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2024-04-18

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通用9篇)

篇1: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观

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颐和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17孔桥真()!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提问者评价 谢谢

篇2: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自悟、赏词析句、读中悟情的方法来领悟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读写结合,学会抓住小生灵的特点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让学生们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过程设计】

一、发现想象

同学们,从题目我们已经知道草虫的村落是作者跟随着小甲虫展开的想 象,“草虫的村落”在哪儿?随着作者的目光和想象,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见了什么?

1.浏览课文,来感受作者的妙笔生花。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2.指名交流。(茂盛的“森林” “游侠”以及它的同伴 草虫的“村落”

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 “街道”“小巷”

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 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 “村民们”的劳动生活„„)3.交谈想象

看到细密的草茎,把它想象成茂密的“森林”。

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文章中还有哪些想象呢?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问题,整体感知,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独立思考。】

二、品读想象

1、默读课文,把握内容: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用横线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细心品味佳句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点拨: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筑而成的。也因为这样,才有了作者这次对草虫村落的游历。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

点拨:将迷路的小虫想象成游侠,新颖奇特,可见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小虫的。“傲然”一词更加突出了其游侠的一般气质,朗读时,应包含赞赏的语气。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点拨: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二个空间,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草虫的村落。

它的位置“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这是最适合草虫聚居的洞穴群的形成之处,所以也就可以看到熙熙攘攘往来的那些黑甲虫村民。作者想象丰富、奇特,使昆虫的世界里充满了人类的生活气息。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点拨:从“跑出来”“意味深长”“对视良久”“欢跃”等词语可见亲人间的思念及相见的喜悦之情。(想象:它们在倾诉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个人读,指名读,点评。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读书感悟,并且让学生使用圈画这种读书方法来体会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感受。】

三、感悟想象

作者没有直接说出喜爱小甲虫,我们却从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到了富饶。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就把想要表达的写得清清楚楚,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他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让我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来感悟一下。

共交流:学生交流文中的想象的句子表达作者独特感受。(课件展示)读中思: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悟方法:句子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小生灵的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品析修辞方法的好处以及练习朗读体会 句式,注重了学生的读书感受】

3.点拨: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四、延伸想象

课件展示: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想象:作者还可能看到了什么? 1.展开想象练写句子

在草虫村落中的,“我”看见了 2.图片激发展开想象 3.回顾升华,体会作者的感受

(1)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2)结合开头和结尾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点拨:品读句子,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是开篇的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说明作者对田野有着特殊的感情。“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才有了这一次对草虫村落的奇异的游历。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小结:这一句表现作者对草虫的村落的沉醉和痴迷,一句“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作者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想象和回顾升华,让学生们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运用想象

作者把小甲虫形象有趣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与细致地观察是分不开的。在描写小动物时,你也可以像作者这样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1、范文欣赏

2、课后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哦。写完评一评:表达通顺得一颗星,想象丰富的得一颗星,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再得一颗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观察过的小虫,然后展开想象 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表达感受,让学生在练笔中,强化学习成果,学以致用。同时也使整节课堂完整圆满。】

【评价设计】

本节课评价贯穿始终,形式多样,但主要以激发学习兴趣,奖励学习成果为主,如在朗读技巧方法尊重学生自己的读书感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在“表达与运用”环节,通过“表达通顺得一颗星,按一定顺序解说得一颗星,运用比喻方法再得一颗星”落实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主动性。

【设计意图:结束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强化了情感目标的完成,】

评价设计

本节课采用了两种形式进行评价:

一是随堂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对学生自主阅读、理解体会等学习活动的评价,检测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二是拓展评价。通过“回顾延伸”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回顾运用和情感的升华表达,检测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度。

篇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1.正确读写“妩媚、静谧、熙熙攘攘、小巷、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基本的写作方法, 初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进行扩写和仿写练习。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要与大自然为友, 感悟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命与灵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 (播放《动物世界》片段———田野上小动物爬行的视频, 夏夜虫鸣的声音以及画面。) 要求学生静静聆听, 仔细观察, 大胆想象。听后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 即使是那些不起眼的草虫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 我们就跟随台湾作家郭枫叔叔一同走进草虫的村落去感受这份快乐, 这就是——— (学生齐说课题, 教师板书。)

