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小学优秀作文:秋叶礼赞

2024-04-24

描写秋天的小学优秀作文:秋叶礼赞(精选11篇)

篇1:描写秋天的小学优秀作文:秋叶礼赞

秋叶礼赞

五年十班 郑 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带着优雅的气质来了,带着凉凉的风来了。秋天,有湛蓝的天空,有怒放的野菊,有舒适的暖阳,还有我喜欢的斑斓的树叶。 择一个暖阳的午后,到野外去,微风习习,秋已从繁茂的树叶丛中穿梭而来,一片片树叶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追逐打闹,那一片片微薄单弱的小叶子,精美的让人啧啧赞叹,拾起一片杏树叶,表面布满了斑点,好似记载了它过去的光辉,杏树叶的边已镀上金黄,叶柄也微微发硬,叶心的纹路分明,大自然就像一个艺术家,雕刻出这样精美的艺术品。

秋天的树叶,精美耐看,杨树叶、柳树、竹叶、梧桐叶、苍耳……它们千姿百态,有大的,有小的,有单个的,有成串的。有黄色的,也有红色的。有的像似急性子,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有的像羞涩的少女,慢慢的在空中轻舞,不管怎么样,它们都叶落归根。它们曾经陪同大树走过无数个风风雨雨,如今化为肥料,继续为大树奉献,这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漫步秋叶中,身心好似与自然融为一体,被秋的气息深深感染,有些枯黄的叶子上面还微微透出青色,秋会用它的成熟给它镀上一片金黄,拾起几片美丽的秋叶,把这秋色的象征夹在随身携带的书里,浸溢着它的芬芳。 又一阵秋风吹过,群舞飞扬,一场秋天的盛宴,满是金黄色的宣言。我喜欢秋叶,我喜欢它的斑斓,喜欢它的成熟,喜欢它的奉献。

公众号:二十小学语文天地

篇2:描写秋天的小学优秀作文:秋叶礼赞

俯下身,捡起那枚“秋”,拿捏着,翻转着,摩挲着,仔仔细细地看:那是一枚很大的叶,叶梢已然枯黄,叶柄也显萎缩,只有叶心处还透有几丝绿意,但偏偏生有两个小洞,——显然,是被虫子噬咬过。

没有丢弃它,不忍丢弃它,我,带它到我的居室,将它安放在我的一个标本框里,与那些鲜艳明媚的花瓣,那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还有那些绿得可爱或黄得温暖的美丽的叶放在一起。我想这并非焚琴煮鹤之举,而是留住了一页履历,一片真实,一种沧桑,甚至可以说,它也是一种美丽,一种艰辛的美,一种平实的美,一种散射着经验之光的美。

它没有俏丽的姿容,但它切切实实经历了春荣、夏华、秋黄,以及最后的飘零。它曾站在高高的枝头,擎着一汪青翠,为世界吐露最清新的氧气;它曾热烈地挥手,招呼疲惫的鸟儿来栖息;它也曾接受过阳光的润色,雨滴的推敲,还有虫子的噬咬,更有风儿的吹拂。它的飘落多么地静美,因为它以它的方式美丽过了,这还不够吗?

老叶的哲学足以让我们警醒:我们没有必要总苛求自己完美,那样是对自己的一种“苛政”。我们要容许自己有小小的缺失,那样才更真实,也许还更可爱。每个人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也;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亦可也。还记得《骆驼和山羊》的故事吗?骆驼高,可以吃到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而山羊个子矮小,却能够钻进围墙的门洞,吃到里面的青草。它们利用各自的长处,不是生活得挺好吗?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构筑了一个个独特的自我。老叶不美是不必苛求的,我们自身的一些难以改变的缺点也是可以原谅的。况且,许多人正是因为你现在的样子而喜欢你。

