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2024-05-22

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通用6篇)

篇1: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的宏伟目标,以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的生态小区为思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注重创新,积极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之路,实现了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畜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龙头带动,机制创新,科技升级,产业循环、优化环境,使畜牧业渐渐步入了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的发展快车道,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回顾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一是畜牧产值不断攀升。十四年来全县畜牧产值以年均递增25%的增幅持续增长,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4.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畜牧加工产值达到17.5亿元,人均牧业产值5748元,按人均牧业产值、肉、蛋产量三项指标综合评定排序,已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饲养量成倍增长。20*年全县规模化猪场42个,出栏生猪41.1万头,30万只肉鸡饲养厂达到165个,出栏肉鸡达到5339万只,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总量不断膨胀。20*年全县拥有肉鸡生产线3条,时宰肉鸡达到1.8万只,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时宰600只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1.05万吨,年产2.5万吨及1.2万吨熟食生产线各1条,年产熟食3.6万吨,出口熟食58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十强。四是疫病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省级动物检测中心和龙头企业化验室,配备了酶标仪、pCR等化验监测设施,完善了疫情测报站的建设,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机制,使全县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严防了重大疫病的发生,做到了“有疫不爆发,有病不流行”,从而保障了畜牧业安全。五是投入品监管程序更加规范。对生产投入品建立了源头追溯制度,采取了定期抽检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全县畜牧生产资料市场。20*年,全国“瘦肉精”大检查中,淇县抽检380份尿样中,未发现一例违禁药物使用情况,受到农业部的表扬。几年来,淇县先后被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畜牧强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回顾二十年来发展历程,我县明确提出了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这一宏伟目标,以经济、社会效益的持续高速发展为背景,以创建我县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小区为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为环境管理服务,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在推动畜牧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工作快速发展。

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从生态学方面讲,我县经济是一种传统经济,这种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畜牧生产所导致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鸡粪对环境的污染和细菌、病毒的传播,生产废水的浪费和污染等。在这种形式下,我县迫切需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及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安全的先进经济模式。为此,我县畜牧业必须走新型产业化新思路,提高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在政策上多多给予扶持,促进我县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而我县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这种发展是由自发到自觉而成的。具体做法是:

(一)我县把畜牧业发展同环境质量改善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价格等市场规律来影响企业的行为;以公司为依托,搞自动化饲养、清洁化生产,食品标准化加工、安全化生产,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综合经营模式。养殖户利用粮食作物秸秆来饲养,实现过腹增值,生猪粪可综合利用,生产沼气,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依靠科技进步,变废为宝,生产生活废水含有机物较多,经过处理达标后灌溉附近农田,为农民节约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鸡、猪粪加工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生产用的废旧塑料袋、包装箱由包装厂进行回收再利用;鸡、猪无大的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卖给养殖场喂鱼、喂雕。

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拉动环保产业、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为最终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环境安全,畜产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倡导园区生态型生产,让环境保护贴紧经济,围绕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使上游生产的“废料”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把鸡血“变废为宝”,进行了深化加工。以前,屠宰毛鸡的鸡血,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建设了鸡血车间,这个车间通过对鸡血的过滤净化、高温杀菌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使鸡血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鸡羽毛,建设了羽粉加工车间。以前,屠宰毛鸡的鸡毛,没有充分利用。后来,建设了羽粉车间,通过对羽粉的等系列生产工艺,使羽粉变成了饲料添加剂。

3、将鸡肠转为其它水产和动物的饲料,把次生品得以有效利用。

鸡肠实用于养鲶鱼、狐狸、养貂,根据市场情况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把鸡粪进行进行深加工销售,变成了果农瓜农的有机肥料。

鸡粪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深受果农瓜农喜爱。为此,企业对养殖场的鸡粪,都销售给果农瓜农,增加了企业收入。

5、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充分利用全县规模化猪场多的优势,在场区建设沼气池,以解决规模化猪场的供电、供暖等生产、生活费用高的矛盾,并把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即消除污染,又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

