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习题答案

2024-05-04

心理学史习题答案(共6篇)

篇1:心理学史习题答案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2、冯特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直接经验)。

3、铁钦纳在身心关系上持()观点,认为虽然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它们彼此并不互为因果。

4、华生对反应进行了具体的分类。根据反应能否直接观察,他把反应划分为(外显反应和内隐反应)。

5、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行为)。

6、精神分析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

二、名词解释

1、颅相学

2、phi现象

3、新行为主义

4、第三势力心理学

三、回答题

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冯特心理学体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1.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则是以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2、直接经验包括感觉、感情、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主题直接经验到的;间接经验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直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景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映。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与控制性。4.心理元素是指意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它们以复合的形式构成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5.感觉与感情。情感三维说认为情感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维度: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在情感三度说中,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每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6.统觉是指将心理元素通过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心的心理复合体的过程。受意志的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具有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的功能。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安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应。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和控制性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50年代之前的西方心理学为()所平分秋色。2、1881年冯特创办了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试验报告

3、铁钦纳将经验分为()。4、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5、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简答题

1、概述心理学史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2、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3、阐述实验方法是怎样逐步进入心理学,最终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法的?

三、论述题

1、斯金纳积极推广心理学的应用,阐述其行为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2.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领域中研究的特色及其影响如何?

3、叙述荣格的情结理论。

习题三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1896年冯特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认为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A、愉快—不愉快 B、兴奋—沉静 C、冷静—浮躁 D、紧张—松弛

2、享乐主义哲学主张,人的行为是由趋乐避苦的欲望引起的。享乐主义有三种:()A、现在的享乐主义 B、过去的享乐主义 C、未来的享乐主义 D、即时向享乐主义

3、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有:()A、自由联想法 B、自然观察法 C、梦的解析法 D、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4、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有:()A、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B、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

C、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D、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5、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如下()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

1、顿悟说

2、基本焦虑

3、人格面具

4、观察学习

三、简答题

1、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分歧何在?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学习中主张顿悟说,认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顿悟说的最大特点是用顿悟来反对桑代克的试误,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2.区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并叙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3、比较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异同点?

四、论述题

1、分析动物心理学从主观模式向客观模式的发展进程。

2、分析皮亚杰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习题四

一、名词解释

1、原型

2、行为环境

3、集体潜意识

4、潜伏学习

二、论述题

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3.试叙述皮亚杰关于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习题五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特殊能学说 2.生活风格 3.群体动力学 4.中介变量

二、回答题

1.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分析其哲学渊源

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出在于对直接经验的现象学描述。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个所谓主体把握到的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这里格式塔心理学受整体论思想的影响,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构成的全体要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康德的哲学思想对格式塔心理学影响甚大。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的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康德的这一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也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建构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把一切已有的经验束之高阁,为此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东西做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展现出来。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是现象学。

2.弗洛伊德是如何论梦的功能的?

3、试析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实质和主要特点,机能主义的命运如何?

4、华生对思维的解释。

.华生对思维的解释是一种外周理论,他强调外周事件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而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思维就是一种内隐的感官运动,“它不过是生物过程的一部分”思维与语言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思维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是无声的谈话,而且是这种听不见的言语中也仍然有肌肉反应,他以“无声言语”来描述思维,但也承认动觉和情绪在思维中起作用。

三、史料分析

1.舒尔茨指出“德国人的气质比英国人和法国人更爱好细心的分类和描述工作。英国人和法国人喜欢用演绎和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德国人则重视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认真、彻底和谨慎的搜集,他们爱好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心理学的发展只上具有什么意义?

2.正如某个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在实验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幸而还有另外一种对心理学具有客观价值的辅助手段可供利用。这些辅助手段就是心理的集体生活的产物,这些产物可以使我们推断出一定的心理动机。属于这些产物的,主要是语言、神话和风俗。由于它们不仅依存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且也依存于普遍的心理规律,所以那些引申出普通心理学规律的现象,就成为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对象,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研究复杂心理过程的普通心理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

你认为这段话出自谁的观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思想? 心理学史讨论题

一、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1、卡尔的适应性是指什么?卡尔是如何对机能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的2、阐述杜威的反射弧反射概念?

