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

2024-05-15

中庸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中庸读后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中庸”

——读《中庸》有感 上饶市实验小学

龚射祥

题记:

中庸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糟粕,认为中庸思想让人保守不前,庸碌无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事实是如此吗?恰恰相反,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也就是中庸是至诚至性,中正不偏,坚定理想,不改初心。中庸之道,虽逾两千多年,然对于今人,仍不失“为人处事”之道也!

中庸是什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开篇就告诉我们,中庸是天下之大本,要不偏不倚,不变不更;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要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其中尤以“慎独”最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该中规中矩,慎独自律,这才是“君子所为”。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沦落到“小人行径”。是故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人性的本质回归。然而现实世界的战乱频仍,职场生活的追名逐利,中庸之道已经改头换面,抑或难觅踪影。所以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对当下人来讲,一言中的。因此我认为,为人处事更要大力提倡中庸之道!

第一:中庸说容易也难。

中庸是指所有人,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为人之道。比如《礼记》里面讲:“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出必面,反必告。”你们说以上事情做得到吗?做得到,不就是照顾和尊重父母吗?只要你想做,真得很容易。给父母装一台空调,你不久解决了“冬温而夏清”吗?每天早上和晚上给父母请安,应该不会太难吗?外出和回家给父母讲一下,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说,中庸之道很难实行,原因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从中可见,只有贤明品高的人,才有可能做到。放眼当下,聪明者多如牛毛,愚蠢者不乏其人,贤智者比比皆是,不肖者不见减少,此四者都实行不了中庸之道。其实孔子早就准备了做到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按照以上五种方法去做,坚持到底,必定会圆满功成。可是孔子后来又不想传道了。他认为要做到这五法,难在持之以恒,难在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有大毅力和大品格的人,才能达成中庸之道。古之周公如是,近代孙文亦如是。然如此翘楚人物,只能是高山仰止。

第二:教育可以来点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告诉我们,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如当老师的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来教育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因盲目攀比学习成绩,而擅自增加作业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想拔苗助长,一蹴而就,你们说可行吗?语文学习是如此,其它学科亦是如此。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庸之道。

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课吵闹的学生,不做作业的学生,打架相骂的学生,对此发火、责罚和告家长往往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找孩子们谈心,查找其中原因(切记教师要做到心情平和,怀揣恕人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其回归正途。这也就是教育学上常说的“正面教育”。学生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天生的,而是懵懂所致,教师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吗?育人,采用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发而中节”,则一切皆可释然,也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中庸是安心良药。

生活工作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无奈,忧愁不安的事情,如家庭变故、工作烦恼、钱财损失等事件。处理这些事情,需要采用中庸之道,达成“当下心安”。如亲人离世、职称不动、遭遇诈骗等不幸事情,委实让人心痛不已、愤懑不平,如果一时想不开,就会抑郁难却,甚至会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们不妨采用“中庸治愈法”,喜怒哀乐之未发,即暂时隐藏起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中”,结束之后,再调理情绪,寻求最佳应对策略,也就做到“和”。致中和,自然就心结顿开,“南山”可见了。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偏不倚,坚守而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世人皆浊我独醒。”三闾大夫汨罗江之绝唱,你说强不强?两千多年过去,余音仍是绕梁不衰。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湍流险滩、污人浊事,如何应对?是随波逐流,还是不偏不倚?是坚持操守,还是改变志向?取乎前者,或许风调雨顺,前途荣光;取乎后者,可能荆棘满途,前景黯淡。我认为应对良药还是中庸之道。遇到挫折和顺它,中立它,坚守它,挫折也就平坦和顺了。

当今社会,有太多诱惑陷阱,会让我们迷失;更有太多杂乱纷争,会让我们烦恼。为人处事,我们最好采用中庸之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地位,都能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不作非分的期待。如此一来,诱惑陷阱和杂乱纷争不也就烟消云散了吗?活在当下,不可须臾离道,取乎“中”,发于“和”,中立不偏,不改初心,你必将找到最明朗的为人处事之道!采菊东篱,不经意间,“南山”已经走进你的心里了!