6、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利用畜产品生产高档服装革、医用肠衣等,利用家畜内脏、头血进行生化制品加工,特别是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征的动脉产业和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相结合形成循环发展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群。

近年来,我县把把发展畜牧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要举措,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着力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从淘汰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入手,立足于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畜牧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筹划和建设了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废旧物处理加工厂等一批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加企业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建设生态产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最佳实用污染防治技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展循环产业。

目前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差甚远。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三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五是技术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计划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围绕“三步走”目标和畜牧大县战略举措,按照既定的方针,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生态环境要年年有变化,力争通过努力,实现新跨越。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增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让企业也稳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构筑初级生态企业基础,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畜牧长远发展和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二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三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

四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必须抓住重点不放松。1是以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促进畜牧业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3是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我们将乘着“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东风,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畜牧大县”战略进程,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治理污染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有淇县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之路。

篇2: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一、当前“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情况。全县存栏猪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36家,存栏生猪3.11万头,其中采用农牧结合、实行资源化利用的养殖场有31家(包括2010年治理的3家),存栏生猪2.96万,分别占86.11%和95.18%。31家猪场共建猪粪堆积发酵池1130m、沼气池和生化池5360m、污水池和氧化塘35900 m,配套农田、林地等土地面积6670亩、鱼塘820亩。

二、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目前,制约我县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困素有以下几点:

(一)养殖观念落后。养殖户生态养殖意识较低,缺乏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

(二)基础条件薄弱。长期以来,畜牧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各项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改观,特别生态利用等管网建设还相当薄弱,制约着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三)土地制约严重。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之说。同时,土地流转又未能形成气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养殖和种植业的脱节。

32(四)区域布局欠妥。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养殖场周边没有相应的农田、果园、茶园等,粪尿很难就近消化,畜禽排泄物难以大规模有效地利用。

(五)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足是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对策建议:

(一)强化生态意识,加快观念更新。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要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激发他们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畜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广泛宣传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基本知识,提高畜牧业主体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畜牧业主体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二)抓好功能区划,实现协调发展。要结合农业功能区建设,按照种植业和周边环境的承载量,科学规划畜牧业的布局和规模,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用地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有效突破畜牧业的用地瓶颈,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渔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循环利用。

篇3:山西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探究

1. 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畜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是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要求, 通过对畜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的控制、开发和利用, 促使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持久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发展畜牧循环经济,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 规模化养殖区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对山西省长子县的调查, 2007年以前, 全县有近100万t鲜粪便和60万t尿液未得到利用, 直接排放到当地的沟塘, 造成了对地下水、地表水的严重污染, 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007年以来, 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力度, 推广利用畜禽粪便制造沼气, 利用厌氧和好氧等方法处理粪便污水, 有效地治理了污染。

(2) 有利于改善养殖环境, 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在新的发展阶段, 畜产品市场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试验室研究证实, 由粪便、废物等产生的氨可使鸡的生产性能降低, 当环境中氨的浓度达到20×10-6时, 鸡发生新城疫病的概率大大升高;氨的浓度达到52.6×10-6时, 23-26周龄鸡的产蛋量较没有氨污染时的同龄鸡少18.7%。加大对畜禽排泄物的治理和科学利用, 改善畜禽生长条件, 是提高畜禽成活率, 减少因病用药, 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3) 有利于利用沼气等新能源, 开辟农村新的能源渠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能源需求量快速增长。传统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粪便是可再生资源, 通过分解粪便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的沼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据测算, 沼气的热值较高, 沼气产生的热量大约为2.09 k J/m3, 相当于1 kg原煤, 而且沼气属于清洁能源, 对环境几乎不会造成污染, 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部分能源问题, 是促进能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4) 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通过在规模养殖场推行“畜牧业废弃物———沼气——作物”的生态农业模式, 增加了有机肥料的用量, 减少了土壤污染, 推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模式。

