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2024-04-28

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通用7篇)

篇1: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关于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有趣的剪贴画“蔬菜”

这次色彩创意活动结合了幼儿对马蒂斯剪纸作品的了解,知道马蒂斯利用剪纸进一步发展了他绘画作品中那种装饰风格的优美韵致,马蒂斯剪纸,富于幻想的情调,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如梦似幻的境界。马蒂斯剪纸创作跃动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明朗而欢快。而本次开展的色彩创意活动就是以蔬菜为元素,充分展现作品旺盛的生命力。本次活动通过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作品《蔬菜》,感知其色彩鲜明对比的特点。引导幼儿合作运用剪贴的`方法,大胆创作剪贴画。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创作作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目标一: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作品《蔬菜》,感知其色彩鲜明对比的特点。这一目标的达成度很高,孩子们会使用暖色系如黄色、橙色、红色对底板进行装饰,接着运用对比色进行蔬菜的剪贴,孩子们积极的投入,细心的学马蒂斯老爷爷剪贴,这一目标的达成程度很高,颜色搭配活跃,富有冲击力,体现无限生机。

目标二:引导幼儿合作运用剪贴的方法,大胆创作剪贴画。孩子们自由组合结伴进行创作游戏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能力弱的幼儿,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布局,剪贴较难剪的蔬菜,能力弱的幼儿在能力强的幼儿引导下、带领更好的完成作品的创作,而能力强的幼儿也有了再提升的空间,合作让孩子们更好的创作,合作让孩子们更好的体验成功感。

目标三: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创作作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这一目标的实现,让孩子们进一步的了解马蒂斯老爷爷作品的特点,把马蒂斯老爷爷作品的精髓通过欣赏---创作---再欣赏,使孩子们的知识经验更丰富,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好的把自己对马蒂斯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也把自己对创作理念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孩子们剪的蔬菜很多!孩子们还会在大的蔬菜上用对比色进行装饰,给画面更多的生命活力。

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

孩子们的剪纸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加强,创想思维有待进一步拓展。

篇2: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剪贴画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展剪贴画活动,正好贴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创性,同时促进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转变观念,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美工活动,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技能培养,现代教育观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在剪贴画活动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导幼儿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使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首先,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幼儿模仿操作。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无形中给幼儿制造了一个框架,约束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了作品单一,缺乏个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我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先让幼儿用视觉观察要表现的对象,然后让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等过程,主动完成作品。例如,用几何图形拼贴马路上的汽车,先让幼儿在入园与回家的路上观察马路上汽车的形状、颜色、分几部分等。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等。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他观察到的汽车形象,然后鼓励幼儿用几何图形,将自己认识的汽车拼贴出来。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又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其次,评价方法的转变。以往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作品效果,常以作品效果论“英雄”,很少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即只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过程评价。其实,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只注重过程,只要能随意操作,自由想象地完成作品,就特别高兴。至于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在幼儿看来他们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评价,允许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并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随时鼓励,使他们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标新立异。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有差错”而受到批评、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为此活动时,我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允许幼儿用不同材料大胆完成作品,允许幼儿“犯错误”,使幼儿有活动的自由和信心,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尝试,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帮助幼儿解决。活动过程中,常会有幼儿问:“老师这样行吗?”“老师这样对吗?”“老师这儿我不会。”等等。面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也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要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看行不行、对不对。如“我想能行!”“试试看好吗?”“我相信你会做好!”等等。即使有必要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鼓励他们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幼儿就会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例如:一次几何图形拼贴画,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三角形、圆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由于生活中习惯用圆形表现花,因此一部分幼儿很快用红色和黄色的圆形摆成了花,三角形或半圆形摆成了叶子。有些孩子却拿着三角形、菱形等问:“老师用这个行吗?”我说:“我想能行,摆摆看!”结果孩子们摆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有三角形角朝外,中间是圆的花,有三角形角向内,中间是圆形的花,有用菱形摆出的花,还有用半圆摆成的花,等等,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我很吃惊。他们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非常出色。有些作品是成人一下子都想不出来的。可见,多鼓励孩子,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就会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利用活动的延伸,培养幼儿求异思维