3、安吉尔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作了什么重要的区分?

4、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三、1、根据谢切诺夫的观点,应该怎样研究心理现象

2、华生的观点,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它们与传统心理学有何不同?

四、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2、华生有关情绪的观点。他认为什么情绪是遗传的?情绪怎样与各种刺激或事件联系起来?华生进行了什么样的研究来证实他的观点?

五、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指的是哪段时期,分为几个阶段? 2.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它有什么启示意义?

3、洛莫夫认为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4、后现代心理学对研究的基本方法的主张是什么?

篇2:心理学史习题答案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 是(酋邦)。酋邦)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氏族模式)酋邦模式)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后 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巫术)政权)巫术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 三正)三正(左右六人)。左右六人)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以母为贵)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政务性)政务性(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政治性)军事性 军事性)政治性 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经济方面)经济方面

9、(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 郡县制)郡县制(。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 职务设计)职务设计 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上计制度)

1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 尊号),死后要加(谥号)。谥号)尊号

1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太监)后宫制度)太监 后宫制度

1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 二十四衙门)掌印太监)二十四衙门 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1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 外朝 官系统)宫廷系统)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

1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 春秋)春秋(。政)”或“相”

1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 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尚书)尚书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 尚书)尚书 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门下)门下

1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 政事堂会议)政事堂会议 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宰相机构)

1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枢密院 三司 彼此不相统属。

20、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 枢密使)财政)枢密使 并于宰相。

2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战国是 “ 客卿制度)。(”

2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常举)制举。

2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 为标准,在才能方 “四善”)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 为标准。“二十七最”)

2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 隋朝)隋朝。台)

2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 巡抚)总督 巡抚、总督)地方军政长官。

2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 太尉 凡 17 岁至(60 岁)岁都要服兵役。

27、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府兵制)。

2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刑部)大理寺)刑部,它和(大理寺)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29、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 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 郡(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30、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巡抚)总督)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总督。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 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 经世派 “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的目的。

32、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 33、1895 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 1898 年的(百日维新)是 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34、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 1844 年设置的 通商大臣)(通商大臣,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对外交往)35、1859 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 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 45 年,成为西方列强特 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3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 同文馆)同文馆 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新军)

3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谋略处)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 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

3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 《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 》 《 临时政府组织大(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 《临时约法)《。纲》 39、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 临时 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大总统)

4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 政事堂 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群队、部 群队 落。

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燧人 神农。

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华夏集 华夏集 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等三大集团。

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朝觐、纳贡、兵役等义务。朝觐、纳贡、兵役 朝觐

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

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内廷宗 决策机构 决策机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司土、司马、司工 司土

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 大理和大行。大理

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大理、司 大理、大理 寇、廷尉。

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玺、印、符、节。玺

1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皇位继承制度、后宫制度、皇位 世袭制度

12、汉代有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 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女御长 女官制度。

1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西汉、东汉、唐 等朝 西汉、东汉、西汉 代。

1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东汉、唐、明朝为最。东汉、1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批阅奏本、批阅奏本、批阅奏本 传宣旨意 的权力。

1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锦衣卫、锦衣卫 东厂、西厂 东厂、西厂。

1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大司空、大司马、丞相。大司空、大司马、丞相 大司空

18、三国时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

1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 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2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太师 太傅、太保,他们并无实 权。

21、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册授

2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降薪、贬职、免官)等。降薪、贬职、免官)降薪

23、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品、阶、勋、爵)品。

24、秦朝并称“三公”的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5、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 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26、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台院、殿院、察院)构成。台院、殿院、台院

27、宋朝的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枢密院、三衙、兵部)枢密院

28、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

29、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布政使司、布政使司 使司、都指挥使司)。使司、都指挥使司)

3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省、府、道、县)。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 为代 龚自珍、龚自珍 魏源、表的经世派。

3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曾国藩

3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康有为、严复、谭嗣同。康有为

3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 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地方军事化的形成、3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湘军、淮军 的组建。湘军 36、1904 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 后备军。

