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明朝那些事儿

2024-04-14

漫谈明朝那些事儿(精选9篇)

篇1:漫谈明朝那些事儿

漫谈明朝那些事儿

尽读书不如无书,尽信事不如无事,看朝代沉浮,无非是人前人后,人山人海,人进人出,闲假之余浏览《明朝那些事儿》后,也就来说说看自己的想法吧。当然饭是一口一口吃,书得一本一本读,就先从第一部漫谈吧。

看了第一部,就先整体说说,简单点看无非是:童年灾难踏征途,储蓄资本再起步,争霸逢敌陈友谅,决战鄱阳定江山,剿张复仇征沙漠,建国反腐守家业,中央集权留建文,却道朱棣化成功!洋洋洒洒,零零散散,道不尽是非恩怨,数不散历史成败,总之一句话,历史,只会以成败定英雄。时势造英雄

其实,朱元璋大概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上龙椅,贵为天子,君临天下。当初仅仅是迫不得已跟着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但形势不由人,一步一步下来,他这个乞丐和尚出身的人也当上了皇帝。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群雄角逐,给了豪强们功成名就的机会,但最终登顶的只朱元璋一人而已,朱元璋这个被时势造就的英雄最终也造就了自己的时代。创业容易守业难

好不容易几番拼斗,好歹江山是有了,但是守业才是困难的开始。吃过苦的人自然懂得珍惜,好比朱元璋千辛万苦

把大明这个企业整上市了,但是却发现自己不是那个绝对说什么算什么的人,猜忌终于让他把可能替代他的人都审视了一遍。如果说马皇后在的时候,尚且有人把朱元璋的脾性进行把控,她走之后,便是灾难。股东一个一个出局,虽不说是他们的错,但是后继乏人的局面的确让朱元璋力不从心。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

是金子总会发光

虽说皇位的继承人不是自己,但是从来没有小瞧自己,这就是朱棣。当一个柔弱的人无法支持朱家天下的时候,总的有人站出来。于是这一个金子隐埋多年,也正比不了光芒。这是一个大欢喜的结局,朱棣得到了天下,也有机会证明自己才是真正能领导大明的人,作为一国老总,得做出成效才算数,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拓展边疆……能证明的都有了,所以,是金子永远发光。

事多人也多,无法一一评述,当然,看一本书,记住几个人,客观的看待他们,找到自己的收获,这才是看书的意义吧。

篇2:漫谈明朝那些事儿

在历史的篇章中,跳跃的文字在埋藏了朝代变更腥风血雨的同时,也隐藏了太多需要探索的秘密。我非局中人,不知局中事。但读史或者说读书,便可了解局中之事。所以我翻开了石悦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重温不一样的明史。

大明中国古史中的一抹缩影,从明太祖朱元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由盛到衰历经276年,传了12世,共计16位皇帝。最后一个在中原地区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同时也是将火器、航海、造船技术推向世界前沿的朝代。

明太祖迫于生计,参加义军。却因早年特有的人格魅力及军事才能,起于微末之中,却能外攘蒙元,内败张士诚、陈友谅等安定天下,更多依靠的是“人和”。李善长、刘基、徐达、常遇春……在一大批贤臣良将的辅佐下,和几代帝王(明成祖、明武宗、明英宗)努力下,建立了一个前期较为安定、国防力量强大,经济稳定发展的时代。当然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就会有向阳面和背阴的地方。一个“废相、特务横行,太监掌权、权杖大臣、大杀功臣”并由其子孙发扬光大的黑暗时代,也将悄悄得拉开帷幕。

总的来说从明英宗开始,权力的转变基本围绕三种势力进行着,以科举出身为首的内阁,特殊人种执笔、司礼太监等,皇帝及其直系亲属。为了站在权力的顶端,基本上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兄弟相残、挖坑设陷、投毒下药、皇子早产都是小意思。比起那权倾朝野、八百徒孙、开宗立庙、买卖官位、自下屠刀而成千岁的魏忠贤魏大人来说,真的都只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卖弄都谈不上。魏大人的成名放在这天能够写一部血与泪的成名史,但是这血是烈士的血,泪是孤儿寡母的泪。有时候形势是吝啬的,但历史终会是公平的。所以遭世人的唾弃、仇骂总是那些背离广大人民怀抱、脱离人民群众只顾自己利益的好战份子。

比较悲哀的就要属崇祯皇帝了,从爷爷的爷爷开始(并非嫡传),大明帝国的新陈代谢就已经开始逆行了,坏人太多而好人活不长久。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了,而努尔哈赤、皇太极带领女真部落也从不消停,后金的铁骑横扫了整个辽东防线,直逼北京。当然历史又一次证明,在危难时刻终会有英雄登场,袁崇焕这个扶即倾之大厦的小巨人,在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擅杀岛帅毛文龙”为自己埋下了祸端。“狡兔死、走狗烹”,功高盖主总会有人妒忌,魏千岁的余党再加皇太极的反间计,最终送走了这位小巨人。小巨人没有了但叛乱开始了,农业减产、军阀割据帝国的经济基本崩溃,饭都没有的吃,那还有制度可言,所以农民暴动了,扛枪扯旗给吃的就参军,指哪打哪绝不含糊。最终崇祯皇帝煤山自缢,闯王李自成得了天下(当然也没坐多久)。

