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2024-04-21

学校领导家访制度(精选14篇)

篇1: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同乐中学教师家访制度

1、家访是加强家校联系、沟通信息、研究教育对象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家访工作。一年级的班主任暑期家访100%,新接班的班主任暑期家访50%,其余班主任暑期家访30%;每月班主任家访2——3户家庭。

2、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思想采用家长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诉家长。同时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策略,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不提倡告状式的家访。

3、在家访中要重视家长的意见。要热忱欢迎家长为学校办学献计献策,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反应给学校领导,以利于学校工作的提高。如家长提出偏激的意见,教师要诚恳、耐心地听取或作一定的解释,让家长予以理解和谅解。

4、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教师要注意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一支热心教育的校外教育队伍。

5、家访的注意事项:家访中,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和家访礼仪,要尊重不同家庭的礼节。家访后班主任应在班主任手册上如实填写家访情况。家访中禁止收受家长的馈赠,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篇2: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家访是联系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纽带,搞好家访工作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因而制订如下家访制度。

1.每个学期,全体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在校情况,至少对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行家访。

2.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的情况,重点学生要多次家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领导干部也要结合班主任、教师搞好家访工作;

3.家访要做到经常性,并改变告状式家访为座谈式家访,改变学生犯了错误才家访的做法,真正使学生家长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热爱;

4.教师通过家访要做好家访记录,以利于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5.寒暑假教师也要搞好家访工作,除了检查寒暑假作业外,主要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思想动态;

6.家访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并及时把学校制定的制度、作法、决定,通过教师家访传递给家长,加深家庭对学校的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

杨津庄镇中心小学

篇3:家访:理应常态化和制度化

不少教师对家访有抵触情绪,认为家访只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只要自己能好好工作,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有好的成绩,就对得起家长和学校,也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一份工资了。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真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家访。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让家长知道、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的话,也只是一个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其实,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是对家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忽视。

笔者曾经对我们学校和周边的学校有关家访的情况做了个统计,结果令人心寒:除了极个别班主任因为班级某个学生调皮捣蛋、或做了什么被班主任认为是坏事、或成绩实在是太不象样而且学习的态度很恶劣,或者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而没有来的情况下,才去家访。我们这里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活动,但是却没有实效,很多教师甚至懒得理睬。

家访作为一种常规的工作,被学校、教师渐渐遗忘了,而直接的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成了封闭的教育,成了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单向活动。

其实,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作为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凭学校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合力,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而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是学校教育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很多家长都渴望老师能多关心自己的子女,也希望能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尽管很多家长会通过与子女的交谈、观察子女的表现而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家长能彻底了解子女的重要途径就是与老师的交流。作为家长,他们有自己的正常工作,他们不可能常常去学校了解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多操心。

有时候,我们老师真的很努力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很严酷的事实,那就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如何去教育管理,就是无法学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惩戒权的教师只能无可奈何了。而产生这样问题的背后,就是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有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也就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教育在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的情况下,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都认可的。我不是说教师都有惰性,但事实上很多教师都把家访看作是份外事,特别是需要教师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去家访,得到的只有消极的回应。

从教多年,我知道家访的重要,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真正的原因,通过和家长的协商,共同采取措施而得到很好解决,也由此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我多年的体会,作为老师来说,不仅仅要在学校里关心、爱护学生,也需要通过及时的家访,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家访使老师更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能与家长加强合作,更好地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家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成为教师必做的功课。

教育学生没有时间差,它就在于每天每时之中。作为教师来说,工作确实很繁忙、辛苦,但不管怎样,利用自己工作之余进行家访也是必要的。我觉得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发出这样的通知规定没有什么错。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的奉献性,为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多付出一点,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重大损失;相反,看到学生能在我们老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篇4:对学校家访活动的思考

