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12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共17篇)

篇1:《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一提到历史,似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东西。要将原本一眼一板、循规蹈矩,而且语言深刻难以体会的历史用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来体现,《明朝那些事儿》正是让我们学习历史的一条捷径。

《明朝那些事儿》共着七本,虽然只拜读了前两本,却已经让我受益无穷、爱不释手。

第一部可分为三部分:明朝的诞生,开国治国,叔侄反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一部,那就是“奋斗”。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经过许多生生死死,在冒死的拼搏奋斗下打下的江山,是用无数条生命铺出走向皇位的路。那么就先从朱元璋的一生说起吧。

朱元璋从苦难的童年——从一个放牛娃开始。长大后在饥荒之下家破人亡,之得入寺为僧,维持生计,却被人指谋反,无奈之下“逼上梁山”,加入了起义军对抗元朝。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先后击败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无敌军舰”殊死一搏,在易守难攻的“第一坚城”平江与张士诚斗智斗勇,最终将自己最大的敌人——元朝击败,北伐肃清北元获得全盘胜利。

朱元璋用他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将天下征服。他一直尽心尽力,想要管理好国家,打击、杜绝玩弄权术,用残酷的刑罚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他死后明朝却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他的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下一代铺路,劳心劳力,将后代所有的事都先做好,以防不测——夺去兵权、斩杀许多开国功臣。但历史这个不被人力左右的编导,却让朱元璋呕心沥血铺好的路在百年内尽殆。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

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

篇2:《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能使人增长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可是把你自我懂得的知识与道理写在书中,就能够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些道理和知识。我想,那些作家与昆虫家……把自我的知识与新奇的事情还有那些自我的想法写在书中,把他们懂得东西交予我们学习,让我们一齐分享与阅读他们智慧的结晶。下头我也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明朝那些事》。

首先,介绍一下《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笔名)。这本书总共分了七卷,作者以诙谐幽默、近似小说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年的正史,包括帝王心术、战争、大臣间的党争,以及主要名人的生平事迹,明朝是由谁建立起来,谁来摧毁的,还有历代皇帝的治国之路和之间发生的谋权篡位的故事。所以我想把它推荐个大家,一齐来阅读分享一下这一本幽幽默默地就能明白明朝年间发生的所有事情的书。

这其中这么多的英雄豪杰中,我的最爱就是朱元璋,他也是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经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还有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所以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对_大开放生之门的历史依据。同时,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所以他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一点也不奇怪。

篇3:《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消解“主义”,历史叙事,草根姿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坛出现了一种以故意模糊历史背景及事件、虚构历史人物的小说类型,将历史作为叙述的背景和某种视角,被称作“新历史小说”。陈思和曾言:“新历史小说由新现实小说派生而来,大致是包括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此类作品以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活》等为代表。相隔二十多年,我国文坛上又出现了一种以历史元素为创作核心的新门派,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定义,此种小说在风靡文坛之时,其对历史的戏谑态度和未经考量的真实性遭到了各方质疑。它以犀利、简单、明确的语言,取得了自己的个性,以野史的笔法制造了众多噱头,受到大批读者的热烈欢迎,《明朝那些事儿》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草根式”的创作姿态

如果承认文学起源于一种嬉戏,那么恰好可以解释《明朝那些事儿》的诞生。作者保持一种出身草根的创作姿态,将枯燥的历史符号写成故事供读者从类似于游戏的无压力阅读中获取快感、灵感乃至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当年明月将此定名为“以人性写历史的原则”:“历史的根本是人。历史人物是人,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作者没把他们当过人……好人从来没有干过坏事,坏人从来没有干过好事,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许多历史书籍难以亲近。”当年明月的这本历史告别了人物单向度性格的历史固有模式,用野史的笔法写出了正史的故事,用小说的笔法揭开了历史的潜台词,不再掩盖帝王的不光彩过去,这种对于“高大”人物的草根化书写,为博取人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创作与炒作

