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2024-04-07

以物抵债管理办法(共6篇)

篇1: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辽宁智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以物抵债操作过程,降低我公司不良担保项目资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物抵债工作必须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前提,必须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公司利益为目标,必须保证操作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以物抵债,是指依据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债务人以拥有合法处分权的非货币资产抵偿担保项目代偿资产的行为。包括双方协议抵债和依据司法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抵债两种形式。

第四条

在协议办理以物抵债的过程中,双方应在协议中明确以下内容:

(一)抵债资产的种类、数量、规格等,不动产需说明位置;

(二)抵债金额;

(三)抵债资产的交付时间、地点和方式;

(四)产权证书的交付、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办理及费用的交付;

(五)违约责任;

(六)其他条款。

第二章

以物抵债的范围 第五条

担保项目形成代偿的资产应当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只有当被担保人对抵债资产难以变现或由我公司处置抵债资产更为有利,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时,我公司方可以物抵债。

除依生效法律文书办理以物抵债外,以其它方式受偿的抵债资产须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确定抵债资产价值。

清分结果为预警和代偿类,方可办理以物抵债。

第六条

抵债物应当是法律允许转让的、具备独立变现能力的已经实际存在的财产和财产性权利。

抵债资产为国有企业关键设备、成套设备、重要建筑物等需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方能转让的,事先须由被担保人按照有关规定报批。

第七条

担保公司不得接受下列财产用于抵偿债务,但依据司法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的除外:

1、基于抵债资产发生的各种欠缴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超过该资产价值的;

2、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

3、资产已经先于我公司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且被担保人对该第三人的债务尚未清偿的;

4、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资产;

5、债务人公益性质的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6、其他无法或长期难以变现的资产。

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单独用于抵偿项目资产;但以集体土地之上的房屋抵债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当一并抵偿项目资产。

第三章 以物抵债的审批

第八条

公司资产保全部负责对以物抵债担保项目的申报,就公司资产评估部进行审核并进行预估后,经公司资产处置委员会审议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九条

办理以物抵债应准备以下材料:

1、申请书。内容包括:

①被担保人财务状况(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说明; ②我公司代偿的债务额及所发生的费用; ③申请以物抵债主要理由;

④以物抵债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抵债资产基本情况说明、抵债资产的权属情况、抵债操作合法性及合理性分析、抵债资产的初步处置变现方案;

⑤以物抵债全部费用的预算报告; ⑥委托的中介机构的资质证明及相关资料; ⑦抵债资产的保管计划。

2、以物抵债申请表。

3、合同及其它相关资料的复印件。

4、我公司与抵债当事人之间拟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

5、抵债资产所有权或处分权的有效证明文件、近两年的资产评估报告的复印件。

6、调查报告。

7、资产保全部对以物抵债的申报及资产评估部对其的审核意见,资产处置委员会的审议决议。

第四章

抵债资产的管理

第十条

抵债资产管理是指抵债资产的接收、权属变更、管护等行为。抵债资产的管理应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在管理中应建立责权分明的管理机制。

抵债资产的管理工作由资产评估部负责。

第十一条

抵债资产接收工作应在以物抵债方案获得审批后进行。

第十二条

抵债资产的接收既包括实物的接收也包括抵债资产相关权证的接收。在接收抵债资产时,需对抵债资产的权属情况及名称、数量、位置、来源渠道加以核实,并填制“抵债资产收妥通知书”(一式二份)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一份交抵债方留存,一份由评估部门留存备案。

第十三条

以物抵债方案获得通过后,抵债资产为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或车辆等动产的,应办理抵债资产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依法不需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必须有司法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或双方的抵债协议为根据。

第十四条

抵债资产权属变更手续的经办人员应依照司法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或双方抵债协议的内容规定严格执行。如无明确规定,应要求抵债方协助尽快办理。

第十五条

我公司应建立抵债资产台帐,由资产评估部对抵债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对抵债资产应及时处置,不得拖延、贻误处置时机,更不得擅自挪用、转借抵债资产。

第五章

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

第十六条

抵债资产处置变现,是指通过拍卖、招标、协议转让、公开市场出售、委托专业机构等方式将抵债资产的所有权、处分权让渡给第三人的行为。

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工作由资产评估部负责。

第十七条

在取得抵债资产后,应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实现抵债资产价值最大化,1、在采用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方式处置抵债资产的情况下,应利用广告、公告等方式,做到购买方寻找过程的充分公开化;

2、在委托专业机构处置的情况下,应监督受托方做到购买方寻找过程的充分公开化;

3、在处置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一位潜在购买者都可以公平地获得与其他潜在购买者同样充分的信息和竞争机会;不得无故拒绝任何潜在购买者;

4、抵债资产的购买方原则上不得为原债务人或其关联方。

5、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与潜在购买方进行商谈时,一般应至少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会谈完毕后应对主要会谈内容形成纪要,并由参与会谈人员签字。

第十八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应优先采用拍卖、招标方式; 日用品、纺织品等低值大众化消费品可以采用公开市场销售方式进行处置;

由于资产本身专用性过强、潜在购买者过少等原因,确实不适宜采用拍卖和招标方式进行处置的,可以采用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处置;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公司应积极采用委托专业机构处置的方式。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置的情况下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并保留处置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第十九条

公司在取得抵债资产后应尽快处置变现。易变现资产和难变现资产处置时限分别为:

(一)易变现资产的处置时限

易变现资产应当自取得之日起立即着手变现,原则上应自取得之日起六个月内处置完毕;

