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2024-04-09

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共9篇)

篇1: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演讲稿

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我听见一个呼声,呼吁把我们的生活环境建设得美丽富饶,我听见一个呼声,呼吁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正义和公平,我听见一个呼声,期盼我们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呼声在逐步实现,因为十八大给中国人民规划了一张宏伟的蓝图,这些呼声在逐步实现,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中国人民改革的细则,奋斗的方向。

2013年,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就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到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以往呼吁了多年的问题,都在这次会议中有了具体的回应和阐释,可以说,这是一次民心所向的会议,它给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全新且清晰的走向。

2013年是转折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之门,下重拳,出重击,以“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发展”的决心和行动,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帷幕。这一年,中央相继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服务群众、《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政策,在全党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这一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全面阐释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内政外交政策等。这一年,中央政府退出经济刺激政策,近20名省部级高官被立案查处。

2013年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在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机关从作风建设到为民服务,从经济建设到民生保障,从内到外都焕发出崭新的容颜。像小小的基层政府太平镇也一点一点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一年,太平镇攻坚克难,再创佳绩。农作物欣欣向荣,秋马铃薯,中药材,溪沟养鱼等新型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镇内林下养鸡合作社成立了。九气台矿泉水投放市场并成功成为水富马拉松半程赛的赞助商。大小水利工程实施363件,7个省级整村推进点、2个市级整村推进点取得成效。太平烂池、岩腔背、复兴鱼池、古楼中岭、王家山等村组公路相继挖通。每个村社都有了篮球场。602户民居风貌改造工程打造完成。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到组,古楼村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小集镇,平安镇、无毒乡镇、无邪教乡镇以及法制镇等荣誉接踵而至。

这些成果,这些荣誉,是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成果,是他们在点滴中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好证明。这些发展和变化让每一个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打心里面感到满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我听到一首打油诗这样传唱:太平房屋穿新衣,蔬菜瓜果多又好,条条道路通我家,娃娃可以生两个,荷包日益鼓起来,美丽乡村让人爱,小康生活不是梦!

看,中央出台了改革的政策,基层千方百计落实。我相信,农村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将会越来越好,不再成为中国发展的短板。然而,改革不是三两天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单位的事情,面对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干部职工都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

2013年是难忘的一年,2014年是满怀希望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未来的蓝图,梦想开始起航,中国人民将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铺成的路奔向小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插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翅膀,自由翱翔,让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光芒下,竞相开放,在努力中创造新的天地,在奋斗中谱写响亮的乐章,让我们与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中华儿女携手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篇2: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时事背景〗

1、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深化改革。

2、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共筑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全面深化改革、共筑中国梦的根本依据、根本出发点、根本办法、必须坚持的道路、高举的旗帜、最终的方向、面临的主要困难分别是什么?国家应当如何做?个人应当如何做? 答:根本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办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的道路、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终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要困难: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⑤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⑤国内还存在民族矛盾、少数敌对分子;⑥国际和周边的安全环境依然严峻。

国家应当如何做?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⑥鼓励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个人应当如何做?①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②自强进取,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习惯;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④树立远大理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大实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核心问题〗

(一)国情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立足的“最大实际”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它们本质上都是发展问题。

6、你如何理解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

答: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制度、路线、方针、国策、战略、方略

1、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具体(基本)制度有哪些?(区别根本与基本)(要“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必须坚持的制度有哪些?)

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⑵具体制度有: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制定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答:A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或当前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体现什么发展观?

答:A关键是坚持发展。①因为坚持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它们本质上都是发展问题。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初级阶段各类问题和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体现科学发展观。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什么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答: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

答: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基本国策与重大战略有哪些?

答:A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依法治国等。

B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8、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新中国成立65年来,都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现代化成就)?

答:政治方面:①建立了新中国;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经济方面:①取消农业税。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中国物质贸易额跃升为世界第一。

科技方面:①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

②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试航工作。

③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④天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文化教育方面:①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②在上海举办世博会。

③“孔子学院”开办于世界多国。

10、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我国如何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答:A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其他原因: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②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⑥中国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11、我们要始终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道路?

答: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是什么?

