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2024-05-02

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精选11篇)

篇1: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

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是约束公共权力规范运转的核心机制。公共权力如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必然走向异化:一是政府中官僚主义泛滥,政府部门为公众服务的意识淡薄,公共服务不到位;二是严重的贪污腐化问题;三是决策无责任化和随意性导致重大损失,我国的人口问题和重复建设、三拍工程(拍大腿决定,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换个地方照干不误)等等教训已经不小;四是公共权力恶性化,不能充分保障而是侵犯公民权利。甚至政府还会被少数野心家、狂人所控制以进行超大规模的严重犯罪,如希特勒。如此可以看出约束机制在社会中的核心作用。但怎样才能确保监督与约束的有效和充分呢?特别是我国多年以来,并非不强调监督,司法、监察、审计、纪检、信访、反贪局等,监督机构一套叠一套,为什么还是迟迟建立不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呢?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所有这些监察系统,仍只是政府这个“大主体”身上的手指头。任何主体,自己是绝不可能持续、充分、有效地监督自己的,让左手监督右手还不如回到宋明理学时期。我们要么刚脆认为政府是完美无缺的,不需要任何监督;要么就必须正视主体自身无法克服的潜在弱点这一事实!中国的所有几大监督机构自身也已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腐败的事实,应该让我们实在已无须在此再多费言。长期来我国政府一直无视以上事实,造成惊人的公款吃喝、贪污、大规模不必要的决策损失、大规模的侵权(如乱收费)等等严重后果,许多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偏管得死死的,长期来却只停留在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的水平上,同类性质的红头文件无数次的发,就象不把自己尊严当回事。这种机制造成的经济效果当然是既不公正又无效率的。对有效监督机制认识的迟迟不到位,正是长期来决策者回避现实的结果之一。

到底怎样才能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或约束机制)是怎么构成和运行的。这包含两个层次。1、公共权力的自我约束,包括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如政治家与公务员的相互制约、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制约,行政的自我监察系统等;分权制约,即把公共权力分为行政权力、议会权力、司法权力,形成相互的制约。2、社会对共公权力的约束,包括公民大众、舆论监督、利益集团和反对派机制等。中国目前只有公共权力自我约束中的行政自我监察机制以及不规范的、有限的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制约。由于分权理念不被接受、新闻出版管制及公民的自组织权利不被保护,说其他监督机制基本为零并不过分。新闻立法或监督立法虽提上议事日程而不能出台,这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公共权力的自我约束中,最基本、重要的.无疑是分权制约。分权制约实际是基于两个无可否认的前提:1、人性是有弱点的,整体上,不能指望靠任何人自己约束自己,不滥用权力而且尽职尽责,永不犯错和犯罪;2、政府权力对社会是最强大的,没有任何力量能绝对有效制约政府,而政府一旦犯错,甚至被人控制用来犯罪,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恶果。分权的有效方式就是把构成政府威力的三种基本权力分开,使社会不会面临一个无法控制的可能作恶的力量。这样从短期看,是造成了政府权力分散,有发生扯皮从而降低效率的可能。但首先,防止政府作恶绝对比一时的政府效率更重要;再说回来,则缺乏有效约束的政府,长期来看,绝对不会比有约束机制的政府效率更高。这已被人类实践充分明证,而且道理也显而易见。如果说分权不适合中国,无疑是要么说中国政府是完美无缺的,要么说中国政府上面还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或能被有效约束的主体!--这不是打自己的嘴巴么?!如果说分权可能会影响共公权力的效率,那么只要睁眼看一看世界上所有先进的、发达的国家,就足够了。如果说国情,首先不能只说空洞的国情,再说再特殊的国情也不可能否认社会和拒绝社会的基本原则。

而分权监督要求必须确保民意代表的真实性和最高立法权,要求司法必须独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分立又制约而达成的权力平衡中,司法权至关重要。没有司法独立就不可能有司法公正,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司法监督。与立法权、行政权相比,司法权对社会危害最小,是制约立法权、行政权的有力手段,但“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

[1][2][3]

