困难问题。③整合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对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辅导、娱乐关怀等活动,注重精神服务供给的常态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真正做到让老年人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章晓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2012:22-57.

[2]许琳,唐丽娜.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六省区的调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1:32-37.

[3]徐立忠.老人问题与对策[M].台北: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89.

作者简介

李燕燕(1985-),女,籍贯:山东潍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服务管理、创新管理。

基金项目

本研究由2015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基金支持(课题编号:ZMZC201521)。

篇5:要求拨付社区居家养老申请报告

本社区地处红坡墩万宁西路旁东至大源镇交界,西至乐家桥,北至珠山桥头,南至建安路,区域面积6.14平方公里。

公园社区现有1026户,3346人口,66周岁以上老人有331人,其中三无老人2人,空巢老人12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问题的出现孤寡、贫困高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公园社区需要购置健身器材、桌椅、床铺娱乐器材等需要购置资金、望贵局给予批准为感。

篇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海淀区万福年华养老服务社是隶属北京万福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社区养老服务业务,也是 海淀区唯一一家民政局作为主管单位的非盈利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人家庭 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 能。社区事物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龄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站下设医疗保健、日间照料、代买代购、居家卫生、文化娱 乐等服务。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拓展社区多元化服务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空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占地150平方米,内设书报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厨房、全方位为社区60岁以上 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代购代买、配餐送餐、居家卫生、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使老年人在 舒适的环境中有所依托,愉快生活。服务站共有2名兼职助老服务员,一人专门负责日间照料室,一人专门负责上门入户为老年人服务。目前辖区内享受政府购买无偿服务的老人有1人,有偿服务的老人2人,独居老人5人。每月安排一名 助老服务员为无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助浴、入户巡视、代购等服务,为2位有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代购代买、代洗衣被等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一对一的电话、入户探视。服务站坚持 每月一次管理员安全管理例会,适时反映社区老人的需求和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社区以归侨小区为活动中心,室外活动场所总面积1200平方米,有一个羽毛球场,一个老年健身场 所,一个灯光球场,每周的二、四、六日组织社区的老年人在灯光球场跳舞健身。社区的舞蹈兴趣 小组多次参加街道、社区主办的文艺活动表演,泉州市老年艺术节第四套秧歌舞表演,不断丰富了 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在和睦舒心的家居氛围中安享晚年。社区养老服务站充分利用辖区资源,通过各种行业的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 务。与辖区内服务站签订协议的2家医疗诊所,免费为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测血糖,量血压、各项 常规检查。3家杂货店开展送货、代购服务,2家理发店开展上门理发、修面、烫发、染发服务,1家 居家维修点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达到资源共享,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自从开展居家 养老服务工作以来,由社区老人协会牵头,社区主办,在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 形成了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 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优势,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帮 助老年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 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逐步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篇7: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老人、互助互利的原则,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保证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结合当前有关养老的规定,经过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养老服务事宜,自愿达成以下协议条款,供各方遵照履行: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设立专人负责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组织、协调并管理相关事宜。为乙方提供辖区内老人的服务需求并对乙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监督。

2、甲方积极配合乙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的对服务单位进行工作评定,不得有无辜强加服务人员服务项目的行为。

3、甲方应每月一次电话或者派出工作人员走访、征求老人意见、及服务人员服务情况,核实老人及乙方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4、甲方如发现乙方服务有损害甲方权益的行为,或不胜任服务工作时,甲方有权解除协议。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受甲方委托,承接本辖区居家养老(助残)服

务工作,收费应不高于市场价格。服务人员要经过培训后上岗,需做到善待老人、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周到,在服务过程中要确保服务对象的人身、财产安全。

2、主动关心老人的需求,向老人提供合适的护理人员,保证护理人员身份清楚、手续完备、身体健康。

3、乙方有告知老人服务内容、收费等情况的义务。

4、乙方及时协调解决甲方和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

三、解除协议

1、协议期未满,甲方要求解除协议,应提前7天通知乙方;乙方无故要求解除协议的,应由乙方负完全责任。协议执行期间,如发生纠纷,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协议期满、协议内容变更、终止等,乙方应及时到甲方处理相关手续;愿意继续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在15天内与甲方签订新一轮协议。

四、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国家得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任何一方出问题各自负责。乙方应在服务期限内,选派适合为甲方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做到,乙方应为甲方及时调换护理人员。

五、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

1、服务内容和期限:xxx

乙方提供服务:xxx

乙方的服务时间:xxx

协议期限:协议期为xx年。

20xx年月日至20xx年 月日止。服务地点:xxxx2、甲方辖区内老人持券到店消费,约定收费标准如下,乙方不得私自提高价格:

Xxxxxxxx

以上内容需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

负责人:(签字)

地址:

电话:

年月日

乙方:(公章)

负责人:(签字)

地址:

电话:

篇8: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特点

居家养老从居住方式上看,是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分散居住在自己家里的一种养老方式,看似与家庭养老相同,但从本质上而言它和家庭养老有很大区别。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为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用于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1]。杨宗传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分散居住在自己的家庭养老,而不是集中居住养老机构养老,是与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家庭照顾)不一样的一种养老方式[2]。居家养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旨在提供家庭养老中经济保障以外的其他大部分服务,可提高服务效率,增加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能使老年人具有安全感、归属感

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邻里关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需求。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这里是老年人长时间生活的场所,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习惯。此外,亲情也是无可取代的,老人和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相处也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也是老年人满足精神慰藉需求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愿意接受不离家庭居住的养老方式的主要原因。社区居家养老能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得到精神慰藉[3]。

(二)能够缓解居民的经济压力

虽然快速发展的机构养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机构养老模式相比,相同效用情况下居家养老的成本要低得多[4]。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较多的公办养老机构。民间资本参与的养老机构成本较高,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从入住费用来看,只有少数老年人有支付能力,尤其对于农村居民更是望尘莫及。另外,老年人主要的财产是居住的房子,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人愿意为筹集机构养老的费用将自住房子变现。因此,机构养老费用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或压力。而居家养老居住在自己家里,购买的是需要时的上门服务,其费用要大大低于机构养老费用,缓解了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三)能够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家庭矛盾的产生更多的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老年人如果站在自己角度就会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子女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自己生活需求、自己的精神需求,然而更多的家庭已经进入“4-2-1”家庭模式,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已经进入老龄化,这样一对夫妇至少要赡养4位老人,1个孩子。他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难免在精力上对老人、孩子照顾上有疏漏,加剧了家庭矛盾。而居家养老服务在使老年人享受家庭的氛围的同时,服务者很好地替代儿女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使家庭中的劳动者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其解除了后顾之忧。老年人更加理解儿女的辛苦和不易,儿女们会在工作之余供奉尽孝,家庭气氛其乐融融。这种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二、杨凌居民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特点

(一)老年人退而不休,完全养老的时间较短[5]

杨凌是国家唯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是依据辖区科教单位发展而成的一座美丽小镇,虽然地处农村,但人口的文化程度非常高。这里的专家学者虽然已经退休,但退而不休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他们仍著书立传,行走在田间地头,活跃在自己的岗位上。杨凌政府机关现已退休的工作人员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从周边地区抽调的杨凌本地人,多数配偶和子女在农村有土地,退休后也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因此,这些退休老人一般在丧失生活能力以后或失去老伴后才需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完全养老的时间较短。

(二)老年人养老的成本较低[6]

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文化气息,优美的自然环境,低廉的生活成本,加上越来越方便的交通设施,使许多老年人不愿跟随外迁的子女生活,甚至年轻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退休后迁居杨凌。与大城市相比,这里没有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较高的生活成本,居住在自有住房的老年人衣食住行成本相对低廉,养老成本较低。

(三)养老保障需求存在差异性

杨凌不同于其他县区,农村居民的安居小区大都在城区。从居住形式上看,城乡没有多大差别,然而从养老保障需求来看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从养老服务需求的强度看,科教单位退休的专家学者大都子女不在身边,即使有子女在杨凌就业,父母与子女同住一屋的现象也较少见,大部分父母都是独立居住。这部分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比如家政服务、三餐供应等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而其他居民,尤其是近几年才进城的农村居民延续了养儿防老传统,多数父母与儿女同住,更多的养老需求由儿女满足。从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看,科教单位退休的老年人除了对物质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阅览室、老年大学等,而其他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对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这为相关部门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内容提供依据,要根据不同小区的居住对象的特点提供相应服务内容。

三、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被关注,但落实力不够

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的养老服务模式,关系着养老保障事业的成败。2013年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杨管发[2013]18号),意见中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是到2015年底,全区要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建制村。然而通过走访调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仍然停留在规划阶段。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执行力不够。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难以保障[7]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够顺利实施,而且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政府一拍脑袋就能开办的事情。杨陵区之所以2013年就相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统筹规划,但成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费保障问题。经济保障决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规模与档次,社区居家养老资金应该来源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种渠道。政府应该在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方面有所作为,根据杨陵区人口居住特点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落后[8]

