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考试

2024-05-22

中学教师考试(通用6篇)

篇1:中学教师考试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中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音乐)

一、考试性质: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

二、考查内容:1.音乐基础理论知识;2.音乐教育学;A.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1.掌握乐音体系、乐律。2.掌握五线谱记谱法、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装饰音及各种常用几号。3.掌握和识别音程、和铉及转位。4.理解调与调试,把握大、小调试和民族调试。

(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三)中国音乐史

(四)西方音乐史

B.音乐教育学

五、参考书目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音乐)该部分共有两卷,满分120分,第一卷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100分,第二卷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满分20分。第一卷专业基础知识(满分100分)A.选择题

一、基本乐理(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三、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四、音乐学科教育学(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五、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共20分)(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 内,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B.写作题(共13分)第二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满分20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七、论述题(本题共10分)

篇2:中学教师考试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

本次选拔性质的考试,主要通过考查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

本说明以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依据,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而编写。

考试具体范围:第一部分是中学学科内容;第二部分大学对应中学学科的内容(相应知识点的深化);第三部分中学教材教法;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

五、考试结构

(一)知识结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政治约占40%,大学对应学科专业知识约占30%,思想政治教材教法20%,时事政治约占10%。

(二)题型结构: 选择题(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40%; 问答题占20%; 辩析题20% ; 论述题20%。

六、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学学科内容 经济: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作用、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信用卡、支票、外汇;商品价格形成、价格变动的规律、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消费的制约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经济制度;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劳动与就业;投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和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政治: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应遵循的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政府的职能;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和作用;政府的责任;公民向政府求助的主要途径;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主席。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文化:

文化的概念;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哲学:

哲学的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质;意识的本质;实践;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

明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进行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

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会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第二部分大学对应中学学科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永恒发展;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认识的发展过程; 真理与价值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实现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雇佣劳动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社会总资本运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要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法学基础理论

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治和法制 ;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宪法的基本知识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基本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民法的基本知识民法的概念: 民事权利和责任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相关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 ;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部分中学政治教学法

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任务、课程理论、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针和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等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以及教学组织、教学准备、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了解古今中外思想政治学科的简要历史,以及相关的德育思想,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系统把握最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体系、价值取向、分类等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学习力、教学方针、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内容。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法、教学模式、教学准备工作、说课等内容,并能够将相关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明确教学是一门艺术,了解教学艺术的本质、功能,教学艺术风格及其形成过程与要求;掌握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课备课、组织教学、导入、讲课、教学启发、讲概念、提问、举例、板书、激励、节奏调节、幽默、结尾、考试命题等方面的教学艺术。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了解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明确听课、评课、考试的相关要求和做法。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1、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社科司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政治经济学原理》毛刚主编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政治经济学》杨干忠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法律基础》浙江省教育厅组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党的十七大文件汇编》本书编写组编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教材,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9.初中思想品德一、二、三年级教材教材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初中思想品德一、二、三年级教学参考书教材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吴铎,彭承福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七、考试要求

1、能正确理解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含义。

2、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并能用规范的学科术语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看法。

3、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法通畅,观点正确地予以表述。

八、考试样卷 附后

浙江省招聘中学政治教师考试样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l.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B)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

2.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多头管理,个别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非法捕捞,当地群众在实地过度放牧,造成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急剧减少,湿地濒危。上述事实说明(A)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人类的活动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C)

A体现了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这一故事说明:(C)A.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B.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作用

C.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离不开部分 D.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5.“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B)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毛泽东这段话说明(B)A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判断我们方针、政策、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7.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C)

A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8.下面对于人的价值观的认识中,错误的是(B)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是就有导向作用 D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9.我国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优秀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贪污腐化。这说明(A)

A价值观对人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

C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0.2004年年末,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世纪大海啸,带来空前灾难。但这次海啸受灾的几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系统。人们对地震和海啸预测的缺失说明(C)A.地震和海啸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B.人类不可能认识和驾驭自然界

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程度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11.有专家认为,人类活动,诸如在沿海地带建造度假胜地,破坏自然保护设施等,是这次世纪大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这表明(C)A.一切天灾皆由人们过度利用自然引发的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C.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D.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往往是冲突的