答: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我国会是怎样的?(描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之后的远景)

答:①结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⑤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请问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A、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5、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横线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国际社会给予高度关注,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①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②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全面深化改革,投身中国特色伟大事业应具备的本领(应具备的素质?)

答:①具有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终身学习能力。

18、说一句祝福祖国的话: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二、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

1、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必须坚持走的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样的精气神为支撑?实现中国梦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①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为什么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④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力和精神保障。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主席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①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你认为我国如何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见专题一10)

7、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个人梦”,你的“个人梦”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你的“个人梦”?

答:“个人梦”略;(答案要积极上进)如何实现?①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规划;②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确立理想并及时进行调整,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③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④增强自身实力,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8、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你将付出怎样的努力?

答:①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②自强进取,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习惯;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④树立远大理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①努力学习,提高素质。②自强进取,培养能力;③热心公益,承担责任;④树立理想,报效祖国。)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国之魂是什么?国家、社会、个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篇3: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投资在近十年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几乎是排在第一位的,从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的平均贡献率为58%,2009年甚至达到了87.6%,这足以显现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按照管理渠道,其又可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其中比较重要而大家又非常关注的便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历年来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为15%到20%之间。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也非常快,近10年来的增速基本在20%以上,2010年达到最高点33.16%,而这种高速增长无疑得益于中国改革史上的“房改”,从1979~1985年的试点售房到1986~1990年的提租补贴,从1991~1993年的以售带租到1994~1997年的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从1994年以来的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使住房真正全面推向市场,这种巨大的改革红利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从2000年起几乎每年以2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更是带动了建筑、建材、建筑设备、农林、轻工、冶金、机械、家电、家具、金融保险、装饰装潢、中介服务等30多个行业70多个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可辉煌的背后又有太多隐患,从2003年~2013年国务院10年9调,房价却屡调屡高,投机氛围浓厚,泡沫不断累积,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甚至有人说中国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政府不敢轻易地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去泡沫化,因为稍有不慎那将可能会是一场巨大的经济灾难。以上所述,便是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旧常态。

而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个人按揭利率的抬升和由于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风险的严格控制以及银行对自身盈利性的考虑等综合因素导致的房地产开发商融资困难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从今年伊始房地产行业整体增速下降,少数指标如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土地成交面积等甚至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新一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与决心不容动摇,坚持不搞强刺激,不再一味追求GDP,继续简政放权,真正把经济交给市场去管理,这是中国经济在投资这一大领域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

二、消费

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而高储蓄在导致高投资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中国的消费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走低,而政府消费率变化不是太大。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率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首先是收入的分配问题,在居民内部,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要比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很多,而前者最容易把收入转化为消费却收入甚少。另一方面,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企业可支配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占有较大份额,数据显示,从2003年~2012年的十年间GDP增长了282%,而中国财政收入增长了440%,增幅远超GDP增长,其支出的增长又受到限制,这无疑加大了政府的储蓄率。其次,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使得居民缺少投资渠道和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的预防性储蓄也起着关键作用。另外,人口结构变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因素也导致了中国的高储蓄。综上述所言,中国经济在储蓄方面的旧常态便显而易见。

而新常态又如何?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至今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据财政部税政司发布的营改增试点运行的基本情况,2013年减税规模已经超过了1400亿元。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2012年我国大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由于老年人相对其他群体要有较大的消费支出,中国消费率的增长将是必然之势。再者,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致力于简政放权,石油、电信等国家垄断行业不断向民营企业开放,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证券行业注册制的引进也指日可待。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也将会极大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三、出口

汇率制度可以说是当代一切对外贸易的基础,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讲,中国对外贸易的起始是从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汇率制度分别经历了1949~1952年的浮动汇率制度和1953~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汇率制度以及1981年~1994年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中国取消了双重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随后,与外贸相关的一系列措施也一一出台,从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WTO,随之中国的全球化步伐便不断加快。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了人民币弹性。这一系列的改革红利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快速迅猛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可是辉煌的背后,中国的出口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工业制成品在中国产品的出口中占据很高的比例,近十年都在91%以上,2012年曾达到95.09%,而且工业制成品中主要是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不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呈现“双顺差”现象,使得人民币内贬外升,非常不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以上所述便是中国经济在出口上的旧常态,而新常态则为: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企业在融资、土地等方面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地不断加大,中国传统产业特别是在工业制成品上的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地削弱,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换升级当中,出口质量有了进一步地提升,近来的出口增长也逐渐趋于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如下图所示:

