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2024-05-02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11.(6分)

①《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由阅读体验引出实地寻访,行文自然且真实可信。(2分)

②《瓦尔登湖》所表现出的怪谲异常的思路,执拗的不愿苟同性,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给予作者动人的体验,丰富了文章的内涵。(2分)

③为后文通过梭罗木屋来诠释梭罗的精神世界作铺垫。(2分)

12.(6分)

⑴梭罗搭建小木屋,在瓦尔登湖畔生活,这并没有多少物质的艰苦;他的苦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愿对文明世界叛逆的精神之苦。(3分)

⑵梭罗以一种勇敢的实践精神深入自然,来到瓦尔登湖畔生活和探索;我们要评价梭罗,也就必须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走进自然,去了解和感受他。(3分)

13.(4分)

表达了作者对梭罗的思想精神在后世渐渐消失的忧虑和痛心;(2分)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一种深沉的反思和批判。(2分)

14.(8分)

①小木屋临近瓦尔登湖,环境优美,亲近自然,具有自然之美。(2分)

②小木屋简单朴素,体现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之美。(2分)

③小木屋真实本色,也是梭罗探索真理之地,呈现一种精神之美。(2分)

④小木屋曾向着世界开放,启发了无数人,展示着一种价值之美。(2分)

篇2: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多少人向我推荐梭罗的《瓦尔登湖》。几年前我看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主题和思想,也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件和故事,更不是令人沉迷炫目的才华。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执拗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他在林中生活了一年左右,而且那片林子离人烟稠密的康科德镇很近,在当年步行也不过三十分钟;现在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即可。据许多人回忆,那一阵的梭罗时不时地到爱默生家饱餐一顿,并在回去时带走大量吃物。再说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里有鱼,梭罗常常垂钓。总之在那里住一年二载不是想像的那么困难。瓦尔登湖边也绝非蛮荒老林。见过真正的苦难,瓦尔登湖边的苦太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他的动人,在于精神。一个没有出路的大学生,一个被人嘲讽的年轻人,采取了近乎极端的方式,给眼前的文明世界来了一家伙。这需要勇气、勇敢,需要敢为人先的那么一种倔气和拗气。这才不容易。在一个文明世界敢于放弃,自我流放,敢于自愿地走向所谓的落魄,这绝没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

梭罗一去不回头。不是不从林子中回头,他很快就返回了;而是他在已经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再不回头了。从林中,从瓦尔登湖边回来的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地做个好孩子了。他也从不打算去做。他因不纳税而遭捕,还在里面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准备在放他的那一刻宣读,对抗他认为的坏政府。人的自由,包括对坏政府的不服从,在他看来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一篇《论公民的不服从》,即可概括梭罗的全部精神。不服从,就是不服从,不服从既成的一切陈规旧习与偏见。人生需要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实验,勇于投身进去的,就一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梭罗去瓦尔登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

人们都愿意用诗人式的偏激来原谅梭罗式的言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探索者的侮辱。原谅者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平庸与恶劣。

我来到了瓦尔登湖。

我不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在视野里,它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而且我还怀疑是被好事之人给拆毁了的。中国、外国在这点上差不多,那就是都太愿意破坏了,而不太愿意建设。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多情者,懂得事物价值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而且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

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象。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犟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棕黑色的木屋和雕象,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这些都在他的书中写得明白。

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因此我得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那么真实。而我们知道,时下的世界上,有诸多东西都是谎言堆积起来的。

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梭罗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创作;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的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

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

他是一个如此放松的人,亲近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和善相处。他在当年出门时几乎从不锁门。他发现来光顾这间小屋的人也大致友好,他们既不破坏也不拿走这里的东西。他觉得一切既是大地所赐,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

而今我看到的却是一个锁闭的小屋。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

(选自《张炜散文》,有删节)

11.文章以“梭罗木屋”为题,但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阅读《瓦尔登湖》引发的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12.结合作品,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6分)

(1)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味。(3分)

(2)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3分)

1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末“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4分)