农民并非暴动不稳定因素的代名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哪种阶级、哪个种族都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处于最底层,处于被剥削的最顶端。大都没有什么奇珍异宝、良田美榭之类,有的只是租来的土地,三餐温饱的杂粮。上缴得除了这些,也仅剩妻子儿女。所以为了活下来,无路可选。

即使在黑暗的历史,也有人能乘风破浪、指点一下江山。刘伯温、常遇春、张居正、戚继光……在短暂的历史也挡不住文化的发展,《理学》、《心学》小说的兴起,百花齐放、各取所爱。

篇3:漫谈明朝那些事儿

关键词:消解“主义”,历史叙事,草根姿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坛出现了一种以故意模糊历史背景及事件、虚构历史人物的小说类型,将历史作为叙述的背景和某种视角,被称作“新历史小说”。陈思和曾言:“新历史小说由新现实小说派生而来,大致是包括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此类作品以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活》等为代表。相隔二十多年,我国文坛上又出现了一种以历史元素为创作核心的新门派,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定义,此种小说在风靡文坛之时,其对历史的戏谑态度和未经考量的真实性遭到了各方质疑。它以犀利、简单、明确的语言,取得了自己的个性,以野史的笔法制造了众多噱头,受到大批读者的热烈欢迎,《明朝那些事儿》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草根式”的创作姿态

如果承认文学起源于一种嬉戏,那么恰好可以解释《明朝那些事儿》的诞生。作者保持一种出身草根的创作姿态,将枯燥的历史符号写成故事供读者从类似于游戏的无压力阅读中获取快感、灵感乃至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当年明月将此定名为“以人性写历史的原则”:“历史的根本是人。历史人物是人,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作者没把他们当过人……好人从来没有干过坏事,坏人从来没有干过好事,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许多历史书籍难以亲近。”当年明月的这本历史告别了人物单向度性格的历史固有模式,用野史的笔法写出了正史的故事,用小说的笔法揭开了历史的潜台词,不再掩盖帝王的不光彩过去,这种对于“高大”人物的草根化书写,为博取人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创作与炒作

从《明朝那些事儿》的文本特征来看,一方面,它带有明显的网络小说特质:语言诙谐幽默、犀利,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大量翻阅晦涩的史料,形成了这样一部既符合正史大方向又略带野史味道的历史小说。从人物塑造来看,作者以一种立体化的塑造方法改变了单向度的人物性格,给予主人公正邪两面,完善了其由落魄到发家的细节,让主人公像现代人一样说话、思考、生活,这样就给予了读者一个轻易介入历史的空间,当读者借助文本将自己的生活背景置换为明朝,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明代帝王的喜怒哀乐时,大大满足了猎奇心理,同时也不再有研读古代文献史料的语言障碍。跳出文本来看,这是一种消解主义、消解权威的做法,并不是单纯的“去深度”。一方面,它在语言和表达上突出草根文化“通俗”的特质,另一方面,迥异于竖排古文的艰深晦涩,通俗的语言并未过多扭曲历史的原貌,反而将正史、野史、杂闻、传说糅合进一体,使最广泛地读者投身历史,从中获得感悟,消解了传统写史的枯燥和严肃,消解了传统写史方式神圣化的“主义”特征。这种做法迎合了读者的口味,也扭转了商品经济时代史书于市场热销榜中的空白。至此,《明朝那些事儿》创制了一种网络传媒时代传承历史的新方式,以更改叙事方法为途径,让历史卸下沉重严肃的铠甲,换上一身嘻哈服饰,这一番改头换面让那些保守古文折磨却拼命想知道祖先出生前陈年往事的读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传播方式来看,当年明月发表此书之前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明朝那些事儿》最初兴起于“煮酒论史社区”——天涯网站中一个聚集众多喜欢历史、熟读史书、热衷于讨论历史问题的网友的社区。《明朝那些事儿》网络小说式的搞怪语言与叙述方式,外加与正史贴合的真实可信度,不仅满足了这群历史爱好者上网放松的需求,贴合史实的情节发展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两要素并行使得此小说获得了最初的点击率,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小说也以作者深厚的历史积累,与穿越小说或其他杜撰类小说拉开了档次,点击率也不断飙升。于是热情的网友在转帖等不自觉的转帖和奔走相告不自觉地完成了此书最初的炒作。随后书商沈浩波以一个商人的敏感促使其转战新浪博客,以控制在论坛中无法自行控制的评论。此书在好坏评价参半的坎坷经历中完成了在热门网站中的蓄意扩张。由此可见,如今一本历史或言历史小说与曾经官方组织专人记载编辑修订的史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区别。其一,历史的作用由古代帝王借以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行为,到如今成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噱头,历史的神圣地位遭到挑战;其二,古代史书经由皇帝亲自审阅,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明朝那些事儿》消解了意识形态概念上的“主义”,改用自由书写、网络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强调了书写与阅读历史的自由性,历史的权威性瓦解了,娱乐性增强了,精英化褪去了,草根化趋强了。