从《明朝那些事儿》的文本特征来看,一方面,它带有明显的网络小说特质:语言诙谐幽默、犀利,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大量翻阅晦涩的史料,形成了这样一部既符合正史大方向又略带野史味道的历史小说。从人物塑造来看,作者以一种立体化的塑造方法改变了单向度的人物性格,给予主人公正邪两面,完善了其由落魄到发家的细节,让主人公像现代人一样说话、思考、生活,这样就给予了读者一个轻易介入历史的空间,当读者借助文本将自己的生活背景置换为明朝,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明代帝王的喜怒哀乐时,大大满足了猎奇心理,同时也不再有研读古代文献史料的语言障碍。跳出文本来看,这是一种消解主义、消解权威的做法,并不是单纯的“去深度”。一方面,它在语言和表达上突出草根文化“通俗”的特质,另一方面,迥异于竖排古文的艰深晦涩,通俗的语言并未过多扭曲历史的原貌,反而将正史、野史、杂闻、传说糅合进一体,使最广泛地读者投身历史,从中获得感悟,消解了传统写史的枯燥和严肃,消解了传统写史方式神圣化的“主义”特征。这种做法迎合了读者的口味,也扭转了商品经济时代史书于市场热销榜中的空白。至此,《明朝那些事儿》创制了一种网络传媒时代传承历史的新方式,以更改叙事方法为途径,让历史卸下沉重严肃的铠甲,换上一身嘻哈服饰,这一番改头换面让那些保守古文折磨却拼命想知道祖先出生前陈年往事的读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传播方式来看,当年明月发表此书之前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明朝那些事儿》最初兴起于“煮酒论史社区”——天涯网站中一个聚集众多喜欢历史、熟读史书、热衷于讨论历史问题的网友的社区。《明朝那些事儿》网络小说式的搞怪语言与叙述方式,外加与正史贴合的真实可信度,不仅满足了这群历史爱好者上网放松的需求,贴合史实的情节发展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两要素并行使得此小说获得了最初的点击率,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小说也以作者深厚的历史积累,与穿越小说或其他杜撰类小说拉开了档次,点击率也不断飙升。于是热情的网友在转帖等不自觉的转帖和奔走相告不自觉地完成了此书最初的炒作。随后书商沈浩波以一个商人的敏感促使其转战新浪博客,以控制在论坛中无法自行控制的评论。此书在好坏评价参半的坎坷经历中完成了在热门网站中的蓄意扩张。由此可见,如今一本历史或言历史小说与曾经官方组织专人记载编辑修订的史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区别。其一,历史的作用由古代帝王借以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行为,到如今成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噱头,历史的神圣地位遭到挑战;其二,古代史书经由皇帝亲自审阅,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明朝那些事儿》消解了意识形态概念上的“主义”,改用自由书写、网络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强调了书写与阅读历史的自由性,历史的权威性瓦解了,娱乐性增强了,精英化褪去了,草根化趋强了。

在经由网络大红之后,《明朝那些事儿》被金牌书商沈浩波推向市场瞬间进入畅销书行列,不得不说它的成功多数归功于前期在网上的自我炒作。如果将这个程序颠倒一下,先出书后上网连载,读者会因这种意图鲜明的炒作行为而心生反感。在“明矾”(《明朝那些事儿》的追捧者)网上网下的带动下的热销引出了更大的读者消费群体,此书也顺利完成了网络与市场的对接。

三、读者消费的决定作用

费斯克(John Fiske)指出:粉丝尤其具有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从三方面体现出来: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文本生产力并不只局限于新的文本生产,“它还参与到原始文本的建构当中,从而将商业化叙事或表演转化为大众文化。粉丝都具有积极的参与性。”上文中所提作者创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消解一种“主义”和“权威”,这也是广大读者消费群体的普遍要求,是文化快餐时代读者促成的写作手法,网络的娱乐功能使网民在网络上不再追求沉重的“教育意义”。在文化爆炸的时代,历史叙事与当代消费互相融合,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决定文化产品的成败,这是一种消费者表现自己经济自由、精神独立的消费选择权,与那个文本引领潮流的时代不同,读者因消费而成为文化市场领域的决定力量,是消费更改了叙事方式。

历史的真实性并不稳固。首先,作为正史,后朝修订前朝历史,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正史必然省略了诸多细节将事实过滤,使其不再完整生动。其次,作为野史,在历经千百年的流传中已逐渐模糊了真相,变得神乎其神。在一个“无图无真相”讲求证据的时代,正史与野史的真实性遭到质疑。1917年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朝那些事儿》也引发了一场历史叙事的改革,当年明月说,“要用情感和人性来看历史,来和历史人物沟通,历史不是枯燥的,历史也有情感”“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感情去和历史人物沟通,再用自己的语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讲历史。”当年明月改变以往历史中单向度的人物性格塑造,在结构历史权威性的同时赋予其通俗简单的亲和力,归还读者对历史重新认识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观摩与点评,使历史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消解“主义”的历史叙事不应算作一种倒退,它虽瓦解了历史的神圣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在不歪曲历史的前提下,最终将历史推向了民主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陈思和.关于“新历史小说”《鸡鸣风雨》[J].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胡畔,袁新文《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N]人民日报,2007-12-17(011).