3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内阁制、内阁制 洪宪制 几个阶段。

3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皖、直、奉 等派系。

4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 军政时期、训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等时期。

三、辨析题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答:正确。王权虽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 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术来统治 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 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 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 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 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

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 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 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 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 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 体制形式。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3、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答:错。世袭制的实 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但是世 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已将皇位合法的继 承人局限于皇帝家族内部,但仍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中 国古代各朝各代,皇族内部的与异姓野心家合谋夺嫡争储的各 种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这正是皇权的专制性质所决定的。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4、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答:正确。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为三省分掌,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 制所代替,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尽管 三省制于南北朝时已共掌相权,但彼此之间的责任分工尚不明 晰,作为国家主要决策和执行体制,其运行尚有许多需要完善 之处。

5、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 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的。

答:正确。西晋时,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 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 说法。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 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 励作用。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 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 门下省共同审理,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6、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

答:错误。唐代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 之“三司推事” 三司推事” 同中书省、门下省审讯,谓之“三司受事”。而若有重大疑难 案件,则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 “三司推事”。

7、19 世纪40 至 60 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 年代,民族危亡感。民族危亡感。

答:错。经世派首次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还 未能在社会上层和高层引起足够的影响,更未能引起在鸦片战 争失败后的清政府的重视。1840 年至 1860 年的整个中国精 就 英社会来说,尚未形成真正的民族危亡感。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答:错。南 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 共和政体。一般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行使政权,但临时政府总 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南 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四、简答题

1、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答: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1)出现了一个中 央政治权力的中心。

(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 政、司法、军事组织的,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

(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 收制度。(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

(5)形成了有一 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 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军爱意识形态。

2、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答:传说时代的政治 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组织的基本特色是:

(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 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 构形式;

(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 有效的联合;

(3)血缘氏族组织构成了政治性组织的基础,而 政治组织由肯定血缘关系和血统优势。血统优势不仅使某些氏 族在其所统辖的族群中成为当然领袖,而且还使他们有可能成 为联合体的最高领导者。

3、为什么说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答:首先,从都城的选择上来看,商人灭夏不久就在夏人控制中心建都,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地处河南偏西一 带,在古人眼中正是“天下之中”,先天就有神圣的意味。其 次,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 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再次,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 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

答:(1)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

(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 部集中于皇帝手中。

(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 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答:明朝政治制度最显著 的特点是:

(1)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2)在皇帝 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 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3)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 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6、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 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 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 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 的随意性。

7、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答:(1)开始重用 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2)于丞相府 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3)设置司隶校尉,其 权势逐渐显赫。

8、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 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 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

(2)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发展起来了一套专职的审判机构,但都从属于行 政机构,各级的行政主官同时承担着地方各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警察局的“局长”或“探长”,以行政权 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9、简述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及其局限性。

答:(1)改良主义者清楚地发现了引进的西方现代技术和工业与中国传统社 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冲突,也意识到这是洋务运动本身所存在的根 本性误区。

(2)他们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专 制制度,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并极力鼓吹设 立议院,且对议院制度实现了由一般性的赞赏到提出具体方案的转 变。

(3)但是,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 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10、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

答:(1)改革的保守色彩相当浓重,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要求;(2)改革 过多地考虑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对减缓日益加剧的满汉矛盾并无直 接的作用;

(3)这些改革都是在社会各阶层千呼万唤、历尽艰难之 后才作出的,很难让国人相信清政府有改革的诚意,对解决清政府 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并无多大帮助。

11.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其特点有:

(1)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三派联合政权,其主要领 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 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临时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 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 式,否定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 本变革。

五、论述题

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答:(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 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 体是周王室贵族。

(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 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 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 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 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 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 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 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 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 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仅就政治层 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 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 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 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 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 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 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 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 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 看,存在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 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 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 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 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皇权时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答: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 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其次,作为政治 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 干预。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 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 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答:要点:作为皇帝制度 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尽管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 在制度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其原因是 多方面的。首先,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一些势大权重的 朝臣也确实有可能夺取皇帝的权位,因而他们很难赢得皇帝的衷心 信任。其次,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 禀性,投其所好,易讨得皇帝欢心,也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 系。再次,从制度设置上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力逐渐 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这就失去了能够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答: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 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 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 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 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 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 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 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 代社会结构。