一、 家访活动也需要组织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重要纽带,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经常性地进行家访的重要意义是无庸赘言的,而我们也一直在要求教师尽可能抽时间进行家访。但是,我们在了解班主任平时的实际家访情况时发现,通常由班主任自主进行的家访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班主任由于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一般只是对居住在学校附近或离学校路途不远交通又方便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而很难抽出时间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学生所在村镇进行家访;二是有的班主任只是在遇到某个学生犯了某种错误时,想到要与学生家长联系时,才会抽时间到该学生家里去家访一下;三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家庭都已经拥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有些班主任就干脆以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来代替了实地家访,有时甚至当某个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出了问题时,也往往只是一个电话,请家长来校告知便算完事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过讨论研究后认为:部分班主任对家访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影响了他们平时进行家访的主动性;班主任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繁忙,确实很难抽时间到地处偏远村镇的学生家进行家访;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出现问题要家访,学生一切正常也需要家访;电话联系是快捷的和必要的,但绝不能以此代替实地的家访;平时的家访活动固然要由班主任自主进行,但仅由班主任自主进行的家访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弥补仅由班主任自主进行的家访所造成的不足。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组织一次学校统一安排的大规模家访活动。

但是,这样一种大规模的家访活动,如何组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事前不制订可行的具体方案,也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致使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并无什么收获。为了使这次活动能收到我们预定目标,我们在今年寒假开始前,经过反复地酝酿和探讨,制订了十分具体的《新昌中学百名教师家访活动工作方案》和《新昌中学2007年寒假教师家访安排表》,对这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规定了严格的要求。使这次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了家访前有动员,家访中有记录,家访后有交流与总结,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保障了这项活动得以善始善终地顺利进行。

二、 有组织的家访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我们将“百名教师访千家”家访活动安排在寒假春节期间进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首先,寒假春节期间,出访教师能抽出比较充裕的时间。我们新昌中学是全县惟一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是面向全县招生的,在校2000多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乡下农村,而有不少学生家庭,地处很偏远交通又很不方便的小山村,教师出访这些学生家庭,往往在一天时间内难以往返,因此在平时的工作日难以成行,甚至选择在一般的节假日出访都有一定的困难。而寒假则有较宽裕的时间,便于出访教师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走访偏远山村学生家庭的任务。

其次,寒假春节期间,学生家长能在家接待家访教师的可能性最大。教师要完成家访,不光意味着教师能进入学生家庭,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教师在进入学生家庭后,能与学生家长进行直接的交流。而近年来,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很多,因此,如果在平时去家访,很可能一个教师跑了很远的路到了学生家里,但却除了能见到学生本人外,就再也见不到学生的其他家人了,这样,教师家访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大半。而在春节期间,长年外出打工的家长,也一般都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因而选择春节期间去家访,一般都能避免家访跑空趟的可能性。

再次,寒假春节期间,出访教师能与学生家长实现更和谐更深入的交流。春节期间,学生家长大多在一年的艰辛工作后,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成绩与收获,一般来说心情都比较轻松愉快,而对教师在寒假春节期间的来访,他们又大多不会产生教师是来告其子女之状的忧虑,而平时突然的教师家访,是很可能让家长产生这种忧虑的。因此,当教师一踏入学生家里时,教师就会被当成贵客一样受欢迎并被热情接待,这就为接下来相互交流,营造了一种相当轻松和谐的氛围。另外,学生家长平时大多都被自己工作劳动牵扯着,也往往静不下心来考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在春节期间,会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思考这个问题。而现在高中学生的家长,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他们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因而能就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乃至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很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来。

三、 非班主任教师也有必要参与家访

家访,通常都被认为是班主任的事情,而非一般普通的任课教师的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我们学校组织的这次“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中,被安排参与家访的100多名青年教师中,有一半多是非班主任教师。我们这样组织大批不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参与家访,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有利于不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会有不少学生这样认为,普通任课教师只会关心他们某门课的学习情况,此外如生活、思想和情感等等,则只有班主任才会给予他们关注。因此,每当他们遇到学习以外的问题与困惑之际,也总是只愿意去向班主任求助,很少会主动去找其他任课教师,即使一般任课教师很年轻,与学生年龄差距很小,甚至连所谓的代沟都几乎不存在,也会被学生敬而远之。学生对任课教师抱有这样的意识,肯定是有碍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的。现在让这些青年任课教师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年轻的任课教师,也像班主任一样在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他们就会把这些教师看作自己的大姐和大哥一样,产生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可以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当然,一个非班主任青年教师在我们所组织的这次家访活动中,只能走访很少的几户学生家庭,而不能走访他所任教班级的全部学生家庭,似乎只能让几个学生产生亲切感,但我们认为,这种对教师的亲切感通常会蔓延开来,滋生在许多学生的心中。