2. 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1) 基本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围绕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保障、饲草饲料开发、畜产品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大力推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原料为主向加工为主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提高种草收入在种植业收入中的比例、畜牧业收入在农业收入中的比例、加工增值收入在整个农村经济收入中的比例, 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安全、农牧耦合的畜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 目标任务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建设是山西从根本上实现畜牧业发展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 也是山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要求。为此, 山西畜牧循环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可以这样定位:到2020年, 在生态上, 要实现物态良性循环、无废物化的综合的生物循环;在技术上, 要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无限再生和自我调节的最优控制;在经济上, 要实现以尽可能少的经济消耗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要。

(3) 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就是要以资源条件为基础, 根据不同资源条件确定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原则, 就是要把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 以增收或节支吸引农民接受循环经济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就是要正确处理生态和畜牧的关系,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 就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大草地改良力度。

3. 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

(1) 资源开发利用环节解决好饲草饲料短缺的矛盾, 对保证畜牧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快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 在种植粮食产量很低的边际农田发展人工草地, 建立以种植业为基础, 畜牧业为主体, 农牧耦合的高效农牧生态农业。要以人工种植、飞播和改良为重点, 大力推行轮牧、围栏、草畜平衡等制度, 加快草地建设。要加大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力度, 特别是加大对玉米秸秆、豆饼、棉子饼、菜子饼、花生仁饼等的开发力度, 扩大饲料资源。要进一步做强饲料工业, 从整顿提高现有饲料加工厂入手, 采取大、中、小结合, 改建、扩建、新建结合的方针, 提高现有饲料工业配套生产能力。

(2) 畜禽养殖环节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养殖, 重点发展奶牛每户饲养20~50头, 小区养殖500~1 000头;羊户年出栏肥育羔羊150~300只;生猪每户出栏40~50头;户养鸡5 000~10 000只的标准化圈舍, 配套建设青贮、挤奶、防疫等设施形成配套的小区和场养殖模式。积极构建多元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加快形成晋东南和晋中生猪产业经济片、中部和南部家禽产业经济片、中北部奶牛产业经济片、中部肉牛产业经济区、太行山和吕梁山羊产业经济片。着力推广应用良种畜禽, 加大引种、品种改良、种畜禽场建设和地方良种保护力度, 建立健全基层改良站点, 加速优良品种的繁育。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控体系, 继续强化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 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3) 产业化经营环节发展深度加工, 重点抓好生猪加工、乳品加工、肉鸡加工、优质蛋品加工、肉羊加工、羊绒加工、牛肉加工等龙头企业建设, 开发和扩大头、蹄、骨、脏、血等产品的加工, 努力提高畜产品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初级产品市场, 在大力提高畜产品数量的同时,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发展优质产品, 用优质畜产品开拓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市场, 进而挤占国际市场, 提高畜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完善畜产品销售市场, 建立和完善各类优质畜产品产地市场、批发市场, 在外省市开拓和培育销售市场, 在大中城市设立零售市场, 培育和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

(4) 废弃物处理应用环节畜牧业的废弃物可以概括为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废气主要由畜禽排散出、粪尿等发酵后形成, 可以采取在畜舍内设计除粪装置、排水系统和通风换气系统, 及时清除粪尿污水, 在饲料中添加生物除臭剂, 合理通风换气, 种植绿色植物等综合措施, 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废水主要由畜禽的尿液、冲冼污水等形成, 目前较为理想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段式处理法, 即利用固液分离机将进入沉淀池的粪尿进行分离, 再将分离后的尿及污水进入发酵槽厌氧发酵, 最后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 采用活性污泥或氧化沟法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的过程。废渣主要包括死亡畜禽尸体、畜禽的粪便、皮毛、蹄角、血液下水、水、灭菌后, 采用煤、油、电产生的能量进行人工干燥处理后, 作为燃料或加工成颗粒肥料、鱼类饵料等。

4. 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1) “饲料—畜禽—产品深加工—废弃物—饲料”循环模式

