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2024-04-23

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共12篇)

篇1: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1.流通加工的定义

流通加工是现代物流系统构架中的重要结构之一。流通加工在物流系统中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物流系统对于用户的服务水平。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检标签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是再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是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态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提高附加值的需要,是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

2.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加工,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综合考虑流通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做到最优选择。

为避免流通加工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流通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设施等,都需要做出正确选择。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流通加工和物流的部分功能有机的结合促进了销售,提高了物流的效益,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在物流过程中的作用。离开商流和物流功能的有机结合,流通加工也就失去了意义。

(2)流通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流通加工能有效地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运输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可以减少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之间停顿的环节和时间,使两者之间的转换更加合理,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水平和运输效益。

(3)流通加工与配送相结合。在配送功能中的流通加工,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使配送业务流程中的分货、拣货、配货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不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从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流通加工在配送之前,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4)流通加工与“配套”相结合。“配套”是指将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题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成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所以,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5)流通加工与节约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消耗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为普遍的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看其是否取得了最有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不仅有违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脱离了流通加工的范畴。

(6)流通加工绿色化。绿色流通加工是绿色物流的范畴之一。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生产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丢放垃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电话:010-635320***网址:

篇2: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1.包装的定义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包装作为一个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销售竞争的激烈化,包装所消耗的材料、资金越来越多,浪费现象、过剩包装、过度包装十分严重。包装尽管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最终用户和消费者的成本。合理包装就是要尽可能利用包装的优点,减少包装的缺点和不足,使包装达到综合效果最大化。

2.包装合理化

做到包装合理化,是一个综合过程,不是某一方面做好就是包装的合理化,要从包装的整体效果上考虑,尤其是从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包装成本等综合合理运用上下功夫,并符合包装合理化的一般要求。

(1)保护商品,造型美观。设计产品包装,首先是能保护产品质量、产品形状。因此,包装设计要科学,要再保护产品的基础上,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存储中不被损坏;同时,包装的造型要美观大方、生动形象,图案设计要新颖,对顾客有一定的吸引力。

(2)包装样式和尺寸要考虑与货柜、货台、货架想匹配。包装要是和尺寸尽量形成倍数关系,尽量与货柜、货台、货架的尺寸相匹配,以利于载货效率的提高,以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仓储费用。

(3)货箱标准化。货箱必须是满足每箱的装货量达到一个标准数量,这样既保证载货的效率提高,又简化验收手续,给货物流通和管理带来一定的便利。

(4)包装样式要与物流功能想适应。对于物流量大的产品,包装样式要利于运输的装载量和库存保管的堆高,以提高运输的保管的效率。包装样式要尽可能简化,利用拼装、压缩等方式,才能提高装货周转率。包装样式设计还要考虑搬运工作是否容易迅捷,工业包装特别要求易于入库和易于开包以提高作业效率。从保护产品品质的方面考虑,应采用坚固的包装,能够承受外部的压力与冲击;同时,为了废料的回收处理,包装材料也应便于迅速处理。

(5)注意所选包装材料的价值。包装材料及包装手续的费用在商品价格中占着一定的比重,要采用价值分析发降低包装成本,从而使物流总成本降低。由于产品包装已成为产品的一部分,所以产品包装必须与产品价值相符合,不考虑产品内容、用途和销售对象,而单纯追求包装装潢的精美华丽,以此来吸引顾客,其结果只能是主次颠倒、弄巧成拙。

(6)包装设计经济实用。包装设计要尽可能做到既能节约包装覅用,又能节约物流费用。这就要求包装设计中选用的包装材料要尽量便宜;要设计多用途和能多次使用的包装;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包装空间;要避免过分过度的包装。

(7)包装要凸现产品的特点、功能等。要能够从包装的图案、形状和色彩等方面显示出产品的特定和独特风格,例如化妆品的包装要色彩艳丽、造型优美、装潢雅致;贵重的工艺品的包装要材质华贵、造型独特、装潢富丽;儿童用品的包装要色彩缤纷、活泼美丽;食品的包装要喜气吉祥。

有些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常常不能直观显示,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包装设计要抓住顾客对产品消费的需要,指导其消费。例如:药品类产品,要说明药品成分、功效、用量、禁忌等;服装类产品,应说明用料、规格、尺寸、洗涤和熨烫方法等。

(8)不断探索先进的包装作业方法。要使用先进的包装作业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时甚至只变更施工顺序,就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包装成本。

篇3: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社会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避免和改善现代生产相对集中而引起的产需分离的矛盾, 达到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并获取相对一致的经济效益。

首先, 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 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 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 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 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其次, 流通加工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加工不足, 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 使产需双方更好的衔接, 将这些加工活动放在物流过程中完成, 而成为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显然, 流通加工同生产活动一样, 都是使一件物品产生某种形态或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活动, 同样能产生场所效应和时间效能。但由于流通加工创造商品的性质和态形的使用效能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生产活动创造产品的性质和形态的使用效能更“低”。所以, 对于流通加工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现代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一, 也属第三方物流增值功能的重要内容。只是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 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领域, 而且目的在于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据日本总理府统计审议会流通统计部会咨询回复报告的解释, 将流通加工定义为"保存加工和同一物品的形态转换加工等, 都是一种为提高物流运转率而进行的加工活动。这也可说明流通加工行为是现代企业市场细分后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满足。

目前,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中心或仓库经营中都大量存在流通加工业务, 在日本、美国等物发流达国家则更为普遍。在我国,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国民收入不断增多, 各消费层面和消费者的需求出现多样化, 促使在流通领域开展流通加工, 在这样的背景下, 越有必要开展流通加工并加强流通加工效能管理, 达到提高第三方物流效益的目的。