请不要忘记,莎翁的戏剧有多处错误,却深为许多人喜爱;狄更斯的小说也有矫情之处,却依然被不少读者膜拜,因为它们的光芒足以遮掩它们的缺憾。

透过老叶的残缺和枯萎,我发现一种独特的美丽在那沧桑的脉纹间。

假如我是秋天的落叶

在一个悄无声息的夏夜里,树上的一片叶子落了下来,这是第一个落下的叶子,它带着我们走进了秋的世界。

假如我是秋天的落叶,我会在我枯干前去思考我人生经历的各种事情。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开始去思索那年少轻狂时我留下的足迹。再从年老时一直到现在干枯前的点点事迹。我相信我会有遗憾和无憾的事。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还是去想想我有没有做到树叶的责任。总有快落的叶子对我说:“做好现在该做的,不要去想以前和未来,那些已经太远了,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去做你不该做的事。”我匆匆走过。但我无法想象生命尽头最后的门槛,它的后面究竟有什么。但我想每一棵临近它的生命之树,都将最后一刻飘飞最后的一片叶子。

假如我是秋天的落叶,我想我会飘向冥冥世界,归于沉寂。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我这片落叶,让我重回枝头,鲜绿如初。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过程。我最后将深入泥土,化为淤泥,滋养另一个新的生命,这也就是我自身的延续和超越吧,也是我这片落叶美丽瞬间的永恒。我虽然已落,但是我总觉得我还没有落。你看,我曾待过的枝头,又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摇晃着那熟睡的枝丫,那个新的.生命不就是我吗?你看我们长得多像啊。我又不由的想到那新生的嫩叶等到年老时的样子,我希望它能像我一样做到自己该做的事。

假如我是秋天的落叶,风吹着我,我身边的叶子一片一片的飘落,樱花似乎也被感染了,也跟着随风飘落。看着旁边的树叶和凋零的花儿凄美的飘落。我才发现原来秋天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儿黄了,花儿败了。这是个落英缤纷,萧瑟凄凉的季节。我们的凋落使多少诗人与画家曾经为了我们而吟诗作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季节里,才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领悟人生吧!

树叶在风中摇摆着。突然一片叶子一不留神,就被风吹的脱离了大树的怀抱,在空中静静地盘旋着,在风中轻轻地飘动着,就像一只即将离世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最后以优美的弧线籁籁地飘落在地。那一刻,我相信总有人的心弦被触动了,原来这就是它面对死亡时选择的方式,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想带着任何遗憾离开。

篇3:侧面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的运用

一、侧面描写的意义

在记叙文写作中, 人物的描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 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等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以突出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如果说, 正面描写是红花, 那么侧面描写就是那片片绿叶。“红花也需绿叶衬”, 因为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 能使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突出, 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发挥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侧面描写的运用

人物描写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 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运用侧面描写, 可以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立体生动。指导学生人物侧面描写可以从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三方面入手。

(一) 以人衬人

以人衬人即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人物语言烘托法

就是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点。

例如, 有一个学生在描写自己的外貌时写道:“我是一个留平头的男生, 眉毛浓厚, 眼睛黑亮, 大大的耳朵特别引人注目。同学们都叫我‘大耳朵图图’, 长辈们笑谈:‘你的招风耳真可爱。’我连忙更正:‘这是招财耳, 不是招风耳。’”在这段描写中, 这位学生通过描写同学、长辈对他耳朵的议论, 以此来突出自己耳朵大的特点。这样的侧面描写胜过正面的外貌描写, 从这些旁人的语言描写中, 读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长着大耳朵的机灵可爱的男孩子。

又如, 有个学生描写表弟执着学习乒乓球时, 这样写道:“我看他在楼下已练得气喘如牛, 忙喊他:‘小锦, 别练了, 上来房间凉快一下。我开好空调等你。瞧你已经练了一个半小时, 快累成狗了。’可他似乎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仍然朝着墙对打。邻居张爷爷见了, 边点头边赞道:‘小锦这孩子, 每天都坚持练习, 现在村里有些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啦。’”像这样侧面描写“我”和邻居张爷爷的语言, 表现了表弟执着认真的精神, 比起直接描写他如何天天练习来得更真实, 更令人信服。