篇4:寻梦钟祥,感受明朝那些事儿

从济南上车,经过近13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我终于到达了武汉。短暂的停驻后,我同中国专业旅游媒体联盟的记者们以及参加本次“百万学子游钟祥”的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一起坐上了开往钟祥的大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掩抑不住对钟祥的期待。

《湖北画报》旅游版主编汪立敏在车上为大家细心介绍着钟祥的历史、文化,方便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能够更好的去了解钟祥,去感受它的魅力。

钟祥市是隶属于湖北省、归荆门市代管的县级市,古称郢,春秋战国时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国在此筑有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时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的承天府所在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多年;公元1531年,明嘉靖帝朱厚熄因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故赐县名“钟祥”。

钟祥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科技、文化、教育先进县市,省级园林、文明、卫生城市。

穿越显陵,读懂明朝那些事儿

从武汉出发,约3.5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钟祥市。路途中看着窗外的风景,完全感觉不到旅途的漫长。到达钟祥市之后,我们下榻到当地的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参观游览。

第二天早上一早,用过早餐,大家就开始了本次钟祥行。上午,大家参加了“百万学子游钟祥”活动启动仪式暨环莫愁湖杯健康跑的活动。下午,我们搭乘大巴,游览参观钟祥市的著名景点——明显陵。虽然,历史已远去,但遗留下的皇陵却怎么也让人不能忘记明朝那些事儿。

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显陵的一些事。它的主人是朱祜杭(1476-1519年),是明宪宗第四子,受封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兴王,死后葬于钟祥的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逐封兴献王长子朱厚熄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熄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历时47年,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步入明显陵,你可以发现大多数通道都弯曲的,犹如龙形。导游告诉我说,嘉靖皇帝为了彰显其父帝王之位,将许多通道修成了龙形,而这一设计,有别于明代所有皇陵。从显陵第一道门进入后,需要跨过御河上的五座御桥和五道城门。每一坐御桥和城门都不一样。走过第四座桥后,道路两旁除了树立各种动作雕塑外,还树立几尊文臣武将。这让我想起了南京朱元璋之墓明孝陵。在通往明孝陵陵墓的路上,也树立着相似的雕塑。在经过近500年之后,显陵几尊雕像的首尾已被风化,看了让人忍俊不禁。不过,那些文臣武将们,仍然轮廓清晰并忠实地伫立了500年。走过这条漫长的古道,到达一个宽阔的广场,前面出现一个圆形的水塘,后来通过咨询身边的一个当地人得知,这个池塘叫内明塘,从小他们来这儿玩耍时,池塘水位也是这样。附近的一带居民也延续着这一说法。这500年来不枯竭的水位,一直以来是个未破解的谜。绕过内明塘,我们来到了明显陵的陵恩门。这道门是内城紫金城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堵墙——双龙琉璃影壁,墙上是精美琉璃琼花图案。这座门里,是显陵最精彩然而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原本壮观的雕栏玉砌被李白成的部队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不过,透过这些遗迹,我们能够联想到它当时的辉煌。

现代乡村 美丽彭墩

彭墩乡村世界位于石牌镇彭墩村,面积有10.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新气象为特色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区,已形成的主要旅游资源有村容村貌、农民小区、农民公园、农业产业六大基地和彭墩古镇等。景区现有主要景点:风格独特的农民新居、农耕文化博览园、千弓荡情人岛、彭墩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垂钓乐园、野外烧烤、有机果蔬采摘园、太空水莲基地、香樟园、枇杷园、桂花园等十多处。

万紫千红 山水钟祥

来到钟祥,不仅仅是为了感受明朝那些事儿,还需要去欣赏钟祥的美景,万紫干红植物园也是不错的选择。万紫千红植物园占地5000亩,紫薇树品种达30多种,培育花卉苗木1200多种。一年四季,花季不断,尤以紫薇花最壮观。园内花草相间,森林茂密,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是一处以赏花为主,休闲养生,科普教育,艺术体验,滨水游乐为一体的华中知名紫薇花主题公园和自驾游最佳目的地。

篇5: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

这本书分二十一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描写了宁远战役后,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就汗位,袁崇焕派代表团去后金首都沈阳吊丧,皇太极虽然很不爽但是忍了,并且用最高标准来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团,最后还挥手告别。