二、流通加工的效能管理

就社会整体而言, 流通加工的效能是受社会现代生产行为、行业结构及企业行为等因素影响的, 而较少的, 如一个、两个第三方物流的流通加工情况对社会经济来说基本无影响, 或影响较小, 但其如果已经作为一个社会产业的内容来说, 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这正是现代物流发展所需要的。

我们借用一下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 (Bain) 、谢勒 (Scherer) 等人建立的SCP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模型, 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 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关于市场结构 (Structure) 、市场行为 (Conduct) 、市场绩效 (Performance) 的产业分析框架, 来简单分析关于流通加工的效能问题。

就本文来说, 模型涉及到如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 外部冲击——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政治、技术、文化变迁、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化;

2. 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

行业可能的影响, 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

3. 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

的变化, 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

4. 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不难看出, “流通加工”符合SCP模型主要内容流所涉及的范畴。流通加工作为一个产业及这个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还得看它的效能发挥, 要发挥它的效能就得对影响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它的作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那就是模型主要内容中的第四、五、六条。

三、分析影响流通加工效能的因素, 提高流通加工效能

据SCP模型, 除外部冲击的各影响因素是我们应该加以关注外 (因为企业对诸如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变迁等外部冲击因素是难于控制的, 但我们可以分析并加以利用, 特别是在企业成立之前或后续发展规划等情况下) , 其他的如行业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等因素对流通加工效能有重要影响, 我们应在相应方面重点加强管理。

1. 行业结构因素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不同, 生产加工由生产企业完成, 而商品的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 属于第三方物流业务服务。由于各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形式有所不同, 因此, 从行业结构看, 影响其流通加工效能的因素也不尽同但, 归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种行业结构特征因素:

(1) 为适应多样化需要、方便消费而省力的流通加工

生产部门为了实现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 其产品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 根据下游生产的需要将商品加工成生产直接可用的状态。这样, 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要, 同时又要保证高效率的大生产, 可将生产出来的单一化、标准化的产品进行多样化的改制加工。

(2) 为保护产品、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在物流过程中, 为了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 延长商品在生产和使用期间的寿命, 防止商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过程中遭受损失, 可以采取稳固、改装、保鲜、冷冻、涂油等方式, 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

(3)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许多产品在生产领域的初级加工由于数量有限, 加工只能到一定程度, 不能完全实现最后的加工, 而且加工效率不高。而以集中加工形式的流通加工, 解决了单个生产企业加工效率低下的不足。它以一家流通加工企业的集中加工替代了若干家生产企业的初级加工, 促使生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 为衔接不同运输和配送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在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结点设置流通加工环节, 可以有效解决大批量、低成本、长距离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末端运输和集货运输之间的衔接问题。在流通加工点与大生产企业间形成大批量、定点运输的渠道, 以流通加工中心为核心, 组织对多个用户的配送, 也可以在流通加工点将运输包装转换为销售包装, 从而有效衔接不同目的的运输方式。而且这种流通加工形式还可实现由配送中心实施的配送活动, 以满足客户对物资进行的加工需要。

(5) 为降低物流损失、提高物流效率的流通加工

有些商品本身的形态使之难以进行物流操作, 而且商品在运输、装卸搬运过程中极易受损, 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加以弥补, 从而使物流各环节易于操作, 降低物流损失, 提高物流效率。

(6) 集生产——流通一体化的类企业物流的流通加工

依靠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联合, 或者生产企业涉足流通, 或者流通企业涉足生产, 形成的对生产与流通加工进行合理分工、合理规划、合理组织的类企业物流, 对生产与流通加工进行统筹安排, 这就是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促成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优势, 以提高流通加工产业的经济效益。

做为一个希望有自己流通加工特色内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他究竟将哪些行业结构因素作为重点考虑, 并在此行业中具有自己对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从而树立市场竞争优势, 达到实现效益最优, 并与客户共同双赢的局面, 则还需市场的考验。

2. 企业行为因素

企业行为通过各种策略对潜在进入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市场结构, 它是联系行业结构、经济绩效的纽带。第三方物流企业行为亦是如此。但有学者认为必须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讨论企业行为方有意义, 因为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微弱的市场控制力决定了企业广告、窜谋等行为的无效性, 企业可以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任何数量的产品。但笔者认为, 不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对企业行为的讨论都有意义。原因在于, 一个企业要进入某一市场, 它必然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并接受和遵循这个市场的应有规则、规范。

(1) 企业营销因素

企业营销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及价格制定, 甚至可能还会影响到企业今后是否投产新产品或研发新产品。因此, 用一个大框框来简单比较的话, 根据市场情况, 企业无论是采用4Ps、4Cs或是一对一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模式都是恰当的, 只要这个市场存在。只不过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论述, 企业营销或许应该是某些组合式营销模式。

(2) 企业产能改变因素

企业在市场中因为可能有预期的前景甚至前景还可能很好, 那么它可能就会选择进入市场或产能的扩张;反之, 如果没有这个市场预期, 企业可能可能进入吗?不会。它应该选择从市场退出或进行产能的收缩。这一道理同样显现在企业是否应该有收购、合并、剥离或其他纵向整合 (包括前向或后向整合、与其他企业纵向合资、签订长期合同) 等行为出现。

(3) 企业内部效率因素

各个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效率管理, 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具有流通加工行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因为后者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生产加工形式, 第三方物流更多体现的是为客户提供客户需要的和理想的服务, 要想提高其增值服务功能所产生的价值, 除了加强外部管理外, 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效率管理。诸如进行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过程发展要规划以及组织的效能管理能否达到最优等等。

