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预案

2024-04-30

抢险救灾预案(共9篇)

篇1:抢险救灾预案

防汛抢险救灾预案

为有效预防洪涝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在“防”字上下功夫,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忙而不乱,按预定计划组织力量,应急上阵,迅速做到防早、防小,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防汛抢险预案:

一、组织领导

镇政府实行镇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片片长、包村干部、各村委主任各负其责,由总指挥统一指挥进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辖区内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防汛抢险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在总指挥的直接指挥下,开展工作,指挥部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协调作战,迅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二、抢险队伍

以镇机关干部及镇直单位的青年骨干组成50人的抢险队,由指挥部直接调动指挥。各单位必须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抢险工作的调动。各村要组建以基干民兵为骨干的村级义务抢险队30—50人,由镇政府统一调动。如遇到特殊情况,镇指挥部调动力量携带工具支援外乡抢险救灾,各村各单位抢险队员必须由主要领导带队携带工具迅速奔赴遇险地点进行 1 抢险。

三、预备梯队

抢险救灾实行属地原则,重大险情报县防汛抢险救灾指挥部,调动县直抢险队(为第一梯队),外乡镇抢险队(为第二梯队)支援抢险救灾。

四、通讯联络

防汛期,镇指挥部办公室(镇政府办公室)必须实行二十四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一旦发生灾情要做到情报实,反应快,报告及时,工作无空档,不失控,上情及时下达,下情及时上报,当好领导的喉舌,各村各单位也要坚持值班和领导带班,做到上报、抢救迅速及时。

五、交通运输

为确保抢险队伍及时到达险情地点,抢险救灾迅速及时,镇指挥部要调动其它单位车辆、人员、工具、食品,必要时联系交警部门在大路上拦截过往车辆、行人为抢险服务。

六、后勤保障及医疗救护

镇指挥部分管后勤供应和医疗救护成员,抢险时要做到灾情地点所需工具、物资器材、药品供应和抢险人员所需物资、食品等供应,如有伤员应组织力量把伤员迅速运送医院治疗,镇卫生要积极配合进行抢救并做好伤员及家属思想工作。

七、抢险机具准备

镇政府要配备必要的汛情抢险工具,要求各村配备沙袋 2 5000个、抽水机10台,并及时联系上级指挥部调动排涝设备。

八、善后工作

抢险战斗结束后,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将灾情写出书面报告,上报上级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并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

2016年5月20日

篇2:抢险救灾预案

地“安全,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共和国防洪法》

本县防洪减灾工作,现依据《各级地行政首长“安全

十八条关于“防汛抗洪工作

制,”的规定,特编制本预案。,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共和国防洪法》制,指挥,分级分

十八条关于“防汛抗洪工

”的规定,特编制本县防洪减灾工作,现依据《作各级行政首长本预案。

一、概况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地处东南沿海,是受台风(含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低压、或

简称台风)

频繁的地区,平均每年有3-5次台风登陆

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县,台风常常带来强降水,引发暴雨和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和重大的损失。九龙江北溪为华安县的最大河流。县境内河长110km;县境内流域面积1131km2;干流天然落差达100m,河道由北朝南贯穿全县中部(九龙江整个流域集水面积9640km2)。全县土地总面积1315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开发区、9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

我县地处山区,现有水利设施特点是“小型多、引水多、蓄水少”高山地区以引水为主,丘陵地区以蓄水灌溉为主。溉面积9.2万亩。

全县现有农田水利设施5600多处,灌

北溪支流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1座,灌溉面

丰山潭积9800亩;塘坝112处,灌溉面积6000亩;防洪堤长14.4km,碧防洪堤8.4km,保护耕地面积1.01万亩和人口1.3万人,保护铁路路基14段3.12公里,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城区防洪工程主要是以城区两岸防洪护堤(坡)为防洪抗灾体系,城区防洪堤6公里,保护面积约1.48 Km2,保护人口约1.82万

人,其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全县有千亩引水工程8处,灌溉面积11350亩;

引水工程100亩---500亩引水工程130处,灌溉面积2.21万亩;100亩5000多处,灌溉面积3.47万亩。到2010年底全县已建成水电站累计199座。装机128585kw/323台,九龙江北溪开发电站有:西陂4.4万kw;绵良4.4万kw;华安水电厂6万kw;华电至坝头区间新开发水电站有5座,总装机9240kw;天宫1.5万kw;利水1.5万kw,梯级电站总库容10282万方。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74点,省级地灾点5点(华丰镇上雪点、华丰镇半岭亭