第二,有利于增强非班主任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近年来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有不少已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即有些媒体所称的“独一代”。他们有许多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可以说一直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大多已习惯被照顾、被爱护的感觉,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出生的中老年教师,这些“独一代”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明显有所欠缺。我们组织他们去学生家庭家访,能让他们比较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家长对自己所寄予的深切期望,从而也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大。我们认为,有了这样的感受和意识的“独一代”青年教师,面对作为我国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独二代”中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会更具责任感,也才会更加尽心尽力。

篇5:领导班子成员家访制度

为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根据京铁党7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办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京铁党7号文件精神,引导我站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强化做职工工作、为职工服务的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到职工中去,直接联系职工,真实反映职工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生活,使我站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增强服务职工的本领。

二、目标任务

1、了解职工情况。车站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到职工家中,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一线职工的工作情况、思想状态和生活困难。通过面对面谈话,主动关心职工生活,及时了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引导职工正确理性地表达诉求,积极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摸清职工情况。

2、听取意见建议。领导干部到职工家中去,通过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听取建议,研究实施对策,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推动车站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水平。

3、化解矛盾纠纷。车站领导班子成员要践行一线工作

法,多到生活困难、思想不稳定、有信访历史的职工家中去,妥善解决各类突出问题。主动询访,现场处理,与职工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促进车站的和谐稳定。

4、解决实际问题。车站领导班子成员对职工进行家访,一定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真正将家访的效果落到实处,争取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参与人员、家访对象和主要形式

1、参与人员。车站领导班子成员。每位站领导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职工家中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要轻车简从,一律不能迎来送往,不搞陪同,不准增加基层和职工负担。

2、家访对象。全站职工群众。每名站领导固定联系几个车间(具体安排见附件),每月从联系车间中安排一名职工进行家访。

3、主要形式。家访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1)上门家访。进职工家中,直接接触基层职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利益诉求。

(2)定期回访。定期主动到提出诉求的职工家中进行回访,了解所提诉求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听取职工对解决问题是否满意,督促相关部门、车间改进工作,抓好落实。

四、工作程序

建立收集诉求、梳理办理、反馈通报的链条循环工作流

程,促进家访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1、收集诉求。及时收集职工反映的各种诉求,并认真填写“家访记录”。同时,还可以通过发放领导联系卡、设臵征求意见箱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收集职工诉求的渠道。

2、梳理办理。实行访办一体的工作责任制。对了解到的各类诉求和问题,不拖延,不逃避,向职工承诺、限期解决,抓好落实,对于车站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理顺职工情绪。

篇6: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班主任、科任教师家访制度

为了促使我校教师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使学校和家庭及时统一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将我校学生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现制定《班主任、科任教师家访制度》,要求广大教师切实严格执行。

一、家访必须按既定流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区别对待、及时家访。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需要进行家访。

1、新集体建设时。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多观察、多了解、多调查、多分析,掌握了解每位学生的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目的是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家长一起商量制定相应的家校合作育人目标、步骤、措施,利于因材施教。

2、学困生需要帮助时。目的是缩小差别、遏制分化,做到家校合作,一起关注孩子的进步,通过家访给学生以成功的积极暗示和激励,让失去信心的家长也重新燃起“望子成龙”的希望。

3、学生出现情感障碍时。目的是告知家长,共同分析问题原因,协商帮助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4、学生成绩下滑时。学习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反映,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出现滑坡时,班主任要立即进行“对话”,目的是帮他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并通过家访提醒家长和老师搞好配合,一起帮助孩子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同时避免学生因成绩下滑而遭到家长的责骂、体罚。

5、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学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才能真正培养全面的素质,但不少家长只看重学生分数,忽视其它素质的提高,对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漠不关心。此时家访目的是向家长晓以利害,促使其醒悟,并积极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教育活动。

二、班主任、科任教师家访的具体原则是:

1、周密计划,避免形式主义。家访要目的明确,切忌走过场,每次家访不超过二名同学,周末家访可以适当增加。应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居住区域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备好“家访课”。

2、谈话有艺术性,保护学生自尊心。家访时应向家长多传递正能量,适当地指出“不足”,不要让学生在家长面前丢面子。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需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达到家访的目的。

3、尊重家长,重视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所提意见,要全面调查、了解、分析。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好的意见或建议应及时反映给学校,以利促进学校工作。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具体情况而提出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加以耐心、诚恳的解释,让家长给予理解和谅解。