这一循环模式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 从粮食生产到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 不断转化增值,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 (血、羽毛、骨骼等) 通过加工, 又转化为饲料原料, 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 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链。主要技术有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 在畜舍铺上锯末、谷壳、微生物菌种 (洛东酵素) 混合成的垫料———发酵床, 利用垫料特定的微生物将畜禽粪尿降解消化, 不再需要对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人工处理。环保干式无污染养殖技术, 通过给畜禽饲喂经微生物诱导基处理的水, 诱导动物肠道产生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帮助有益菌产生相应作用抑制有害菌, 达到提高育成率、缩短育肥期和降低料肉比及提升肉质等功能。果渣养畜技术, 利用果树面积较多的优势, 把果品加工企业的果渣制成饲料, 用来饲喂肉牛、奶牛。

(2) “畜禽-粪便-沼气-农产品”循环模式比较典型的模式有:畜—沼—果 (莱) 型, 在果园种草, 建立养殖场或庭院畜舍, 同时建立沼气池, 用草养畜, 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做饭, 并把富余沼气用于蔬菜大棚冬天增温, 沼液、沼渣追施果园、菜地, 户养5头猪, 可满足一座8~10 m3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对粪便原料的需求。畜—肥—花 (菜) 型, 畜禽粪便经过腐熟配比加工, 生产出高档复合有机肥料, 专供有机蔬菜、高档花卉等无公害生产基地。畜—粪—菌型, 利用牛粪用作食用菌栽培原料, 种植营养价值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双孢菇, 能够达到种养结合、变废为宝、综合利用、良性发展的效果。

(3) “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过腹还田”循环模式这一循环模式是通过开发秸秆饲料资源, 发展生态型、节粮型畜牧业, 变废为宝, 减少污染, 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 实现以农养牧, 以牧保农, 农牧并举, 推动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 取得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是将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后处理为畜禽可以利用的粗饲料, 搭配必要的精料或优质豆科牧草发展草食牲畜, 转化为肉、奶、毛皮等畜产品。再通过将畜禽产生的粪污直接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种植作物的产量, 走畜多、肥多、粮多的发展路子。

(4) “草地建设—畜禽养殖—粪污还田”循环模式通过将荒山荒坡承包到户, 以户为单位组织林草植被建设和发展畜牧业。鼓励承包户实施“1+6” (每2行树木或灌木中间种植6行牧草) 林草建设模式, 在林草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后, 由畜牧部门核定饲草生产能力、确定单位面积载畜量后, 由农户进行草食畜轮牧养殖, 严防竭地而养, 严防破坏生态。在实施这种模式中, 要注意播种的饲草要符合牲畜营养需要, 禾本科和豆科进行多样化混播搭配播种;要注意解决好草食畜的冬季用草问题, 根据各地青草荣枯状况提前刈割、晒制多余草料的办法做好饲草贮存工作;要注意利用冬季畜禽粪便做好承包地草林的管护和保养, 推进林、草、畜的协调发展。

5. 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建议

(1) 制定总体规划发展畜牧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强前期研究, 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 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政策,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要合理设计养殖场, 充分考虑环境条件, 做到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粪便治理和养殖设施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2) 完善扶持政策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土地实际情况,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划定畜禽养殖用地, 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 设置粪便收集点,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 生产销售有机肥和种植业生产使用有机肥, 推广传统畜禽排泄物治理和利用的替代技术,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养殖场给予信贷和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

(3) 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 以及引进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对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场建设、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青贮等设施和优质饲草作物示范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建立保险制度,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 资金融通功能, 积极组织畜禽养殖企业和农民参加牧业保险, 各级财政对参加养殖保险者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4) 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 对关键技术组织科研攻关, 积极开发各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畜牧业技术。加快畜牧兽医适用技术推广, 重点推广畜禽品种改良、饲料和畜禽营养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兽医诊断疫病防治技术、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饲料兽药安全检测技术。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配套产业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工作, 在全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科技意识的带头人。