6.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

答:(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 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 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

(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 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7.从洋务运动出现的思想背景与意义,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使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 机。他们要求中国应把握变局的时机,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首先 不要惧怕与外国人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外国,只有了解外国才 能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其次,他们主张在理解西方国家长处的同 时,尽量学习这些长处为己所有。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意识 背景下出现的。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 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 的缓慢转型。

8.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答:20 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 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 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 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 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 的内容包括:

(1)政权机构方面的改革。

(2)军事方面的改革。

(3)文化教育方面。

篇3:刍议心理学史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史家黎黑曾说过:“研究心理学史是为了理解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它曾经是什么 , 因为要理解当前 , 就必须了解以往”。[1]心理学史或理论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课程, 心理学史教材大多翻译西方论著,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两部, 一是美国托马斯 .H. 黎黑编写的《心理学史》[2], 里面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颇为详实。另一套是美国B.R. 赫根汉编著的《心理学史导论》[3], 此书比较适合精读的, 其通俗易懂, 语言优美, 堪称是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不过这套书价格昂贵, 两册共118.00元, 并且也很厚, 对于只有一个学期学时的课程来讲不是很合适。国内理论心理学发展缓慢, 教材有叶浩生编著的《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4], 该书主要阐述的是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流派, 全书对行为主义着墨最多, 精神分析其次。

二、心理学史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库恩的观点, 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时下, 心理学实证之风盛行, 相比之下理论研究枯燥乏味, 难出成果。我国心理学发展初期在引入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后, 就迅速转入实证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理论研究。

有关理论心理学内容多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探讨。诸如:人性有无善恶?人有无自由意志?人是被性控制的吗?人的差别由环境还是遗传决定?教育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三岁看大, 五岁看老”的根据在哪里?人为什么会焦虑, 他到底在害怕什么?人生本来就是苦难的还是应该追求快乐?想到就能做到吗?如果没有成功, 是因为他成功的欲望不够强烈吗?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 那谁对谁错或有对错之分吗?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好无聊, 没什么意思, 因为没有答案。但是正因为没有答案, 你不得不翻阅大量的书籍来试图回答它们, 因为它们可能真的没有答案, 所以每天都想的不一样, 苦思冥想过程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思考!理论心理学的书籍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它让学习者在遥远的年代找到了和自己思考一样问题的人, 每当看到与自己观点相同时便万分高兴, 如果发现他们想的更有道理, 则更是如获至宝!

三、对心理学史学习的几点认识

心理学史的学习中掌握每个理论或流派的观点是重中之重。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理论的理解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方法,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科学随着方法论所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着。方法论每前进一步, 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 我们就展开更开阔的眼界, 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冯特采用实验的方法使得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二是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不同是心理学流派之间的主要区别, 如构造主义以构成心理的元素为研究对象, 机能主义以心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行为主义研究外在的行为, 精神分析则将无意识的研究推向了顶峰!三是研究的深度, 即看这一流派有无在这一方向有新的研究发现或进展。事实上也可以看成是这一流派和理论自我完善补充的过程。如经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都可以统称为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也可以分成经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它们在基本的思想不变的情况下, 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使得原有的理论得到扩展和完善。

在理论心理学课程上为何只谈西方理论心理学, 我国心理学为何没有独立的流派?“片面的深刻, 辩证的肤浅”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就心理学思想来看, 1908年蔡元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冯特学习心理学, 之后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 之后心理学就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学术研究若追求辩证、全面往往就没有深度。有些研究可能很片面、很偏激, 但是很深刻。所以我们看看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是如此之多, 而正是这些流派——无论是大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还是小至意志主义——造就了西方理论心理学上的繁荣!

