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04

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局

2011年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委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积极开展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较好完成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和全局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有关文件,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并成立了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和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

二、全面梳理行政权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行政审批权的梳理工作

我们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授权规定,对我局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清查,我局没有任何行政审批权。

(二)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1、建立廉政风险点预防工作运行机制

我局按照市委市委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建立了廉政风险监控工作运行机制,对廉政风险预防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为扎实有效的开展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确定科室、岗位、全体工作人员的防范重点和防范措施,从而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就查找到哪里,预防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采取内部单位“自查自保”和“互查会诊”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查找岗位行使职权的风险点。

2、建立廉政风险评估机制

一是分析查找廉政风险点。完善创新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监控机制建设工作。各科(室)要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结合岗位职责,通过个人自查、科室互查、民主评议等方式,全面分析查找廉政风险点。

二是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定期召开廉政风险分析评估会,分析研究各类廉政风险点发生、演变的内在规律,评估预测其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危害。

3、提出风险预警防范措施。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函询质询等形式,对风险等级较高的行政权力进行重点预警防范,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具体的化解办法,增强科室和个人的自律防范意识。

(三)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一是依法依规清理审核。按照行政职权法定的原则,采取部门全面梳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认,然后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把关的方式,对我局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彻底摸清行政权力底数。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机要秘密,都应予以公开。

二是编制职权目录。对审核后确认的行政权力,我们进行分类登记,编制职权目录并向社会进行公开。职权目录中逐项列明职权设定依据、职责分工、行使规则、服务承诺、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公开范围、形式等,对我单位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三是制定流程图。对每一项行政权力依照运行程序绘制流程图,依次注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并在重要部位和环节相应注明公开的范围、形式和时限,统一了工作标准,避免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在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指导和审核下,各科室编制了各自的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公开的形式从有利于群众知情办事和便于监督出

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在普遍推广公开栏、简报等形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丰富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载体,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公开的时间做到内容相一致,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要长期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随时获得;凡阶段性或临时性的,应随时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知悉。

四是建立动态运行制度。我局紧紧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或依申请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的状况,实现动态运行与全程监督的结合。同时,要求每一项重要行政权力行使后,由其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保证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健全制度保障。为确保我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有序、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一方面加强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自身运行的制度,对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公开内容、时限和工作要求做出具体规定。我局还出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绩效考核、投诉受理、责任追究等制度,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四)加强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评议考核工作。

一是各科室要把行政权力运行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我局结合民主评议工作进行评议考核,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纳入民主评议中,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三是结合机关效能进行评议考核。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行绩效定级、行政问责制度。

三、主要成效

为使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我局多措并举,把握“三个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继承行政权力公开与创新公开制度相统一;在工作原则上,坚持依法进行、强化监督与提高工作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相统一;在公开要求上,坚持公开权力运行结果的静态公开与公开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动态公开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工作规则和公开要求,探索建立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回首一年来的运行监控建设工作,我们在摸索中求经验,在实践中看效果,运行监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局的各项工作也更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励,继续查找

不足和漏洞,不断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将运行监控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做到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约束在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范廉政风险,全面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使我们的执法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良性轨道,更好地接受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届群众的监督。

2012年1月16日

篇2: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概述

2009年7月23日,广东省政府与世界银行签定了关于广东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项目的协议。协议规定:世界银行提供2000万美元贷款,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实施,选择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轻工,下同)、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城建,下同)、阳江高技(简称阳江高技,下同)三所学校,从2009年8月开始,用5年时间,重点实施学校校企合作、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为更多学校的改革和政策开发提供经验指导。

经过五年的建设,省城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五年中,学校的校企合作贯穿了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等建设任务的整条主线,紧紧围绕世行项目活动逻辑框架图和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探索并实践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二元合一、三阶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信息平台、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双制合作培养和引企入校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情况总结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一是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两年建设期内学校先后出台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考核办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协议范本》等17项管