六个月内处置完毕确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置时限,但最多只能延长六个月;期限延长方案及下一步处置计划应及时向公司资产处置委员会报告。

(二)难变现资产的处置时限

难变现资产应当在取得后及时制定处置计划,积极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寻找买家,原则上也应当自取得抵债资产之日起一年内变现;

但大宗房地产、大型厂房、大型专用机器设备等资产确实无法在一年内变现的,在一年期限届满前应提出下一步的处置计划和处置时限,报公司资产处置委员会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处置期限,但原则上只能延长一年。

(三)本办法所称易变现资产是指:

1、家用电器、五金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等普通消费品

2、办公用品

3、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交通运输工具

4、小型通用机器设备

5、普通工艺品

6、除以上五项外,抵债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资产。易变现资产以外的抵债资产为难变现资产。

第二十条

在处置抵债资产时,应聘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抵债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评估:

1、处置抵债资产时,原办理以物抵债时的资产评估报告仍在有效期内的;

2、采用拍卖、招标或公开市场出售方式处置抵债资产,处置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得到充分保证的;

3、资产处置价格高于抵债价格,且取得抵债资产时间未超过两年的。

第二十一条

抵债资产变现价款的支付方式应以一次性付款为主。

在抵债资产价值较高、购买方信誉良好、一次性付款确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但首次付款金额不得少于总价款的40%,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在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情况下,应将所处置抵债资产抵押给我公司或在债务人全部支付价款后再办理过户,以作为购买方支付剩余款项的保障;在抵债资产本身不适宜抵押的情况下,应由购买方提供其他的足值有效担保;原则上,只有难变现资产可以采用此类付款方式。

第二十二条

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前,首先由资产评估部制订方案并提供抵债资产处置变现的材料,然后提交我公司资产处置委员会审议。评估部提供的抵债资产处置方案应包括抵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和相关附件。

抵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物抵债协议、以物抵债审批文件或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

2、抵债资产情况介绍;

3、处置工作过程介绍;

4、购买方情况及其他询价者情况介绍;

5、选定购买方的过程与理由;

6、处置价格的形成与合理性分析;

7、分期付款方式下购买方的偿还能力分析和担保措施。申请报告附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处置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会谈记录;

2、有关的广告、公告复印件;

3、其他可以支持申请报告内容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

公司在审查抵债资产处置方案时应重点审查以下方面:

(一)处置过程是否做到了充分的公开透明;

(二)是否有理由对处置价格的合理性作出怀疑;

(三)付款方式是否合理;

(四)在采用分期付款的情况下,付款计划是否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后续款项的偿付有无得到充分保障。

第二十四条

抵债资产处置变现方案完成后,资产评估部应及时送交抵债资产处置变现的有关文件(副本),综合业务部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第二十五条

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凡有变现损失的由公司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审批,综合业务部按相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第二十六条

公司对抵债资产过程中形成的处置档案应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处置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处置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法律文件;

(二)与处置工作有关的各种内部请示文件、报告及其附件,相应的批示和批复;

(三)处置过程中的各种会谈纪要和备忘录;

(四)可以证明处置工作公开性的材料,如媒体广告复印件、公告发布记录等。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定义与解释

(一)本办法所称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多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二)本办法所称重要媒体是指在拟处置抵债资产目标市场中具有广泛影响、熟为人知的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信息媒介。

第二十八条

公司在司法机关判决或裁定以物抵债的过程中,同样应积极争取,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公司权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辽宁智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篇2: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来源:未知作者:佚名w日期:10-01-05

中国银行关于发布《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999年1月26日 中银信管[1999]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市、沈阳市、济南市分行:

《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总行最后审定,现下发你行(部),望遵照执行。为了方便执行该办法,《以物抵债协议》标准文本以及以物抵债申请表一并下发。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总行联系。

附: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稳步开展以物抵债工作,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将事先抵押、质押给债权银行的财产或者其他非货币财产折价归银行(指中国银行,下同)所有,用以偿还银行债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或质押权人依法拍卖或变卖抵、质押财产,并以变现所得优先受偿的,不属于本办法所指以物抵债范围。

第三条 银行债权应当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时,应当以拍卖、变卖抵押、质押财产或者其他财产所得清偿银行债务。财产暂时难以变现并符合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可以办理以物抵债。

第四条 以物抵债工作,应当注意社会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五条 各级行有关部门应当合理商定抵债财产价格,妥善保管和处置抵债财产,加强对以物抵债工作的管理,促进抵债物品保值增值,尽量减少信贷资产损失。

第六条 以物抵债基于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或当事人双方的约定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在破产还债程序中,破产清算组以破产企业的非货币财产折价偿还银行债务,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二)在破产还债程序中,破产企业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协议,以企业的非货币财产偿还银行债务,并经人民法院认可并发布公告,中止破产还债程序。

(三)在企业破产还债程序以外,根据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以债务人的非货币财产折价偿还银行债务。

(四)债务人和债权银行签订协议,以债务人的非货币财产折价偿还银行债务。

第七条 各级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辖内以物抵债工作的管理,履行规划、审批、协调和监督等职责。

各级行信用发放部门负责办理以物抵债具体事务,如与债务人签订抵债协议,接收、保管和处置抵债物品,以及向信贷管理部门报送各种材料和数据。

同级行有两个以上的信用发放部门向同一债务人提供信用的,可以由其中一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共同办理以物抵债。

第八条 以物抵债业务规模较大的分(支)行,可以成立专门机构,专司抵债财产的保管和处置。成立专门机构的,本办法关于信用发放部门保管和处置抵债财产的规定适用于该专门机构。