由于资金、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处于低级阶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非常落后。作为最大科教单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区有针对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餐厅,其他社区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市区社区很少见到相关的养老服务中心,最多在居住小区内安装几个简单的健身器材。智能化养老信息平台是居家养老必备器材,通过这些装置才能够及时了解居家老人需求。

四、促进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发展居家养老体系,各国政府都会在发展规划、运行机制、政策扶持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9]。以英国、瑞典、新加坡、西班牙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政府建立的基层组织运作,非营利性的民营机构和中介组织作为补充。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市场并重型的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社会团体或中介组织按商业化原则提供,政府负责制定法律并进行指导和监督。因此,应充分发挥杨凌两级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发展规划、运行机制、政策扶持的详细规定,以确保杨凌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二)多元化筹集社区居家养老资金

快速的老龄化速度,庞大的老龄化规模和“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无法完全以福利的形式由政府向国人无偿提供,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也应是多渠道的。

第一,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从社区居家养老的性质看,它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主体,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从各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看,不管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并重型,政府财政支持都是居家养老事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杨凌两级政府(示范区政府和区政府)应该通力合作,明确各自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将杨凌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壮大,让杨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决定了提供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有市场主体。相比于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的参与能够极大地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快速解决政府资金不足,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政府应该从政策、税收等方面鼓励市场主体投入居家养老事业。

第三,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的对象是失去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常常会得到爱心人士的关注。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呼吁等方式筹集捐款,鼓励个人、社团、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金或者物质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慈善组织进行资金的社会募集,利用这些募集的资金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对居家养老出现的资金缺口进行补充。通过社区养老专项基金的设立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加强基金的筹集、运用及监督工作,确保基金能够真正运用到居家养老发展中。

(三)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养老服务人员分为两大类,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规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及权限。其次,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服务人员是和服务对象接触的一线人员,其素质高低,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服务对象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程度,是树立服务形象的关键。另外,我国养老服务业处于新兴产业,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因此,社会应该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校或职业院校应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四)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提条件。杨凌地方小,城乡差异不大,政府部门应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各小区内有利于老年人出行的住宅小区的建设或改造,其次是满足老年人健身、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便于其生活就餐,再次是建设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蔡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5,(4):21-25.

[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59-60.

[3]杨励.推行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逐步完善新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6):37-39.

[4]肖成林,于淑文.新农村农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7-69.

[5]李艳,李雅君,何静.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城市养老模式研究——以齐齐哈尔居家养老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9-41.

[6]初炜,胡冬梅,孔祥金,吴云红,宋桂荣.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养老模式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12):87-90.

[7]陆耀明,李静思,张小燕,吴兵.关于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行政管理问题浅谈——基于保定市居家养老调查数据分析[J].学理论,2012,(25):78-80.

[8]季磊,章昕泽,张颖洁.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探索[J].现代商业,2014,(11):78-80.

篇9: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关键词: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30-02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继世界上所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257.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4.9%增加到9.4%,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对我国养老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社会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滞后的情况下,居家养老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推崇。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是适应我国养老新形势的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开展当中,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日益凸显,多方面阻碍了居家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区服务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不足。

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低。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年龄偏大,服务水平较低,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的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很少受到专业社会工作的熏陶,真正社工专业出身的少之又少。面对社区养老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其次,社区服务培训缺乏专业性。虽然大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都接受了专业的相关服务培训,但是这些培训仅仅是一种针对上岗员工的短期培训,专业性不强,也不系统,不连贯,没能够把真正的服务理念灌输其中。简单的岗前培训并不具备实际的成效,面临复杂的现实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再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单一。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政府垄断服务导致导致竞争缺乏,以致服务质量下降。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程度也严重不足。社区成员的志愿参与度更低,只有低龄健康老人、年轻学生组成一支比较固定的志愿者团队,专业服务人员也比较缺乏。

2.社区居家养老规模化水平低。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由民政部门在做,其他部门和与民政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在责任和义务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划分,造成提供服务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政府在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和整体规划上的缺失,导致服务项目不健全,对服务资源的管理也产生混乱,出现多头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缺失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规模化发展。资金来源上,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但是对于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部分老年人购买服务和用于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工资发放等来说是杯水车薪。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有限成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瓶颈,直接制约了养老服务的规模发展及该模式的效果发挥。

3.需求方老人参与度不高。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通过在社区内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实现的。但是在调查中,很多社区中老年人并不知道居家养老的含义,也不了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性质,更不需要说参与了。在大部分地区,政府直接提供或间接购买服务的对象主要限于自理有困难的老人,特别是城市的“三无老人”,服务覆盖面十分狭窄。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和示范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仍是一种不完全的救济型服务。