理制度,形成《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汇编》,同时,还聘请法律顾问指导校企合作工作,为校企合作工作规范安全、科学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由省城建牵头制定,三校讨论认可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工作方案》、《校企合作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合同范本》在三校使用,《校企合作合同范本》被广东省人社厅推广在全省“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大会使用。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校长亲自分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把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配备办公室60m2、专职工作人员5人,成立校企合作项目审核领导小组、专业系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设立系校企合作专职管理员。三是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2014年3月,在省人社厅的指导下,由学校牵头,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成立“广东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共有3家行业协会、33家企业、5家院校入盟,会上,与海信、中兴、家商城、粤能工程、中天建设、吕氏国际、美霖装饰、松下万宝、思哲、创维等企业合作的10个校企双制班同时成立,至此,学校共有14个校企双制班。同时,学校还加入了广州市萝岗区校际联盟、产教联盟和政校企三方联盟等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有效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用工平台、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平台,集团运行正常,机制完善,推动了职业教育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学校根据《校企合作考核办法》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考核和奖励办法》,每年对校内各教学系各部门进行考核,奖优惩劣,表彰校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估考核,评出校企合作优秀合作单位;此外,对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从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7个维度进行等级考核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奖励。

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组建校企联盟和开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促使校企合作多元共生共赢,着力打造成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产学研联合体,校企合作工作有协议、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 2

及有经费保障,从而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5年来,学校校企合作办积极推动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目前共有签订校企合作企业102家,开展了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目前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55个。如,室内装饰设计在在校内广州九筑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邓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广东省装饰总公司入校共建模拟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在校外与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广州川上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香港马斯其尼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美霖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汉逸精思文化空间设计传播机构、广州孝尊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浩瀚图腾环境艺术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又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与广州吉华岩土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综合轮岗实训。再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立白集团、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等8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了本专业学生到食品所和省农业院等进行企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期间,多次组织学生到中兴、海信、立白等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实习学生赢得企业的好评,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9%。

(三)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和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近两年来,学校依托省人社厅搭建的“百校千企”和“校园对接产业园”等校企合作平台,乘势而上,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首先,学校牵头组建“广东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有效地搭建了“四个平台”。第二,还参加了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等各妆也行业协会,掌握最新行业信息和动态。第三,学校也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等机构,并每年定期开展年会和专业建设研讨会,听企业专家对学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意见,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调整优化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 3

信息平台服务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外部资源、畅通内部信息、实现项目策划及分析,为校内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流程化的服务。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学生实训,实习工作的开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帮助企业寻求到合适的合作学校,扩展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的渠道,加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的力度,为企业寻求甚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铺平道路。目前校企合作信息平台上有134家企业注册,校企合作企业注册率达100%,,并与三家院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拥有477位学生会员,招聘职业多达143类,招聘岗位共有1460个,并且有6个合作项目。2014年的毕业生招聘会采取现场招聘和校企合作平台网络招聘同步进行,共吸引了包括海尔集团、中兴通讯、海信集团、中天建设、万科集团、中国电信、华润水泥、益海嘉里、菱王电梯等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和高科技新型企业在内的近170家用人单位。企业向1934名毕业生提供59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求人倍率达3.01。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有效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

学校依托世行项目开发了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该系统的开发目标在于满足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有效沟通,实现信息化管理,构建毕业就业跟踪服务长效机制。自上线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120位教师注册使用,1200多名学生注册使用,注册企业达102家,开展网上招聘会一场,企业提供招聘岗位共有988个,通过系统向毕业生发送电子邮件问卷调查8次,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目前正着手系统的二期开发和优化部署,预计12月底完工。

(四)开展企业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

为了促进校企融合,主动服务企业,三个重点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与工艺改进项目,面向企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讲座、4

深入企业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项目共28项。如,室内装设计设计专业与广东省装饰总公司、富力集团设计院等12家企业共建“广东省室内装饰设计职业研发基地”,着力于室内装饰设计职业的技术研发、培训与推广,目前已修改审定《室内装饰设计职业标准》,开发室内装设计师(三级、一级)实操和理论题,新开发室内装饰设计员(室内配饰方向)职业;同时以校内外实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依托,室内装饰设计专业21名教师先后为874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 25.7万元,培训内容包括室内装饰设计中级工、装饰美工高级工等。室内装饰设计专业邓泰、朱锦辉等教师还与参与广东省装饰总公司设计南方花园2期样板房等室内装修设计项目9个。又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教师为广东真正工程检测公司测定砂中氯离子含量技术服务项目,该项目为企业提供了砂中氯离子含量准确而方便操作的实验方法,确保了建筑用砂的质量安全。与汇科公司共同建立“汇科精细化工”等技术研发中心3个,开展食品添加剂等项目研发,校企共同申报获得国家专利3项。为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和云浮亨达利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200多名员工开展分析工、建材物理检验工等职业工种的在岗职工培训鉴定,大力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再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古娟妮、张海霞等教师参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软土岩溶地区板梁式双排桩与止水帷幕复合支护施工技术项目,施工技术成功应用于荔湾区西湾路改造工程项目。类似的技改项目有5个。同时,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还为广东泽宝变形监测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施工员、测量员等工种培训127人次,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有效配臵起到积极作用。