第二章 以物抵债的范围

第九条 银行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清收后仍然未能以货币形式受偿的债务,方可接受以物抵债。但根据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以物抵债的,不受本条限制。

第十条 抵偿债务的财产应当是归债务人所有或者债务人依法享有处分权、并且具有较强流通变现能力的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有价证券,如汇票、本票、支票、提单、股票和债券等;

(二)房屋或者其他地上建筑物;

(三)剩余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四)交通运输工具;

(五)生产设备和办公设备;

(六)原材料和产成品;

(七)其他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财产等。

第十一条 银行不得接受下列财产用于抵偿债务,但根据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的除外:

(一)基于抵债财产发生的各种欠缴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超过该财产价值的;

(二)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

(三)财产已经先于我行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的;

(四)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五)债务人公益性质的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六)其他无法或长期难以变现的财产。

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单独用于抵偿银行债务;但以集体土地之上的房屋抵债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应当一并抵偿债务。

第三章 抵债金额的确定

第十二条 抵债金额,是指抵债财产折价抵偿银行债权的数额。

第十三条 根据法院和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的以物抵债,确定抵债金额的依据是该生效法律文书。

第十四条 债务人和银行约定以物抵债的,抵债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五条 在与债务人协商抵债金额以前,应当对影响抵债财产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尤其要注意基于抵债财产发生的各种税收和费用是否已经按期交纳。

以不动产、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抵债的,应当由具有法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评估价值为底价,与债务人协商确定该不动产或机器设备的抵债金额。

第四章 以物抵债的审批

第十六条 抵债财产为足值、有效的存款单、国库券、国家债券、金融债券、银行本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有价证券的,不需报批。

根据法院和仲裁机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的以物抵债,不需报批。

上述两款规定情形以外办理的以物抵债,一律按照本章后列条款规定报批。

第十七条 单个债务人以物抵债的抵债金额为3000万元以上的,报总行审查批准。

各级分行以物抵债的审批权限由各省级分行根据辖内实际情况作出规定。但是,单个债务人以物抵债的抵债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省级分行审查批准。

县和县级市支行办理以物抵债,必须报上级行批准后实施,不得自行决定。

第十八条 各级分行办理的以物抵债,由信用发放部门报本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报请本行行长核准。超出本行权限的,还须逐级上报至有审批权的上级行审查批准。

总行本部办理的以物抵债,不分抵债金额大小,一律由信用发放部门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报请总行行长核准。

第十九条 信用发放部门向信贷管理部门、各级分行向上级行申请批准办理以物抵债时,应当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债务人经营状况;

2.担保人经营状况;

3.贷款本息余额及质量状况;

4.申请以物抵债的主要理由;

5.以物抵债计划及其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6.抵债财产的构成、质量状况、权利归属、估价、变现能力以及变现计划;

7.抵债财产的保管计划。

(二)以物抵债申请表。

(三)债务人上一年经过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债务人最近一期经过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四)以物抵债协议。

已经对抵债财产进行评估的,还须报送资产评估报告。

第二十条 审查部门应当着重审查以物抵债的必要性、抵债金额的合理性以及抵债财产变现的可能性。

第五章 抵债财产的收取

第二十一条 办理以物抵债,须由债务人和债权银行签订以物抵债协议,但依法院和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的以物抵债除外。

第二十二条 以物抵债协议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抵债财产的种类、数量、规格等,不动产还须说明财产的位置;

(二)抵债金额;

(三)抵债财产的交付时间、地点和方式;

(四)产权证书的交付、各项登记手续的办理以及相关费用的支付;

(五)违约责任;

(六)其他必要条款。

第二十三条 与债务人签订以物抵债协议后,要根据协议的规定,及时收取抵债财产以及相关的产权证书。

第二十四条 抵债财产为不动产、车辆等经过登记转让方能生效的,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抵债财产为国有企业关键设备、成套设备、重要建筑物等需要经过有关政府机关批准方能转让的,必须事先按照有关规定报批。

第六章 抵债财产的保管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 信用发放部门收取抵债财产后应负责妥善保管。

信用发放部门可以委托行内或行外的机构、部门进行保管。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应委托出纳部门保管。

委托保管的,应签定委托保管协议。

第二十六条 信用发放部门应当建立抵债财产的保管档案,详细记载债务人名称、抵债财产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抵债金额、收取时间、存放地点、入账情况以及处置情况等,并将办理以物抵债过程中制作或者收到的各种凭证、协议以及其他文件作为附件,与保管档案一并保存。

保管档案由信用发放部门负责妥善保存。

第二十七条 信用发放部门应当为每一项抵债财产建立保管卡片,记载债务人名称、抵债财产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收取时间、抵债金额以及入账情况等。

保管卡片与抵债财产不得分离,由抵债财产的实际保管人持有。抵债财产转移保管时,保管卡片相应移交新的保管人。抵债财产处置入账后,保管卡片作为保管档案的附件由信用发放部门保存。

第二十八条 信用发放部门应定期对抵债财产进行检查,核对保管档案、保管卡片和账务记载是否一致,并根据信贷管理部门的要求随时报送抵债财产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九条 信用发放部门应当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为抵债财产办理相关保险。

第三十条 抵债财产不得擅自使用。抵债财产按照中国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批后转入本行固定资产科目的,可以使用。

第七章 抵债财产的变现

第三十一条 抵债财产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变现。自签订以物抵债协议之日起一年内未变现的,应于一年届满后一个月内向原批准办理以物抵债的上级行(原办理以物抵债不需报上级行批准的向上一级)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未变现的原因和抵债财产的现状。第三十二条 财产变现,应当采取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

