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2024-04-23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共9篇)

篇1: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终于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冥冥之中好像也若有所思,但到底收获了什么,很难说,却也很好说。毕竟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似乎也看透了宦海的沉浮,事态的炎良,以奴才自居的人却总能奴役别人,以小人为偶像的人却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不能流芳百世,但毕竟能一臭万年。有些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这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数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虽然不怎么光彩,但在大众那里很有口碑,要是哪一位仁兄不小心提到了他的名字,必定会让人们恨得牙根痒痒,真想穿越时空去给他几个嘴巴子,以解自己当年杀父之仇,虐母只恨,(说不定这位仁兄的祖宗当年被这群王八蛋给害过,或许是偷了他们家的柴火,或者说有一天见面没有打招呼)总之这对他来说就是深仇大恨,虽然不是什么家仇国恨,但这位仁兄也一定十分有志气,此仇不报非君子(到现在还敢打着君子的称号,真是大言不惭,佩服,佩服,真样的功力没有几十年的功夫能够炼成那是相当的胡扯,而且这武功还是祖传的,代代相传从来都是传男不传女,正因为这个美好传统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能祸国殃民的名女,即使有也只是像陈圆圆,柳诗诗这种人)能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依然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得人很多,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人民造福,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流芳百世的人则少之又少,那些为了他人利益而不惜自己生命坚持到底的人简直是极品中的极品,见到这样的人大家一定要看好,千万别让他跑了。但林子大了鸟自然就多了,什么百灵,什么麻雀,什么猫头鹰,就连蝙蝠,天牛之类的也敢在历史的舞台上跑龙套,只跑跑龙套也就算了,可是毕竟有太多的人不是好鸟,明明自己不是这块料却偏要抢主教的戏,这一抢不要紧,竟然亡了一个时代,这还不算还要连累几百年后的人们去努力研究他,说是揭开历史的真相,说白了就是吃饱了撑的,非要在酒足饭饱只后去时光何的那岸去遛遛弯这一溜不要紧竟然还揭开了沉睡几百年的历史真相实在是难得。什么张居正也好什么崇祯也罢,他们都只是历史的过客,当然我们也是,但毕竟我们还能风光地站在这个舞台上有事没事后两嗓子算是清清嗓子,没准被那个大老板看上了还能够挣一些外快。对于这些舞台后面的过气明星我们有资本也有胆量评价(当年他们再牛那也只是当年现在是老子的时代,他们算哪根葱)就是一些胆小的(像我这样的)也也敢扯着喉咙大喊几声——我扬起钢鞭把你打。毕竟人都已经死了,他们还能从坟里爬出来怎地?但对于历史我们骂上两嗓子虽然能够解一时口快而且还没有后顾之忧,但这毕竟都是小儿科,那大儿可是什么呢?这个为题问的好,要是在学校申请一个专利没准还能获得一个诺贝尔问题奖,或是奥斯卡最佳组编奖,毕竟能想出这个问题的人都不是普通人,而是最最普通的人,借这个机会也好让大家发发财,有财大家发吗?毕竟都是穷哥们,都不容易,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可是我的文采毕竟有限,把我有在线的文采投入到无限的为大家找议论中去,估计大家是不敢的,而我是活不成的,那么多板砖,即使都是劣质的三五产品我也得被活埋,再加上无数的口水化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估计世界上在结实的混凝土也没有这个厉害,而且可以申请一个专利,只靠收取专利费度日子就能够过上三室一厅的超小康生活而且还不打折扣,白花花的银子再那里摆着,不花白不花,没准还能搞一辆汽车开开,瞧我多威风!这东西用于建防空估计连原子弹都打不透。

篇2: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从古至今,从未改变。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默默无闻、无为而去,又有多少人名流千古,写下不朽诗篇。当历史的浮云遮住了双眼,我们就得拨开云雾,在历史中感悟今生!

现代的我们,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感觉不容易。我们又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抱怨和感慨。脆弱的心灵总是那么的敏感,情绪不轻易间悄悄改变,小小的雨滴,便能激起我们心中的涟漪。清清的泪水,便能诱导起心床的泛滥。

当我们看到官二代撞死人时的飞扬跋扈,我们是那样的愤怒,那样的憎恨,怒火不知不觉中在心底燃烧。自己时常在想,为什么官代就能如此嚣张,与生俱来比他人强大些?当我们看到辛辛苦苦劳作的贫苦人民与花天酒地无为的富二代时,自己时常会发出种种感慨和丝丝悲凉。同样是人,差距怎么久这么大呢?地狱的人间,人间的天堂,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当我们看到那残害了无数婴儿、气坏了无数父母的三鹿高蛋白奶粉时,自己是那样的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社会的丑陋,人性的丧失,然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怒火烧不了他人,害的只有自己;感慨帮不了社会,自己却更加消沉;谩骂改变不了现实,浪费的是自己的青春。大的社会形式没有改变,一切都是浮云,一个李刚爸的孙子倒下了,千万万个孙子又会站起来!一个“天上人间”倒下了,“人间天上”便会遍布人间;三鹿已亡,灵魂仍旧疯狂,红旗依然迎风飘扬。

改变不了社会,就好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认知能力。

“别看小日本现在嚣张,将来跟你们一起算总账”,小兵张嘎。让我们现在把目光投向古代,在那混沌艰难的封建社会里有那么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磨练成就了自己。古里悟今,其实,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乐观的看待人生,人生在何朝何代都会丰富多彩。