(五)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2年,我校室内装设计专业申报筹建的 “邓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人社部批准并得到国家和省级财政30万元的资金支持,我校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工作室的发展,大师工作室积极按申报项目开展工作。工作室积极探索新颖的人才培养模,传统学徒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工作室初步形成了老师“推荐— 5

—考核——培训——入选”的招徒模式。邓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一是校企合作,传技授艺。2012届有三十位弟子入选“邓泰大师工作室”。工作室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行业的活动:2012年8月工作室成员参观天河区弁师傅红木家具制作过程;2012年10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在广州美林国际软装论坛; 2012年10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观了“广州方纬装饰有限公司”等。大师工作室与广州市集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二是项目设计,产学结合。大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企业合作将装饰工程项目引进大师工作室,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设计项目有:2012年8-10月完成《茂名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规范设计项目》;2012年10-11月完成实验项目《沿海地区传统乡村别墅设计》;2013年12-11月完成实验项目《湖南现代乡村别墅设计》等。三是指导竞赛,技能成才。工作室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项设计技能大赛,在“2012年广东省第一届家具设计技能大赛”和“2012年广东省岭南杯室内装饰设计技能大赛”中,工作室弟子获得了五个一等奖,九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家具设计技能大赛还获得学生“团体第一名”和“特别贡献奖”。此外,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共建吴惠勤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建设了产学研创新工作室机制带领专业教师、学生合作共同开设了综合课程教学、新检验技术研究等教学与项目工作。

(六)开展“校企双制”合作培养

“校企双制”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学校提出培养数量和规格,委托学校进行培养;学校按企业的要求招生和安排教学计划,双方以签约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毕业生一般由委培单位安排就业。一般由企业确定委培人数和规模,企业考核学生职业技能并根据考核结果和生产需要确定录用与否。目前全校与企业合作共办有“校企双制”班14个,聘请78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教学,培养750名校企双制班学生。各重点专业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办冠名班、校企双制班,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实施校企“八个共同”教学。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与广州市吉华岩土检测有限公司共建“吉华岩土”校 6

企双制班、粤能工程校企双制班,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佳远钴业”校企双制班,室内装饰设计专业与广州孝尊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孝尊组”冠名班,企业参与了制定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开发、组建师资队伍、实施教育教学和学生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这充分说明了企业深度参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引企入校,产学研用一体

一是建立“家商城”产学研实训基地。从2013年以来,学校与“家商城”电商公司通过多次互访、调研、沟通达成共识,双方共建“家商城产学园”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采取引企入校,建立“校中企”的战略合作模式,把电子商务整套业务流程引入实训基地内,设臵产品摄影、产品编辑、美工设计、网站客服、网络营销、采购助理、SEO专员、仓储物流、质检专员、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网店运营等12个实战工作岗位,通过这种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流程,使得工学紧密对接产业、企业,校企双方联合建立“职业感知——职业体验——职业实践”的“二元合一、任务驱动、三阶递进”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校企共建时尚智造产业园实训基地。学校与广州雅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和鹰机电集团、思纳可时尚设计机构、广州光影摄影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长福校区共建 “时尚智造产业园”。校企将以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打造时尚服饰产业设计专业化、应用信息化、制造自动化、资讯网络化为目标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时尚智造产业园”目前已形成四大板块的功能用途。工业板块:“时尚工业数字智造平台”引进工业制造的全生产过程的先进数字设备,涵盖拉布、切割、裁片传送、缝制各生产环节的数字设备;信息板块:“时尚信息科技应用平台”提供行业专业的CAD(电脑辅助设计)、PAD(产品辅助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应用技术;产品板块:“时尚产品设计展示平台”通过引进设计机构与设计名师搭建“时尚设计名师坊”实现设计市场 7

化、产品化;传播板块:“时尚传播电子媒介平台”拥有专业的时尚产品摄影影棚及后期处理制作机构,为产业提供相应服务。

篇3: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1.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因此,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 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 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 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 用先进的理念塑造人。搭建员工发展的平台, 提供员工发展的机会, 开发人力资源, 挖掘员工潜能, 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实现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实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投资者的同时, 为员工谋求更多的利益。