教学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要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仅靠一个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活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可以使那些兴趣未尽的幼儿继续发挥,刚入门的幼儿得到巩固。因此,我常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联系教学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或在美工区继续创作,这样,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感知强烈的动植物、人物及交通工具等用美工手法表现出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创新信心。

四、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产生。记得在一次剪纸活动中,活动开始,我先出示预先剪好的窗花,说:“新年快到了,老师为新年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好看吗?”“好看!好看!”孩子们被这美丽的窗花吸引住了。我说:“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也剪一幅窗花作为新年礼物呢?”幼儿齐声回答:“愿意!”看到幼儿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顺势向幼儿传授折叠剪贴的方法。于是剪窗花活动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开始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幼儿剪纸劲头也越大。

篇3: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1 营造艺术氛围, 让幼儿与大师作品“对话”

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 感受是基础与前提。如感受生活中美好事物, 感受自己与周围人良好的情感经验, 感受艺术作品丰富的美等等。因此, 除在日常生活中, 对幼儿进行美的观察及情感体验外, 适当开展名作欣赏活动, 对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培养创造表现力, 具有重要影响。

1.1 选择名作, 提供艺术欣赏

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与智力发展水平, 我们选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提供色彩明快强烈, 构图简单流畅、形象夸张的艺术作品, 供幼儿欣赏、感受、想象、创作。例如, 亨德尔瓦塞尔的油画作品《日落》, 色彩绚丽, 冷暖色调对比强烈, 线条大气夸张;波洛克抽象画, 没有具体形象, 只有颜色与线迹合成, 颇有泼墨效果, 作者将其联想为《聚会》;这些作品表现手法多样, 风格不拘, 色彩表现力强或画面抽象留有丰富想象空间, 有利激发幼儿的表现激情与灵感。

1.2 领悟意蕴, 萌发创作激情

选择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与感受。首先, 要鼓励幼儿积极思想、大胆想象, 谈论自己的感受。例如欣赏《日落》时, 幼儿争论着变化的托起高悬黄色辉点的大弧光环为“银河”、“大海”、“太阳洒下的彩条”等, 充分体验着色彩与形象带来的冲击力;其次, 要把幼儿想象与思考的重点, 放在作品画面语言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上, 向幼儿作适当分析与解释, 帮助幼儿理解图形间关系、造型特点。例欣赏《忧愁的国王》剪贴画, 则拓宽了幼儿的思维方式, 知道原来剪贴的形式能如此传神地述说作者的情绪。幼儿充分想像、体验美好的情趣后, 会逐渐产生创作的热情。由于受到大师强烈的色彩对比, 简单有趣的作画形式与手段的感染, 幼儿尝试创作, 能毫无顾忌地表现出内心的感受。有的端起画笔, 挥洒自如地用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日落印象”, 或冷或暖, 还加进了自己、田原、大山;有的仿照《忧愁的国王》, 撕出了“快乐的自己”, 不同的眉、眼、发型, 表达了不同的情绪, 倒立的自己、跳跃的自己, 空中飞翔的自己。幼儿在与经典的接触中和名家直接“对话”, 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实现作品与欣赏、再创作的融和, 拓展了表现的空间,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 尊重幼儿意愿, 让幼儿像“大师”一样创作

2.1 表现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教师也应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与独特的构思, 适当选择幼儿提出的想法作为创作题材。尊重幼儿, 让他们积极地投入以自己的想法为主的创作活动, 这样能强化幼儿揭示自我内心反应和独立提出见解的习惯。在一次欣赏活动中, 幼儿对“家居设计”这一课题十分感兴趣。我们设想好粗略的活动构思, 即按幼儿意愿, 为他们提供划分为男孩房、女孩房、餐厅、客厅及洗手间的立体纸箱房作为“我们的家”。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提出要按照房间特点装饰墙面、地板、制作家具等。幼儿兴致勃勃地绘出统一规格的墙纸, 但效果不如意使他们兴味索然。幼儿就根据电脑中家具效果图拓宽思路, 选择他们喜好的现今还未流行的将墙面刷成浓厚的色彩。对这种标新立异、努力超越教师的独特想法与可贵的创新意识, 我们给予了积极鼓励, 并帮助幼儿将每室改为适合的油漆色。这项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 幼儿的想法不断拓展延伸, 在设计中别出心裁, 津津乐道, 跃跃欲试。从内容设置到方法形式的探索, 教师始终处在与幼儿平等的地位, 是参与者与欣赏者。