2. 人物行动烘托法

即描写旁边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方法。例如, 教师常指导学生写作有关“六一”游园“画鼻子”游戏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除了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个蒙面同学的动作写出来外, 还应指导恰当的侧面描写。“看到他把鼻子画到了额头上, 旁观的同学早就笑得前俯后仰。你瞧, 菖菖同学笑得捂住了肚子;菖菖同学爆笑开来, 再也停不下, 直接坐在了地上;还有的同学笑得抱在了一起。”像这样描写旁边人物的动作, 更能表现这个活动的滑稽有趣, 也突出了欢乐“六一”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心理烘托法

顾名思义, 即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主要人物。这个写法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就有运用:“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 这样放诞无礼。”这里就通过黛玉的心理描写来烘托出王熙凤泼辣、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此为例, 进行指导。于是, 有个学生在描写爸爸迷恋智能手机时写道:“自从爸爸买了那台新的手机后, 他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手机控’。饭饱茶足后, 他必定坐在沙发上, 拿着手机, 全神贯注地看着。遭到我和妈妈的抗议后, 他开始变着戏法和我们捉迷藏。最近几天, 他经常说他肚子痛, 一进厕所就大半个小时。我心里明白:爸爸这是在找借口, 躲到厕所里图清静了。假装肚子痛, 一来能在里面看手机, 二来还能换取我和妈妈的同情心, 家务事也不用做了。真是一举多得。哎, 大热天的, 他也能在厕所里待那么久, 真拿他没办法。”在这篇习作中, 为了表现爸爸迷恋手机这一情况, 学生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自己对于爸爸躲在厕所玩手机的想法,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手机控”爸爸的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以上三种方法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 能比正面描写来得更自由、更灵活。当然, 还应视具体情况, 推敲斟酌, 以更好地表现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 以景衬人

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记叙文中可谓常见, 它除了能交待故事发生的季节、地点、气候、场景外, 还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课文《桥》就运用了这一写法。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雨的大、山洪的险, 目的是为了突出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 老汉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精神品质。以此为范文,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活用以景衬人的方法, 能为习作增添不少亮点。例如, 学生写作《一份珍贵的礼物》时, 这样描写妈妈冒雨去为他买礼物:“那天下午, 下起了倾盆大雨, 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打在窗上, 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轰隆隆’的雷声不断地在耳边响起, 风也来助威, 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 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小作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 以此表现礼物的珍贵, 有力地烘托出妈妈对他的爱。

成功的环境描写, 源于对笔下人物的用心揣摩, 源于对环境的细心观察, 源于对生活的用心感受。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为人物描写锦上添花。

(三) 以物衬人

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描写, 来表现文章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这样的写法就是以物衬人。在《一夜的工作》中, “这时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一段通过对花生米的描写, 表现了其数量的少, 烘托出了周总理生活俭朴的品质。这样以物衬人的写法, 在文章中非常常见。描写宫殿的富丽堂皇, 可以表现人物的奢侈;描写器物的破旧, 可以表现人物的贫穷;描写房屋的干净整洁, 可以表现人物的勤劳, 等等。例如, 在《过生日》一文中, 小作者写来到寿星同学家, 发现小寿星已把家里布置一新, 不仅桌上摆着蛋糕、零食、水果, 而且墙上贴着彩带, 天花板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小寿星过生日的愉快心情, 是很恰当的。这样的侧面描写胜过直接描写小寿星开心的神态、动作, 并且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