篇2: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明 远

目 录

引言:正视沉重,超越无奈

篇3: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一、加强社会保障立法

“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 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 运用一定技术, 制定、认可和变成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社会保障法的立法也是如此, 就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立法民主化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涵盖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职业康复法、军人优抚法等。“社会保障法是调整对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自然灾害、事故等多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时, 社会从经济上、服务上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基于上述原因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最终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所以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保障立法的工作, 首先必须转变和提升立法理念, 坚持以立法为民为宗旨,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理念, 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公众参与立法是立法民主化的重要形式, 也是近年来中国立法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 而以社会保障权为逻辑起点的社会保障法更应使民众参与其中, 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立法民主化有两种重要形式:一是群众参与, 即在各项立法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二是专家学者参与。专家学者研究某个特定法律问题, 进而形成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 对保证立法内容的科学性意义重大。专家学者参与的方式可以参照其他相对完善的立法方式, 如在社会保障法立法过程中召开专家咨询会或座谈会, 广泛听取专家对立法的意见和建议。只有通过生活于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身份化的权益, 并从不同层次上以具体的参与者角度发表意见, 才能用理性的思维更深刻地调整和规范具有现代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特性的关系和利益,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 加快立法步伐, 制定立法规划, 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是多个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所以出现了政出多门的现象。”这样会导致立法者缺乏对现实的熟知, 各个部门都将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增加了部门色彩, 具有片面性、单一性。另一方面, 人大立法少, 多是行政法规、规章, 立法层次低, 这就导致立法依据不充分、立法体制不规范, 深层次的探究, 这不是法制, 而只是行政管理。因此, 应加快立法步伐, 与国际接轨, 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基本法。同时, 进行整体的规划, 规范立法体制, 再根据社会保障的内容制定若干法律制度, 形成基本法作为母法统领子法的体系, 法规与法规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有效的衔接, 避免冲突和空缺地带。

二、加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执法

在社会保障法领域中, 保护弱者的原则, 不应仅通过司法程序对失衡的社会关系发生纠纷时作出矫正, 更应由政府在日常的公共事务管理中直接采取行动进行调整, 以此来缓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比如, 社会保障制度中, 推行社会保障措施多为积极行政的方式, 一些专门的事务性工作往往还由国家机关授权事业性单位来承担, 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如促进就业中的职业介绍工作, 同时行政权力还会关联以前国家不曾介入的领域, 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由此可知,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执法更应是一种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执法。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社会弱者利益而形成的行政关系,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行政关系。因此, 在社会保障关系中, 行政主体出现了不同于其他法域的特点。在该领域, 要实现社会弱势群体的积极权利就不得不在保护社会利益前提下让行政权力有所扩张。相应地, 此时的行政执法也应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维护社会弱者的利益。比如, 劳动行政体系正是通过公权力的介入, 用纠偏的方式, 特别扶持社会弱者, 注重社会现实,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从而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而一般的行政执法是以国家利益为本位, 并无这种纠偏机制。只有社会保障中的行政执法得到合理加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三、树立司法的社会学思维模式

“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社会学思维模式就是通过研究社会现状来解决司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就是要求我们在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社会保障法来处理案件时, 从社会问题的实际需要、实施社会保障法的实际效果来进行思维。这一点体现在社会保障法的救济程序, 救济程序的完善将有助于实体权益的保障。我国现有的救济程序还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周期长、灵活性低, 社会弱势群体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才能换回权益损失。就这一状况,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缩短社会保障法救济程序的周期,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比如在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的设计中, 可以根据劳动争议的类型和标的额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允许当事人选择, 而不必每个案件的最终裁决都必须走完“一裁两审”的程序, 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和及时执行。第二, 建立健全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 以强制、震慑社会保障法律的实施, 同时培养专职的法官, 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的专业性, 确保当事人的社会保障权受到不法侵害时, 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第三, 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以此增强整个社会主体的社会责任感, 弥补个人维护公益的不足, 提高社会维护公益的能力, 这也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的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理性构建社会保障制度, 而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法运行机制是其重要的一环, 并且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应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摸索前行, 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努力, 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摘要:以社会公平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保障法, 在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框架, 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彰显。面对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及现实存在的诸多障碍, 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加强执法以及树立司法的社会学思维模式, 促进社会保障法制化。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运行机制,立法,执法,司法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郑尚元.劳动法与社会法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290.