抵债财产符合本行使用需要的,可以按照总行有关规定报批后转入本行固定资产科目。抵债财产转入本行固定资产科目的,视为财产已经变现。

第三十三条 对于抵债财产的变现方案,信用发放部门应当报同级信贷管理部门批准。信贷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变现方案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 抵债财产变现收入不足该财产抵债金额的,对不足部分进行会计处理之前,一律上报总行,由总行财会部门会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八章 费用

第三十五条 收取抵债财产所需费用,原则上应由债务人承担。债务人无法承担的,可以由银行先行垫付。

第三十六条 取得抵债财产后,维修、保管和处置抵债财产或者为抵债财产办理必要保险所需的合理费用,一般应由银行承担。

第九章 统计

第三十七条 省级分行每半年向总行报送一次《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统计表》。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关于抵债财产的出租、承包和委托经营问题,总行将另行发文。

第三十九条 抵债财产的取得、保管和变现的会计核算方法,由总行财会部另行制定下发。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均包括本数在内,“不足”不包括本数在内。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信用发放部门”,是指办理透支、垫款或者贷款等业务的部门。债务人,包括直接从我行取得信用支持的人以及向我行提供各类担保的人。

第四十二条 债务人以其对第三人的债权抵偿银行债务的,视同银行对第三人发放贷款,参照贷款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办理。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分行”,包括一级分行和总行直属分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负责解释。

篇3: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金融企业抵债资产形式多样,涉税环节较多,政策规定也较为复杂。各商业银行在企业抵债资产税务处理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是目前银行系统税务检查的重点。笔者结合案例,深入剖析了金融企业抵债资产的收取、保管、处置等涉及的税收政策难点和疑点,以期能帮助金融企业更好理解和掌握与抵债资产管理的相关税收政策,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抵债资产收取环节涉税问题

[案例1]2007年8月1日,A股份制银行采用诉讼法律手段向债务人甲企业追偿贷款5000万元。2007年11月8日,A银行申请法院对债务人的抵押房产进行拍卖,经过三次拍卖流拍后,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止。A银行隧以法院最后一次的拍卖保留价3000万元作价收取该抵债资产。考虑未处理该抵债资产,A银行2007年度未向税务局申报扣除该贷款损失。2008年11月,甲企业以2900万元回购该抵债资产。

首先,A银行应在2007年度还是在2008年度申报贷款损失?申报金额为多少?根据《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五条规定:“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贷款类债权,可以作为贷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五)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七)由于上述(一)至(六)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依法取得抵债资产,抵债金额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A银行发生的贷款损失符合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五)项的情况,按照第七款规定,贷款损失申报扣除的条件应是银行依法取得抵债,而非抵债资产是否处理完毕。本案例中A银行在2007年取得抵债资产,因此,A银行应在2007年度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贷款损失税前扣除。申报金额应为原贷款金额扣除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损失部分,即2000万元(5000万-3000万)。

其次,2008年发生抵债资产回购损失是否须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关于抵债资产变现损失是否需要申报扣除,《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等未有明确的规定。但部分地方税务机关对财产损失报批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如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出台的《关于200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国税所[2006]6号)规定:金融保险企业抵债资产变现损失,按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第六条财产转让损失处理,但对抵债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等非正常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参照该规定,抵债资产毁损、报废等非正常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而抵债资产的回购等转让损失无需税务机关审批。企业2008年度回购发生的损失属于财产转让损失,因此,该损失无需税务机关审批。

◎抵债资产保管涉税问题

[案例2]A银行在抵债资产保管期间,2008年6月1日将该面积为15000平方米的抵债房产出租给乙企业作为仓库适用,租期半年,租金20万元。A银行认为该抵债房产是银行没有办法才取得的,属于待处理资产,并未办理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过户手续,所以仅对取得租金部分缴纳了营业税和相关税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未办理申报或减免税手续。在抵债房产闲置期间和出租期间,A银行是否应该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国税地字[1988]15号)第四条规定:“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尽管抵债房产未办理过户手续,但银行对抵债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A银行是抵债资产的实际所有人。因此,A银行在闲置期间应按规定应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目前,大部分基层税务机关规定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房地产,纳税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减免,如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出台的《关于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涉税问题的通知》(吉地税发[2006]133号):对各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在未处置前闲置的房屋、土地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税收管理权限,申请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因此,A银行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减免闲置期间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而出租期间则按规定应依据房产租金收入的12%税率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15000平方米和适用单位税额缴纳税款,不能申请享受减免税优惠。

◎抵债资产处置环节涉税问题

[案例3]甲向A银行借款3000万元,由于甲企业资金紧张,2008年11月甲企业不能回购该抵债资产,根据当时房地产价格变动趋势,经与A银行协商同意,2009年7月甲企业以3100万元回购该抵债资产。2009年7月甲企业按协议规定回购抵债资产,A银行认为抵债资产实现的收入应作为贷款损失的补偿,未实现收益,因此未对该抵债资产的变现收入申报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税费。A银行2009年11月处置抵债资产,是否应缴纳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计算缴纳营业税是否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各商业银行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第138号)第二条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因此,银行转让抵债所得的房产,应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可以按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因此,A银行应补交营业税5万元[(3100-3000)×5%]、城建税0.35万元(5×7%)和教育费附加0.15万元(5×3%)。转让抵债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缴纳土地增值税。