2.围绕中心的原则。又好又快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 服从中心、服务大局、促进观念转变、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 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市场、抓住机遇、赢得客户、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

3.全员参与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自觉和广大员工文化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管理者带头, 全员参与, 上下共同努力, 才能形成合力, 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因此, 各级管理者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 又是企业文化的人格示范者, 还是企业文化的开拓者和改革者。企业各级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塑造企业文化, 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阐述。管理者一定要身体力行, 当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员和“布道士”。同时, 企业文化又是全体员工的文化, 体现了全体员工的意志和行为, 员工只有高度认同企业文化, 努力实践企业文化, 才能养成文化习惯, 最终把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去。

4.文化落地的原则。企业文化产生于经营管理, 还必须回归管理、融入管理, 只有这样, 企业文化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企业文化不是纸上谈兵, 不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 搞形式主义。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着力抓好观念、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工作。要把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就需要把企业的价值观念融入到相关管理的各个环节, 转化为具体的规章制度, 附着在有效的载体之上, 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脚踏实地, 务实管用。要把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还必须坚持“立竿见影”与长期培育相统一、远近结合的原则。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一两年还见不到明显成效, 干部员工就会产生怀疑, 甚至丧失信心。为此, 必须优先启动实施后能见效快的文化建设项目, 及时推出, 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唤起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和积极参与, 增强干部、员工的信心。同时要处理好见效快与长期养成的关系。员工文化素养的养成, 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不能草率行事, 急于求成。既要长期规划、目标明确, 又要扎实推进、逐步到位。要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标准, 区别不同问题、不同层次、不同步骤, 贯彻执行, 积极、自觉地推进, 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组织领导机制。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各单位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制, 有专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工作。

制度保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 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障。企业各单位要建立包括规划、教育培训、实施在内的制度保障机制。要通过完善公司层面的管理制度, 改善基层工作流程,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保驾护航。

价值导向机制。要把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体系进行展开、分解和细化, 融入到企业各级组织和所有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中, 形成具体的行为目标、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和标准、要求。价值导向机制是架设在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文化实践中间的桥梁, 是有针对性地将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的渠道。企业文化的价值必须层层分解细化, 以保障它整体方向的一致性, 否则, 就会引起整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混乱。

资源保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众多资源的保障。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等。企业各单位要建立以企业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制度为重点的资源保障机制。要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 从资金和设施上给予必要的投入, 以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企业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标准, 将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情况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认同和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将文化建设纳入单位和干部考核的内容之中。

篇4: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35-02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实处,必须构建一套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又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化运行机制。”所谓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是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各种内在的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理,其要内容包括:一是领导机制;二是目标管理机制;三是经费投入机制;四是动力机制。

一、领导机制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能否建立和健全运行高效的领导机制,所以,领导机制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精神文明建设是全校上下、各教学单位、各机关处室、各职能部门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职责和共同的任务,渗透于高校教学、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从上到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齐心协力,共同行动,共同奋斗,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立体化的运行高效的领导机制,进行统一的组织指导、协调行动和管理建设。健全和完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党政各职能部门和工会、团委、学生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教学单位、各机关处室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构筑上下通畅、左右协调、运行高效的良性工作机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领导机制是高层次的工作机制,负责从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的决策规划到整个过程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超前研究,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等有超前认知和宏观把握,要长远规划,整体部署,全面展开。要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研究和制定保证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细则和行动计划,保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内容具体化、指标化,把其溶入到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中,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和良好的氛围效应。要定期地调查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切实做好对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目标管理机制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模式中比较流行、比较实用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目标管理引入其中,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管理机制,才能把日常大量的复杂的具体工作变成秩序井然、层次分明、方向明确的工作,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引上科学化和责任化的轨道,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目标落到实处,这是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管理机制,首先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设置机制,根据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的目标蓝图,通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结合高校的实际,上下级共同协商,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即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确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将学校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部门单位、各师生个人的分目标,做到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员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在制定目标时,要坚持实事求在原则,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师生的素质,政工队伍的现状,精神文明建设以往取得的经验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要充分考虑到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论证。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实行目标责任制,做到权、责、利三者明确具体,而且相互对称。所有的目标要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每一个成员的分目标都是整个总目标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过程管理机制。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性和自觉性,一旦确立了目标,管理者不要过多干预其具体事项,但并不等于管理者可以放任自流,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管理者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必须确保目标的实施有严格的计划性,要制订出具体措施、办法,尤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并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目标,使目标既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不朝令夕改,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一成不变。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纠正偏差,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再次,要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机制。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达到预定的期限后,管理者必须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或项目管理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并作出结论,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或个人按章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部门单位或个人按章处罚,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如果预定的建设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良好气氛。同时,管理者要开始研究下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为开始新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良性循环做充分准备。