谈及的心理学史教材或论著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如很多理论和思想前前后后重复被提出, 很难理出个条理来。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的提法, 其内涵是一样的, 却要换个名字。比如教材《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中洛克将观念分成两类, 即第一性质的观念和第二性质的观念。而冯特则将“观念”换成“经验”, 将其分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实第一性质的观念和直接经验都是指人的对事物产生的感知觉, 而第二性质的观念和间接经验指的都是事物的物理性质。这不得不说是心理学流派之多所造成的一个弊病, 按梁漱溟来的话来说这该是“流弊”了!此外国内翻译西方心理学史的论著也是良莠不一, 简单如人名都是一人一个样, 如此很容易造成的混淆, 不利于课程教授和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2]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 (第四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世界观代史同步练习题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冷战B.中东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D.科索沃战争

2.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

3.二战后初期,著名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其中“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的东西指的是()

A.冷战B.核武器C.经济危机D.过多的武装部队

4.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系统崩溃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冷战结束后

5.以下关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欧亚建立起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C.美苏冷战开始,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D.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6.造成当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异常艰难的因素有()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③丰富的资源④大国的干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一次中东战争后D.冷战开始后

8.它在建国的第二天就遇到了激烈的战争,在近60年之间不断也与周边国家发生各种冲突,它是()

A.以色列B.巴勒斯坦C.埃及D.叙利亚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中,战胜了美国的威胁,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

A.巴拿马B.古巴C.墨西哥D.巴西

10.下列国家领袖中,与其他三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杜鲁门B.尼赫鲁C.纳赛尔D.卡斯特罗

11.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12.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改革没有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D.苏联开始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13.右图是一个国家的国徽,此国家共存在了()

A.67年B.69年

C.71年D.74年

1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的错误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深日久

D.固有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15.从20世纪50年代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模式束缚了自身的发展B.受中国改革的影响

C.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欧经济的冲击

1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国主导,受益不均

B.使各国各地区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C.对发展中国家没有益处

D.使合作与协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协商和谈判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手段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不复存在

C.反恐、环保、防止核扩散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D.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和平与稳定

18.下列名词出现最早的是()

A.核电站B.飞机C.航天飞机D.基因工程

19.它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它是()

A.计算机网络技术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D.原子能技术

20.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决定各国经济实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学技术B.能源C.劳动力D.社会制度

二、非选择题

21.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充满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多次变化。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国际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4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国家和组织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

材料二: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现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

请回答:

(1)请根据这两段材料,概括出东欧剧变的原因。

(2)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印度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说:当时的印度像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材料二:1947年8月,尼赫鲁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请回答:

(1)“当时的印度像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说明了什么?

(2)尼赫鲁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指的是什么?“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的是什么?

(3)印度总督蒙巴顿“把火扑灭”的方法是什么?对“再次发现了自己”的印度造成的持续至今的影响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聚居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

请回答:

(1)这块大陆指的是哪里?这块大陆上诞生的人类早期文明在哪一区域?请举出其中的一例文明成果。

(2)这块大陆在殖民主义统治下遭受的最深重的灾难是什么?此

种灾难最主要是由哪一个国家带来的?

(3)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什么时期?帝国主义在此大陆上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4)请列出我国古代史上、现代史上与此大陆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一个。

25.下面是当今世界一些著名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

请回答:

(1)请写出这些徽标所代表的国际性组织的名称。

A:____B:____

C:____D:____

(2)其中,最突出地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哪一个组织?中国加入的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1.A2.B3.B4.C5.D6.D7.B8.A9.B10.A11.A12.D13.B14.D15.A16.C17.B18.B19.A20.A

二、21.(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2)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国家和组织: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22.(1)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出自内部:没有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照搬苏联的做法,人民不满。外部原因:苏联改革的影响,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2)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3.(1)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获得独立。(3)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影响:造成了该地区的分裂,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是当今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

24.(1)非洲。尼罗河流域(或古代埃及)。金字塔(或象形文字)。(2)黑奴贸易。英国。(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纳米比亚独立。(4)古代史上:明朝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西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现代史上: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非之间的友谊,或阿尔及利亚等国在第26届联大上提出的提案最终促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5.(1)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2)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的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篇5: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 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 :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 ;(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 ;(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雅典的收入》中,他强调,家庭管理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居鲁士的教育》中,色诺芬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对农业和分工有更详细和精辟的解释。