地质灾害点90点,点、高车502矿点、新圩镇岭头点、沙建镇水空点)。省级地灾点3点(华丰镇岩坪点、高安邦都莲花座、沙建上樟水空点)。受威胁交通干线有省道208西港线、省道金上线、县道良马线,全县受地灾威胁人口3587人,华丰镇530人,仙都镇176人,湖林乡109人,高车乡1036人,马坑乡304人,新圩镇497人,沙建镇697人,高安镇238人。

二、指挥机构 略 指挥部需要下设综合组、工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工程抢组、,分工合作,必要时能各负其学校安全组、治安保卫组等。各工作组职责责,有条不紊地工作。

综合组:主要由县委办公室、县华电等传达

办公室、财政局、水利局、气象局、民政局、的人员组成,由分管水利副县长和水利局长分别任正、副组长。任务是:指示精神,通知各决策依据,各汇报;

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为指挥部的工作关系;降雨量、水情、灾情,向指挥部和将雨水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

乡镇及戒水位;;严密监视台风、洪水动向,直到河道主要控制站的洪水位退到警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办理指挥部

交办的。2 3 4 5 6 下一页

地“安全,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共和国防洪法》

十八条关于“防汛抗洪工本县防洪减灾工作,现依据《作各级行政首长

制,”的规定,特编制本预案。工程抢险组:由武警中队牵头,水利局、交通局、林业局、农业局、县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局、建设局等

参加,主要职责有:由分管经济副书记任组长。任务是抗洪抢险需要,调集当地驻军、武警、预备役和民兵赶赴现场,解救和转移洪水围困的人员;分析防护;雨水情、工情、洪水

方案,组织实施工程抢险应急和供水电力、通讯、交通设计的与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和

农民

种植结构,向灾区调运生活生产供水和农田灌溉,市政设施

险通讯、道路畅通。种子种苗,组织灾后农民生产自救,灾区应急恢复农业生产工作。帮助灾后修复水毁工程和除险加固。当堤防、水闸、公路、桥梁情或被破坏时,应急抢险和抢修;制定抢险技术方案,并组织的设施设备、物资和人力

沿线江河的水救灾复产的抗洪抢险交通运输车辆的组织调度;

险情调查和灾情评估;组织人员上交通秩序,实施水上救助;工作。

转移安置组:由财政局、县发改局、粮食局、国土资源局、经贸局、民政局、人武部、抢险应急分队等民,人员组成,由人武部长任组长。任务是

各地安置灾

生灾区重建家园,受灾

组织供应和管理抗洪抢险救灾期间所需的活物资,恢复生产,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各乡镇、村地质灾情情况,组织专家

意见,组织人员安全

转移,监控,防止灾害。

制定向省市和

抗洪抢险救灾资金的筹集、分配和拨机构申请抗洪抢险救灾经费的计划;付,并监督使用情况;灾害伤亡和财产损失统计工作,调查核实受灾情况,核定和报告灾情。

卫生救护组:由县卫生局牵头,县疾控中心、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医院、中医院等组成。由分管宣传常委任组长。任务是到灾区抢救伤病员,组织

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灾后无大疫;

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蔓延;品等,救灾防病宣传,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

饮用水源、食。

检查、监测灾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疫情的组织指挥 学校安全组:由县教育局抗洪抢险救灾期间学校教育、教学

组成,教育局长任组长,工作。由全县中学、小学中心校及各完小、幼儿园等中学校长、中心校校长任副组长。任务是防范措施,必要时尽快恢复的教学秩序。

雨情、水情通报给教师和学生,学生救灾工作,组织转移,保障师生安全,组织治安保卫组:由县公安局牵头,武警中队、消防、交警等组长。任务是治安保卫工作,地段

防汛抢险

组成。由公安局长任

抗洪抢

秩序;在必要时,险指挥部的指令对围

交通管制,协助抢险和强制撤离。工程管理范

抢险救;是抗洪抢险救灾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道路交通秩序,优先抢险救灾工作灾人员的运送、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措施防止火灾和火灾

蔓延。(详见附后防汛抗洪救灾组织流程图)

三、不同历时、量级暴雨、洪水防洪抢险救灾措施 的洪水及暴雨量级,的

篇3:抢险救灾电力保障研究

1. 抢险救灾电力保障的主要特点

1.1 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

灾害分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意外事故两类。自然灾害大部分还很难预报,人为的意外事故突发性非常强,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危害程度均难以预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隐秘性和随意性,事先很少或几乎没有预兆。如汶川特大地震,陕西、甘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山东、江西、重庆等省市和自治区都感受到强烈震感,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受灾的程度和波及的范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灾害一旦发生,部队往往是突然受领任务、立即行动,准备时间极短,给电力保障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1.2 任务繁重,保障对象多