在经由网络大红之后,《明朝那些事儿》被金牌书商沈浩波推向市场瞬间进入畅销书行列,不得不说它的成功多数归功于前期在网上的自我炒作。如果将这个程序颠倒一下,先出书后上网连载,读者会因这种意图鲜明的炒作行为而心生反感。在“明矾”(《明朝那些事儿》的追捧者)网上网下的带动下的热销引出了更大的读者消费群体,此书也顺利完成了网络与市场的对接。

三、读者消费的决定作用

费斯克(John Fiske)指出:粉丝尤其具有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从三方面体现出来: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文本生产力并不只局限于新的文本生产,“它还参与到原始文本的建构当中,从而将商业化叙事或表演转化为大众文化。粉丝都具有积极的参与性。”上文中所提作者创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消解一种“主义”和“权威”,这也是广大读者消费群体的普遍要求,是文化快餐时代读者促成的写作手法,网络的娱乐功能使网民在网络上不再追求沉重的“教育意义”。在文化爆炸的时代,历史叙事与当代消费互相融合,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决定文化产品的成败,这是一种消费者表现自己经济自由、精神独立的消费选择权,与那个文本引领潮流的时代不同,读者因消费而成为文化市场领域的决定力量,是消费更改了叙事方式。

历史的真实性并不稳固。首先,作为正史,后朝修订前朝历史,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正史必然省略了诸多细节将事实过滤,使其不再完整生动。其次,作为野史,在历经千百年的流传中已逐渐模糊了真相,变得神乎其神。在一个“无图无真相”讲求证据的时代,正史与野史的真实性遭到质疑。1917年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朝那些事儿》也引发了一场历史叙事的改革,当年明月说,“要用情感和人性来看历史,来和历史人物沟通,历史不是枯燥的,历史也有情感”“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感情去和历史人物沟通,再用自己的语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讲历史。”当年明月改变以往历史中单向度的人物性格塑造,在结构历史权威性的同时赋予其通俗简单的亲和力,归还读者对历史重新认识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观摩与点评,使历史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消解“主义”的历史叙事不应算作一种倒退,它虽瓦解了历史的神圣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在不歪曲历史的前提下,最终将历史推向了民主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陈思和.关于“新历史小说”《鸡鸣风雨》[J].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胡畔,袁新文《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N]人民日报,2007-12-17(011).

篇4:寻梦钟祥,感受明朝那些事儿

从济南上车,经过近13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我终于到达了武汉。短暂的停驻后,我同中国专业旅游媒体联盟的记者们以及参加本次“百万学子游钟祥”的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一起坐上了开往钟祥的大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掩抑不住对钟祥的期待。

《湖北画报》旅游版主编汪立敏在车上为大家细心介绍着钟祥的历史、文化,方便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能够更好的去了解钟祥,去感受它的魅力。

钟祥市是隶属于湖北省、归荆门市代管的县级市,古称郢,春秋战国时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国在此筑有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时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的承天府所在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多年;公元1531年,明嘉靖帝朱厚熄因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故赐县名“钟祥”。

钟祥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科技、文化、教育先进县市,省级园林、文明、卫生城市。

穿越显陵,读懂明朝那些事儿

从武汉出发,约3.5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钟祥市。路途中看着窗外的风景,完全感觉不到旅途的漫长。到达钟祥市之后,我们下榻到当地的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参观游览。

第二天早上一早,用过早餐,大家就开始了本次钟祥行。上午,大家参加了“百万学子游钟祥”活动启动仪式暨环莫愁湖杯健康跑的活动。下午,我们搭乘大巴,游览参观钟祥市的著名景点——明显陵。虽然,历史已远去,但遗留下的皇陵却怎么也让人不能忘记明朝那些事儿。

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显陵的一些事。它的主人是朱祜杭(1476-1519年),是明宪宗第四子,受封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兴王,死后葬于钟祥的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逐封兴献王长子朱厚熄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熄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历时47年,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步入明显陵,你可以发现大多数通道都弯曲的,犹如龙形。导游告诉我说,嘉靖皇帝为了彰显其父帝王之位,将许多通道修成了龙形,而这一设计,有别于明代所有皇陵。从显陵第一道门进入后,需要跨过御河上的五座御桥和五道城门。每一坐御桥和城门都不一样。走过第四座桥后,道路两旁除了树立各种动作雕塑外,还树立几尊文臣武将。这让我想起了南京朱元璋之墓明孝陵。在通往明孝陵陵墓的路上,也树立着相似的雕塑。在经过近500年之后,显陵几尊雕像的首尾已被风化,看了让人忍俊不禁。不过,那些文臣武将们,仍然轮廓清晰并忠实地伫立了500年。走过这条漫长的古道,到达一个宽阔的广场,前面出现一个圆形的水塘,后来通过咨询身边的一个当地人得知,这个池塘叫内明塘,从小他们来这儿玩耍时,池塘水位也是这样。附近的一带居民也延续着这一说法。这500年来不枯竭的水位,一直以来是个未破解的谜。绕过内明塘,我们来到了明显陵的陵恩门。这道门是内城紫金城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堵墙——双龙琉璃影壁,墙上是精美琉璃琼花图案。这座门里,是显陵最精彩然而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原本壮观的雕栏玉砌被李白成的部队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不过,透过这些遗迹,我们能够联想到它当时的辉煌。

