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2024-04-29

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共11篇)

篇1: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书香校园,引领孩子走进经典,走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书香校园。3月4日,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如期举行。

学生们按照小学古诗文推荐目录,热烈响应,不仅参赛热情积极高涨,更加表现出对中华古典美诗文的痴迷与热爱,自觉营造出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赛前,各班都非常重视,精选诵读篇目,反复排练,认真准备。比赛中,学生们情致高昂,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表演诵、诗配乐、诗组合等多种形式精彩演绎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孟郊的《游子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那深情的诵读、激情的表演,把中华古典、优美的文字化为一曲曲悠扬的歌,一幅幅生动的画,一幕幕感人的景。孩子们用各种形式诠释着经典、演绎着经典、传诵着经典,让中华经典的音韵在校园上空回响,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心头荡漾。本次活动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自律自强的精神品质。

篇2: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大 赛 通 知

为进一步引领全市小学生快乐成长,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促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工作在各校的开展,我市决定举办沁阳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小学生作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搭建鼓励全市小学生、教师和家长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享受经典的平台,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领悟中华文化的思维智慧,践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二、组织形式

(一)参赛对象:全市在校小学生,按学段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为1-3年级,乙组为4-6年级。

(二)赛制安排:为进一步与学生日常学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本届作文大赛采取月赛制办法,即从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为期3个月,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大主题下,每月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九月份主题是:快乐、思念、师生情)以后每月 主题从全国大赛官方网站http://jiaoyu.139.com查看(需先用移动手机号免费注册登录进入后才能查看和上传作品)。

(三)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须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大主题下,以当月确定的小主题撰写作文。

2.参赛作品体裁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3.参赛作品字数要求:甲组300-500字,乙组500-800字。

4.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的原创作品,参赛作品及其片段不能发表在其他媒介上,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一律认定为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四)参赛方式:各校自己先将作品电子版(注重质量,篇幅不限)上传至大赛官方网站http://jiaoyu.139.com,再将每月上传的总篇数和挑选出的优秀作品(每个组别各2篇)于每月30日前发至hnqyyw@126.com。联系电话:5631535。

(五)奖项设置:

(一)月度奖

1.月度最佳作文奖10—15篇:获奖者将获得由教研培训中心颁发荣誉证书。

2.月度优秀指导教师奖:每个组别月度最佳作文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均获得月度优秀指导教师奖,由教研培训中心颁发荣誉证书。

(二)奖

优秀组织奖:根据各校月度奖得奖情况和网上上传作品获奖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

活动结束后,教研培训中心将对各单位上报的作品数量及质量进行量化排序,并进行全市通报。

沁阳市教研培训中心

篇3: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部署,结合白云区2011“书香白云”全民阅读活动和“白云区第三届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庆祝建党90周年,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比赛时间:2011年10月26日。

三、参加对象:全校所有班级。

四、表演内容:参赛的经典美文需围绕活动主题进行选择,可以是古典诗文,也可以是近现代的经典名篇;可以是单篇,也可以是多篇,并可进行内容的剪裁和重新组合。建议从学生已学习过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也可选择课外篇目。

五、比赛形式:

(一)此次诵读比赛为集体诵读的形式,全班参加,表演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

(二)鼓励教师、家长与学生同台诵读,教师、家长参与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10%。

(三)表演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伴舞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作特别加分)。诵读时要求脱稿,诵读时道具自备,配乐伴奏带自备。参赛人员要服装得体、大方,能体现当代小学生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历史背景。鼓励形式创新,但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避免喧宾夺主。

六、评分奖励:

(一)分组:分高、中、低年段进行比赛。

(二)比赛评委:评委由学校领导、各科任教师组成。评委将根据上报的节目内容、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者的表演情况进行现场评分。

(三)各年段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以及组织奖若干。

**小学

2011年9月26日

附件2:

白云区第三届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

大赛评分表

篇4: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通知

◎比赛时间:4月24日(星期五)下午2:00

◎参赛内容

1、语文新课标规定的7—9年级学生必背的古典诗词。

2、语文组下发的《课外古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3、现当代名家诗歌散文精品。

◎评奖办法

个人奖评奖办法:按单个节目分数排名,第一名节目一等奖,第二名节目二等奖,第三名、第四名三等奖。

集体奖评奖办法:按集体诵读成绩总分各组奖前二名。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个人一等奖和集体奖的班级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