由图不难看出,中国净出口同比增长不断下降,进口增长有抬升势头,这对于缓解中国“双顺差”现象大有裨益,中国经济逐渐由先前主要对外需的依赖到今后对内需的转换。

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对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经济新常态,唯有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对外开放,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才会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并真正地保持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为中国改革“升级”,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并因此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本文将会从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旧常态以及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经济新常态,旨在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视角论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关键词:改革,旧常态,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叶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J].商周刊,2014,11

[2]陈林杰.2014年房地产开发商怎么过没有钱的日子[J].上海房地,2014,03:28-29

篇4:志愿服务二十载 携手共筑中国梦

2013年是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从1993年至201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年来,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向社会提供了6.9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

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向这支志愿服务队和全国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同时,全国各级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围绕“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迎接国际志愿者日。

20年来,从“学雷锋”活动到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会,从广袤的西部到遥远的非洲,从社区到农村,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始终在高扬。青年志愿者成为当代中国青年人中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特别是2008年以来,对于那些用稚嫩的肩膀和果敢的行动表达自己的青年志愿者来说,他们用平凡的奉献承载了80后、90后青年的光荣与梦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

【我的思考】

1.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什么会得到习主席的肯定?

(1)他们有甘于奉献、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2)他们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3)他们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2.你知道中国青年志愿者为我们的社会作了哪些贡献吗?

前往非洲落后地区,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服务;抗震救灾中有他们的身影;奥运会、亚运会上做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服务;到西部地区、落后地区支边等。

3.20年来,志愿者为社会和他人做了不计其数的服务。你对做志愿者有什么认识?

(1)做志愿者能创造和提升生命的价值。(2)志愿者关爱社会、积极承担责任,做志愿者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3)志愿者的行为是自发的、自愿的,不是法定的,也不是为了赢得回报,是一种公益活动,这种行为有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4)志愿者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即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5)志愿者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责任感、奉献精神、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以及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精神。

4.参加志愿者行动有什么意义?

(1)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2)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3)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5.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参与志愿服务行动?

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看到浪费水电、粮食的行为主动予以制止;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拒绝白色污染;节假日走上街头、走入社区做义工;为灾区募捐等。

6.请你为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写一句宣传语。

志愿服务在行动,携手共筑中国梦;你的行动,中国的未来;等等。

【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建队10年来,从1个人发展到1200余人,志愿服务的步伐越迈越远;从支教贫困山区,到关爱空巢老人、救助抚慰灾民,志愿服务的内容始终与时代同声共气。“本禹志愿服务队”的行为 ( )

①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②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及社会的回报③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④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九年级李红经过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她说:“能当上志愿者,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将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服务。”她的行为说明承担社会责任 ( )

A与中学生无关

B.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C.不需要对自己负责

D.目的是表现自己,获得荣誉

3.正值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衡水某中学计划发动部分同学加入当地志愿者“义工俱乐部”。同学们对此形成了不同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李刚:参加义工组织会影响学习,我不参加

B.王义:帮助他人会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我报名参加

C.刘习:我们年龄小,也帮不了别人什么,还是成年以后再说吧

D.张丽:参加义工能获得各种表彰和荣誉,我要参加

4.20年来,从“学雷锋”活动到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会,从广袤的西部到遥远的非洲,从社区到农村,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始终在高扬。我们应该学习志愿者 ( )

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团结、友爱、互助的美德③无私奉献的精神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情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从1993年至201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年来,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向社会提供了6.9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下列关于“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责任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应该具备 ( )endprint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③较强的责任意识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 )

①爱是无私的奉献,社会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爱②有爱心的人会自觉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人类③对亲人的爱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洁的爱④我们要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13年,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9名在校大学生,自费组团来到深山支教。他们分别住在学校腾出的3间宿舍和山下老乡家里,吃饭自己掏钱在食堂搭伙。学校位于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区,天气寒冷、交通不便,这些大学生们能够坚持下来很不容易。这所山区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课从来没正规上过,大学生们过来后,将这些课程都开了起来,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大学生们说:“支教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教育,让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生活,锻炼了吃苦能力。”

(1)材料中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其哪些优秀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2)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属于积极承担哪方面的责任?参加类似的活动必须具备什么精神?