篇3:阅读·写作·教育——张炜访谈录

答者:托尔斯泰在我们许多人眼里是高不可攀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那一批俄罗斯作家直到如今仍然站在文学和精神的高巅之上, 让人仰望。我去过俄罗斯, 尽管时间不长, 也还是有助于自己对其作品和作家的理解。那是一片世界上最开阔的土地, 横跨欧亚大陆, 孕育出了一些伟大的文学人物、思想人物。他们作为一个作家所拥有、并始终坚信的强大的人道力量, 是今天的文学写作中特别稀少的。比起他们存在的那个时期,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版图是非常可怜的。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那样的巨人, 但是却学会了嘲笑那样的巨人。

比较那个世纪, 尽可以藐视今天的文学潮流。无论这样的潮流多么汹汹滔滔, 都不必依从。即便以一个人的单薄之躯, 也仍然可以抵御和反抗这样的潮流, 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当年的俄罗斯文学家也并非在适合自身生存的潮流里畅游, 而是相反, 他们一生都在逆流搏击。现在往往相反, 写作成了尽力适应:适应市场, 适应下流, 最后让自己也变得下流。这种潮流一旦形成, 人们将不再相信一切人道的力量, 生活会格外痛苦。

问者:张老师, 您目前的阅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进行, 还是自由、随意地阅读?阅读如何做到与时俱进?能否简单地谈一下您的阅读计划和阅读方法?

答者:我的阅读基本上没什么严格周到的计划。阅读不过是一场寻找, 是渴望与另一些人、一些灵魂的相遇。百年一遇的伟大艺术和思想保存在书页中, 这就是我们活着的幸运。人生如果说还有比这个更幸运的事情, 大概也不会太多了吧。有人可能以为只要是名著, 就是那样的保存———现在看可不一定。名著形成的原因也很多, 有时并不一定因为伟大和卓越。一种稀有的特色也可以著名, 尖叫也可以著名, 但不一定卓越, 更不一定伟大。当然, 一个读者也不必非伟大而不读, 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趣味。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当代作家是历史上的作家所不能取代的, 因为我们活在同一个时期, 遇到的是相似或相同的问题, 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 并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和面对这些问题, 这决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 阅读当代作家永远是必须的, 无论这个当代有多么“渺小”、作家有多么失望。说到底, 任何时代都会拥有自己的杰出人物, 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辨认他们。否定一个集体一个时代中的精神个体, 是非常危险的。小时代, 就是用垃圾淹没和遮挡巨人的时代。我们的阅读, 就是寻找, 就是拨开人丛, 以便望到古代和现代的巨人。我喜欢的我就读, 但我喜欢的, 也不一定全是巨人。

问者:文学是否要消亡?文学阅读能不能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文学创作会不会终结?面对文学领域争论激烈的这些话题, 您向读者坦言文学不会死亡, 但又有些悲观地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当下文学没有蜕变。就此, 您能否告诉读者当下的阅读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中?假若文学在蜕变, 作家应该怎么努力阻止这个变化?这个历史重担的责任人是谁?

答者:许多人反复预言文学的死亡, 这既不正常又很好理解, 因为有许多人是好意地忧虑和担心, 还有许多人是没有写作能力――不熟悉文学, 站在很远的界外, 于是就会有一些很外行的、不着边际的话说出来。从雨果当年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原来几百年前就有人在这样问了。只是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成立, 是一个假问题。文学就是人, 人存在, 文学怎么会不存在?