篇4:健全商品社会的自我监管机制

三聚氰胺奶的后遗症还在发作,皮革奶疑云尘埃刚刚落定,肉制品行业又爆出“瘦肉精”风波。人们的不安全感又增加了一层。

双汇集团“瘦肉精”猪肉被曝光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到达河南省,要求彻查“瘦肉精”事件。

是政府没有监管吗?当然不是。早在2002年,农业部已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瘦肉精”的管理,由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监管,按照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等,有关企业还号称“生猪屠宰要经过十八道检验”。

央视曝光的南京部分屠宰厂,“瘦肉精”监测无具体部门负责。从屠宰厂出来的猪肉并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检”“验讫”的印章,并且开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南京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工程师接受采访时称:“我们的职责范围就是检寄生虫病、传染病。”

这又是一起多头监管的后遗症。

人们已经对多头监管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多头监管的结果必然是彼此推卸责任,导致监管落空。因此,确实有必要整合目前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中的监管机构,建立专业的食品质量监管机构。

至关重要的是,这个新设立的监管机构必须保持充分独立性。如果留意新闻,人们或许可以发现,近年来严重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大都是媒体大规模报道之后,监管部门才介入。

但是,监管部门果真就不了解行业情况吗?当然不是。尤其是基层监管部门,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安全隐患,应当是相当清楚的。但是,他们却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原因在于,他们是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而地方政府领导人普遍把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当作最重要的政绩,他们当然不愿意监管机构妨碍企业的增长。为此,地方政府负责人通常会约束监管机构,不允许其严格依照法律进行监管。

这样的制度缺陷,乃是食品等行业监管失灵的制度根源。那么,如果新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就应当透过制度变革,确保监管机构具有必要的独立性。可以设想两种方案:第一种,监管机构至少在财务和人事上独立于地方行政当局;第二种,建立垂直的全国性监管体系,基层监管机构不受地方政府的管辖。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案,都是减少旨在追求政绩的地方官员干预监管机构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监管的独立性。而这,是有效监管的基本前提。假如没有这样的制度前提,监管部门人员再多,设备再先进,权力再大,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现代监管失灵的根本问题不是监管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监管意愿的强弱。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应当调整监管策略。不妨来看一下这一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列举的整顿打击次序:首先是非法制售“瘦肉精”的窝点和渠道,其次是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养殖户,接下来是疏于监管、严重失职的地方监管部门,然后是动物检验检疫人员。

这样的监管策略几乎完全忽略了社会、市场内生的监管机制所能发挥的作用,把监管的全部责任都压到了政府监管部门肩上。但是,政府的监管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政府要有效监管,必须有效地利用社会、市场内生的监管机制。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利用现代法律发展出的产品责任法原则,让终端产品的生产企业承担更大责任,推动它们积极地监管零散的原料供应商。中国食品行业,比如肉制品和乳制品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原料生产过程高度分散,生猪、生奶经常是由分散的农户提供的。政府逐个监管这些农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效的监管策略是,政府主要监管成品生产商,让它对自己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承担全部责任,并支付惩罚性赔偿。这将促使生产商严厉地监管分散的农户。生产商也完全可以采取一种有效的监管制度,比如,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对其成员实行责任共担制度,一户出现问题,公司停止收购整个合作社原料。这将诱导合作社自身发展出监管机制,有效地控制分散的农户不负责任的经营行为。

篇5: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

社会选择机制

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

社会公平机制

社会激励机制

理论上的操作途径

现实障碍:利益结构、观念滞后和搭便车心态

突破的必然和可能―一地方制度创新和中央开明派在综合压力下的反应

结语:中国亟需健康力量的极积努力

引言:正视沉重,超越无奈

新世纪的中国人,在都市歌舞升平的表象下,仍然掩不住许多沉重与无奈。

沉重是事实。虽然国人一向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在分析和揭示着中国社会各个基本面面临的重重矛盾和困境:

一、自然基础层面己经极其脆弱:人口还在膨胀,资源日益贫乏,生态则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二、令人悲观的社会乱象:低素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社会保障体制无从建立,两极分化和仇富心理,黑势力的兴起和蔓延,犯罪狂潮,农村的破败景象,社会沟通机制的.不畅等等。

三、无法乐观的经济发展:混乱难治的市场秩序,信用与法治的双重缺失,低效而功能矛盾的国有企业,落后的企业管理,国际打工者的经济地位,大规模的挥霍浪费,令人怀疑的增长,民间投资不畅,无从防范的资金外逃,不知凭何消解的金融隐患等等。