(3)请你从多个角度向同学们说明积极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1.C 2.B

3.B 4.C 5.A 6.C 7.B

篇5: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依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国梦是内在统一的。

改革开放开启中国梦新征程。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正是改革开放开启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使中国梦的实现成为可能。在改革开放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这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民族振兴的重要信号;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日渐成为现实。改革开放的成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改革开放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和探索。

改革开放奠基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的过程,正是开辟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接力奋斗开创的伟大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激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活力,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强大精神支撑。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团结,为实现中国梦积蓄了力量。可见,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道路、精神、力量基础,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支撑。

改革开放保障中国梦。在改革开放中确立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目前依然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各种社会矛盾,如现代市场体系发育尚不成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尚不彻底,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区域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等,制约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只有扩大开放,才能使

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成为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过程。改革开放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以实现中国梦为坐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起点。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梦的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发展,难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发展经济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现中国梦,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另一方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繁荣是民族振兴的体现,是人民幸福的诉求。实现中国梦,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终归宿。实现中国梦,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此,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与人民幸福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国家的良好形象。实现中国梦,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此,必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国土空间

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追求。实现中国梦,要求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进一步扩大开放。开放和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要拓宽开放视野、更新开放理念、创新开放路径、优化开放布局,着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

三、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深层矛盾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改革方向更加明确,改革思路更加清晰,改革策略更加系统,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的改革充满信心,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期待。

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当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只有凝聚改革共识,才能形成改革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慎重提出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秉持科学理念,讲究改革策略,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既要重视整体推进,又要重视重点突破,加强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研究;既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注重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探索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改革的力度不能小,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革命;发展的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是必要的;社会的承受度不能冒,总结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成功经验,必须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稳步推进。

同时,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改革的红利要体现在人民切身利益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群众,稳定的环境要建立在民意支持的基础上。

篇6:携手共筑中国梦

携手共筑中国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托起中国梦。”

——题记习主席认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梦想是一种追求,是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相信梦想,相信自己,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为我们绘就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号角。如果我们13亿人都能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的朝着梦想奋斗;都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乐观应对,憧憬希望,不卑不亢,信心百倍,务实进取,那么每个人都会梦想成真。13亿人的梦想就一定能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

镜头一: 记得断臂钢琴王子刘伟吗?命运对他是如此残酷!他在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刘伟,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听到刘伟演奏的动听的钢琴曲,你的心中是否也会震撼与感动?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会实现!

镜头二: 还记得试飞英雄李中华吗?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选择跳伞,但他没有。为了人民和那些珍贵的科研数据,他用自己的试飞经验使飞机安全着陆。因为他说过的:“人生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镜头三: 还记得张海迪姐姐吗?她双脚残废,但没有被残疾打倒。她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实现其生命价值,因为她坚信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实现梦想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以顽强的精神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试问,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因为她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在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同时也激励了一批批青年去成就自己的梦想。

“汇清泉而成长江,聚尘土而成泰山。”再大的梦想也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勤奋努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抓住机遇,厚积薄发。人生短短几十年,留给你的机会不会很多,不是有了梦想就会成真,这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梦想才会成真。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你课堂上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的时候,凭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我们有了梦想,有的人总是想着,不急,明天再做也行,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梦想不属于夸夸其谈的空想家,只属于孜孜以求的实干家。要想让梦想成真,我们就必须立即行动,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追逐梦想。

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在父母无限希望目光的注视下。我,一个普通的中专生,也有一个梦想。我的梦很简单,这个梦想同样也是我家人的梦想,就是努力学习,考取大学,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只是正在努力奋斗的穷二代。我没有官二代的权贵,也没有富二代的富有,但我拥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我深信梦想的实现只属于信念坚定的人、努力奋斗的人。为了这个梦想,我每天早到10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专注几分钟。梦想贵在坚持,只有这样梦想才会一步一步地实现!我坚信通过自己努力,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会在我的手中慢慢成为现实。

