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公示制度

2024-05-22

涉农公示制度(通用8篇)

篇1:涉农公示制度

众兴乡涉农资金公开公示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涉农项目监督管理,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确保涉农资金足额及时到位,提高项目建设标准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我乡建立涉农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

一、公示公告的内容

(一)涉农项目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涉农资金额度等。

(二)涉农资金使用结果,包括涉农资金各项支出情况。

(三)其他内容,包括项目承包、补助标准等。

二、公示公告的范围

涉及涉农资金的项目,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有涉农资金使用公示相关规定的,按上级行业规定执行,其它涉农资金项目均按本制度实行公示。

三、公示公告的形式

(一)公示方式可选择用张贴公告、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项目计划。

(二)乡务公示公告。乡、村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布涉农项目计划和涉农资金使用结果。

(三)设立涉农项目公示牌。涉农项目实施完成后,设立项目公示牌,标明项目名称、总投资、涉农资金数量、建设规模、完成时间等内容。

四、公示公告的要求

在接到上级下达的计划通知或项目和资金计划一经批复后,一个月内公示公告;乡镇在接到市级下达的涉农项目后,立即公示公告,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要注明项目如需进行公开招投标的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规定执行,项目属于政府采购行为的,严格按照采购法规定执行。

五、公示公告的监督

推行涉农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是将涉农项目资金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接受群众广泛监督,把上级部门的监督与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及有关涉农部门要对公示公告制的落实情况和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群众反映涉农项目资金中的有关问题,要认真调查,及时处理。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对涉农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要将公示公告制的落实情况纳入检查,没有进行公示公告的项目不予竣工验收。

篇2:涉农公示制度

为提高涉农收费透明度,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涉农收费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特制订本制度:

一、贯彻落实《省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施办法》,强化价格政策宣传,提高政策透明度,促进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二、研究制定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规划,明确和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组织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项目清理工作,及时编印发放《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目录》。

四、凡涉及农民的国家行政机关收费、公益事业性收费及省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均要进行公示。国家和省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如减免涉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以及一事一议的标准等,要列入公示内容。

五、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形式多样化,实行网上公示、在设立公示栏公示。

六、涉农价格和收费要分别在乡、行政村、涉农价格和收费单位、农户公示。公示栏公示,要在人口集中的地方。

七、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情况开展检查或抽查,强化公示效果。

八、定期组织涉农价格和收费调研,及时掌握农民负担和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公示及执行情况。

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管理制度

一、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要形成价格主管部门负总责,乡镇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联络制、管理责任制,建立覆盖农村社会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管理网络。

三、做好政策信息的沟通、传递工作,建立稳定、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及时传递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

四、严格审核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内容,保证公示内容全面、准确。

五、按照“谁收费、谁公示、谁维护、谁更新”的原则,做好公示栏的设立和更新维护工作。

六、公示栏中要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以及公示责任单位、维护责任人、价格举报电话、公示时间。

七、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栏要按照长期置放和清楚方便的要求进行规范,位置醒目、防风防雨、便于更新。

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检查制度

一、加强对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常抓不懈,确保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达到预期效果。

二、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活动。对涉农价格和收费单位的公示情况巡查一次。

三、检查、抽查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记录,它主要包括: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公示单位公示工作中好的做法、存在不足,定期形成分析材料,分析涉农价格和收费发展趋势、分析涉农价格和收费对控减农民负担的影响、分析涉农价格违法案件成因及后果。

四、要建立健全涉农价格和收费举报处理机制,有专人负责涉农价格和收费咨询和举报工作。

五、建立涉农价格违法案件的举报与检查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在第一时间到达案发地点,及时查处各类涉农价格违法案件,做到件件有记录、项项有落实。

六、将日常工作检查与重点专项检查相结合,根据群众举报,适时安排针对性的专项检查活动,对违反规定乱加价、乱收费或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价格违法行为,按规定严肃查处,保证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进一步落实。

篇3:涉农公示制度

与此相适应, 甘肃省农业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充分发挥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免役系统的功能, 针对甘肃省农业资金审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三农”资金的审计重点, 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审计力度, 有力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但从审计情况看,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农业资金的管理使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三农”资金的特点

一是资金规模大。2010年全国对农业的投入为8579.7亿元。当年甘肃省涉及三农的资金投入达到230多亿元。二是点多面广线长。“三农”资金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产业化以及交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 而且绝大部分资金的使用为县乡两级和项目单位, 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村一级和千家万户。三是大部分涉及民生。涉及“三农”的政策和措施比较多, 具体都涉及到民生问题, 事关农民切身利益, 政府重视, 群众关心, 社会关注。四是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具体是县乡两级, 部分涉及到村一级。

二、当前农业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主管部门职能重叠, 资金分配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