在那古代社会里,生的艰难,死的痛苦,生死难缠。人们被分成那样的三六九等!老百姓却永远位于金字塔的底端,永远被欺压!不同“款式”的赋税,“种类齐全”的徭役,以及不同“套餐”的酷刑,走过路过绝对不会错过!无论和平还是战争年代都好,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生活都是那么的糟糕,梦想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科举考试让底层的人们有了为官的途径。然而竞争的难度,现实的残酷,无数人奋斗一生终折戟沉沙。只有一些人在历史中闪闪发光,流传千古。张居正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他的一生起起落落,悲欢离合,历经传奇!小时候的他,家里一贫如洗,当祖父无缘无故被王爷整死的时候,他虽然内心无比憎横,但他学会了忍受;当他被被同龄人欺负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家里的贫穷,让他感觉到是那样的无奈,也让他明白了要想在这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由不断地往上爬,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因为上帝不同情弱者,因为在这混沌的年代,自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所以尽管祖坟不冒青烟也不喷火,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从小刻苦学习,苦读四书五经,终金榜题名,成为进士。身入宦海十几年,一直都在沉浮。当其他人都在拉帮结派时,他选择了沉默;当其他人在明争暗斗时,他选择了低调。他明白自己现在实力还很弱小,他更明白真正的战胜对手考的便是一剑封侯。他在不断的蓄积能量,不断的强化自己。终于,在万历年间他成了明朝的真正统治者。不为小利,必有大谋。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扬眉剑出鞘,豪气冲云天!那曾经嚣张欺负百姓的王爷,现在也受到了应有的报应,那曾经瞧不起人的“孩童”如今也一去不复返了。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梦想真真开始起飞。他通过自己呕心沥血的努力,让明朝那黑暗浑浊的社会风气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明又从新成为一个焕发朝气的帝国。他成功了通过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改变。改变自己的态度,积极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梦想会越来越近,终会实现。

想想古代,看看今朝,我们更应该积极对待生活,那么多的无奈,只是我们的意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改变能改变的,争取不能改变的。

建好自己的码头,才有靠岸的船;修好自己的路,才有过往的车,想改变社会,(^_^)先改变自己,强化自己!弄好自己的风度,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友谊路花开,一路芳香!

篇3: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何谓致仕?致仕在职官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在没读《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以前心中茫然, 一概不知。现在, 我明白了。所谓致仕, 即“致其事于君而告老”, 交还官职, 退休养老。致仕, 在职官制度进、管、出三个环节中位居最后一个环节, 并对前面两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条江河而言, 出口不畅, 势必引发中下游江河泛滥, 即使修建分洪工程也还是要有一定的损失;对一个人而言, 消化不良、肛肠有病、出口不畅, 势必影响新陈代谢, 而新陈代谢一旦停止, 死亡就要来临;对一部国家机器而言, 出口不畅, 势必影响流速, “铁打的衙门, 流水的官”, 官不流、流得慢、该退不退, 就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 最终导致国将不国的悲剧!看起来, 官员致仕, 出口畅开, 其意义是何等的重大啊!

致仕制度, 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如何?考核制度, 在职官得失、荣辱与进退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读了《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我明白了明朝的致仕制度, 在历史上的进步性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因其有破有立, 破的是世袭制与终身制, 立的是任期制与退休制。这种在职官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使贵族特权、等级封闭在社会各群体交流互动中的障碍得以克服, 从而给人们追求等级变换带来希望, 同时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动力。这是君主在皇权至上的前提之下, 统驭群臣的明智之举!明朝对职官的考核制度比较完善也比较复杂, 如果将其化为简约, 则有所谓的“三等八法”:考核的三个等级———称职、平常、不称。在九年考满之后, 称职者升迁、平常者平调、不称者黜免或令致仕。考核的八项内容———贪 (即赃私显著, 罪迹昭彰) 、酷 (即为政严酷, 所用非刑) 、浮躁 (即举止轻浮, 躁进妄动) 、不及 (即才力有限, 难以胜任) 、老 (即年过七十, 体容衰老) 、病 (即体弱多病, 难理政事) 、罢 (即疲软无力, 优柔寡断) 、不谨 (即行为不端, 言语张狂) 。针对不同的情形, 处理办法也有不同:贪者为民;酷者为民;浮躁者降一级酌调;不及者降一级酌调;年老者致仕;有病者致仕;罢者冠带闲住;不谨者冠带闲住。根据“三等八法”的考核, 来决定职官的得失、荣辱与进退是比较公平的, 同时对好官是一种激励, 对坏官是一种制约, 对不好不坏的庸官则是一种鞭策。因此, 明朝这个考核制, 在监督职官、防止吏治腐败方面的作用, 是值得肯定的。