总而言之,目前抵债资产相关税收规定还不是很明确,特别是一些减免税的具体程序也没有予以明确,导致银行对相关税收政策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增加了纳税成本,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涉税风险。因此银行取得抵债资产后应及时与税务机关、中介服务机关沟通,避免被补征税款加收纳滞纳金、罚款处罚的税务风险。

SUMMARY/概要

篇4: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关键词:抵债资产;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82-03

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在清收、化解不良资产,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时,因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而且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债权人与债务人(包括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者因债务纠纷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债务人(包括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折价抵偿债务的行为。近年来,抵债资产经营管理作为各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保全措施,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抵债资产自身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发现和规避风险仍是各商业银行在抵债资产管理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抵债资产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抵债资产经营管理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收取阶段、保管阶段和处置阶段。相应地,抵债资产管理就面临着收取风险、保管风险和处置风险,这三方面的风险共同构成了抵债资产管理风险。

1抵债资产的收取价值大大高于其可变现公允价值,价值背离严重是当前收取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收取风险发生过程分析,可分为来源于外部的收取风险和来源于内部的收取风险两大类。来源于外部的收取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1)借款人或担保人故意隐匿资产状况,以低值和可变现能力差的资产抵偿贷款所形成的风险;(2)借款人或担保人用于抵偿贷款的资产产权不清所形成的风险;(3)借款人或担保人重新抵押资产所形成的风险;(4)借款人或担保人虚假破产故意逃避债务所形成的风险;(5)借款人和担保人抵债资产市场价值变动较大所形成的风险:(6)借款人和担保人发生经营困难,用于抵债的资产可选择性差所形成的风险;(7)中介评估机构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所形成的风险;(8)借款人或担保人恶意利用以物抵债作为逃废银行债务或变相牟利的手段所形成的风险:(9)法院或仲裁机构相应判决和仲裁所形成的风险等等。

来源于内部的收取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商业银行内部故意放弃现金回收权以物抵贷所形成的风险;(2)疏于对企业财产调查仅凭企业提供的财产实施实物收贷所形成的风险;(3)选择抵债资产失当所形成的风险:(4)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道德失当所形成的风险;专业知识不足所形成的风险等等。

2抵债资产的可变现价值的降低或消失,保管费用的不断增长。是抵债资产在保管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从造成风险的形态上区分,可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有形风险主要体现在因管理维护不当,被非法占用。随着时间推移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等原因导致的抵债资产可变现价值降低或者消失所形成的风险;无形风险主要体现在因长期不能变现而导致保管费用的不断增加。抵债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越来越不足以抵偿贷款所形成的风险。日

3处置抵债资产过程的复杂性,是抵债资产在处置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风险。目前各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绝大部分采取拍卖的形式,只有一部分采取协议转让和出售等其他处置方式。以拍卖方式处置抵债资产虽然能够体现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而且可以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尽可能地避免暗箱操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不免面临着多种风险,具体有“假拍卖、走手续”形成的道德风险,拍卖机构与竞买人恶意串通所形成的风险。拍卖机构选择不当形成的风险,拍卖过程人为操控的风险,缺乏足够竞拍人开展竞拍形成的风险等拍卖过程本身的风险。同时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还要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和其他各类风险。

二、抵债资产风险存在的成因

从抵债资产经营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收取风险、保管风险还是处置风险,都与抵债资产自身固有的特性、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密不可分。

1从抵债资产自身固有的特性来看。首先,抵债资产涉及范围广,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资产都可以用来抵债,而每种资产都有自己特殊的品质和属性,而这些附着在物质上的属性多种多样,其固有的风险也纷繁复杂。银行所经营的业务不可能涉猎方方面面。银行工作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各抵债物的属性。对有些风险认识不清、估计不足,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和手段也难免全部到位。其次,多数抵债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很难公平定价或变动弹性较大。在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客观上为一些借款人恶意采用“以物抵贷”方式逃避债务提供了方便,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损失。

2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来看。银行缺乏应有的管理抵债资产的经验。抵债资产经营和管理只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金融业务,各家银行尚未对抵债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形成一支经营和管理抵债资产的成熟的专业队伍,还处在边实践边总结阶段。同时,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的防范紧紧依靠银行自身很难做好,需要社会许多行业和部门的合作才能很好地控制和化解风险。

3从社会意识来看。不能否认,当前在政府部门、法院和老百姓心中,银行是“财大气粗”的同义词,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出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和保持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和法院往往倾向于借款人而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同时,部分银行内部人员也基于同样的考虑,怠于行使权利,从而错失挽回损失的时机。此外,商业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时相关税费过高,甚至于部分借款人的欠缴税费也强加到银行头上,都加大了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

三、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1大力完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一是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银行债权。严厉打击通过虚假抵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规范中介机构服务行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资产评估体系。提高抵债资产估价的合理性;三是大力发展资产交易市场,扩大资产信息宣传推介能力,为抵债资产处置提供管理和交易信息平台,在提高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同时,力争减少处置成本,谋求抵债资产变现价值最大化。

2严把抵债资产收取关。严格控制抵债资产的接收,强化现金方式回收贷款。对信贷资产最大限度实现现金回收,尽可能避免实物收贷。一是银行信贷人员要随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特别要掌握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在企业尚存在现金流动的情况下,选择适当时机收回现金:二是当借款企业确实存在以现金偿还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要积极向保证单位追索。追索的第一选择仍然是现金:三是当借款人和保证人必须以物抵偿贷的情况下,做好提前介入工作,算好费用成本与价值贡献的经济账,在确保能够产生超值或快速等额价值转变的前提下,确定收取方案。使抵债资产收取工作真正成为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时效、转变资产管理形态、实现价值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