篇2:中庸读后感

这三种解释对我来讲,首先我觉得说得都对,其次我看《中庸》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我是要弄明白的,如果我是因为《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我必须得看。那这本书我会看得很吃力。以前看书兴趣是第一位的,现在看舒适实用是第一位。因为我意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自己可以随意的去挥霍。我现在选择看书,就需要满足两种条件。读后感·第一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第二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里讲的生活需求,就是可以改变我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状况。那么我看《中庸》就一定要自己能用上为主。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的话,《中庸》我的理解就是用中,就是中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能指导我们生活的状态的,就是日用平常的一些东西,它不会脱离现实单独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庸》就是日用,平常也未尝不可。中庸成书于20xx多年前,20xx多年前到现在依旧在日常当中存在的,也就是不易变化的。这三个方面完全可以穿起来看,对我而言是这样的。

篇3:《中庸》之“中庸”三维度释义

一、中庸之道

提到中庸,人们会自然将之视为一种高深莫测的儒家境界。从本体论角度考证,这种境界就是“道”———“中庸之道”。这里的“道”是事物运动变化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事物按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中庸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原则,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中庸》直接阐释中庸之道的内涵之处并不明显,但对中庸之道的定位却贯穿全文,流露于字里行间。《中庸》开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纲领)。在此,子思把中庸的概念从“折两用中”的方法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将之视为源于天而不可改变的“道”,作为客观形态和普遍规律,用中庸之道统领全文。并进一步阐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纲领)并指出“中”与“和”是宇宙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同时强调宇宙万物唯有各得其“中”,即“致中和”,才能做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化生万物,使万物相依相生。文天祥在《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卷又将中庸之道进行了拓展,指出:“中庸……圣人之久于其道,亦法天地而已矣。”也就是说,中庸之道为天地之道,亦是为人行事之道,推而广之,力而行之,则会天人合一,贯内外,统知行,合人我,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无间。

二、中庸之德

中庸不仅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对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和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是中庸的第二层含义,即中庸之德。细读《中庸》,我们不难发现,全文至少有六处反复强调中庸之难,如“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道其不行矣夫!”(第五章)又如“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第九章)。这些论述,并非讲中庸之道难以把握,而是论证行中庸之道需具有的中庸之德难以形成,做一个真正拥有中庸之德的君子是困难的,这正是从中庸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中庸》讲中庸之道并非目的,它最终要落实到中庸之德上,要人们谨记“庸言”,践行“庸德”。通过对《中庸》的分析,我们可将中庸之德概括为诚德、仁德、智德、勇德,其中,诚德是中庸之德的最高层次,仁、智、勇三德是中庸之德的具体体现。

1. 诚德。“诚”,是《中庸》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是中庸之德

的最高境界。“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第二十章)《中庸》赋予“诚”本体论和道德论的双重含义。就本体论意义而言,天道之诚是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及自然万物发展运行的规定性,这应属于中庸之道的范畴。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1]就其道德意义而言,人道之诚是一种人性之善,是“天下至诚”。所以,“诚”不只是存在意义上的“真实”,还有道德意义上的“诚实”,包含着目的性的善,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诚德。诚德,一是成己,“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即通过明诚的方式,即教育、学习的方式明晓道理,提高觉悟,达到内心真诚。二是成物。子思言:“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第二十五章)。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己”虽然是诚的主要工夫,却不是目的,“成己”的目的是为了“成物”。通过“成己”,使己尽性,而后才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同时,随着“诚”的不断深入,随着“成物”的不断扩大,又反过来促使诚的主体的道德修养日益增进,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达到“与天地参”的道德境界。

2. 仁德、智德、勇德。

《中庸》第二十章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知(通智,智慧)、仁(仁爱)、勇(勇敢)三者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被誉为通行于天下的三种美德,也是维系五种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交往的根本途径。可见,中庸之德具体体现为仁德、智德、勇德。所谓仁德,“仁者,人也”(第二十章),就是说,仁德属于人,人就应该有仁爱之德。仁者,立人达人,修身养性,孝敬父母,互相亲爱,取信于友,以“仁政”治天下。仁德应列三德之首,“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这里的“勇”,应是与公众公认的美德相关的“勇德”,知耻为勇,见义敢为是勇,为仁义舍生忘死是勇。敢勇,必仁;要仁,需智。智就是知识的积累,有智就能辨是非,有智就知好学;学仁,才可仁;有仁就明爱憎,就有与不仁不义作斗争之勇。惟三德交互,方显仁智勇。