在法律规范方面,我国还没有颁布专门关于居家养老的法律,各地区、各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下发的文件基本上都是以2008年1月2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思想。因此,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并不高;从地域上来看,一般都是针对各地方所制定的,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诸多方面从多角度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的规模发展。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1.以专业化人才带动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规范化。

众所周知,专业决定质量。在居家养老起步阶段,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经过调查了解,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人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工作的人。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配备的人员应该以专业化人才为主,辅之非正规照顾人员。例如:应该建立一个由社会工作者、专业家政人员、失业低保人员等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进行相关职业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对合格者发放从业资格证书再正式上岗。其次,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各类志愿组织。这样一来,面对老年人需求的增多,两大服务主体统筹兼顾:完善服务类型,设置多样性的服务项目以供老年人选择,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照料相结合;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服务,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

2.政府加强管理与资金支持,实现社区居家养老规模化、网络化。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所以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和监督办法。社区组织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和配合,部门间缺少沟通,没有形成合力,组织管理分散化,各层级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无法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增强关注力,与社区联动起来,确立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和规范来指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实施与开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职能,实现层级联动,互相监督,打破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另外,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统一的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形成网络,为居家养老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随需的为老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尽享现代社会带来的便利,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一种规模效应,运行标准化。

3.增强社区居家养老的知名度与可信度。

社区居家养老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保证老年人的参与率是实现其稳定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便利、经济、快捷等特点。加强居家养老的宣传不能仅仅通过标语宣传,口头宣传,政策宣讲等方式,首先应该让居家养老试点化,让部分老人亲身体验居家养老的优点,这样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推进居家养老。

其次,家庭养老主要依靠传统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这样就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居家养老模式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体系持续发展下去。所以,要使社区居家养老有法可依,设立一整套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政策,包括鼓励、优惠、服务标准及法律责任等;加强对社会支持行为的激励、规范与引导;丰富完善居家养老的政策法规体系。这样一来,在保障老年人权利的同时,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可信度。从而吸引更多的老人参与进来,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恒.老龄化社会中国准备好了吗[N].光明日报,2011,10,13.

[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载《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3]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159一161

[4] 王静,范绮萍,李雪霜.我国养老模式发展与探索[J].现代护理,2005,(18).

[5] 居家养老服务研究课题组.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R]. 北京: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8

[6] 缪青.社区养老照顾势在必行[J].求是,2013(7).

[7] 荆文娜.居家养老服务:富裕的归市场,保障的归政府[N].中国经济导报,2012,9,1.

[8] 张良礼. 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9] 周德民.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2,(6):38一40

[10]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120一122

[11] 赵丽宏.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养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112一115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许阳超、李静、台启婷均为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2级本科学生,李婕为项目指导老师

篇10: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1)专业护理团队持证上门服务。

2)高品质、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康复、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文娱活动、义工援助等专业化一条龙服务内容。