3切实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首先,金融机构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要严格按照《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办理,特别是对抵押物品的选择和规定,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因素、抵押物品的变现难易程度及抵押物品的权属关系等,超前防范信贷风险。贷款发放后要严格监督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动情况,对抵押物的变动、变化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抵押物出现减值、毁损、转移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要时要重新设置抵押方案,防止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担保能力不足或转移资产,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债权。其次,要成立专门的抵债资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利用专业的抵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完善的审批机制,确保资产收取、保管及处置环节的合规性。

篇5: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XX银行 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以下简称“本行”)抵债资产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53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 是指我行在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计价价值是指本行取得抵债资产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抵债资产科目的金额。

第四条

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是指本行接收抵债资产过程中所缴纳的契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等税金,以及所支出的过户费、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费、水利建设基金、交易管理费、资产评估费、垫付的诉讼费用及其他相关支出等直接费用。

第五条

本行取得的抵债资产在变现过程中,所发生的

土地注册登记费、土地变更登记费、土地抵押登记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机动车辆检测费和过户交易费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行接收作为抵债资产的土地,从接收之日起土地闲置费,土地处置期限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净值是指抵债资产帐面余额扣除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第八条

本行以物抵债管理应遵循严格控制、合理定价、妥善保管、及时处置的原则。

第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清收贷款本息形成的抵债资产的收回、管理和处置。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十条

业务拓展部主要负责:

(一)确认债务人是否符合本行以物抵债条件;

(二)对抵债资产进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

(三)组织以物抵债项目申报材料;

(四)依照审批意见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以物抵债法律手续;

(五)负责抵债资产的接收、经营管理和处置。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

(一)负责对以物抵债方案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批及上

报;

(二)负责选聘中介资产评估机构;

(三)负责以物抵债协议等合同文本和相关法律手续的审查;

(四)负责对以物抵债资产的相关材料和档案的管理;

(五)负责对抵债资产的财产及手续的保管。第十二条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权限内以物抵债方案进行最终批复。超权限的报董事会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

计划财务部与营业部(或支行网点)负责对收回的以物抵债资产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三章 以物抵债的条件和范围

第十四条

本行抵债资产的接收要严格控制。首先应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当本行的债权面临较高风险,以物抵债确实更加有利于保全本行资产的,方可接受以物抵债。

第十五条

债务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本行债务,担保人也无力代为清偿,可以办理以物抵债:

(一)债务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经合法清算后,本行依法取得抵债资产;

(二)债务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处于关、停、并、转状态;

(三)本行通过诉讼或仲裁渠道主张债权,经法院判决、裁定、调解或仲裁机构裁决,取得抵债资产;

(四)债务人及担保人出现只有通过以物抵债才能最大限度保全本行债权的其他情况。

第十六条第 下列财产一般不得用于抵偿债务:

(一)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

(二)欠缴和应缴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高于该资产价值的不得作为抵债资产。

(三)权属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

(四)伪劣、变质、残损或储存、保管期限很短的资产。

(五)资产已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且抵押或质押价值几乎没有或没有剩余的。

(六)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依法被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资产(本行有优先受偿权的资产除外)

(七)公益性质的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八)法律禁止转让和转让成本高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

(九)已确定要被征用或征收的土地使用权。

(十)土地所有权。

(十一)无形资产不得作为抵债资产。

(十二)其他无法变现的资产。

(十三)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第十七条

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原则上不能单独用于抵偿债务,如以该类土地上的房屋抵债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一并用于抵偿债务,但应首先取得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在确定抵债价值时扣除按照规定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

第十八条

本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应合理确定其抵债价值。

(一)协议抵债的,原则上应在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价值的基础上,与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价值。评估时,应要求评估机构以公开市场价值标准为原则,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要求评估机构提供资产的快速变现价值。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在确定其抵债价值时予以扣除。

(二)采用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追偿债权的,如借款人和担保人确无现金偿还能力,本行要及时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借款人、担保人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以拍卖或变卖所得偿还债权。若拍卖流拍,本行要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或司法惯例降价后继续拍卖。确需收取抵债资产时,应比照协议抵债价值的确定原则,要求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以最后一次的拍卖保留价为基础,公平合理地确定。

第四章 以物抵债的审批流程

第十九条

本行可根据借款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取得抵债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或处置权。取得抵债资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协议抵债。由贷款人、借款人、担保人三方协商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二)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仲裁机构仲裁决定。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由终结的裁决文书确定。

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中的和解,参照协议抵债处理。第二十条

根据债务人或担保人的实际情况,双方协商以物抵债,抵债前业务拓展部应当做好以下尽职调查:

(一)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对抵债资产是否拥有合法的处分权,抵债资产是否存在其他人可以主张的权利;

(二)了解抵债资产是否拖欠工程款、税款、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费用;

(三)了解资产的产权及实物状况;

(四)抵债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五)抵债资产的变现难易程度;

(六)抵债资产的物理状况和质量状况。

第二十一条 对抵债资产尽职调查后,业务发起单位应当撰写调查报告,按程序上报风险委员会审批。调查报告应

包含以下内容:

(一)贷款发放全国过程,包括贷款的发放、转贷、清收等情况;

(二)申报以物抵债时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拖欠情况;

(三)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产情况;

(四)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或抵押物的详细情况;

(五)申请以物抵债的理由;

(六)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七)抵债资产的分析,包括抵债资产的基本情况、评估价值、抵债金额、是否有追索权;