人的存在方式不同, 文学存在的方式就不同。这都是正常的。英国文学老太太莱辛说了一段话:那些不停地预言文学要死亡的人, 都是一些不会写作的人, 他们不会写, 于是也就认为写作无用, 写作活动早晚会结束。老太太的这句话说得有趣而通俗, 这里可以参考一下。

再说一遍:文学就是人。文学是一个很大很遥远的问题, 就像太阳和空气, 可以谈论它, 而且它从绝对意义上看也有个寿命的问题 (太阳的寿命) , 但对比我们个体的生命, 这寿命是不必天天讨论的, 因为个体之小与太阳之大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一天到晚在讨论一些不成比例的事情, 除了可笑还有什么?有的“文学少年”一天到晚谈论文学死亡的问题, 就是不好好写作。那么大的事, 像太阳的存在一样大的事, 不需要他天天谈论和忧虑。他所要考虑的, 仅是好好写作或不写作。

问者:在您的作品中, 您几乎很少提到自己喜爱的外国作家的不足和缺点。很明显, 喜爱一个作家, 应该对一个作家有全面的把握。对于您很喜欢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对于他们的文学创作中的不足和作家创作的“短路”, 您又是如何进行解读的?

答者:任何一个作家都有不足之处。但有的作家给人的是巨大的感动, 这使我们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去谈什么“不足”。因为这毕竟不是作家研究, 而只是文学阅读, 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做出的感性评判。热爱和热情, 钦敬和折服, 这时候有可能就是全部。阅读说到底是一次慨叹、一次被感动的过程。

问者:还记得您说过, “我们是一个儒家社会, 有着自己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我们力图综合其他文化, 在广泛的交流中学习, 但这并不意味着丢弃自己的文化。任何丢掉了自己文化的民族, 使自己的文化崩溃的民族, 都没有好的下场。文化是民族的基因”。那么, 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将其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呢?如何读为所用?

答者:事实上, 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 无论他离我们多么遥远, 人性都是极其接近的, 只是外部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我们相差较大罢了, 这就是圣人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一种深刻的文化联系, 在阅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它们大多数时候是潜隐的, 而不是明晰条理的。这包括了阅读中的欣悦, 这种欣悦有时也来自文化冲突的结果———你好奇你才觉得有趣, 你比较你才向往它。

我们一些浅薄的时尚追逐者总以为自己才是最解放最时髦的, 总是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切去叫好, 实际上这正是老土的特征和表现。向着欲望前进并不等于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面对客观世界的表述自由, 这也包括复古、向前或向后等等不同的方向。

我们古代圣贤的一些表述和思维意向, 经常在今天一些西方大师那儿找到对照和呼应。最本质的人性的力量和美, 放到全世界都会通行无阻, 它不须翻译———我们的思考和阅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 就会有吸收的自信和坚持的自信。

问者:2008年8月, 您在接受《东方人物周刊》记者马军的采访时说, “文学是我生命中的闪电”。确实,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 从《柏慧》到《刺猬歌》, 您一直被称作中国当代文坛少有的“人文作家”。这不仅因为您的理性与反省精神, 更是因为您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执著坚守,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信文学对您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因为山东作协主席的身份所赋) , 更是一种生命、生活的因子。文学对您的生活、情感有什么样的影响, 能否就此为您的读者解开心头之惑?

答者:文学创作中的一部分, 比如小说这种形态, 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烟火气。因为文学要展现貌似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细节。但文学的骨子里仍然是诗, 是极不通俗的生命的核心。生命在极为感动或感激的某些瞬间, 的确会有一些特别的发现和表达, 有激烈的非同凡响――这就是说, 它相当于天空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所以我才说“文学是生命中的闪电”。一个作家好的文学表达, 不是对自己的拔高, 而是对自己的深入, 是对自己突然的、冷峻的发现。同样, 对他人也具有一样的意义。

问者:“我们的文学已经摆出了这样一个‘歪戴帽子’的姿势, 你如果不歪戴一个帽子, 似乎就不能称为‘文学’, 更不该被出版推介给读者。”您曾愤慨地指出, 文学遭遇了“物欲横流”的“现代妖怪”, 本来就已经很难对付, 却没想到批评家们也早就倒戈, 与妖怪联手, 而这正是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非常绝望的原因。那么, 张老师, 您自己的创作是如何转变“歪戴帽子”的姿势?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是否可以说,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 真诚的“正戴帽子”的写作真的是举步维艰?