我没有更加伟大的目标和魄力,但现实告诉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有所担当,为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实现我们个人的理想,携手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一根筷子耶,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一颗小树耶,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乃岁寒„„”正如歌词中所唱,众人划桨开大船。虽说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共同努力,13亿人的梦想就一定能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

篇7:携手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歼十五的飞天,绘出了美好的云图;核弹的成功发射,震撼着辽远的土地;蛟龙号的深潜,掀起了时代的惊涛骇浪;辽宁舰的远航,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已步入新时代,这个时代是腾飞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是成功的时代。中国梦,一个令人振奋的名词,现已深深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中国梦,顾名思义,便是指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而实现祖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有无数先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成了中国梦的坚固根基。昨天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雄关漫道真如铁,天朝之梦本是空。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而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华儿女饱受战乱之苦,中华大地也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满目疮痍。然而中国人没有被接踵而至的灾难打倒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人们开始觉醒。最早的洪秀全领导广大农民、工人发动“金田起义”,与侵略者英勇抗争,而后1898年“百日维新”谭嗣同、康广仁等维新六君子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高举振兴中华的大旗,集结一大批报国志士,开始了拯救中国的道路;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历史又开辟了崭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废俱兴,正是实现中国梦的绝佳时期,在21世纪,祖国各地又涌现出一批时代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梦的本意。向世人说明了我中华儿女深知责任重大,有朝一日,必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有守礁工程师李文波二十多载的坚守;有最美教师格桑德吉对学生超越生死的大爱;有神医胡佩兰一生行医,救死扶伤的恪尽职守;有姚厚芝甘为子女奉献生命,与死神赛跑的刻骨铭心;有沈昌健沈克泉父子二人对科学的上下求索,坚持不懈,也有刘盛兰心系寒门学子的善心之举……

他们都是中华儿女的骄傲,都是我们的楷模,他们之中有当了一辈子无名英雄的科研工作者,同样有意薄云天,心比金坚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汗、血,滋养了正在生长的“中国树”,让中国梦之花开遍了世界。

篇8:看全面深化改革,携手共筑中国梦

一、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甲午战争中国以惨败收场, 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损失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日本利用这笔巨额的赔款, 大力推进工业化、军事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 日本又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一是日俄战争, 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以胜利者的姿态, 在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以对德国作战的名义, 出兵中国胶东半岛, 最终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 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诚如毛泽东的论断:“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 从它出生的一天起, 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 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1]

日本军国主义生命的完结, 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8日,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奋战, 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并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 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两次近代历史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正面较量, 有着太多相似性。但是最大的不同、也是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战争结果截然相反。反思甲午战争的失败, 前提就是找出失败的原因, 特别在对比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追问:历史何以至此?

二、历史何以至此

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在国土面积、人口、军力、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要超过日本, 武器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 但是差距并非天壤之别, 数据没有为战争的结果提供任何可供预判的参考意义———中国陆海军全面溃败。

中日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是在1894年9月15日, 平壤之战, 清军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 下令全军撤退。6天里, 清军狂奔500里, 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清军3万重兵驻防鸭绿江防线, 不到3天时间全线崩溃, 战火烧到了中国国土。日本海陆并进, 在旅顺花园口登陆。搬运物资活动历时12天, 清军竟坐视不问。

日军分3路进占金州。清军早已溃散, 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10天后, 日军进逼旅顺。日军前锋遭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御, 被击退。然而, 清军总办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 乘鱼雷艇逃往烟台。后日军攻占旅顺口并血洗全城2万人, 仅36人因需要掩埋尸体而得以幸存。

大敌当前, 清军为何不战而退?