3.简介作者。等学生简要介绍作者后, 教师出示简介资料。

【设计意图:本课使用视频、声音引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创设了情境。这一环节还安排了作者简介,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 读通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再找找文中哪一句话基本概括了这篇文章写的事情, 把它标出来。

2.反馈自学情况。

(1) 小组开火车读课文。及时纠错。

(2) 认读词语:妩媚、静谧、游侠、熙熙攘攘、庞然大物、虔诚、烘灼、僻静、行色匆匆、渺不足道。

重点指导“妩媚”“匆匆”“虔”的读音, “谧”和“巷”的字形。

(3) 交流读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4) 指导用文中语句和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整体感知了课文的特点———运用拟人、比喻来描写草虫们的生活, 文字优美细腻, 妙趣横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理清文路

1.默读课文, 看看“草虫的村落”在哪儿?跟随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都看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用概括的语言来介绍一下。

2.学生反馈交流, 教师适时纠正。

3.指名读1、2自然段, 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作者因为________他总爱________所以, ________。)

4.指导学生把爱在读中表现出来———朗读第1、2自然段。

5.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想想:这两段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文路, 为理解课文做铺垫。填空练习, 进行因果句式练习, 主要是内化课文内容, 强化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3句, 并试着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静谧、游侠、熙熙攘攘、驻足痴望、行色匆匆

2. (媒体出示) 自行批改, 强调易错字的写法。

3.这些词语分别在不同的自然段, 看着它们你能回忆起那段内容吗?试着说说看。

【设计意图:巩固易错词, 简单回顾课文内容, 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读中悟情

1.作者带着喜悦, 怀着一份稚气, 把城市遗忘在身后, 来到田野草虫的村落里, 他看见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读读课文, 划出相关的句子, 再想想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自学反馈。学生自主选择段落内容, 教师随学生所言组织教学。

预设提示:

(1) 把小草想象成森林, 把黑甲虫想象成游侠。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 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2) 把虫儿们想象成一户户, 一家家……想想他们在热情地迎接远客……

想象填空: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 熙熙攘攘地往来, ________一只娇小的虫子从小洞里跑出来, ________迎接远归者, 她________, 然后, 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3) 想象虫儿村落的“街道、小巷”“南国的少女”“伫足痴望、攀谈”。

想象填空:

小圆虫好像是南国的少女, 轻俏地披着彩衣, 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________。

(4) 从“音乐演奏会”中, 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5) 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 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生活的快乐, 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 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地工作着。)

3.看到草虫“村民和谐的生活”, 你想说什么?

4.引读最后两小节。

5.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话, 有感情地读一读, 要读出作者描写的意境。等一下跟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 紧紧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作者在草虫世界游历的经过。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努力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力求通过有层次的阅读, 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提炼升华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同学们, 你们有收获么?

2. (出示一段动物视频) 请同学们观察, 发挥想象, 模仿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把课堂习得的能力运用到课外的写作活动中, 使学生走向更加自主, 更具有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填空, 观察小动物, 仿写小动物, 使课堂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四、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2.完成写段作业。

3.建议网上阅读郭枫写的散文:《我想念你, 北方》《老家的树》。

板书:

游侠迷路

迎接远归者

草虫村落半日见闻

“街头”见闻:驻足痴望攀谈和谐

演奏音乐快乐

辛勤劳作

篇4:《散步》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微型课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微型课不断地被应用于教师公开课或优质课的评审;各个师范类院校也将其作为师范生模拟真实课堂进行教学练习的方式之一;社会上的公开招聘教师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环节也均采用微型课的形式进行选拔考核。微型课与一般的常态课相比,时间短、内容凝练。微型课的讲授时间在十五分钟以内,在规定时间内,选取一节课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某一精彩片段为主要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一般没有学生,大多是面向评委或是其他教师。

二、教材分析

《散步》是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虽篇幅短小,全文仅600余字,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极为丰富: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一家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以及作者与“妻子”作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在有限的字数内彰显出如此丰富的内涵,自然是作者语言功底深厚的表现。因此,这篇散文多年来被选入初中教材,成为学生品词造句、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