抢险救灾将涉及洪水、地震、森林火灾、旱灾、雪灾、风灾、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化学品泄漏等人为灾难,情况极为复杂。在抢险救灾中,会使用到大量的通信、医疗、照明、供水、工程等装备,都需要提供电力保障,而且多数情况下,部队还需要承担给灾区群众供电的任务,保障对象众多,用电总量大,任务十分繁重。

1.3 环境恶劣,保障难度大

灾害在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还可能严重破坏灾区的道路、通讯、电网、供水系统以及卫生设施。同时,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也对保障行动造成了不利影响。恶劣的环境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毁,给保障力量生存和保障活动带来很大威胁,极大的增加了电力保障的难度。

2. 着眼需求,构建完善的供电装备物资保障体系

供电装备物资是供电保障的物资条件,可靠的供电装备物资保障是可靠的电力保障的必要条件。供电装备物资保障主要包括装备物资的筹措与储备,装备物资的补充,以及装备物资的管理三部分内容。供电装备物资的筹措与储备需要军民结合和规模适度,在保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经费,提高经济效益。供电装备物资的补充需要达到及时、适量、准确的要求,依靠准确的信息,采用快速高效的物质供应手段,来实现对消耗、损失的供电装备物资进行补足和充实。供电装备物质的管理贯穿在整个保障过程,它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实现可靠的供电保障的重要环节。

针对灾害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的特点,电力装备物资需要既能保障部队基本需求,又能保持军队救援能力;既可以完成救灾任务,又能够协助灾后重建。为实现这一目标,供电装备物资保障要遵循“重点储,及时补,加强管”的原则。“重点储”是指,在易发生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以及担负战略、战役值班任务的重点部队周边附近的战役仓库,对重点装备物质进行预置预储;“及时补”是指,对供电装备物质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进行及时补充;“加强管”是指,重视管理环节,努力做到新品管质量,储存管维护,使用管安全。

3. 军民联合,打造灵活高效的供电技术保障体系

供电技术保障是为使供电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而组织和实施对供电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和管理的活动。它是电力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部队正确使用和管理供电装备,运用技术力量完成部队供电装备的维护保养,以及修理已损坏的供电装备,从而将技术力量转化为保障力。供电技术保障包括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定期维护,维修再生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多渠道降低装备的坏损率,对损坏的装备快速抢修,及时再生,实现高效可靠的电力保障,保证抢险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抢险救灾中,环境恶劣,保障任务重,导致供电装备坏损率较高,维护维修工作量大,技术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力保障的可靠性。装备的维护维修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对保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果全部由军队提供技术保障,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会制约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因此,以军队技术力量为骨干,组织和动员大量民间技术力量,组建军民联合的抢险救灾供电技术保障队伍,按照“正确用,妥善管,快速修”的原则,实施供电技术保障。通过军民联合,既兼顾了军队编制体制的要求,又保证了抢险救灾电力的可靠供应,为抢险救灾任务的顺利遂行提供可靠保障。

4. 广开渠道,建设高素质的供电人才队伍

现代化的供电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去掌握和操作,电力保障要靠专业人才去组织实施,没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难以实现可靠的电力保障。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抢险救灾需要的现代化专业人才,是电力保障建设的第一要务。要遵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树立“大人才”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专家推荐、委托培养、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广开渠道、广纳贤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供电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要同时重视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研究型人才是先锋,是创新的主体。以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团队,时刻关注电力学科的前沿动态,进行供电装备的开发与研制,提高供电装备的技战术水平,满足抢险救灾行动的需求。技能型人才是中坚力量,是遂行电力保障任务的主力。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为供电保障培养出一批操作熟练,维护可靠,修理快速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供电保障的中坚力量。

5. 结语

正确认识和把握抢险救灾电力保障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有效提高我军抢险救灾行动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也是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对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抢险救灾是和平时期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可靠的电力保障是顺利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必要条件。针对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本文对抢险救灾的电力保障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并从装备物资保障、供电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升我军遂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能力。

篇4:抢险救灾预案

关键词: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行动机制

一、灵活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建设

执行国家赋予应对突发事件的任务是我军新时期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军队与各级政府深入探索建立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勇于承担并积极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化发展成果。随着近年来武警部队担负抢险救灾任务越来越繁重,必须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围绕军民融合式发展主线,按照“平时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急时能够应对抢险救灾和维稳处突、战时能够有效支撑不同作战样式军事行动”要求,整合军地应急资源,统筹军地力量运用,进一步加强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挥应有作用。