◎参赛要求

1、可以为朗诵、配乐朗诵、表演诵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班大胆创新。

2、参赛作品为:(1)全班集体诵读,不少于5分钟;(2)参赛选手诵读,每班一个节目,不超过4分钟.若有配乐,请将配乐碟片、MP3等调好,并提前与广播组联系。

◎评分标准及评奖办法

集体诵读评分标准满分为10 分。

1朗诵整体效果好,感染力强。4分

2声音宏亮,节奏感强,语气语调把握好。4分

3服装整洁,队型整齐,上下场有序。2分

个人诵读评分标准满分为10 分。

1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2分 ;

2语调、语气、节奏把握到位,感情丰富、感染力强3分;

3举止高雅、语态大方2分;

4综合表现2分;

5朗诵内容脱稿 1分。

◎工作人员安排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牟国华

副组长:何军伟、马宏伟

二、评 委

何军伟、陈天禄、赵 华、孙学军、王树宏、蔺宏功、马宏川 董菊香、康学军、李娟红、刘洲江、巩学文、李 娟、任晓艳

三、主 持:

陈德俊 贾红梅

四、广播线路:

刘孝君 李 东

五、统 分:

稍丽丽 张丽萍 赵红叶

六、奖品书写、奖状打印:

梁思敏、郭莹霞

七、场地布置

九5班、九6班在中午1:30前布置好场地

八、班主任及语文科任教师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新集初中团总支

语 文 教 研 组

篇5:坪塬学校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大赛

一、参赛对象

各教学班

二、参赛内容及形式

(一)内容

语文新课标规定的1—9年级学生必背的古典诗词。也可拓展为现当代名家诗歌、散文精品。

(二)形式

作品诵读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13.11.29(下午)

2.地点:学校食堂

四、评分及奖励办法

(一)评分办法

1.评分采用10分制。评价标准:⑴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2分);⑵语调、语气、节奏把握到位,感情丰富、感染力强(3分);⑶举止高雅、语态大方(2分);⑷综合表现(2分);⑸脱稿朗诵(1分)。

注:评委个人打分不低于7.0分。

2.评委组成:

胡林陈天元王华汪世强刘国辉白晓辉刘庆辉席彩荷沈振龙

3.计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合计总分为个体得分(量分要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二)奖励办法

共设6个个人优胜奖及相应的优秀教师辅导奖。1-2年级1名、3-4年级1名、5-6年级1名、7-9年级3名;

五、相关要求

1.诵读形式。可以采用个人诵读或小团体合作诵读的形式;可以为朗诵、配乐朗诵、表演诵读等多种形式。

2.参赛作品的数量、诵读时限及参赛顺序。

参赛作品数量:每个参赛作品的诵读时限为3—5分钟;参赛顺序由学生个人抽签决定。

3.配乐准备。若有配乐,请将配乐碟片、MP3等调好,并提前与音响组联系,做好准备工作。

坪塬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组织人员

一、领导小组 组长:胡林

副组长:陈天元王华汪世强 组员:政语教研组成员

二、评 委

胡林陈天元王华汪世强刘国辉白晓辉刘庆辉席彩荷沈振龙

三、工作人员

1.节目主持:崔建荣郭丽萍 2.统分

魏竹莲陈小萍丁艳婧3.赛场布置

(1)横幅及桌凳:康文荣王育民徐进龙八年级学生(2)广播线路:康文荣 4.奖证打印、书写:孙国军 5.相片采集:刘莎

附件1: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议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二、胡校长讲话

三、教研组长宣读诵读规则(孙国军)

四、诵读大赛开始

五、宣读比赛结果(汪世强)

六、颁奖

七、陈校长总结讲话

八、主持人结束语!

附件2:

坪塬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节目次序单

附件3:

篇6: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继成功实施希望工程后推出的又一项具有跨世纪深远意义的社会文化工程。今天我们和板桥学区的领导、老师们一起举行这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旨在通过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加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彰显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习诵读中华优秀诗文作品,培养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广诗文经典,规范语言文字,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读经典美文”的良好风尚,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刚才大家看了几位老师的汇报表演,使我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讲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各位老师要充分认识开展“古文诵读”工程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而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范文。实施“古文诵读”工程,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中国古诗,让他们在一生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方法,这是德育、智育、美育发展的最好体现。同时诵读活动的本身,就是对孩子记忆力、毅力和意志力的磨练和提高,长期坚持下去,必将使孩子们激发主动性,培养想象力,发挥创造性。

二是要采取得力措施,推动诵读工程扎实有效、蓬勃广泛地开展。“古文诵读”工程,它将会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人文思想。实现这个目标,要靠大家的不懈努力。从我们学校来讲,语文教研组也积极申报立项了这一县级课题,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做好表率,从语文课堂开始,逐步渗透到其他学科,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诵读活动和课堂教学,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保证诵读的时间,保证参与人员,保证活动效果,真正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积淀学校人文内涵,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篇7: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篇8:诵读千古美文 传承中华文化汇报