三、设计思路

授课时间有限是微型课的显著特点。因此,在设计一堂微型课时应从整体出发,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求保证一堂课的完整性。《散步》全文短小精悍,在微课的展示中,以本篇散文的语言特色为重点,并将整篇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授课对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微型课也应本着这一宗旨,力求使这节微型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所以,在这篇教学设计中,微课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课堂,灵活性强。

四、教学过程

在把握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微型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散步》这篇课文设计一堂微型课,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同学们,步入四月了,外面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我们都希望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而同样也是一次平常的散步,作者却用心地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这次“散步”有什么深意呢?今天,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走进初春的田野,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散步 莫怀戚)

(二)读读说说

请同学们参考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屏显: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如何解决?)

谁先来试着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好,你来。恩,文章讲了初春时节一家人去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概括的很准确。那在这次散步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呢?我们看原文。(屏显: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看来,这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那最终“我”决定的是?对,委屈儿子,走大路。

(三)读读品品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呢?哦,这位同学说是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那他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为什么还非要劝母亲出来散步呢?

我们来看文中穿插描写的这一自然段,同学们先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圈出你觉得最能表明我迫切希望母亲出来走走的文字?(屏显: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有同学圈出来了吗?好,你圈出来的是?“迟”。我们来看这个句子,用下面这句话来替换原文,可以吗?(屏显:今年的春天来得迟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对,原文中的“迟”字重复了两遍。老师告诉你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除了这个区别,还有别的么?好,原文里的“迟”字前面多了一个 “太”字。“太”是一个程度副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本身就是一层强调,“迟”前面又加了一个程度副词“太”,这是二次强调。作者在这里反复强调,到底是要强调什么呢?是强调春天来得太迟、冬天过于漫长吗?不是的。其实作者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强调他对母亲深深的担忧。这种情感是下面这个句子难以表达的,所以它不能替换原文。

其实在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字能突出表现作者的这种担忧,你能找出来吗?非常好,“熬”,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母亲为什么是“熬”呢?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是刚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状况变得很复杂。医生私下告诉作者说母亲现在是处于丧偶综合症中。我们结合这样一个背景想一想,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母亲在这严冬的季节里为什么煎熬了。而且作者写母亲不是“熬过”冬天,而是“又熬过”,这个“又”表明了什么?哦,说明了母亲的身体是一直都不太好的。母亲年纪大了,每活一天,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这寒冷的冬天。正因为如此,“我”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内心也是非常的恐惧、担心、怕母亲离开。所以在这么难熬的冬天过后,身为儿子的“我”迫切的希望母亲能在春机盎然的田野上走走,去感受这春天的美好。这是作者善待老人、是他对母亲生命的珍惜。(板书↓生命)

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再来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些字眼背后的情感。恩,同学们这次读的比上一次更有感情、更有滋味了。

(四)读读赏赏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品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看看这一家人在散步的过程中都有着怎样的表现,你更喜欢文中的谁呢?如果你的手里有一束鲜花,你会把它献给谁?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说一说你的理由。请你来说说你要把鲜花献给谁?

母亲。为什么要献给母亲呢?哦,母亲最后“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位同学是从“摸”这个动作看出来她对小孙子是非常疼爱的。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还有吗?你想献给谁?你来。哦,送给文中的“我”,你是从作者做决定的那段心理描写看出“我”考虑周全,而且非常孝顺。好,那么老师觉得,无论把鲜花送给谁,我们都是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而且也能充分感受到这祖孙三代之间那浓浓的亲情。(板书:↓亲情)

(五)读读想想

在散步中,我们体悟生命、感受亲情,现在让我们看看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看看这“散步”还有什么深意。(屏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用“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对背上所背的老人和孩子的一种沉沉的关爱。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这四个字就更是饱含着作者对家人的沉甸甸的爱与责任。(板书:↓责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步》写的虽然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我们从这件小事情中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读出了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身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肩负的责任。这就是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同时,故事的叙述波澜起伏,各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清晰可见、条理分明。