1、进一步加强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建设,确保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只有实现“统一、顺畅、高效”的要求,才能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时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才能保证各类应急行动、各种作战力量的高度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出党政军警民整体作战威力。 一是科学定位基本职能。加强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建设,必须廓清概念、理清思路,形成对其基本职能科学定位。要进一步加快实现政府应急机制与军队指挥机制的有机融合,全面完善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军警民联动的指挥中枢,统筹指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整体行动,能够实现对处突行为的组织计划、任务区分、兵力部署、时间选择、行动协调、命令下达以及监督执行等过程的有效控制。二是合理确定组织编成。合理的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组织编成,是其发挥基本职能、确保指挥效能的基石。目前,可采用动态扩展式机构。即以同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为主体,军队应急处突指挥机构为支柱,抽调专门人员建立联合分布式日常工作机构,必要时还可建立维稳、抢险、保交等专项指挥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现有军地指挥成员机构的行政和组织资源优势,又能有效解决各类力量指挥微观主体不明、职能交错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探索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控制方式,确保科学合理高效运行

处置突发事件涉及党政军警民力量多,行动空间、时间跨度大,阶段转换频繁。在指挥上必须紧紧围绕工作重心,以利于驾驭局势和保持主动为基点,充分发挥军地各自优长和整体功能,加强对应急行动的控制协调。 首先,明确直接控制对象,区分兵力部署,实施统一指挥。处置社会群体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自然事故灾害(难)时,军地联合行动面临着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任务繁重等问题,这就要求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必须对各种力量实施集中统一指挥,采取重要任务用重兵、险要之处用精兵、留足预备力量防意外的原则,做到因情用兵,量险用兵,才能保证各种力量紧紧围绕着一个目的、一個意图和一个重心展开,协调有序,以充分发挥联合行动的整体威力。其次,尽量减少指挥环节,提高指挥效率,实施靠前指挥。为便于及时、准确地判断、处置情况,确保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在指挥处置、组织协调和宣传鼓动方面能够始终保持“三个到一线”,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机构还应尽可能地对各行动单位实施靠前指挥。即定点指挥与机动指挥相结合,划分区域指挥与全面协调控制相结合,军地之间的横向指挥以及各应急单位之间的纵向指挥相结合,使指挥触角延伸至全空间、时间,消除指挥死角,畅通指挥渠道。再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宏观控制,实施协调指挥。军地联合行动突出的特点是参与力量的多元化,组织成分的复杂化,使指挥员难以实施全面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因此,在对整个行动实施宏观控制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党政军警民不同特点和控制的特殊要求,以统一行动意图和行动目标为前提,主动协调各场所、任务方向和参与力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控制联合行动的起止时间,各参与力量的活动范围、行动节奏和力度,使各指挥对象之间协调一致,形成最大合力,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3、进一步完善军地应急联动指挥保障体系,确保军民融合指挥顺畅

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需立足国情军情民情,综合考虑军地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做到整体运筹、军地兼顾、联合应对,真正形成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的良好格局。一是加强指挥平台建设。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成果,按照集中统一、自上而下、分级分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要求,依托国家(地方)应急系统、军队作战(战各)系统和国防后备力量动员系统,建立军地兼容、平战结合、互通互用的联动指挥控制平台,为军地应急联动指挥提供智能化保障,切实做到把握先机。二是加强指挥机制衔接。要健全联席会议、需求专报、信息共享、情报会商等制度,加强军地之间的协商、交流与协作。要完善和规范应急联动指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在指挥、协同、保障等方面实现有效链接。要建立军地联合检查验收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明确素质标准,切实做到顺畅有序。三是加强指挥协调训练。要按照上下衔接、军地对接、配套实用的原则,搞好应急联动预案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坚持强化联合行动的指挥协调训练和演习,通过联合演练,进一步理顺指挥关系,完善协同指挥,加强相互磨合,确保遇有紧急情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联得通,切实做到急而不乱。

二、有效处置的力量机制建设

1、更新武器装备,发展抢险救灾专业装备器材

一是充分认清重要意义。做为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的必要现实需求,更加是确保整个部队能够有效履行使命的根本保障,从根本上加强抢险救灾的整个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必然对军队高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起到重要作用,具备重大意义。)二是准确把握基本原则。要确保抢险救灾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任务与需求相一致、编制和种类相统一、规模与实际相对应,应注意:数量上,做到适度原则,保障配备完成任务需要的前提即可,防止过多、过滥准备;对整个装备规模有精确把握,尤其是专业装备器材,务必做到整体规划到项目,项目精确到类、到数量,保证保障体系建设的完善和规模控制统一。三是切实打牢组织基础。做为一个系统工程,抢险救灾的体系建设需要多部门、长周期、高额资金投入才能建立起来,仅仅靠独立的部门,或者独立的某个单位,是很难按时完成的,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指导调控的职能。全面打牢体系建设的组织基础。

