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

2024-05-04

器官(共6篇)

篇1:器官

【关键词】器官移植;器官捐献激励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s29—09

1姚岚

· $29 ·

· 学位论文·

第三章我国器官捐献匮乏的成因分析

一、国内外器官捐献立法回眸

在器官捐献立法方面,外国及我国地方的情况

见表1。

外国及我国地方器官捐献立法一览表

立法进程㈣ 器官捐献的特点③

美国 1968年《统一尸体提供法》

1984年《全国器官移植法案》

西班牙 1979年《器官移植法》

日本

中国

1958年《关于眼角膜的法律》

1979年《关于角膜及肾的法律》

1997年《器官移植法》(含脑死亡标准)

心脑双重死亡判定标准;

考驾照时的“器官捐献卡”模式;

本人优先,近亲属有权利,自愿原则,未成年人法院申请执行令;

器官获取与移植网络(optn)/~官分享联合网(私人非赢利组织)。0

心脑双重死亡判定标准:

医院内移植协调员征询模式;

本人优先,近亲属有权利,自愿无偿原则;

国家移植协会(ont)国家、区域、医院3级管理。

心脑双重死亡判定标准;

内脏器官提供意愿表示卡模式;

本人优先,近亲属有权利,自愿无偿原则。

兰 竺、.。东.、乌鲁木齐、宁波相继通过地方 活 献仅限于骨,且要监护人同意;(4)市红十字会作为捐献接受与协

区人体黼捐献移植 调机构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一部统一的人体器官

移植法。不过,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广

州、南京、镇江、扬州、郑州、天津等开展了遗体捐献

工作。近年来,我国有关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律文件

陆续出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遗

体捐献条例》已于2001年3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

第一部关于遗体捐献的法规;广州市红十字会、卫生

局、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制定的《广州市志愿

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于2001年1月5日正式启

动: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贵阳市捐献遗体

[作者简介]姚岚(1970一),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医学学士、民商法硕士;曾于北京某医院从事临床医师工作,现任某医药类

上市公司法律部经理;研究方向:生命法学。e—mail:yaolansky@yahoo.com.cn

① 参见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223-227。

② 参见张跃铭张万兵:《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探究》,载《咸宁学院学报》2od5年4月,页45。

③ 参见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198-202。

④ see walter block,roy whitehead,clint johnson,mana davidson,alan white,and staey chandler:human organ transplantation:economic

and kga1 issues.quinnipiac health law joumal,1999-2000,p.90.

· $30 ·

和角膜办法》已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规定角膜捐献的地方性法规。还有一些省份如

山东、新疆、浙江等地正在积极筹备此项工作:山东省

20o2年着手制定《山东省遗体及遗体器官捐献条

例》;乌鲁木齐市2002年完成《乌鲁木齐市志愿捐献

遗体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稿);《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

(草案)》于2002年7月24日提交市1l届人大会

第38次会议审议:20o3年4月22日,深圳市通过了

《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定人体器官移植和遗体捐献的地方法规,对我国全国性的立法具有重要探索意义。①

二、我国器官捐献匮乏的成因分析

面对前沿的医学技术却因捐献的匮乏无法迅速

转化为现实的健康利益,无数的患者在等待中无奈地

死去的窘境,到底是医学的遗憾,还是法律的遗憾?

各国为促进捐献,规范行为,打击犯罪,相继开

展器官移植立法,尽管除印度外,各国都采纳世界卫

生组织决议精神。“禁止器官交易买卖”,但是,全世

界每年仍有成千上万件器官交易,②自愿捐献的状

况尚未有根本的改变,③而非法利用死囚器官的现

象持续存在。④毕竟,制度的约束阻挡不住人们利用

钱和技术追逐生命的步伐。

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的报告指出,第三世界国

家的器官买卖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并敦促其

成员国禁止这种不道德的交易。宾夕法尼亚州立大

学健康系统的madhav goyal等调查表明,96%的肾

脏提供者回答提供原因是“为了偿还债务”。95%的人回答:“决定提供肾脏的主要理由并不是因为想救

助受肾病折磨的患者”。⑨

本文试图从观念和制度两方面来探寻原因。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l期)

f一)集体意识的改变需要理由和时间

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

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它不是一

种游移不定的、浮于表面的和变化多端的意见,而是

根植在人们内心里的感情和倾向,其作用正如另一位

社会学家帕森斯所言:“共同价值模式造成了互相适

应这种共同的价值准则的人们之间的连带关系。如果

不依附基本的共同的价值准则,集体就会消亡。⑥

人类的尸体在历史上的“价值”至少包括:亡魂

转世的桥梁。复活的载体。汇集成的“祖先”是家族繁

衍的守护神灵。传统的对尸体的处理方式的确起到

了建立、维系这种连带关系的作用,尸体上承担着某

些公共利益也是历史的传统。⑦这种人类几千年来

形成的集体意识到了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竟

然变得狭隘起来,被医学界自觉不自觉地评论为“社

会资源的浪费”⑧和对他人利益的漠视。甚至,“国民

社会道德水平的不足”。⑨

1944年,一个道德神学家。bert cunningham神

父,已经预料到了器官移植的可能性,在他提交给美

国天主教大学的博士论文(题为《器官移植的道德》)