(七)课外作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的课外作业是拓展阅读与仿写练习。(屏显:1.拓展阅读:林文煌《三代》、臧克家《三代》2.仿写练习: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小故事、小细节让你有所触动呢?请仿照本文在记叙这件小事情的字里行间中体现大情感的写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亲情故事。)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诵读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走出《散步》。

(八)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微型课中,最好使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迅速进题,教学时间一般为半分钟左右。本篇教学设计在直接导入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当下季节的特点联系到散步这件平常小事,进而思考莫怀戚所记录的散步有何深意。短短的几句导入直奔主题、突出主题,避免了导入形式化。“读读说说”环节在整个微课的教学过程中属于过渡环节。通过几个简单的言语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整篇散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散步》内容浅显易懂,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较大的字词障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是品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中所传达出来的丰富情感。在微课中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之一便是将重点部分占用较长的教学时间。所以笔者在“读读品品”环节以“作者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为什么还非要劝母亲出来散步”这个问题为引,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太”、“迟”、“又”、“熬”这几个关键字眼。另外,在本环节还插入了背景资料,使学生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遣词用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微课的整个过程没有学生,基本都是教师的自说自话,但依然需要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为此,笔者在“读读赏赏”环节设计了一个“你把鲜花献给谁”的活动。此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谈理由,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内容结束后,从写作的角度结合教学内容对整节课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整节课,而不是沉浸在教授内容的细枝末节中,避免知识内容过于散乱。课外作业、板书设计也同样被选入了本节微课的教学环节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整堂课的完整性。课外作业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则是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浓缩。任何一种课型都有它的独特之处,笔者以这节《散步》的微课设计为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微型课设计的注意事项及设计原理。由于笔者的知识与经验有限,本节微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望各专家老师指正。

篇5: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形色匆匆”等词语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文脉清晰、结构严谨的布局谋篇的方法。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并用奇妙、合理的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首尾呼应、文脉清晰、结构严谨的布局谋篇的方法。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并用奇妙、合理的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说说对虫的了解。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我们共同携手一起走进台湾作家郭枫先生的优美散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目标一: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形色匆匆”等词语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

形色匆匆。

2、特别提醒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谧”字,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

娇小()()

勤勉()()

僻静()()

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批改,教师了解情况。

目标二:学习作者首尾呼应、文脉清晰、结构严谨的布局谋篇的方法。

师:我请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全文,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告诉大家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反馈)

师:你能根据这些内容给课文分段吗?(生反馈)第一段(1)第二段(2-9)第三段(10-11)

问题1.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想想开头第1自然段与结尾第10、1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学习反馈1】

/

(1)文章开头部分写“忘了世界,也忘记了自己”,结尾部分又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样的写法叫做

。(2)课文的中间部分围绕第二自然段“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来具体展开,我们可以从一些词句中看出作者的行文线索,如3自然段的“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4自然段的“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等等。其他段落也有类似的语句,请勾画出来。

(3)根据上面理出的脉络,我们清楚地知道了第二部分中的3——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我”所看到的五个场景,请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用四字短语概括小标题。

3:

4:

5:

6:

7—8:

(4)指名展学,交流首尾呼应的好处,组际评价并补充。

过渡语:作者的布局谋篇首尾呼应、文脉清晰,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学这样的方法,来表达

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可这篇文章的独特不仅仅如此,你们再找找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独特情怀的?

目标三: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并用奇妙、合理的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问题2.“草虫的村落”在我们的眼里,不过是土丘上的一些虫穴,平凡无趣,然而,在作家郭枫先生的笔下却变得生趣盎然,亲切而令人难忘。这其中的奥妙在哪儿呢?试以第4自然段为例加以分析。

/

【学习反馈2】

(1)读了课文,我们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使小甲虫变得有情有意。比较下面的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对比读,体会这样想象的好处。

①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小一点的从洞里爬了出来。②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它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一齐爬回洞穴里去。

(2)课文中随处可见这样奇妙而合理的想象,找出这样的句子,尝试着把句子还原,对比读一读,体会这样展开想象的表达效果。

(3)指名展学,交流细心观察并用奇妙、合理的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组际评价并补充。