4、以身立仪,仪表端庄。家访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大方,衣着整洁,谈吐稳重,以身立仪,为人师表。

三、保障措施

1、家访之前先打电话预约家长,征得家长同意后,方可上门家访。确保家访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按期初由年级制定每月家访计划,由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阶段实施,《家访电访报告表》由年级组分月上报政教处。

3、每学期各班班主任组织和协调科任教师进行家访,不留死角。

篇7:小学家访制度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50%以上学生。

2.起始年级在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要全面家访,一学年之内达到全班总数的100%;入学后一学期中至少要家访学生50%。

3.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应在开学前一月内,对班中50%的学生家访一次。

4.以后每学期假期期间家访5家。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4.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5.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6.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时要求家访教师做好情况的记录与分析,关注重要信息。

篇8: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一、家访前要分析学生现状和成因

这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班,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班里在英语学习上落后的同学主要存在问题是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缺少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没有良好的记笔记习惯,没有良好的读英语的习惯,没有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通过了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学是交由爷爷奶奶管教,比较宠爱,或是父母学识低,不会管教,使得学生的行为放纵。有的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还有的家长自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

在学校统一规定家访的日子里,我和五(4)班的班主任、数学老师一起先后走访了几位同学的家,有脾气倔强,行为没有礼貌的;有成绩平平,进步微小的;有学习不踏实,抱有侥幸心理的;有成绩优秀,但没有更高目标的。为了走进他们的心灵,我们一一敲开了他们的家门。

轻轻推开那扇门,我们收获那般多。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看到每一位家长对孩子殷切的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我们这三个新接班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向家长解释孩子当前的学习任务,应具备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我们很诚恳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肯定孩子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孩子存在的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情感和品德。

轻轻推开那扇门———来到小A家。小A同学心情一不愉快,就习惯性地对老师同学大吼,听说我们要去家访,非常抗拒,担心我们去告状,招来父亲的棍棒。当我们来到他家,让他意外的是,我们三位老师一致说着他无数的优点,有的很细微,连他自己也没有感觉的进步,看到他由紧张而逐渐放松的表情,发自内心的感激,悄悄挂上嘴边的微笑,我知道他被我们说服了。果然,谈话的最后,他很愧疚地向我们表决心,要在学习上再加把劲,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对老师有礼貌。当他父母热情地将我们送至楼下时,我们悄悄地将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真诚地道出,说出了我们的期望,并嘱咐教育孩子要以情动情,不可以暴制暴,孩子也会效仿。

轻轻推开那扇门———来到小C家。小C同学,一个文静又爱面子的小姑娘。开学几次的练习,都发现她学习的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大。当我们走进她的家,与她的父母作了一番深谈后,才发现她回家常常报喜不报忧,父母根本不了解她学习上的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特别怕妈妈,不敢让妈妈听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常常隐瞒。当我向她委婉地提出英语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才能进步,小C也深受启发,并制订计划,努力赶上。她的妈妈也对孩子的教育进行了反思,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再只关注分数,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解惑。

轻轻推开那扇门———来到小X家。小X同学,智商不差,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常漏做,作业本丢三落四的,换本子频率很高。但该生性格活泼开朗,内心也想要学好。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孩子最近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妈妈对学校的教育相当肯定,对老师的耐心也表示感谢。尤其赞赏学校对孩子阅读的培养。我还详细地跟其母亲说了孩子英语学习上的进步,如上课举手积极,发言响亮,并交流了以后尚需努力的方向:默写的正确率还要加油,拖拉作业的现象还要进一步改进。家长虚心地听取并提出了平时自己家教中的困惑。我一一给她解答。并让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多鼓励和激励孩子。

三、家访后的思考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家访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孩子们满心的快乐。那就让我们一起轻轻推开那扇门,让爱的阳光洒满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爱伴随孩子快乐成长成才。

摘要:家访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进一步地进行了情感沟通,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更大范围地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给孩子们带去了满心的快乐:“老师到我家来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篇9:家访:理应常态化和制度化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受到极大的关注:有赞成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我觉得这样的规定于情于法都是合理的。

不少教师对家访有抵触情绪,认为家访只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只要自己能好好工作,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有好的成绩,就对得起家长和学校,也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一份工资了。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真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家访。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让家长知道、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的话,也只是一个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其实,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是对家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忽视。

