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课件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中庸课件范文

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要得要不得 柴玉萍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2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此谓,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真的是中庸就好吗?我不敢苟同,纵横中国史,许多国事许多人深受其害,深苦其中。

《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选择中庸之道,莫须有致死,一代名将,叱咤疆场,杀敌无数,如此惨死,实有不值。个人生死事小,大宋江山顿成危厦,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人死于战乱。岳飞中庸,中庸宋亡。

明有崇祯帝,杀崇焕。‚依律磔之。家属岁十六以上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崇祯帝觉得自己处置的很中庸,很宽容,只磔袁崇焕一人,充军其妻子兄弟,而没有像《大明律》规定的那样,

1 满门抄斩。袁崇焕被一刀一刀地活剐,城中百姓蜂拥而至,看着袁崇焕血淋淋的身躯,听着袁崇焕痛苦万分的呻吟、嘶叫,用最恶毒的言辞诅咒袁崇焕,再吞下那一块块血淋淋的皮肉。崇祯帝‚中庸‛,造成千古奇冤,明亡。

现代,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好国内外的矛盾,如果国家还是用中庸之道去处理,国家将永无宁日。这儿有个很好的例子,孔子有一次用中庸之道去劝说土匪改邪归正,如何啊?差点被土匪杀了,吓得赶紧跑了回来,不敢再去了。国际问题也是如此,孔儒的中庸之道要不得。

再举个例子,单位实行年末考评,本意是要人人进取,择优而为。而在现实中,有些小人对真正工作或领导赏识的人恨之若骨,屡屡制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唯恐领导不以己为重心,事实上是威吓领导,领导中庸就只有委屈于恶势力,结果只有一个,‚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儿,考评反成了小人动手脚的最好武器。有些人从事的工作,若取中庸之道,会送许多人情,皆大欢喜;若认真严格执行规定,会得罪一些人。所以,赵双连董事长讲话切中利弊,任人唯贤,不简单以票取人,若都做老好人,谁做事?!

那么,中庸之道错了吗?我认为,中庸适应于教人仪体大方,进退得体,劝人为善,这是社会教化永远少不了的主题。真正在处理国事、世事时,中庸思想要不得! 二O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中庸》强调以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虽不乏迂腐之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剥离这些文字和制度上的局限性,其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换言之,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仍能感受到文化精神深度的共鸣. 进一步研究中国儒家的历史命运,对理解《中庸》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无疑有重要意义.儒学绵延流传长达2500多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深入研究值得总结的现象.透视儒学发展语境中的《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有必要考察包括《中庸》在内的儒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困境和问题:

儒学在时代发展中修正和改变谱系.儒学诞生时,儒由相礼的职业团体转化为学术教育团体,开创了学术下私人的局面.孔子全力推进儒学而处境艰难——奔走于列国并饿于陈蔡,前后达13年之久,而孔子在政治上真正得到重用并贯彻自己学说的机会却很少.孔子身后儒学分而为八. 战国荀子并没有将儒家看成铁板一块,相反,他将“儒者”按人品分为四类:俗人、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这种区分,超越了孔子和《中庸》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二分法,在儒家内部将儒者分成由低到高的四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儒家从此以往就长治久安,儒学也没有就此永远成为中国的中心意识形态.事实上,“独尊”的儒学,在政治主张和理论形态上都背离了孔子儒学的原貌.何况独尊儒术只不过大体确定了儒术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的基础而已,其它学派并未被废止.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召开儒家经学会论“五经”之同异.最后将梁丘的《易》、大小夏侯的《尚书》和谷梁的《春秋》纳进了官学体系.后来,时为太子的汉元帝对其父宣帝的治国之道劝谏:“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马上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司马光认为:“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甚矣哉!”

秦用法家,汉用儒家,魏晋至唐,佛入中原,老庄亦受重视.到了宋明,儒学的绝对地位才被真正确立起来.但不能忽略的是,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而明初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叶更是完全闭关封海,使中国封海长达400年之久.中国在失去了对世界开放的重要历史契机,儒学从儒学的神学化和儒学的哲理化中,走向了儒学的颓败化和儒学的祛魅化. 在我看来,当代儒学从其诞生起,在其三个层面在都遭遇了一步步的困境: 第一,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效.不管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都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儒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已经丧失,再想恢复“独尊儒术”的辉煌事实上已不可能.可以说,从汉唐的经学诠释系统“十三经注疏”到宋元明清的经学诠释系统“四书五经”的转变,随着《中庸》、《大学》的地位上升,反映出中国思想史上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空前重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已经衰微,而作为人的哲学的儒学有可能焕发出历史人文风采. 第二,儒家思想必须在返身与个体心性修为中,放弃意识形态的诉求.不难看到,知识分子对“天下”精神的追求,无论是《中庸》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还是《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都给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担当天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真正的知识分子会永远坚持这一高标准.但是,我仍不无担忧地问: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否还有承担“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气概?心中是否还有“天下”?手中还有没有“公器”? 第三,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庸思想遭遇西方“竞争哲学”和“丛林法则”的挑战,使其在日常生活的进退应对中显出了弱势,坚持宽厚中道的儒学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遭遇到了危机.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孔融让梨是儒家美德的体现,但在当代社会中“孔融为什么要让梨”成为了一个问题.西方教育体制实施的全球化的竞争教育,构成对“孔融让梨”的批判.对美国人而言,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不能“让”而要“争”.事实上,今天的教育全球化奉行的恰恰是“争梨”教育模式,而不是“让梨”修为模式. 直面当代儒学三重困境我意识到,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第二层面的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第三层面的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和东方文化振兴的意义. 就正面价值而言,《中庸》弘扬孔子“忠恕之道”和《大学》“挈矩之道”,坚持在制约自我欲望达成中和平衡方面,对社会的精神生态和人的心理和谐都有其价值.人们践行中庸之道,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不怨天尤人,至诚尽性,中正平和的境界.在坚持至诚和谐中,当代人放弃“我执”,就有可能激发自我的善良天性,尊敬自然万物的本性,参与天地化育万物,找到人类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思想在现代性的困境和现代性的恶果中,将以其自身不偏不倚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正平和的价值构成,抵制放纵情感欲望和唯理性的偏颇,坚持辩证看待社会和人生,透析人性的弱点,使人类重新看待东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避免在现代性的误区中,将人类引入“技术的夜半”和“发展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今日重温《中庸》,也是通过回忆唤起曾经被遗忘了的东方思想文化经验,而打开面向更高生存形式的可能.自我看来,今天众多的重要理念和政治命题或多或少与“中庸”相关.诸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成己成物”、“过犹不及”、“通权达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己达人”,“居安思危”、“多难兴邦”、小康社会、与时俱进、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等等,其中都寓含了中庸的哲理与方略. 就历史局限性而言,《中庸》中有不少过时之语、腐儒之言、不合时宜之句,需加以分梳和批评.《中庸》思想的局限性无疑是当时时代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和意识形态僵化所决定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中庸》思想在处理矛盾中过分强调保持中立稳定,而忽略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对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质变飞跃未能参透,加上过多的君臣上下的统治术于其中,形成一些哲学思想的硬结和政治思想的缺陷.但我仍然认为,《中庸》一书时代的合理性大于历史的局限性,书中精彩高远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其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智慧在今天更显出了精神魅力,值得阐释和发扬.