致仕制度的内容如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 本身比较复杂也比较完善。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与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人之所需心理学理论, 在明朝官场的致仕中, 或明或暗, 或直或迂, 或长或短, 或大或小, 都有程度不同、效果各异的反映!尽管明朝之致仕制度比较复杂, 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 致仕条件。在年龄上, 文官 (京官70、外官65) 、武官60致仕, 特旨不限;身体患病, 久治不愈, 难以工作者, 也可提前致仕。第二, 致仕待遇。由常制与特恩两部分组成:常制待遇有十二项——— (1) 半俸; (2) 岁米; (3) 免徭役; (4) 升等; (5) 冠带; (6) 给诰敕; (7) 年节存问; (8) 驰驿还乡; (9) 遣使存问; (10) 岁拨月廪人夫; (11) 赐物; (12) 官其子孙。特恩待遇有五项——— (1) 驰驿还乡; (2) 遣使存问; (3) 岁拨月廪人夫; (4) 赐物; (5) 官其子孙。常制不常, 君主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和经济财政的状况, 时有修订;特恩奇特, 君权至上, 不受限制。第三, 致仕后的管理。明朝对致仕官员的管理比较严格, 具体规定有十项: (1) 致仕官员, 一般都必须回其原籍, 否则必须得到特准; (2) 回到原籍之后, 要将朝廷所发致仕诰敕向本地州县官出示, 并登录在案; (3) 所居住所及年龄, 由礼房注册, 在朝廷慰问高年, 或州县官年节存问致仕官时, 提供名单; (4) 致仕官在家乡的表现, 州县官在每季报府的循环簿上要填注; (5) 慰问致仕官的礼品和其回赠礼品, 要登记在簿书上; (6) 致仕官与州县官平时交往和书信, 也要登在薄; (7) 致仕官可以参加地方的各种礼仪、祭祀、宣讲活动, 也可以向地方官提供个人意见; (8) 州县官对致仕官有监督之责; (9) 巡抚、巡按对志行优良和恶迹昭著的致仕官, 有举荐弹劾的责任; (10) 对地位特殊情况特殊的大官, 即使在致仕之后也要受到朝廷的严密监控。

篇4:明朝那些事 悠悠古城墙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建得最早且保存最完好的城墙之一,其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1800年后,朱元璋攻进了南京城。在南京城,朱元璋采用朱子学名家朱升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战胜了兵强马壮的陈友谅和富甲一方的张士诚。并于1368年正式建立明朝。公元1366~1386年间,朱元璋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历时20多年的时间内,明王朝把南京建成了中国江南历史上的最大都城,同时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据说,当时法国巴黎城的周长是29.5千米,而明城墙的周长达33.676千米,明都城可谓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明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4圈的墙垣迭套组成,是相当有系统性的都城。明都城明显有别于其他的设计,除它之外一般是采用方形的形态,而明都城却依山形地势而建,顺其自然地成了不规则形。设计建造者充分利用南唐都城的南、西两面城墙,进行拓宽加高,并向其他两面延伸,依山据水,婉转合拢,史书称它是“东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

工艺考究,设计合理

明城墙由城基、墙身、雉蝶3部分组成。它的建造采用了多重的强城固墙措施,大部分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然后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在内外壁之间基本上是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在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上一种叫“夹浆”的特殊材料,据说这种“夹浆”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梁汁混合而成,有时还会加上桐油进行混合,其黏合力极强,浇灌凝干后牢固无比,能使城墙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且墙顶部靠外一侧,均砌成锯齿状矮墙,留有泄水槽,称为“雉蝶”。

明城墙由数亿块城砖筑成,其城砖的烧制很规范,每块砖重近20千克,分为瓷土砖和黄土砖两种,其中黄土砖占绝大部分。城砖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工部营缮司等。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记载着烧制单位的名称和窑匠、制砖人名字等,有非常明显的制砖质量“责任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非常讲究,不仅城垣自身有防、排水系统,城区也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等进行防、排水。墙体顶面设置有石质排水明沟,离明沟约50米距离处设石质出水槽。城区与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闸门,中有铁栅门,以防有人潜入。其中,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此外还有金川河闸、武庙闸、半山园闸与琵琶闸等,这些涵闸都设有铜、铁管,只进水不进人。

13座城门与坚固的城楼

明城墙上建有13座城门,其中,由南唐城门扩建而成的有3座门,即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

新建的城门有10座,即南面的正阳门(今光华门),南之西的通济门;北面的太平门,北之西的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东面的朝阳门(今中山门);西面的清凉门(今清江门),西之北的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而今的明城墙,留下的明代城门仅有5座,即中华门、汉西门、神策门、中山门和清江门。而明以后再开的也只留下了玄武门、挹江门和解放门3座了。

明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尺寸不一,因地制宜,城墙高度一般在14米至18米之间,总体是城南较高,城北较低。整个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城顶外侧建垛口(雉蝶)13616个,垛长2.75米,垛距0.4米。城顶还建有窝铺200座,以作御敌堡垒之用。

在当时,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其中,聚宝门、三山门和通济门各有城墙4道,每两道之间留有空间,称为“瓮城”,战时能强化防守功能。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当时最为坚固的聚宝门还设有藏军洞,据说,聚宝门两侧城墙的藏军洞共有27个,可藏兵达3000多人。

在水西门和中华门之间有段城墙,其高度比别处城墙矮许多。据传这段城墙是当时的安徽太平县人负责修建的。当时,修建城墙的民工很苦,而太平县土地贫瘠,民工更是缺吃少穿。可是苦于官吏的严管,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消极怠工。眼看期限已到,城墙还未完工,民工对负责检查工程的官吏谎称说:“不知是破了什么风水,我们这儿的人个个得了黄病,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工。”那官吏看到他们脸色蜡黄,就连忙回宫向皇上禀报。实际上所谓的黄病是民工们拿荷叶将脸抹黄的。皇上听闻之后下了一道圣旨:为体恤太平县民工,城墙没完成的就不罚了。不过,既得了黄病就要忌盐,从此太平县再也没有官盐供应了。对这段城墙,人们称之为矮城。