三、资金投入机制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艰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要深入、持久、健康、高效的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构建强有力的资金投入机制,即必须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说,“必要的物质和资金保障机制并没有或者没有较好地建立起来,投入资金同所需要取得的成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失衡。”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常常是既没有资金投入规划,也没有工作资金预算,更没有制度保障和机制约束,人们常常是为了开展、完成一项工作而临时去筹措或挤挪资金,那样必然出现应该办的事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以至于出现该办的事不能办或办不到预期要求的结果,所以,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其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建设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须的资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有效地筹资机制,逐渐形成对精神文明建设多渠道投入的体制。”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纳入每年的正常的行政经费开支的总体预算,根据教育拨款政策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拓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以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的社会资金为必要补充,逐步形成政府、学校、个人、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统一管理使用,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唯有这样,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才能真正落实,使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水平,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和活动平台,不断拓展和延伸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案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而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个有机的动态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运行。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角度来看,可以把决定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种动力要素区分为两大类——高校外部动力要素和高校内部动力要素。高校内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高校外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大环境、社会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状况、科学技术和政府支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动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动力机制的形成和运行以各动力要素的功能为基础,各动力要素功能的发挥又有赖于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动力机制的目的就是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高校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动力要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必须协调一致,并行不悖。为了发挥动力机制的整体效应和强大动力作用,首先,必须提高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体要素的功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体是从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力机制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体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者和广大师生员工。这两类活动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行为目标对动力要素的作用效果、动力机制的启动和运行都至关重要。 领导者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动力机制的决定性因素。领导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善于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多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要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广大师生员工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逐渐形成一种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其次,高校要建立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鼓励人们勇于创新的其他激励制度。实施恰当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吸引广大师生员工向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期望的目标靠近。再次,高校充分挖掘利用外部资源,在资金上,高校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的投入,为广大师生员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外部环境上,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储备,不断谋求发挥动力机制最大功效。

以上四种机制,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由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和动力机制四种机制构成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系统,并贯穿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四种机制既有顺序,也有交叉和交互作用,共同支持和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循环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盖新玲.再谈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227.

[2]纪伦.对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三点思考,[EB]内蒙古大学新闻网 ,2005-9-20.

[3]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相关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2):43-44.

[4]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1-21(2).

篇5: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全镇34个村,涉及的共4大类。

即:一类:基础设施及环境类:6个项目体系:如道路、桥梁、提灌、山坪塘、渠系、环境治理等;

二类:农业生产服务类:6个项目体系:如科技培训服务、防灾减灾、动植物疾病防控等;

三类:农村生活服务类:3个项目体系: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

四类:农村社会管理类:5个项目体系:如村级阵地建设(如:党员活动室)、治安联防、协调员、网格信息员、安全维稳等。

总之,今年首先考虑:道路、党员活动室、城乡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网格化类。

平均每村每年补助5万元,其中,中、省财政3万元,县财政2万元,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因素法进行测算。即:人口幅员面积、地理位置、村集体收入和工作绩效等分类确定,每村运维资金最低不少于3万元/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年。

(二)坚持资金整合原则。充分发挥运维资金的主平台作用,把已有渠道安排的零星补助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弥补运维资金缺口。

(三)坚持财政报账原则。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所采取报账“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兑付(清算)运维资金(即村提供相关审核合格资料到镇财政报账、清算),切实做到“五不准”:1.不准村组干部私自决定;2.不准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缺口和发放村组干部补贴;3.不准分发给村民;4.不准违反财政报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5.不准截留挤占挪用。

(一)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坚持“三议五公开”村民作主的工作方法规划实施。(即事前群众建议,事中群众审议,事后群众评议,公开资金规模用途,公开村民建议,公开村民会议决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绩效评议结果),不得采用下达专项运行维护任务方式。

(二)合理引导议事。各村引导村民把议事重点放在已建成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日常管护、美化整治村内环境及社会管理运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原则上不用于新建或大规模修缮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三)优化项目实施

一是必须签订合同,权责明晰。

二是购买专业服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或能够由社会组织提供运维项目,必须全面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队伍(人员),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照顾弱势群体,对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运维项目可差别化选择服务人员,优先利用本村富余劳动力,特别要重点照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以及贫困户低保户,以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一)公开政策。由村“两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规定,向村民广泛宣传“五不准”、“三议五公开”等。