中。他利用总体性原则为器官移植提供了如下辩护:

所有人都是耶稣神秘身体的一个部分,因此,人被命

令组成社会,成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这个精神的秩

序允许一个人为了他的受到威胁的邻居的幸福而毁

损自己。⋯⋯后来的一些神学家例如gerald kelly

和paul ramsey则通过进一步挖掘宗教学说,把器

官捐献理解为一种高贵的行为,亦即为了改善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

让人们将曾经承载过自己灵魂和健康的身体的① 张跃铭、张万兵:《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探究》,载《成宁学院学报)2005年4月,页45。

② 参见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220~222。

③ “每百万人尸体器官捐赠率的比例,西班牙名列世界前茅。以1997年每百万人口捐赠率为例,西班牙已达29例,美国和法国

为21.5例,英国为l4.5例,意大利为l1.5例,德国为7例”参见:miranda b,alvarez i g,naya m t,et a1.update on organ

donation and retrieval in spain⋯.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9,(14):p.842~845.

④ 参见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页298。

⑤ 参见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220。

⑥ 徐步衡:《法学家与法学流派》,北京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页320。

⑦ 张力:《论尸体器官捐献自愿性原则》,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4期,页227。

⑧ 参见金文彪,曹国君:《器官移植立法:意义、原则与内容》,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l1月期,页25。

⑨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法律问题专家讨论会纪要》,载《中华医学杂志11999年,79卷11期,页808。

⑩ 徐向东:《生命伦理学在美国:兴起、发展和问题》,载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网址:http://mittee,statement on benefit—sharing:http://www.gene.uc1.ac.uk/hugo/benefit.html,最后访问时间,2005一l1—06

④ 张力:《评人体器官与组织捐赠无偿性原则》,载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第1期,页23。

· $36 ·

伊朗有偿捐献的效果给我们启示,目前我国人

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还很

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人无力应付子女教育的高额学

费和家人突发疾病的医疗费,致使医院内、网络上出

现各类卖肾广告,中国在国际器官黑市上沦为持续的器官输出国。①与其强求纯粹的无偿引发社会不

公、黑市交易繁荣,不如退而求其次,正大光明地让

器官捐献者既能分享到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利益,又

可以得到后续健康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三)f理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关与执行程序

作者认为,器官捐献的合理补偿模式应由立法

机关通过制定《器官捐献法》来确定,而补偿金额和

细节事项以及具体监管办法,应当授权国家卫生行

政部门以管理办法的方式为之。理由有三点:第一,法律因偏重于正义的追求,往往忽略科技进步带来的价值,而人体器官在各方面潜在的特性和用途,充

满了不确定性.法律僵硬的规定不符合科技发展的要求,例如,当尸体肾移植技术成熟,捐献来源稳定

后,可以对活体肾的补偿标准作需求性下调;第二,医疗机构的资格审查、赢利水平的衡量、专业技术的培训、器官提取后损害发生率的控制等都在卫生行

政机构管理范围内;第三,卫生行政部门在执行公权

利方面,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掌握较多的资讯以适

当判断和控制风险。当然,由于器官移植供体的补

偿办法关系到公民的切身问题,制定条例的过程采

取听证程序.无疑是程序正义的体现。因此,器官捐

献的合理补偿模式,应是透过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客

观公正的人体器官移植效用补偿的法定标准,作为

决定补偿金额的依据。根据供体健康评估制度、供

体来源审查等制度,凡符合移植效用法定标准的器

官捐献。就有资格得到相应的补偿金额。

合理补偿以一次性补偿金的方式,由捐献器官

接受机构在器官摘取后支付,类似《献血法》的规定,器官摘取后移植效果不影响合理补偿金的发放。捐

献器官接受协调机构,根据法定器官分配标准,确定

器官受者完成器官分配后,负责组织该枚器官的运

输,并向该受者所在移植医疗机构收取费用,该费用

应包括向捐献者提供的合理补偿金、组织运输器官的费用、保管器官的费用、委托医疗机构提取器官的费用、活体捐献者医疗保险的费用、尸体捐献者丧葬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费的补助等,该费用的各组成部分的确定都应由卫

生行政部门明确规定,并向社会公示。允许移植医

疗机构在后续的移植服务中就其支付的费用依法向

受者收取

(四)合理补偿的适用与限制

活体器官捐献,目前只限于骨髓和肾脏,除获得

合理补偿金外,还应得到一份政府医疗保险。遗体

器官捐献.作为标的的各尸体器官相应补偿金额累

加,为该次捐献的总补偿金额,除此之外,还应给予

丧葬费的补助,二者都可作为遗产的一部分。由死者

生前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但不可以生前预支。

一切符合捐献要件的器官提供者,在器官摘取

后均有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如果捐献者自愿放弃,应当允许.但移植医疗机构和移植器官受者相应的支付不因此而减少,捐献者放弃的部分应进人公共