3)个性化照护方案和个性化营养配餐服务。

4)以国际居家养老品质、健康幸福生活为核心竞争力,满足长者生活和心理需求。

篇11: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中心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大幅增加,单靠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并不足以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必须以社区为依托,把养老服务引入家庭,使广大老年人在家中、在社区里就能享受到多样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服务。江门市蓬江区现有户籍人口近4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6.7万人,占户籍人口14.26%。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新时期社会养老模式,蓬江区把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项目从2011年初开始规划筹建,2011年底正式动工,2012年底落成。该项目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区政府无偿提供3800多平方米物业作为项目建设场地,省、市、区三级福彩公益金资助了450万元,昌兴关爱基金、伍威权慈善基金、香港通济商会等社会慈善团体捐助了220万元。为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区领导多次带队到佛山顺德、南海等地考察学习,汲取先进地区经验;区民政局领导亲自督办项目建设,切实做到项目建设进展每天一报。为使示范中心的功能设置和服务内容更切合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区民政局专门委托社工机构深入辖区1000多户老人家庭开展调查摸底,为“三无”孤寡老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老人、60岁以上重点优抚对象等建立了健康档案,为中心投入使用后率先覆盖特殊老年群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示范中心建设过程,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桂光,江门市委副书记聂党权、副市长陈佳林、蓝华等专程到中心视察指导,省委巡视督导组在蓬江区巡视督导期间,也对示范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新落成的江门市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由功能服务区和管理服务区两座大楼构成,内设有社区饭堂、日托中心、按摩理疗室、心理咨询室、社区影院、时间廊、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法室、乒乓球室、棋艺室、舞蹈室、残疾人庇护工场、老年人中途宿舍、平安钟、理发室、慈善超市、老年人保健中心等。其中,位于中心一楼的伍威权庇护工场是康复及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内设辅助就业区域、职业培训区域、农疗区域和小家电维修区域,为辖区成年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训练、康复功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辅助就业、康乐文化活动等服务。日托中心设有50个床位,由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专业社工为日托老人编排在中心每日的活动,包括兴趣班、体育活动、生日会等,使长者身心舒畅,让其家人放心。社区饭堂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创新”的原则,实行集中就餐和送餐相结合,关顾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包括普通餐单、高血压餐单、糖尿病餐单在内的个性化餐单,切实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优质、均衡营养的膳食,解决其日常就餐困难。社区影院按照标准影院设计,配置了高清投影机、150寸大屏幕和50张舒适座椅,每天为老年人播放两场电影,具体播放影片由参与的老人自主决定。老年人保健中心引进辖区专业卫生服务机构资源,配有完善的保健设备,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咨询、保健及应急服务等。位于中心二至七楼电梯大堂两旁的“时间廊”是中心的一大特色,通过收集整理了300多张珍贵的江门历史图片,按大致年代排序,以“时间廊”的形式予以展示,给老年朋友们一个怀旧回忆的时间空间。除了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的活动场所外,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还配备了很多智能化系统,如呼叫中心,为辖区独居老人配备了具卫星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的呼叫手机,依托江门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平台,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整合医院、超市、家政公司等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和紧急救助等服务。

江门市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实行政府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运营的方式,引入了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老年人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随着示范中心的投入使用,预计2013年每天将为全区140多名特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50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200名老人提供会员服务,为300名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为500名特殊老人提供求助铃服务,越老越多的老人将通过示范中心这个平台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老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48位老人参加沙龙

建言献策

江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梁绮桦 通讯员/林文静)老人们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老人们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服务中心的事务中来呢?10月19日,在岭梅社区婚姻教育学校,蓬江区老龄委、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蓬江区白沙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了一个老人沙龙,48名老人纷纷畅谈“我眼中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到政府事务中来。

老人关心

一日三餐和会员服务

当天,白沙街岭梅、羊桥、阜康、复兴、迦南、花园共6个社区的老人分成6组,在两个讨论主题中各抽取一个进行讨论,这两个主题分别是对该中心的老人饭堂和会员服务有什么建议。

羊桥社区的老人代表刘伯说:“我是个空巢老人,虽然有子女,但子女已成家,没有和我一起居住,平常我自己做饭比较麻烦,到外面吃又不放心,所以经常随便吃吃就算。希望老人饭堂不仅向特殊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也能照顾越来越多像我这种独居的老人家。”

至于收费方面,刘伯表示,很多老人的退休金都不高,希望老人饭堂的收费与营养比外面餐厅的有优势,饭菜每餐最好在4至6元之间。另外希望低保老人可以享受更低的收费优惠。“我一直烦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解决我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那该多好啊,那这里将是我第二个温暖的家。”

在讨论另一个主题——会员服务时,花园社区的老人代表许伯说:“平常,我白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去消磨时间,社区的娱乐活动比较单一,我想去上老人大学,但花费又比较多,我退休金不高,负担起来有点困难。如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后能为会员提供一系列的活动项目,老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参加,那就好了。”许伯还希望会员服务能够推广到各个社区,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贴心的老人服务,让老人们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当天,各个社区的老人代表纷纷就收费、服务项目等提出建议。复兴社区代表表示:“希望服务中心可以设立更多的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室,舞蹈室、棋牌室等,让不同兴趣爱好的老人都能在服务中心享受服务。”

阜康社区代表:“希望对老人进行分期分批收费,对于孤寡老人及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减免收费。”复兴社区邓玉欢女士表示:“举办这个活动,说明了市、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对老年人工作的重视,重视基层老人的意见,我希望这个综合服务中心可以办得好,以后在市区内多建类似的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

将提供五类服务

据了解,蓬江区是我市中心城区,下辖三镇六街,现有户籍人口47万多人,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6.7万多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3.6%,老龄化日趋严重。从2010年开始,蓬江区委、区政府筹建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计划在今年12月份投入使用,并将以此为平台,对蓬江区现有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日托、康复保健、社区饭堂、文化娱乐、图书馆、体育健身等多项服务,打造具有蓬江特色的老人服务机构,推进蓬江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火炬电子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下一篇:全国一卷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