教师相机引导:你们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小虫和作者观察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作者能把普通的小虫想象得如此有趣生动?你感受到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小结:作者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过渡语:你们觉得作者除了对小虫感兴趣,还对大自然离得什么动物感兴趣呢?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另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感受。

(一)阅读练习空山鸟语

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里。

/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侧耳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似乎是伴侣,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不多久,我的耳朵便会被山雀的鸣声所吸引。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创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鸟儿们静默了。在众鸟默默之中,我的耳畔忽然响起“咕―— 咕一一”的声音。咦,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鹄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呜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鹄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鹄呢!鹧鹄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更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偶尔啼叫的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

“咕―— 咕一一,我回到了江南。“咕一一咕一一”我沐着淡烟疏雨。“咕一一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一一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里。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本文有删改)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相同,这样的写法叫做

,这样写的优点:。

2.本文2——4自然段以“我所听到的”为行文线索,给我们展现了三幅“空山鸟语”的美丽景象,请用四字短语归纳小标题。

(2):

(3):

(4):

3.本文作者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让鸟儿们显得有情有意。仔细品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2)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4.指名展学,交流说一说对写作方法的感受,组际评价并补充。

(二)表达练习(结合单元作文)

/

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显得有情有意。请你也试着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融入自己的的独特感受,你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他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来抒发自己对小生灵的热爱。

篇6:《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懂生字新词

2.通过抓语言点深入感悟课文语言、适度为课文补白,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感受昆虫世界的精彩,从昆虫身上领悟生活的真谛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散文文笔优美、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等经典儿童文学他的村民会怎

么互相打招呼?(原来,他们是这样互相“寒暄”的顺势学“寒暄”这样的寒暄,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这样浓浓的乡情肯定会温暖这个游子的心的)

(3)让我们也跟这个可爱的小甲虫寒暄几句吧

(小甲虫,你从哪儿云游归来?做了哪些行侠仗义的事?)设计意图:问题非常重要,好的问题不仅能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而且可以梳理文本中的语言,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4)读出游侠甲虫的神气(读着读着,我们觉得这小甲虫量、对生活的热爱)

师:小小的虫子,也能这样认真、勤勉地生活,没有一种力量、精神的支撑是做不到的看来你们可真的是读懂了这些小虫的心思啊

6.“不同的分工”一段

(1)你读懂了小虫子的哪些智慧?(不同的分工,能胜任和人类一样复杂的工作)

(2)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小虫惊叹:他们用小于人类几万倍的身躯,从事着和人类一样复杂、创造性的工作,真了不起啊!)

作品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趣

谈话:什么叫草虫?喜欢这些小生命吗?有过与这些小生命“交往”的经历吗?你脑海中的村落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参观“草虫的村落”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词

安谧勤勉烘烤驻足观望僻静灵泉花色斑斓大街小巷俏丽3.在草虫的村落里散步,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情景、画面,令你印象深刻?给不同的画面取个标题

(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接来客人了动听的演奏勤勉的劳作不同的分工)

三、深入村落,与虫同乐课文的结尾说,“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是多么得意啊”是啊,小虫的快乐天地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啊让我们也深入草丛,去感受小虫的快乐,感受小虫带给我们的惊喜

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要走进小虫的世界,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包括它们的肢体语言等哪些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交流:1.“归来的游侠”一段:

(1)你也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儿感受到的?(傲然前进左冲右撞)

(2)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他跟俨然就是一位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2.“幸福的迎接”一段

(1)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小甲虫吗?

(2)那只娇小的甲虫是谁?从他们意味深长的对视中,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3)小结:也许是娇小可人的妻子在迎接远归的丈夫,小甲虫是多么幸福啊原来,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啊3.“ 来客人了”一段

(1)这样驻足观望的目光我们人类熟悉吗?在哪儿能碰到?(看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不光是我们人类的专利啊从“驻足观望”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圆虫的(羡慕、喜爱)

(2)读出这种羡慕(3)谈得很投机,会谈些什么?这样的情景我们熟悉吗?(看来是这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吸引了远方的来客)4.“动听的演奏”一段

(1)听到这样的音乐,我们会怎样?(鼓掌、赞叹、惊叹)为什么?(演得那样全神贯注而且这种音乐只有昆虫所有的)