现代乡村 美丽彭墩

彭墩乡村世界位于石牌镇彭墩村,面积有10.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新气象为特色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区,已形成的主要旅游资源有村容村貌、农民小区、农民公园、农业产业六大基地和彭墩古镇等。景区现有主要景点:风格独特的农民新居、农耕文化博览园、千弓荡情人岛、彭墩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垂钓乐园、野外烧烤、有机果蔬采摘园、太空水莲基地、香樟园、枇杷园、桂花园等十多处。

万紫千红 山水钟祥

来到钟祥,不仅仅是为了感受明朝那些事儿,还需要去欣赏钟祥的美景,万紫干红植物园也是不错的选择。万紫千红植物园占地5000亩,紫薇树品种达30多种,培育花卉苗木1200多种。一年四季,花季不断,尤以紫薇花最壮观。园内花草相间,森林茂密,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是一处以赏花为主,休闲养生,科普教育,艺术体验,滨水游乐为一体的华中知名紫薇花主题公园和自驾游最佳目的地。

篇5:明朝那些事儿书评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者石悦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写的历史性小说,它不但在互联网上深受网民的追捧,同时也受广大的读者喜爱,在出版的小说中也是一部畅销的热书。本书共七部,其中朱元璋是第一部的重要人物,他是明朝的开山鼻祖,灭元真凶。虽然他没有高贵的皇族血统,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朱元璋的气魄,一个善于抓住时机的人。

元末时期,朱元璋家里贫困,因黄河决堤,元政府虽拨款组织修堤,但是修堤却没有钱发给农民,尽被官员给贪污去了,当然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农民起义的导火线。不过这次天灾人祸导致了好多人饿死,朱元璋的父母也不例外。为了生计朱元璋只好去做了和尚,不过和尚也不好做,经常被其他和尚欺负,特殊时期要吃饭也要分配到穷地方去讨饭,经常是讨不来吃的。就在此时,老乡汤和写了反书密荐他去参加起义军。这时也败漏了造反的事实只好被逼参加起义军。

承蒙好友推荐,他加入了郭子兴的部队,并且在他的队伍里渐渐成长,其军事才能和智谋也慢慢让人羡慕嫉妒恨,这个人就是他的岳父郭子兴,因为他成为郭将领的得力助手,所以郭子兴把义女马夫人嫁给了他,这时朱元璋这艘孤舟就有了港湾。但是郭子兴是不会让他留在自己身边的,所以朱元璋明智的选择了离开他。自己建立一支富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他很有慧眼,把一些能征善战的和有智谋的人都留下了,其余的全还给郭子兴了,这就是朱元璋的大肚。

朱元璋收买人心方面也做得很好,当前老板郭子兴无处容身时,是他收留了和他的军队,不但如此,他还做出了一个让敌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把自己的帅位让与郭子兴父子,这一举动让郭子兴等人刮目相看,不久在郭子兴父子战死后收买了很多为他卖命的人。重要的是朱元璋懂计谋和变通,会用权宜之变。当朱元璋面临陈友谅这样的劲敌的时候,他邀请了他的智囊刘伯温,尤因刘伯温不愿意为朱元璋服务,所以朱元璋硬是把王硬上弓,用刀强迫刘伯温加入他的团队,这是我佩服他的变通。其次是他的军事才能也令人叹服。

当陈友谅从水路攻打朱元璋时,他巧妙的用计把陈友谅的军队骗上岸,扬长避短的用自己的优势伏击敌人,让敌人大败,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眼光很长远。当然他不断地吸取了作战经验,培养了大量军事天才,为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利用了他的所有优势,最终统一了天下,在治国方面他也有他的如意算盘,乱世用武将,治世用文臣,所以在他建国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把武将的兵权削弱,后来酿成好多大错,设东厂锦衣卫,成为他的杀人工具,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制造了明朝四大冤案,冤杀了好多人,这是他的一生中最大的错,也是他永不磨灭的污点,所以导致了他的江山不得人心,只能短命。

篇6:《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很少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自始至终的去读一本书。前些天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对于决心培养阅读情操的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的开端。虽然它本身只是一本小说,不像某些书那样具有所谓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我本人对这本书也算是仰慕已久。高中时期就听闻了这样一本奇书,一本把历史写活、写得生动形象的书。

有人说,经常读书的人,读过书不一定能够直观的得到什么,但书中的收获能够慢慢地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谈、气质之间。对于这种说法,我无力反驳,但我也觉得这样说太玄了,我想要追求一些更为直观的东西,所以我想要写点什么。若是有机会,有人问起我:最近有没有读过什么书。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刚读完了一本很不错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然后,当我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就算是大脑一片空白,再过来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能想起点什么,至少能够欣慰的是这篇文章是最起码的收获。