2.2 创作方式要满足幼儿需要

除传统的美术形式外, 我们选择适合幼儿能力的其它多种形式:写生、纸版印画、撕纸、剪纸画、点彩画、沥糊画等。在层出不穷的创作形式中, 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幼儿探索着不同作画形式与工具的不同效果;同时, 提供给幼儿的多种形式暗示着幼儿可创造性地选用创作方式与工具表现。

2.2.1 感知材料, 丰富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创作的原材料。马蒂斯的剪纸富于幻想情调, 他的剪纸创作跃动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明朗而欢快。在欣赏教材选择上, 大班的孩子对剪贴兴趣很浓, 也有了一定的技能, 大胆的选取马蒂斯色彩绚丽、富有幻想情趣的剪贴画作为欣赏内容, 让孩子感动于艺术大师, 沉浸于这些美妙而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之中。因此, 活动一开始, 可以引导幼儿运用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 感知各种勺子不同材质、形状所带来的美。随后转向对画家独特创作方式的猜想和讨论上, 教师出示画家创作时的照片, 并以故事的方式介绍, 让幼儿了解了马蒂斯剪贴画的与众不同。这样, 欣赏带动了创作, 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 两者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2.2.2 激发想象, 鼓励创造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具有天真的想象和创造精神。该活动活动立足于丰富的幼儿审美体验, 孩子们天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感, 如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方式方法很多。比如“海洋动物”的作品充满了幻想的意境, 在孩子欣赏作品时, 老师主要用对话式展开, 调动孩子自身所有的知识经验,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如老师用优美的情景导入,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特点想象、表现海洋里的动物。虽然只是简单的动作, 却立即调动了孩子们的情绪, 打开了孩子记忆的闸门,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及创造———这不正是一种真切地审美感受吗?

2.2.3 表现欣赏, 体验快乐

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的稚拙而纯真的情感, 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其表达表现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 教师要有意识地接纳所有孩子的作品, 增加幼儿活动的信心。在《勺子的一家》活动中, 老师以家庭聚会的形式, 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让每个幼儿和他的作品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里既有勺子妈妈、勺子爸爸、勺子宝宝的逐一展示, 又有快乐大家庭的集体展示。特别是全家福的拍摄, 体现了浓浓的家庭氛围。大班幼儿在此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拘无束的气质与他们的作品的新颖的感觉, 正是富有艺术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人才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 幼儿的思维具有动作性、直观性、具体形象性等突出特点, 而手工活动可以让大班幼儿直接接触各种材料和简单的工具, 在教师引导下运用贴、撕等方法, 对各种形态的 (点、线、面等) 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各种具体的形象。其中, 最富有意义的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充分把握了剪贴活动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 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 提升了幼儿的原有经验, 使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活动。让幼儿在欣赏、绘画等活动中快乐成长!

摘要:幼儿园剪贴活动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又直观又形象, 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 通过手的操作, 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 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 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创新性。

关键词:幼儿园,剪贴活动,创新

参考文献

[1]邱振涛.小学“儿童剪贴藏书票”的开发和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Z].

[3]李季湄, 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7) .

[4]程秀华.著生活美劳——纸玩篇[M].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2 (2) .

