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童喜喜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2024-05-01

听童喜喜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精选2篇)

篇1:听童喜喜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童喜喜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接到通知,周日下午2:30要开家长会和听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长、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老师的讲座。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此类讲座,昨天听了童老师的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讲座。学到好东西受益匪浅。

感谢童老师在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学生家长将教育孩子方法、方式等。童老师提出书要“共读共行”要让孩子多读书,从书中学到更多知识。只要孩子读书,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鼓励孩子,不管阅读什么书籍,书一定要摆在书架上,才能有机会发挥作用。阅读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阅读不像植物的生长,我们尽心照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一定要坚持,才能有效果。我们作为家长要陪孩子阅读,与孩子共读,童老师举实例说明,我听了很有感触,同时也深有感触,反思自己,我做到了吗?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我们家长一定要拿出时间与孩子共读。

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与父母老师是分不开的,首先童老师讲了印度狼孩的故事,说明没有笨孩子,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孩子都会成才的。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懂得做人的孩子成才才能为国家所用。怎样才能成才呢?“阅读”起着关键作用,“书”是粮食,我们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做好书架,并且保证“书籍”及时填补。

书是粮食不是药,教科书是母乳,辅助书籍就是药,我们要选择好适合孩子的书,我们国家对阅读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童老师举例说明了别的国家对阅读的重视,阅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是一年级的,孩子认识拼音不多,字更认识的不多,阅读是不现实的。作为家长我们只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读书。给孩子讲完故事,先让孩子讲一讲故事内容,看孩子能理解多少,然后再给他讲解故事的含义,我们要引导他读书。

孩子是我们的为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心中的宝贝,怎样教育孩子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家长多数是上班族,孩子多数跟着爷爷奶奶,溺爱是现在趋势,环境影响着孩子。就养成犟嘴、自我、自私的习惯。作为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学习玩耍。

篇2:司马老师的讲座

上周末他刚上讲台,就给同学们展示出一幅钟面的图画说:“请看,这是一个钟面,大家肯定司空见惯了。”(图1)

我们发现钟面是被一条线段分隔成为上下两块,但是不明白有什么用,就都睁大眼睛等待着。

只见老师接着说:“钟面已被线段分成了两块区域,分别包含有四个数与八个数。那么这两块的各数之和相等吗?”

这还用问?这十二个数的总和就等于1+2+3+4+5+6+7+8+9+10+11+12=78,而现在线段却把78 分成为10+11+12+1=34 与2+3+4+5+6+7+8+9=44,它们当然不相等。

老师一字一顿地问:“那么,有谁能在钟面上再画一条线段,使上下这两块的各数之和相等吗?”

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还在纸上左画右画,始终迷惑不解。我们向司马老师提问说:“照我们看,这道题根本无解。钟面上再添画上一条线段,那么分成的区域肯定会不止两块,里面的各数之和怎么可能相等呢?”

可老师说:“谁说本题无解?瞧我做给你们看!”说罢,他拿起笔,就在钟面上的1 字前面又添上了一短竖,使之变成了11,如图2 那样。于是分成的上下两块的各数之和就都成为44 了!老师解释说:“短竖线当然也是一条很短的线段,但你们的头脑由于受到了原有那根线段的影响,总是在潜意识中认为它一定是另外一条横断的线段罢了。”

我们全都哑然失笑起来,笑自己的思维怎么会如此容易上当,也体会到所谓“思维创新”真是说说简单做时难啦。

然而司马老师话锋一转,他又说:“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有理数。那么我要再问问大家,这道题能不能有第二种解法呢?”

这倒奇了,第二种解法?还与有理数有关?我猛然想到:既然老师能把上方区域里的34 设法变成44,从而使上下两块里面的各数之和相等,那么我能不能让下方区域里的44 也变为34,同样也使这上下两块全化为相等的和呢?我大胆地说:

“司马老师,我能不能在下面5的前面再添画上一短横,使它成为(-5)。这样在求代数和的时候,下方区域里的总和就将减少10,它的各数之和不就与上方各数之和都是34了吗?”

我还上去把钟面改成图3 那样,博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只见司马老师笑容满面,他赞许地说:“好,好,现在上下两块的各数之和分别是10+11+12+1=34 以及2+3+4+(-5)+6+7+8+9=34了,不也做到相等了吗?要想使两数相等,不但可以设法增大较小的那个数,还可以设法削减比较大的那个数呀。”

上一篇:日程安排 英文范文下一篇:新闻发布推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