一是资金分配渠道多。三农资金的分配, 涉及到农林水、扶贫、发改、财政等多个部门, 政出多门, 统筹协调难, 导致重复建设, 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同一部门内部, 涉及三农资金的分配也分别由不同的处室进行。二是同一类型的资金也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分配, 不利于整合资金和项目。例如农业产业化资金, 分别由财政、扶贫、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进行分配。对于水利建设资金, 也分别由水利、扶贫、发改委、财政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部门进行分配。三是涉及的资金项目多, 范围广, 规模效益不明显。既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又有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种补助和扶贫项目;既有几十亿元的大项目, 也有几万元的小项目, 项目繁多分散, 分解了有限的财力, 难以形成资金的规模效益。

(二) 政策制度不完善, 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一是资金分配办法单一, 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例如, 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分配全省执行一个分配办法, 而各地在耕地面积、水浇地和旱地等方面千差万别, 统一的分配办法不能完全适应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二是制度办法缺乏刚性。例如对库区移民补助资金的分配, 既可以将补助资金分配到个人, 又可以将资金集中用于项目建设, 而大多数移民只顾眼前利益, 要求将资金发放到个人, 忽视对基础实施的建设。三是资金分配分散, 难以起到聚合作用。如甘肃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亩均只有40元左右。而且在资金的分配上, 基本上按照耕地面积进行分配, 不能充分体现粮食种植情况, 种粮补贴实际成了耕地补贴, 农民虽然得到了实惠, 但与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不尽相符, 不利于发挥粮食直补资金的基本功效和使用效益, 难以达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目的。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规定, 应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退耕农户, 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农场等农业企业的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行制定补助资金兑付管理办法, 造成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现行政策不一致。五是专项资金报账制存在漏洞, 导致虚报、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有的还相当严重。现行制度规定, 对扶贫等农业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 这种管理办法对于约束项目使用单位合规使用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 在报账制实行过程中, 由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集中核算、多种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等因素, 财政部门根本无力、也不可能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造成资金使用环节监督不严, 报账过程审核不细, 导致项目使用单位通过代开发票等形式虚假报账, 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从全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和投入看, 目前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仍占主导地位, 地方财政特别是市县财政投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 中央和省上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都要配套相应比例的资金, 而相当一部分市、县财政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因此, 一些地方为了争取项目和资金, 搞空头配套承诺和“钓鱼”项目。一些项目开工后, 由于资金缺口很大, 成了“半拉子”工程。

(四) 政策执行不严格, 导致重复享受政策、虚报套取补助资金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是主管部门领导和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 导致虚报面积, 套取补助资金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县区、乡镇和村一级在上报补助面积时, 为了小集体利益乃至个人利益, 有意虚报, 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也未能认真审核, 造成套取补助资金问题在部分县区程度不同的存在。二是重复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按照国家规定, 在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时, 应将退耕还林地、建设用地等扣减掉, 但一些市县未严格执行这一政策, 而是按照总耕地面积分配粮食补贴资金, 造成重复享受惠农政策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扩大惠农补助资金发放范围。使本不该享受补助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了补助资金。四是未严格执行“一折统”政策, 违规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打入个人名下进行发放。从2009年开始, 全省对农民的各种补助资金一律实行“一册明、一折统”形式发放, 但从实际这些情况看, 大部分市县和乡镇都认真执行了这一政策, 但部分乡镇未能严格执行“一折统”政策, 仍然实行现金发放或将补助资金打入个人存折名下进行发放, 这既违背政策规定, 又存在资金的安全隐患。

(五) 部分项目重复投资造成损失浪费

一是前期论证不够深入、市场变化等因素, 造成决策失误, 项目一建成就停产, 造成国家资金损失。二是为了争取项目, 人为夸大项目预期效益。三是项目设计不合理, 重复投资, 造成损失浪费。四是配套资金未及时到位, 影响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六) 责任追究制度滞后, 滞留和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经常发生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经过审计部门的多年查处, 已经大为减少, 但受经费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一问题依然经常发生, 有的还相当严重, 还未能从机制、制度上得到有效解决。同时, 滞留专项资金、虚假报账、核算不规范、票据不合规等问题程度不同存在。

(七) 部分乡镇财务管理混乱

一是财经法规意识淡薄。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法规意识, 随意抽换会计凭证和原始单据。二是业务水平低。部分乡镇财务人员不具备上岗条件, 没有会计资格证, 缺乏从事会计业务的基本知识, 加上有关领导财经法规观念不强, 导致一些违规违纪问题经常发生。三是白条列支和公款私存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