1627年宁锦大战揭开序幕,皇太极分三路大军进攻锦州,但没有成功。一直到满桂率领援兵来到,双方大战,后皇太极撤退,犹豫再三,决定孤注一掷,直接进攻宁远城,他相信自己会迎来辉煌的胜利,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在这场战役中,袁崇焕展示了丰富的占经验和战斗素质。虽然一开始误判了皇太极的进攻速度,但后来他先是派援兵,援兵不成后使诈让皇太极相信会有大量援军,使锦州获得了喘息时间。总体来说,袁崇焕的决策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

非常遗憾的是,宁远战役后,袁崇焕被卸职。一直到天启七年,即1627年11月19日被起复。在紫禁城的平台上,他激动的说出了:‘计五年,全辽可复’的话语。兵科给事中许誉卿找到袁崇焕向他讨教如何“五年平辽”,但是袁崇焕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聊慰上意!”后来他又因看毛文龙不顺眼,觉得他不太听话,寻故杀掉了毛文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袁崇焕虽然在军事上很强大,但是他性格跋扈,以上方宝剑杀毛文龙,就是他做出的一个重大失误决定。因为他的不讲原则,不讲规章的处死毛文龙,为他后来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在崇祯二年10月,皇太极绕道蒙古进攻重镇遵化,赵率教率领一万大军救援,次日战死。11月5日袁崇焕督师亲率大军来援,并对皇太极发动攻击,只追不击。从11日到15日,开始北京近郊战斗。最后在11月20日,爆发了京城自于谦保卫战后最大规模的战斗。在广渠前列阵迎敌,发生激烈战斗,最后到晚上六点取得了最终胜利。

篇6: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我刚接触这本书时,我就被作者的幽默的语言和极好的文采给吸引住了,这本书既没有像以前看过的历史书那样古板,却有那么多的历史知识,我想:写出如此好的文章的人,一定是个大作家,要不然怎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我最喜欢这套书的第三本,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和最佩服的人物是王守仁。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是当科状元,望子成龙,自然而然王华希望王守仁也像他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然后拿个功名当个官,过着安闲日子。

而王守仁却不这么想,他想学习兵法,为国效力。可他爸爸不准,必须要他考科举,要不不准他乱来。最后王守仁考上了举人,当了一个小官,可遭人陷害,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当驿丞,他在那里经受了许多苦难,最后修成了正果,创造了哲门派——心学。这使得王守仁被人称为四大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还与孔子、孟子齐名。这一点更让我无比佩服。因为王守仁在贵州龙场的艰苦经历打动了我。当时贵州属于是荒山野岭,把官员发配到哪里纯粹是受罪,但王守仁他不放弃,在那片荒山里开拓出了新天地。

篇7:《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作者从元末明初的农民军队反抗蒙元统治者开始,一直写到崇祯走向那棵歪树。期间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与具体人物为写作背景,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从公元1344年到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三百年风风雨雨与是非兴衰。

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不仅了解了这段历史,还从这部书幽默风趣背后也读出了一个道理。在书中出现的,无不是当时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可他们当中,有死而后已的忠良,也有王振、魏忠贤之类的佞臣。魏忠贤在身后留下千古骂名,为世人所不齿,可他当时却是风光无限,权倾一时,羡慕、嫉妒者不计其数。然而,当年那位奋起反抗魏忠贤却被害死的正直大臣杨继盛,却为世人所赞叹、仰慕,流芳百世。在当时,杨继盛不过是阶下囚罢了,指不定还有人在嘲笑于他。由此可以看出好人不一定会和徐阶、张居正一样得志,坏人却常与王振一般猖狂。不要羡慕别人,只要自己没有错,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诋毁的话,大可不必计较,凡是历史自有公断。

通过读《明朝那些事儿》,我发现作者的文笔也十分了得,文中记述的王侯将相,在他笔下似乎活了:历尽磨难,矢志不移,终于一统天下的朱元璋;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才高八斗、谨慎低调的宋濂;勇猛善战、忠肝义胆的徐达、常遇春;权倾一时、风光无限,死后却遗臭万年的魏忠贤;耿直忠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当年明月”将帝王将相的心术、韬略刻画得惟妙惟肖。读了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智慧,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一举多得。

篇8:你不知道的明朝那些事儿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

由于立场的不同,关于历史,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说法,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接近史实的真相呢?