三、侧面描写方法的训练

小学只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教师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要求不宜太高, 而且侧面描写作为正面描写的辅助, 不宜喧宾夺主, 教师应适当点拨, 采用一些趣味练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运用侧面描写的兴趣, 提高写作信心。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语文课文中采用侧面描写的片段, 在此基础上, 开展交流活动, 再拓展为阅读课外书籍, 从中摘抄侧面描写的语段, 交流感受。2判断题:下面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请打“√”, 不是的请打“×”。3用“_”划出下列语段中的侧面描写。4小练笔:围绕“天真热”“真好笑”等主题写一段话, 要求用上侧面描写的方法。5学习在作文中运用侧面描写, 写完作文后, 用“_”划出自己运用侧面描写的句子, 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拇指。

篇4:秋天的作文:秋风·秋雨·秋叶

一大早,全家就上了一辆大型面包车,爸爸开着车,我们一边谈天一边吃着早点,一路上欢声笑语,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和平农庄。

那儿可真美啊!菊花五颜六色,鸟儿放声歌唱,真让人陶醉。走进茂密的果林,五颜六色的水果累累地挂在枝头,好诱人啊!我一头钻进了桔子林里,哇!金灿灿的桔子看上去美味极了!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好几个又大又黄的桔子放进箩筐,妈妈还现场剥了一个大橘子给我们尝鲜,可真甜啊!果林旁边,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里面养殖的可是美味的螃蟹呢,我选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拿着一个长把的网子,使劲地在池塘里捞来捞去,咦,好像有了动静!我把网子使劲往上一提,啊哈!好大一只螃蟹正在里面张牙舞爪呢!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功夫,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们上了餐桌一瞧:真丰盛啊,有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红彤彤的清蒸螃蟹,绿油油的清炒白菜,熬得乳白色的鲫鱼汤······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谈论着对亲人有多么思念。饭后,我们在庄子里赏月,月亮一会儿把头从云层中探出来看看我们,一会儿又把头缩回了云海中,仿佛是一个带着面纱羞答答的小姑娘······

“吃月饼啰!”爷爷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赶紧跑了过去,呵呵,月饼的味道好极了,有甜的豆沙,咸的牛肉,粉粉的蛋黄的······各式各样,大家吃了个不亦乐乎。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中秋团圆佳节,更喜欢心旷神怡、充满收获喜悦的秋天!

篇5:秋天的作文:秋风·秋雨·秋叶

一阵阵风吹过,夏走秋来。叶子从繁密的到枯黄,落下。果实从开花到结果,摘下。石榴树远望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树间,走近一看,石榴的外皮黄中带着一丝红润,每个石榴头上都顶着一个小皇冠,在清风中缓缓荡漾。有的饱涨的裂开了,像是听了笑话似的裂开了嘴笑,有的还是完整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我走在山路上,落下的枯叶铺成一条金色的路,我漫步其中,好似与自然融为一体。拾起一片观察,那叶子上微微透出绿色。我又拾起几片形状各异的,夹在书里,走出山林。

秋夜,月色不再像朦胧,月亮皎洁明亮。小公园里散发出野花的清香,林中鸟鸣婉转,清脆动听,随秋而来的声音美极了,青蛙大合唱,蝉在树上微弱的鸣叫,似乎要去送走夏天的骄阳似火,迎来秋天的清爽。

秋姑娘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手轻轻一挥,便带来了丰收,农民伯伯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秋姑娘是一位勤快的邮递员,穿过林间,摘下落叶写信给小动物,于是,它们要准备过冬了。有的飞向南方,有的开始储存粮食,有的准备好要美美的睡上一觉了。秋姑娘是一位画家,挥一挥笔,为大地换上新衣,有落叶形成的金色地毯,也有一小团枫叶形成的红色火苗……

秋天是美丽的,是值得欣赏的季节。只要你善于发现,观察身边的美,你也会发现。秋天,一个令人憧憬的季节,我爱秋天。

篇6:秋天的作文:秋风·秋雨·秋叶

仔细算来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东北的秋天了,东北的秋天像冬天天一样美,记得小时候爸爸开车带我到小姑家去玩,放眼望去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已经变黄,挺拔而高大的屹立在公路的两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远处山间的枫叶也变红了,和山顶绿色的松树融为一体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对她们流连忘返。