篇4:剪贴画的幼儿活动方案

[关键词] 科学;范画;技能;想象;创造;感受美;表现美

当下的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中刮起了一股“不用范画的美术教学”的劲风,一味地采用“放羊式”教学,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教师最多在孩子画之前通过谈话导入主题,彻底否定教师范画的指导作用,使得孩子没有获取绘画技能的环境,无法走上正确的绘画之路。作为沿袭已久的教学方式,范画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及认知发展等特点,合理把握不同年龄段范画运用的“度”和范画所起的引导作用。

一、重视小班幼儿的涂鸦教育,渐进地运用范画示范技能训练

小班幼儿绘画处在涂鸦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绘画没有目的性,他们是先画再想,画到哪想到哪,所以应让幼儿边画边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幼儿尽情大胆地涂鸦,而不要以成人的审美眼光约束或打击他们的情感表达,鼓励幼儿把他画的内容说出来。往往我们看上去什么也不像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有着生动的故事,所以成人可以抓住这样的时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情绪表现和情感沟通能力。这个时期,保护与发展幼儿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先沉浸在涂鸦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根据他们的水平适时出示范画加以指导,同时把范画编成有情节的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如画个圆形旁边加上一根线就变成气球、蝌蚪、棒棒糖,在许多小圆形中间画一根线就是一串糖葫芦、一串烧烤,画条小鱼用线圈起来就是一盘鱼……老师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边画边说“画”,帮助幼儿从涂鸦期中慢慢走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走出涂鸦期的幼儿能够有意识地画一些东西了,此时可以适当地教他们画一些造型简单的东西以及涂色用色技巧,如色彩丰富的毛线团、气球、糖果、花草,造型简单的小动物等,使幼儿学到如何构建想要表现的物品。此时教师可以将范画用儿歌的方式教给幼儿,让其掌握简笔画绘画技巧,幼儿通过画简笔画可以具体学到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手工操作的绘画内容,如手指画、树叶印画、菜叶子印画、弹球滚画,这样易出效果的绘画会增加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和信心,新颖有趣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很愿意学下去。

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后,他就会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此时的绘画不必局限于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范画去画,具体画什么可以由幼儿决定,老师可以根据幼儿已有的绘画技能给出主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作画。

二、丰富中班幼儿认知经验,运用范画为幼儿创设获取技能学习的环境

中班的幼儿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感知能力,他们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但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生活经验贫乏,脑中积累的表象素材极其有限,这就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开展主题绘画活动,运用范画,可以为幼儿创设获取丰富的感知、体验、技能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丰富认知经验,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有了环境、经验和观察方法,就能为幼儿绘画内容积累和储存大量表象素材,为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运用范画引导他们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从而充分激发其想象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尽量丰富,既能贴近幼儿生活,又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的空间。如以“春天”为主题的绘画,幼儿一般联想到的只是“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燕子飞回来了”等,从发展其想象力看,这些表象素材远不够丰富。此时,要幼儿画出花红柳绿的春天,是勉为其难了。这时,教师就要先运用范画,展示春天的特征,让幼儿对春天有大致的认识和感知。然后,可以在春天的时候,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找春天,让他们看到: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对于这些春季里生机勃勃的动植物,幼儿们通过亲身观察、感知,再加上此前范画形成的印象,就会对如何“画”春天更为得心应手,才可能思路开阔,画面丰富、生动。又如“神奇的图形画”,通过观察范画,幼儿发现原来各种图形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可以形成美丽的图形画,他们也会跃跃欲试。此时的范画可以是绘画教材上的,也可以是大班孩子的作品,幼儿在欣赏范画后可以按老师的要求临摹,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创作新的情景画。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满足不同认知能力和绘画能力的幼儿的需求。

三、培养大班幼儿的表现力,减少范画以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大班的幼儿已初步形成一套自己的绘画表现方法,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此时教师对他们绘画的要求,应侧重想象的成分,少用范画,范画多用于欣赏。同时在引导此阶段幼儿欣赏范画时,要从画面的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入手,要求他们在临摹范画进行绘画创作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的主体,布局要合理,色彩搭配要丰富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添加与主体有关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班幼儿观察物体的分布情况,知道物体和物体之间存在着位置的不同、距离的远近、排列的疏密和重叠等,观察中孩子们知道了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等透视原理,为幼儿在创作中合理布局画面,打下良好基础。

为帮助幼儿感知空间,可在建构区通过各种物品的摆放让幼儿感知空间关系,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幼儿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画面能力。幼儿完成作品创作后,在分享区进行集体的作品展示,通过教师的分享策略引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分享环节可以为幼儿创设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分享也是无形的范画。