历史不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也不相信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它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经验教训的源泉。历史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作基石的大厦,永远是浮沙高楼。

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故去的黄仁宇先生的心血结晶,是他“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事件不能孤立地局限于某个范围来看待,而要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全面分析。

为什么偏偏是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而不是其他年份?其实这一年里明王朝没有发生任何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版原名直译的话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在这一年之后,也就是1588年,歐洲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欧洲霸主宝座易手,人类历史进程由此彻底改变。而黄仁宇就从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平淡无奇的1587年入手,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7人入手,梳理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当代中国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而不要进行历史的循环,成为西方人所说的“停滞的帝国”。他把中国近代史从传统观点中的以清朝晚期开始一直延伸到明末清初,并试图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大历史”观。

除了“大历史”观,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从技术角度分析历史,而不是从道德角度谈论问题。君子还是小人,不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还是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本质与要害。把问题道德化,那么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人就掌控了一切,这不是一个讨论问题、分析成败得失的正确方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我们不曾想过的视角,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故事一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但又是那样的严肃严谨。看完这本书,会有非常奇怪的感觉:一是历史书居然可以这样饶有趣味,二是怎么和我们固有的观点如此冲突却又如此言之有理?比如在文章中,疏于朝政的万历皇帝居然是因为一个个近似滑稽的原因放弃励精图治的;清官海瑞却变成了一个对朝廷及民众毫无用处的古怪官僚;戚继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清醒的现实感;等等。

最后,用这本书的结语作为这篇荐读文字的结语,希望它是引起你阅读兴趣的开始:“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萧鼎)

链接阅读

作者: (美)唐德刚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 17.00元

篇9:《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描写了明朝十七帝,对每一位皇帝都从人格、品行、才能、功过等方面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比如说: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明天下的缔造者,生于乱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自己的勇气,决心,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心灵,惊人的军事天赋建立了庞大帝国,真是一世豪杰”;永乐帝朱棣,“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他不是一个好人,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呼盛矣”;弘治帝朱佑樘,“一个好人,一个好皇帝,遭了无数的罪,受了无数恶毒的伤害,但他用一颗仁厚之心,承担了皇帝全部的责任,创造了明朝的又一盛世。”

而对一些昏庸无能的皇帝,在看完此书全新的解读后,让我感到的不仅是气愤,还多了些同情:“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是一个好人”的正统帝朱祁镇;“终其一生,都在为追求自由自在而斗争”的正德帝朱厚照;“一个虔诚的道士皇帝”嘉靖帝朱厚骢;“适合做个木匠”的天启帝朱由校;“勤政俭朴,刚愎自用”的崇祯帝朱由检……看来出生帝王家真不易,生来就注定要去争权夺利,无法过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个好皇帝就更不易了,如果干的好那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他的责任,如果干不好那就要遭万人唾弃,尤其是不能发展什么个人爱好,都要像朱元璋、朱棣那样日理万机,才对得起皇族血统。

这本书最吸引我、最让我感动的是为国家、为百姓舍生取义的功臣名将。于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特别是他在皇权面前表现出的那种无畏令人敬佩,一心只为民,只为国家的社稷鞠躬尽瘁,于谦光明磊落的一生就如同他的《石灰吟》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王守仁,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仁”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特点,不求闻达于朝野,只求丰年安乐业,为了百姓宁可放弃自己显赫宇宙的机会,为了百姓宁可违背君王之命,“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戚继光,抗倭名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保家卫国的军事事业中,一直朝着“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迈进,前所未闻的选兵方法和严格变态的军事纪律,打造了百战百胜的“戚家军”,打败了“联合国军”,打败了那些在我中华大地上的跳梁小丑,向他们诠释了一句话“犯我华威者,虽强必诛!”。

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这些名臣将相在明朝276年的历史长河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丹青卷书中刻下了辉煌的一笔。他们最让我感动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威武不屈的气节,以天下为己任,置生死于不顾,不为强权,只为百姓,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的铁骨忠魂,显示了巨大的人格力量,为世代所敬仰。信念和气节在此不仅是道德箴言,更是人生骨气。气节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人格,把气节比做第二生命不为过之,视其为精神脊梁不为过之。做人一定要坚守信念,要有操守。理想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是气节的本质所在,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虽然成不了万众景仰的伟人,但必须有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一个人虽然留不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必须不懈拼搏,以便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只有气节永驻,就能以事业为本,以创业为荣,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

谋事尽责。

气节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国格。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屡临逆境而不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矢志不移、百折不回的民族气魄。有了民族气节催生和凝聚的力量,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灾难都能战胜,什么样的目标都能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不怨天尤人,把握时机,发奋图强;不高谈阔论,服从大局,埋头苦干;不贪图享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创新,勇于进取,从而使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篇10:《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书心得

很多人在我的印象中就给我留了个影子,如雪泥鸿爪,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但是却又有那么几个人却让我悄悄地记下了名字……

徐阶智斗严嵩,以恶制恶,在这场战斗中,没有原则,没有怜悯,善良就是对人间邪恶的最大纵容!原则不重要,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胜了,这种胜利需要一种坚韧,忍辱方能负重。沉默方见爆发。我在想,他在打败严嵩之前,在那黎明前的漫长的黑暗中,自己默默忍受着一切的一切,独立坚守,直到等到足以灭亡对方的时机,一网打尽……这是一个多么勇敢而伟大的人呀!