&nb

篇6: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为贯彻落实市维稳办《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通知》、县《关于健全完善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意见》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我镇健全完善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重大社会安全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针对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四大类”事件,年内逐步建成覆盖全镇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工作格局。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2010年9月)。镇应急委员会是全镇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的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承担镇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镇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的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强化职责,认真做好相应类别重大社会安全事件专项预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各村、单位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并明确职责。各村和各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要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

(二)编制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0年9月至10月底)。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重大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紧急避险、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相关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完善镇级应急预案的同时,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着手制订村、乡镇、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

(四)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2010年9月建立网络,以后逐步完善)。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地负责人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并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

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安全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积极开展对各类重大社会安全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坚持每周自查,每月县集中排查)。各村、各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和广度,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形成比较完备的数据库,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推进镇应急平台建设(建设镇天网工程,年底达到全镇监控全覆盖)。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镇应急平台。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整合公安、司法、卫生和安监等专业信息资源为基础,逐步实现镇、村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相连接,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交换、汇总与共享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拟依托我镇天网工程,在完善升级的基础上,作为应急平台。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每月进行有计划地演练)。一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建立预备役民兵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公安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抓好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立足于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整合镇内各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镇级综合应急救援体系。三是抓好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救援中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四是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探讨依托村、企业和学校对社会志愿者的招募、组织和培训工作,大力发展社会应急队伍。

(三)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每季度一次)。一要突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二要突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三要突出一线应急队伍培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四要突出科普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通过知识讲座、以会代训、墙报专栏、网站专栏、新闻媒体等形式和途径,开展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和预防、预警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营造一个全社会积极维护公共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法职能,提高行政

篇7: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重在基层,只有打牢基层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座大厦才能牢牢矗立。结合西湖区的实际,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健全四项机制,破解四大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机制。地方党委和政府是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应将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列入西湖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方面,以加强考核为“指挥棒”,制定和完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的比重,充分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加大投入为“助推器”,加大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保障力度,在人、财、物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并且更多地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保证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机制。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细胞,社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基础性工

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应在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提升社区服务人性化、精细化水平等方面下工夫,推进社区治理结构体制创新、社区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培育体制创新、社区服务和保障体制创新;健全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健全社区稳定调处机制,营造安全、安定、安宁的社区环境;健全社区考核评议机制,强化科学和社会意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区财力保障机制。

健全整合协调参与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要将各有关部门工作机构下设、工作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使之真正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建立健全各类机构分工负责、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增强协调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办事效率;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积极发动共青团、妇联、工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来;建立较为完备的激励机制,对于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褒奖。

健全管理手段创新机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管理手段不能一成不变,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社会管理才能得到不断加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全力建设“法治城区”;重视对虚拟社会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网站、社区QQ群等平台作用,创新使用官方博客、微博等手段与群众沟通,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更新群众工作理念,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由单一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管理转变,逐步实现从事后处置、被动应付向事前预防、主动掌控转变。

在健全四项机制的基础上,还要下大力气破解四大难题。

加大城市整治力度,破解各类隐患难题。大力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破解火灾隐患多的难题;大力实施以集贸市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为“点”、以道路为“线”、以社区为“面”的“点线面结合”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开展“节点改造”、“店招整治”、“美化亮化”等工程,破解老城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难题;健全社会治安治理网络,有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等行政执法,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破解改善民生难题。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送贷款、送岗位、送培训、送温暖”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创业指导等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征缴和管理,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生活救助、社会互助、法律援助、残疾人就业援助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群众。

加大解决问题力度,破解维护稳定难题。把化解矛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依托区平安联创中心,实行矛盾纠纷大排查,完善大调解机制,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大化解”。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以“每天一走访、每周一夜访、每月一约访、每季一查访、每年一评访”为内容的“五访”活动,组建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民情夜访理事会”,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把各类问题解决于基层、消化在当地。

加大人员管理力度,破解有关人群管理难题。把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公平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探索在流动人口较多、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和单位,进行居住证制度试点,建立流动人口