3. 企业经营绩效因素

经过前面几个因素的论述, 笔者认为经营绩效才是企业最终的目标, 但他又必须是在前面因素顺利解决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的。具有流通加工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加强流通加工在财务、盈利性、价值创造、技术使用、雇佣对象的科学管理, 才能使流通加工的增值功能顺利实现。具体来说, 就是要通过管理的手段, 使流通加工的“产品”在价格、产量、质量、成本、利润、品种及技术进入等方面达到应有的状态, 从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绩效。人们认为流通加工可以以少量的投入获得很大的效果, 是一种高效益的加工方式, 关键是怎样管理。许多过去只提供运输、仓储、包装等单一服务的物流专业企业, 现在大量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据有关资料统计, 美国199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 仅占当年物流市场总量的25%。到了1999年, 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猛增至700亿美元, 占全美物流市场的70%。

向管理要效益, 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应对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小保罗·R·墨菲、唐纳德·F·伍德 (著) .《当代物流学——双语教学丛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8版

[2]李晓东李锦锦孙慧 (编著)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 (物流管理系列)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3]葛光明 (著) .《配送与流通加工》 (现代物流系列教材)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8月

[4]刘北林 (著) .《流通加工技术》 (现代物流系列教材) ,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5]丁立信张铎 (主编) :《物流企业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第1版

[6]韩平赵炎 (主编) :《现代物流技术》,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年版

篇4: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本土企业生产的需要辐照加工的产品中,仅有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才用中国本土辐照站提供的辐照加工服务,而外销产品在哪里进行辐照呢?当中国辐照加工届人士组团在马来西亚的Sterilgamma辐照站参观时,看到的是:库房中等待加工的90%的产品来自中国武汉。同时,加拿大、泰国的辐照站也像中国产品的集散地一样充斥着中国造的产品。看着市场的滚滚财源大江东去般流入国门,业内人士在感到颜而无光的同时,面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对本土企业形成的挑战,深切地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学习,特别是学习外资企、肚经营的策略,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外资辐照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此时,英国埃斯创(IsotronLtd)公司(原全球第三大消毒与灭菌公司)在对中国辐照加工市场做了长达4年的调查后,决定投资中国市场。为了控制投资风险并缩短建设周期,英国埃斯创首先“相中”了中国本土企业中第一个开了连锁店的金鹏源辐照公司(会鹏源有上海、深圳和天津三个辐照站),准备收购金鹏源,然而,金鹏源深锁“闺”中,绝不言“嫁”,无奈,英国埃斯创不得不“移情别恋”,向第一个完成了国际认证的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抛出了“橄榄枝”,但也因种种原因,计划遭到挫败。

2005年,全球最大的消毒灭菌公司美国施浩国际(Sterigenics)在上海与比利时、澳大利亚合资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外资辐照服务公司,即:施洁国际/上海辐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施洁国际全球40个生产厂中的最新成员。上海辐新生意的红火,不仅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舆论中,而且在2006年度的上海国际医疗设备设计与技术展览会及研讨会上得到了印证。继上海辐新之后,施洁国际又投资1亿多人民币在上海建立了环氧乙烷灭菌厂,吃掉了大部分外资企业带来的灭菌市场,之后,施洁国际的目标直指本七辐照加工企业的市场。施洁首先动了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的“奶酪”,“策反”了其最大客户,让华东辐照有限公司损失了每年60万居里的货源,相当于全部收益的1/3。

2006年9月,中国卫生部的代表应邀访问了英国塞讷哲(Synergyg)公司(英国医院供应品灭菌公司,年销售额约3亿美金)在伦敦东的超级灭菌中心,塞讷哲欲进攻中国市场的决心显而易见。之后,在英国证券市场上,塞讷哲对埃斯创(埃斯创的年销售额约一亿美金)展开了收购战。经过数月的博弈,最终,塞讷哲将埃斯创德股价抬高了一倍,投资人们纷纷抛出埃斯创的股票套现,埃斯创无力回购而最终被塞讷哲收购。十几年来,一直以收购企业壮大自己而越升为世界第三大灭菌公司的埃斯创终于也被收购了。如何评价埃斯创在完结篇中的是非功过,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也许可以说明一切:如果,当初埃斯创能够果断地进入中国市场,既没有来自外资机构的竞争,也不会遇到本土企业有效的抵抗,因为,那时的本土企业还没有成长到有力量与之竞争,但无奈的是,清一色财会出身的埃斯创高管,执著于控制投资风险,忽视了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痛失良机。

埃斯创的发展过程告诉了我们一个市场法则:要迅速扩张,就去收购企业,要维持现状,就被收购。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牛气冲天的中国证卷市场,收购重组的连续剧时时都在上演,股民们对重组企业的追求趋之若鹜,股价也翻着跟斗向上走,这就是收购重组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抛开企业高层的利益,收购重组无论对收购和被收购方都不失为一件好事,强强联手也好,取长补短也好,都是共赢的关系。2006年底,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抢先埃斯创一步收购了北京宏仪四方辐射技术公司,成为继金鹏源之后第二家开了连锁店的辐照服务提供商。由于北京对辐照装置建设的限制,北京宏仪四方辐射技术公司成为了大型辐射装置的稀有资源,收购了宏仪四方,就坐拥了北京及周边市场,在中国北方市场上建立起插着本土企业大旗的桥头堡。由于正处在塞讷哲与埃斯创的收购与反收购战期间,不知这一次是塞讷哲失去了机会,还是埃斯创失去了机会。