三、关于强化涉农资金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 强化监管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立项制度。对符合财政支持范围的“三农”项目, 要组织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评估论证, 严格立项条件, 优化项目组合, 培育项目群体, 按轻重缓急, 分门别类地建立支农项目库, 实行动态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项目的科学性、准确性, 减少项目安排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二是要大力推行重点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制度。对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限长的重点支农项目, 按隶属级次, 由本级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将资金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县级以下的重点项目, 严格实行县级报账。三是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从项目申报至竣工要专人负责, 并明确责任人的权利和职责。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跟踪检查, 对违纪违规行为, 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四是要严格执行财会制度。每个项目都要配备财务核算机构和合格的财会人员, 采取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支出, 确保支农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来路清楚、去向明确, 投资形成的资产账务全面、管理严格, 对胡乱花费支农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五是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通过开展对支农资金的绩效分析与评价, 强化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 强化统筹规划力度, 科学整合“三农”资金, 从整体上提高“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省级有关“三农”资金管理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组织协调方面。一是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 建议建立省级统筹协调机构, 加强对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的研究, 确定发展重点和投资重点,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对“三农”资金的统筹力度, 强化协调督查力度。并对现行的资金分配渠道进行清理, 将同类资金的分配权尽量集中, 减少资金分配渠道, 整合财力办大事。二是要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三农”资金的使用要充分体现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体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原则。要将支农资金集中用于影响和制约“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最关键、最紧迫的项目上去, 用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的项目上去, 充分发挥“三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确定“三农”项目时, 应根据省情确定各自然片带和经济发展片带的投资重点和重点项目, 应着眼于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培植财源的重点项目以及跨区域、地方无力或无法安排的大项目。对一些地方急需又适合当地实际的小项目应下放权力, 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三是要合理整合资金。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 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 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要求, 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 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各司其职、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例如, 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 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资金、农村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 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 统筹安排使用, 切实改变目前支农投资多头管理的局面, 不断提高资金的规模效益。

(三) 建立稳定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足额的资金投入是推动“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农”倾斜, 提高支农资金的比重,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对一些重大的农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 应建立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支农投入保障机制;要注重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一些农业产业化项目, 要通过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 引导农民积极投入;要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重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 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工商资本投入“三农”, 进一步拓宽“三农”投资渠道。

(四) 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一是从制度上给市县充分自主权。在不违背上级基本制度原则的基础上, 给县区充分的自主权, 由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资金分配办法。二是对一些补助资金的使用从政策上进行整合。对人均耕地偏少的地区, 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资金从政策制度上予以整合, 集中财力搞好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问题。三是规范历史遗留问题。将扩大范围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面积, 从政策上进行规范和明确。四是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应针对农业和农垦企业制定专门的补助办法, 使退耕还林等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有章可循, 依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C) .2011-1-18.

篇4:涉农公示制度

【摘要】 本文根据海南省涉农贷款统计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涉农贷款统计在制度上和执行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南省 涉农贷款 统计 问题

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涉农领域的金融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两年以来,数据和报表质量不断提高,为政策决策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支持,但由于制度执行时间相对较短,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一、存在问题

(一)从制度层面看,涉农贷款统计制度设计欠科学,影响涉农贷款统计数据的质量

以“注册地”作为涉农贷款划分的主要依据不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注册地位于“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均归结为“涉农贷款”,导致涉农贷款统计规模和质量虚增。

按照这种划法,海南省除了海口市和三亚市之外,其他16个县市都属于“农村区域”,因此出现了各县市的涉农贷款余额占比很高。屯昌县、澄迈县、乐东县、琼中县、儋州市的涉农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率分别高达85.8%、81.9%、78.2%、76.8%、75.9%。由于涉农贷款余额可能虚增,不良率有所下降,涉农贷款的质量就会虚高。以海南省为例,2季度,农户贷款不良率为57.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的不良率为14.3%,但是全省涉农贷款不良率只有7.7%,因为其中经营涉农业务的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质量较高且份额较大所致。

(二)从执行情况看,认识和操作误差影响数据质量

1.由于基层一线人员对政策理解、标准把握、执行到位以及对承贷客户“活动”或“身份”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偏差,导致涉农贷款登记信息和统计数据出现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失真现象。

2.手工分类录入,导致涉农贷款数据不够准确。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农信社涉农贷款统计数据采集的流程是:根据会计报表录入“903 信贷资产统计月报表”后录入“907 涉农贷款统计季报表”,在依据903表向907表录入涉农贷款数据时,由于指标不一致,需要手工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同时根据系统设置的校验关系手工调整涉农贷款数据,这时对于校验关系是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的均一律取数为等于,这样就造成了统计数据不准确。

3.农信社涉农贷款要求按五级分类上报有困难。由于农信社会计报表贷款余额按四级分类进行核算,会计科目设置基本是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较为简单。因此对于涉农贷款四张报表“A1320 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A1321 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A1322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和“A1323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要求按五级分类统计时,可能存在人为估算的情况,因此这部分数据也不够准确。

4.附报没有设置校验关系,部分单位常常漏报。“A1322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人民币)”中附报“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等指标由于没有设置校验关系,可报可不报,因此常常漏报。

二、完善涉农贷款统计的建议

(一)完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改变以“注册地”、“活动”、“身份”等事前、事中要素为认定“涉农贷款”主要标准的先入为主安排。

(二)金融机构完善和增设涉农贷款会计科目,通过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

简化数据采集流程,采用计算机手段,通过开发子系统,直接通过本机构的业务系统,获取涉农贷款统计信息。

(三)完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方式

强化金融机构贷款用途管理,建立贷款行业流向监测制度,改变金融机构独家认定和分类统计涉农贷款模式,建立金融机构、涉农主管部门以及承贷主体多家协商和联动的涉农贷款发放和分类统计机制,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资金风险、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履行好金融统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刘艳玲. 涉农贷款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关注. 吉林金融研究,2008,(2).