篇8: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一、利益表达与反应机制

所谓利益表达, 就是人们向各级公共权力机构或其组成人员反映、提出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诉求, 并希望得到有力保护和促进的过程。多元化利益格局的逐渐形成, 客观上要求产生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 使不同的利益群体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 对于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极为重要。从积极方面讲, 它有利于执政党和政府及时洞悉公众的利益要求, 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和摩擦, 有利于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从消极方面讲, 它也是一种社会安全阀机制。根据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 所谓社会安全阀机制, 是指让对立情绪和不同意见发泄出来的途径, 这种制度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 又可以使政府领导层及时得到社会信息, 体察民情, 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和社会结构的破坏。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安全阀机制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 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在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群众的反政府游行、示威甚至动乱, 就是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向公众提供畅达的利益表达渠道, 公众不得不用非制度化的手段强制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在我国, 也存在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的问题。我国人大和政协部门, 来自民间经济和政府垄断部门的力量相对较大, 而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力量比较小。在我们的决策甚至立法的过程中, 较多听到来自这些社会力量的声音, 而较少听到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近10年来, 到中央上访的群众的总量较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在各个层次不同社会利益群体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的渠道, 或者只是形式上有, 实际上没有, 或不起作用, 形同虚设。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由于自己的处境, 更加缺乏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为什么拖欠农民工资问题, 直到温家宝总理说话才引起重视、才得到解决?这充分反映出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我们现在除了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信访、传媒这些基本的利益表达机制外, 还要更多地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更多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

所谓利益反应机制, 是指执政党和政府要加强与各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交流, 切实了解民情民意, 增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能力, 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出依法、及时、合理的反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反应机制有利于确保群众正当的利益要求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有利于缓和利益矛盾和冲突, 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但遗憾的是,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往往把反映问题的群众看作“刁民”, 甚至用高压手段对待上访者, 导致一些弱势利益群体欲哭无泪、欲诉无门。对下岗职工、被征地人员、外来民工等弱势群体的调查表明, 凡遇到生活困难、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时, 大部分人没有找过任何领导和部门, 而在找过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受访者中, 许多人认为“没有用”。!"而事实上, 上访群众特别是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 80%以上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 并且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成上升趋势, 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就其实质而言,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非制度化甚至发展到非法地步的利益表达行为, 其根本原因是相关弱势群体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被迫采取的非常行为。“多数群体性事件经历了正常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过程。通过正常形式和渠道, 群众的正当要求没有满足, 群体性事件便表现出反复性和逐步升级的特征, 合理的要求往往通过过激行为表现出来, 最终发展到围堵党政机关, 辱骂殴打劝阻人员, 甚至阻塞铁路公路交通。”#$中央政法委的调查指出, “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干部群众观念极为淡薄, 置群众利益和疾苦于不顾, 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 违法行政, 执法不公, 对群众通过正常途径和渠道反映的问题, 置若罔闻, 一味弄权谋私, 能解决、该解决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群众只有采取‘闹’的办法表达诉求, 争取利益。”%&这些情况表明, 建构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反应机制不仅非常必须, 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 胡锦涛同志最近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健全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 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利益协调与兼顾机制

利益协调与兼顾机制就是执政党和政府制定政策要公平地反映和协调城乡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在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 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 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利益多元和群体分化的现代社会, 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 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一项公共政策, 只有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利益要求, 才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和认同, 才能有效调节有关社会主体的社会行为,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保持社会的良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决策在利益关系协调和整合中的作用, 是确保社会和谐的基本要件。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 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 是人类自古就有的理想。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问题显然要比理想复杂的多。这个问题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含义是:在过去30年改革的过程中, 社会分化在明显加剧、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一方面是农村和城市贫困人群所组成的弱势群体, 另一方面, 则是由富人所组成的强势群体。根据有关数据推算, 中国的基尼系数1999年为0.457, 2000年为0.458, 2002年为0.460, 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 (4) , 中国已经进入居民收入不平等国家行列。尤其是, 目前贫富悬殊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遏止, 且分配关系中付出远远大于获得或获取远远大于付出的状况还比较突出。如果这种分配态势一直持续下去, 利益受损的社会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5) 就会越来越强烈, 由此而来的挫折心理和对社会的怨恨不满情绪也会不断加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证明;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要适度, 贫富过分悬殊必然导致动乱。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古希腊的政治变迁时写道:“在所有情况下, 我们总是在不平等中找到叛乱的起因”。 (6) 从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出发, 党和政府必须在建立和健全能够协调与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缩小人们之间过大的利益差距, 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具体地说, 就是要加大调节再分配政策的力度, 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 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努力遏止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 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体系;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在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给进城务工人员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使他们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要着力做好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 实施积极的就业与再就业政策, 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利益共享与保障机制

