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纪念馆观后感

2024-04-17

杨虎城纪念馆观后感(共1篇)

篇1:杨虎城纪念馆观后感

杨虎城纪念馆导游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观杨虎城将军陵园。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本次为大家负责全程讲解的讲解员小X。在我为大家做讲解的过程中,如有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展厅参观瞻仰烈士生平事迹。本展馆分为东西两个展厅,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东展厅,它分为四个部分。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中国正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整个国家千疮百孔;身处灾难的陕西人民也遭受着同样的苦难,反抗十分激烈。杨虎城就生长在这个充满矛盾,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部分:投身革命

初建功勋。

杨虎城将军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1907年其父杨怀福因从事反清活动被清政府于1908年以绞刑处死于西安。父亲的惨死以及蒲案的爆发,致使杨虎城从此走上了反清抗暴,投身革命的武装道路并组建了中秋会。1911年四川揭起了保 1

路运动,同年辛亥革命也相继爆发,杨虎城将军认为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便带着“中秋会”入向字营西征御敌。在1914年夏收后的一天,杨虎城只身一人在孙镇粮店为民除害杀死恶霸李桢,从此亡命为刀客。直到1918年参加靖国军被整编为第三路第一支队,任司令。

第二部分:北伐和二虎守长安

1926年春,北洋军阀刘振华纠集十万精兵将西安城团团围困,杨虎城率兵入城与李虎臣,卫定一等陕军在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坚守西安8个月,挫败了吴佩孚、刘振华夺取关中,席卷甘陕的图谋。有力的策应了北伐,促成了1927年陕西国民革命大高潮的到来。守城的战争进行了6个月时,城内弹尽粮绝,杨虎城毅然将战马杀死为战士充饥。他站在钟楼上,拔出腰间佩刀高呼:城破之日,我将自刎于钟楼之下。此举大大鼓舞了士气。到了11月他们终于迎来了冯玉祥的援陕之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冯玉祥,就把这里命名为玉祥门。

第三部分:主政陕西

造福三秦

1927年5月,杨率部出潼关参加北伐。1928年四月赴日疗养,在日本期间对日本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回国后于1930年率十七

路军打回陕西,就任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西安事变爆发前,杨虎城直接间接主持陕政6年。在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先后兴建泾渭洛梅四渠,可灌溉农田120万余亩;压缩军费出自创办尧山附小、尧山中学、西北农学院、甘北村私立培民学校等,培养进步青年资送大批留学生。其多数系中共党员。

第四部分:西安事变

千古功臣

1936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及南京军政要员,提出了八大救国主张。蒋介石做出了六项承诺。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1928年6 月28日,日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顺中央政府。1933年,红军长征结束,到达川北,迫近杨虎城的防区。蒋介石为了缩小杨虎城的职权范围,派他与红军作战,但杨虎城和赵寿山、孙蔚如商定,和红四方面军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35年秋天,张学良来陕和杨虎城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前夕,蒋介石亲自来陕部署剿共计划,这张是张、杨陪他游茂陵,这是张、杨陪他视察部队。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张杨以各种方式请求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均遭怒骂。12月12日,张、杨发动兵谏,东北军去华清池捉蒋,蒋介石在熟睡中听到枪响以为是红军打来了,只穿了睡衣,忘记戴假牙从后窗仓皇逃跑时摔伤了后背,逃往骊山上,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东北军发现活捉,后送往新城大楼杨虎城的办公室。又被转押至高公馆。在捉蒋后,张、杨立即致电给中共,请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中共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组成代表团与1936年12月17日到达西安。他们的驻地在张学良公馆东楼。在中共和张、杨的共同努力下,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战抗日的条件。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宣告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国的一致抗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蒋介石却背信弃义,从此张学良被幽禁长达50余年。直至2001年10月15日病逝于夏威夷。1937年,杨虎城被迫辞职出国考察军事。这里有一段杨虎城在西班牙考察时的讲话,大家可以听听。