答者:我不认为现在的写作就一定是历史上最难的, 也不是遇到的困难最大的。任何时代, 不是有这样的困难, 就是有那样的困难。孙悟空一路上遇到的妖怪也是各种各样的, 它们都不好对付。问题是每遇到一个妖怪, 就要解决了它再往前。总认为眼前的妖怪才是最大最难对付的, 是不客观的。

文化专制是粗暴的, 商业化市场化就不粗暴了?同样粗暴甚至更加粗暴。认识不到这种粗暴并不能够与之斗争, 就会走向可怜的依从的境地。有时候人是极怕物质优待的, 物质对人的腐蚀力超强一等。威武不能屈是一回事, 富贵不能淫又是一回事。

问者:您曾经提起, 以中国文学为代表的文学, 很可能产生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作家、最成功的作家, 他们会走得很远, 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写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好的、最优美的、最深刻的文学。为什么是中国作家, 最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作家?您的这种写作的民族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吗?

答者:中国人多。人多的地方当然比人少的地方更容易产生杰出的作品。十三亿人口是一个事实, 而不是虚拟。这么大的一片土地, 这么多的人在苦斗, 在磨砺, 精神和艺术上产生巨人的可能当然还是最大。小国寡民也有机会, 但不能说机会更大。

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出了不少文学巨人。这就是历史的经验和依据。有的省份就接近一亿或一亿多人口, 这是多么庞大的人群啊。这么大的人群里又蕴藏了多大的秘密, 有着多么巨大的挖掘力和表现力, 这都是难以预料的。这种设想不是什么民族自豪感, 而是源于对人的敬畏。

问者:还记得钱谷融老先生曾经评价您说:“张炜这个作家很真, 很诚, 比较有人格魅力。所以, 他的作品很值得研究。”确实如此, 在这个浮华的年代, 您始终坚守着一片心灵净土, 不断地创作出让人敬重和惊醒的作品, 您的《激情的延续》《守望于风中》……不知让多少人为此而百感交集。您能否就作家的人格魅力, 谈谈自己在创作中是如何艰苦而又孤独地坚持着那份写作的真诚和激情的?

答者:我常为自己的软弱而不安, 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魅力和力量。老前辈对我的鼓励, 让我从心里感谢。但我软弱, 却不想随波逐流, 我还要尽可能朴素真实地思我所思、言我所言。我这儿没有什么崇高大纛, 但一毫米的文学理想、生活理想还是有的。我特别不认为一切的崇高都是假的, 特别不认为一切的牺牲都是傻的。我做不到的伟举, 却相信人世间是存在的, 因为总有人会做到。

问者:在您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 有一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是抹不去的。他终日把自己囚禁在老磨屋里, 用宽厚的脊背对着外面的世界, 但是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人在对自己的家族和个人历史的现实思考过程中最痛苦、最激动又最耐人寻味的挣扎与搏斗。他是历史铸就的一座苦难的雕像, 一个孤独、痛苦的灵魂, 是家族仇恨与历史苦难的见证人, 是一个被种种血腥和噩梦震碎了灵魂的苦难恐惧者, 但也是有勇气直面苦难的思索者———他就是《古船》中的隋抱朴, 承载了太多沉重的历史苦难的一个人。请问张老师, 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否与您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果有关, 您又是如何处理现实素材与文学创作题材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您能否就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 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答者:我不能说《古船》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 或就是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但我一定对其有过长期的、深入的体味, 这是自然的。创作出的人物与作家的关系不能不说是神秘的。现在有将写作者与作品截然分开、或紧紧相系, 这种两极的理解其实都不对。

作为一个写作者, 比较苛刻地生活着, 作品才能有一点点不同吧!这个问题从来都是很难回答的。人如果想松弛无忌地生活, 又能有独特的写作, 这只会是一种奢望吧?当然人是自由的。可是读者对作家的厌恶和轻视以至于藐视, 也都是自由的。

问者:作为作家、名人的您, 面对社会热点以及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您平时会通过什么途径传达自己的态度?这些新闻事件能否成为您的写作素材?就此, 我想问一下张老师, 您平时的写作素材是如何积累的?能否就写作技巧, 谈谈自己的见解?