12.近几十年来,非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C)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国家间经济合作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D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13.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C)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14.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表明(D)A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15.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性质上讲,股份制经济(C)A是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形态 B是由其产生方式决定的

C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以及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D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16.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A)

A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从源头上预防、解决腐败问题 D坚持党的先进性

17.党和国家先后提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大目标,这主要体现了党(C)

A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B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D对人类思维规律认识的深化

18.有人提出,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将更多的体现为“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了说明,企业必须(A)

A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第一位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 D提高创新速度

19.“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C)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D稳定性

20.对“我国的国家机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A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 C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公安机关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949年,人民政协与新中国一同诞生。今天,走过55年华诞的人民政协,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5一26小题 21.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C)A.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B.人民政协是我国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 C.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人民政协是确保法律实施和权力执行的监督机关

22.近年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如对西部开发的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具体的策略和重点方案提交了100多份提案,并且大多数提案被政府各决策和执行部门采纳。这表明(BD)

A.政协委员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B.人民政协行使了国家最高权力

C.政协的参政议政确保了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D.政协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特殊的积极的作用

23.D 24.2004年岁末,中日俄三国围绕俄罗斯“安大”和“安纳”两条输油管道的争论终于有了结论:在这场石油资源的博奕中,俄罗斯最终放弃了“安大”和“安纳”线,决定独自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这场石油管线的争论表明(AB)

A.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实质

B.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C.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建立伙伴关系

D.中俄日之间在石油资源问题上存在根本冲突

24.“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2004年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D)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世界的本源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25.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非典等传染性疾病,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利益,沿海某省政府计划择址另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新址附近一些居民以安全为由进行反对,另一些居 民则在征地补偿问题上漫天要价。政府通过耐心宣传说服,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使征地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由此可见(BCD)A.公民与国家利益往往是冲突的

B.公民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C.国家应该充分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违背了(A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原则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7.针对前几年出现的粮食减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煤电运油紧张的问题,国务院审时度势,一方面紧缩信贷,提高利率,严控土地,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农业、教育、西部开发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这“一张一驰”的政策,有利于(ABC)A.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B.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C.提高居民的预期收人 D.增加国家的财政储备

28.人世三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迅猛发展。至2004年底,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表明(BD)A.对外经济越发达,贸易摩擦就越多

B.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是一帆风顺的 C.反倾销是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力量

D.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是应对反倾销的重要途径

29.某省正式启动为时3年的“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这说明

(BC)

A丸我国的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B.政府行使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能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是实现自身权利的前提

30.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同饥饿声。”这警示我们领导干部(BCD)A.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B.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D.要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32..背景:史来贺从1952年起担任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50多年。他始终坚持不图名,不图利,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从当干部的那天起,一直按照群众平均水平拿工分;1965年,他开始拿国家工资,当群众的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改革开放以后,当群众的收人超过他的工资时,他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补贴;当村里为村民盖了一批批新房时,他最后一个搬进新房。

辩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图名利的选择是不可取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内外普遍反映,这是一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磅定的法律,是一部最大限度保障两岸人民利益的“和平法”。

问题:怎样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法”? 3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扩大就业”有何重要经济意义?(3分)(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提出你对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建议。(4分)35.材料一:2004年8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听取科技规划专题研究汇报会上强调,要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把我国科技搞上去。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前不久,邓小平同志亲属按照他生前的遗愿,把邓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费捐赠出来,用于奖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

(1)请从两个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何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6.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所蕴含的道理。

浙江省招聘中学政治教师考试样卷(答案)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l.B 2.A 3.C 4.C 5. B 6.B 7.C 8.B 9.A 10.C 11. C 12.C 13.C 14.D 15. C 16. A 17.C 18.A 19.C 20.A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BC