——郴州市第四完全小学生诵读经典活动汇报材料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德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的资源。近几年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经典诗文为切入点,让学生直面经典,诵读诗文,让这些积淀着民族智慧、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经典诗文熏染孩子们的心灵,以达到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行灵气的目的。

一、环境熏染,凸显典雅的文化氛围

1、眼中有诗。走廊间的诗文长廊,精选名家名作、名言警句,形成永久性的文化长廊;操场边的诗文宣传栏,展出学生的优秀诗文作品、宣传诵读状元等,每两个月一期;《开智报》每期刊登一首名篇赏析、学法点拔;而每班教室内部的布置,则按照《诗意教室评比标准》,有各具特色的读书口号、书香飘溢的图书角、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彰显个性的作品展示台、诗意飞扬的诗文学习栏。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看到的都是优美的篇章、睿智的文字,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诗意,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

2、耳中有诗。我们还原古诗词的韵文本色,借助其与音乐的天然联系,利用学校广播站、“班班通”电脑等设施设备,在午诵、课间等时间,播放名家名篇朗诵、古诗新唱、经典音乐等。

3、口中有诗。我校已形成了“五个一”学生诵读常规:师生每周欣赏一首古诗词;师生每天诵读一首古诗词;师生每周每周利用升旗仪式,齐诵一首古诗词;学生每周收集一首古诗词。每天回家课外诵读一首古诗,由家长督促检查。

4、笔下有诗。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单一持续的刺激,会诱导抑制效应,大脑迅速出现疲劳现象,而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多读、多听、多看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动笔,抄一抄诗词的原文,写一写读诗的感受,画一画诗中的意境。每期举办一次古诗词收集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写诗、收集兴趣。

二、课堂融合,还原汉语的优雅本质

1、全面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积极探索诵读经典诗词途径。古诗词读本很多,我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和开发了校本课程《每周一诗》,其以诗歌为主要载体,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以达到增强语言积累、提高阅读水平、加强人文素养的目的。

2、以语文教材为蓝本,重点研究古诗文课堂教学

为了将在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中得到的古诗文教学经验加以提升和推广,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组织了20多名语文教师学习名师的古诗教学,如黄松舟的《走近李白》和戴建荣的《古诗两首》。其次举行了“古诗词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全校六个年级的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古诗词的教法。每一节研究课都经过了自主提出构想——集体讨论确定框架——个人设计——集体讨论——个人修改——试教——集体评课——修改——上研究课——集体评课——个人反思等多个步骤,反复研究讨论。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的循环往复,让老师们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总结掌握了其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老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愉悦。

3、以艺术课教学为突破点,深入挖掘诗文的艺术元素

音乐教学:《礼记.乐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和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是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美术教学:“琴、棋、诗、画”乃古代文人“四艺”,很多优美的诗本身就是一幅流动的画,“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此,美术课也是我校诗文吟诵课堂融合的一个研究方面。美术教师杨柏本身热爱古典文学,诗文素养较高。在美术课上,他利用手中的画笔,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放飞想象的翅膀,勾勒诗中的意境,指导学生创作了许多上乘的诗文配画作品。

三、活动拓展,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

1、诗文诵读节

每届的诵读节都与庆祝“六一”儿童节合并举行,是整个诵读节的压轴大戏。全校齐诵经典诗文,气势恢宏,作为开场序曲,让孩子们情绪高昂;特别是别出心裁地将古琴、书法、舞蹈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共同诠释古诗《山居秋暝》的优美意境,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这些都是历届诵读节的亮点,不一而足。当然,诗文诵读、古诗新唱、诗文剧、古典舞等常规节目是每届均有,内容和形式常换常新。

2、诗文知识竞赛

为了提高和保持学生参与吟诵的兴趣,我们每期举办一次诗文知识竞赛活动,每班取十名优秀学生奖励。

3、主题班队活动

每期至少一次的诗文吟诵主题班队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舞台。人人参与,内容必须围绕本期的诵读内容,强调综合性,注重趣味性。如四年级就围绕小课题《李白和他的诗》,开展了“诗仙也是凡人——讲李白的故事”、“谪仙亦是酒中仙——学李白的诗”、“李白诗歌新唱”、“李白诗歌接龙”等多次主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多方携手,引导学生共践雅言雅行

1、向专家学习。我校组织了20多名语文教师远赴广州和长沙向全国著名教育家黄松舟和戴建荣两位老师的古诗教学。他们的《走近李白》和《古诗两首》让老师们大开眼界,知道古诗可以纵横交叉教学、可以吟还可以唱,在现场,老师们还跟着两位专家一起学习古诗诵读方法。