谈起历史,谈及为什么要读历史、了解历史,有人经常会说:以史为鉴。若是问我,我也会这样说。这部小说难得的地方就是,它所叙述的内容,和正史几乎是一致的。也就在这部小说的最后结尾时,作者谈及了这个问题:

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作者原话)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独到的见解,对于我这个没有主见的人,对于这种说法,自然也是佩服的很啊。每个人都有弱点,正是这些弱点,使我们明知故犯。明知道有些事那样做是不对的,偏偏还是那样做了。不过以史为鉴在某种程度上还应该是正确的,这是建立在我们的缺点之上的。正如作者所说: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缺点。以史为鉴,还是能帮我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东西的(缺点),那些改不掉,抹不去的污点,暂且给它们戴上“弱点”的帽子吧。这样说:以史为鉴,这句话是正确的。当年明月的话说的是有点绝对了。他的话说的有点极端,或者说他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以史为鉴是可能的,历史的经验,完全能够指引我们走上更为正确的道路,以更好的心态过上更好的生活(自然也不排除,看历史看的走火入魔,不当的理解,然后步入歧途的)。当然要是期望以史为鉴是使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历史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前辈大人,莫怪、莫怪,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和您玩文字游戏了)

历史没意思,没意思透了(引用作者观点)。一个人的坎坷人生,从飞黄腾达到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对于读者而言,或许就是几页纸,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一个人的人生被浓缩到如此地步,若是只从个人来看历史的话,真的是无聊之极了。王朝也是如此,历史就在于永恒。一切已经决定了,发生过的就是事实,就是真相,在时光里,被永恒定格。于是,一个漫漫人生,在读者眼里,就成了几天或者是几分钟。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了解基本历史的人,他再去读历史,就少了很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因为再勇猛的人,你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他会如何死去。再怂包的人,你也知道,什么时候,他是会被

上天垂青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死掉。这样说来,读历史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小说读物来说,就少了一些乐趣。当然也不能因为这就完全湮没它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就像是电视剧《西游记》,故事情节早已滚瓜烂熟,却仍然百看不厌。这就是魅力,由此说来,只要著作人历史写得好,那些内容还是可以做到很耐读的。正如鲁迅所评价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历史,读的是王朝更替,读的是一个一个的人生。于思索对比之间,或许就会有所获: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可是历史给了我们了解无数人生的舞台,虽然那些可能只是浅显的了解一些东西。但或许就对号入座了,或许也就从现实中发现了历史中人的影子,或许也就悟出了什么处世方式,或许„„我个人觉得读历史或许能够培养个人胸襟,历史是包罗万象的,所以历史是包容的。看惯了历史冷暖,也就看透了社会现实。然而也要懂得,历史是死的,现实是活的。

最后还是要谈谈这本书的,《明朝那些事儿》,写了明朝从建立到灭亡二百多年的历史。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加上自己对历史,对事情,对人物的思考,铸就了一部畅销书。说实话,这本书,也真的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心理享受,一切就是在叙述事实,而一些历史的结局我也已经知道。看到一个风云人物的出场,我立即就想着看到他的没落,甚至是凄惨的结局了。这些是注定的,今日他注定风光无限,明日也逃不了狼狈不堪。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读完这本历史小说的,难道只是为了日后向别人想炫耀我读了多少的书?难道只是为了完成曾经没有达成的梦想?如果这样想的话,我大概不会只是一味地一直将这本书读下去的。这本书于我而言,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首先是语言,较之原著,我不必为了翻译一句话,而痛苦不堪。(以我现在的水平,如果读原著的话,想来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他的语言是流行且幽默的。再者,一个人的飞黄腾达到没落,不止是一页纸,对于主场的风云人物来说:他们的戏份还是很多的,对历史一知半解的我,渴望了解历史,渴望了解明史。而读这部小说,便成了我了解明史更为便捷的途径。

看完历史,觉得坏人变少了。除了那些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当生命的人,也就是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剩下也就没有多少坏人了,同时也少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不要问我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这样说说罢了)。那些所谓的圣贤,能人志士也没有那么好,甚至是那些所谓的民族英雄,也没有太廉洁光荣。而那些小奸小恶,也没有那么坏,他们也是不错的,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不过是史官的个人感情倾向,或者视角不同罢了。对于官员,可以贪,可以官官相护,甚至可以栽赃陷害,为了权力、利益,机关算尽都不要紧。只要他心系百姓,只要不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可以是一个合格的官员。或许一个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是一个好人,却可以称为是一名好官,最起码是一名合格的官员。当然,对于最高统治者——皇帝,这样说也是可以的(最起码我这样认为)。

历史上的尔虞我诈、手足相残并不孤独,一切都是现实的缩影。这样说也不对,我觉得历史上的记载,更多的是那些会让我们觉得历史黑暗的人事。因为官场的黑暗,人性的黑暗(在现实里我仍然相信这一点),二十四史里很少会去花大量的篇幅去介绍和官场无关的人(这部小说也是如此)。我没读过史料,只读过这部唯一的历史小说,不知道史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但就这部小说来说,作者透过史事,揭开了人性的面纱,于是历史社会变得黑暗了,由此联想到现实也是黑暗的了。想想历史也算不得暗,一切终有定数。人性的黑暗是应该得到认可的,某种程度也算不得黑暗,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所以现实更算不得黑暗,现实是美好的。同样的现象认可,不同的词语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潜在倾向。我一如既往的相信:一点污浊,也绝不能、绝不会玷污了一池清莲。