现如今,可惜的是这些城楼均已毁废,仅存的神策门上的歇山顶重檐城楼,经鉴定,也已是清末的建筑,明代建造的都已毁坏,而瓮城现今也仅剩下中华门瓮城。

南京政府巨资保护明城墙

明城墙建成至今已历600余年岁月,其间战乱频仍,风雨侵蚀,到新中国成立时,城墙已是沧桑历尽。为此,人民政府对明城墙进行了积极保护。1983年,南京文物普查办公室对明城墙进行了普查,结果为:外形完整的明城墙长度为19.802千米,半损坏的城墙长度1.549千米。1988年之后,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用于老城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到2004年5月,经恢复的完好明城墙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千米。现在,明城墙又实施了新的修建工程,即全面清除城墙上的杂乱建筑物。

现今,当你漫步于明城墙,聚宝门的雄伟气势会使你生发出强烈的美感:这座位于城南偏西、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门,东西宽128米,南北深129米。城高21.45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南临秦淮河,内依秦淮内河,在明朝时,它曾设有3道瓮城,4通城门。这个城门中最大的一个藏兵洞,其面积竟也达303.3平方米,城门的伟阔坚厚由此可见一斑。

据说,明初建造南京城时,所需巨额费用大部分摊派到一些江南富户头上,其中浙江吴兴的大富翁沈万山单独认捐了洪武门至水西门的造城费用。可聚宝门建筑之初,城墙屡建屡坍,有人献计要朱元璋使用沈万山祖传的聚宝盆,朱元璋用计强行征用,并把它埋在第一道瓮城东面的墙下,城门果然修成。于是人们将这座城门称为聚宝门。

篇5: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2014年05月05日14:19 新浪教育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收藏本文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明朝那些情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高一年级 鲁一鹤

读过《明朝那些事》以后,我赞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但是读过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金戈铁马,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气;不是尔虞我诈,朝廷上明争暗战的钩心斗角,而是一段段沉寂了千年的情谊。那情谊,有爱情,亲情,爱国情。有的因为权力而渐渐消逝,有的情谊却亘古不变。

看多了《甄嬛传》,便以为后宫只有无尽的虚伪与争宠,没有一份真正的爱情,然而我错了。深宫中自有真情!朱元璋与马皇后那一份真情,患难与共,别人不可替代。朱元璋被囚,是马皇后每天将热饼放在胸口送到牢中,胸口被烫出无数伤痕。而朱元璋一代硬汉在马皇后逝去时也流下无尽泪水。几十年,即使朱元璋当上皇帝,也未曾抛弃马皇后,依旧与普通夫妻一般。这份情,真切浓厚。朱祁镇与钱皇后那份爱更为震撼。朱祁镇被俘,无人去管他的安危,唯有她卖尽家当,只求他平安归来,而他在敌军中能活下来,日日站在土坡上,向南迎风眺望,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风吹,只因她一句“我等你回来”。

在那深宫中自有一分真情,不要让虚伪掩盖了爱情、真情的光芒。

如果说爱情是两颗陌生的心相互吸引而以身相许、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最刻骨铭心的真情,那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更真挚,更深切,更永久的了。然而当亲情碰上权力,在这里却完全变了!帝王无情,因为无数的人盯着那个位置,一旦你从这个位置上下去,你面临的便不是沦为庶民这么简单了。朱棣、朱允文,一对叔侄反目成仇,叔叔将侄子打下皇位。侄子隐姓埋名20年,天天害怕被抓,叔叔担惊受怕20年,夜夜辗转反侧,一切都因为权力。朱高炽、朱瞻基一对父子,子弑其父。父子原本是世上最为信任的人,却因权力阴阳两隔,而这操控手是儿子。朱祁镇、朱祈钰一对兄弟,弟夺兄位,囚禁其兄数十载,一切源于权力。这样真的好么?为了权力便不顾浓浓血缘之情?我想他们没有人希望有这样的结局,只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用这诗句来描述你吧——于谦,书中我最敬佩的人。你为人清白磊落,两袖清风,身居高位却不贪一分一毫,在被人诬陷抄家时家徒四壁,竟抄不出任何东西。我敬你,还因为你有一颗赤子爱国心。土木堡之战,明朝20万精兵全部战死,只留下一座空城。当时的大明朝,皇上被俘,国内无兵,也先带领的蒙军正欲攻下北京,重建元朝。是你,在士气低落时,用自己一介书生的力量鼓舞士气!是你,利用余下的二线士兵打败敌军的数万精兵!是你,在战争打响之际立下军令:临阵,将不顾兵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而在一个月之前你还是一个儒雅书生,是什么让你变为一个军事家?除了知识,就是那一腔爱国之情了吧!在战中,你立下只可出城不可入城的军令,你要与大明共生死。

就是这炙热的爱国情支撑着你,让你最终在北京保卫战中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爱国情,他们都让人感叹,这叹中有羡慕,有叹惜,有敬佩。明朝那些情,说不完,道不尽„„

点评:

视角独特,感慨浓烈。

篇6: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在此之前,在我的脑子里总是认为历史是很枯燥无味,没有一点意思,真是无聊透顶。可是自从看了《明朝那些事》后,我便改变了我的看法。

这本书如同一块磁铁,自从我一翻开它来,便将我深深地给吸引了。

这套书从元末的那场农民起义开始写到大明王朝的覆灭。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的常遇春、张万边,一世英名的好皇帝朱棣,聪明绝顶,让人称赞不已的刘基、姚广孝……还有许多令人发指的反派人物陈友谅等。这些人物的种.种事迹犹如在我的脑海里上映了一场场精彩的电影,令我沉醉其中。

作者当年明月在写这本书时,还恰当地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许多搞笑的语言,这也是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理由之一。瞧这一段“原本想砍囚犯的士兵这才发现上了当,反正叛军也是人,打谁不是打,反正有钱拿就行”。这令还以为要看到什么血腥场面的我不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中感叹在那个朝代钱对百姓的重要。

篇7:读《明朝的那些事》有感

对我来说,梦想是飘渺的,我一直认为,追梦的人,很累,很疯狂,做一个安逸的人,比啥都好,我不希望,更不敢有梦想。可是朱元璋想做一个朴实的农民,可被残酷的社会所逼迫,反抗,就阴差阳错建立了明朝;万历也想做一个安逸的人,可被权臣所逼,反抗,然后堕落;崇祯一定也希望成为一个安定的人,可是“李闯王”和“皇太极”会让他安定吗?而徐霞客子然一生,比谁都幸福!追梦,才能潇洒“走”一生。这书教会了我。

先看,欢呼;再看,纠结;最后,失落。我个人认为明朝可分三个阶段:明朝的建立到燕王篡夺后的辉煌是其一:这一部分让我越看越激动:权臣的勾心斗角,新来更替是其二:每当看到一个个人欢欣而来,怅然离去,我就倍感纠结;最后就是明朝这栋大厦的倒塌:名将的死于非命,皇帝的无力回天;而我印象最深的王守仁、张居正、戚继光以及孙承宗,卢象N就出自二、三两段。

先谈王守仁吧,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了,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就爱上看他的处世之道,他的人生意义。他可以“傻”到去格竹子;还可以聪明到让敌人闻风丧胆;他可以落魄到发配到山区,也可以光荣到弟子无数。笑看一生,他的梦想,就像是我梦想。

至于戚继光和张居正,放一起说再合适不过,这两人,一内一外,一文一武,除上述不同,其余几乎全都一样,尤其是“敬妻”(怕老婆),让我不禁大笑,想到伟人的儿女情长,禁不住莞尔一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号结局:张居正被万历消灭,而戚继光孤掌难鸣。

最后那两人,都为明末大将,卢象N他让“闯王”谈其色变,人送外号“卢阎王”、“黑手书生”,另一个孙承宗,我不敢妄自评价,只告诉大家袁崇焕是他的徒弟就够吓人了,这样的伟人,不是我能形容的,只是可惜“卢阎王”死在来监军太监手上,孙承宗被清军俘掳后自缢。哎,与明共亡,这就算是命吧!

篇8: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关键词:消解“主义”,历史叙事,草根姿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坛出现了一种以故意模糊历史背景及事件、虚构历史人物的小说类型,将历史作为叙述的背景和某种视角,被称作“新历史小说”。陈思和曾言:“新历史小说由新现实小说派生而来,大致是包括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此类作品以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活》等为代表。相隔二十多年,我国文坛上又出现了一种以历史元素为创作核心的新门派,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定义,此种小说在风靡文坛之时,其对历史的戏谑态度和未经考量的真实性遭到了各方质疑。它以犀利、简单、明确的语言,取得了自己的个性,以野史的笔法制造了众多噱头,受到大批读者的热烈欢迎,《明朝那些事儿》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草根式”的创作姿态

如果承认文学起源于一种嬉戏,那么恰好可以解释《明朝那些事儿》的诞生。作者保持一种出身草根的创作姿态,将枯燥的历史符号写成故事供读者从类似于游戏的无压力阅读中获取快感、灵感乃至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当年明月将此定名为“以人性写历史的原则”:“历史的根本是人。历史人物是人,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作者没把他们当过人……好人从来没有干过坏事,坏人从来没有干过好事,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许多历史书籍难以亲近。”当年明月的这本历史告别了人物单向度性格的历史固有模式,用野史的笔法写出了正史的故事,用小说的笔法揭开了历史的潜台词,不再掩盖帝王的不光彩过去,这种对于“高大”人物的草根化书写,为博取人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创作与炒作