第三篇:中庸

《中庸》

1.【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知人】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正心】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xiǎn)能久矣。”

4.【正心】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xiào)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5.【修身】子曰:“道其不行矣夫(fú)!”

6.【审问】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hǎo)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7.【明道】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 )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8.【正心】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失之矣。”

9.【正心】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0.【明道】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rân)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11.【正心】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12.【知物】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yù)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yuān)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3.【笃行】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nì)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zào)慥尔!”

14【修身】.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ì)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zhēng)鹄(gǔ),反求诸其身。”

15【齐家】.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lú)。”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16.【齐家】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ěn)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17.【知天】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ǎng)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18.【齐家】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zuǎn)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19.【齐家】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20【治国】.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shài),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zhāi)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1【知性】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2.【诚意】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3【诚意】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24.【治国】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xiàn)乎蓍(shī)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25.【诚意】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dào)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6.【博学】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fú)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quán)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yuán)鼍(tuó)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27.【修身】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dǎo)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其此之谓与!

28.【明道】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qī)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29.【明辨】王(wàng)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wù),在此无射(yì);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30.【知法】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dào);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31.【修身】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zhāi)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pǔ)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xiàn)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yu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yì)及蛮貊(mò),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32.【诚意】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zhūn)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33.【正心】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fū)钺(yuâ)。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bì)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yǒu)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xiù)。”至矣。

第四篇:<中庸》读书笔记

相较《大学》、《孟子》、《论语》而言,更偏爱《中庸》。“中和”天下的根本,最美好的德行。在短暂的篇幅中,体会甚深。将个人喜欢且颇有感触的句子罗列如下: 1:君子之道费而隐

坚持君子之道难得,坚持“中和”美德更是难得。

2: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以人治人,帮助他人改正并停留在中等的需求之上。宽恕、体谅别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强加于他人。 3:庸得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好吧,圣人亦如此,惭愧!想到了“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想想也是,任何事情好像都是忠信得之,骄泰失之。

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以俟命。

最钟爱的一段了,可能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太多的东西迷乱了双眼,误入所谓的“捷径”,领悟时却为时以晚。但好在,醒悟终究胜过沉醉在这看似美好的梦境里。路终究是自己一步步脚印走出来的。别再给自己的过失找借口,其实问题就在于自省。补充:自己的毛病,特用标记。

5: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生之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原只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出自李白,想来这句话也包含了“天生我材比有用”这层意思吧! 6:治理国家有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精辟的治国之道

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更加清晰的解释了何谓“圣人”。标杆在这,立杆见影,足与不足,自行参透。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关于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做到以上几点的人想不变得聪明都难。

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好像就是写给自己的,针对自己的。如果能做到就会变得睿智,这点从来都不质疑。事实确实如此,练字应该是最好的说明吧!凡是都具有双面性,扬长避短才为上策。补充:写给自己,留给自己。 10: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诚信的人,自己成就自己,而人生的道路,是自己的道路。诚信的人并非只成就自己,还成就万物。 诚信的人自己成就自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至于后的两句,不知道是否可以列出这样的公式呢: 君子=诚者=圣人=具有大爱的人

曾经考虑过,儒家之所以被各封建王朝推崇,主要原因还是它们的核心思想便于封建统治者统治。在儒家学说中,将君主誉为“天命之人”,还以为儒家学说单为君王服务了。因为听过这么一则故事“为吏枉法”。子路为蒲地官员,为民修水利,与民同食。孔子训导说:“地方官私人赈灾是陷君主于不贤之地。”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因为地方官为民父母,他们代表君主管理子民。但从大爱的角度来说,最后一句似乎与墨家的“兼爱”相似。

第五篇:中庸品鉴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而《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所以说,尽管《中庸》篇幅较少,但是确实理解认识的最深的进修。

有时候我就在想,是什么造就的《中庸》,是儒家的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那么我们又不禁提问,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天人合一又作何解?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最后,那么什么又是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致命水蛭范文下一篇:造梦空间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