2007年6月完成了收购重组的塞讷哲(Synergy)公司整装待发,在其网站上发布了进军中国的计划,计划包括两项,第一项,投资一千万英镑(约1.5亿人民币)由旗下的埃斯创(IsotronLtd)公司在苏州建立集上辐照、环氧乙烷灭菌、实验室和物流于一体的灭菌中心,这个中心将是塞讷哲(Synergyg)公司全球最大的灭菌基地,这项计划是基于外国医疗用品生产商在中国的投资增加,从而带动中国本土市场和出口的增长;第二项,投资五百万英镑(约七千五百万人民币)在北京建立医院供应品的灭菌中心,灭菌中心的规模仿照伦敦东的超级灭菌中心,项目是基于中国14000个医院对灭菌服务的稳定需求,中国现有将近1.5亿人口享受接近欧洲标准的医疗服务,另外有1.5亿人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在2010年将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扩展到全民。塞讷哲(Synergyg)预计以上项目将在5年内取得收益的快速增长。塞讷哲(Synergyg)认为:中国医疗产品市场已经有18亿英镑(约274亿人民币),而且在快速增长,是继日本之后亚洲医疗产品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医疗产品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的6至8年内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角。

作为塞讷哲进军中国的先头部队,埃斯创卷土重来,在距华东辐照站仅20公里处建立了1000万居里的辐照加工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辐照场,看到在家门口摆旗叫阵的埃斯创,华东人才猛然醒悟“狼来了”。

外资辐照企业的经营特点

细数外资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如下特点:

跨技术行业经营。埃斯创和施洁国际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同时经营钴-60,环氧乙烷、电子加速器。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

篇5: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配送的功能

配送是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物流集结点进行货物的集结与组配,以最适合的方式将货物送达客户的全过程。配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货。集货是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

(2)存储。配送中心是物质的集散中心,为保证用户的需要,配送中心必须广泛组

织货源,集中储备,且具备相应的仓储能力。

(3)分拣。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

(4)配货。配货是使用各种拣选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物品,按客户要求分拣

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地点。

(5)配装。在单个客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附和时,就存在如何集中

不同客户的配货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装配。与一般送货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

(6)配送运输。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

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较高额度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7)送达服务。将配好的货物运输给客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结束。这是因为送达货

物和客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韵达货物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8)配送加工。这是指按照配送客户的要求所进行的流通加工。在配送中,配送加

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这是因为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篇6: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财务管理的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在充分研究财务管理活动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明确理财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研究理财目标最重要的是明确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企业全部财务活动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总体目标不同于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应该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要达到的目的。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3种。

1.利润最大化

优点:

(1)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指标来衡量;

(2)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

(3)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获利,整个社会的财富才能实现最大化。

缺点:

(1)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的因素;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优点: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

缺点:该指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优点:

(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缺点:

(1)对于股票上市企业,虽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揭示企业价值,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2)为了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现代企业不少采用环形持股方式,相互持股;

(3)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企业进行专门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

篇7: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全球定位系统

1.GPS系统的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监测和应急通信等目的。

GPS系统由3部分构成:①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信息)、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信扶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②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③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受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2.GPS系统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尤其在军事和航天等方面,GPS系统的误差更可达到厘米级和毫米级。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纳秒。

(2)观测时间短。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及软件的不断更新,GPS系统的观测时间越来越短。目前,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15公里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3)操作简便。随着GPS系统接收机不断改进,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了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

(4)全天候作业。随着GPS系统的观测可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

(5)功能多,应用广。GPS系统具有测量、导航、测速和测时等功能。

3.GPS系统在特许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1)配送中心位置的确定。加盟店往往遍布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因此,如何确定配送中心的布局,直接涉及特许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GPS系统的测量可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加盟店地理位置的分布状况,为配送中心的选址打好基础。

(2)合理规划配送线路。特许经营企业可把GPS系统测量的相关数据和要求输入专门的软件系统,由计算机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并显示在电子地图上,支出配送车辆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合理调度控制车辆。配送中心可通过GPS系统观测车辆精确的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信息,对车辆和道路状况实行有目的的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合理调度控制运输车辆,提高车辆利用率。

(4)实时查询商品信息。通过GPS系统的实时监控,特许经营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商品在运输途中的状态及运输时间等信息,提前安排商品的接受、停放及销售等工作,缩短商品周转时间,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篇8: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特许经营体系的内容应包括特许权、加盟店、区域分部、特许经营总部和整个体系的设计,具备这五个方面就构成了特许经营体系的全部雏形。不同类型的热许经营应该对应不同的特许权,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许经营模式设计对应的特许权,特许权及其组合模型是特许经营特许构建的基础。

1.特许权的设计原则

(1)对潜在受许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便于他们的理解和学习。

(2)实现与竞争者的差异化,确保竞争优势。

(3)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优势。

(4)满足现有和潜在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5)充分考虑企业实际业务和经验积累,力求有自己的特色。

(6)充分考虑特许经营体系运营管理、维护与控制的因素。

(7)充分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8)充分考虑特许经营体系投资获利组合的因素。

(9)充分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10)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特许权的组成要素