从《明朝那些事儿》的文本特征来看,一方面,它带有明显的网络小说特质:语言诙谐幽默、犀利,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大量翻阅晦涩的史料,形成了这样一部既符合正史大方向又略带野史味道的历史小说。从人物塑造来看,作者以一种立体化的塑造方法改变了单向度的人物性格,给予主人公正邪两面,完善了其由落魄到发家的细节,让主人公像现代人一样说话、思考、生活,这样就给予了读者一个轻易介入历史的空间,当读者借助文本将自己的生活背景置换为明朝,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明代帝王的喜怒哀乐时,大大满足了猎奇心理,同时也不再有研读古代文献史料的语言障碍。跳出文本来看,这是一种消解主义、消解权威的做法,并不是单纯的“去深度”。一方面,它在语言和表达上突出草根文化“通俗”的特质,另一方面,迥异于竖排古文的艰深晦涩,通俗的语言并未过多扭曲历史的原貌,反而将正史、野史、杂闻、传说糅合进一体,使最广泛地读者投身历史,从中获得感悟,消解了传统写史的枯燥和严肃,消解了传统写史方式神圣化的“主义”特征。这种做法迎合了读者的口味,也扭转了商品经济时代史书于市场热销榜中的空白。至此,《明朝那些事儿》创制了一种网络传媒时代传承历史的新方式,以更改叙事方法为途径,让历史卸下沉重严肃的铠甲,换上一身嘻哈服饰,这一番改头换面让那些保守古文折磨却拼命想知道祖先出生前陈年往事的读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传播方式来看,当年明月发表此书之前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明朝那些事儿》最初兴起于“煮酒论史社区”——天涯网站中一个聚集众多喜欢历史、熟读史书、热衷于讨论历史问题的网友的社区。《明朝那些事儿》网络小说式的搞怪语言与叙述方式,外加与正史贴合的真实可信度,不仅满足了这群历史爱好者上网放松的需求,贴合史实的情节发展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两要素并行使得此小说获得了最初的点击率,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小说也以作者深厚的历史积累,与穿越小说或其他杜撰类小说拉开了档次,点击率也不断飙升。于是热情的网友在转帖等不自觉的转帖和奔走相告不自觉地完成了此书最初的炒作。随后书商沈浩波以一个商人的敏感促使其转战新浪博客,以控制在论坛中无法自行控制的评论。此书在好坏评价参半的坎坷经历中完成了在热门网站中的蓄意扩张。由此可见,如今一本历史或言历史小说与曾经官方组织专人记载编辑修订的史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区别。其一,历史的作用由古代帝王借以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行为,到如今成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噱头,历史的神圣地位遭到挑战;其二,古代史书经由皇帝亲自审阅,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明朝那些事儿》消解了意识形态概念上的“主义”,改用自由书写、网络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强调了书写与阅读历史的自由性,历史的权威性瓦解了,娱乐性增强了,精英化褪去了,草根化趋强了。

在经由网络大红之后,《明朝那些事儿》被金牌书商沈浩波推向市场瞬间进入畅销书行列,不得不说它的成功多数归功于前期在网上的自我炒作。如果将这个程序颠倒一下,先出书后上网连载,读者会因这种意图鲜明的炒作行为而心生反感。在“明矾”(《明朝那些事儿》的追捧者)网上网下的带动下的热销引出了更大的读者消费群体,此书也顺利完成了网络与市场的对接。

三、读者消费的决定作用

费斯克(John Fiske)指出:粉丝尤其具有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从三方面体现出来: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文本生产力并不只局限于新的文本生产,“它还参与到原始文本的建构当中,从而将商业化叙事或表演转化为大众文化。粉丝都具有积极的参与性。”上文中所提作者创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消解一种“主义”和“权威”,这也是广大读者消费群体的普遍要求,是文化快餐时代读者促成的写作手法,网络的娱乐功能使网民在网络上不再追求沉重的“教育意义”。在文化爆炸的时代,历史叙事与当代消费互相融合,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决定文化产品的成败,这是一种消费者表现自己经济自由、精神独立的消费选择权,与那个文本引领潮流的时代不同,读者因消费而成为文化市场领域的决定力量,是消费更改了叙事方式。

历史的真实性并不稳固。首先,作为正史,后朝修订前朝历史,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正史必然省略了诸多细节将事实过滤,使其不再完整生动。其次,作为野史,在历经千百年的流传中已逐渐模糊了真相,变得神乎其神。在一个“无图无真相”讲求证据的时代,正史与野史的真实性遭到质疑。1917年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朝那些事儿》也引发了一场历史叙事的改革,当年明月说,“要用情感和人性来看历史,来和历史人物沟通,历史不是枯燥的,历史也有情感”“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感情去和历史人物沟通,再用自己的语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讲历史。”当年明月改变以往历史中单向度的人物性格塑造,在结构历史权威性的同时赋予其通俗简单的亲和力,归还读者对历史重新认识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观摩与点评,使历史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消解“主义”的历史叙事不应算作一种倒退,它虽瓦解了历史的神圣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在不歪曲历史的前提下,最终将历史推向了民主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陈思和.关于“新历史小说”《鸡鸣风雨》[J].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胡畔,袁新文《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N]人民日报,2007-12-17(011).

篇9:武官世袭:明朝另外“那些事”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选修先师顾诚教授开设的明史课时,先师不时会提到吴晗所写的《明代的军与兵》一文,且三致意焉,其用意就是让学生从动态变迁的角度理解明朝的军事制度。先师长期关注明朝的卫所制度及其相关问题,先后著有《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谈明代的卫籍》《明前期耕地数新探》《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等系列论文,其富有创造性的研究,足以证明卫所以及所涉问题的重要性。师弟梁志胜秉承先师遗志,在攻读博士期间,就选定卫所武官世袭制度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并于2000年6月完成论文。志胜有先师遗风,论文完成之后,并未为谋求一己功利而匆匆出版,而是继续沉潜其中,穷矻长达十余年之后,才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以下简称《卫所武官》)一书付梓。