所谓利益共享机制, 就是要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基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共享机制是社会稳定的高线, 一个社会进步成果能够共享的社会, 一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确立起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需要。邓小平同志对这一问题极为重视。他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 (7) 从《邓小平年谱》当中可以看到, 邓小平同志退休以后的几年, 对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关注。比如, 1993年他在同自己的弟弟谈话时就表现出一种很深的忧虑。他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的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发展。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8)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 是一个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 当我们引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名言时, 不能忘记邓小平同志在其著名南方谈话时提出的另一个与之相辅相成的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 即解决贫富过分悬殊问题。他说:“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 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9) 改革开放30年来, 从总体上讲, 我们的改革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可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和实惠, 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 我们的工人、农民作为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的社会承担了改革的成本, 但其社会经济地位却越来越边缘化, 与此相伴的必然是不满情绪和对政府和改革的较低认同。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 我们只有从政策上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 从而形成“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所谓利益保障机制, 就是社会对各类由于自身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而陷入弱势地位的群体的保障, 特别是对在社会改革中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困难群体的保障。所谓保障, 就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底线。可以说, 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 一个社会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 不可能是一个稳定型的社会, 更谈不上是稳定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明白, 当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人格尊严被歧视的时候, 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 他们的仇视和敌视指向也会扩散蔓延。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上爆发, 从而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一个巨大社会隐患。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整合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重塑稳定机制的当务之急, 是中国社会安全网建设的战略选择。要建立健全同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劳动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困难群体监测和预警系统, 正确把握利益受损者和困难群体的结构与动态, 充分了解利益关系的紧张程度, 以便及时地调控和疏导。特别是要重视低收入者、城镇困难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救助和生活保障, 国家应抓紧制定社会救济法规。在农村, 要多管齐下, 共建农村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安全网。

四、利益共识和责任机制

利益关系主体是具有意识活动的人。随着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多元化, 必然形成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利益关系主体思想、心理、情绪上的波动、失衡和冲突无形中会夸大现存的利益差距, 使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应付, 成为社会政治非稳定状态的诱发因素。因此, 在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上, 除了要建立健全上述客观因素的利益机制外, 还需要有主观因素的机制相配合。当前, 共识和责任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迫切。所谓共识和责任机制, 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一个取得社会进步、又付出社会代价的过程。社会代价不可避免, 但可以减少、减轻。在肯定社会进步的同时, 还要想办法减少社会代价, 把社会代价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这是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含义。在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 也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一方面, 执政党和政府在协调利益关系上负有主要责任, 执政党的党员和各级干部肩负为民谋利的责任,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 在推进经济社会中努力实现各方利益的同步增长, 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 广大群众也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确立科学的心理预期, 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科学选择利益行为, 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摘要: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当前最为迫切和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利益表达与反应机制、利益协调与兼顾机制、利益共享与保障机制、利益共识和责任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注释

1 曹嘉懿.疏通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渠道.现代领导, 2003 (10)

2 (3) 中央政法委研究室编.维护社会稳定调研文集.法律出版社, 2001

3 (4)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4 (5) 相对剥夺感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等人在《美国的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心理感受, 即当个人把他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相比, 觉得其应该得到而未得到, 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心理和怨恨不满情绪。

5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965

6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

篇9: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近两年来,无锡市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健全组织、创新机制、明确责任、凝聚合力、狠抓落实,改革攻坚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在抓改革工作的领导机制上,无锡市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三个狠抓不放松”。

一、狠抓责任落实不放松,健全改革攻坚组织领导机制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改革攻坚稳步推进的关键因素。近两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始终把改革攻坚工作纳入全市的重点考核工作重点推进。

2005年,无锡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任副组长,各地区和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无锡市改革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8个改革工作办公室,各改革办公室主任分别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兼任。

在推进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动员部署,密切关注改革攻坚工作进程,及时决策指导改革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对改革工作负总责,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同时,无锡市还坚持做到“三个不因”。

一是不因组织调整而断线。今年初,根据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对市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增补,新增了7名市领导和4个部门;对改革办公室也相应进行了适当调整,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1个。先后召开全市范围的改革推进会议10余次,主动做好改革攻坚的前后衔接工作,为改革攻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不因领导变动而弱化。近两年来,因工作需要,先后有多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的“一把手”进行工作调整,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推进改革一如既往,落实措施一丝不苟,制定出台多种举措和办法,夯实和加强了改革攻坚工作。

三是不因难度增加而退却。通过市与部门、部门与处室签定改革攻坚责任状,定目标、定时限、定要求,以更实的作风、更大的举措,坚定不移地把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狠抓措施“落地”不放松,改革攻坚推进机制更加到位