基金范围,由社会统筹支配。

了不与公序良俗相违背,尸体器官捐献的合理

补偿还应有如下限制:(1)遗体捐献的意思必须在生

前由本人以合法方式表达,生前未以合法方式表达

捐献愿望的,死后近亲属不得代为捐献;(2)遗体捐

献者本人生前未表示放弃补偿金的,一律认定为接

受补偿金;(3)遗体捐赠的标的,一般只限于捐献尸

体器官,而不得捐献全尸,即便捐献者同意也同,除

非确有必要;(4)尸体器官提取后要尽可能恢复尸体

遗容,死者的继承人、近亲属对死者尸体的丧葬等善

管义务不得因捐献而免除。②

三、社会待遇优先制度是器官捐献的预期激励

尽管合理补偿符合我国当前移植医疗的现状,对捐献者具有一定现实激励的意义,但是。还应看

到.由于生命的无价,器官捐献者捐出自己宝贵的器

官。为他人的健康、社会的祥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

贡献,理所当然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礼遇。

器官移植中的优先权。是许多国家在捐献立法

中广泛采用的。具体指如果有患者本人或其近亲属

已经捐献过人体器官的,则在接受人体器官移植时

享有获得器官分配的优先权。《深圳条例》提出,近

亲属中有已经捐献人体器官的患者,在接受人体器

官移植时享有优先权利。即使登记在后,也应当优先

考虑其请求。同时享有优先权的患者由市红十字会

① 参见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220。

② 参见张力:《评人体器官与组织捐赠无偿性原则》,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第1期,页24。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根据申请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顺序。①

优先权的设置实质上是社会在稀缺健康资源的分配上,给予器官捐献者一种预期的利益,比其他社

会成员更优先的待遇,这是器官捐献的预期激励。

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可以率先解决我国200万白血

病人骨髓移植的供体来源问题。

四、捐献通路与配套制度是激励原则实现的保障

器官捐献激励原则的实现,还有赖于捐献通路

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捐献通路的构建,可以参照“西

班牙”模式,建立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器官捐献接受

与协调系统,设置国家、地区、医院3级协调网络:②

(1)全国范围内的器官需求者按照地区、医院、个人

信息、排队先后等内容以综合编码的形式进入上述

3级网络,分别有3个序列号,受控于国家中心,各

级协调员需要每天刷新序列;(2)以合法方式做出器

官捐献意愿的潜在供者,生前仅向系统内录入个人

社会信息,而不得录入个人身体信息,捐献骨髓的除

外;(3)当某地区某医院发现潜在供者即将死亡时,移植协调员应迅速向中心报告,并提供临床资料,以

便使中心有足够的时间,按照医院、地区和国家从内

到外的网络次序,依照法定的标准,进行器官分配:

(4)被确定的需求者所在移植医院接到供者的临床

资料并确认后,中心即委托供者所在医院或所在区

域内有提取器官资格的医疗机构提取器官。安排运

输,通知移植医院拟定合理手术的时间表。

· $37 ·

器官捐献的配套制度包括供体健康评估、器官

来源审查、器官提取技术规范、移植用器官保管等一

些制度和规范

结 论

人体器官,作为一种非常特殊之物,当其作为身

体一部分的时候,自然人对它的支配基于人格权。

而当其与身体分离,成为物之后,出于不同的目的或

保存或移植而被利用时,这种利用通常是器官提供

者基于物权的支配。尸体的处分和尸体器官的支配

方式应充分尊重死者生前的意愿,遗属有善良管理

和协助执行的义务。公序良俗和法律的要求,使得

人体器官权利的行使受到限制。

器官捐献是人体器官权的重要行使方式,也是

器官移植供体的惟一合法来源。但是由于传统观念

和制度上的原因,器官捐献难能为人们广泛接受。

为了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和健

康,作者主张当前器官捐献立法应当贯彻激励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知情同意是激励原则的基

础;(2)合理补偿是器官捐献的现实激励;(3)社会待

遇优先制度是器官捐献的预期激励;(4)捐献通路和

配套制度是激励原则实现的保障。

通过激励原则的实施。最终实现保障器官提供

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促使更多的人愿意加

入到捐献“生命礼物”的队伍中去的价值目标。

(收稿日期:2006—4—19)

篇2:器官

器官获取组织-是专门为器官捐献获取而成立,独立于医院的移植团队,负责器官的医学评估、数据收集、以及器官获取、运输及与移植医院的交接等工作,是非营利性的组织。

学术术语来源——

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亮点: 此问题已知的信息:器官移植先进国家的经验证明,唯有建立高效专业的器官获取组织体系,才能确保器官捐献数量和质量。2 文章增加的新信息:文章结合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经验,阐述器官获取组织的定位及工作任务,总结阶段性成果,深入思考实践工作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急待改进的内容及重点建设的方向。3 临床应用的意义:国内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和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器官获取组织进一步的规范化发展也更好地为器官捐献者和需要移植的患者构建了一个互通平台,使器官捐赠工作顺利开展。关键词:

移植;组织构建;器官获取组织;器官捐献;质量管理体系;器官保存;器官捐献协调员 主题词:

组织和器官获取;全面质量管理;器官移植

摘要

背景:随着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相关政策的出台,器官获取、获取标准及器官如何分配都有了明确化的操作标准,但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流程、组织定位还不够精细化、规范化。

目的:分析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经验,及时审视工作进展并探讨需要改进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和建立高效专业的器官获取组织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在CNKI 和PubMed等数据库中综合分析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制定了评价标准与检查标准,并成立了有关小组,实现职责与权力的统一和明确。同时,完善有关的器官捐献、获取、保存、登记等环节,根据这些不同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计划。另外,定期举行协调员培训班,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该院器官获取组织已逐步正规化,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建议进一步强化科研研究,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提高院领导重视度,完善器官获取机制;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器官获取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多学科协作;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重视医学伦理,实现医患和谐。

篇3:器官

一、国外器官捐献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 归功于其专业化的捐献措施、移植协调员团队以及充足的配套资金, 使得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捐赠器官比例最高的国家, 其捐献比例达到了每百万人口38人, 法国名列第二, 德国、荷兰、奥地利组成的欧洲器官移植集团位居第三, 第四是英国[2]。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如今国外器官捐献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在器官捐献领域, 西班牙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 2011年器官捐献人数为1667人, 并成功进行了超过4200次器官移植, 比上一年增长11.8%。2011年西班牙每百万居民器官捐献者为35.3人, 打破了由其创造的世界纪录[3]。而同时2010年美国每百万居民器官捐献者为25名, 欧盟的平均水平则为18.4人。按照西班牙器官捐献法的规定, 所有西班牙公民都被视为器官捐献者, 除非公民本人在生前表达了拒绝捐献。人口总数不到7000万的英国, 已经有至少1700万人登记同意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 约占总人口的1/4, 其中多数人尤其是驾车者同意在致命车祸等意外发生后, 捐献自己所有的器官, 也有少部分人希望能在死后给自己留下一双眼睛。在2005年, 美国尸体器官捐献 (7593例) 超过活体器官捐献 (6902例) 。而肾移植作为活体器官捐献的主体, 在2005年为6571例, 占全部活体器官移植的95%;2002年, 活体肺叶移植25例和肝移植362例, 较2001年 (活体肺移植49例, 活体肝移植519例) 均显著减少, 可能与媒体对供体死亡案例进行报道有关。2005年, 活体肺移植和活体肝移植数量进一步减少, 分别为2例和323例。所有活体捐献均以成年人为主 (>99.9%) , 不提倡进行18岁以下儿童的器官捐献。1993年至2002年共实施35例18岁以下活体肾脏捐献, 在活体器官捐献中所占比例小于0.1%。而活体移植中, 亲属间的器官捐献占主导地位 (>80%) , 但不容忽视的是非亲属间器官捐献比例正在逐年上升[4]。过去, 收集用于医疗教学的志愿者的遗体对日本大学医学部而言是件困难且痛苦的事情。可是近年来, 希望捐献遗体的日本人却越来越多, 在日本“笃志解剖全国联合会”的大力推进下, 目前愿意捐献遗体的人数已经从20年前登记在案的不到10万人激增到21.6万人, 其中在神户大学接收遗体组织登记在案的志愿者已达到5500名, 而且人数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5]。

二、国外器官捐献的程序

1. 国外器官捐献的管理制度。

国外器官捐献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 推测同意 (不反对即代表同意捐) , 即除非患者特意申请死后不捐献器官, 患者在诊断为脑死亡后就自然地成为供体。但是, 在大多数推测同意的国家中, 医生仍需得到亲属的同意才可以进行器官捐献。比利时和西班牙采取此类政策。第二, 指定同意 (选择参加) , 即志愿捐献器官体系, 如果患者志愿在去世后捐献器官, 就需要提前提出申请, 亲属在患者去世后允许捐献器官。欧盟成员国中大约一半的国家, 包括英国、荷兰、德国和瑞典等, 其政策都是“指定同意”。第三, 请求捐献, 负责器官捐献的医生有责任向家属提出器官捐献的请求, 该政策主要在美国实施。

2. 器官捐献的类型。

尸体器官捐献:最常见的器官来源之一。通常被诊断为脑干死亡的患者是最合适的尸体器官供者。这些尸体器官供体通常在ICU病房继续治疗而且需要辅助呼吸。患者年龄是能否成为供体评估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 75岁以下的脑死亡患者可以利用其肾脏、肝脏, 65岁以下的脑死亡患者可以捐献心脏, 而对角膜和组织一般没有年龄限制。活体器官供者:第一例成功的活体移植手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oseph Murray医生于1954年在一对同胞兄弟之间完成, 成为移植学界的第一项重要成就。捐献的器官类型以肾脏最多, 并且通常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进行。其次为部分肝脏, 小肠和胰腺则更为罕见。心脏移植术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医学成就之一, 心肺联合移植使活体供心在极少数患者之间成为可能。无心跳器官供者:这类供者通常是因为事故死亡, 脑死亡通常伴随心脏停跳, 心脏停跳和器官无血供时间必须非常短暂, 在恢复灌注之前肾脏只能存活30~45分钟。这一过程需要高度组织协调, 包括原位冷缺器官和灌注后切除器官。这类供者只适用于肾移植, 每年为数极少, 一年移植肾存活率约80%。西班牙马德里Clinico San Carlos医院Sánchez-Fructuoso等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 以无心跳供者 (如心梗死亡者) 作肾源进行的肾移植, 其移植物存活率不但可媲美肾源为较年轻 (<60岁) 有心跳供给者, 而且优于肾源为较年老 (≥60岁) 有心跳供给者。