秋天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田里的玉米都变黄了,等着辛苦了一年人们将他们收回家,去享受丰收的喜悦,还有稻田里的麦穗也穿上了金黄的衣服,弯下了腰,等着她的主人将它们带回家。超市里也满是丰收了的水果。葡萄一串串紫的发黑,红的晶莹剔透,东北的“花姑娘”也穿上了黄色的衣服堆在那,让人不由的流下口水。还有我最喜欢南果梨黄里透着红,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让我不能忘怀。

东北的秋天早晚温差很大,也是一年四季里最舒服的季节,你不用担心穿的太多会显重笨,也不会担心穿的太少会觉得冷,爱美的姑姑在这节总是会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带着我和弟弟还有妹妹到田野去享受秋天的乐趣。

现在想想享受东北秋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很久,不知那边现在变成了什么样,是不是还是那样的美,天是不是还是那样的蓝,路边的风景是不是还是让我流连忘返,还有我那漂亮的小姑是不是还是那样的的美,好期待能再和她一起去田野享受秋天的快乐。

篇7:根的礼赞

然而, 人们在赞美花的同时, 却往往忽视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根, 没有根的奉献, 能有花的艳丽、果的芳香吗

是的, 任何花草树木都离不开深藏地下、无言无语的根, 她的确有一种令人折服的气质和精神。

根, 既没有花朵的美丽姿态, 也没有果实的甘甜爽口, 也没有茎干的挺拔笔直身材, 更没有花蜜的沁人心脾花香。她把自己扎根到土壤的最深、最黑、最贫瘠处, 好像要征服这最深处的黑暗,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向最深处进军, 而这正是她的

伟大, 她的高尚她从不与花草树木争辉, 却在大地深处默默地奉献。

她是无私的, 吸收来的养料并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花、果实、茎、叶, 为了她们的生长、她们的美丽。她时刻都在为别人做出奉献, 而她却将自己埋没在大山深处,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一生。

在她的生命中, 花、果实、茎、叶的价值也是她的价值, 她的骄傲。她从不嫉恨美丽, 也不羡慕漂亮, 她是多么的谦逊, 又多么的自豪。

她认为生活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 而是为了有意义、有追求、有奉献。只要是这样, 不管生命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 都是快乐的、幸福的。这大概就是根的生活真谛吧!

篇8:描述秋天的优秀学生作文:秋叶

张浦中心小学小雅文学社 陈阳

秋天的树叶,真是一幅大自然的杰作!

枫树叶肯定最喜欢秋天,不然它为何把那火红的衣裙送给秋姑娘呢?我走在她的衣裙上,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在作响,我急忙退出她的衣裙,生怕把它踩坏了。几片银杏的树叶也似乎想为她做一双美丽的鞋子,就轻轻摇下几片金黄的树叶,可没想到竟有一片飘到了我的手中。我便仔细地欣赏起来。

透过阳光,那迷人的颜色中印着岁月的痕迹,叶落归根啊!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千万片树叶随风飘落,就像舞者跳着炫丽的舞。闭上眼睛,舞者变成了歌唱家,唱出了令人百听不厌的千古绝唱!

秋天的叶子五颜六色,而我却更喜那一颗长青树,它虽然一年四季都是一种颜色,不像别的树叶那样艳丽,但我却更喜欢长青叶的沉稳。

做人也要像长青叶一样沉稳,坚持己见,不被旁人左右,就是要一心一意。

叶落归根啊!有些人虽然知道危险甚至死亡,但他还是会在岗位上坚守。就像秋叶,已经凋零,但还会给树木做养分。这就是“化做春泥更护树”啊!