(1)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特许权的油性物质部分。因为每一个特许经营体系要求各个加盟店和直营店在店面、产品、原料、设备、工具方面做到一致,所以就需要企业根据已有的和未来的发展计划,提炼出本体系所需要的统一的特许权,然后采用说明书配以图案和照片等方法,对其物理属性、化学属性和社会属性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受许人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更为双方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和制作特许经营手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业种不同,各个特许经营企业所经营的产品也各不相同,这就涉及一个特许产品的价格问题,包括特许人直接供应的产品的作价问题、受许人从第三人处购货的价格问题及特许经营产品的再卖价格问题。价格是经济的神经中枢,也是最敏感的法律问题。双方当事人都对产品的出售存在合法的经济利益,但受许人不属于特许人的分支机构或代理人,所以特许人对于这一点必须注意,不能强迫受许人接受建议的价格,否则易引起纠纷。

特许权的无形技术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经营诀窍等内容,它是复制给受许人的特许权主体,是关键性的技术描述,应该准确全面,便于受许人在培训中及日后的单店运营中随时学习、体会和研究。特许权的技术按其属性可分为硬技术(工程类技术)和软技术(管理类技术);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隐形技术(不能用语言、文字、声誉、图像等方式交流和传授,但保密性好)喝显性技术(可以用语言、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交流和传授,但保密性差);按其是否属于专利可分为专利技术(可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和非专利技术;按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可分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重要技术(辅助技术)、一般技术(普通技术)等;按其价值链环节不同可分为研发技术、工艺设计技术、生产技术、销售技术、售后服务技术等。企业在对特许权的技术部分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分类情况进行。一面混乱和遗漏。

(3)特许权的企业文化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培育形成并由文化、具体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格言、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风格、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目标等,其核心应包括特许权的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电话:010-635320***网址:

内容。无论在特许权的设计阶段,还是在特许权授予阶段,或者是在特许经营体系营建、管理和维护阶段,企业文化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严格地说,企业文化并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而更多的则属于精神层面,其实质是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对本企业或本系统企业的人员进行思想管理的工具。特许人应当根据本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特点、服务对象、发展愿景,并结合个人的世界观、事业观和价值观等因素,来制定能有效促进企业进步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然后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导入逐步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

(4)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特许权的主要约束部分,即特许权使用的时间、区域、数量方面的限制。所谓时间权益就是受许人可以使用特许权组合的年限,也是一份特许经营合同的有效期限。我国因为特许人的成熟程度较低,实力较弱,所以3~5年的规划比较符合实际,今后随着特许经营体系的巩固和发展,可以适当加长,以增强投资者信心,节约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所谓区域权益,就是受许人使用特许组合区域的范围,它属于特许权组合的动态设计,与特许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关。一般而言,每个开设的单店都具有独立的商圈,即保证每个单店核心商圈之间的最近范围是彼此相切,以保证本区域内务其他单店的竞争,从而保证特许人和受许人的利益。在数量方面,根据体系扩张需要,单店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特许经营体系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选择去也主加盟的授权方式但对于区域加盟商目前还是应限制其可能开设的单店数目。以减少管理风险。

特许权组合设计(下)

3.特许经营总部企业识别系统设计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企业识别系统设计或企业形象设计是指一个企业或社团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并有别于其他企业或社团设计的包括理念、行为和外观性在内的一整套体系。企业识别系统的内容具体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声音识别、室内识别和工作流程识别等6大部分。

(1)理念识别(MI)。理念识别指经营过程中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具体包括企业经营策略、管理体制、分配原则、认识制度、人才观念、发展目标、企业人际关系准则、员工道德规范、企业对外行为准则及相关政策等基本要素,集中通过企业信念、经营口号、企业标语、守则和座右铭等来表现。理念识别是企业群体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企业识别系统的灵魂。

(2)行为识别(BI),行为识别指在企业理念的统帅下,企业组织与员工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执行行为的规范化、协调化,统一化。行为识别的具体内容包括:规范化经营理念的执行、各级职能部门规范化接受和完成对管理制度的实施、收集和整理来自社会对企业的信息反馈、促使企业良性发展及有益企业的各类公益(公关)活动等企业行为和企业制度。行为识别是企业形象策划的动态识别系统,是理念识别的载体。

(3)视觉识别(VI)。视觉识别指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的统一,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名称、标志、标准色等视觉要素。视觉识别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品牌标志、品牌标准字和标准色、企业专用印刷字体、象征性造型与图案、宣传标语等基本要素,还包括企业产品、设备、招牌、标识、制服、包装、广告、建筑、环境、传播展示与陈列规划等应用媒体。视觉识别是整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最形象、最直观、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必须借助物质载体才能传递出来。

(4)声音识别(AI)。声音识别指企业的歌曲、口号、规定用语、标志性声

音、背景音乐等,尤其是店内员工使用的标准化用语,对门店形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声音识别与店面特色合理搭配即可相得益彰。

(5)室内识别(SI)。室内识别指店铺的设计与识别。室内识别涉及空间设计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空间设计包括招牌系统、平面系统、天花板系统、墙面系统、地面系统、配电与照明系统、展示系统、POP系统等;管理部分包括工程预算、材料说明、施工程序、协作管理、估计与验收等项目。室内识别是视觉识别(VI)的延伸和最具活力的部分。

(6)工作流程识别(BPI)。工作流程识别指企业或店铺所有必要工作的步骤。特许经营总部统一开发的工作流程,可以实现标准化、简单化和细节化的操作,是企业快速复制的关键和成功的保证。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认为,在上述6大企业识别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前3个子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其中理念识别是其最高决策层,是企业识别系统战略的策略面,相当于企业的手:视觉识别则是其静态识别符号,是企业识别系统额展开面,相当于企业的脸。