篇4: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关键词】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阜阳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交通便捷,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皖北地区乃至黄淮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对外贸易、物流中心以及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中心,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随着我国畜禽生产规模愈来愈大,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人类以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愈是突出。为促进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和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针对阜阳地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调查进行了研究和综合分析,对当地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以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阜阳地区的畜牧业概况

阜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适合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适合广泛发展生猪、黄牛、山羊等畜牧业产业。2012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73.7万吨,实现畜牧产值161.3亿元,其中生猪存栏267.5万头,出栏527.9万头;牛存栏31.6万头,出栏30.2万头;羊存栏126万只,出栏217万只,全市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3%。通过畜牧发展的转型,规模化养殖场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和措施得当、有力,切实保障了畜牧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2 畜牧业循环经济理论

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污染治理与经济一齐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契合党十八大提出的生态中国、美丽中国、低碳发展的主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

3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3.1 畜牧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畜禽养殖需消耗大量的植物性饲料,同时排放大量的污物,而废弃物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经相关处理就可以被制作成肥料、生产沼气、产生饲料和养殖其他生物等,有利于促进种植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循环经济模式。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节点上,在保障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兼顾污染处置和打造畜牧业循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3.2 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粪便和恶臭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也会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和板结,从而严重影响土质。在各种资源日趋紧张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新型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是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3.3 公共卫生的迫切需要

对于传统畜牧养殖产生的动物粪便以及废水等,89%的养殖户选择将其直接排入地下,35%选择暴露丢弃,用作肥料直接使用的有77%,而用于制作沼气和基料的分别只有14%和24%。污染物不能合理处置造成大量微生物繁殖和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暴发。此外,在投入品中过多地使用精饲料和添加剂、激素、抗生素也极大地危害到公共卫生安全。

4 阜阳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畜牧业循环经济养殖基本模式是利用较少资源满足畜禽养殖的最大要求,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再利用、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持续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对阜阳地区畜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的规模化养殖模式,笔者结合区域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本地区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探索。

4.1 营养调控措施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使用绿色饲料,减少畜禽污染物的排放。世界先进水平肉猪的料肉比为2.4∶1,我国为3.5∶1;肉鸡的料重比为1.6∶1而我国为2~2.2∶1,这表明我国的养殖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大量的饲料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粪中NH3等臭味气体的排放,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2 粪便的污物资源化措施

4.2.1 粪便的发酵

将粪便中温堆放20d以上,高温酵解后可作为有机肥料施于土壤,该模式对于土壤的改良、工业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阜阳市部分地区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利用辖区内养殖肉鸡的优势,把鸡粪堆肥然后用于种植草莓,实现了粪便的合理处理,也带领农民实现了产业多样的转变。还有的通过对粪便喷洒生物菌群,加速其发酵速度,然后供于鱼塘;或采用生物发酵床生产技术,既实现无粪尿排放,又能满足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目前,阜阳全市有69家养殖场利用了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生物发酵床面积达6.1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2.2 粪便的转化

制作饲料或者有机肥。该种模式主要是将畜禽产生的粪便通过加工后作为猪只的饲料原料,或者是通过发酵处理加工成有机肥。禽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源。另外,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原料加工成后也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

4.2.3 构建以沼气为纽带资源的利用模式

利用沼气池发酵,积极探索“养殖一沼气一种植”、“养殖一沼气一果园一鱼塘”、“养殖一沼气一蘑菇”等一系列循环经济模式,能有效实现能量的转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我市有130多家养殖场均采用了该循环模式。

5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宣传。要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建章立制。通过深度调研并结合地区养殖特色建立相应制度,帮助和扶持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到位,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环境保护的法制环境;科学谋划。阜阳地区人多地少,养殖业规模较大,急需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有关部门应尽快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精心谋划,循序渐进,科学发展。

5.2 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创新经济措施

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粪便再利用的能力,加大污染减排的督查力度。对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处置,达到无害化标准后再进行填充还田、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在养殖业方面积极探索“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有能力处理污染物,进而树立循环、绿色、环保的理念,积极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5.3 完善政策保障,加大技术扶持力度