2、加强专项训练,提高抢险救灾力量使用效能

抢救灾任务具有专业性,部队争分夺秒抢救群众生命,必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救援部队到达灾区后,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展开搜救行动,奋勇解救被掩埋群众和学生,最大程度地抢救了人民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损失,但也暴露出专业技能不强、救援器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工程设备紧缺的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今后,要根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需要,有侧重地加强指挥协同、专业技能、安全防护、心理素质等内容的学习训练,重点建强应急救援专业分队;要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为部队适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器材和大型工程设备;要突出多方联合训练,加强与地方公安、交通、通信、民政以及其他专职机构的沟通联系,适时组织针对性联合演练,确保行动时急而不乱、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 寿晓松等,军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篇5:民兵防汛抢险救灾预案

一、汛情预测;

我镇地处党河下流,是典型的“洪水走廊”,辖区部分地势低洼,314线公路,以及合水村,杨家桥村都处于党河沿岸。汛期雨量集中,易遭洪水袭击,行洪排涝困难,易给这地区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鸣沙山脚下的2公里防洪坝是我镇的防洪屏障,也是我镇防汛的重点地段。

二、基本决心;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于做好抗特大洪涝灾害的准备,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思想,充分发挥民兵干部和广大民兵突击队的作用,积极参与并协助地方防汛部门做好抢险就在工作。遵循关照全局,积极支援严密组织指挥民兵,保护重点地段的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当党河流量超过60个流量时,要确保防洪坝1.2公里处的警戒。

2.当党河流量超过60个流量时,要确保防汛坝1.2—1.5公里处的安全。

3.当党河流量超过60个流量时,要确保防汛坝1.2—1.5公里处的安全。

当党河流量超过60个流量时,要保证合水村,杨家桥村,314线的安全。

三、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镇长等主要镇领导的防汛领导小组,镇长任队长,统一指挥民兵的抗洪救灾行动。

1.人民武装部根据情况适时开设主要地点,做好抗汛就在的准备工作。

2.人民武装部向市人民武装部汇报情况,现情派出联络员。

四、值班分队:

镇民兵应急分队由杨家桥民兵连,合水村民兵连,共30人,月牙泉村民兵连,鸣山村民兵连30人为机动分队。

五、任务区分:

全镇组织防汛抢险救灾民兵为100人,其中杨家桥村民兵连,合水民兵连,月牙泉村民兵连,鸣山村民兵连60人为抢险救灾第一小分队,中渠村民兵连,兰州村民兵连为第二小分队,共40人。

1.第一小分队民兵应急分队,主要防汛地在防汛坝堤1.2—1.5公里处进行防汛抢险救灾。

2.兰州村民兵连,中渠村民兵连,根据险情适时进行对第一小分队进行补充,兵力为40人。

六、各项保障:

1.气象保障:

2.水文保障:由镇水管站提供。3.通信保障:自带无线通信装备(手机)。4.交通运输保障:由各村民兵连保障。

5.物资器材保障:防汛抢险救灾所需器材由镇政府解决。

6.后勤保障:由镇政府对参加防汛人员的给养进行解决。

附:防汛应急花名册

篇6: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加强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领导,按照主管局的文件要求,加强近期暴雨洪涝灾害期间的应急值守、卫生应急处置和救灾防病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抢险救灾防病应急指挥体系和防汛抢险救灾预案,确保领导、组织、措施到位,特制定《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医疗救援组、医疗抢救组及后勤保障组。负责洪涝灾害期间医疗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医疗工作,以及负责按主管局的指令,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消毒灭菌等药品和现场处置设备、物资,保障抗洪救灾医疗应急及本院伤病人员的救治需要工作。

二、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值班安排,保持电话网络完好、畅通,做好药品器材、交通、通讯工作等相关准备工作,24小时待命,按上级卫生系统指令进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汛期传染病的诊治工作,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规范诊疗行为,一旦发现、诊断出法定传染病病例,要及时按《传染病防治法》和院内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做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和延误治疗。

四、后勤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防汛抢险救灾医疗救援组成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

充分准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医院将加强自身隐患的排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尽力避免自身受灾,减少灾害损失。

六、洪涝发生后,各科室须根据主管局指令,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检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遇到重大灾害实行疫情每日报告与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

附件:

1、成立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医疗救援组名单

3、医疗抢救组名单

4、后勤保障组名单

南充市顺庆区妇幼保健院

2016年06月08日

附件1:

成立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杨大志 副组长:汪 强

成 员:蒋文斌、李君儒、侯田中、景智平、任云刚、罗全意、陈金华、李凤鸣、何立秋、陈晓凤、贾盛飚、李 兰、谭小平、杨碧珍、杜晓春、龚珊霞、刘琼瑶、蒋 静、袁秀梅、李秋菊、章三英、陈 楠、陈 燕、冉红梅、谢 娟、王 薇、张雨琪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办公室,蒋文斌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附件2:

医疗救援组名单

组 长:杨大志 副组长:汪 强

成 员:李君儒、蒋文斌、侯田中、陈金华、李凤鸣、何立秋、陈晓凤、李 兰、谭小平、邱晓云、杜晓春、龚珊霞

主要职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对病人的医疗救治管理工作。

附件3:

医疗抢救组名单

组 长:李君儒

成 员:李 兰、谭小平、罗全意、邱晓云、杜晓春、刘琼瑶、杨碧珍、袁秀梅、陈 燕、冉红梅、谢 娟、张雨琪

主要职责:负责病人诊断、抢救治疗。

附件4:

后勤保障组名单

组 长:蒋文斌

成 员:侯田中、任云刚、何立秋、贾盛飚、王 薇、李秋菊、刘 璨、刘 伟、张怀旭

篇7: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负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和责任分工,确保指挥协调及时、有序、高效。

三、人员管理和应急物资准备:组织有序疏散人员、转移群众,妥善安置受灾人群。同时统筹做好防汛物资、抢险设备、应急救援队伍等方面的准备。

四、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严格实施现场指挥、救援、安置等各种措施,确保安全无事故。

五、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以增强社会对防灾抗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六、评估与改进:对实际应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不断完善预案,提高救援效率和能力。

篇8:军队抢险救灾的风险与对策

关键词:抢险救灾,风险,对策

在自然灾害越来越频发的今天, 灾害威胁对军队的应急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分析军队抢险救灾的风险是识别潜在危害、确定应对重点、制定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它对于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确保自身安全, 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军队抢险救灾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1.1 军队抢险救灾的风险

风险就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灾害。军队参与抢险救灾必定承受巨大的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原生灾害的持续发展、扩大, 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的不断出现, 如洪灾中暴风雨袭击、堤坝溃决;震灾中余震、建筑物坍塌;雪灾中冻伤等;与抢险作业相关的险情, 既可能对抢险目标造成二次损害, 也可能危及抢救军人的生命。如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 就要注意建筑物坍塌后的相对稳定, 防止再次坍塌;扑救火灾时, 应查明火场周围是否有尚未转移、隔离的易燃易爆物品。但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 而是一种危险或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不确定性和可塑造性, 风险可以变成危险或灾难, 也可能转危为安, 得到有效化解。所以, 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 科学的预测风险进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1.2 军队抢险救灾风险的影响因素

1.2.1 人力因素

人力因素是影响军队抢险救灾风险最活跃的因素, 因为军人在危险环境下的风险受其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体能素质、反应能力、抢险救灾实践经验及其天赋等诸多素质的影响, 并与这些因素成反比, 也就是说军人各方面的素质越强, 在危险环境下的风险就越低, 反之越高。而这些因素除天赋等少数因素外, 多数都能够于后天学习和锻炼进行弥补与提高, 因此, 要降低军队抢险救灾风险, 首要的是加强人力因素方面的建设, 提高军人的抢险救灾能力。

1.2.2 物力因素

军队抢险救灾中的物力因素包括预案制定和物质储备。首先, 预案既是军队平时抢险救灾准备的内容和依据, 也是保障灾害来袭时有组织有步骤开展行动, 加强各种关系协调的重要措施。其次, 必要的物质储备, 是确保军队抢险救灾的基本物力保证, 军人徒手与普通群众的抢险救灾能力并没有多大区别, 是难以发挥军队整体应有作用的。以上这两大构成直接决定了军队抢险救灾的能力, 而风险与军队抢险救灾能力成反比, 所以加强军队抢险救灾物力建设也能降低军队抢险救灾中危险环境下的风险。

1.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军队抢险救灾风险的一个客观因素, 是自然因素、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灾害而引起的环境变化, 一是危害因素多样, 蔓延迅速。震灾经常衍生火灾、水灾、塌方、爆炸等灾害。二是破坏作用巨大, 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害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由此导致军队抢险救灾受到严重限制, 特别表现在军队组织开进和转移, 极大影响了军队机动能力。同时也给军队电力、通信、供水等各种保障造成严重制约, 增大了保障工作的变数。因此环境越差, 军队抢险救灾风险就越高。而在这种条件下要降低军队抢险救灾风险就要求军队必须适应恶劣的灾区自然环境提高军队的各项保障水平。