三、国外有关器官捐献的法规及相应的促进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器官移植及移植数量最多的国家, 早在1968年就出台了《联邦遗体捐献法》, 早在1984年, 美国国会就投票通过《国家器官移植法》, 并成立专业机构负责器官的捐献与分配。尽管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 美国器官捐献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而专业、公正与宣传始终是该体系发展的着力点。在美国, 负责全美器官捐献与移植信息采集、管理及器官配型的是器官获取与移植网络 (OPTN) 。该网络具有独立、统一、公开的特点。根据法律规定, OPTN组织在财务、人员等方面具有非赢利性和独立性;美国各地的器官信息都可以在OPTN中查询, 患者不会因为地域关系而影响器官信息的获取;患者的排序情况也是公开的, 随时接受公众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在器官分配过程中, 该网络严格根据公认的医学标准, 考虑患者等待时间、病情轻重缓急、年龄、血型等因素, 并考虑已捐献器官者及其近亲属的优先地位, 配型过程透明化。负责为联邦政府管理美国各地器官移植、搜集全国移植数据的独立机构“器官分享联合网络”根据1997年至2004年间实施的移植手术数据得出:65岁以上的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者中, 85%至少存活一年, 75%之上存活3年, 65%存活5年以上。英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目前不仅有立法支持, 还有专门的政策调研团队, 以及多年来一脉相承的实际运行管理机构。可以说, 英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正处于稳步发展中。英国目前负责管理人体器官捐献的机构是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血液与移植管理处, 该机构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2年成立的国家器官匹配和分配服务系统。该机构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管理人体器官捐献的办法。同时, 英国卫生部门在捐献器官普及性宣传上的多年努力, 使民众参与度很高。人口总数不到7000万的英国, 已经有至少1700万人登记同意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 约占总人口的1/4, 其中多数人尤其是驾车者同意在致命车祸等意外发生后, 捐献自己所有的器官, 也有少部分人希望能在死后给自己留下一双眼睛。根据英国卫生部2010年出台的计划, 政府希望在5年内使英国公民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比例提高50%, 即每年增加1200例捐献。力争在2013年登记捐献人数达到2500万。从2006年9月1日开始, 英国针对除苏格兰的英国地区推出新的《人体组织法》, 赋予那些在临终前决定捐献器官的人, 坚持个人意志的权利。

四、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现状及对策

我国早在1960年即成功实施第一例肾移植手术, 仅比世界最早开展此技术晚6年。目前, 已有164家医疗机构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并可以开展器官移植项目, 累计肾移植例数已跃居世界第一, 器官移植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中国已成为数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器官移植国, 当前世界上所有的移植技术几乎都能在中国进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郑树森院士介绍说, 我国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99%以上, 移植受者的1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已经分别高达90%、80%和70%。通过器官移植, 换一个健康的器官就能让生命延续。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遗体捐献开展较晚, 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人志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和解剖学教学, 直到进入90年代, 在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较大规模地接收志愿者的遗体捐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15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 但只有约1万人能够完成移植, 供求比例达到1∶150[6]。而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全球平均数是20~30∶1, 美国是5∶1, 英国是3∶1。器官供应奇缺, 主要原因是器官捐献率极低。据统计, 2003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字还是零,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每百万人捐献率达到0.03。而在美国, 每百万人中有26.5人捐献器官, 欧盟每百万人中有17.8人捐献。可见, 器官移植伦理原则方面建设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器官捐献移植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立符合国际伦理原则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 是解决器官紧缺问题的根本出路。首先应加强对我国器官捐献法规的探索, 2007年5月, 我国第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行政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施行。对于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 《条例》的颁行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但并未能详述最为紧迫的器官捐献问题。《条例》的实施只是设立了器官移植的“准入门槛”, 并没有解决器官捐献的“绿色通道”。应加快脑死亡立法的进程, 进一步明确死亡标准, 以便医生在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后能及时做出捐献标准的判定;应加强在器官分配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 增强器官分配的透明度。

总之,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遗体捐献开展较晚, 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发展缓慢。在我国, 器官捐献体系建立还处在试点阶段。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和一系列人性化捐献措施的设计, 遗体捐献率远远高于我国。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良好的经验及措施,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器官捐献流程及法律, 挽救更多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同时, 我国还应加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该领域的研究, 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我国器官捐献移植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器官捐献是拯救生命、造福人民、奉献社会的一种善举。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 器官移植作为治疗器官功能障碍的终极方法已经相当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很多国家都已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器官移植体系。供体不足是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难题, 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器官捐献移植流程的不规范, 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为器官捐献移植所采取的促进措施及不足之处, 分析其效果并探索促进中国器官捐献的途径, 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我国器官捐献移植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器官捐献,现状,对策,启示

参考文献

[1]黄丽萍.2010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移植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4) :322-326.