戚继光,一个努力赚钱和上级搞好关系,却只为打仗,只为保家卫国的人,死前和死后家里贫穷之极,必须这样的行为,才能在官场上混,在官场上混方能保家卫国,其行为可敬可悲,正是这种人方可称之为民族的脊梁,一个爱国将领要这样才可以报国,其趋于灭亡也不远了……

篇11: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模版

书中有提到张居正。过去我就听过张居正的鼎鼎大名,知道他在嘉靖末万历初的功臣,万历中兴,明朝最后一个巅峰。我对于他的死,很惋惜,我甚至痛恨万历帝不识货,不识人才是个昏君。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到了张居正不好的一面,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接受不了,生活作风很成问题,但是做为一个我的偶像,我真的是接受不了的。

我从其他地方看到张居正死了之后他家属的惨状,我更加痛恨万历帝。不仅不识人才,而且杀良臣之属。万历帝,你是个什么皇帝!?误了大明王朝!

后来,我看了书才知道,当年明月所写的是很中肯的。双方面,即使是历史学家以及清朝皇子的老师所不重视,甚至鄙视的明武宗。他也写了武宗的优点,八虎误了武宗,当年明月教会了我看人的两面性,很巧合,我的历史老师也叫明月。

篇12:读书那些事儿

后来参加一次沟通技巧培训,算是找到了理论依据。据科学研究证明,人,尤其是成年人,接受外部信息,55%是来自于视觉,38%来自于听觉,只有7%是来自于文字内容。这一原本用于解释沟通中肢体语言重要性的理论,被我拿来解释读书效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读书老读不进去。按照这种理论解释,我们想读懂一本书,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坐在那里听别人讲,而不是捧在手里看。细想想,我悲了个催的,原来我们这一辈子就是坐在那儿当学生的命。书,要不要读?

那么书还要不要读?如果您如帝王一样,可以调集天下名家学者来给自己上课,也许你就不用读书,但可惜你不是。也许未来科技可以做到,但至少现在没有。所以,除非不想再学习,除非对大千世界毫无兴致,否则,阅读怕是每一个识字的人都会有的需求。我每次到欧美发达国家,最喜欢看的有两道风景:一个是公园、景区里络绎不绝的跑步入,一个就是在地铁、公园、咖啡馆等场所遍布的读书人。不为别的,因为我能感受到一种文明的力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只是一种低级的文明,因为你只做到了不干扰别人。诸如读书和跑步才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因为你懂得修炼自身。一个懂得修炼自身的人,不仅不会去干扰别人,反而会以天下为己任,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乐事。

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但是这些古训未免有些太失于功利。仿佛读书只为挣功名,读书的目的只为黄金万两。而这恰恰又是许多国人想读书又读不进去书的原因。想想我们那些为高考而悬梁刺股的学子们,有多少人被这种特训训练出了读书的习惯?恐怕更多人是因这种填鸭式的阅读而形成了对书本的厌倦。我们不用去苛责古人,更不用对独木桥式的高考制度义愤填膺。我们自己不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吗?

在一个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社会里,人们做事不可能不功利。跟一个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谈读书,他唯一的目的当然只是不再挨饿。只有到了一个富足的社会里,恐怕才会有更多人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真正因为兴趣而去读书。当许多人为传统书籍正在被网络阅读所取代而悲叹的时候,其实最不应该悲观的就是中国。在这个快速变得富裕的国度里,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读书人群,出现更多对文化和艺术品的需求。因为,当人们不再为温饱而发愁,却在物质世界里无法寻找到快乐的时候,必然需要到精神世界中去寻找心绪的宁静,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索那广袤的未知世界。而这些都在一本本书里面。

书,如何读?