笔者曾经对我们学校和周边的学校有关家访的情况做了个统计,结果令人心寒:除了极个别班主任因为班级某个学生调皮捣蛋、或做了什么被班主任认为是坏事、或成绩实在是太不象样而且学习的态度很恶劣,或者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而没有来的情况下,才去家访。我们这里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活动,但是却没有实效,很多教师甚至懒得理睬。

家访作为一种常规的工作,被学校、教师渐渐遗忘了,而直接的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成了封闭的教育,成了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单向活动。

其实,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作为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凭学校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合力,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而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是学校教育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很多家长都渴望老师能多关心自己的子女,也希望能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尽管很多家长会通过与子女的交谈、观察子女的表现而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家长能彻底了解子女的重要途径就是与老师的交流。作为家长,他们有自己的正常工作,他们不可能常常去学校了解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多操心。

有时候,我们老师真的很努力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很严酷的事实,那就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如何去教育管理,就是无法学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惩戒权的教师只能无可奈何了。而产生这样问题的背后,就是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有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也就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教育在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的情况下,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都认可的。我不是说教师都有惰性,但事实上很多教师都把家访看作是份外事,特别是需要教师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去家访,得到的只有消极的回应。

从教多年,我知道家访的重要,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真正的原因,通过和家长的协商,共同采取措施而得到很好解决,也由此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我多年的体会,作为老师来说,不仅仅要在学校里关心、爱护学生,也需要通过及时的家访,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家访使老师更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能与家长加强合作,更好地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家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成为教师必做的功课。

篇10:教师家访制度

一、意义

家访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切实提高学校的服务意识、改进教师的服务态度、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德重要手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对待家访工作,积极家访。

二、目的

1、树立服务意识,上门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子女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主动意识,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真诚,细致与认真,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感情基础。

3、树立研究意识,了解学生家庭的组成结构、经济状况、周边环境、教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4、树立沟通意识,与学生家庭不断加强联系,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

5、树立时效意识,留心观察,细致分析,把握家访的最佳时机,争取最好的教育效果。

6、树立平等意识,注意谈话的方式,把握谈话分寸,努力创设和谐的交流氛围。

三、家访规范

1、尽量做到对学生和家长事先通知,教师要认真准备,避免家访目的的功利性,家访内容的空洞性。每一次家访应做好记录。

2、家访必须有目的进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思想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的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学生最佳的教育方法,并对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对在家和在校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量,及时解决。

3、尊重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家访时应该做到有礼、有节,胸怀开阔,与家长交谈应态度诚恳,不计较个别家长对教师的偏见,绝不允许与家长吵架,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和风范,感动家长,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4、家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宜向家长告状,教师反映的情况须真实、客观,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肯定为主,要注重家访的实际效果。

5、重视家长的意见。要抱着热忱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所提意见,要全面调查、了解、分析。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实际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加以诚恳耐心的解释,让家长给予理解和谅解。

6、教师家访时不准收取家长任何礼品、礼金的馈赠。

7、班主任要做到学生病事假超三天必访,无故旷课必访,在校发生意外事故必访,家庭出现特殊情况必访。

四、量化指标

1、班主任(1)新接班的班主任一学期家访率应达50%,一学年达100%。

(2)任教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在10月1日前完成对班级新生的家访工作,家访率达到100%。

(3)班主任每年对班内的学生家访率应该达到三分之一以上,3年家访学生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

2、任课教师(德育辅导员)

(1)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师要对所教学生进行家访,每学期的家访数达到学生总数的10%

(2)任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每学期的家访数达到所教学生总数的5%

3、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团员教师

(1)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对所帮教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

(2)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团员教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五、考核

1、根据《班主任工作手册》记录考核班主任;根据《德育辅导员手册》的记录考核其他教师。

篇11:家访制度及措施

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六类学生、有辍学倾向的学生等。

1、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2、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

4、尊重家长,诚恳对待家长的意见。

5、注意家访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五、家访要求

1、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原则上必须达到全班学生总数的1/4,科任老师、年级组长、行政干部应密切配合班主任进行家访,平均每月家访1次以上,各班每学年力求遍访学生家庭一次。

2、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3、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严禁利用家访做有违师德、有损教师形象的事。

5、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6、若上班时间进行家访,进行家访人员请示主管领导,说明家访对象及进行家访原因。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离校进行家访,家访回校后要向主管领导作口头汇报,对应急问题要及时办理。严禁以家访为由出校办理其他事情。