[2]朱文胜.关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的调查与思考.武汉金融,2008,(12).

郑其敏 (1981. 8—),男,汉族,海南儋州人,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篇5:涉农资金三项制度

凡上级下达给我乡的涉农项目、资金、文件,各涉农部门须在15日内抄报乡纪检监察室和备案;在项目资金下达后15日内报送乡纪检监察室,并接受乡纪检监察室的监督和检查,同时乡纪委也须备案。涉农专项资金各主管部门必须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并对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凡上级下达的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15日内,由乡涉农专项资金部门通过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信息。将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来源、实施内容、补助资金数量、补助范围和标准等信息进行公开发布,特别是在项目实施乡域要采用公开栏、项目牌、群众会议等形式向群众公开相关信息,让群众知晓,接受社会监督;对享受涉农专项资金补助的农户必须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做到登记造册,公开发放,张榜公布,确保农户得到实惠;涉农项目实施结束后15日内要向群众公布实施情况;项目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向群众公布有关情况。

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资金监管,是保证资金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措施。全乡各涉农部门和项目单位要主动配合乡纪检监察室、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一要对涉农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实行“一支笔”签字制度。项目单位要按照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和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设置明细账,实行专账核算。由财政所进行核算的,项目单位应设置项目辅助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

二要严禁滞留、截留涉农专项资金。各部门要及时足额下达和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三要严禁挤占、挪用涉农专项资金。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确保所有的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四要做好招标采购工作。对涉农项目所需的物资、仪器设备等要通过政府采购或招标投标等程序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保涉农项目物资采购公开、透明和产品质量。

五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涉农专项资金支出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严禁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结算。

篇6:涉农资金项目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经研究决定,建立和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总体规划,研究确定农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研究拟定涉农资金项目的整合方案,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涉农部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

二、联席会议成员组成

联席会议由县政府办公室、县农办、发改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科技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由县长担任总召集人,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报联席会议确定。总召集人:张加波

召集人 娄绍光

胡宝锋

成员: 徐朝新

潘教勤

徐霖森

县长 副书记 副县长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县农办主任 县发改局局长

胡国强 季健中 郑秀聪 陈芝双 林国初 黄振才 傅朝宗 戴本石 徐贤博 郑文荣 汤光胜

县财政局局长 县监察局局长 县审计局局长 县规划建设局局长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县环保局局长 县科技局局长 县水利局局长 县农业局局长 县林业局局长

县楠溪江旅游风景管理局局长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农业项目整合的组织协调、总体规划、监管督查、情况反馈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农办,由潘教勤兼任主任,金成龙、徐忠诚兼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并明确1名科室负责人为联络员。

三、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县府办:督促和协调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和实施,定期向县政府领导反馈农业产业化实施情况。

县农办:牵头做好召开联席会议的筹备工作,向县政府报告项目整合、建设情况;牵头负责制定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农业项目安排计划;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农业产业项目的整合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建设督查工作;负责做好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编制的立项、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农业项目编制、申报和立项的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预算;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重点农业项目资金的整合和监管。

县监察局:负责监督项目建设的规范运行,监管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防止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

县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协调相关部门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和监管,制定项目建设年度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项目建设与农业产业项目整合的建议;负责农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的备案、审批、管理和指导工作。

县规划建设局:负责农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的备案、审批、管理和指导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建设规划。

县环保局:负责农业项目环境评估,监督落实农业项目污染治理措施。

县科技局:负责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管理,提出 科技“三项经费”与农业产业配套的计划与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生产技术培训活动。县农业局:负责做好农业功能区规划,牵头落实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配合县农办做好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农业项目安排计划。

县水利局:负责农业产业基地配套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和管理。

县林业局:负责林业项目规划、立项和配套建设。配合县农办做好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农业项目安排计划。

县风景旅游管理局:负责旅游风景资源与农业产业化的整合,协同县农办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

四、联席会议议事程序

1、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结合县财政预算和上级单位项目申报要求,提出农业产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2、办公室根据各成员单位提出的年度农业项目实施计划,进一步分析梳理,提出全县农业年度实施项目计划书。

3、联席会议对计划书研究后,确定年度农业项目实施计划。

4、办公室根据联席会议研究结果,制定农业项目申报目录,并着手组织申报。

5、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提出立项和资金整合的建议方案。

6、联席会议对建议方案进行研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议定事项。各成员单位和项目责任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抓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申报省市农业项目的,经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根据省市项目申报要求,由各职能单位逐级上报。

五、联席会议议事规则

1、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一般每季召开一次,如遇有重大情况可临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全体会议由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或召集人主持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及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全体会议请示县政府同意,可邀请有关单位列席。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会议议定事项。

3、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专项活动和联合调研。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报请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或召集人同意,不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或部分成员单位开展联合调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向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成果。专门会议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召开

4、凡需提交联席会议或办公室会议讨论的事项,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先作调查研究,联席会议办公室也应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取得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形成规范的书面材料,再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5、会议议题和时间确定后,办公室应在会前一天将会议通知和有关资料发给领导研阅,为会议讨论做准备。