[2]Rhee J, Kern B, Cooper J, et al.Organ donation[J].Semin Liver Dis, 2009, 29 (1) :19-39.

[3]Febrero B, Ríos A, Martínez-Alarcón L, et al.Information received by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personnel about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a study in the southeast of Spain[J].Transplant Proc, 2013, 45 (10) :3589-91.

篇4:类器官和器官芯片

器官芯片并非硅电子芯片做出的人体器官的模拟器,而是含有人体活体细胞的生物芯片,当然,这种芯片比类器官更小。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在生命研究、疾病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方面已经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生命力。

类器官的种类和作用

迄今,研究人员已经能利用人的胚胎干细胞和其他干细胞培育多种类器官,包括肝、肾、胰腺、食管、肺、气管、胃、眼睛、肠、前列腺、乳腺、大脑、视网膜、膀胱和腺垂体等。这些器官由于比较小,当然不可能具有人体器官那样的完整和完美功能,但是却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局部功能,在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替代作用。

现在,最出色的类器官要数类肝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研制的类肝脏,并非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而是用人体脐带中的干细胞和结缔组织上的血管细胞培养而成。研究人员把这些细胞放到培养器皿里和人体肝脏细胞一起培养2个月,结果这些混合在一起的细胞自发地长成有三维结构的像小扁豆大小的肝芽,类似妊娠5~6周的人类胎儿的肝脏。

此前,其他研究也证明,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能够在发育初期极大地促进肝脏的生长,并帮助肝脏建立自身的血液供应。如果没有其他类型的细胞的支持,肝细胞就无法发育或形成器官。

此后,研究人员将肝芽移植到小鼠身上,植入两个部位,一部分植入脑部;另一部分植入腹部。用透明的塑料覆盖每只小鼠头颅上的孔洞,如此研究人员就可以直接观看到肝芽的发育。随着肝芽的生长,其中也产生了微细血管,而且这些血管也连接到了小鼠的血管上。

研究人员还把12个肝芽移植到小鼠腹部,2天后这些肝芽能与小鼠自身的血管联系并产生了血液供应。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肝芽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肝脏细胞,它们不仅能产生人类肝脏的特异性蛋白,并且能代谢人类肝脏代谢的药物,而不是小鼠肝脏代谢的药物。

把移植了这种类肝脏的小鼠与未移植类肝脏的小鼠(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用药物破坏小鼠自身的肝脏1个月内,大多数对照组小鼠死亡,但接受类肝脏移植的小鼠大部分存活下来。这说明,移植的类肝脏发挥了肝脏的功能。

当然,这样的类肝脏还不能产生完整的肝脏功能,但是,如果有婴儿和儿童肝脏功能损坏或肝衰竭,就可以用这样的类肝脏来治疗疾病。根据估算,要有大量的肝芽才能替代30%的肝脏功能。

不过,如果类肝脏长得更大一些,功能或许更强。所以,类肝脏要进入临床治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过,这也为器官移植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将来可以用干细胞来生产类器官以供器官移植。

尽管类肝脏还不能作为供体器官移植来治疗疾病,但类肝脏已经可以替代动物试验,对药物和疫苗进行检测。所有药物都会经过肝脏进行降解,因此药物必须接受测试,以评判其是否会损害肝脏。除了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可以检测药物是否会损害肝脏外,制药企业也通过从尸体身上获取肝脏细胞,或者在培养器皿中培养的肝脏细胞来进行试验。这不仅会降低成本,也会减少时间。

现在,类肝脏也可以用来检测药物对肝脏是否有毒。而且,肝芽这种类肝脏经过改进后,也能提供大量的小块肝组织用于试验。这将会使很多等待上市的药物更快地进入测试程序,进入临床应用。

多种多样的类器官

类肠道(包括大肠、小肠和十二指肠等)对于疾病治疗和生命现象也极为重要,现在,研究人员也培养出了类肠道。荷兰乌得勒支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肠干细胞来培养类肠道已获得成功。

他们先获取肠干细胞,然后用类似于细胞外基质软胶作为人工基底膜来培养这些干细胞,结果培养出(类肠道)微型肠,这种微型肠和真实的肠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可以利用微型肠进行临床药物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来治疗疾病。

科学家们对一名囊性纤维变性患者活检采集直肠组织,然后培养出微型肠,后者被利用来筛选潜在的治疗药物,从而确定了Kalydeco(一种治疗囊性纤维变性的特效药)对100名囊性纤维变性患者有治疗效果。

囊性纤维变性是由于编码一种名为CFTR的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缺陷)而引起的。CFTR可以调节体内离子(如氯离子)和水的转运。在氯离子和水的转运中存在缺陷会导致厚厚的黏液积聚在肺部、消化道(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问题。患者在童年(6岁以后)开始出现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反复出现胸部、肺部和消化道感染等。