22.BD 23.AB

24.D 25.BCD 26.ACD 27.ABC 28.BD 29 BC

30.BCD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3分)(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国家政权体系,依法行使各自职权。这就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的直接体现。(4分)(3)人民当家作主还体现在人民直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并通过基层组织等形式、直接管理社会事务。(3分)32.(1)仅从名利的角度来衡量人们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是错误的。(3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史来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先集体,后个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就是坚持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4分)(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史来资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集体,体现了他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反分裂国家法》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充分体现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只有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采取非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4分)②《反分裂国家法》是遏制“台独”的一部有效法律。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4分)34.(1)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4分)(2)建议: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①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②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旅游业; ③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④加强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4分)35.(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发展的优势越来越蕴藏在创新之中,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4分)(2)①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②有利于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参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4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篇3:中学教师考试

1 考试前的心理准备

1.1 确立考试目标

考生在制订考试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目标简明性:指目标不可太多, 也不能模棱两可一定要简单明确。

目标具体性:不能只是制订笼统抽象的目标 (如好好考、努力做等) , 而要有实际的技术或战术要求, 如时间的突破、高度的超越、标准动作的发挥等。

目标可行性:目标不能过高, 因为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仅没有任何好作用, 反而会给考生带来精神压力可行的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也是符合实际的。

目标挑战性:指目标虽符合实际但也不能太低因为太低的目标没有意义, 也不能充分动员自身的能力, 创造好的成绩, 富有挑战性的考试目标才能促进考生成绩的提高。

1.2 增强考试信心

考生面临考试时, 强大的自信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为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信心是拼搏的动力, 信心是成功的前提, 有许多具有成功条件的人不是不能成功, 而是不敢成功, 因为怀疑自己比任何强大的阻力都可怕, 考生的考试信心应当建立在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对自身有利条件优先认可的基础之上, 培养自己的成功意识, 对自身优势的全面分析以及积极的词语暗示, 积极的思维和表象成功是增强考试信心的有效途径。

1.3 调整情绪状态

适宜的情绪有利于大脑更好地发挥对有机体的调节支配机能, 考生在考试前必须调顺情绪、理顺思维, 保持适度的激活水平, 实践证明, 过高或过低的激活水平都不利于考生技术战术的正常发挥。因此当考生在考试前出现过度兴奋或过度低沉时, 应当及时采用心理学手段中的减法或增感法针对性地进行调节, 使考生尽快达成最佳激活状态。

1.4 保持头脑清醒

由于考试前大脑比较兴奋, 所以考生考试前头脑发热的现象经常出现。考生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运用放松入静训练或表象程序训练可以有效地清理杂乱的思维, 保持清醒的头脑, 只有清醒才能保证大脑的优化功能;只有清醒才合理地集中或分配注意;只有清醒才能实现技术的发挥, 尤其对于开放性运动技术项目来说, 只有清醒的头脑才能保证考生反应快, 思维快, 决策快的“三快”优点, 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1.5 建立考前程序

考试前往往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这时就更需要有计划性, 如果能建立一个思维程序, 考生就能有效地控制好心理活动, 知道什么时候该“想”什么, 如果能建立一个行为程序, 考生就能有效地控制好身体活动, 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有了考前程度就等于面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干扰建立了一首坚固的“防线”, 有效地抵抗干扰, 从而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2 考试前和考试期间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的及时调控方法

为了防止自身消极情绪状态的出现, 或者在其出现后, 及时减轻其程度, 可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人情况, 适当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方法。

2.1 呼吸调节法

通过慢而深的呼吸可以使考生波动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因为人在情绪紧张时, 常常有呼吸短促的现象, 这时可采用缓慢而加深的呼气和吸气, 就会有利于情绪兴奋性的降低。反之, 当情绪低沉时, 则可采用有力和稍快节奏的呼吸练习, 这将有利于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 这种方法之所以奏效, 是因人人的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例如, 情绪紧张时, 呼吸快而浅, 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平衡;如果采用加深和放慢呼吸就会逐渐还原这种平衡, 从而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

2.2 表象重现法

在头脑里回忆和重现过去的情景体验, 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只不过表象的清晰度因人而异, 考生在考试之间, 如能在脑子里清晰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 体验一下当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 将有利于增强信心, 促进考试的成功发挥, 因为这种表象重现是一种积极的意念, 它可以间接地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 进而加速新陈代谢过程, 增加能量供应, 促使身体和情绪都获得一种增力的感觉。