答者:我不是招摇起来的那种所谓的“名人”。那也是可怕的一种人。我是沉默工作的人, 就像农民一样劳作。农民的土地, 别人走过来看到庄稼, 就知道这儿有个耕种者。我想理想的作家和他的工作, 就应该是这样吧。

好的作家不太在意自己的声音大或者小, 也不在乎效果, 只是觉得应该发声了, 就自然地说出来。这样一生, 既是一种生活, 也是一种成就。

我关注生活, 关心人的生存。我只对人类的不平等耿耿于怀。这是我无法掩饰的。我写作, 因为我无法掩饰。我爱生活中的许多, 所以我的写作会有不同的色彩。我认为认真地生活着, 才有写作的内容和技巧。

问者:您的创作一直在尝试新的变化, 甚至构成了一个创作体系。那么在您的不断创新与思索中, 写作的“变”是否包含着您一直以来不愿变动的“常”?这个常规、固定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可能是主题, 可能是技巧, 也可能是某种风格, 您能谈谈自己写作中的“变”与“常”吗?

答者:评论家对作品的理解自有他们的道理, 这会让作家琢磨着。但写作活动是自然朴素的, 感性极强。理性一旦压迫了感性, 这个作家就危险了。理性并没有压迫感性是正常的, 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作家是傻乎乎的。相反, 理性过强了, 倒有可能藏下了创作的危机。我自认为自己的写作变化比较大, 但大致还是沿着一条自己的路径往前的。这条路径是必然的, 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思想和艺术之路如果给人跳来跳去的感觉, 那一定不是好的作家。

那些最自信的作家, 才敢于写同一种人物和生活, 并且一直写下去;他们敢于写同一片土地, 一直写下去。这需要更大的力气。这是通俗作家所不具备的一种力量。比如美国的索尔·贝娄, 一生就写犹太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尴尬, 还有纠缠不已的思索, 有人就说他重复自己。他可能觉得没法向他们解释吧, 只好调侃说:我重复自己总比重复别人好吧?贝娄的话要解释起来的确会非常复杂的。他的原创力太强大了, 而不是太小了。有人恰恰不理解这些。写作, 这是并不通俗的心灵之业, 有时候要说清一个道理, 写上一本书都不够。

问者:中国文学已出现“往下走”的趋势, 越来越多描述肤浅欲望的、浅薄下流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甚至不乏某些知名作家和大作家的作品。这必然会影响到当今的语文教育。您对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如何看呢?

答者:有阅历的老师和读者多了, 写作的认识才能深刻。我说过, 小的时代, 就是用渺小的东西掩盖巨大的东西。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好的作品和作家, 而是被垃圾淹掉了。教育者和评论者本来应该是阻挡垃圾的人, 但你会发现:有时候正好相反。

中学教育是个大机会。中学生手捧垃圾最让人绝望。他们到了三十岁再懂事, 再去看好的作品, 去靠近大心灵大艺术, 是不是太晚了一点?中学教育让读者从小学会良好地阅读, 引导他们, 这个工作很困难, 却极有意义。那些极不像话的极浮浅的、连话都写不通顺的作品, 不是有很大一部分让中学生买去了吗?阅读到了如此境地, 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哪个国家才会这样呢?

问者:您曾在某次采访中, 表达出极度的焦虑, “现实中, 国人更年轻的一代中, 多是嚼着汉堡包, 喝着可口可乐, 听着摇滚, 跳着迪斯科, 看着无厘头电影, 读着文字垃圾, 成为最浅薄最庸俗的一拨。”还说, “现在的年轻一代哪有什么儒学的影响?他们接受的是‘五四’以后慢慢地形成的一种综合文化。‘孔家店’打倒了, 半通不通的西方文化进来了, 从此文化的怪胎在中国生殖繁衍……这种影响多么可怕。儒家文化最美好的部分被歪曲被利用, 最后又是连根拔掉。既然如此, 一个民族又将怎样生存?”您能否就当前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市场化、浅薄化问题, 谈一下您的见解?中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品位该如何提升?