为了一举打败清王朝, 明治天皇在1893年决定此后六年, 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 用于海军建设。战争爆发前, 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 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 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就在此时, 清政府正在为慈禧筹备60大寿。预计用银700万两, 一艘定远舰的造价是625000两, 老太后过个生日, 北洋水师远东第一流的铁甲舰能买11艘, 再造一个北洋舰队都没有问题。

平壤之战中, 清军统帅魏汝贵的老婆给他写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爷春秋58岁了, 咱家有钱有地, 上战场千万别玩命, 能跑就跑。”在日本, 一位母亲对她即将参战的儿子说:“这一仗打完了, 我希望在靖国神社看见你。”

中日两国普通士兵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决定了战争的结果。特别在清政府统治阶层腐败无能的大背景下, 清朝政权离心离德、民心尽失。甲午战争期间, 西方列强为了自己的在华利益, 密切关注战争进展。

1894年12月, 美国《哈珀斯周刊》刊登朱利安拉尔夫撰写的《可怜的老中国》一文, 回答了“历史何以至此”的疑问。朱利安写道:“我对设宴款待我的中国官员说, 你们最大的麻烦就是缺乏爱国精神, 对国家的责任感及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的意愿和能力……中国就像一个千疮百孔的沙袋, 一拳击去, 沙子四处飞溅。”

缺乏爱国热情、对国家没有责任感, 没有团结一致的意愿, 没有保家卫国、共御外辱的信念, 这是甲午战争中国溃败的深层次原因。而信念的缺失来源于现代国家观念的缺位。

三、甲午战争与现代国家观念的蜕变

雷颐提出, 国家观念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问题, 是全社会认可的一套行为体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种国家观念。一种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家天下”观念。另一种是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现代国家观念。甲午战争就是中国从传统的“家天下”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节点。

1. 甲午战前:“家天下”全面崩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家国家观念的核心。在传统中国, 国家就是家的扩大, 国家伦理就是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家庭伦理的延续。“修齐治平”, 也是传统士大夫穷尽一生的终极抱负。在这种国家观念当中, 统治者的素质至关重要。《论语》说, 乱世则隐, 治世则史。而区分乱世与治世, 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阶层的是非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晚清外有列强侵扰, 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内忧外患面前, 清政府无所作为。对外依然闭关锁国, 不断在对外战争中失利, 继而签订不平等条约;对内统治阶层贪腐严重,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社会秩序失衡, 人民生活困顿, 对皇权效忠的观念荡然无存。

另一方面, 甲午战前, 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屈辱, 一批有识之士开始了图强救国的探索。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纪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外面的世界。但是, 这些探索的理论前提是中国根深蒂固的皇权思想, 甚至包括对西方议会制等社会改良的探索也是基于君主制大环境下进行的。距离从“家天下”转变到社会契约, 还有最边缘、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 甲午战争后:现代国家观念勃兴

近代中国, 外敌入侵是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国家观念也不例外。甲午战争为中国国家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飞跃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中国国家观念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梁启超说, “惊醒中国五千年大梦是甲午一役”。甲午战争后, 以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维新派开始集中研究日本,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近代的不同进程, 寻找中国何以落后的深层原因。维新期间,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 介绍新的国家观念, 特别是日本的国家形态和和政体, 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严复在《原强》一文中指出:“将现代权力观念引入中国, 以现代权力观念划分君、国、民的彼此关系, 是维新派思想的重要贡献, 是中国思想史, 尤其是国家观念的实质性突破。”雷颐进而提出:“甲午战争, 中国惨败于向来以中国为师的‘蕞尔小国’日本, 给中国人莫大的心理刺激。日本君主立宪的制度, 促使中国思想界在国家观念上跨出了本已到边缘的最后一步。”[2]

3. 抗日战争:现代国家观念的全面确立

马克斯·韦伯认为, 每个权力体系“都会试图建立并培育人们对其正当性的信仰”。现代国家观念的确立, 除了思想界主要代表人物的国家学说之外, 世俗化的社会舆论始终是被忽视的部分。民众的国家观念, 也就是现代国家观念泛化为社会共识, 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中国现代国家观念, 驱动于抵御外辱的忧患意识, 滥觞于甲午惨败, 但是, 包括国家观念在内的现代意识, 始终停留在资产阶级中上层, 没有真正走进芸芸众生的社会生活, 这也是辛亥革命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在民族存亡危机最深重的抗日战争中, 中国现代国家观念才实现了在普通民众当中的启蒙。