(八)抵债资产的变现计划及结果预测。

第二十二条 业务发起单位经过调查后,将抵债资产调查报告、《以物抵债审批书》(附录1)、抵债资产的评估报告及相关资料提交给风险部进行审核。

第二十三条 风险管理部根据业务发起单位上报的抵债方案组织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资料,并协调组织召开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抵债资产调查报告;

(二)《以物抵债审批书》;

(三)《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审批表》;

(四)《投票表决表》;

(五)抵债资产清单;

(六)其他抵债资产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抵债方案进行审议,并进行投票表决。

第二十五条 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的,应将抵债材料和审批书返回上报业务发起部门,业务发起部门根据审批意见起草抵债协议,并提交风险部和业务分管领导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业务发起部门负责依照审批意见和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以物抵债法律手续;

风向管理委员会审批不同意的,业务发起部门应根据审批意见继续进行清收。

第二十六条 业务发起单位和债务人签订抵债协议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应在30日内完成抵债资产的过户或入库手续,经风险管理部审核备案后,由计划财务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五章

抵债资产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业务发起单位在办理以物抵债法律手续后,要及时与债务人办理实物交接手续,以做到对抵债资产进行实际控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办理产权变更过户手续,并在风险管理部和计划财务部进行备案。

第二十八条 业务发起单位与债务人办理完抵贷资产交接手续后,应将抵债资产、产权凭证等相关资料交由风险管

理部保管。业务发起单位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确保抵债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并尽量使其保值、增值。

第二十九条 抵债资产(动产、商品、交通工具等)出库时要经风险管理部和分管行领导的批准。

第三十条

相关部门没个极度应对抵债资产的账实核对,并做好核对记录。核对应做到账簿一致和账实相符,若有不符的,查明原因,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章

抵债资产的处置

第三十一条 抵债资产收取后应尽快处置变现。以抵债协议书生效日或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文书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不动产和股权应自取得日起2年内予以处置;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的2年;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

第三十二条

本行处置抵债资产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处置方式可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通过拍卖、招标、协议转让、公开市场出售、委托专业机构等方式进行处置。

第三十三条

处置抵债资产实行审批、备案制。业务发起单位对拟处置的抵债资产根据市场价格,抵债时取得价格,预计损失价值,处置方式等情况作出分析,制定《抵债资产处置审批书》(附录2)后报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组

织召开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审议处置方案并签署意见。

第三十四条

处置抵债资产审批、备案材料主要包括:

(一)处置抵债资产的申请(或决定)报告;

(二)抵债资产的处置方式、计价依据、预计变现价值、管理成本等情况分析;

(三)损益成因分析、应吸取的教训;

(四)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有关的法律文书、会议纪要等主要材料的复印件;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第三十五条 对审批通过的抵债资产处置方案,有业务发起单位按照处置方案及审批的要求办理抵债资产处置事宜。

第三十六条 拟处置的抵债资产,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确定处置底价及可下降幅度。

第三十七条 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准自用,如需自用,必须经行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方可。

第七章

抵债资产的账务处理

第三十八条

本行以抵债资产取得日为所抵偿贷款的停息日。本行应在取得抵债资产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严禁违规账外核算。

第三十九条

裁(判)决定接收的抵债资产,本行接到人

民法院、仲裁机构的裁(判)决书后,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将抵债资产纳入专用科目核算,并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

协议接收的抵债资产,本行根据抵债协议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

第四十条

抵债金额超过债权本息总额的部分,不得先行向对方支付补价,如人民法院判决、仲裁或协议规定本行须支付补价的,待抵债资产变现后,将变现所得价款扣除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加上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的收入后,将实际超出债权本息的部分退给对方。

第四十一条

本行在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向债务人收取补价的,确定抵债资产的计价价值时应当减去其补价额;如人民法院判决、仲裁或协议规定本行须支付补价的,确定抵债资产计价价值时应当加上预计应支付的补价额。

第四十二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债权与债务关系已完全终结的情况外,本行取得的抵债资产不足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内表外利息)的差额,应依法继续追偿,追偿未果的按规定进行核销和冲减。

第四十三条

本行取得的抵债资产在变现前所发生的与之相关的收入或支出,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第四十四条

本行取得的抵债资产当即变现的,其处置

损益可按以下规定处理:

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以及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的差额,差额为正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差额为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公式表示为:

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

涉及补价的,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实际支付的补价超出(或少于)预计应支付补价部分的差额,差额为正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差额为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公式表示为:

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实际支付的补价-预计负债)

第四十五条

本行应在每季度末对抵债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抵债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增加当期损益。抵债资产处置时,应将已计提的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一并结转损益。

第八章

抵债资产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本行应当对抵债资产接受、保管和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接受、保管、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一)截留抵债资产经营处置收入的。(二)擅自动用抵债资产的。

(三)未经批准收取、处置抵债资产的。

(四)恶意串通抵债人或中介机构,在收取抵债资产过程中故意高估抵债资产价格,或在处理抵债资产过程中故意低估价格,造成本行资产损失的。

(五)玩忽职守,怠于行使职权而造成抵债资产毁损、灭失的。

(六)擅自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资产的。

(七)其他在抵债资产的接收、保管、处置过程中,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七章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XX制定、解释和修改。第四十八条

篇6:以物抵债管理办法

(2008年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行抵债资产管理工作,及时防控信贷风险,减少资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是指我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本办法所称以物抵债是指我行的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我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我行债权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是指我行取得抵债资产后,依据法院、仲裁机构终结裁定书或抵债协议书约定,按照相关规定剔除相关税费后,账面计入“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的金额。