在特许经营体系构建中,品牌战略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它不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带动企业文化与精神的全面提升。企业的名牌之路一般有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三个阶段,而创名牌是特许经营权开发的先锋工程,对特许权组合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4.单店经营模式设计是特许权组合设计的主体,单店既是特许经营体系的产品,又是特许经营体系的窗口。单店的设计重点是商圈与选址定位、单店盈利模型、商品与服务组合、单店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等内容,即从零开始建设到维持正常运转的整个过程的设计,凭此设计可以建立起一个形象既定的单店和营销终端。

(1)商圈与选址定位。单店商圈的划定和地址的选址及客户的定位是单店设计的重中之重。店址的选择应考虑目标单店的类型,考虑人流量、潜在的和现实的购买力与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店址选择、商圈划定和客户定位是最基础的要素,也是特许经营体系能够成功扩展的前提保证。

(2)单店盈利模型设计。活力模型是指单店在为其所选择的客户或奴婢消费群体创造价值时获得回报的方式,即一个单店各种盈利方式的组合。处于不同行业的单店获利模型会有所不同,比如时装店的盈利模型是商品零售利润,大型商场与超市的盈利模型为卖场租赁利润、财务利润和商品零售利润。

(3)商品与服务组合设计。为目标顾客群提供的全部商品或服务,其设计重点在于其“组合”,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将单店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划分成若干系列和项目,并确定各系列和项目的商品与服务在总构成中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在组合设计中重点按照单店盈利水平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主力商品或服务、辅助商品或服务、关联商品或服务的类别。

(4)单店企业识别系统(CIS)设计。单店的企业识别系统设计一般是总部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延伸,特别是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声音识别(AI)、室内识别(SI)都具有很好的延伸性。因此,应在总部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参照并相应设计出单店的企业识别系统,以保证总部与单店的和谐型和一致性。

5.区域分部经营模式设计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品牌研究专家认为,区域分部有多种类型,在设计时应根据区域分部的权利不同而进行,尤其要重视对区域分部的企业识别系统设计工作。对于那些为了建设体系区域网络而单独成立一个公司的分部而言,特许

篇9: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1.契约的概念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所谓契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契约的各方是自主自愿的。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因为交易者每一方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不可能都满足各自的各方面需要,但其中的一些资源可能满足对方的需要。于是,通过契约,双方各自让渡了自己饿各部分产品或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契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契约,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因此,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契约是不存在的。

2.契约的功能

运用契约这种经济和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以确保每个社会成员合理的利益关系的概念,以及使用契约时人们已经达到的专门技术,无疑为特许经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观念基础和技术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在生产的形式上把人们相互分离开来,是生产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以专业化的形式创造着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但每个人的多重需要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又决定了被分离开来的人们必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方式就是以交换为主要形式的交往。这种交往已不再是基于宗法血缘关系上的非平等、非自由的交往,而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所进行的自由平等的交往。有人说人类的进步史乃是一部从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而代之以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的义务的历史。甚至有人说,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设计来实现。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从契约的分类上不难发现,无论何种类型的契约,在其立约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承诺在里面,无论是单方承诺还是双方承诺。承诺一经做出,就有实现承诺的义务和责任。

3.特许经营企业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

从目的来看,特许经营企业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是为了追求价值最大化,这种价值最大化经常是双方的。因此,在契约订立、执行和接触中产生并践行的原则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换言之,在契约活动中,人们正是通过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而实现契约内容的。

(1)契约订立中的自由与责任原则。契约得以订立的根本前提是人可以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权利主体,订立契约的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所以契约活动乃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首先,契约主体有选择与谁订立契约、何时订立契约、签订和何种类型契约的权利与能力,这实际上是一个进行价值比较的过程。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决定着必须选择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一旦被具体化为某种契约活动,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具体化了,这是契约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契约主体是通过选择契约这种约束方式来追求价值最大化,亦即实现自由意志的。既然协议及许诺是契约主体自由做出的,契约主体就有实现诺言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在契约订立时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这是契约得以实现的根本的伦理基础。契约当事人在订立契约时,除了创设一种期待和信赖之外,还必须树立一种道德观念,即对这种期待和信任负责,所以,自由与责任契约得以订立的伦理基础。

(2)契约执行中的诚信原则和无偿承诺义务原则。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先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电话:010-635320***网址:

前的责任心和义务观,被具体转化为诚信品质。“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吃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诚信就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

契约是一种合意,又是一种合理的期待,这种期待必须依靠契约当事人共同执行诺言来实现。因此,契约双方不但要忠于“合理相待”这一事实,又要互相信任,相信对方既要遵守诺言的信念,又有实现诺言的能力,反之亦然。“在契约当事人打交道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样子红最低限度的信任。人们有必要相信对方当事人正诚挚地参与一个可能相互获益的交易。”除了信任对方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信守诺言。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契约主体必须将先前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一致,努力克服契约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以使合理的期待客观化。

无偿承诺义务原则有两方面的要义。一是在没有合理的理由更改契约的情况下,契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得尚自更改或中止契约,只有无偿地执行契约的义务,比如全力以赴去克服各种不利于契约执行的因素,积极主动地采取防范措施等。二是执行契约是无条件的。执行契约必须遵守公共利益原则。为了公共利益,承诺义务的执行应受到社会政策的限制,不可通过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而去执行契约。因此,诚信义务与武昌执行诺言义务是契约执行过程中的伦理基础。

4.违约中的损害赔偿原则

契约的终止有两种:一是合理终止,即契约双方均履行了契约所规定的义务,双方获得了可期待的利益,从而结束了契约;二是不合理终止,即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义务而终止契约。不合理终止契约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依照法律固定,必须对违约一方实施损害赔偿原则。