1944年,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毛泽东为《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加写如下结论性文字:“如果我们的军队没有共产党领导, 如果没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军事工作与革命的政治工作, 那是不能设想的。”[3]和甲午战争相比, 同样是敌强我弱, 甚至是敌更强、我更弱的情况下, 抗日战争向我们呈现了战争的另外一种走向。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作战, 1780万将士为国捐躯, 歼敌130万人, 这些饱含血泪艰辛的数字后面, 是必须挽救民族危亡的强大信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正是在共御外辱的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感召下, 中国人民众志成城, 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日寇的新的长城。

四、从容甲午祭, 共筑中国梦

甲午战争过去120年了, 中华民族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经过14年抗日战争的拼搏, 终于完成了现代国家观念、民族观念的重塑, 并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回望历史, 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上经历了从满目疮痍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飞跃, 支撑我们实现这历史奇迹的重要一环, 就是我们在国家观念上经历了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的蜕变。

甲午之败, 中国根本上败于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落后的国家民族观念, 败于基于此而形成的信念缺失。纪念甲午战争, 就是基于我们对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思考, 关照当下的国民信念。

实现中国梦是当前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2012年11月29日, 在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 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 9次提及“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的标志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 中国无数仁人志士, 在面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 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愿望。几代中国人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斗争。

甲午一役, 根植于传统农业社会, 以血缘、家族和宗族为纽带的“家国天下”意识形态彻底破产, 中国除了要接受战争的失败, 以及战败之后的不平等条约之外, 还要接受因为国家观念、民族信念和意识形态缺位造成的思想混乱和社会秩序失衡。之后的半个世纪, 重塑国家和民族信念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步完成。伴随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稳过渡, 中国国家和民族观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过去两年来, 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单方面宣布“购岛”, 中日关系出现剧烈动荡。以安倍为首的日本政府高层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 特别是参拜靖国神社更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在中日关系的当下, 反思中日关系的历史, 特别是中日近代的几次战争, 更不能局限在狭义的历史事件的比照, 而是要站在大历史的视角, 从长时段反思应该怎么做。

甲午之战, 仅以战争本身来看, 中国败了。但是从长时间来看, 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时间, 赢得了加快向现代国家进化的脚步, 并最终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 纪念甲午战争, 我们就多了一份从容, 就能客观地面对当年的错误和问题, 也有助于理想地面对当前因中日关系引发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纪念甲午战争, 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缺乏核心价值引导的个体面临“为了谁”的追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中国梦不仅仅是浪漫的话语, 而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描绘未来社会发展蓝图、为个体安置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柱。

摘要: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 距离1894年的甲午战争正好120年。特别在中日关系的现形势下, 纪念甲午战争有着特殊意义。文章试从大历史角度把甲午战争置于中国近百年历史中考察, 阐明人民的信仰与国家力量的关系, 进而阐明只有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甲午战争,大历史,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88.

[2]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J].领导者, 总第55期, 2013 (12) :59.

篇9:青春建功十三五 携手共筑中国梦

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 1班

姓名 刘惠琳 学号20154377

青春建功十三五 携手共筑中国梦

“十三五”规划,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其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十三五规划自然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三五计划与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关系是密切的。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十三五规划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那么十三五规划会给大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我认为,主要是就业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在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亿元就业工作经费中,长期没有安排用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经费;出台的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与再就业的创业优惠基本相似,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创业的需要等。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四是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五是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职、二级学院的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违背了高投入、高回报的普遍认知和经济规律,造成就业欲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位,促使有业不就状况的增加。

其他的挑战还有包括大学生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在世纪之交,江主席曾向全国大学生明确提出:“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中国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梦。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要实现中国梦的宏愿我国首先需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当代大学生是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希望,因此,实现“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息息相关,他们肩负的使命将改变中国,发展中国。本文以解读“中国梦”为依托,论述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使命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在实现“中国梦”的努力中当代大学生应肩负的神圣使命。历史使命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与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后备军,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承担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所赋予的,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然.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正相关:中国梦同当代大学生的美好理想相契合、大学生成才展才与中国梦必然实现的走势相贯通、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力量发挥相融合,并促使大学生与中国梦的价值同升华.从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讲,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历史使命,应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深厚的思想政治情感、坚强的思想政治意志、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积极的思想政治行为。

上一篇:退位减法教学心得下一篇:评委代表宣誓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