2 军队抢险救灾风险预测的步骤和方法

2.1 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所有潜在的可能影响军队抢险救灾和干扰抢险救灾连续性的各种危害信息。收集潜在危害信息的途径包括:查阅有关历史文献, 政府部门的研究分析报告;向有关机构、组织的代表、专家咨询;检索报纸的有关报道、学术团体和大学的研究论文。在收集与危害相关的信息时, 要注意危害发生的频率、速度、强度、空间范围、持续时间、季节性等是否与特殊的地貌或设施相关、有无特异性的前兆。

2.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预测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其目的是将灾害识别收集的信息加以概括和总结, 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军队抢险救灾准备情况确定风险的大小。风险评估涉及发生概率、人员伤害、救援影响、应急准备、整体能力、外部支持六个方面, 其中发生概率反映的是危害事件的可能性, 其余五项反映的是后果的严重性。再按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分, 并计算出两者的得分在各自的总分中所占的比例, 然后将两个结果相乘, 其乘积就是这种灾害的相对风险。

2.3 提出建议

经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综合分析, 我们对军队抢险救灾中面临的危害事件、风险程度、需要优先应对的顺序以及抢险救灾中的薄弱环节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最后需要针对军队抢险救灾面临的主要危害事件提出改进意见。

3 降低军队抢险救灾风险的对策

3.1 增强风险意识, 提高防范能力

降低军队抢险救灾风险首要的就是加强人力因素建设。首先是思想上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 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警钟长鸣才能常备不懈, 临危不具才能处变不惊。其次是提高军人抵御风险的能力素质, 按照训练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加强人员训练, 包括各种灾害的基本常识教育、防护技能教育与练习、反应能力训练等。强化各级指挥员训练, 使指挥员全面掌握抢险救灾的基本程序、方法、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在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实践中增强军人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 适应抢险救灾进程的快速变化。

3.2 完善应急预案, 充足物资储备

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是军队抢险救灾风险物力因素的重要构成。加强物力因素的建设与发展, 是降低军队抢险救灾风险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 也是人力因素无法替代的重要要素。要建立完善的军队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就要充分考虑多种复杂因素, 周密制定应急预案, 明确各级救援力量的职责、编成、携带物资及协同等内容, 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与此同时, 军队必须建立和完善救援物资装备使用机制, 做好充足的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为军人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 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3.3 克服恶劣环境, 强化保障能力

克服由灾害所造成的恶劣环境, 就是要求军队适应复杂的实际条件, 建立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内部保障体系, 加强与地方保障机构的协调与联系, 坚持多种指挥方式有机结合、多种指挥手段并用, 确保通信指挥的畅通、不间断。加强技术保障工作力度, 保证救援技术装备完好和器材充足。加强饮食、住宿和卫生防病方面的生活保障, 解决救灾部队的吃、穿、住等实际问题。加强交通运输保障, 采取铁路、公路、空中输送相结合, 打破常规, 确保救灾部队运输畅通。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杨莲秀.军队参与救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减灾, 2006, 3:38.

篇9:抢险救灾预案

关键词:抢险救灾;政治工作;特点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时有发生,抢险救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对参战部队官兵的精神、意志、体力等的挑战越来越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抢险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应急反应机制,为部队长时间遂行抢险救灾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确保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一、抢险救灾任务来临突然、反应时间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超前性,必须重视提早科学谋划

自然灾害、重大事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复无常,变数不定,给抢险救灾准备带来很大难度。抢险救灾任务可能突然来临,部队准备仓促。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打好提前量,超前谋划,尽早准备。一是政治工作预案要超前。思想政治工作预案对于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超前性的指导作用,各级政治机关要尽早地根据抢险救灾应急预案、行动特点,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划分思想政治工作的阶段,设想情况,制定出比较详尽的思想政治工作预案。战前、战中、战后各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内容、有方法,操作性要强,特别是要突出战中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教育动员要超前。战时打胜仗,基础在平时。没有平时良好的思想教育积淀,战时战斗精神不可能升华,抢险救灾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政工干部具有超前意识,预先去做。要根据遂行任务的特点和参战官兵的思想状况,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官兵积极求战、舍身救援的热情,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三是组织配备调整要超前。为了适应抢险救灾的需要,组织配备和调整的原则是力求精干,便于指挥。要建立健全参战部队各级党委、党(团)支部、党(团)小组。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排有党(团)小组,班有党员。要配齐一线救援部队主官,确保抢险救灾行动保持强有力的指挥。凡是参战部队的各级指挥员都要配齐、配强主官。同时,要号召各级骨干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挺身而出,保证干部不在,指挥不断;建制打乱,组织不散。