总之,在幼儿绘画中,包含着幼儿对周围世界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却大胆的想法,任何片面追求技能或不谈技能只求创造的教育观都会严重制约和阻碍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运用范画,既要关注对幼儿绘画技能的训练,又要给予幼儿对于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鼓励幼儿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篇5:小议幼儿剪贴画

梁少琼

在日常的各科教学中,创作剪贴画,既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实际教学体会谈一谈个人的一点见解。

一、创作剪贴画的意义

剪贴画是一种特殊的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是用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剪贴而成的。它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装饰性非常强。它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剪贴画材料和工具的简便,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剪贴画教学,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掌握剪贴画制作的方法,体验经过脑和手把普通材料变为一种艺术品的自豪和喜悦,同时培养孩子热爱民间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剪贴画的创作

1、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剪贴画先要学会剪,我先教学生剪直线和曲线,练习最基本的线条。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他们学习剪简单的图形,从圆形开始。在剪的过程中,我逐渐教授一些技巧。例如在剪圆的时候可以将正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剪出半圆,打开后即成为一个圆形。通过多次的折纸,剪一刀就可以成为五角星等。整个教学进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十分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掌握了一系列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开始尝试让孩子练习在折好的纸上先画出图案再剪出来。

2、徒手剪更宜于创意

在剪贴画教学示范中,我看到了一种现象,那些模仿范例不到位的孩子,为什么会乐得更自在,精神更兴奋?通过进一步观察了解,他们是在炫示自己作品的独特,这种特别正是每个孩子个体心理差异的显现。例如,两条腿的动物只剪出一只腿,他却说是独脚兽。没估计到,教学计划在孩子们手中充实起来,这些因无知而产生的“错误”,歪打正着地成为孩子们的创意。有了一定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再次证明,不描不画即兴创作的技巧,不但可以掌握,而且更有利于儿童原发性思维中那独特的想像力的发挥,正因为不描不画,孩子们自觉加强了动手之前的“三思”。

在老师教孩子学会剪各种基本形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学生剪得要有变化。如:鱼有嘴巴有大小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尾有尖圆,弯曲的变化,鱼鳞可以变成半圆、尖形、锯齿开、曲线等。经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他们的作品带有孩子独特的情感,反映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想法。

三、剪贴画的教学

1、示范引导,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动手的愿望

教师的示范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也是课堂实效的关键所在。在上课前,应先给孩子营造一个强烈的学习愿望氛围,是手工制作有效开展的前提环节。如:在上课前,老师说:“今天的手工制作课,老师想给小朋友们剪一份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大家。你们想不想要呀?”孩子们高兴地齐声答到:“想要!”“那好,既然大家想要,老师就送给你们,不过老师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大家一同与老师剪这个礼物。如果你们同意老师的要求,就一起来做,好吗?”孩子们一个个乐呵呵的,争先恐后地抢着来做。老师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由老师先示范精美礼物的制作过程。孩子们静悄悄地坐在凳子上仔细地观察。不一会儿,一幅美丽的剪纸贴画就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孩子们被老师的精彩演示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争着、喊着,跃跃欲试,都要求亲自动手制作贴画,看到孩子们学习愿望已被调动起来,老师顺势将纸张、剪刀、胶水一一发给孩子们,指点制作贴画。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兴高采烈,全神贯注地做起自己喜欢的剪贴画来。

2、鼓励赏识,悉心指导,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

有效的鼓励赏识孩子,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良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抓住孩子这种固有的天性心理特点,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要适时有效地对幼儿们的作品给予赞赏评价指导。如“你做的真好!”“你真聪明,你的贴画再稍微加工一下,就更加漂亮了等。”幼儿听到老师的赞赏,高兴地说:“老师我还想做。”“那好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鼓励和赏识中被带动起来。

3、分组竞赛,培养竞争合作的品质

分组竞赛,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二是可以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有效地发挥团队精神,从而养成孩子们合作学习的品质。老师说谁如果做得好,老师就把剪纸为你们贴到画廊里让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看谁的做得最捧,听到老师的这个提议,孩子们叽叽喳喳争着都想做得最好,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就这样通过示范引领达到了学习愿望,完成了初步教学计划,再运用分组竞赛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度强化,那么孩子的学习劲头十足,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十分有利。