书该如何去读?曾经就此请教许多读书的朋友,才知读书也分精读和泛读,读得进去的书,一定精读。读不进去的书也不妨泛读,看懂开头和结尾,中闻挑感兴趣的读即可。其实,读书和许多事都一样,能够吸引你坚持做下去的唯有兴趣。弄懂这个道理,我不再强求自己去读那些会睡着的书,而是读那些真正想看的书。读来读去,我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都是文史哲,而且更多是历史书,那就不妨先顺着兴趣读进去。书是会越读越多的,因为越读书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越读书兴趣会越广。

但是书并不是读得越多越好。如果只读书不思考,您还不如花时间干点儿别的。从小到大读过的书,还能让我记住内容的没有几本,脑子里留下的东西,都是被自己思维加工之后的内容。读书其实就是跟作者思想交流的一个过程,书读进去了,就是和作者产生了思维的互动,没读进去,其实就是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读书并不是为了记忆。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之所以可悲恐怕正在于此。真正阅读的意义,是通过不断吸收养料.最终不断形成和深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固化自己思维的方式,也是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同样也会改变阅读的习惯。网络阅读是否是碎片化阅读?纸质书会不会消失?这已经不只是阅读习惯的问题,而是这个世界将会如何变化的问题。既然读书本身就有深浅之分,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排斥碎片化阅读。互联网最大的功用,就在于可以让你迅速找到并选择需要和喜欢的信息。所谓信息爆炸,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既如此,碎片化阅读恐怕不仅不是问题,而会变成与时俱进的习惯。碎片化阅读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它的碎,而在于究竟选择了什么样的碎片!这些碎片能否真正被加工成自己的东西。

只有深阅读才能形成思想,碎片化阅读就无法形成思想?恐怕也不尽然。随着影像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人与人沟通和互动的进一步便利,人们网络阅读的方式一定也会不断变化。但我相信,这种变化一定会越变越人性,越变越有效率。而至于代表深阅读典型形象的纸质书,我不认为它会消失,它恐怕会越变越精美,越来越多元,越变越趋于艺术品,甚至未来它会不会越变越多也不一定。因为,我们不要忘记另一个事实,信息爆炸,不仅会让人们的阅读量倍增,也会让制造阅读内容的作者倍增。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在人人都能成为作者,自出版成为通行的时代,书籍难道不会越来越多吗?还是让历史去回答这样的问题吧。

一直有一个愿望,当我终有一天不需要再为工作而奔波、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的时候,我最想做的只有三件事情,读书、健身、写点东西。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想法。许多事情会为年龄所限制,唯有这三样事情,你可以终其一身,无烦无扰。我也确信,网络时代,尤其是在中国,读书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因为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写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篇13:《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史书读的很少,但这套书一共七本,我却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恨不得省了来看。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作者还调侃一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共经历十二代,十六位皇帝。整套书看完就像看完了一部历史剧,从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一个从兴到衰的更替,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佷恢弘,很厚黑,看到最后的时候就觉得很遗憾,一个朝代的兴起很让人兴奋,一个朝代的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却让人觉得好无力。纵观整个明朝,能人辈出,用作者当年明月的话说就是猛人特别多。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张居正。喜欢他的原因有二,其一,他长得帅,其二,他很有才。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后来张居正病死后改革被推翻,但他的个人魅力让人欣赏。

可能是自身喜好的关系,书的前几部颇有励志传奇的气氛,所以看起来很有感觉。后面几部就有种日落西山的感概,特别是崇祯,他是一个很努力很尽心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时,明朝传承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然病入膏肓,凭他个人的力量,回天无力。当看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崇祯自缢于煤山那一节,心中竟然有种说不出得悲戚。

作者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王慧莹

篇14:《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疫情放假在家,我们除了上网课,也有充分的时间来充实自己,所以读一本好书是必不可少的,在假期,我同家长一起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是一套书,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如何建立明朝,以及创立后明朝各领域的发展改革。全书以幽默诙谐的语气讲述了大明王朝的兴衰成败,其中蕴涵了许多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经验,一旦开始阅读,便让人爱不释手。

整套书内容量很大,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人,那就是明代名将——于谦。这个于谦并不是说相声的于谦,而是明代的一位儒将。正统年间,能顾大军来犯,于土木堡击溃明朝最精锐的兵力,并活捉皇帝朱祁镇。当时,皇城将成为外敌的下一个进犯目标,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王朝内部的大臣们乱作一团,而只有于谦一人保持清醒。从战前的各项准备,到战争在即的呐喊与豪迈,于谦自始至终都游刃有余冷静沉着。兵临城下,一道道军令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但又热血沸腾。他将北京城每个门分派给每一位大将把守,最后将德胜门——北京城的最北,也是最有可能被进攻的地方,留给了自己。从上到下这一套措施,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他的沉稳威严,以及他给将士们带来的勇气与信心。而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发号施令的人是一个文臣,是一个向来温文尔雅,安安分分的文人。就在这样“不胜,就死”的力量的催动下,明朝以少胜多打败了外敌,守住了大明王朝的未来。