(二)征求意见。各村社组织入户调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填列《项目征求意见表》,由村汇总审核,各社意见填列《村民意见汇总表》,此表各社汇总情况公示3天,各村汇总情况公示7天。

(三)拟定方案。填列《项目量化打分情况表》。

(四)群众审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项目情况说明,审议项目实施草案。

(五)方案报审。各村填列《项目实施方案表(二)》,报送镇审核批准,镇汇总各村项目后报县综改办备案。

(六)组织实施。各村按规划方案与服务队伍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实施,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监管,各驻村干部做好相关服务和指导。(验收评议。项目完成后,由村“两委”理财小组、监督小组、镇验收组(领导小组组织运维办、纪委、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按各自职责组织验收,填列《项目验收情况表》、《项目完成情况公示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进行公示7天无异后报账,兑付清算资金,县级各部门将组织抽查复检。

(七)资料归档。收集整理年度相关资料,县、镇、村分别归档保存,一村一卷。

每步流程均不得缺漏,并严格按要求公示,留有纸质及现场影相资料。

(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全面组织领导推进该项工作。

下设办公室:主任:XX,成员:XX、XX、XX,负责协调及日常事务。

成立审核监督验收组,镇长为组长,各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运维办成员、纪委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规划的审核及项目实施的监管验收工作。

★ 镇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 镇农村工作会议主持词

★ 社会服务心得体会

★ 镇农产品监管工作总结汇报

★ 镇教育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 社区建设考察汇报材料

★ 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篇6: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宁文庆

副组长:赵 国 李玉芳 张雅君

成员:曹建龙 胡振友 刘景安 王保民 张国宾 张 俊

才贵臣 王进忠

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曹建龙

副主任:刘宝团

篇7: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推进会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工作再动员大会,局党组高度重视,还专门邀请到市局的XX主任,咱们纪委的XX主任。刚才,两位领导的讲话高瞻远瞩,对我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三点:

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廉政风险都有哪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实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能通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实现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督、廉政工作与业务流程、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如何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岗位,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严肃对待,妥善处理。

前些年,我局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推行廉政承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民主评议重点科室、重点岗位以及民主评议基层站所等一系列机关廉政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得 我们财政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历史和现实表明,面对各种腐败,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也没有终生的免疫力,任何掌握权力的公务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都有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大的方面它是符合深入推进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有利于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是党中央在新行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小的方面对我们财政系统的每个工作人员更是一次符合实际、确保两个安全的廉政教育机会。

据统计,2005 年至2010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案件 5406 件,处分 5616 人,平均每天处分 3 个人。财政领域腐败案件高发、频发的现象值得我们警觉。在财政系统开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 工作对于推进财政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预防腐败,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突出重点,明确要求,扎扎实实开展财政系统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工作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首先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以风险预警为基础,以教育防范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建立健全防控制度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通过各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第二要瞄准工作目标。这个目标是提高干部职工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职责明确、决策民主、程序公开、管理规范,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逐步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管理为途径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的保护财政干部的履职安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第三要坚持工作原则。这个原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环节多,内容多,涉及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按照局活动办公室统一要求,认真抓好各阶段的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下一步,我们如何找准廉政风险点?怎样结合实际,制定廉政风险措施,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怎样抓住廉政风险防控这个核心,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我们的财政工作会上,庄喜书记已经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就不重复多讲,大家一定要根据庄喜书记的安排部署及方 案上的要求,把此项活动作为我们财政系统反腐倡廉的有效载体,真正从灵魂深处有所触动,认认真真落实好。

三、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我们来讲,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今年,局党组把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周密部署。为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我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前两天,局里已经组织人员,到外地实地学习,今天的大会,既是再动员大会,又是财政系统全员进行培训指导的教育课。大家要认真听、仔细学、切实领会和把握。我要强调的是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积极协助活动办公室抓好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局班子成员要带头分析查找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原因,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科室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做表面文章、保证此项工作不走过场。

篇8: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 是建立健全具有企业特色的, 能预防和惩治企业管理人员的腐败行为, 并对其管理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和规范, 从根源上控制企业的腐败行为。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工作应以科学化的方法对权力进行配置, 风险防范措施应系统化、权力运行要公开透明、权力监督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 以此五项标准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目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与其他各项工作的结合, 从而全方位地推进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进程。