篇7:读《明朝那些事儿》感言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湖北人,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现在是一名朝九晚五上班下班的公务员。他从小就开始喜欢读历史,距今已经有十五年的读史经历。从写部小说开始他一直保持每天两千字的更新速度。为了保持小说内容符合历史,他每天还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研究明朝的史料。据他说,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于是他用自己的方法给自己开通脑筋,这个方法就是冲澡,用水淋自己的头。长期下来,身上的皮脂层被自己洗掉了,皮肤变得容易过敏,他不得不每天服用抗过敏的药物。他自己说,他是个不会生活的人,从未在如何生活上思考过。但他又说他是个无法习惯不思考的“可怜人”。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部著作,是为什么在网络与现实的社会中

引起人们的如此的广泛关注呢?我在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后

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文字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充斥着时下最流行的词汇,如拍砖,群

殴,单挑。“ 别人不敢杀上司,杀兄弟,他(陈友谅)干起

来毫不犹豫,干完后还大大咧咧的承认,就是我干的,你能

怎么地”。明朝对瓦剌说:“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 瓦

剌说:“我不滚。”明朝说:“不滚,我就打你!”“瓦剌说:

“你来吧,怕你不成!”不再废话,开打。“ 朱元璋想用自

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

则的惩罚,朱元璋来到历史的商店里,想要买一块肥皂,历

史辩证法却强行搭配给他一卷手纸。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

己的行为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估计也只能哭笑不得

了。”通俗幽默的的语言让人在阅读时享受着喜悦。但是幽

默之后,让人不禁思考,每次看完一段,我都得停下来,想,他怎么能写这么好看?一时让你笑;一时让你流泪;一时你

激动地像个愤青;一时你又沉静下来,思考。历史是什么,是存在过这个世界的事实。可是当我们在纸张上读那些历史

时,又有谁去真正意识到过被时间蒙上灰尘的那些人,那些

事,他们在做哪些事的时候又是出于什么想法,他们的内心

又有谁去关注过。在这本书里,作者当年明月冷静地为我们

讲述那些人那些事,如同在播放纪录片时的解说员一样,也

如同他是所有历史的见证人,他经历过,他感受了,他懂得

了,然后告诉我们了。我们阅读的文字,是他一个人在无数的夜晚,面对沉重的历史所发出的感慨。明月说,幽默的不

是历史,幽默的只是他这个人。

(二)文体新潮:第四类写史法 记录历史通常是史记、教科书、戏说三种方式。当年明月在历史和小说、正史和戏说、历史学术和影视历史剧的结合上找准融合点,以白话历史、好看历史的理念,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鲜活的写法,用流行文学元素和小说笔法,加入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吸纳了叙议结合、伏笔照应、铺垫悬念等多种手法,并穿插了很多幽默,有时还运用了一些无厘头的语言,以及流行歌曲的歌词,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用小说的笔法写正史,是明月的创新。从没有一本纯粹的历史著作将历史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得如此精彩。原来历史是可以写得很好看的。明月的确如他自己宣称的那样,他做到了,他做的很好。许多史学界的权威人士都对他的创举高度赞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周枝羽称之为“一个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这部书几乎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没有想到一部具备了这

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历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戏说,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称为小说,因为它几乎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他开创了通俗写史的实践,并且成功了。我还曾感叹过,如果当初我们在高中学习的历史课本有这么好看,我们也许不会对历史那么排斥了。更或许,我们的高考的命运会改写。从这点看来,如果将明月通俗写史的方法真的运用于我们国家的教科书的编制中,我想若干年后,历史不会再会只存在于被束之高阁的发黄的纸张上。可以想象一下,课余饭后,睡觉之前人们高谈阔论都是历史的话,那么将是多么可人的景象。

(三)草根的历史观

作者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只是从小对历史就有很浓的兴

趣。他喜欢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他所看到每个字,每句话。十五年的读史经历给了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培养了他读书的习惯。他善于汲取各种知识,加之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结构。张爱玲说过“历史在厚厚的故纸堆中长眠,只有在好奇少年的脑中,才会短暂地鲜活的复活片刻。”石悦十五年如一日地在这些历史的尘埃中仔细清扫,从那些故纸堆的只言片语中他读懂得不只是那些表面的文字,还有掩藏在文字之下的作为记录时事史官的那些,欲言而又不能言的话,那些被忽视的古人的内心。或许石悦下定决心去写《明朝那些事儿》的那晚,他放下手里的明史,走到窗前的他抬头看见了那个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那就是当空的明