篇15:《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作者用通俗易懂、戏谑幽默甚至是带有尖刻的笔调,将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演变成一个个曲折生动地故事,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善或恶、或忠或奸、或喜或悲、或尊或卑,告诉了我明朝的那些事儿。

合上书,闭上眼,书中的人物还在我的脑海里游走,书中的故事还在让我回味,我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在我们历史教科书中只有薄薄几页纸短短几行话的明朝历史,竟是这样的既波澜壮阔又沉重压抑;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历史人物——朱元璋、于谦、海瑞、张居正……他们的一生竟然是这样的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原来一个王朝、一个民族的命运竟是这样的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原来历史竟然是这样的,我不禁为之欢呼叹息,为之喜悦愤怒。

篇16:读书的那些事儿

开始我并不喜欢看书,什么《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一点也不感兴趣。有一回,爸爸递给我一本改编的《三国演义》,有精致的插图,语言很优美,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于是,我吃饭时看,睡觉前看,下课了也看,整天捧着不放,被大家戏称为《三国演义》的“十级研究学者”。我对“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的故事信手拈来,同学们可喜欢听了。一年后,爸爸告诉我:“我这里还有一本原版的呢!”我馬上来了兴趣。可是,我看不懂这样的半白话啊。当然,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读,慢慢地懂得了很多,“分久必合、老当益壮、口若悬河”难不倒我了,这真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啊!

最近,我又迷上了《十万个为什么》,关于它,还有件趣事儿呢!

这天晚上,我正半躺在沙发上看书,突然,坐我旁边看电视的妈妈一声尖叫:“蟑螂!”只见爸爸一个箭步上前,伸脚就灭了这只倒霉的“小强”。我慢条斯理地说:“这样是没用的,它还会繁殖宝宝呢!要想彻底消灭它,就得拿火烧。”妈妈惊讶地问:“真的假的?你怎么知道?”我扬扬手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它告诉我的。”我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书,给了我快乐,给了我智慧。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点评

书籍给予人生的是充实和滋养。书,是我们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阅读,是我们成长的必要经历。小作者爱书,爱读书,从中获益颇丰。习作的语言充满童真,显得自然朴素,书中的故事真实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读书的喜欢。

【指导并置评:程玉生】

篇17:《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

细思量:世事有定数,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儿皆有因果。

因:袁崇焕大权在握时,只因毛文龙不服其号令,便挥刀将其斩杀,实则是帮后金军解决了他们的心腹大患。后袁崇焕与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交战,追而不击,却绕道北京城下,使皇城、皇权受危。于是,崇祯皇帝甚为不满。这就为袁崇焕的杀身埋下了祸根。碰巧也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顶头风”。此时,袁崇焕又要求带兵进城休整,这下可点燃了他身死的“导火索”。崇祯暗道:“不好,这家伙功高震主,迟早要兵变,不如杀了省心。”

果:于是,在京城危机解除后,崇祯批示:袁崇焕凌迟处死!可怜一代名将,含恨九泉。细细剖析,袁崇焕之死原因有二。

一是,狂傲不羁。自持有尚方宝剑就为所欲为,斩杀皮岛总兵毛文龙犹如砍瓜。殊不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同时,他为了迎合上级(皇帝)的意愿,不求实际,夸下海口:“五年辽东可复!”皇帝很高心,朱笔一挥,封了他个史无前例的官职——督师,号令三军,六部统管,无条件配合。结果是一年过去,寸土未复。于是,老大不满了!可见“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谦受益,满招损,好弓也不能拉的太满,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方便进退。

二是,目中无人。后金军来犯,袁崇焕只追不击,故意示弱。却将战火引至皇城脚下,不顾老大的安危,无异于惹火烧身。他的老师孙承宗曾写信劝诫,让他在通州固守,可这个骄傲的学生尾巴都翘天上了,那里还能听的进师傅的话啊。可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综上,从袁崇焕之死可以看出:袁崇焕的失败都是源于他的性格,意气用事,狂傲不羁,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注定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人物,只能惨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

上一篇:规范议论文“残缺也是一种美”写作指导及例文下一篇:初中开学第一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