综上,以诚德为统帅,集仁、智、勇三德为一体,共同建构中庸之德,这是“中庸”核心之义。中庸之德,是君子道德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个人修生养性之根本,也是治国平天下之要义,“故君子尊德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第二十七章)

三、中庸之法

言道,讲德,必应行法。中庸之法,即行中庸之道,实践中庸之德的方法,它是更好的领悟中庸之道,更好的修行中庸之德的途径与渠道;也是将中庸之道上升为主观意识的中庸之德的桥梁和纽带。

中庸之法,首先体现为“折两用中”的方法论,“折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第六章)。“折两”,就是把握事物的两端,让它们统一在和谐的共同体中;“用中”就是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做到恰到好处。要正确理解这一方法,关键是对“中”字应有正确的把握。这里的“中”并非指毫无前提的中心、中间点、等分线,而是指在坚持中庸之道,即遵循原则、规律的前提下寻找最恰当之点。子思将之表述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折两用中”的“中”包含两层意思,未发的中和发而后取中而不偏的和。正如朱熹所言:“《中庸》之‘中’本是无过无不及之中,大旨在时中上……未发之‘中’是体,时中之‘中’是用。‘中’字兼‘中’‘和’言之。”[2]中庸作为“折两用中”方法,就是将“中”与“和”有机结合,实现目的与效果的完美统一。

在“折两用中”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子思在《中庸》一文中,具体阐述了用中庸之法应坚持的三原则。一是“正其位”的行事之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十四章),也就是讲君子安心于平常的地位,去做应做的本分事情,“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同上)如此“正己”且不苛求于人,才能真正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同上)。二是“明哲保身”的立身之道,即“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二十七章)即“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躯之谓也。”[2]要做到明哲保身,首先是心中有正理在。为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在“国无道”时,卧薪尝胆,不做无谓的牺牲而保存自我,这才是行中庸之法的“明哲保身”之义。三是“微之显”行为方式。就是要求人们从细微入手,从小事着手,不“素隐行怪”(第二十一章),不夸大其辞,在隐微之处慎独其身,达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同上)的境界。

中庸之道、中庸之德、中庸之法,三维交互,乃《中庸》之“中庸”之真谛也。

参考文献

[1]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6.

篇4:“中庸”之道

近来做了个梦:在地铁站中,一位陌生男子拿着一部手机向我走来,要我帮他拍张照,还未接过手机,其便将手机狠狠摔在地上,瞬间出现一群男子将我团团围住,让我赔一万元钱。我很确信,在场群众是目睹全过程的,却没人帮我解围,当对方拿起凶器的一刹那,我被吓醒。

有趣的是,在梦中,我在要接而没接这部手机时心里也曾嘀咕是否会被讹上,只是对方摔得太快。后经反思,做这样的梦不足为奇,身边看到的类似新闻实在太多,而关键词是——冷漠。这算是中庸之道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今年,我在商场丢过一个钱包,贼溜了之后,在场的售货员、路人纷纷给我形容贼的体貌特征与穿着,着实让我哭笑不得。

中庸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如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等。就我的理解,中不是走中间路线的和稀泥;庸也不是庸碌俗气,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中庸演绎成了隐藏自我判断,做没有主见的和事佬。事实上,中庸中的“庸”也可以理解为包容大度,正因为我们没做到“庸”,便将“中”的指导思想变了味儿。

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些所谓的“至理名言”,如“用十年学讲话,一生学闭嘴”之类的。诚然,这样的“至理名言”确实是实用主义的代表,却不折不扣与中庸的思想相背离。有了这样的思想,做我这样的梦便是应验了人们与思想相对应的行为。母亲曾教导我:“可以持不同意见,但要容纳别人与你不同的意见。”这就是中庸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很佩服她。然实话实说,母亲能有这样的思想源于她接触社会较少,在社会中,持不同意见,并表达出来其实很难,正如我们在日常写作中,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谨慎写,都要思量,所谓不偏不倚亦难矣。