指导老师:徐文强

篇9:秋天礼赞作文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深秋时分,树上的红苹果熟了,远远望去,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青苹果早已在盛夏向远方送去,散尽八方。果实压弯了树干,任由那些果子在枝头摇晃,就连晶莹剔透的葡萄这时也闹了起来,一言不合就跳下枝干,在泥土上玩耍………

秋风调皮地伴着夕阳,一路向前,轻轻地拂过枝头,将秋的浪漫散在每一片随风飘舞的落叶上,落叶轻轻地落在人们的肩头。俯下身,拾起一片落叶,在那精致的纹理之上,仿佛还存留着一丝夏的气息。秋叶落下,不知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求?

秋天的黄昏总是来得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的水汽消散,太阳就挂在西边。于是,山谷中的秋风带着一种刺骨的凉意,吹在人身上,不禁让人瑟瑟发抖。秋风驱赶着山间弥漫的白雾,渐渐地,白雾与夜色融为一体,不久被月亮染成了银灰色。

秋夜,天高露浓,一轮弯月在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悄悄地洒向大地,是多么安静又是多么幽暗,天边的银河上繁星闪亮了起来,田野里响着虫子的叫唤声。

清晨,迎着清新的秋风,落了一地的红色枫叶,在路边铺下一层又一层的枫叶,留下一抹抹秋意。

篇10:《人生礼赞》的文体分析

关键词:《人生礼赞》,文体特征,押韵,前景化,修辞,衔接与连贯

1、文体特征分析

《人生礼赞》是一首抒情体裁的教导诗。全诗以一位年轻美国人向歌者独白的形式, 借青年人的口吻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令诗歌颇有新意。全诗分为九小节, 每小节四行。为了更好地了解本诗的构造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从押韵、前景化、修辞、衔接与连贯等方面分析其文体特征。

1.1 押韵

1.1.1 韵律。

本诗共有九小节, 主要以四音步扬抑格写成, 节奏明快, 热情有力。此外还有几处改动:首先, 有三处改为抑扬格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4;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8;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19) 。此变动不仅增添了音律美, 也增加了表达力度和说理的严肃性。其次, 23行 (Act,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先用扬扬抑格强调单词'act', 紧接着用抑抑格与前面形成音调反差, 更突出了前者的激昂。诗中偶数句句末均省略了非重读音节。这使得全诗韵律鲜明且不乏变化, 以灵动的音律特征吸引读者。

1.1.2 押韵格式。

全诗以abab的隔行押韵为主要格式, 韵脚有所变化。奇数行用阴韵, 平和委婉, 宽厚嘹亮, 如numbers/slumbers, earnest/returnest, fleeting/beating, pleasant/present;偶数行用阳韵, 短促有力, 语气强烈, 如dream/seem, goal/soul, way/today, fate/wait。以阴阳韵交替的方式在声音上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 催人奋进。

1.1.3 押韵类型。

(1) 头韵。

头韵指开首单个或连缀辅音的重复, 元音的重复或字母的重复[4]。本诗大量使用头韵不仅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节奏感增强, 也加大了感染力和说服力。如第1节的me&mournful, not&numbers, soul&slumbers;第2节的grave&goal, spoken&soul;第4节的to&tomorrow, find&farthe等。

(2) 腹韵。

第15行'muffled drums', 22行'bury its dead', 25行lives&remind, 26行lives&sublime, 32行'take heart again'等都使用了腹韵, 增强了行间语音的连贯性。

1.2 前景化

诗歌的前景化主要是通过结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等方式实现诗歌在语音、书写、词汇、句法等方面的特点。下面本文就分别从表层结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两方面进行分析。

1.2.1 表层结构变异

表层结构变异主要是通过改变表层结构的语音、书写、词汇、句法等因素使其与正常情况相异, 从而达到特殊的效果。

(1) 语音方面, 主要根据音韵需要进行省音并制造特殊读音。

第21行的howe'er, 24行的o'erhead, 和30行的o'er都是词内省音。通过省略辅音/v/将原来的两个音节合成一个, 突出了前面元音的作用, 让韵律更加优美, 韵律更加和谐。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读音:为了音韵美, 16行的'funeral'应读作/f ju:nl/, 22行的'bury its'应读作/berits/[5], 从而使本诗音韵和美, 悦耳动听。