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答:(1)阿奎那是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斗”。主要著作:《神学大全》,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2)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自然法是古希腊哲学中斯多噶派从所谓宇宙理性中引申出来的,认为“自然法”是超出人为法之上的,由神性支配的不变规律,人类的行为和社会都要服从它。认为人们本质是相同的,应拥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这反映了劳动群众对奴隶制的抗议。但同时,斯多噶派又宣扬听天由命,苦行寡欲的思想,被后来统治者所利用。

(3)阿奎那把社会解释为一个有机体,援引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不平等的论断,论证上帝创造万物时就有“高级”与“低级”之分。私有制,是人的理性创造出来的,也出自上帝的意志。私有权和地役权也都不是自然所规定的,它们是人类的理性为了人类的生活而采用的办法。这是对自然法的增益。

(4)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从宗教伦理角度,强调在买卖中支付的价格必须是公平的。公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及对人的效用,所以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开以后效用价值理论的先河。

(5)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的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货币是人类发明的工具,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但又不得不承认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有内在的稳定性,任意贬损货币价值无异于伪造重量和长度。商业: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是合理的。一个人从事贱买贵卖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免受道义谴责的:a.一个人用他从商业中获得的适当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帮助穷人。b.买进时并无转手卖出的意图,并对物品作了改进,或因时间地点改变而价格有了变动,或因物品运输担负了风险。

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反驳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a.出借人出借货币蒙受了损失;b.出借人以合伙形式把货币委托给商人和手工业者,担负了丧失本金的风险。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2.重金主义:同上。

3.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者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4.重工主义: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5.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过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二,问答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思想?

答:(1)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过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2)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3):晚期重商主义者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试析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

答:(1)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当时的一个大商业资本家,又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政府贸易委员,是英国商业界的重要领袖之一,在伦敦商业和金融界很有影响。

(2)A:比较充分地阐发了晚期重商主义思想,概括地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

B:孟认为商人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才的对外贸易商人所必需具有的品质;

C:提出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认为这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这和输出商品换回货币是一样有利的;

D:主张发展对外贸易,且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国家贫与富的标准,为使国家致富,他提出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

E: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孟不要求和每个国家都必须出超,而是要求国家每年出口的商品总值要大于进口商品的总值,实现出超。

F:孟十分关注航运业和转运贸易的发展。他还热中于发展遥远的殖民地、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贸易。

G:坚持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尽可能多地制造在对外贸易中需要的商品。同时提出为了发展工业和转运业,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第三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配第的价值论和地租论: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来自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看做两个不同的量,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

2.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他把金属货币理解成铸币,又把金属铸币理解为单纯的价值符号,认为货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只是单纯的价值符号。货币对劳动和商品的关系,也不过是一种数量关系。休谟对早期货币数量论作了明确的表述,包含三点结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代表国内现有的全部商品量;如果商品增加,商品价格就降低,或者说货币的价值就提高。

3.诺思和马西的利息论:诺斯明确把利息称做“资本的租金”,并将之与地租相对立。他提出,决定利息率水平的不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量,借贷资本量增加,利息率就会降低。马西提出利润是利息的基础,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总是要由利润来决定。

二.问答题

1.简评从配第到休谟、马西在经济学说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1)配第、休谟和马西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初步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等问题,从而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之父。他的后继者休谟、马西等也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配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配第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

(3)他的主要经济学论著包括《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和《论社会信用》等,这些论著收集在他于175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论丛》中。休谟在这些论著中主要讨论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4)他的主要著作是1750年匿名发表的《论决定自然利息的原因》。马西主要对利息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利息归于利润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休谟、斯密等人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2.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1)配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即政治算术的方法,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配第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

(2)在方法论方面,配第深受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影响,从经验事实出发,注重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事物本身客观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