《卫所武官》主旨在于探究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由这种制度的实施而对卫所制度本身以及明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所有这些,既便于读者对这种制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且对于全面认识明朝的军事制度大有裨益。

综观全书,大抵有两大突出的特点,值得予以介绍。一是史料相当翔实,尤其是对明代档案中选簿的发掘与利用,更使该书的诸多考订、辨证、论析,无不显得于史有征。从书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整天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而后又花费将近四年的时间,完整地梳理了已经影印出版的明代档案。正是有了如此辛勤的付出,方使该书内容丰厚,有血有肉。二是该书在明史研究领域中,有“填空”、“补白”之功。书中内容所及,诸如卫所世袭武官集团的形成、世袭武官的基本构成、武官世袭的基本法则、犯罪与武官袭替、武官优恤制度、借职制度、比试制度等,作者可以借鉴的前人成果虽不可说付之阙如,但确实相当薄弱。经过作者多方钩稽史料,并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与档案中加以全面梳理,已使武官世袭的具体内容更为深入,大抵厘定了明朝武官世袭制度建立乃至演变的基本脉络。

《卫所武官》一书,称之为老实治学的典范,并不为过。在目下“模式史学”大行其道的时势下,有很多聪颖之士因为不甘寂寞而对这种研究范式大加追捧,且不乏身体力行者。这种随风波流转的治史之法,固然可以吸引一时的眼球,但转瞬就会沦为“明日黄花”。反观老实治学之法,虽不敢说字字皆有出处,但无不秉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且有自己一以贯之的精神命脉存于其中,尽管一时可能受到冷落,但因替后来的研究者做了添砖加瓦的工作,终究会受到后世治史者应有的尊重。

当然,所谓的老实治学,仅仅是治史的原则,并不影响研究领域的拓展。就明朝卫所武官世袭制度尤其是卫所制度而言,因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举凡明清地方社会史、地方文化史、移民史、家族史之类,无不与卫所制度相关。若是作者在这本论著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区域,就卫所武官世袭与家族及明清移民等问题加以开拓性的研究,无疑会将相关问题的研究引向更为深层的一面。我对作者有此期待,也相信作者有此能力。

明朝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建立,确乎可以称之为有利有弊。从有利的一面来看,正如作者所言,武官世袭既可收充实武官队伍及开发边疆之效,又对明代人口的迁移、分布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从其有弊的一面来看,武官世袭导致的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这些世袭的武官,仅仅凭借祖上的门荫,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整天浑浑噩噩,不求上进,过着一种安乐骄奢的生活。

永乐六年(1408)三月二十日,明成祖在所下的圣旨中,对世袭武官的变化,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这个圣旨相当口语化,尚未经过史臣的笔削,读来生动活泼,不妨选取其中的几段,以为范例。如说这些世袭武官“每日惟务安乐骄奢,互相勾引,吹箫、弹琵琶、唱曲儿、赌博财物、看勾栏、说平话,去那歌楼酒馆挟妓买笑,恣肆粗狂,鼓弄唇舌”;说他们“本等弓马全不肯用心操练,其余的武艺又全然不去习学,又不肯读书学道理,看古时名将所为垂名万世不磨的功绩,又不学抚绥军士的好勾当”;又说这些武官平时不好好练习武艺,等到“赴京来告袭替,比试时弓也不曾(会)射,枪也不会拿,马也不会骑,只拼着钱物买求监比官取中”。这些人靠钱买通袭替,又要过一种骄奢淫逸的生活,那么一旦做了官,“便百般苦害军士;遇有征调,惟务假桩事故,使钱买免;便有调到军前的,百般畏避退缩,只是躲藏在人后,得走时便先走了”。宋代名将岳飞曾说过,“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才能成得一个世界。我们知道,永乐三年离明太祖开国仅仅不到40年,卫所武官就如此不堪,不但怕死,而且还贪财,怎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贵!

卫所武官素质下降之速,确实令人咋舌。正因为此,才有了明代中期以后募兵制的兴起。那么,那些招募来的武将,他们的整体素质又是如何?其实,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不妨引一个冯夢龙编纂的笑话作为佐证。这个笑话故事的主人公叫汤胤勣,明朝历史上实有其人,原本有“汤一面”之号。这个绰号是有出典的,说汤胤勣博学英发,在成化初年,言官将他当作将才推荐给朝廷,而且在推荐奏疏中,称他“才兼文武,可当一面”,为此才有了这样一个外号。其实,盛名之下,不副其实。随后汤胤勣镇守陕西孤山,有一位故旧前来拜见,留在家中一同饮酒。当时正好军士来报,称蒙古人兵临城下,他就大言炎炎地对故人说:“先生姑且自酌,待我前去迎敌,将胡雏生擒给您看一看。”刚出城,正好有一个蒙古兵埋伏在沟渠中,射出一箭,汤氏中喉而死。为此,人们又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汤一箭”。

这些例子说明,尽管在明朝的武官中,固然不乏俞大猷、戚继光、陈第这样文武双全之人,但大多数已经沦为“汤一箭”一流的人物。到了甲申、乙酉(1644-1645)之际,那些亲身经历了“天崩地陷”一幕的士大夫,无不把自己的目光集聚到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上。在清初士大夫反思明朝灭亡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将矛头直指明朝文武关系的失衡。黄宗羲堪称其中的典型。