一是调研论证扎实细致。无锡市高度重视改革的调研工作,坚持每推进一项改革有调研,每提出一套方案有论证。各级各部门在考察调研结束后的5天内必须拿出调研报告,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组织相关部门攻坚骨干外出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好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无锡市实际,先后出台了20余项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确保改革攻坚有法可依、顺利推进。市各级领导多次亲临改革现场,实地考察改革推进情况、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取得的成效等情况。认真落实改革工作“回头看”制度,重点查找制约改革攻坚推进的瓶颈问题。

二是方案制定务实全面。在制定《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攻坚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过程中,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市综合改革办公室先后召集各类专题会议、座谈会10余次,送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审阅18人次,征求市人大、政协意见各2次,搜集各类修改意见近百条,修改“实施意见”达16余次。“实施意见”出台后,又将内容分解为32个大项目标,由35个地区和职能部门承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责任单位又根据所承担的目标任务,抓紧落实相关领域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三是重点领域重点突破。2005年,无锡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的决定》,明确了七个重点改革领域,尤其是把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组建医院管理中心、学校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体育场馆与训练管理中心推进“管办分离”。“管办分离”后,行政主管部门强化了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监督监管和市场开放“四个职能”,管理中心实现了“四个到位”,即:思想观念转变到位,由公务员变为办事员、服务员;工作理念到位,由行政管理模式变为市场化运作;人事分配到位,由统分统配变为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到位,由政府办变为政府、社会共同办,初步扭转了以往行政部门“管”的一手太软、“办”的一手太硬的弊端,事业单位内部机制进一步激活。

无锡市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始终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各项改革攻坚的首位,把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务公开、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今年继续把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作为重点,突出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扩大“管办分离”改革的领域和范围,先后在文化科技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推行“管办分离”改革。同时,新一轮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在抓紧论证当中,择机出台。

四是考核工作要求严格。根据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的实施意见,通过采取定期考核、不定期检查的方式,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提升体制竞争力”为抓手,坚持“能快则快、确保完成、兼顾难易”的原则,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攻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以各部门承担的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确定考核成绩,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年底在全市体制创新大会上进行表彰。

三、狠抓制度建设不放松,改革攻坚保障机制坚强有力

一是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在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改革中,建立完善了行政主管部门和“四个中心”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社会事业发展的相关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进行协调会商,协调解决工作运转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衔接紧密、配合默契、运作协调的良性工作机制,保证了新体制的正常顺利运转。同时,建立完善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心之间的干部定期交流换岗制度,加强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心之间的工作磨合。

二是各个环节运转顺畅。积极做好改革工作的上下衔接、左右衔接工作,每年定期向国家、省发改委汇报无锡市的改革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上级领导对无锡市下一步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及时向各地、各部门传达。

三是社会各方保持稳定。改革过程中,无锡市始终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改革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能力,在目标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利益协调上坚持群众优先,着眼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涉及职工利益的,一分钱也不克扣;在推进实施上坚持规范操作、有情操作、阳光操作,着眼于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篇10: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和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近年来,河北省定州市在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和

利益调整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明显增强。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既是促进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定州市坚持抓了三项制度:一是舆情收集制度。开展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乱村、进难村、进穷村,到农民家、到下岗职工家、到特困户家,既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二是阳光行政制度。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行政机制;对公益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行听证制度,实行公开招投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民意反映制度。将市级领导班子、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办公电话向社会公开,拓宽信访工作和民意反映的渠道。

建立健全利益平衡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定州市努力建立健全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的机制,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出一系列为民、爱民、利民的措施,包括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扩大城市低保覆盖面并提高补助标准,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促进就业,制定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措施,加大对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的援助力度;做好老龄工作,筹资近千万元组建老干部服务车队,对农村困难老人实行特殊津贴保障政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教育事业,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人民教师奖,奖励一线执教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等等。

篇11: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当前,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让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

1.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的独立性、自主性。

网络媒体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网民在网上有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话语权,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呼声。网络舆论的自主性极强,网民可以以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自由发表言论。高度自主的网络舆论,成了网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议时政、释放情绪的主渠道,并快速发展成一些舆论事件生成的策源地,不时地催化产生突发网上舆论事件。如前一阶段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巨大信任 危机,其起源就在郭美美自身一条炫富的微博发言和“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认证。