7、进行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家长要签字或盖章。家访记录要妥善保存,每月以班为单位集中上交政教处存档。

8、及时做好访后分析,并撰写家访随感。

六、评价与考核

1、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刚性措施,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政策范围内与绩效工资或津贴、补助挂钩。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家访随感存入教师本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岗位聘任、职评的重要依据。

3、选取优秀家访随感编辑成册,或向报刊杂志推荐。

篇12:谈心家访制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掌握八小时以外的职工的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知人、知心、知情”,确保职工不发生问题,特制定家访和谈心制度如下:

一、工长和工会小组长为家访和谈心工作的责任人。

二、家访和谈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四必知、四必访、四必谈、四必清”。即:职工的家庭的重大事件必知,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必知,职工的兴趣爱好必知,职工的个性和风格必知;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红白喜事必访,职工有家庭矛盾必访,职工有家庭困难必访;职工思想情绪不稳必谈,职工作出突出成绩受到表彰或入党提职必谈,职工工作中出现错差必谈,职工有违纪苗头或受处分必谈,职工岗位交流必谈;重点末位人员必清;特困职工家庭必清; 职工八小时外的动态必清;职工家庭结构、成员状况、住址必清。

三、工长或工会小组长每年对每名职工家访不少于一次。定期组织职工家属联谊等活动,多渠道了解职工八小时外的表现及“社交圈”、“生活圈”,充分发挥家属对职工的监督支持作用。全年班组对职工的家访率、谈心率必须达到100%。

四、谈话内容:

(1)了解职工思想、工作、个人重要情况,听他们各种问题、实际困难的反应;

(2)听取职工对班组建设和上级的意见、建议

(3)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规范职工的行为,鼓励奋发进取。

篇13: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一、调研学生问题——有效家访的前提

要做好专题式家访,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重要前提。在家访前要对该学生的情况, 包括学习、思想、行为表现等多做好功课, 为在家访时能与家长有充分交流的内容, 同时保证家访反映的情况全面性和公允性, 达到良好的家访效果。同时, 在家访前要对孩子做好面谈工作, 讲清要求, 争取学生的积极参与, 还要了解其家庭的情况, 如成员情况、居住情况、关系问题、家访适宜时间等。

表1:“家校互动”基本情况了解表

《基本情况了解表》包括以下内容:填写时间、班级、姓名、出生年月、属相、爱好、我的理想、担任过何种职务、获得过何种奖励、曾受过何种处分、家庭详细地址、家庭成员 (姓名、称呼、身份、职务、工作单位) 、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最想和家人说的话等。

二、确定家访方案——有效家访的关键

要想家访取得成功, 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背后——家长, 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 家庭情况不同, 家长素质各异, 面对着百人百性的家长, 如果进行家访方法单一, 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 班主任家访时在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基础上, 就要对学生家长在家庭如何对待和教育学生, 以及家长工作性质、文化层次、业余爱好有所了解, 确定有针对性的家访思路。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针对所遇到的家长, 在教育子女方法上的几种类型, 大致分为溺爱型、严厉型、随意型、自私型, 以下就这几种类型略加剖析:

1、溺爱型。

这类家庭的家长, 不论孩子提出何种要求, 都百依百顺, 这样往往会发展到隐瞒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 迁就孩子的过失的地步。由于家庭的长期的溺爱, 导致了孩子性格的不健康的发展。这些学生在家庭一般都较任性、骄气,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个别的甚至专横、霸道, 产生至高无上的心理, 真可称得上“小皇帝”。在学校的表现, 只许他侵犯别人, 不许别人碰他一点, 动辄大吵大闹、耍赖、撒野等。这种类型的孩子较难管理。其根源在于家长, 所以必须家访, 以求转变家长的思想和做法, 才能堵源塞流,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 这类家长的思想工作做起来难度比较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寻找合适的机会, 注意灵活的方法:可以给家长讲类似“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 同时更应多讲一些发生在家长、孩子身边所见所闻的正反现实的事例。家访的结果, 要使家长明白, 娇惯孩子, 看是关爱, 实是危害。只有爱而不溺, 严格要求, 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发展全面的人格。