损害赔偿包括:第一,期待利益,即所有当事人从契约中期待的收益;第二,返还利益,即已转移与对方当事人而须追还的利益;第三,信赖利益,即对任何损失的补偿。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违约是履行契约识别的根本表现,它造成了双重代价:一是物质代价,它使对方蒙受了损失;二是道德代价,它导致良心谴责和舆论批判。尽管违约可能使违约方获得大于对方从契约中所期待的利益,否则违约人将无法从违约及支付赔偿金中获得好处,但它所造成的代价是不可否认的,它既违背诚信义务原则,又违背无偿执行义务原则。违约的损害赔偿是合理解决这种代价的法律形式,它以外在的强制补充了诚实守信原则的不足。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市场交易活动的达成必须以交易双发的平等性、自愿性为前提,强制的或让予的交换不是真正的交易活动。由于交易活动带有差异性、矛盾性和竞争性。交易中的任何一方总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求得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这是从事交易活动的最原初的动机。

在通常情况下,完全有利于一方而不利于另一方的交易活动是难以达成的。然而,交易活动又必须进行,因此,市场交易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使交易活动必须进行但又不能随意进行。“竞争”的结果则是形成一个对双反都有利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易标准。这种求同存异的交易活动,就是建立契约且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的过程。

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是人类行为理性的最为直接的形式之一。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对双方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约束。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合作。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

篇10: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战略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否则就会犯错误。一般而言,战略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使战略管理过程尽可能简化和非程式化,要消除过于专业和神秘的计划术语。

(2)战略管理过程是促进学习和行动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正式的控制系统。为避免程式化行为,要对任务分配、团队成员、会议形式及计划日程进行变动。

(3)过程不应市完全可以预期的,环境也必须有所变化,以便激发创造性。要强调以数字支持但以文字叙述为主的计划。

(4)要鼓励那些向现代战略所基于的假设发起挑战的思想和行动,要接受坏消息,要建立一种可以使战略管理的作用和基本目的的得到理解的文化。

(5)不要只是让“技术专家”来共同选择战略管理过程,要进行企业员工与专家的有机结合。

总之,企业在产业竞争中应采取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态度,应当努力影响、预测和发起事件而不仅是对事件做出反应。战略管理就是以这种态度进行决策,它为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合乎逻辑的、系统化的和客观的做法。对战略制订者来说,在选择行动方案是仅仅倚赖直觉通常会遇到很大的风险。成功的战略制订者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企业现在处于何处,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在恰当的时间内确定并实施这一发展的计划和策略。

要认识到沟通是成功进行战略管理的关键。通过决策过程的参与,管理者和雇员会更为自觉地以支持企业为己任。在这里,对话和参与是更为重要的要素。战略制定过程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全体管理人员和雇员了解企业并加强对企业的责任感。战略管理中的对话、沟通比一份装帧精美的战略管理文件本身更为重要。通过参与战略制定过程,基层管理者便成为战略的“所有者”。使战略的实施者成为战略的主人,这是战略成功的关键。

篇11: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流通加工

企业文化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管理的主题,通过对具有统一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心理特性的企业群体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的构建,形成最佳经营管理机制的一门新兴管理理论。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的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的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一体化的过程。企业文化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的整合。虽然完全自由放任的文化整合过程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一过程的缓慢和持久,以及其整合方向的随意性,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甚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整合首先是对企业内部不同文化或文化因素的一体化整理和结合,从而形成统一的文化主张和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是企业群体的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调整、再造的过程。企业的文化与组织、技术、管理整合相比,是隐形的且根植于员工头脑中,实现其整合较困难。对企业文化整合可理解为对各种企业人群的文化观念系统在不同的层次、水平、层级上的整理和结合,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互相作用并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文化整合的概念,是在研究不同复杂程度的文化时多使用的一种方法论,它不是关于进化的结论,而是对集中文化类型的整合。文化是在不断的整合中实现进化和变迁的。企业文化整合既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企业文化整合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企业文化整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同一企业内部文化内容各要素的整合;同一时空中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整合。前一种文化整合实际上是指当企业处于一般的平稳发展期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受到挑战,各种外来文化、本企业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和冲突。这时的文化整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综合合适的文化成分,进行文化创新,形成新的主流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整合分为企业内部文化内容和要素之间的整合及企业之间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全体员工共同的参与,需要个方坚持宽容的精神,加强理解的意识,进行创造的活动。但在操作上,则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者付出更多的劳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由文化的实际状态决定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对文化的更高要求。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实现一个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的文化梳理过程。一个企业经过大规模的改革和创新活动之后,也必须经过整合,才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只有经过整合的文化,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才能长期保持自己的特色。通过整合,才能使企业和文化体系各部门之间关系和谐,达到健康的发展状态。

篇12:特许经营管理概论之样板店的建立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样板店的建设与管理是特许经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特许经营体系推广的前提。样板店有特许经营总部建立与管理、区域主加盟商建立与管理、单店加盟商建立并由特许经营总部制定为样板店等三种形式,但通常情况下是由特许人投资建设的直营店。在特许经营体系中,样板店必须是严格执行了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差异化及企业识别系统设计要求的,有良好市场形象和经营绩效的,稳定经营一年以上的,能够承担体系内员工现场培训任务的模范店铺。

如果特许人没有通过实践检验构建的体系是否能够成功,也没有冒险投资的经历,当然也就无权出售特许权了。所以,在特许经营体系正式运作之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样板店的形式进行试点运营。