相关部门要研究和制定畜牧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政策,要求大中型养殖场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染物处理设备,推进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的有机结合,逐步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促进农牧良性循环发展。加强对生产使用有机肥的政策引导,对生产使用有机肥烦人给予财政奖补。加强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创新、试验、示范与推广,实施畜牧业生态养殖示范创建工程,不断提高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

篇5: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安多畜牧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一、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简介

近年来,安多公司为了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立足甘南州畜牧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中藏药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融资建设以畜牧、能源、建材为主业的“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是全省7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率先在全省藏区开工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09年12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甘工信资[2009]252号)。根据该《批复》意见,园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一带、一心”的总体产业布局。

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共25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园投资16.92亿元,建设项目7项;畜产品加工园投资6.15亿元,建设项目7项,清洁能源带投资19.70亿元,建设项目5项;园区科技管理中心投资2.2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项。园区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41亿元,利润7.99亿元,税金3.49亿元,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年可实现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00万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工程,形成“新型建材产业园”、“畜牧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带”和“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主的“两园、一带、一心”总体产业布局。2011年,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园区”之一。

二、安多循环经济的特色

1、安多循环经济产业链。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立了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畜牧循环经济产业链、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等三条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见附图),实现企业间废物、副产品、能量能够相互交换与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目前,以水泥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园经济产业链、以余热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基本建成,2012年5月6日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区畜牧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主要建设牛羊屠宰加工、血液副产物利用、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生物制品、皮革制品、绒毛深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

2、安多循环经济发挥的效益。通过在生产水泥中提高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矿山资源开采利用率100%,综合利用各类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在水泥原料中掺加利用率在42%以上;通过实施余热发电,实现了废气余热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年余热发电能力可解决水泥厂用电量1/3以上,电能有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完善水泥生产线循环水系统使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95%以上;通过建立再生塑料制品生产线,实现了对社会白色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率达到100%。2010年安多公司全年累计实现综合节能3.50万吨标准煤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7.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59吨。

3、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安多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设有管理与技术创新委员会,实行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首席专家1名,技术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名,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现有教授级专家8名,科技人员65名,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人才、科研、技术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优势。2010年12月26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行了产学研合作暨产学研基地挂牌仪式,巩固了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 为全面加快科技合作,2011年4月25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2011年12月,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十四批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甘工信发[2011]802号),安多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4、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安多公司先后于2009年通过了甘肃省节能监察中心组织的能源审计;2010年水泥产品、余热发电通过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认 定;2012年1月通过了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清洁生产省级认定的批复。目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节水、节能等方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5、循环经济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规划到2015年,完成园区产业链中游系统构建,形成基本空间格局,使能源产出率达到3193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3.23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COD排放量控制在0.83吨以内;到2020年,能源产出率达到4180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至2.85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COD排放量控制在0.75吨以内。

二、畜牧产业园简介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是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园一带一心”建设内容之一。规划总投资6亿元,分二期建设实施。园区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集“生态畜牧产业链、观光休闲、旅游接待、技术培训”和“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重点建设万吨级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基地、牛羊血液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饲草料加工基地、暖棚养殖基地、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9个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是甘南州庆60周年献礼重 点项目之一,2012年5月6日开工建设,2012—2013年实施,总投资14695万元,其中,2012年完成投资5695万元,2013年完成投资9000万元。主要建设: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血液制品生产线等3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屠宰牦牛5万头、藏羊20万只,年生产加工牦牛、藏羊肉5000吨;年处理血液2500吨,年产血清1250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00kg、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500立方。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是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2012-2013年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按照夏河县城总体规划关于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要求,拟将位于县城人民东街的旧厂区搬迁至王格尔塘镇下滩村,新建一条班屠宰牛200头、羊1000只,可实现年产5000吨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生产线的规模,将有效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牛羊肉供应和保障。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2533.6万元,实现利税10000万元,新增利润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3个,带动周边县市13000多户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先后完成地勘及勘测定界、地灾评估及压覆矿藏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地预审、“一书两证”等前期工作,正在报批土地正式审批手续、环评批复手续。该项目2012年自4月底完成征地工作,5月6日举行开工典礼,6月份施工单位进场、动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包括待宰、屠宰、分割车间封顶,冷库完成基础工程,职工公寓楼完成井桩开挖,水池、水泵房、锅炉房主体完工,已签订设备订购合同,支付首笔资金。计划2013年6月建成试生产。