答者:一个时期, 整个的文化气氛比什么都有力量。所以说现在很难办。难办, 不意味着要忍气吞声, 一言不发。写作、教学, 都是发言。不敢发言, 自私自利, 就不配当教师也不配当作家。把作家和经营文化产品搏利的商人混同一起, 这是庸人才会犯的低级错误。

问者:詹姆逊认为, 跨国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世界的作家往往兼有知识分子的身份, 担负着批判社会与唤醒民众的职能, 而您则通过您的小说担当了这一重任。那么, 假设把您的某些长篇小说的某些内容放入中学语文课本, 您觉得哪些作品对中学生的影响和触动会最大, 应该被选入课本?

答者:作家本来就是知识分子, 作家如果只是讲故事的人, 这算什么作家?哪有杰出的作家不是知识分子的?不是知识分子的作家, 只会是比较庸俗的人。比较庸俗的人写出的东西, 会是杰出的和有趣的吗?我们从来怀疑。我并不满意自己, 从来不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相反我知道自己的危机和处境, 所以我仍然有自己的敬重者, 如此而已。

篇4: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作家常常异于常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留下了可以传世的文字,还因为他们总是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作家的力量,就是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摒弃外界的喧嚣,于澄澈与清明之中书写世界。

阅读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长时间不读书的我们似乎也忘记了读书的感觉。著名作家张炜认为,没有书就像没有清新空气一样,难以呼吸。他以多年的创作和阅读经验告诉我们,正视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寻找经典作品,寻找阅读的乐趣,做一个有出息的阅读者。

“文学写作不是比速度,而是追求内在的艺术与思想的含量”

Q:你很少参加公众活动,上次见到你还是在去年底新书《也说李白与杜甫》的发布会上,在那之后的这几个月里,在忙些什么?

A:我不太适应嘈杂人多的地方,很喜欢待在一个地方阅读。现在生活节奏快,琐事就越来越多,对我们大家来说这可能都不是什么好的状态。因为工作需要,我也有许多时间在乡间或城市走动,也算是另一种阅读了。

Q:有很多朋友把你的文章编辑好,从微信等自媒体上发布,点击、转发量很大,你使用微信吗?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篇5:摆渡老人阅读答案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到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篇6:摆渡老人阅读答案

②花开花落,雁来雁去,摆渡老人都伴随着这条小河,厮守着这只渡船,像伴随着一个古老的传统,像厮守着一个人生的诺言。在他的生涯中至少有三次离去的机遇:第一次是年轻时他救过一个被还乡团追杀的区长,解放后那区长当上了县长,要他到县里去吃公家饭穿公家衣,他婉拒了,嗫嚅: 我走了,谁来摆渡? 第二次是中年时他救过一个跳河自尽的人,这人原是县煤矿的矿长,住牛棚受迫害而寻短见。后来矿长平反昭雪官复原职,就请他去煤矿看守仓库,他仍是那句话: 我走了,谁来摆渡? 第三次是老年时他当官的养子要接他进城享福去,他还是执拗地不肯离去,还是那句老话: 我走了,谁来摆渡? 养子说: 爹,您老管那么多干吗? 他很生气,悻悻地说: 你咋这么说话?我不管你那么多,你哪有今天,早喂鳖了!小子记住,你可以忘记我。但不能忘记父老乡亲!