1.建立样板店是特许经营总部为推广特许经营体系而建立的特许经营直营店。样板店在特许经营体系推广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示范作用,为加盟单店的运营管理提供样板;二是为加盟商提供培训场所。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特许经营体系推广阶段所指的样板店是特许经营总部所建立并管理的最原始的样板店,它是所有特许经营体系的复制“原件”,是特许经营网络的原始结点,是特许经营知识产权浓缩后的外化组合体,是特许人继续研究开发更先进的知识产权的基地,是检验该特许经营企业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最佳地点,是加盟商及其他相关人员接受培训、实习、参观的样板,是潜在加盟商认识该特许经营企业的一面镜子,是促进潜在加盟商下决心进入该特许经营体系的关键场所,是特许经营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表现形式,是企业验证单店魅力并增强特许经营体系推广加盟项目工作组特许战略的信心和机会。因此,如果特许经营企业想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建立一个成功的样板店是至关重要的。

2.建立样板店的原则

建立样板店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建设的样板店,都有保证特许经营总部的绝对控制;二是样板店的选址要考虑区域覆盖,以节省加盟商的学习成本。

在样板店的建立上,企业应遵照设计加盟单店的模式进行样板店的建设,并在建设的实际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更改和记录关于单店的设计内容。如果特许经营总部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最佳的方式是成立一个单店工作小组,它专门、全程、全面地跟踪样板店的建设全过程和单店营运的方方面面。这样,该小组就可以非常方便、高效地参与单店的建设,并保持单店手册的随时更新和完善。建设样板店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经验并完善特许经营企业单店的运营手册的过程,仔细地研究、分析并记录这个过程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这些单店小组的成员因为过程、全面地参加了单店的建设和营运并亲自对单店手册的细节进行了研究了完善,所以他们将来必定是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建设单店、管理单店、运营单店的专家,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为自己培养出一批将来营建单店的骨干人员。总之,企业必须切记,样板店建设的两个任务,即实践建设和完善手册,都必须做好,不可有失平衡。建设单店的过程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重要价值,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

3.建立样板店应注意的问题

(1)多数特许人的样板店并不是从零开始建设,而是从已有的店改装而来,单店营运手册的部分内容固然可以得到完善的机会和时间,但单店开店手册的有些方面却没有机会经过过程的检验,此时特许经营企业必须记住,这个单店开店手册的全部都是一定要经过实践检验并用实践来修正和完善它的。

(2)在样板店的建设数量上,特许经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体系推广战略来确定。如果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电话:010-635320***网址:

体系决定在几个不同的区域同时推广与建设特许经营网络,那么它就应在这几个区域分别建设模式一致的样板店。

(3)为了使这个样板店可以真正成为特许经营体系日后诸单店的“样板”,特许经营企业应主要在建设样板店的过程中,使单店的投资与管理等方面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能依旧保持特许经营总部或特许人的一个直营店那样的性质。

4.样板店的选址

样板店的选址与一般加盟店的选址相比,从目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一般加盟店的经营目标主要是盈利,而样板店首先是实验、示范、积累经验和作为培训基地,其次才是盈利能力和推广价值。一般加盟店比较关注店铺的房价和租金,而样板店则更注重店址的商圈位置、营业面积,考虑最多的是能否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能否满足作为培训基地的要求等。

特许人建立样板店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地点,论证店址选择是否合适,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1)居民的基本情况。例如,经营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年龄、收入信仰、家庭婚姻状况、人口增长率、购买力等。

(2)商业区经营状况。第一,经营地点是否接近商场、写字楼群、工厂、政府、学校或医院等经济中心,这可以反映出顾客的集中程度;第二,经营地点周围竞争状况如何,竞争者处于什么位置,这可以判断样板店的经营理念和核心竞争力是否可以在竞争中取胜。

(3)交通方便程度。例如,样板店经营地点的车流量与人流量的情况,样板店门前可否停靠车辆,样板店附近是否有单行线,附近道路是否有施工地段,(4)环境因素,例如,周围是否有污染源,附近都有什么样的业主,市场治安情况如何,营业面积的大小,区域划分是否合理,样板店的经营标志是否醒目。

(5)价格与成本。例如,需要购买土地和房屋就必须考虑价格是否在预算之内,以及地点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公共设施维护费和卫生费等隐性成本问题。

总之,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应慎重考虑,不能冲动选择。

5.样板店的设计与装修

样板店的设计与装修应考虑以下内容。

(1)样板店的设计主要是指购物环境设计。一般来讲,购物环境是由店址、店面外观、店内布局、店内光色声及内部装潢等组成,具体说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如商业建筑、店内设施、营业用品等,软件如店员素质、店内卫生、店内气氛等。只要做到以顾客为中心,突出艺术性和经济性,就可以充分展现样板店的个性。

(2)样板店的店面布局,主要包括门店的装修、橱窗设计、天花板装潢、墙壁装潢、地板设计和通风设施配置等。

6.样板店的店面布局

店铺的卖场设计与商品陈列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行为,影响着店铺的销售业绩。

(1)卖场设计。卖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便利顾客,服务大众;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留足空间,分散人流。

(2)商品陈列原则。商品陈列应遵循安全、方便、新鲜、丰富、有序、美观、便于促进等原则。

(3)商品陈列方法。商品陈列的方法比较多,在店铺中,90%以上的商品都可以实行开架式陈列,部分有造型且贵重的商品(如手表、首饰等)可以柜台陈列。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认为,样板店是因为“样板”而产生影响的,它要承担一般单店所没有承担的工作,比如接待来访者、参观者,作为培训基地,实验销售新的技术和产品等。这是因为“样板”效应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但是也可能因为顾客

上一篇:反腐倡廉调研报告下一篇:2018年度全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