6、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举行。对重大项目的处理决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做出决定。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必须在会前向办公室请假。

7、联席会议做出决策后,各相关单位应不折不扣地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检查督查并及时通报情况。

篇7:涉农公示制度

陶湾镇统计信息中心

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我镇和全国各地一样,成立了减负工作领导小组,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几年来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工作。涉农价格收费公示栏虽然是一块公开栏,但作为农民来讲感受最深,看得见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在农民身上的体现。从政府来讲,说得清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全镇19个村村村都有涉农收费公示栏。

一、涉农收费未公示前,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向农民乱收费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农民对价格政策不了解,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使农民不了解国家政策。由于对国家政策缺乏了解,农民对该缴的费心中无数,甚至该交的费认为是乱收费而拒绝缴纳。

二、涉农收费公示后,涉农价格和收费增加了透明度,规范了收费单位的收费行为,完善了监督机制,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农民心理明明白白。

1、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通信、安全饮水、沼气建设工程没有发现向群众乱收费情况。

2、计划生育早就进入了正规化,没有以罚代管现象。3农用机动车没有乱收费现象。

4、农民建房和畜牧防疫也没有乱收费现象。

村干部反映:提高了基层政府工作效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丰富和深化了农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把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交给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心里明明白白交费,工作中避免很多误会、减少很多麻烦,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益。现在农民不清楚的会主动到镇政府问,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了过去那种“干部笼笼统统收钱,农民稀里湖涂交费”的情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张盘村村主任说:“公示牌公开好处多,村长心中有数,农民少一些误会。”

收费单位反映:提高了执行价格政策的自觉性。涉农收费牌公示后,亮证收费,要求收费单位严格按照“公示”的内容、标准执行,依法收费、依法行政。避免了农民缴费时讨价还价,持怀疑态度,难以解释,提高了工作效益,解除了常被误解乱收费的嫌疑,对我们的工作也起到监督作用。

农民反映;提高了我们自我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把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交给农民,使农民群众由以往对收费政策、收费标准不明白、不关心变为主动了解、主动关心,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投诉。陶湾村、鱼库村、前锋村的农民群众反映说:“收费公示前,我们心里不清楚国家政策,不知道什么该缴、什么不该缴,对任何收费都怀疑,有的勉强缴了,也怨气很大。现在有了公示栏,我们心里明白该缴哪些费、该缴多少钱,该缴的我们应该缴、主动缴。有时有事去不了镇里,也请人代缴。”有位农民还这样告诉我们:“公示栏公示好,栏上有举报电话,如果收费单位给我们多收,我们就打电话告他们。”如伊滨村的农户周留立说:“公示栏公示后,老百姓心里明白,该交的交,如果他们乱讲,我们心中有数,就可以和他们辩。”

事实证明,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栏,既规范了农村价格和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又减轻了基层政府及部门的负担,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益,改善了基层政府和干部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涉农收费公示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建议

1.清理政策,明确内容。涉农收费公示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民心工程”,透明度很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护,要配合加入WTO,从上到下清理政策,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违反国家政策的坚决取缔,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给农民一个明白。明确内容,还干部一个清白。

2.加大宣传,增加透明。各级要加大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宣传,配合税费政策,通过公示栏把“暗箱”操作,变为“公开”操作,改变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两头喊冤”、干群关系紧张的尴尬局面。

篇8:涉农公示制度

2008年1月1日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制度》基本框架分为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两大类。农业保险又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是指由保险机构经营, 对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事故或者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1]涉农保险是指除农业保险以外, 其他为农业服务业、农村、农民直接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 包括涉及农用机械、农用设备、农用设施、农房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 以及农产品储藏和运输、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业信贷、农产品销售等活动的财产保险;涉及农民的寿命和身体等方面的人身保险, [1]总之, 涉农保险包含的险种种类繁多且范围难以确定。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 对三农问题更加重视, 由过去单纯的种植、养殖保险, 逐渐扩大到涉农保险, 更加重视农民福利的提高。

二、我国涉农保险发展及其制约因素

近年来, 我国各项涉农保险也取得一定的发展。2009年底为止, 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33.8亿元, 保险金额为3812亿元;包括涉农保险 (农房保险、农机保险等) 保费收入为25.2亿元, 提供风险保障为1.6万亿元, 支付赔款为16.4亿元。[2]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涉农保险模式:比如, 云南、四川以及浙江的“湛江模式”等。我国涉农保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无论是险种推广, 还是保险规模远远达不到经济发展的要求。究其原因是我国涉农保险发展的法律制度滞后, 主要表现为:

1.涉农保险立法缺位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服务的优化等, 主要依靠国家的一系列农业政策, 政策在指导农村改革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反而法律的功效性并不明显。法律对农村经济和改革的介入程度相对少的多, 在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选择, 基本把政策列为首要因素, 而将法律处于次要位置。政府不是通过立法活动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 而是主要采用政策支持、政府号召的办法, 掩盖了立法发展的迫切性。