抵债金额是指取得的抵债资产实际抵偿我行债务的金额。抵债资产净值是指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扣除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抵债资产取得日是指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裁决书

证齐全、有独立使用功能、易于保管、能在短期内变现、变现价值高的资产进行抵债。

第七条 下列资产不得用于抵偿债务:

(一)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

(二)抵债资产欠缴和应缴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高于该资产价值的。

(三)权属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

(四)伪劣、变质、残损或不易储存、保管的资产。

(五)资产已抵押或质押,且抵押或质押价值没有剩余的。

(六)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依法被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资产(我行有优先受偿权的资产除外)。

(七)公益性质的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八)法律禁止转让和转让成本高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

(九)已确定要被无偿征用的土地使用权。

(十)其他无法变现的资产。

第八条 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原则上不能单独用于抵偿我行债务,对房屋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在取得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确定抵债金额时扣除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后,可一并用于抵偿债务。

第三章 抵债方式与抵债金额的确定

第九条 以物抵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一)协议抵债。经我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其拥有所有权或处置权的资产作

4产或其他债权人先于我行采取保全措施,保证在实施以物抵债时对受偿资产有更多的选择。

(二)确定处置方案。抵债资产抵入工作实行预案管理。开户行请示中要有具体的处置预案。上报的抵入方案中无可行处置预案的不得抵入。

(三)确保我行拥有完整的处置权。为规避风险,受偿的抵债资产原则上应及时办理过户手续,若能够有效控制资产产权风险且能快速变现,可暂时不办理过户手续,但必须落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四)禁止支付补价。在协议取得抵债资产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支付补价。法院判决、仲裁须支付补价的,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变现所得价款扣除抵债资产在保管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加上抵债资产在保管和处置过程中的收入后,以实际超出债权本息的部分为限支付补价。

第十五条 抵债资产的保管。

(一)各级行应利用抵债业务管理系统,及时进行数据采集、录入及更新工作,对抵债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统计和监测,确保系统数据和会计数据的一致性。

(二)开户行应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类别、特点、状况以及有利于管理原则,经有权审批行批准后采取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等方式。

(三)要建立抵债资产登记制度,对抵债资产逐笔落实日常管理责任人。比照信贷档案管理要求,做好抵债资产档案管理工作。

(四)开户行要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特点和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掌握抵债资产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变化情况。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要按季对抵债资产进行现场盘查和账实核对,并做好核对记录。若账簿、账实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上级行并据实处理。现场盘查的同时要对抵债资产进行现值测算,及时发现影响抵债资产现值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时确定防范和补救措施。

(五)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得对外出租。对于抵入前已由抵债人对外出租的,能够解除租赁合同的,应要求抵债人与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如不能解除租赁关系,要在收取抵债资产后与承租人签订新的租赁合同,新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的剩余期限,并尽量缩短租赁期限。租赁合同到期后,原则上不得续租,不得因资产出租影响处置。

(六)在规定时间内,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处置的抵债资产,为避免资产闲置造成更大损失,在租赁不影响处置前提下,可短时间内出租。同时要加强对出租抵债资产的管理,合理确定租金市值并逐级报上级行备案。租金收入不得截流、挪用,按规定列营业外收入。

第十六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

抵债资产的处置坚持“授权管理、面向市场、把握时机、减少损失”的原则。

(一)抵债资产收取后应尽快处置变现。不动产应自取得日起2年内处置完毕;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处置完毕(动产中的低值易耗品、产成品、半成品等资产原则上不得抵入,依法裁决的除外。确需抵入的,应在抵入后3个月内处置完毕。);股权类资产应在取得日起6个月内处置完毕;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的2年。

(二)抵债资产处置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避免暗箱操作,防范道德风险。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拍卖,拍卖时应采用有保留价拍卖的方式。拍卖抵债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单项抵债资产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拍卖机构并公开拍卖。

(三)不适于拍卖或采用其他方式能够实现回收价值最大化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议处置、招标处置、打包出售、委托销售等方式处置变现。选聘中介机构时,要引入竞争机制,确保公平交易。

(四)抵债资产处置要严格控制处置费用,除国家规定的相关税费支出外,不得列支其他费用。处置完毕后,处置款项要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及时收回。原则上应要求买受人一次性付款,付款期限控制在1个月之内。

(五)抵债资产项目进行分割处置的,其分割不得破坏资产的完整性,不得妨碍资产整体价值的最终实现。

(六)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得自用。确因需要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的,应按照先报批、后使用的原则,根据我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报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 抵债资产核算及账务处理。

(一)为准确反映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加快抵债资产处置进度,须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抵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为我行抵入,在“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中核算的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由开户行报经省级分行审批后,按规定时间提取减值准备。

(二)抵债资产处理后,由开户行客户部门通知财务会计部门按有关规定列相关科目核算,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上级行应每年组织对所辖行抵债资产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抵债资产的抵入、保管、处置、账务处理以及档案管理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如发现严重违规问题,须及时向上级行报告,造成资金损失的,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建立抵债资产责任认定制度。在抵债资产的抵入、处置过程中,确由主观原因形成债权损失的,根据管理权限,由有权行对不良债权形成原因、资产保管、出租期间发生的损毁、减值等问题进行责任认定。

第二十条 在抵债资产管理过程中,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抵入阶段的责任情形有:

1.开户行对拟抵入资产调查申报不实的。2.未按规定权限或程序审批抵入抵债资产的。

上一篇: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优秀影评观后感心得下一篇:小学国庆节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