2 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

2.1 严格控制企业权力运行情况, 防止权力滥用 (1) 加强对重要环节运行的监督。企业正在实施的定编定员和薪酬制度改革, 主要是分散管理人员对人力、财力、物资过于集中的控制权, 改变以往管理模式容易滋生腐败的工作环节, 对企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分解, 实施权力分散、多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使各权力掌控者技能相互制约, 互相把关, 又能将工作内容进行精细划分, 提高不同部门的工作效率。 (2) 监督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应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 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能。监督主体应注意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权力监督, 将企业发展决策、一级廉政风险点或具有其他廉政问题的领域进行重点监督, 全面建设企业权力监督体系。在监督方法上, 改变以往的被动、单项、纠错性的监督模式, 改为主动、综合、建设性的监督, 实现权力监督由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 防止企业管理者以权谋私的行为出现。 (3) 建立监督信息共享和协调处理机制。企业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多个部门参与的综合性的建设工作。在建设权力约束机制过程中, 应加强纪检监察、工会、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提高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另外, 还应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监督部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确保监督部门的独立性, 为监督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合法、可行的工作环境。

2.2 权力运行透明化 (1) 进一步进行“阳光决策”的实施力度。企业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将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下, 全面推进阳光工程的开展和深入, 提高企业的决策效能, 减少决策风险。“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 使企业民主集中制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得到了有效的监督, 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重要干部的任免、重大项目的安排以及大额资金的流动, 都要经集体决定。 (2) 党务和企务的公开。在处理党务和企务工作时, 应坚持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特例的标准, 对党务和企务的各项工作进行对外公开, 并对公开内容、公开范围以及公开方式进行不断探索,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的有力优势, 确保党务和企务公开的时效性, 保障企业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员工的知情权。 (3) 问题及时反馈机制的构建。问题反馈机制的构建能有效弥补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中存在的漏洞, 便于对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企业可通过受理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查处以及专项检查等多项手段, 加强对企业权力运行机制实施的了解。通过预警告知、风险提示、责令纠错等措施, 对权力监督工作中的各项失误进行及时的改正, 提高监督部门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开展基层民主评议工作, 通过多方渠道了解企业权力运行状况, 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对群众所反映的各项问题进行客观的核实, 对确实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确保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的廉洁行为。

2.3 提高企业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度 (1) 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各阶段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 建立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加强廉政风险的防范工作。决策环节、执行环节以及结果环节的各个阶段, 都不同程度的涉及权力的运行, 因此也就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提出了要求。决策阶段要坚持透明决策, 民主决策, 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环节应对工作内容和权力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 确保权力运行符合相关的规定制度;结果环节应通过情况通报或公示的方式, 对职工群众进行结果展示, 并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 以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2) 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企业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实施过程中, 应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务的主体地位, 建立由党委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部门协调、各部门负责的格局。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 带头查找企业权力运行风险, 又要做好本部门的廉政风险预防工作, 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 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 评价企业领导对执行权力的运行情况。

2.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 加强廉洁办公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尤其是对企业内部掌管人力、物质和财力的部门负责人, 更要开展反腐倡廉的培训学习, 提升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2) 构建高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 应将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外在要求转化为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素养的内在动力。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不可脱离对领导干部的信任, 要将工作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合理区分, 为党员干部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的精神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法律支持。通过风险文化和责任文化的建设, 提升领导的执行力, 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结束语

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是国家统一安排布置的重点工作, 是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环境的有效途径。各企业应统一思想, 高度重视企业权力运行监控工作的建设工作, 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将监控机制中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随着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 我国企业内部的运行环境得到制度保障, 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 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 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 对于提升企业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并能从根源上消除企业运行中的各项腐败行为。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企业,权力,监控机制,企业文化,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李嘉.对加强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河北企业, 2012, 07:18-19.

[2]郑温如.国有企业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学术交流, 2012, S1:27-29.

[3]郭媛君.推进企业内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 2013, 05:37-39.