2、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按照前店后厂和企业科技中心的要求,建设1座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建设地点在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区;该建筑物层高10层,其中一楼为安多畜产品展销中心,二至三层为办公,四层至十层为科研、试验中心。该项目总投资3046万元,计划自筹资金2500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4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新增利润180万元,税金95万元。对于提升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树立高原生态畜牧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目前已完成征地、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计划2013年3月15日开工建设,8月完成主体工程,年内投入使用。

3、血液制品生产线项目:建设血球蛋白粉车间432m2,血清、SOD加工车间864m2,冷库702m2以及配套辅助、公用工程、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系统,新建建筑面积2590m2;新增设备276台(套)。该项目总投资3416.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6.3万元,占总投资的88.3%;铺底流动资金366.9万元,占10.7%,建设期利息33.3万元,占1.0 %。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6010万元,新增税金1354万元,新增利润1785万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该项目控制建设工期12个月,计划2012年底完成前期工作,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3月底竣工投产。截止2012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50万元,先后完成项目可研、设计、征地等各项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四、发展畜牧产业的意义

1、宣传夏河,提升拉卜楞;宣传草原,提高安多藏区的经济地位;是平衡草畜,保护生态的有效载体。

2、落实国务院对藏区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举措,更好的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3、实现安多藏区与内地发达城市经济互补的最佳途径,解决安多藏区与发达地区贫富差距的理想定位,解决社会贫富矛盾。

4、建立有效的安多藏区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5、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实现资源互补、经济互补、行业互补、产品互补、区域互补、城乡互补,共同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6、实现牧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推广科技创新的良好平台,推动牧民群众共同和谐奔小康。

7、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草原资源优势的转化,通过领头羊的建设,切实培育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安多藏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8、通过园区的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有效平衡分配,减少收入差距,为藏区政治稳定做贡献,实现和谐发展。

9、安多牦牛、藏羊生活在自然的高原天然牧场,纯净的原生态环境造就了极其珍贵、真正绿色、高营养的特性,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安全肉品,为增强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做贡献。

10、通过高品质产品的定位,创造安多藏区的社会影响力,更加有效地传播藏区佛教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1、发展畜牧产业,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到“出栏时出栏,该屠宰时屠宰”,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减轻我州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同时,坚决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倡议牦牛产业“做真牦牛、真做牦牛”,提高牦牛、藏羊产品附加值,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

五、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的意义

夏河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州庆献礼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好安多生态旅游畜牧园区对于带动全州农牧经济增长,推动甘南畜牧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效益显著:食品公司搬迁扩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2500吨血液制品生产线、污水处理厂、100万头活畜交易市场等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将成为地方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实现旅游与工业经济相促进,带动商贸、住宿、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2、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项目建设,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提高牦牛、藏羊等甘南特色产品加工的深度和水平,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以高档产品、高端价位树立甘南原产地品牌,拉动牦牛藏羊收购价格逐年攀升,将有效拉动农牧村经济增长,从根本上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3、生态效益显著: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立足于甘南“生态立州”战略,以开发有机、绿色的安多牦牛肉、藏羊肉等高原特色畜产品为己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前提,对于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合理出栏,减轻我州草场压力,防止草原退化具有重要意义。附、企业简介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畜牧产业园位于夏河县王格尔塘镇,由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夏河县水泥厂,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甘南州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建材、清洁能源、畜牧产业开发,兼营塑料制品、房地产开发、技术咨询、金融、商贸流通等领域。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总资产15亿元,资产负债率35%。集团公司框架下有夏河安多投资有限公司、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北京安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兰州信荣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临夏安多园工贸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公司、夏河安多益华塑业公司、安多牧场(北京)餐饮管理公司等15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其中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甘肃藏区最大的牦牛、藏羊肉深加工企业。