政治算术的方法。在经济分析中广泛地运用“政治算术”的方法,比较国家实力、计算各种物品的价值。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是科学抽象方法的初步运用。通过这种方法,使得配第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见解,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配第的一般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货币理论等。价值理论方面: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分配理论方面:工资论是配第分配论的基础,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工资等于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价值是一个规律,而且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如此。如果工资上涨,则利润将损失;地租被看做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看做两个不同的量,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配第把利息称为“货币的租金”,他给利息下了一个最初的定义,即利息是一定期限内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货币理论方面:他把货币看做劳动所生产的商品,其价值也是由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他已经认识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决定货币流通量的规律。认为决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为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与货币流通速度。

篇6:高中物理学史答案课件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否定了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即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在此基础上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③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s1s2s3222t1t2t3和v1v得2出s1v1vt;再应用a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sat2即st2。2t2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s1s2s322t12t2t3;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④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周期只与摆的长度有关),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不是牛顿测出的);

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整理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天文观测的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人类对天体的认识从“地心说—托勒密”到“日心说—哥白尼”到“开普勒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5.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6.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二、电学部分

7.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8.1752年,富兰克林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2)命名正负电荷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9.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Δ10.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Δ11.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3.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14.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09年到1917年期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一实验的设计思想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这一实验堪称物理实验的精华和典范。密立根油滴实验证明:(1)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具有颗粒性)。(2)测量并得到了元电荷即为电子电荷,其值为e=1.60×10-19C。

15.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8.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三、光学部分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2.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

Δ23.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Δ24.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由赫兹证实。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

线的人体照片。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四、热学部分

25.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26.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27.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吕萨克定律。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Δ28.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Δ29.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0.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物理学史、思想方法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答案:D

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

下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B

3.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4.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牛顿的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的 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5.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①微小量放大法

②极限法

③控制变量法

④逐差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7.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答案:B

8.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答案:D

9.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下列类比不正确的是()...A.点电荷可以与质点类比,都是理想化模型

B.电场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C.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都可以发生干涉现象、衍射现象,传播都需要介质 D.电场线可以与磁感线类比,都是用假想的曲线描绘“场”的客观存在 答案:C

10.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库仑首次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D

1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

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密立根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狭义相对论认为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无关

答案:A

12.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虽然出身贫寒而未受过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下列有关法拉第的科学贡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提出场的概念解释电、磁作用本质 C.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D.用场线形象描述电场和磁场 答案:C

13.据说欧姆在探索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因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的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时,小磁针偏转了30,问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通过该导线电流为(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00m(1)qBA.2I

B.3I

C、答案:B

mLqE

D、无法确定

14.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

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

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D

15.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牛顿第三定律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答案:B

16.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些微小量的变化进行放大,是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没有运用此思想方法的是()

答案:C

17.历史上认为“光是某种振动所激起的波(机械波)”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惠更斯

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答案:B

18.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适用于不同范围 B.相对论证明经典力学是错误的

C.相对论效应在研究枪弹、飞机的速度时非常明显

D.相对论与经典力学都认为:时间、空间和质量都是相对的 答案:A

19.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牛顿

D.伽利略、爱因斯坦 答案:C

20.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

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答案:B

21.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四个事件:

①减小斜面BC的倾角(图中BC′),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②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沿斜面AB滚下,滚上另一斜面BC,高度几乎与原来相同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BC的倾角,最终使它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及排序,正确的是()A.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答案:D

22.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之一是()

A.建立“电磁场理论”

B.创立“相对论” C.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23.建立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A.电子

B.点电荷

C.匀速直线运动

D.不可伸长的绳子 答案:A

24.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C.“点电荷”“总电阻” “电场强度”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

答案:D

25.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麦克斯韦

D.赫兹 答案:C

26.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答案:A

27.根据速度定义式vxx,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tt

C.微元法

D.极限的思想方法 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A.控制变量法 答案:D

28.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不是用定义式表示的是(A.电流强度I=U/R C.电场强度E=F/q 答案:A

29.下列有关量纲的各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1N=1kg·m/s

B.1J=1C·V/m

C.1N=1C·T·m/s

D.1A=1C·s 答案:C

3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假设法)。

B.电势差U=W/q D.磁感应强度B=Φ/S

A.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 B.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并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答案:A

3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答案:A

32.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

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 答案:D

3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上一篇:禁毒知识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淄河中学德育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