月,也是当年明月。在我们的时空依旧洒下她美丽的银辉。他们曾经如同我们一样是这个世界的存在。他们也如同我们一样对自己的命运有感慨,有不满,有挣扎,还有痛苦。试想,今天的你写下了你自己的心情感受,几十年后甚至是几百年后,如果有人通过你的文字再能感受到你今天的心情那时何等的喜悦?在此,我替古人欣慰,替历史中的人,替写下历史的人开心。而这一切要衷心感谢当年明月。

(四)自由自在的写作方式

明月的文字,是他的顺臣。他主宰了他作品的里一切,历史人

物在他的笔下,有血有肉。朱元璋曾生气得拿起椅子要砸太子朱标。朱棣为了自保曾装疯卖傻。于谦原来还是一个怕老婆的人,被老婆在自己的军营里用藤条追着打,在下属面前丢尽了颜面,以至于他甚至还动了杀妻的念头,可是见到老婆大人后就立刻没了勇气——他怕老婆的毛病又犯了。于谦除了给我们以光辉万丈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以外,他的妻管严也同样的令我记忆深刻。《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历史是鲜活的。里面的历史名人会耍无赖,不为我们所知的无名之士有凛然大义。这里没有对是非的绝对评价。有的是明月对人性的重视和挖掘,这与他们的功过无关。没有受太多的约束,没有太多的顾忌。“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他(明成祖朱棣)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

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朱瞻基的痛苦 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痛苦。”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读懂人性,是作者能写出如此真实而又精彩的历史的原因。尊重人性是这部作品最具价值的地方。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

最后,我想说的是,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存在的这个时间和空间只是宇宙的一瞬。明白那些过去,我们才会明白我们是从何而来,历史会告诉我们我们将往何处去。这个世界规律在哪里?

你可以去学历史,历史是明镜,用过去指引未来;

你可以去学哲学,哲学是总纲,引领一切科学;

你可以去学经济,经济是基础,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在经济中找到牵动它的那根红线;

你可以去学心理,看懂了人心,人类社会随你怎么玩;

篇8:住院那些事儿

出生在医生家庭, 从小享受着在家就能看病就诊“特殊待遇”的我, 尽管常常晃荡在医院的各大病房, 却从未感受过坊间盛传的“看病难, 看病贵”这一大医疗难题。此次背井离乡, 独自漂泊在北京, 是平生第一次真正作为病号体验住院的滋味儿, 也让我有机会用亲身经历谈谈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甫进病房, 最先接触的一定是护士了。每个人看着自己被包裹得像熊掌一样无法动弹的右手应该都没有好情绪, 我也不例外,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群穿着白色制服的标致姑娘们, 嘴角弯着友善的弧度, 轮番到你床前, 帮你整理床单、叠放衣裤、归置物品, 对你不厌其烦地进行劝导宣教, 委实让人无法用一脸的苦大仇深来面对她们温和而又严肃的口吻。

每天早晨穿着红色制服的姑娘在病房门口脆生生一句“打饭了”的吆喝宣告了新一天的开始。早餐过后紧接着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医生们会逐个病房的进行查房和换药。待我从迷迷糊糊中回过神来的时候, 手上的纱布已经被站在病床前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医生剪开, 这才明白原来是我的主治医师来给我换药了。当做完整套复杂繁琐的换药程序, 我的右手重新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而这位刘姓医生来不及休息又得匆匆转战下一个病床。

隔壁床是年仅三岁的小女孩贝贝, 腰部以下30%面积的烫伤, 每次换药对她都是一次折磨。某次看着她累得满头大汗还不停哭喊重复着“救命”, 我忍不住问似乎全然不受影响正在给她快速包扎的刘医生:“你们现在对这些应该已经麻木了吧?”他顿了一下, 手下不停的以平淡语气回答:“刚进来的时候心疼小孩不敢下手, 结果反倒是害了他们, 换药时间更长, 他们的痛苦也越久。”一时间让素来伶牙利嘴的我无言以对。

在病房的日子比起外面的生活自然是枯燥无味的, 最大的消遣就是跟医护人员、同病友们聊聊天, 逗逗趣儿。趁着换药的间隙与医生的对话中, 我了解到这些一线医生们不仅每天都上班, 而且从早到晚查房、换药、手术、急诊接踵而来, 连去食堂吃饭的时间都没。毫不夸张地说, 除了周末上午查完房或许能偷得一两个下午闲适的时光, 其他时候的他们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 没有停歇的一刻, 最直接的佐证就是白天几乎总是空荡荡的医生办公室, 以及每隔几分钟护士站响起的紧急呼救铃声。用某位苗姓医生用来自嘲的话来总结就是, 像他们这样的医务人员为国家的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不知做出了多少贡献, 原因就是, 忙得根本没时间约会呗。