2、教师与教师携手。众所周知,教师的素养决定了课题的成效。要提高教师素养,专家培训只能偶尔为之,业余自学必不可少,但多种因素决定了其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我校根据“教学相长”原则,让老师与老师之间携起手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学校与家庭携手。家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督促孩子读诗背典,仅凭内在的责任意识恐难久担此任,还需外人助其一力。有鉴于此,我校开展了“诗意家庭”的评比活动。评比细则分为“诵读环境”“亲子读书”“家校共育”“诵读效果”等几个方面。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小学生正是学习古典,践行实践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淳朴的儿童。以“知、悟、行”为线索,贯穿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经典文明的守望者。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9: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队员坚持诵读古诗词,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大队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广大队员在诵读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语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本次活动为了确保效果,并减轻队员的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特安排诵读经典的时间:每日一刻晨诵课、每节课前两分钟、每天放学前两分钟、把诵读带回家(家长带领孩子亲子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为了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氛围,学校利用一个广播、两个宣传版面、三个条幅、各个手抄报中队角黑板报等做好前期的发动工作。一个广播: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不但培养了队员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队员受到了美的熏陶。两个宣传版面:在校园宣传栏里,刊出古诗词赋,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队员阅读、赏析、评比。三个条幅:在校园显眼的地方,悬挂宣传条幅,激励队员,常伴诗文。各个手抄报中队角黑板报:在中队内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队员,加深理解。各中队用诗文、诗画、队员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中队角,黑板报的布置要求体现中队特色,做到诗画文俱美。全校共发动,师生齐努力,让经典诵读浸润每个学科和课堂。

语文教师: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最好的语文教育,只要队员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队员的诵经活动。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队员进行经典诵唱。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队员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名书甸画作品引入教学,让队员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中队辅导员:负责本中队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检测工作。

整个活动的开展,收获和体会共存。

一、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少先队的教育工作,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有效地促进队员养成教育的实施。

二、经典诗词美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陶冶队员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队员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三、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美文,激发了队员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锻炼了队员各方面的能力,队员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四、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和队员一起学习、讨论、背诵,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一个学期下来,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感觉到队员对朗读的要求还没完全达到;队员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教师的参与度不高,对

篇10: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北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闲居初夏午睡初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增广贤文》

(一)第1则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第2则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第3则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第4则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第5则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6则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第7则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第8则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第9则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第10则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第11则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第二单元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秋山

【唐】张籍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钟山即事

【北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增广贤文》

(二)第12则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第13则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第14则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第15则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第16则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第17则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中仁。

第18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第19则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20则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第21则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第三单元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增广贤文》

(三)第22则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第23则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第24则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第25则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第26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第27则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第28则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第29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第30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第31则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四单元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增广贤文》

(四)第32则

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总不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第33则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第34则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反害己。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35则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第36则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嫉财莫嫉食,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第37则

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第38则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第39则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第40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41则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第42则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第五单元

题张司业

【北宋】王安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如神。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泛舟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增广贤文》

(五)第43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第44则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第45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46则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第47则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第48则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第49则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为学始知道,不学亦枉然。

第50则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第51则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

第六单元 春游湖

【北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湖上暮归

【元】赵孟頫

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更肥。正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增广贤文》

(六)第52则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第53则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第54则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第55则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56则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第57则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第58则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第59则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60则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篇11: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采莲

一.诵读内容:

1、《江南》

2、《采莲曲》

3、《采莲词》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江南》

2、《采莲曲》

3、《采莲词》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采莲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一)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前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第二单元 清溪

一.诵读内容:

1、《栾家濑》

2、《桃花溪》

3、《兰溪棹歌》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栾家濑》

2、《桃花溪》

3、《兰溪棹歌》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清溪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二)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6-10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6-10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劳者

一.诵读内容:

1、《江上渔者》

2、《陶者》

3、《蚕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江上渔者》

2、《陶者》

3、《蚕妇》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劳者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三)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1-1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1-1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边塞

一.诵读内容:

1、《塞下曲(其三)》

2、《哥舒歌》

3、《塞下曲》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塞下曲(其三)》

2、《哥舒歌》

3、《塞下曲》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边塞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四)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6-20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6-20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气概

一.诵读内容:

1、《凉州词》

2、《剑客》

3、《乌江》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凉州词》

2、《剑客》

3、《乌江》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气概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五)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1-2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1-2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沧桑

一.诵读内容:

1、《八阵图》

2、《行宫》

3、《河满子》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八阵图》

2、《行宫》

3、《河满子》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沧桑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六)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6-29则。2.了解这4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6-29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杨山小学

2017-2018 学年

上一篇:轻倚岁月写作下一篇:中文系学生会秘书处招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