2、严厉型。

这类学生的家长, “望子成龙”心切, 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要求孩子智慧超群, 方法“严”字当关, 大小事都是家长说了算, 孩子稍有差错, 或者不符合家长的要求, 轻者严加训斥, 重者便会招来皮肉之苦。由于严过了头, 孩子同家长的正常关系紧张, 也就势必使得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在学校的表现为守纪律, 胆子小, 学习上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考问题灵活性差, 缺乏创造精神。对这类家长的访问, 班主任尤其要注意策略, 当这些家长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时, 班主任要耐心听取, 而不能简单地反对, 要充分肯定家长的愿望是好的, 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 可以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 讲述一些由于操之过急、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的家庭教育事例, 让家长认真回味, 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如果班主任把在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家长, 让他们从中受到启示, 则家访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3、随意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新问题不断出现, 如有的家长下岗后, 总是怨天尤人, 消极应付, 家长觉得孩子的教育有学校管, 自己不必过问, 导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随心所欲, 没有奋斗目标。有的家庭中, 由于父母离异, 成了单亲家庭, 这类家长心灰意冷, 对孩子教育放任自流, 导致孩子在学校表现少言寡语, 心理压力大, 精神不振, 自卑感强。对于第一种情况, 要向家长讲清道理。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一定要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能否很好地配合。如果配合的好, 就能使学生再接再厉, 使差生迅速转变。反之, 问题就比较多。班主任进行家访此类家长, 问题不难解决。第二种情况, 要唤起他们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向家长讲清楚, 孩子不管跟父母哪一方,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义务, 失去对孩子的关爱, 情理上讲不通, 道德上说不过, 法律上不能容, 从而承担起关爱、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此基础上, 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以情感心, 以理服人, 唤起他们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

4、自私型。

这类家长, 忽视了自己第一任老师的责任, 个人的小算盘打得很精细, 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无形影响并导致孩子在学校自私自利, 与同学之间斤斤计较, 学习上不愿与同学们交流, 害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这类家访, 首先让家长转变其思想, 讲清孩子是社会的财富, 并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并通过讲述家长培养孩子大度精神的事例, 从而使家长具备一定的理想、志向和良好的思想修养, 望我的工作, 给孩子大公无私, 勤奋踏实的影响, 孩子也往往会效法父母的思想和作风。

三、实施初步家访——有效家访的实施

本着家访工作要实实在在做好, 不走形式的求实态度对学生进行家访。家访中, 要对家长所涉及到的有关学校管理、办学思想、基本规章制度等做出解释说明, 对学生的情况针对性的交流, 根据学生家庭的特点, 肯定可行的家教方法, 对家教中存在的误区委婉指出, 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家教建议等等, 并要做好家访记录。

表2:家访记录卡

《家访记录卡》包括以下内容:班级、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姓名、家访时间、家长签字、家访交流情况、家长反馈情况、家访情况小结。

家访中要把握好一个中心:为了孩子, 以情感心, 以理服人。以情感心是家访的基础, 班主任亲切热情的态度和真诚切实的话语, 能使家长产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感觉。以理服人, 即以可信道理去启迪家长, 使家长调整家庭教育的心态和方法, 同时, 班主任在家访时, 既要尊人也要尊己, 因众多家长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层次、思想素质、经济状况等方面, 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 班主任在与众多家长打交道时, 尊重所有的家长, 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在家访的策略要因人而异。如干部、知识分子, 他们知识多, 往往对孩子的要求偏高偏激, 这就需要较多地给他们提供教育心理学知识, 并不卑不亢同他们讨论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有些工农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家长对学生的态度, 教育方法就事论理, 耐心劝导。有时行为会给孩子以不良的影响, 对他们就要忠言直谏, 善意提出批评, 分析其危害。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得到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 共同更好地培养教育好学生, 达到家访的预期的目标。

四、总结家访情况——有效家访的反思

家访结束后, 要及时组织整理家访记录, 搜集学生、家长反馈信息, 针对有效家访的技巧、策略进行总结反思, 包括自己对家访工作的认识、收获、体会以及在家访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今后的工作设想等, 并对后期家访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对家访工作的认识, 在总结归纳中不断修正工作目标。

表3:家访反思表

《家访反思表》包括以下内容:填写时间、班级、学生姓名、家访情况、暴露问题、家校协作点、学生态度、具体打算。

五、落实帮扶措施——有效家访的跟进

一次有效的家访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 需要不断的跟进, 甚至反复。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家访后的良好契机跟进系列有效措施。