现行的《农业法》和《保险法》只是简单提及农业保险, 并未涉及到具体的政策性涉农保险内容, 不是专门的涉农保险法律规范, 就很难有效保证政策性涉农保险的运行。还有一些地方依据中共中央的一些决定或地方政府的意见来开展涉农保险, 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不能保证涉农保险顺利、有条不紊的进行, 涉农保险常常随着政府换届而中断, 缺乏可持续性。我国农村政策和农村法律位序倒置, 政策代替法律, 法律又貌似政策, 导致二者的作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2.政府财政支持政策缺位

涉农保险具有政策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配合。2004~2007年, 中央连续发出四个一号文件, 提出“加快建立”、“扩大”、“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这些政策较为宏观, 缺乏操作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仅限于免征营业税, 却没有配套措施。2007年, 才推出少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目前只限于生猪和水稻, 财政给予涉农保费补贴支持力度不够。涉农保险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具有风险高和赔付率高的特点, 如果完全市场化运营将会导致:一是投保人无法承担高昂的保费, 二是保险人 (商业保险公司或者其保险机构) 也无法承担数额巨大的灾害赔偿。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商事主体, 以追逐利润为目标, 要保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至少能够经营下去。所以要做到这些, 没有国家的参与不行, 这也是我国涉农保险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3.涉农保险经营体制不合规律

我国以前的涉农保险业务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 商业保险公司并没有把涉农保险同商业性保险分离开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打破了人保系统独家垄断经营的格局, 人保公司经营机制也随之进行改革, 导致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与涉农保险长期严重亏损 (公司长期暗补) 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于是, 人民保险公司系统内开始调整农保险种结构, 逐步停办了一些高风险的险种, 使农业保险的业务不断萎缩。在现有的条件下, 保险公司经营高风险的涉农保险, 会与商业保险的利益原则发生严重背离, 如果经营体制不改革, 涉农保险就难以获得良性的共同发展。

4.涉农保险相关主体责任不明确

长期以来, 我国保险合同的签定都是以《保险法》作依据, 完全依照商业保险法来规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我国目前推行的政策性涉农保险不同于商业性保险,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 涉及的主体多, 权利、义务、责任关系复杂, 必须对其进行重新的适当定位, 这直接决定了涉农保险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政策性涉农保险的试点工作, 涉农保险的运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权责规定, 不能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 影响了涉农保险的持续发展。

5.农业再保险体系未建立

农业再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器和安全网, 它可以扩大商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增加保险业务量, 同时还可以均衡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 分散商业风险, 降低农险的经营成本。尽管我国法律对再保险早已规定, 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农业再保险体系, 这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和业务拓展。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成功的农业再保险经营模式, 例如美国, 先由私营保险公司销售农作物保险, 联邦保险公司再和私营保险公司签订标准再保险协议, 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通过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化解农业风险, 符合农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因此, 我国亟待出台农业再保险的法律法规。

6.涉农保险监管制度缺失

我国对政策性涉农保险缺少专门法律方面的监管。我国没有建立农业风险管理局, 也没有建立和实施专门的农业保险监管规则。在缺少专门监管的条件下, 涉农保险实行完全商业化经营, 主体行为不规范, 必然导致涉农保险无序发展和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一是保险公司为了实现利润可以随便撤消险种, 抬高费率, 造成市场供给短缺, 需求不足;二是政府对涉农保险支持的随意性很大, 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财政能力, 取消对涉农保险的补贴, 甚至反过来任意侵占保险利益, 从而加剧涉农保险经营的不稳定性。目前, 农业保险最为严重的问题还表现为:一是保险基金运作无序, 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运作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欺诈行为;二是多头管理, 缺少专门监督, 随意挪用资金情况严重;三是损害了保户的利益, 导致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由此看, 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立法作为保障, 政策性涉农保险很难打开局面, 实现有序的发展。

三、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的思路

1.涉农保险经营范围优化的法律制度

涉农保险涉及农民家庭财产、农房、农机、农村小额贷款借款人人身保险等业务, 按照是否接受政府财政补贴, 分为政策性涉农保险和商业性涉农保险。应具体细化涉农保险的类型, 关于农用机械、农用设备、农用设施、农房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的涉农保险, 应属于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涉及农民的寿命和身体等方面的人身保险应属于商业性涉农保险;农产品储藏和运输、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业信贷、农产品销售等活动的财产保险应属于准政策性涉农保险。涉农保险经营范围优化的立法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涉农保险和农业保险的优化发展, 将涉农保险与农业种植业保险紧密结合起来, 互为补充, 协调发展;二是涉农保险内部的优化发展, 应该遵循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农民人身保险和农村财产保险相结合的原则, 使不同用途的涉农保险, 互相支持, 协调发展。

2.涉农保险的商业性和政策性业务优化的法律制度

(1) 近期尽快出台《政策性涉农保险条例》。

制度经济学认为, 一个节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制度框架和制度创新非常重要。我国政府必须改变涉农保险制度供给缺位问题, 颁布专门的涉农保险条例, 调整涉农保险中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涉农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政府支持方式、实行自愿保险或强制保险等。