当我们用心倾听的时候,会发现昆虫的鸣叫是动听的音乐就像《时代广场的蟋蟀》中那只举办个人音乐会,震惊了整个纽约的蟋蟀一样设计意图:《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世界儿童经典作品,在这里适时的联系,推荐,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为孩子打开课外阅读的一扇窗

(2)动情朗读把这美妙的音乐传递给更多人5.“村民的劳作”一段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勤勉地奔忙?(母爱的力量、求生的力

四、回归全文,提升快乐

1.你觉得生活在村落中的小虫快乐吗?为什么?(浓浓的乡情、亲情,创造性的劳动,丰富的娱乐生活等)原来小虫有着和人类一样精彩的生活、丰富的情感

这种快乐是谁创造的?(它们自己创造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2.作者快乐吗?快乐来自——(“又躺在”不止一次,对生活的发现,对美的发现有一颗诗心)

3.在作者的眼里,昆虫的世界是美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更可贵的是,他还那么热切地要把这种美传递给我们,与我们分享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过程,不光为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言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美是需要发现的;美好的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在昆虫的世界里徜徉,我们发现了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真谛,这也是读书的重大收获【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篇7:《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郭枫 著名诗人,作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集有很多,如《早春花束》《老家的树》《海之歌》等。论文集有《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mì xiǎo xiàng qiào lì dòu hào qín miǎn

( )( )( )( )( )

páng rán dà wù hōng kǎo yīn yùn qīng wěn

( )( )( )( )

把上面的词语再抄一遍:

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

游侠—— 村落——

远房亲戚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

茂盛的森林—— 两棵大树——

音乐演奏者—— 街道和小巷——

测气候者和工程师——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总体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文里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问题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准备,演一演这位游侠吧.看哪个小组最棒!

问题三:“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问题四: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试着写一写.

【练练测测】

1.瞧,一只只可爱的甲虫正慢悠悠地爬着,你认识它们吗?快拼一拼,写下来。

jìng mì qín mi?n yīn yùn qiào lì qīn wěn màn yóu

2.这些小生灵多可爱呀,你来描述一下吧!

写样子:( )的彩衣 ( )的小圆虫 ( )的黑甲虫

写活动:( )地奔忙 ( )地往来 ( )地交流

写神情:( )的目光 ( )地对视 ( )地振着翅膀

二、理解课文填空。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四字词。

2、我从“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这个句子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 《草虫的村落》优秀的教学设计

★ 草虫的村落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 《草虫的村落》的课文内容

★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 草虫的村落教案

★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 草虫的村落课件

篇8: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沙盘心理技术 (沙盘游戏) 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调动各种感官, 并在游戏中唤起童心, 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 进而既可以使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本土化发展的沙盘心理技术以体验式团体的形式进行沙盘心理技术工作, 在结构式团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体验、感受沙盘工作的全过程。这其中既有个人成长发展的力量, 也有团体互助的能量, 使参与“游戏”的每一个人都在“玩”中获得成长。在“玩”中, 学生们通过一个直观的画面理解了词语、理解概念、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等等。因此, 我们把此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在有趣的“游戏”中, 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 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等得到极大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而且, 学生的心理也得到了发展。为此, 我们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 子课题:沙盘游戏与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研究 (立项编号:KT0506434040) 。

我们以《草虫的村落》为例 (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课时) , 我们结合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进行了设置。在沙盘语文课堂, 真正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掌握“静谧、追随、小巷”等词语。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结合沙盘画面,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从不同角度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3. 在沙盘情境下, 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4.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沙盘画面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沙盘画面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课程设置