文章结尾,难免“中庸”,一家之言实道不明中庸之博大,慢慢体悟,与君共勉。

篇5:《中庸》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开庭之前要认真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经验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这就需要法官有安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时化解纠葛。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就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读《大学》的另一个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没有偏私。在具体审判诉讼案件过程中,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护诉讼各方合法的实体权益和诉讼权益。作为纠纷诉讼的终极解决者,必须保持严格中立的立场,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过依法确认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的准则和对法理精神正确的理解,公允地确定哪些利益当受排斥,哪些利益应予保护,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受到同等尊重、获得同等的法律保护。

篇6:《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过程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篇7:《中庸》读后感

逸佲

虽名子思所著,其中处处渗透孔子之言,亦可为孔子所述,弟子所著。然而不管作者是谁,《中庸》之为儒家思想一大核心,当之无愧。

《中庸》一共分为三十三章,原本是《礼记》中的时候一篇,宋代大儒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分割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中庸》居于《四书》末尾,下达“五经”,上连《孟子》,承上接下,思想深邃,“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程颢、程颐)

我读此书,大概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其中断断续续夹杂着去做了一些其他事,实际上读完此书大概只用了两天。两天,四十八小时,读这几千字的文章,还是太少了。中庸的思想至深至遂,初读之下倘若没有名人大师的注解,倘若缺乏基本的文言素养,缺乏《大学》、《论语》、《孟子》这几本书的积淀,读这本书无异于嚼蜡,如同只手览月,不觉其厉。会觉得满篇胡话,大言不惭,奇形怪状,乱七八糟。

翻开这本书,包括这一系列的先秦文学作品,都能浓烈的感觉到《诗经》在其时代的广泛作用,以《中庸》为例,在全书各处,在全书末尾,都集中运用《诗经》中的词句进行义理的阐发。如约定俗成一般,“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成为了当时士人以上交流、传达思想的语言工具。再浅显易懂的道理,或再深奥的哲理,只要通过《诗经》,都能讲的很透彻,很直白。

《诗经》等语言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给后人读者(诸如我)制造了语言障碍:如何透过文本去获取其背后蕴藏的知识。晦涩难懂的字词意象,简单粗暴的语句结构,模棱两可的注解翻译,对我理解文章背后儒家思想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个过程中,寻找注解和举一反三,经验类比帮助我加深了理解。就拿本次的《中庸》来说,到来翻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尼玛,何为天命?何为率性?何为修道?何为性?何为道?何为教?种种问题都摆放在我们面前。自然,你不能理解这些,也无须继续深读。如果你能继续读下去,相信你也能慢慢的有所理解。

紧接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先解释名词,然后得出结论,找出特点。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一点跟《论语》某些句子很像,甚至有许多句子都完全相同。如果你接着读下去,会发现很多这样的“老朋友”。不过由于阐述的道理太过深奥,少了那一群有趣的弟子,少了那一份寓学于乐。整体感觉又像老子的《道德经》,在中庸之道的阐释和表达上,义理的深挖上,(隐约感受到朱熹在岳麓书院谈论中庸之道为什么谈论这么久了),都偏向于人生光明大道的解释。而“中庸”就成为了它必然的产物。

在谈论何为中庸之前,我还有一点感悟,那就是从第二十章开始以后,一直到全书末尾,都贯彻出一个“诚”字,一个中庸之道的至诚之道,一个至诚如神,至诚无息的无上法则。前讲大道,后讲实践,颇有借鉴意义。