1、明确学生改进要求。

根据家访后与家长的认同情况, 与学生谈一次话, 具体肯定其有点, 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明确, 并要求其诚恳认识, 并商议改进要求。

表4:行为矫正卡

《行为矫正卡》包括以下内容:班级、姓名、结对老师、问题行为表述、自定矫正措施、自定奖罚措施、效果评价。

2、继续加强家校联系。

除了再次定期家访之余, 可以建立随时联系的家校平台, 如电话、短信、网络视频、家校通等, 起到快捷的辅助联系办法, 随时能跟进家校合作工作。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要根据家长情况, 利用自己的教育知识加以辅助引导, 使得家长的家庭教育能配合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并促使家长的家教水平不断提升。

专题式家访在目前教育形势发展中, 是对传统家访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究和延伸, 很好的提升了家访的教育成效。它有利于学生的问题转化,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此操作, 可以增进家校的紧密感,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潘菽, 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2000.

[3]蒋真兰.教育贫困学生的技巧[J].班主任之友, 2002, (9) .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 共青团中央少年部, 编.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篇14:学校领导家访制度

目前,有些班主任对“家访”有一种不全面的认识:老师只访“问题学生”的家庭。其实不然。优秀的班主任,既要访问后进生的家庭,也要访问优秀学生的家庭;既要进行普访,也要进行专访。访问优秀生的家庭,主要探讨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了解家庭教育的经验;访问后进生的家庭,主要是寻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在于矫正缺点。普访也就是一股家访,一般是在新接班级或新学期的开始,主要了解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氛围,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建议,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在家庭中的表现,为今后教育奠定基础;专访,也就带有一定的“问题”或目的性,对个别学生家庭进行的访问。不管是哪一种访问,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职能。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家访我想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一、掌握资料,作好充分准备

家访前,教师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确定家访的目的,拟定谈话的内容,准备好向家长提出的建议等。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资料(如听课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各科成绩多少以及个性特点、品德行为、活动纪律、劳动表现等)。对这些资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跟家长的谈话才能够具体、准确,才能抓住关键,使家长豁然开朗,愿意与学校共同努力,把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

为了使家访成功圆满,教师还要从服装、仪表、语言、方法及时间上作好准备。由于家长的职业、职务、年龄、性格等各不相同,我们的言谈举止、谈话方法对家访的成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态度热情,创造谈话环境

如果你是带着“问题”的专访,万不可一进门就“告状”,或把责任推到家长一边。这样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而且很容易造成家访气氛冷淡,容易与家长发生观点分歧,激发矛盾;最后导致不欢而散,为以后的教育造成困难。

后进生的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有种“出了问题”的预感,内心并不愉快,有时气氛并不热烈。因此有时必须创造谈话环境。教师可以先避开“问题”谈来访的想法,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地表扬,对学生经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给予肯定、激励和指引。这样,家长对孩子充满希望,从内心欢迎老师的到来,渴求老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抓住问题,分析实事求是

既要热爱、关怀、鼓励,表扬学生的长处,同时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例如,对学生行动上的懒散、纪律上的随便、学习上的松懈、同学间的矛盾等方面的情况要真实地向家长反映,和家长一起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教与学校协作的重要性,促使家长主动采取措施,与教师共同把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同时建议家长给学生讲清道理,促使学生深入反思,并能把反思的结果落实在改正错误的行动上。

四、渗透家教理论,提倡科学家教方式

不同类型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就家庭教育而言,“溺爱型”家庭会无形中滋长孩子娇惯的坏毛病;“放任型”家庭容易使孩子养成散漫的性格;“专制型”家庭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说谎或行动上的反抗;“闭门囚读型”家庭容易造成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不爱与同学交往等;“科学民主型”的家庭,容易使孩子产生幸福快乐,这样,孩子便会精神状态好,学习稳定。因此,家访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家庭,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渗透一些家庭教育的理论,帮助家长认识到“科学民主型”的家教方式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在“科学民主型”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在人格上一律平等,每个成員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父母对孩子思想中合理的部分,都会给予肯定、鼓励和引导,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勇于探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以及自尊自信自立的优秀道德品格。

五、认真总结,提高自身素质

每次家访,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家访后,教师应进行认真地总结,对访问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记录,写成家访日记。积累资料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下次的家访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以闹元宵为题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洒水车》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