周恩来称杨虎城为“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毛泽东曾赞誉张、杨二位将军 “以身殉志、不亦伟乎”!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推动国

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下一个展厅参观。大家现在经过的长廊所展出的是一些和西安事变有关的图片资料。本展厅也分为四部分。

第五部分:铁汉柔情

家庭和美

杨虎城一生有过三次婚姻:三位夫人的个性才能各有不同:罗佩兰聪慧贤达,机警干练;张蕙兰深情专注,默默奉献;谢葆贞活波伶俐,端庄大方;然而杨虎城与三位夫人的夫妻眷爱婚后和谐、美满的生活却如出一辙,也构成了杨虎城多彩人生的一个侧面。与大夫人罗佩兰于1916年结婚,本质上是两情相悦,形式上遵循媒妁之言的半新半旧式婚姻。婚后生有一子一女,即长子杨拯民。长女杨拯坤。1924年患肺结核病,1926年西安围城时病逝、后葬于三原。西安解围之后,杨虎城亲自披麻戴孝,执孝子之礼,可见夫妻感情之深;1919年,杨虎城奉母命与张蕙兰成亲,系遵从母命的旧式封建包办婚姻,婚后聚少离多,张蕙兰在家侍奉杨母,操持家务,1931年时生下一子拯人,不幸于1937年病夭。于1993年病故于西安,安葬于杨虎城烈士陵园。与三夫人谢葆贞于1928年结婚,属自由恋爱的新型自主婚姻,婚后生有2子5女,西安事变后陪杨虎城出洋考察,杨囚禁后又赴狱中探

望,1947年被特务毒死狱中。

第七部分:惨遭迫害

至死不渝

抗战全面爆发后,杨虎城将军于1937年11月26日毅然回国,1937年12月2日赴南昌謁见蒋介石请求抗战,却遭囚禁而身陷囹圄长达12年之久,辗转囚禁于江西南昌、湖南益阳、贵州息烽、四川重庆等地。直到1949年 9月6日午夜12点半遇害。

在漫长的狱中岁月里,杨虎城虽受尽屈辱、折磨,却一本初衷,丝毫不坠抗日救国之志。大家请看这里是杨将军当时被囚禁的麒麟洞。长期被关押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使杨将军患上了严重的胆结石。

1949年8月24日,蒋介石飞抵重庆,制定了杀害杨虎城等人的详细计划。1949年9月6日午夜,杨虎城被特务用匕首惨杀与正房,并用镪水将其面部淋花,埋于后花园内。

第八部分: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

谢葆贞在1947年2月8日被特务毒死狱中,年仅34岁;杨拯中和父亲一同遇害,年仅19岁;宋绮云夫妇被特务刺死在警卫室,45岁;杨拯国被活活掐死,宋振中,也就是“小萝卜头”被卡住脖子后又遭刀刺而死,年仅9岁。特务将他们和两个小孩的遗体挖坑掩埋在警卫室旁的一间小房子里。11月24日

两位副官严继明45岁、张醒民34岁,惨遭杀害。

第九部分:隆重祭奠

后人敬仰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虎城的遗体很快被发掘入殓。1950年2月7日,杨虎城将军等人被安葬在西安市长安区南郊的少陵塬畔。1981年,省委和省政府重新修缮了“杨虎城烈士陵园”。1950年元月15日在重庆市为八位烈士开追悼会,元月16日,杨虎城等八位烈士的灵柩由重庆启运往西安,元月30日抵达西安,彭德怀、习仲勋等亲自迎灵,在新城广场停灵7日,举行公祭大会。根据长子杨拯民的意见,将杨虎城安葬在西安南郊韦曲杜甫祠西侧的茔地。也就是现在的杨虎城将军陵园。

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在此若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再来陵园参观,谢谢大家。

上一篇:银行信用卡怎么贷款下一篇: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