篇9:少先队运行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一、广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工作情况

(一)启动试点

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以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并将部分省区列为全国试点,同时要求未列入试点的省区自主开展试点工作。

2014年,广西在未能列入全国试点省区的情况下,自治区本级财政积极筹措2000万元资金,及时启动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社会管理创新改革试点布局情况,综合考虑农村工作基础、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首批选择了6个县500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按照“低标准起步、逐步提高和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的原则,确定按5万元/年/村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4万元,试点县投入1万元)。由试点县根据相关因素确定各村具体补助标准,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县提高补助标准。

(二)扩大范围

首批试点工作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中央财政追加广西20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广西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等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据此,广西使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迅速推进第二批试点工作。按照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建设内容和补助标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再择优选择6个县50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范围,加大试点工作力度。

截至目前,广西有12个县1081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其中有81个行政村为试点县自主投入开展的试点)。

二、广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的做法和成效

(一)依法行政制度先行

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广西财政厅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补助标准以及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强调试点建设内容是农村公共服务的运行和维护。具体包括:村内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和田间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村内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美化农民居住环境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卫生室、幼儿园、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以及生活生产资料超市等村级综合服务场所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村内农民生活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二)强化管理约束有力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按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管理方式使用管理,做到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等“三个环节”群众说了算。实施过程做到公开年度资金规模、公开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内容、公开资金使用结果等“三公开”。财政资金不准用于村级组织运转、不准用于村组人员的补贴和村务接待、不准把钱分发给村民个人等“三不准”。项目推进过程做到有章、有人、有钱、有约、有查等“五有”。这些规定和约束,进一步强化了项目资金管理。

(三)绩效考评奖优罚劣

广西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市、县级自评和省级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工作。并建立绩效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考评结果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参考因素。在安排下年度资金时采取考评结果优良者继续支持、合格者调减项目村个数、不合格者淘汰的方式予以奖优罚劣,同时通报绩效考评结果。

(四)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一是进一步转变基层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成为为农服务最有效形式之一,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是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面,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填补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管护投入的空白。

三是综合考虑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加强统筹协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支撑平台,打破重建轻管局面,以管促建管建结合,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三、广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投入总量及试点覆盖面偏小。

2014年广西共开展了两批试点工作,财政总投入只有4000万元。从试点村层面看,全区共有15000多个行政村,而被列入目前开展两批试点范围的行政村只有1081个(含81个县级自主开展的试点村),占比7.2%。从试点县层面看,全区共有113个县(市、区),而被列入目前开展两批试点范围的县(市、区)只有12个,占比10%。由于投入资金总量有限,试点覆盖面小,无法在全区范围广泛开展试点工作。

(二)补助标准偏低。

广西区财政厅印发的实施方案规定试点补助标准为5万元/年/村,补助标准偏低。一方面,试点村、试点县普遍反映补助偏低,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与同样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省份相比标准偏低,目前其他试点省份的补助标准大多数为8万元/年/村。

(三)基层工作有偏差。

广西区财政厅在已印发的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中,都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和补助标准,在组织项目申报和批复项目以及下达资金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资金使用管理和各项工作要求,但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基层人员理解和运用政策有偏差,没有准确地贯彻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个别项目单位出现工作进度偏慢等现象。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一)政府重视主导,协调统筹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重点,应由政府主导,同时充分调动村两委、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要确保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试点市县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周密精心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靠前指挥,统筹推进。

(二)厘清职能责任,各方参与支持。省级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制度建设,明确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实施重点,确定试点规模和范围,制定实施方案,按程序报备国家有关部委,同时做好资金筹措落实、项目建设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地方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负责示范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密切部门合作,注意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协同推进。同时,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跟踪了解,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要注重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农村群众积极投身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注重与相关专项资金的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资金的整体合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三)统筹规划重点,分步有序推进。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结合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现状,统筹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要重点支持当前公共财政尚未覆盖的村内户外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项目,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制订分步实施方案,做到有序推进。

(四)试点先行推进,体现民主决策。推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改革试点,旨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集体和个人参与、社会资助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多元稳定投入机制,着力解决村内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的运行和维护问题。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要采取先行试点、封闭运行的办法,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进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和支持地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项目决策严格执行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充分体现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

(五)政府地方合力,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增加自治区本级财政的投入。逐步扩大试点覆盖面,适度提高自治区财政的补助标准。二是激励县级财政投入。把县级财政投入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予以奖优罚劣,激励县级财政投入。三是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行政村应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带动、土地经营、服务创收、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乡村旅游等途径,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增强村级保障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能力,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六)加强指导监督,提高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对试点县示范试点工作的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和了解示范试点工作的新情况,积极稳妥地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认真总结推广先进改革经验。二是加强对各试点县的政策培训和业务学习,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变形,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沿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推进。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维护可持续、服务有依据、评价更科学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模式,形成以标准化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广西财政厅农村处)

上一篇:十九届五中全会主题教育心得2020下一篇:做书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