2.3 暗示调节法

这是用语言对人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 也可有手持、表情或其它暗号来进行, 暗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语言对人的身心起着巨大的作用, 词语暗示分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暗示的作用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 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 有的考生为了消除考试前的惊慌, 使大脑安静下来, 自我暗示的口诀是“放松!镇静!镇静就是胜利。”“我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 要善于运用积极的、肯定的、明确的词语暗示自己, 才能取得积极暗示的效果。

2.4 活动调节法

人的大脑与肌肉之间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 兴奋的神经可以使肌肉紧张度提高, 活动更加有力, 而肌肉活动愈积极, 传躺在大脑的冲动也会增多, 大脑的兴奋性水平就提高, 情绪就会更高涨。反之, 肌肉愈放松, 传向大脑的冲动就愈少, 大脑的兴奋性水平就会降低, 情绪也就会平静下来, 因此, 考生可以用不同速度、强度、幅度、方向和节奏的身体练习, 来调节考试前的情绪状态。例如, 当情绪过度紧张时, 采用一些幅度大、强度小而节奏慢的活动, 可以降低大脑的兴奋性水平, 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反之, 当情绪低沉时, 则要采用一些速度快、节奏强、幅度小而强度大的变向动作练习, 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水平, 使情绪逐渐活跃起来。

2.5 精神转移法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 切记不要陷入不良心境之中, 因为这样会愈想愈烦恼, 以至形成恶性循环。这时, 要有意识地强迫把自己的注意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 比如看看电视, 进行一些有兴趣的娱乐活动, 或与别人聊聊天, 或去逛街购物等, 这样也能有效地暂时缓解不良的情绪状态, 以更好的情绪迎接考试。

2.6 思维调节法

人的思维不仅可以控制身体和大脑的活动, 而且对情绪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考生在考试前能够在头脑里多想想自己平时动作成功时的感觉, 或回忆一下以往成功时的体验, 那他就会信心倍增, 情绪高昂。因此, 当你的头脑里出现消极的思维时, 要尽快地停止这种思维, 而代之以积极正确的思维内容, 如自己的有利条件, 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功动作的表象等, 这样就能改善你的情绪状态。

2.7 音乐调节法

相应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平衡等情绪状态, 音乐通过给予人的声波信息来消除大脑的紧张, 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 也能促使大脑的活动井然有序, 我们可听着催眠曲进入梦乡, 唱着歌曲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疲劳。一般来说, 人们喜爱的曲子或具有特殊节奏的音乐, 可使人的身心得以放松, 也可使人的身心更加兴奋并处于机敏状态, 考生在考试前如果感到情绪过于紧张, 这时能够听一段轻音乐或自己喜爱的歌曲, 往往能得到调节情绪的良好效果。

每名考生在考试前及考试期间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 存在着个性差异, 所以在运用调控方法时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控方法, 灵活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特里.奥里克.竞技、心理与优胜[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7.

篇4:《启迪》专访与中学期末考试

他说:“对于《启迪》,我是期期必买,篇篇必看,看后必吹其毛而求其疵。”这种“吹毛求疵”于他是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凡事认真的严谨态度,而对我们是一种鞭策。那些平日里的建议,我甚至渐渐当成了一种习惯,及时传达给编辑部,供大家参考。我们也由此想到征集更多教师的建议,成立了“悦知堂”教师俱乐部,衷心感谢田老师对我们的厚爱和启迪。

与此同时,田老师还经常选摘《启迪》上的文章做学生试卷中的阅读材料,比如《三次刻骨铭心的撒谎》《走西口的晋商》都曾被他作为阅读材料给一些教辅类报刊出题。以下是最近他为学生准备的期末考试阅读材料,版面所限,仅把根据这篇文章出的题目记下,供大家参考。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4)题。

参见《启迪》2010年第1期,专访《傅佩荣:我负责养你,你负责快乐》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按照傅佩荣的观点,国学共有三部分内容。因为《道德经》属于中国哲学,所以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

B.傅佩荣认为,不懂文言也是文盲,这种说法把文言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有复古倒退之嫌。