第一课时

1. 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先读两遍课文, 划出生词, 思考: (1) 文章主要写什么? (2) 《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 到沙盘室。要求: (1) 分组; (2) 要求教室内保持安静, 同学们不用语言交流, 每人拿不等数量的沙具, 能够代表你理解的课文内容, 自己在沙盘里进行摆放 (每人占沙盘四分之一处) 。3. 摆放结束后, 进行交流:看自己的画面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4. 根据分享, 小组商量把小组画面做调整。再分享:整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5. 比较课文与画面相似与不同的地方, 谈个人感受。6. 再读课文, 看看有没有补充的地方。7. 每组选一人作为解说, 进行组间交流。解说要求用优美的语言讲解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8. 有感情朗读课文。9. 总结提问: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10.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11. 家庭作业: (1) 完成生字练习本; (2) 读课文, 完成课后思考题1、2;用笔把相关的语句在书上划出来, 把你的感受在书上进行批注。 (3) 选一道思考题, 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用沙盘呈现出来。可以从家中带有特色的沙具。 (4) 回想今天语文课上的沙盘画面, 结合自己的感受完成日记。

第二课时

1. 沙盘室里, 按上节课的分组坐好。2. 自己快速读课文, 独立思考:课后两道思考题。3. 小组对以上两道思考题进行讨论:说说自己对思考题的想法;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4. 在组长的带领下, 进行主题沙盘《草虫的村落》摆放, 交流, 说说自己的感受; (组长决定主题及细则) 5. 再讨论思考题, 感悟课文内容, 说说摆放前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6.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7. 质疑问难环节。8. 老师发卷课堂检测。9. 家庭作业:试着把你在文中积累的好的词语、好的修辞, 用在日记里。10. 学生们在课堂上实际的分享: (1) 看到这幅沙画, 我仿佛就是其中的小圆虫, 穿着漂亮的外衣, 自由自在地飞舞。 (2) 作者内心是安静的, 所以看见眼前的景象是静谧的。我一下子就知道“静谧”的意思啦! (3) 挺好的, 小的绿色的草地就是作者游历的村落, 尽管城市就在身边, 可是, 就是一下午时间的放松多好啊! (4) 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 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这下真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5) 我觉得很开心, 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表现, 每篇课文都可以有创作, 在这里时间过得快。

第三课时

1. 总结全文, 归纳写作方法。2. 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 插上想象的翅膀, 回想沙盘的画面, 完成小练笔。3.完成后组内互评, 再次修改自己的小练笔。4. 指名全班分享, 师生共同评价。5. 再次修改, 上交评分。

篇9:草虫的村落 微型课 教学设计

1.通过联系上下文、叶老修改的原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叶老治学的一丝不苟。

2.归纳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习后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部分,抓住句子及关键词,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突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学生齐读课题。读得真美啊!请给题目提一个问题。

师:问题提得多好呀!为什么说那片爬山虎是绿绿的?

师: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为什么呢?根据课前预习,带着这个问题回忆课文写了那两件事?

师:对极了!写了修改作文和他家做客两件事。

师:好的作文是作者精心修改出来的。本文第一件事写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

师:学习课文我们要对照自己看一看在修改作文中有哪些不足?我相信大家,学了叶老的修改作文,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你们今后的写作会“如鱼得水”的。

二、预设问题,合作学习

师:看到叶老先生帮助自己修改的作文,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大段,把那句话找出来。开始!已经有四个同学……哎呀,越来越多同学都找到了。你来说?说的好极了!就是这一句话(出示句子)。

师:课文中的那一句话写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对极了!(出示句子)就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师:找出这句话中表达作者心情的词,从这些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吆!“密密麻麻”和“到处”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的心情,让我们看到叶老修改作文的极其认真。

(板书:极其认真。)

师:作者的感受都来自叶老认真的修改作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段话。(出示句子)看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段话,合作交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的“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三、重点深究,概括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交流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师:叶老把作文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你学到了什么?

师:说得好极了。写作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讲究准确。

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你说。

师:你说的对极了,写作文要有规有矩,也就是句中说的“规范”。

师:(手指第二句话)我们再齐读。

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师:(手指第三句话)请全班男生读。

师:谁知道这句话写了什么?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写作要具体,写出具体的事实。

四、总结课文,提高升华

师:同学们,学习了叶老修改作文你有何收获呢?

师: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老的作品为何家喻户晓?让人爱不释手?这些都来自叶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我们在学习和写作时都要学习叶老做事(手指板书)极其认真的精神,用“准确、规范、具体”为要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质疑解难

师: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在叶老家中做客后有何感受?理解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上一篇:完美简历大学校园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我在学校怀抱中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