安多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节能减排先进单位”、“中国著名品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纳税先进单位”、“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甘肃名牌产品”、“省二级企业”、“全省信贷诚信企业”、“全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甘南州重点保护企业”等160多项殊荣; 2008年被甘肃省经济委员会认定为全省3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2009年被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全省8家“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单位”之一。

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是安多集团全资子公司之一,甘肃南部最大的定点屠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牛羊屠宰,牛羊肉制品及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承担着本地区主要的肉品供给和 保障任务。公司注册资金1900万元,占地面积54.92亩,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取得了“HACCP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清真食品Halal国际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产品荣获“2011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肉类产品有机牦牛、藏羊肉品金奖等。2011年公司实现加工肉品1000吨,其中藏羊肉600吨,牦牛400吨。主要向市场推出冷链产品有精深加工眼肉、牛展、辣椒肉、牦牛上脑、安多羊排、太阳卷等的60余种冷鲜肉产品和休闲食品。公司已先后在北京、兰州、临夏、合作、夏河建立了销售网络体系,设立了品牌形象店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全国抢占高端肉类产品市场。打造成“甘肃一流、藏区一流、西北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企业。

篇6: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在打造肉鸡饲养加工主业链的基础上,做透“把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第一副业链”、“利用副产品开发生物工程的第二副业链”和“鸡粪发电的第三副业链”,从而实现了零废弃、零污染,高效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福建圣农集团正在形成的“一主三副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说,“圣农模式”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体化、标准化、企业化、生态化,用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现代畜牧业。

近日,CCTV7农业节目五一特别节目走进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介绍,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白羽肉鸡养殖、屠宰和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截至2007年3月底,公司资产总额12亿元,占地面积6000余亩,60个生产基地场,员工5000人。目前年肉鸡饲养能力4500万羽,年肉鸡加工能力1.2亿羽。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而实现了圣农的农业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及农业系统化。”柯炳生说。

一体化,从种禽饲养、孵化、饲料加工、饲养、屠宰、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圣农集团实现了畜牧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实行了高度的一体化经营。高度的一体化经营,使得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大大增强。2006年上半年我国由于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的影响,肉鸡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圣农集团凭借一体化优势,降低了不利影响。

标准化,公司不断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肉鸡饲养和食品加工设备,现在拥有现代化自动控制鸡舍400多幢,基地场、厂全部实现现代化、标准化饲养和加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种鸡、肉鸡饲养、饲料、屠宰加工和运输销售生产体系已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和欧盟食品安全HACCP体系三大认证。

企业化,在这个体系的各个环节中,都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管理,尤其是在养殖环节,也实行企业化经营,避免了一家一户散养所容易发生的问题。

生态化,圣农肉鸡产业已初步实现了良好的零废弃物生产体系,形成了三条副业链:一条是以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以生物质(鸡粪)发电的副业链,其中有机肥年产6万吨,以鸡粪为原料的发电厂正在建设中,总设计规模为48MW,这是国内首创,开启了国内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思路。另一条是生物工程回收,包括以鸡下脚料利用为主的蛋白质回收系统和研发SEM圣农益生微生态制剂,从鸡胆中提取胆红素、从鸡肠子中提取胰蛋白酶、从鸡羽毛中提取氨基酸的生物工程系统。第三条是以鸡的废弃物(鸡毛、鸡肠、鸡血)和屠宰下脚料(鸡壳、鸡油、鸡骨架)开发利用的副业链,实现了肉鸡产业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柯炳生表示,“圣农模式”的最主要启示在于,质量竞争力是核心目标,畜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体化、标准化、企业化和生态化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措施;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现代畜牧业,最终会实现了社会效益好、企业效益高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班主任期末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