一般来说,读国学经典第一遍不适合发表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因为从整体的把握上,整本书的理解上,记!忆!上!都有所欠缺和不足。譬如我写到这里,整本书大致的内容我已经忘得“差不多”,除了极个别主要的思想,贯穿全文的道理,我脱离了书本还能说得出,其余的要我“凭空捏造”,显得十分困难。——这似乎也更加说明,读此类书应当多读多背多悟多实践,至少应当读三遍,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一章开宗明义,从大入手,提出“天命”、“率性”、“修道”,提出君子,提出慎独。可以说全书的几大核心慢慢浮现,紧接着讲述中、和,我认为此最为接近中庸的字面意思,中,不偏不倚,适可而止,合乎自然,无过之无不及,如喜怒哀乐人的情绪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那样;庸,普遍,寻常,如人的情感表现出来之后,和谐动听,不与自然之道相违背,是和,是发而中节,更是合乎大道,合乎自然规律。

中庸作为人最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一时之间,难以言尽。还有很多,限于篇幅,限于时间,不作延伸,待二周目时再仔细阅读,融会贯通之后在做深入、进一步的阐述。

篇8:中庸不平庸

尚酷就像它的名字含义——撒哈拉吹向地中海的沙漠热风一样,第一代尚酷便以沙漠热风的姿态席卷了整个跑车界。扁平的车身,宽大狭长的进气格栅加上凶悍的大灯,给人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前卫潮流”是业界乃至大众对尚酷的评价。

这辆车的避振选用了KW出品的Clubsport 3-Wayo这款避振曾先后用于保时捷911、宝马M3、日产GTR、三菱EVO、奥迪TTS等,可见它与竞技绝对脱离不了干系。之所以选择这款避振,因为对于尚酷R这种本身操纵性很强的车,要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太难,但在适中的价格区间内做到可真的要花费不少心思。而且还要在满足操纵性提高之余又不会太过极端,这款避振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接下来是进气系统的强化。正如人只有呼吸舒畅,饭才会吃得香,觉才会睡得甜,干活才会有劲。车子也一样,良好的进气系统不仅可以提升发动机效率,还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而进气要顺畅,排气当然也要顺畅,一“吸”一“呼”两者协调才行。良好的排气系统,除了要起到波峰匹配的效果之外,重量也是越轻越好。

进排气的改装其实是为发动机改装做铺垫的。原厂的尚酷R20TSI EA113发动机就动力来说已是相当不俗:256hp最大功率,350Nm的峰值扭矩配合6挡双离合变速器堪称一绝,6s破百的实力在国内也不是什么车都能比的。不少尚酷R车主都有疑虑,对于一辆前驱车,动力有必要再做强化吗?答案是,当然!如果是平常在街道上开的尚酷R,256hp绝对够用。不过既然把这辆车要打造成性能典范,动力不破300hp说不过去。所以移植了K16的涡轮,使尚酷R最大功率定格在了390hp。EA113发动机型号虽老,但铸铁的缸体强度大,非常皮实耐用,特别适宜以加大涡轮的方法来压榨马力,并且不必对机体零件进行过多的补强。

尚酷R有前驱车天生的缺陷——推头。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推头现象,特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改用轻量化的翼子板和发动机舱盖、换上钛金排气中段、换上好轮胎、轮圈等。改装车的过程就应该是哪里弱就加强哪里,不走极端、全面晋升的过程,这辆尚酷R的改装正好做到了这一点。

篇9:中庸读后感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2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3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4

我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5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读后感6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篇10:《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

《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篇11:《中庸》读后感作文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中庸》是这样说的:“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世中,达到“中和”、“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和谐”。而且,“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与外界有必然联系的人所不可否定的。孔子仁学思想的两大内容就是“仁者爱人”、“克以复礼为仁”,孔子中的“仁”具有强调突出政治、注重主体修养、侧重抑制个体的特点。孔子以“仁”为儒学的根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这是与现在在推行的“八荣八耻”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互照应的。

由此可见,“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我们对待“中庸”思想要像对待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从修养自身和交往处世两个大方面,将其中有现代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阐释,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在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庸读后感】相关文章:

子思和中庸读后感04-25

教师读大学中庸读后感12-29

中庸中庸范文05-18

中庸心得05-23

中庸文化05-29

中庸全集范文05-18

中庸课件范文05-18

中庸心得范文05-18

中庸读书感悟04-17

《中庸》第二节05-19

上一篇:期末复习迎考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五一晚会串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