4、联系生活,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6:幼儿园活动剪贴画 五星红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五星红旗的形状、特征以及象征意义。

2、用长方形的纸剪贴五星红旗。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一张红色的卡纸、每人一张长方形黄色的纸。一面五星红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五星红旗,引导幼儿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及象征意义。

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和今天老师带来的一样吗?旗面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几颗星?一样大吗?是什么颜色的?(旗上的五颗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红色的旗面象征着革命烈士的鲜血。)

2、引导幼儿一起制作五星红旗。

教师一张大纸,幼儿每人一张小纸,把长方形的短边在上,对折,然后还是短边在上,用下边的中点和右上角对齐,再把三角形的两条边对折,然后用剪刀剪成一个三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提醒幼儿不要用剪刀碰到自己和别人。

让幼儿评选出四个好的五角星,粘在大五角星的周围,然后把五星红旗粘在自由墙上。

三、结束部分:

篇7:幼儿园手工剪贴画教案

1、有目的地构成大鱼和安排画面,体会共同努力战胜困难的快乐。

2、乐于运用画、剪的方法,再现小鱼战胜大鱼的过程。

【活动准备】

1、8开卡纸4张,红色A4纸人手一张,勾线笔、剪刀、胶棒。

2、大鱼范画2幅。

3、欣赏过绘本故事《小黑鱼》,有画鱼和快速装饰鱼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讨论——再现故事情境。

(1)出示绘本《小黑鱼》,师:上次我们欣赏了绘本《小黑鱼》,故事里的小红鱼遭遇了什么?

(2)小黑鱼的逃走和小红鱼的躲避不是好办法,那聪明的小黑鱼想了什么办法战胜了大金枪鱼?

(3)播放视频片段。

师:它们是怎样游成大鱼的?

小结:它们一起合作,是先变头,再变出身体,最后变出尾巴。

2、探索与发现。

小鱼们为了不让凶猛的金枪鱼发现这个秘密,必须朝着一个方向游,还常常会游成不同的鱼,有时会游成大怪鱼(出示范画),

有时会游成大水母(出示范画),你们想想它们还会游成什么样的大鱼?(幼儿自由发言)

如果我们把想到的这些大鱼都变出来,一定也能战胜金枪鱼。

3、共同创造。

(1)小组讨论想变出什么鱼。

师:今天我们也来小组合作游成大鱼,好吗?

每组要变一条不一样的大鱼,只能是一条,你轻声跟同伴商量一下想变什么鱼,商量好了告诉大家。

师:你们组想变出什么鱼?

(2)提出操作要求。

师:游成一条大鱼需要许多小鱼,我们没有这么多小鱼怎么办?

师:第一步先画鱼(出示范画小鱼),剪下来然后放在一起摆一摆,摆成大鱼的形状以后再用胶棒粘好,

粘的时候要记在不能随意改变小鱼的位置,小红鱼和小黑鱼能动脑筋游成一条大鱼,相信你们也会动脑筋很快完成任务。

完成快的小组可以用印章添加海洋背景,让大鱼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

(3)幼儿操作(播放音乐)

师:金枪鱼马上就要来了,小红鱼,你们要快一点哦。

4、分享交流。

(1)观赏画面,你认为哪条大鱼能把金枪鱼吓走?为什么?

(2)回归文本:体会小鱼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赶走大鱼的快乐。

(出示小黑鱼)小黑鱼看见这些小红鱼合作得这么好,非常开心,它游过来说:“我来当你们的眼睛吧”。

它们在清涼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所有的大鱼都给吓跑了!

今天,你们也像小红鱼一样学会了合作,我喜欢你们,以后我就叫你们小红鱼吧!

附故事:小黑鱼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黑鱼,他比其他兄弟姐妹游得都快。

可是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

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了一群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

“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

“不行,大鱼会把我们吃掉的”,小红鱼说。

“可是你们不能老呆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能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

上一篇: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激浪青春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