当北京陷落以后,悠悠之口,无不认为这是因为明朝廷不任武力所致。其实,这怪不得崇祯皇帝。就崇祯一朝的实际情况来说,崇祯帝为了改变重文轻武的习气,确实特意重用武将。但是,正如黄宗羲所言,崇祯帝所重用的武将,全都是一些粗暴之徒,最终导致“君死社稷”。这不但不得专任武力之用,反成专任武力之过。究其原因,黄宗羲认为,上古以来,真正的将才,无不出自儒术。只有这样,才能当国家多难之时,他们能為国家尽忠尽节,而国家无事之时,他们又能靠儒术闻名。如此典范,王阳明一类的人物才堪称其例,既有将帅之能,又别具文才。换句话说,若是仅仅将“武夫”视为“武”的典范,这就好像将只会参加场屋科举考试的猥琐之士称为“文”一样,是一种“名实之乱”。这是黄宗羲为浙江宁波万氏家族中人万邦孚所作神道碑文中所发的一段议论。万邦孚,虽为武将,但又精通儒术,尤其精于阴阳家言,著有《筮吉指南》《通书纂要》《日家指掌》等书。宁波万氏家族,自万表以后,多出文武双全之士,但在明代,如此典型的例子实在太少了。

这就牵涉到明代文武关系的演变问题。武以定国,文以治国;乱世思将,治世思相。这显然已经成为传统中国历史的一条定律。可见,文、武二途,不可偏废。考察明代文武关系的演变,大抵体现了以下的演变趋势:明初重武轻文,中期以后,转而变为重文轻武。

先来看明初的重武倾向。正如该书所引用的明末陆人龙所著小说《型世言》第8回所说,明初洪武年间,是一个“尚武不尚文”的时代,武官的地位明显高于文官,进而导致文官有弃文从武的想法。如《逆臣录》卷1记载吏部尚书詹徽曾对手下说:“如今做文官的不曾有个熬得出去”,凉国公蓝玉准备谋反,“莫若随顺他做一场,日后事成时讨个军官做,到得从容快活”。这同样可以从明初文武官员交往的礼仪、体貌得到印证。如明初总兵官的体貌极受尊重,地方各级有司官员前来拜见,均必须行“伏谒”之礼,也就是下属见上司的礼仪。我们知道,按照明代的制度规定,北方各个边镇,先是设立了总兵,随后才陆续添设属于文职的巡抚。这就是说,总兵掌管一切军务,巡抚不得干预,只能辅佐赞襄,所以巡抚的署衔仅仅是“参赞军务”。只有边镇没有总兵官,或者总兵官的设立晚于巡抚,巡抚才能署衔“提督军务”。总兵体貌如此之重,地方都司管辖下的卫所,大致也是如此。如在永乐年间,每次知府一类的官员路过卫所官员的衙门,或者二者在路途相遇,假若知府不下马,那么卫所官员就会鞭打知府的仆隶,可见二者之间并未行平行之礼。

明代中期以后,重文轻武的风气开始盛行,武官的社会地位随之一落干丈。即使像大将、副将一类的高级武官,都必须服从兵部尚书的差遣。这些武官从袭荫初任开始,每次上达给兵部与兵科的手本,其中人格卑污者,动辄自称“门下走狗”,即使稍为自尊一点,也是自称“门下小的”。为了袭荫甚或升迁,他们不得不向文官行贿,守备、把总以下的武官,给兵部的办事员书办送礼,在名帖上更是不得不自称“沐恩晚生”,而且名字还得用蝇头小字,不敢用大字,以免书办误认为倨傲无礼。万历年间,即使已经有了公孤爵位的名将戚继光、李成梁,在拜见首辅张居正时,也是甘愿自称“门下沐恩小的某万叩头跪禀”。至于地方上的卫所官员,更是士气不振,卫指挥在见知府时,甚至称知府为“恩堂”,不再敢与知府分庭抗礼。

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了洗涤重文轻武的风习,矫枉过正,刻意重用武官,最终导致南明弘光朝廷时出现左良玉、刘泽清等江北四镇的武将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王铎,在为刘泽清作序时,直称刘母为“老伯母”,这或许可以说王铎为人谦逊,但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体貌应有的自尊。即使如此,看似改变了文强武弱的局面,其实并不尽然。在明末时期,应该说是武强而文不肯弱,相持起衅,互不相下。

在明朝文武关系的演变历程中,中间还出现了武将尚文或文人尚武的风气。武将尚文,是不务正业之举,说明他们受到了重文轻武风气的威慑而不得已为之,藉此提高自己的声望。至于文人尚武,好谈兵,究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唇吻韬略,流于口说而已,并无多大实效。两者相合,终成一个文恬武嬉的结局,明朝最终难以逃脱覆亡的命运。

读罢《卫所武官》的后记,最后我还想就学风问题赘言几句。作者的博士论文曾经多次为他人剽窃发表,甚至出现剽窃者理直气壮、被窃者徒付奈何的尴尬局面。其实,这种穿窬宵小之徒,他们的行为不过是为学林“外史”增加一些范例而已。先师顾诚门下之风,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志胜隐去剽窃者之名,这是他为人的忠厚之处。至于在后记中刻意提出,其目的还是为了以正视听,以免鱼目混珠、是非混淆。立此存照,当代与后世的明眼人自能判别真伪,加以鞭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授

上一篇:洱海保护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新治街小学2012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