(2) 近期明确政府财政补贴的范围及方式。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 政策性涉农保险制度应采取各省份分散决策的方式, 中央、地方共同对农户予以保费比例补贴。我国现阶段政策性涉农保险以保障农户的再生产能力为主, 以保本作为对农户的保障水平是减轻政府负担的有效方式, 逐步发展过渡到保收入的成熟阶段。政策性涉农保险应以补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自然灾害损失为主。补贴方式应先确定一个重点补贴的目录,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摊保费补贴, 剩下的由农户自己承担。

(3) 远期政府应设计一套利益诱导机制。

首先, 以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 以各种方式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涉农保险的私人边际成本, 保证其经营涉农保险可以获利 (如拓展涉农保险经营范围、对外开放涉农保险市场等) , 吸引更多的商业性组织参与涉农保险。其次, 建立相应的诱导机制 (如灾后利益的分配要严格与涉农保险的投保行为挂钩;保险盈余分配与涉农保险行为挂钩;发放涉农贷款与农业投保行为挂钩等;提高投保人“搭便车”的成本等) , 有助于私营保险机构市场化经营。最后, 要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设计和精算涉农险种、费率、政府补贴份额等, 检查监督保险经营绩效和政府补贴使用状况, 定期公示。

3.涉农保险组织结构优化的法律制度

(1) 组建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构。

我国应组建中国农业保险公司, 作为政策性涉农保险机构, 只经营再保险业务, 接受其他农业保险机构的分保, 充当最后保险人角色。国家也可以通过农业立法、财政税收支持等方式鼓励现有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参与涉农再保险, 主要接受涉农相互保险公司的分保业务, 弥补其保险过程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防范难的弱点;利用募集资本的优势, 建立涉农巨灾保险基金, 解决涉农保险的高赔付率的问题。

(2) 发展合作性涉农保险机构和涉农相互保险公司。

我国农业底子薄、经济实力弱, 农民保险意识不强,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呈多层次, 适合于建立以合作制涉农保险组织为主体的体系。合作制包括:较低层次的涉农保险合作社和较高层次的涉农相互保险公司两种形式。涉农保险合作社是建立在农村基层、面向广大农民而成立的一种合作性质的保险组织, 适合于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具有易于防范涉农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农民参加保险比较便利以及非盈利性的特点。相互保险公司是根据相互保障原则, 由某些对同类性质的风险具有保险需求的人组成的法人组织, 其全体成员既是保险人, 又是投保人, 可从公司得到分红, 享受公司的利润盈余, 适合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国家应建立县域涉农相互保险公司, 自主经营, 平衡整个县域范围内的涉农保险。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财政和税收支持, 增加财政拨款, 加大税惠幅度, 提高涉农保险的保障能力。

(3) 发展商业性保险公司和专业股份制涉农保险公司。

如果给予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鼓励, 就能够发挥涉农保险的一定作用。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条件:拥有经营保险的技术和配套的专业人才;可以开拓农村的寿险市场、产险市场等;拥有比较规范的制度和较好的信誉。由于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盈利最大化目标与涉农保险的亏损性的矛盾, 政府的优惠程度有限以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因此, 商业性保险公司只能作为涉农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专业性的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具有股份制公司的优势, 公司通过“以险养险”, 促进公司的持续经营。

4.涉农保险发展模式优化的法律制度

(1) 明确多元化的涉农保险经营主体。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别较大, 因此, 应在不同地区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公司, 负责当地农业保险的经营业务。应以当地政府为主导, 构建专业化的农业保险公司、相互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保险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政府, 应该对农业保险给予法律上保障、监督管理、财政支持;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农作物进行强制保险;对保费和业务费进行补贴, 提高参保率, 分散风险, 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二是地方政府, 应结合本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选择不同的涉农保险发展模式。从而, 实现扩大投保面和保证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

(2) 适地选择合理的涉农保险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的实际, 现阶段涉农保险应采取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 适时适地选择合理的涉农保险发展模式, 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一是东部地区应以市场性保险为主, 西部地区应以政策性保险为主。二是涉农大户和农业开发公司应以市场性保险为主, 普通农户应以政策性保险为主, 特别贫困地区的农户应完全实行政策性保险。三是应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从商业保险中逐步把涉农保险业务分离出来) , 以国家保险公司引导涉农保险发展方向;以各省农业保险公司引导涉农保险发展方向;以各省农业保险公司的区域性管理为业务主导, 构筑县、乡两级的农业保险公司为经营主体的涉农保险体系。

5.涉农保险基金体系优化的法律制度

(1) 建立涉农保险基金。

由政府拨付、保险公司收取的部分保费共同组成基金, 主要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保险超过赔付额的情况。在保证充分的偿付能力之后, 可以进行银行存款、国债和投资基金等多渠道投资, 投资收益纳入其中, 以共同应付高风险、高赔付, 保证涉农保险的稳定发展。