Kalydeco是CFTR蛋白的一种增效剂,有利于增加氯离子运输通过,从而减少黏液积聚在肺部、消化道(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是,该药对一些囊性纤维变性病人并不显效,而且可能有副作用,因此需要对病人试验这种药物的效果。

但对病人的试验也会出现较大的危险,就像青霉素的过敏皮试一样。类肠道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病人肠道提取的肠道细胞可以培养出类肠道,并可用于药物,如对Kalydeco的试验。

鉴于肾移植供体器官的困难和肾透析的麻烦和昂贵,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NHMRC)的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肾的结构、功能并希望培育出类肾,以治疗肾病和肾衰竭病人。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成年人的肾脏大约有22~30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肾小体负责将血液过滤形成尿液。肾小体周围基质分布的血管网将过滤后的血液带走。但是,要培养出功能完整的类肾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2010年开始,科学家们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肾脏祖细胞。2013年他们培养出了有两种胚胎肾细胞的类器官。这种类器官只具备胚胎肾组织特点,即只含有肾祖细胞和肾小管细胞,与成年肾脏组织有很大区别,没有血管和间质,因此还不能过滤尿液。

nlc202309030451

目前培养出的类肾可以称为胚胎肾,还不具备成年肾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微型肾脏可以成为检测候选药物毒性的工具。

另外,还有一些类器官的培养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培养出了类似胚胎大脑的类大脑器官,在这些器官中,有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它们的分布非常符合胚胎大脑的结构特征。这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培养的类肾一样,只是人类在发育早期形成的器官,还不是成年器官,因而作用有限。

对类胃的培育相对困难一些,因为人类胃有两个不同的部位,胃顶部的细胞释放酸,而胃底部细胞产生大量消化液。同一个器官的不同部分由不同的细胞构成,因此要培育人类的类胃相当复杂。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弄清了胃的不同部分开始生成的分子信号,经过10多年的研究,终于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了人的类胃,这种类胃拥有胃的全部细胞类型,即分泌酸和消化液的细胞。但是,由于类胃的体积太小,还不能当作器官使用。

器官芯片

一种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首先要通过动物试验,此后才能进入人体一至三期试验,最后才能批准上市,供临床和病人使用。但是,今天在药物研发过程的动物阶段已经让研究人员有举步维艰之感,因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社会,今天反对用动物进行试验的呼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而且人体试验也陷入危机之中,由于伦理的制约,要招募药物试验的志愿者也是难上加难。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代替动物和人体试验,从而有效和便捷地研发新药和疫苗呢?新的研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利用器官芯片来试验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2015年7月底,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世界器官芯片年会”上,许多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宣称,器官芯片模型可真实反映人体器官(如心脏和肝脏)在药物刺激和疾病状态下的变化,可以有效检测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荷兰的迈米塔斯公司与3家大型医药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了一种肾脏芯片用于检测药物的效果。另一方面,2015年6月,强生公司已表示将购进美国另一个芯片制作公司制造的血栓芯片,用于检测其在研药物和已上市药物中的促血凝特性。

器官芯片的出现显然是药物研发的一个好帮手或好手段,因为,它不仅能真实反映人体的部分情况,而且能节约成本,同时测试的时间快,能很快得知一种在研药物或已经使用的药物是否有效,以及作用机理,并且不涉及伦理争议。

甚至在新药筛选方面器官芯片也比动物试验更有特异性和更有效,因为这种试验是一步到位,绕开了动物试验,直接以人体器官为试验对象。

例如,一种肺部芯片就可以有效检测药物的作用。该芯片一侧通道由一层铺设在芯片薄膜上的肺泡细胞组成,将其暴露于血样培养基中,芯片另一侧通道连通空气,通过仪器对组织的牵拉与挤压作用模拟肺呼吸过程。这就有可能检测某些药物,如治疗哮喘的药物的效果。

人体器官芯片还有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挽救很多因动物试验效果不好而被封杀的药物。根据传统的药物试验程序,若一种药物在动物试验中产生不安全结果,如致伤致残和致死动物,就不可能进入下一个程序——人体试验,结果通常是被封杀。但是,如果用人体芯片试验,则会获得对人体的效果,因此可以不以动物试验结果为判定标准。

例如,瑞士罗氏公司的一款在研药对大鼠存在致肝癌作用,随后罗氏公司利用人体肝脏芯片对这种药物进行测试并和动物试验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发现致癌作用存在啮齿类种属特异性。据此,罗氏公司认为,这一对比结果可以为该药物“正名”,因为它只是对啮齿动物致癌,但不对人致癌,因此,不应被枪毙,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人体试验。当然,人体器官芯片还可用于有效剂量范围研究和其他研究。

尽管有这些优点,人体器官芯片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用人体器官芯片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是否完全真实可信,或能否代表人体系统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受到质疑。