③摆渡老人一辈子没结婚,据说他年轻时痴恋的姑娘被恶霸强抢去后,他就断了婚念。中年时他收养了一个弃婴,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供养子读到大学,进城当了官。养子很孝敬他,多次要接他进城去住,有一次竟跪下哀求他: 爹,您老该享享福了,还这样辛劳我真于心不忍。再说,知道的是您老不愿进城,不知道的还心为我忘恩负义,会指着我的脊梁骂的。就算儿子求您老了。 他才终于吐露了心头的夙愿: 我是想在这小河上造一座桥后再走

④几年后,摆渡老人捐献出一辈子摆渡的积蓄,在小河上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桥。小桥竣工剪彩那天,养子闻讯赶回来接他进城。他仍然摇头。养子困惑地问: 往年您老不肯离开,是要替人摆渡,是想造一座桥,如今您老的心愿实现了,咋还不愿离开? 他痴迷地说: 我离不开这河这船

⑤摆渡老人没有生意了。人们既怜悯他,又讥笑他: 真傻!把一辈子的血汗钱拿来造桥,又不收过桥费,这不等于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没人坐渡船,摆渡老人只有靠钓鱼捞虾度日。摆渡瘾发了,他就恳求放学的孩子们坐渡船玩,渡来渡去,不收一分钱,累出一身汗,心里却舒畅多了。

⑥摆渡老人没有生意了。人们既怜悯他,又讥笑他: 真傻!把一辈子的血汗钱拿来造桥,又不收过桥费,这不等于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没人坐渡船,摆渡老人只有靠钓鱼捞虾度日。摆渡瘾发了,他就恳求放学的孩子们坐渡船玩,渡来渡去,不收一分钱,累出一身汗,心里却舒畅多了。

后来,孩子们也不坐他的渡船了,一是孩子们坐厌了,二是怕耽误了回家做作业,三是家长担心不安全。摆渡老人无奈,抱着酒壶喝闷酒。喝得醉醺醺时就唱歌,常常把自己喝得泪洒襟怀。

⑦摆渡老人忽然养起一群羊来,人们感到蹊跷:怎么突然养羊呢?养羊又不赚钱,好多养过羊的人家都亏本了,他不是不知道。人们观察了多日,才恍然大悟:这古怪老头哪里是养羊,纯粹是把羊当他的义务摆渡对象。他把一群羊分成两拨,把这一拨儿摆渡到小河彼岸无能为力放牧,接着把那一群羊摆渡到小河此岸来吃草,从早到晚,周而复始,乐此不疲,优哉游哉。这老头,亏他想出这么一个傻到家的点子,真是吃饱了撑的。人们笑过之后,细细咀嚼:傻点子中也有精明之处,自己找活儿干,免得闹出病来嘛!这哪里是在摆渡羊,分明是摆渡他自己,摆渡他自己的时光与心灵。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从少年起,摆渡老人不知饮过多少酒。

B.自己痴恋的姑娘恶霸抢去之后,摆渡老人便得了 婚姻恐惧症 ,他从此再也不敢跟姑娘谈情说爱,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C.摆渡老人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造桥,不但没有得到家乡人的感激,的反而受到了讥笑,这说明人们在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他。

D.摆渡老人在家乡的小河边放养羊群,不只是为自己找活干,免得闹出病来,更为了摆渡他自己,摆渡他自己的时光与心灵。

E.这篇小说用补充无华的语言叙述了一们摆渡老人的一生斯守家乡小河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依恋家乡、至老无悔的农民形象。

(2)小说中的摆渡老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6分)

(3)小说⑤⑥两个自然段写了摆渡老人修桥后的遭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把小说的题目 摆渡老人 改为 摆渡 ,更为合适,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1.(1)C D(C给3分,D给2分,E给1分。)(A. 摆渡生活既单调又乏味,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 没有依据。B. 婚姻恐惧症 , 没有依据。E. 塑造了一个依恋家乡、至老无悔的农民形象 ,人物形象概括不全面。)

(2)①无私奉献。②勤劳善良。③热爱家乡。(每点2分)

(3)①表现人们的世俗与冷漠,来衬托老人的无私奉献。

②让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加阅读兴趣。

③写摆渡老人的失落与痛苦,为后文摆渡老人养羊、放羊做铺垫。(每点2分)

(4)观点一: 摆渡老人 这个题目合适。(2分)①以人物为题目,利于突出小说主要人物。(3分)②与小说写的老人一生摆渡的内容吻合。(3分)

上一篇:jensen不等式的证明下一篇:大学生钳工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