然而平素安静的病房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热闹的聚会, 那时刚交接完班的护士们会在护士长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挨个病床的问候。一句亲切的话语, 一双带着鼓励的眼神, 亦或是几个简单拍肩的动作, 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魔力。与其他病房不同的是, 为避免患处感染, 来这儿探视的亲友只能在走廊上隔着窗户和里头的人对话, 老实说和探监的感觉差不多。因此不难看到, 窗外窗内的男女朋友“执手相看泪眼”, 或是父亲蹲在地上从窗户的缝隙里默默注视着躺在靠里病床上浑然不觉的幼女的场景, 从探视时间开始一直到结束的五个小时里, 每天风雨无阻。越是这样, 身边接触到的医生和护士便越发成为了在这段时间里最亲近的人。但是很难想象, 疲累的他们是怎样持续地, 重复着用最精神的面貌以及诙谐又诚挚的语言打消病人心中的疑虑, 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 并且宽慰他们因对疗效不确定而产生的惧怕心理。不得不说, 当医生在换药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轻松愉快的笑脸, 那么再疼的伤口似乎也能得到一丝心理的慰藉。

虽然隶属解放军医院, 这儿却没有我想象中那如同在军队中的严明纪律, 尽管护士有时会板起脸数落我的不爱收拾。医患关系有时更像友情, 互相关怀, 增进理解。病区主任也以身作则, 经常工作到凌晨, 不仅对于我两次不请自入主任办公室不以为意, 还耐心解答我对冻伤治疗的种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问题。我的主管医生李医生偶尔还会给我布置功课, 让我这个文科生在无聊的养病时光里能学些基础的医疗知识, 譬如搞清楚银离子和氯离子的具体功效云云。

每到夜深, 各个病房的喧嚣都回归沉寂, 而我们病房依旧笑闹声不断, 惹得值班医生和护士频频光顾。好不容易说累了, 昏昏欲睡时, 可以感觉到护士轻手轻脚走过病床, 用手中的扫描仪掠过门旁的打卡机器发出轻微的滴声, 这是她们晚上每隔一小时的例行任务。如果那晚睡不着, 敞着门, 可以听到偶尔响起的警铃声, 幼儿稚嫩的啼哭声, 大人们低低的讨论声, 以及, 走廊上有人快速走动而发出的沙沙声。

除了融洽的医患关系, 病房里的患者之间也将互帮互助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顿刚和右边床的大姐分享了莲藕排骨汤, 下一顿又被左边病床的阿姨招呼着吃她家人给送的酱猪蹄, 其间香蕉、牛奶、柚子、小面包等各式各样的零嘴儿更是不停地被人往我怀里塞, 我也因此在短时间之内狠长了几斤。除了吃着“百家饭”, 大伙儿还天南海北聊得欢, 以至于本来住院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到了临出院、按理说该解脱时竟让我有了一些不舍的情绪。

靠窗床位的雯雯老念叨, 说这儿的医生和护士是她遇见过最友善的, 其他病友也纷纷表示赞同, 有时还会互相交流在不同医院遇到的不同对待, 说着说着就扯到了当今医患的紧张关系上来。在我的印象中, 这几年当医生的母亲几乎就没有在正常的下班时间回到过家, 还伴随着时不时的深夜连环CALL要求紧急会诊, 而她总是有求必应。有段时间各地接连发生医生被病人砍伤或被杀的事件, 我还记得某天晚上母亲带着疲惫的神色回到家, 半晌没有说话。第二天她对我说:“昨天在网上看到大多数网友都支持那些伤害医生的人, 有人还大放厥词说该杀, 让我一时间很难重新找到让自己拼命抢救他人的那股力量。”然而说归说, 之后她还是继续晚归, 继续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继续顶着“劳模”的绰号努力做着她的本职工作。

篇9:你不知道的明朝那些事儿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

由于立场的不同,关于历史,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说法,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接近史实的真相呢?

历史不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也不相信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它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经验教训的源泉。历史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作基石的大厦,永远是浮沙高楼。

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故去的黄仁宇先生的心血结晶,是他“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历史事件不能孤立地局限于某个范围来看待,而要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全面分析。

为什么偏偏是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而不是其他年份?其实这一年里明王朝没有发生任何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版原名直译的话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在这一年之后,也就是1588年,歐洲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欧洲霸主宝座易手,人类历史进程由此彻底改变。而黄仁宇就从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平淡无奇的1587年入手,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7人入手,梳理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当代中国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而不要进行历史的循环,成为西方人所说的“停滞的帝国”。他把中国近代史从传统观点中的以清朝晚期开始一直延伸到明末清初,并试图找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大历史”观。

除了“大历史”观,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从技术角度分析历史,而不是从道德角度谈论问题。君子还是小人,不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终极评价;善还是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本质与要害。把问题道德化,那么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人就掌控了一切,这不是一个讨论问题、分析成败得失的正确方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我们不曾想过的视角,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故事一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但又是那样的严肃严谨。看完这本书,会有非常奇怪的感觉:一是历史书居然可以这样饶有趣味,二是怎么和我们固有的观点如此冲突却又如此言之有理?比如在文章中,疏于朝政的万历皇帝居然是因为一个个近似滑稽的原因放弃励精图治的;清官海瑞却变成了一个对朝廷及民众毫无用处的古怪官僚;戚继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清醒的现实感;等等。

最后,用这本书的结语作为这篇荐读文字的结语,希望它是引起你阅读兴趣的开始:“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萧鼎)

链接阅读

作者: (美)唐德刚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 17.00元

上一篇:编剧剧本下一篇:看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