C.傅佩荣对女儿的要求是只要活着,快快乐乐就最好,这表现了他在子女教育上的开明思想和独特见解。

D.傅佩荣反对女儿做名人,说名人的压力很大,出名要付出代价,只要自己快乐,用其所学就行了。

E.这篇专访傅佩荣讲得最多的是关于国学,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国学的学习研究,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

(2)傅佩荣说“台湾对国学是没这么热忱的,因为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

(3)本篇专访共涉及了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4)你认为目前在青年人中兴起的国学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有无实际意义?请结合你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5:中学教师考试

【导读】各位考生,安徽教师招聘网(微信号:wuhuoffcn)特地为您提供: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考试数学公式归纳一 ,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预祝广大考生早日成“公”、心想事成!

♦推荐阅读

芜湖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面授】

安徽教师招聘名师辅导课程【网校】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篇6:中学体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课标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B、搞好训练

C、上好体育课

D、培养好体育骨干

2、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A、艺术语言

B、口令

C、方言

D、专业术语

3、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4、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作()时间。

A、教师指导

B、组织措施

C、学生练习

D、休息

5、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是()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

6、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 C.体育教材 D.场地器材

7、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从实际出发,以()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A、运动项目 B、教师 C、学生的发展

8、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时要求是:1—2年级相当于每周(:)学时。A、4学时 B、3学时 C、2学时

9、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 般安排()分钟 A、10-20

B、28-32

C、30-35

D、35-40

10、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依据()来划分的。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C、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D、超量恢复原理

教材部分(70分)

二、判断是非。(30分)

1、出生以后,人的生长发育有三次较快的突增期。

()

2、学生进行山羊分腿腾越时保护人站在落地点的前面,扶同伴的背部或握住上臂。()

3、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

4、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5、排球的技术动作中,双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

6、在队型练习中,分队走是一路纵队行进间在某点听到分对走的口令后,单数做左转弯走,双数做右转弯走,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路纵队。

()

7、在跳跃运动中,要使身体腾起得远或高,关键在于起跳时使身体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起跳的角度。()

8、在投掷练习中,投掷力量不变,出手角度适当才会获得最佳成绩。()

9、正步走时要求踢出的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35厘米高。()

10、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

()

11、巧妙运用模型、图片、幻灯、录音、电影等教学媒介来发挥教学作用,体现出了因材施教原则

()

12、举重是田径运动中较典型的力量性运动项目()

13、足球脚内侧踢定位球时,应击球的后下部()

14、对正在三分线外投篮的队员犯规,投中有效再加罚一次,投不中时应罚3次()

15、传、切战术配合指的是行进间运球,将球传至篮下接球人,接着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三步上篮得分的进攻配合()

三、选择题(40分)

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2、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场就可决出冠军。A、10

B、11

C、12

D、13

3、《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顺序发出队列口令。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4、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 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

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气质、性格、动机

B.气质、性格、需要

C.兴趣、动机、需要

D.能力、气质、性格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93.10.31

B、1992.10.31

C、1994.1.1

D、1986.4.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92年3月

B、1993年3月

C、1994年3月 D、1995年3月

8、南方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A、给予行政处分

B、解聘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承担民事责任 9、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是第29届()奥运会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排球比赛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排站立,获得发球权的队,6名队员必须按()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逆时针

B、顺时针

C、任意

11、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A、礼、乐

B、乐、射

C、射、御

D、御、数

12、掷标枪的扇形区内角度约()

A、35度

B、45度

C、29度

D、34度

13、马拉松跑全程为(),属超长距离跑项目。

A、41.195千米

B、42.195千米

C、43.195千米

D、44.195千米

14、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项目是()

A、足球

B、篮球

C、乒乓球

D、排球

15、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A、35度

B、40度

C、29度

D、34度 C、1983年9月

D、1984年9月

16、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是

()

A、校长

B、教导主任

C、体育教研组长

D、体育教师

17、运用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

()

A、以练习为主

B、以预防为主C、以讲解和练习为主

D、以讲解为主

18、重复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

()

A、不间断进行训练

B、循环进行训练C、反复做同一练习

D、控制练习的间歇

上一篇:硕士生自我鉴定下一篇:2011年最新积极分子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