(2) 书写方面, 主要通过改变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变异来引起读者重视。

13行的'Time', 18行的'Life', 21行的'Future', 22行的'Past', 23行的'Present'等, 通过句间实义词首字母的大写来强调抛开未来和过往, 着眼现在, 珍惜时间, 乐观生活的观点。此外, 本诗还通过运用破折号, 延长了'tomorrow'和'to-day'等词的发音长度, 造成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感叹号的使用也是本诗一大特色。第5行连续两个叹号的使用构成的并列结构, 语气强烈;19、20行两个连续的叹号构成了cattle与hero两种人生的鲜明对比;第6节四个叹号连用更是把整首诗推向了高潮。

(3) 词汇方面, 通过词缀法形成变异。

第7行的'returnest'是作者新造的词。return是动词, 这里加上一个形容词最高级的后缀est, 一方面是音韵需要, 与前文'earnest'形成押韵, 另一方面包含“最终、最后”等含义, 意在说明《圣经》中宣扬的有关人生宿命的观点。

(4) 句法方面的变异则通过主位变异和调整句序来实现。

主位变异指的是用非正常成分充当主位, 从而满足音韵需要或起强调作用。如第7行是带有主语人称代词的陈述句, 正常语序应该是'Thou art dust, returnest to dust', 由人称代词充当主位。作者却令'dust'作主位, 意在说明《圣经》中宣扬的“人来自尘土”这一观点对一部分人产生的深刻影响。

1.2.2 过分规则化

语言的过分规则化是指通过严格遵守语言构成规则形成毫无错误的语言形式, 从而达到特殊的效果。于学勇 (2007:27) 将语言过分规则化分为语音过分规则化、词汇过分规则化和语法过分规则化[6]。语音的过分规则化主要体现为韵律和押韵, 前文已详细论述。这里主要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分析《人生礼赞》中的过分规则化现象。

(1) 词汇过分规则化。

词汇方面主要通过及时重复和间歇重复强调词语的含义, 增强抒情力度。如第7行中'dust'一词的重复, 22行'dead'一词的重复, 23行'act'一词的重复, 28、29行中'footprint'一词的重复, 不仅使诗歌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 更使诗句前后照应, 实现了语义的连贯。

(2) 句法过分规则化。

句法方面主要通过句式重复形成平行结构。如第5行的'Life is real!Life is earnest!’, 第9行的'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 第17、18行的'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In the bivouac of Life’, 19、20行的'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Be a hero in the strife!‘以及最后一节中的'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 ‘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都是通过相同的句式结构造成平行关系, 或意思相近, 或对比鲜明, 使意思的表达简洁明快, 力度强劲。

1.3 修辞

朗费罗在本诗中运用大量的比喻来说理, 这实为深层结构变异中“转义”的表现。第15行把心 (heart) 比作闷响的丧钟 (muffled drum) , 19行把任人宰割的人比作牛羊, 这两例为明喻;第2行把生活比作幻梦, 第5节中把世界比作战场, 人生比作营地, 28行把时间比作沙子, 第8节把人生比作航行, 这几例为暗喻。通过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哲理, 深入人心, 耐人寻味。

本诗也运用了其他修辞手法。如16行“心朝着坟地前进”和22行“让岁月将过往埋葬”运用拟人, 拉近了抽象哲理与读者间的距离。第7行“你来自尘土, 必归于尘土”运用《圣经·旧约》的典故, 旨在增加诗中观点的可信度。

1.4 衔接与连贯

本诗之所以层次清晰, 内容丰富, 主要原因是运用了大量的词汇衔接技巧, 具体表现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上。

(1) 词汇同义关系。

本诗用大量同义词表达相近含义, 既满足音韵之美, 又做到前后呼应。如end&goal, stout&brave, battle&strife, tomorrow&future, today&present, dead&grave&return to dust.