例如,器官芯片可能无法重现机体复杂的内分泌环境所介导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因而测试药物的结果不一定完全客观和准确。即便是多种人体器官芯片组装而成的“类机体”系统,可能也无法完全确证一种药物的作用和安全性。所以,器官芯片要获得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可以预测,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在未来不仅对药物研发和筛选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他生物医学研究也意义非凡。

篇5:身体器官部位谜语

1)手: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倒海又移山。(猜一人体器官)

(2)鼻子: 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还是臭,问他他就懂。(猜一人体器官)

(3)耳朵: 一个住在这边,一个住在那边,说话都能听见,到老也不见面。(猜一人体器官)

(4)脚: 十个秃头小孩,分开站在两旁, 同床同被同睡,合穿两件衣裳。(猜一人体器官)

(5)眼睛: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假如你要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猜一人体器官)

(6)头发:高高山上一堆草,密密麻麻长得好,年复一年常整理,黑变白来多变少。(猜一人体器官)

(7)舌头:白门楼,红围墙, 里面住个红姑娘, 酸甜苦辣她都尝。(猜一人体器官)

(8)头:一个山头七口井,七口井儿暗相连,五个有水五个干,所有井口不朝天。(猜一人体器官)

(9)流光月影傍人行(人体器官)膀胱

(10)高山上一蓬麻, 月月割来月月长, 要是天长没人管, 人人见了都笑煞。 头发

(11)一个葫芦七上眼, 听的听来喊的喊。 头

(12)两间房子一样宽, 大门常开也常关, 房里可容千万人, 难容沙粒在里边。 眼睛

(13)日日开箱子,夜夜关箱子, 箱里一面小镜子,镜里一个小影子。 眼睛

(14)黑线球,白线球, 猜不着,看看我。 眼睛

(15)平地一座山,望去看不见,手可摸到山顶,脚踏不到山边。 鼻子

(16)红门楼,白门坎, 锁不住,关不严。 嘴

(17)小石碑,几十块, 竖在门口分两排, 日夜三次大门开, 十人两桨划进来。 嘴

(18)红门楼,白院墙, 里头坐个红衣郎。 舌头

(19)白石洞里架红桥, 一头不动一头摇。 舌头

(20)四面不见天,长得很新鲜, 虽然不下雨,总是湿绵绵。 舌头

(21)兄弟生来三十多,先生弟弟后生哥,平常事情弟弟办,大事一来请哥哥。 牙齿

(22)上下两队兵,把守在洞门, 哪个进城去,打得碎粉粉。 牙齿

(23)三十二个老头, 做事一起动手, 切菜不用菜刀, 春米不用石臼。 牙齿

(24)一堵红墙两头窄,能够拦腰两分开,红墙启合话声起,你说奇怪不奇怪。 嘴唇

(25)韭菜种在红塍坝, 根儿朝上叶朝下, 颜色有黑也有白, 天天浇水不开花。 胡子

(26)左一片,右一片, 说话能听见,隔个山头不见面。 耳朵

(27)兄弟二人分两家,隔山隔水不隔音,无冤无仇也无恨,就是老死不见面。 耳朵

(28)高山上一蓬草,草底下一对宝;宝底下一个墩;墩底下开大门(打四种器官)头、眼睛、 鼻子、嘴

(29)五个弟兄,住在一起, 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手指

(30)大的分两段,小的分三段, 总共算一算,四七二八段。 手指

(31)十条田塍八条沟, 条条田塍瓦盖头。 手指

(32)十个兄弟一母生,算算五对是孪生,高矮不齐两边站,仔细一看真对称。 手指

(33)一棵树,五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五杈生来常碰头, 团结合作本领大。 手

(34)全村共有二个娃,五个搭伙做一家,两家灵巧会做事,两家蠢笨地上爬。(打两个器官)手指、脚趾

(35)十个秃头小孩,分开站在两旁, 同床同被同睡,合穿两件衣裳。 脚趾

(36)两只大鱼,互相争先。 脚板

篇6:器官的评价作文

评价对象:小主人

评价者:嘴巴

评价等级:4级

要说我的小主人。那是对我非常的好呀。有什么好吃的就往我这里送,可真让我一饱口福了。大盘鸡和牛肉拉面是小主人的最爱,也是我的最爱。

可是,小主人爱挑食,什么青菜、胡萝卜、白萝卜、黄瓜等蔬菜统统都不能进入他的视线内,否则他就开始“蔬菜大扫荡”了。所以我经常得溃疡。

哎呀!好痛!我又得溃疡了,我要去涂药了。

评价对象:小主人的妈妈

评价者:耳朵

评价等级:2级

小主人的妈妈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罗嗦。

有一次,小主人没把饭碗里的米粒吃完。被他妈妈看见了,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发表着自己的“长篇大论”了。过了一个小时,我身上都要长茧了,小主人的妈妈才停止了“

不过这样也好,从那天开始小主人饭碗里的饭总是吃得干干净净。

评价对象:小主人的

评价者:眼睛

评价等级:2级

小主人的爸爸非常喜欢学习英语。所以,也要小主人学英语。他爸爸经常说什么以后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

上一篇:我战胜了自己400字作文下一篇:骂同事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