(2) 政府应给予涉农保险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给予保险公司必要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免征经营涉农保险业务一切税费, 给予农民适当的保费补贴。还应随着我国财政经济能力的增加和农民支付能力的增加, 不断调整补贴的比例。[3]

(3) 多方筹集涉农保险资金。

涉农保险具有很高的社会公益性, 作为涉农保险的受益者应该和农民共同承担保费, 多渠道共同筹集涉农保险基金:一是政府的涉农风险基金列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应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 设立涉农风险基金。二是公司经营涉农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保险公司从事涉农保险业务时, 投保农民作为涉农保险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 应依据费率缴纳保费, 成为保险基金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一定比例的提取。政府通过赋予商业性保险公司捆绑式经营的权力, 并将其商业保险业务的一定比例保费收入上交国家农业保险公司, 纳入农业风险基金。四是国际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及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

必须严格管理涉农风险基金, 由国家农业保险总公司统筹使用, 税务、财政部门征缴和管理, 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6.涉农再保险体系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

(1) 设立专业的涉农保险公司。

国家应设立专业的涉农再保险公司, 建立多层次的涉农风险转移机制, 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涉农再保险体系, 为涉农保险稳健发展提供保障。我国目前应建立政策性全国涉农再保险公司, 直接由政府对其他涉农保险经营机构 (商业性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或互助保险公司等) 经营的保险业务进行再保险, 按照低于涉农风险的实际费率来承保。如果保险业务赔付率超过一般赔付率时, 就由再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2) 设立涉农风险管理基金。

设立涉农风险管理基金, 将其列入再保险基金帐户, 用于存放涉农保险经营机构的再保险费用和税收减免费用, 用于对经营政策性涉农保险的经营机构进行再保险赔偿。通过税收减免形成的基金, 主要用来应对大灾之年超过再保险赔付率时, 对涉农保险进行赔付。保证农户能够承担相关的费用和涉农保险公司获得盈利;使涉农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分散;政府同时通过对涉农再保险公司的经营综合调节, 保证涉农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对涉农保险立法。

对将来的涉农保险立法, 一是由国家涉农保险总公司提供大额再保险, 再由各级分公司提供小额再保险, 形成层层分保体系。二是农业主管部门应充分调动国内外再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制定涉农再保险方案, 分散涉农保险经营风险。三是明确在再保险赔付缺口之外, 财政给予无息贷款或巨灾风险基金赔付。四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横向分保试点并逐步推广, 初步构建成一个纵向和横向分保相结合的涉农再保险体系。

7.涉农保险监管优化的法律制度

对政策性涉农保险的监管立法, 要更加注重对保险机构风险承担能力的监管和经营机构内部管理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包括:

(1) 对涉农保险机构管理的监管。经营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的机构必须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 经过监管机构审核同意, 才能经营涉农保险。因产业结构调整或其他原因, 发生地址变更、撤消或负责人变动, 应事先征得保险监管机关的许可, 才能进行相应的变更。

(2) 对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的监管。管理机构对保险公司设计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都应报审并备案, 同时要加强保险准备金充足性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法定标准, 随时对保险准备金进行监督;还应加强对政策性涉农保险产品和费率进行监管。保险费率的厘定必须科学合理, 报监管部门审批, 防止保险公司故意提高或降低费率。

(3) 对涉农保险偿付能力的监管。及时准确地评价政策性涉农保险经营者的偿付能力, 防范和化解涉农保险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涉农保险监管会计制度, 加强财务会计报表真实性监管和查处力度;建立资产负债匹配动态的监管模式, 对保险经营公司的总资产进行监管;要设计出有效评价农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指标体系。

(4) 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维护涉农保险市场的作用。行业协会能够维护行业和会员利益, 协调投保农户、经营者、政府之间关系, 促进行业间交流, 进行涉农保险知识宣传等。行业协会有权代表保险行业提出有关政策、立法和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建议。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 及时向监管部门和政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创造有利于涉农保险业发展的社会和政策环境。

(5) 完善特殊的理赔机制和便捷的诉讼机制。一是完善特殊的理赔机制。涉农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理赔, 由于涉农保险损失的原因比较复杂, 理赔必须科学、公正、合理和及时。我国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金和实物相结合的赔偿方式。为了有效防止心理疏忽、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我国涉农保险法律制度应根据不同投保对象, 设置合理的保险金额和免赔额。二是建立便捷的诉讼机制。对于涉农保险理赔过程中产生纠纷, 应启动民事诉讼程序。为了解决诉讼审理期相对较长的问题, 应建立一套具有可行性的便捷的涉农保险诉讼机制。

参考文献

(1) (2) 杜林.论农业保险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保险研究, 2008, (03) .

(3) 任晓.一行三会:扩大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面[N].中国证券报, 2010-07-2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涉农公示制度】相关文章: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06-12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调查制度20004-17

涉农专业05-05

涉农补贴06-02

涉农贷款06-04

涉农金融范文05-17

涉农企业发展04-17

涉农贷款分析04-17

涉农贷款报告05-15

涉农企业发展05-18

上一篇:渔业销售求职信下一篇:新店乡治安义务巡逻队2011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