(2) 词汇反义关系。

为了使正反两种观点鲜明对立,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反义词, 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 增强表达力度。如dead&living, dream&real, soul&thing, life&grave, enjoyment&sorrow, tomorrow&today, long&fleeting, cattle&hero, future&past, labor&wait.

2.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人生礼赞》是一篇形神兼备的佳作:形式上句式整齐, 层次分明, 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内容上意义丰富, 说服力强, 引经据典, 生动形象。又因其主题积极向上, 故为世代所传诵。本文分别从文化底蕴和文体特征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其写作特点, 给出了多重视角的主题解读和特征分析。然而, 由于篇幅和作者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 本文尚有不足之处, 如本文对深层结构变异讨论较少。作者将会继续以更灵活、开阔的视角探究本诗在文体方面的特点, 并以此为例, 赏析更多经典的英美诗作。

参考文献

[1]、姜涛.美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2]、党元明.读朗费罗的《生命的赞歌》[J].时代文学, 2009 (11) :97-98.

[3]、杨彩霞.《世纪美国文学与圣经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湘云.《英语诗歌文体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5]、Pang Lijuan.A Appreciation of A Psalm of Life[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 (1) :3-5.

篇11:描写秋天的小学优秀作文:秋叶礼赞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物描写

丁玲曾说过: “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 让读者认得, 理解, 体会, 引起自然的爱憎, 是需要许多手法的。”因此, 在写作时写出真实个性的人物, 只有平常的了解还不行, 还需要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找准人物特点

有人说, 写人要写“魂”, 这里所说的“魂”就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撰作。由此可见, 只有对所作文章中心已心中有数, 即在写作前先给人物的思想定位: 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 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是一个有着品学兼优的人, 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等等, 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 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例如,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 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 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少年闰土》一文作者就抓住了农村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特点,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介绍小伙伴时就要先确定小伙伴与众不同的特点, 进而才能更好地思考表达方法。

二、选好典型事例

写人离不开事, 但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 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所谓典型, 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 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 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 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对小学生来说, 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 即时选择两件事例, 也不要平均使用笔墨, 应当详略结合。在具体安排详略时, 可以围绕中心, 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 要详写, 次之则略。

三、抓住人物描写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身分、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 可以用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个性; 可以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世界的刻画; 可以采用细节描写来为文章增添光彩, 使读者如观其形,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1.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

人物的外貌, 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 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 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 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切忌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恰当的外貌描写, 不仅可以丰盈人物形象, 还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少年闰土》一文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 项带银圈的特征, 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形象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2. 语言描写, 言必由衷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 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成功的语言描写, 要求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具体感性的、生动的, 即形象化的语言; 必须是精确而凝炼的; 必须是个性化的。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如《少年闰土》一文, 从语言描写中, 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闰土作为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 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 因此, 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 符合闰土的身份啊!

3. 动作描写, 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 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 不仅要听他怎么说, 更要看他如何做, 正所谓“听其言, 观其行”。那么,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 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 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 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 但只有那些有特色, 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 才能把人写“活”。

4. 心理描写, 升入心灵

心理是人物内心的活动, 是无声的语言。人物的内心世界, 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 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不仅要真实、自然, 还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作文时, 大多采用“我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时可以使用假设, 自然流露心理活动, 还可以有感而发, 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5. 侧面描写, 烘托人物

侧面烘托, 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 来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 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为避免正面描写的平淡、拖沓, 可用侧面烘托法。侧面烘托可以物衬物, 或以景物烘托人物, 或借助他人来刻画人物。

人人有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个性, 人物才鲜活, 才生动, 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4.

上一篇:会操比赛讲话下一篇: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