二、抢险救灾参战力量多元、协同配合要求高,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全局性,必须重视发挥整体威力

抢险救灾行动,将是军、警、民多种力量参加,视灾害程度还可能在陆、海、空、电磁多维空间展开,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凝聚各种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主要表现在:工作对象的全员性;工作主体的多元性;工作内容的广泛性。抢险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性特点,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思想观念上要树立大协同意识。所有参战的政工干部都要打破军、兵种和军地双方的界限,形成一盘棋。要强化合力制胜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主角与配角,建制与配属的关系,牢固树立合力制胜的观念。要强化团结协作观念。要教育参战官兵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各军、兵种之间、内外关系之间的团结和协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要强化协同纪律观念。要教育所有参战部队加强纪律性,牢固树立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的思想,保证协同方案的贯彻落实,为夺取抢险救灾的胜利创造有力条件。二是行动机制上实现合成体系。抢险救灾的立体性尤为突出,各种力量的布局犬牙交错,军、兵种之间相互渗透,行动范围和任务界线不再十分清晰和完整。必须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统领下,全体参加行动的力量之间、上下级之间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不仅要做好本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要做好配属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性和全程性,充分发挥出抢险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威力。三是行动方式上实现一体化。由于受救灾现场情况和通讯网络条件的限制,在救援行动实施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独立开展的机会特别少。这就要求我们从行动的需要出发,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抢险救灾行动的一体化。在领导机构的配备上,既要保证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领导,又能统一和简化组织指挥程序;在行动方式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救援行动指挥的一体化。下达救援方案同时下达思想政治工作指示,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使政治与指挥意图紧密地结合,真正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三、抢险救灾行动环境恶劣、场面惨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艰巨性,必须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抢险救灾,虽然不能说是一场现代战争。但是其环境之恶劣,场面之惨烈,必将震撼参战的青年官兵,造成绝大多数人员心理压力过大,势必影响救援任务的完成。因此,重视参战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抢险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任务。一是把心理素质培养列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要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达到的标准。在训练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切实可靠的方法和手段,使心理素质训练在组织上、训练器材上、时间保证上都能得到落实。要及时总结提高,改进训练方法,购置心理训练器材,强化提高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在抢险救灾的准备中,要从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角度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作为战前教育的核心,培养官兵为了人民利益无所畏惧、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另一方面,要教育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实事求是地讲清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特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使官兵在思想上有经得起各种复杂情况考验的准备,奠定心理基础。三是把适应性训练作为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课题。战前搞好适应性训练也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要加强相应的抢险救灾常识教育和训练。要进行救灾知识教育,加强救援训练和自我保护训练,增强信心,消除心理负担,提高心理的适应度和承受能力。

四、抢险救灾行动点多面广、行动分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小群体性,必须重视依靠群众做工作

抢险救灾是军、警、民诸力量的联合行动,从宏观上看是大集团行动,而在微观上看又是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控制下的多种救援分队(组)小群体分散行动。这就要求抢险救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各类小群体的作用,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依靠小群体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所谓小群体就是成建制的基层单位以及它的构成要素,即连、排、班、组等。依靠小群体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指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化整为零,以参加行动的基层单位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分阶段、分时节、分块开展工作。在准备阶段,根据上级思想政治工作指示,由各军、兵种基层单位组织战前教育;在救援展开阶段,要以各建制分队为主深入进行战斗动员;在救援实施阶段,主要依靠班组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依靠骨干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小群体行动方式,就要充分发挥各级骨干的作用。在准备阶段,骨干要配合战斗动员,深入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员的积极性;在展开阶段,要积极开展思想互助,消除恐惧、恐慌心理,带头激发官兵热情;救援实施过程中,各级骨干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当遇到危险时,要敢于挺身而出,表现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带动部队圆满完成任务。三是依靠群众做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抢险救灾行动过程中,点多、线长、面宽,再加上现场情况的千变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仅靠政工干部的力量是有限的,单靠骨干也是不够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不可能是完全的集中的进行,也不可能是只靠少数人去做,必须成为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群众性工作。每名官兵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既要相互做好对方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提倡自己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要自我调解心态,理顺情绪,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

上一篇:1个月共59天的原因下一篇:山东济宁职工养老保险月最低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