2.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影响力。

受网络开放性明显的特征影响,网络舆论的扩散速度极快、影响力也非常大。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网络舆论常常会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使得对个别人物、个别问题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层面。网络舆论强大的扩散性,使得一次偶然的信息发布、或者一个普通人的跟帖在网上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成为数万、数十万人的关注,甚至引发一场舆论哗变。这种“放大效应”,在近几年网上窜红的网络事件表现的非常明显。如“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范跑跑事件”等,都是由一个普通发帖引起,一步步放大,最后流变成网络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3.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负面影响力。

网络舆论的整体形势好的,特别是各级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扬倡导真善美和社会的进步,但受当前社会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性的影响的影响,人们对负面舆论的关注成度甚而超过了正面舆论,特别是网上权力腐败、野蛮执法、暴力案件、不法行商等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丑恶现象更易引起网民的兴趣和关注,多数情况下,网民会情绪性非理性化,很 多时候对问题的探讨往往演变为谩骂和损人,甚至是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近几年,我县就出现了一些针对个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负面网上信息,造成了许多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我县目前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各级重视,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督引导机制。县委、政府重视,县委宣传部牵头,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各单位、各部门确定了新闻发言人,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但各项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2、相当一部分网民鉴别能力低,容易被煽动利用。我县网民主要来源于在校青少年、党政机关员工、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闲杂人员,网民群众低龄、低学历化特征明显,对网络信息、特别是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有限,容易扎堆起哄。据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文化局不完全调查,XX年全县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以上网民约15万人,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到总体的70%以上。另一方面,我县网民对网络信息缺乏鉴别意识,鉴别方式也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网民即使对某些信息有所怀疑,也不乐于去求证,却会频频相传,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而会胡乱跟帖炒作,只有20%左右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然后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报纸、电视等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3、缺乏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人”,不能有效及时梳理 引导负面舆情。从我县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来看,在网络舆论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网民是跟帖,发帖,引领讨论的“舆情引导人”几乎没有。

4、网络舆论监督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网络舆论干预机制建设力度有待提高。职责明确、人员相对固定的县级网络管理部门还未组建,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目前由县宣传部对外新闻宣传中心兼理。在应对突发网络事件时,多按单个事件进行处置。在实战处置中,也有多数依靠部门员工的人脉关系推进,处置渠道单

一、方法有限,缺乏应有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及制度安排。

三、提高我县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管部门及运行机制。应更进一步建立完善起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全县网络管理部门,充实人员经费及办公室场所,同时赋予其综合协调专项执法权力,迅速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制定颁布各类网络规章规则。加强与省内外重点网站联络,积极和省内外重点网站的沟通联系,构建相关网站、论坛舆论干预快速通道。加强网吧等重点上网场所的监控,引导网民良性上网,以使全县网络舆论引导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培养“舆情引导员”,进一步加强我县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我县虽已成立了相关部门级单位的网络信息组织 机构,各单位各部门有新闻发言人及信息员,组建了信息队伍,但目前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工作进展也不平衡,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在充实人员,落实经费,规范运行机制,多渠道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上添措施,健全考核制度,真正使其成为引导全县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主力军。

3、面对负面舆情,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舆情引导。

一要敢于面对,提早介入,逐步实现在第一时间内抢占网络舆情引导先机。当网上传出负面舆论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事件时时,网民最希望尽快了解事实真相,情况到底怎样。而且人的观念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因此第一印象对受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第一时间介入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乃至第一时间做出客观评论,占领网络媒体的优势,突出一个“快”字,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用真实的声音挤占谣言传播空间,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而且有利于赢得舆论先机,能够有力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展示地方形象、增强安县软实力。

二要敢于说话,加强疏导,始终做到敢于直面网络热点,善于触及敏感问题。当前,我县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有一定数量的突发事件发生,使网络舆论时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面对县内重大突发事件和 相关舆论热点,县网络舆论引导部门要勇于触及敏感问题和矛盾,及时、准确地向各网络媒体提供权威报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疏导,引导民众正确客观的认识问题,只有掌握了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主动权,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网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要会说话,善于说话,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网络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网络舆论引导错误,误国误民。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新闻网站建立良好关系,支持各网络媒体落户本地,积极与上级宣传部门一道,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上一篇:形容平淡爱情的句子下一篇:山王庄中心小学中层领导工作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