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2024-04-26

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共8篇)

篇1: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演讲与口才

第2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填空题:

第1题:演讲稿具有---、临场性、----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声传性,整体性

第2题:演讲稿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3分)

参考答案:开头,中间,结尾

参考答案:纵向组合结构、横向组合结构

第4题:纵向组合结构有---和---两种情况。(2分)

参考答案:直叙式,递进式第3题:演讲稿的层次排列形式可分为---、---和纵横交叉结构三种。(2分)

第5题:在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有了好材料,有结构,还必须通过优美动人的语言来表达。要使演讲稿富有文采,就必须讲究修辞。修辞包括---和---。(2分)参考答案:选词炼句,合理运用辞格

第6题:常用的辞格有---、---、排比、层递、---、反问等。(3分)参考答案:比喻,比拟,设问

第7题:撰写演讲稿,要有明确的主题、充足的材料,设计出恰当的结构,采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要使主题、材料、结构、修辞等方面共同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即达到---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是统帅全编的灵魂。(2分)

参考答案:形式,主题

第8题:即兴演讲有两种训练方法:一是---,二是---。(2分)

参考答案:注意积累演讲材料 加强思维训练

第9题:控场有---和---之分。有经验的演讲者,应该两方面兼顾。(2分)参考答案:主动,被动名词解释题:第1题:横向组合结构

(5分)

参考答案:

横向组合结构,是指或按事物的组成部分展开、或按空间分布展开、或按事物的性质属关系展开的结构形式。

第2题:辞格(5分)参考答案:

辞格是用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具有特殊修辞效果和某种语言形式的修辞方法。第3题:即兴演讲(5分)参考答案:

即兴演讲,又称即席演讲或即时演讲,它是演讲者在某种特定景物或某种人物、气氛的激发下而产生的一种临蛙性的演讲。第4题:主动控场(5分)参考答案:

主动控场是指演讲者始终高屋建瓴,牢牢掌握住现场气氛的控制权,使听众的注意力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问答题:

第1题:简述演讲稿的作用。(10分)参考答案:

(1)对选材和提纲的实践性进行检验,进一步保证内容的完善。(2分)(2)避免临场斟酌词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2分)(3)保证思路畅通,帮助消除怯场心理。(2分)(4)帮助限定是速,避免时间松紧失当。(2分)(5)促进演讲规律的研究。(2分)

第2题:演讲开头可采用哪些形式?(10分)参考答案:

(1)设问式开头(2分)(2)叙事式开头(2分)(3)解题式开头(2分)(4)明旨式开头(2分)(5)抒情式开头(1分)(6)示物式开头(1分)

第3题:简述即兴演讲的特点。

(10分)参考答案:

(1)具有临场性(3分)(2)具有敏捷性(3分)(3)具有简练性(4分)

论述题:

第1题:

1、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演讲者应该具有怎样的控场艺术?(30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演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10分)心理定势与成功欲。观察力与分析力。自信力与自制力。

(2)主动控制演讲现场(10分)注意权威效应与第一印象。注重“角色整合”与高潮设置。完善形象与巧妙结束。

(3)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10分)对付冷场,应该引起兴奋,提神醒目。对付轰场,应该缓解矛盾,迂回取胜。

对于演讲中的意外情况,应该因势利导,歪打正着。

篇2: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A4.A5.C6.D7.D

8.C9.D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2. ABCDE3.ABCDE4.BCE5.ABDE

6.ABC7.AB8. ABCD9.ABDE10.ABD

三、简答题(略)

四、业务题

1.(1)确认担保资产

借:担保资产——固定资产450000

破产资产——固定资产135000

累计折旧75000

贷:固定资产——房屋660000

(2)确认抵销资产

借:抵销资产——应收账款——甲企业22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22000

(3)确认破产资产

借:破产资产——设备180000

贷:清算损益180000

(4)确认破产资产

借:破产资产——其他货币资金10000

——银行存款109880

——现金1500

——原材料1443318

——库存商品1356960

——交易性金融资产50000

——应收账款599000

——其他应收款22080

——固定资产446124

——无形资产482222

——在建工程556422

——长期股权投资36300

累计折旧210212

贷:现金1500

银行存款109880

其他货币资金l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50000

原材料1443318

库存商品1356960

应收账款599000

其他应收款22080

固定资产656336

在建工程556422

无形资产482222

长期股权投资36300

2.(1)确认担保债务:

借:长期借款450000

贷:担保债务——长期借款450000

(2)确认抵销债务:

借:应付账款32000

贷:抵销债务22000

破产债务10000

(3)确认优先清偿债务:

借:应付职工薪酬19710

应交税费193763.85

贷:优先清偿债务——应付职工薪酬19710

——应交税费193763.85

(4)确认优先清偿债务:

借:清算损益625000

贷:优先清偿债务——应付破产清算费用625000

(5)确认破产债务:

借:短期借款362000

应付票据85678

应付账款139018.63

其他应付款10932

长期借款5170000

贷:破产债务——短期借款362000

——应付票据85678

——应付账款139018.63

——其他应付款10932

——长期借款5170000

(7)确认清算净资产:

借:实收资本776148

盈余公积23767.82

清算净资产710296.4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10212.3

3.【参考答案】:

A公司(出租方)乙公司(承租方)

2007年

收付租金 将本期的租金收入与后期的租金收入分别入账,即当月的租金收入12000÷12=1000(元)

借:银行存款12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1 000

其他应付款11 000 借:制造费用1 000

长期待摊费用11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分摊租金 借:其他应付款1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 000 借:制造费用1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1 000

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支出10 000

贷:累计折旧10 000 无此业务

2008年分录同2007年。

4.最低租赁付款额=787.5×8+450+675=7425(万元)

5.(1)最低租赁收款额=(600 × 8+900)+750=6450(万元)

(2)未担保的资产余值=1800-900-750=150(万元)

(3)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的资产余值=6450+150=6600(万元)

(4)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的资产余值现值=5000(万元)

篇3:《公共管理学》第三次形成性作业

(三)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开放大学

一、填空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了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再生性、时效性、高增值性等一般人力资源特性以外,还具有政治性和道德性两方面特殊性质。

3、公共部门职务分析的基础是组织图的编制。

4、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四种基本的制度,即政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5的财政。

6关系、政府财政法制化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和选拔);

(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

(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

(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

(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4)人事分类,依法管理;

(5)专业培训,素质更新

3、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国家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包括:拟订、审查、汇总和批准国家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指标体

系数字,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的程序);

(2)国家预算的执行(组织预算收入的执行、组织预算支出的执行、组织预算收入的平衡、加

强预算执行的监督);

(3)国家决算。

4、预算会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预算会计的内容有:

(1)会计科目(设立账户的依据);

(2)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3)会计凭证(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

(4)会计账簿;

(5)财产清查(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查,解决帐实不符的问题);

(6)会计报表(基本要求:反映全貌、客观性、及时性、统一性和一贯性、项目分类清楚)。

5、政府审计的程序是什么?

答:政府审计的程序是:

(1)检查阶段:发出审计通知;审查凭证、帐表、查阅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

单位和人员调查等;

(2)报告阶段: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出具意见书或做出处理、处罚的决

定或制发协助执行审计决定通知书;

(3)执行阶段:被审计单位应当缴纳的款项缴入专门账户,依法没有违法所得,全部缴入国库;

被审计单位或协助执行单位的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三、论述题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答:从矫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出发,可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选择(决定)提供某种消费品

(包括劳务),并为之提供资金的职责和功能。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就是要在个人之间以

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而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而对市场经

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两个层次。

(3)稳定经济职能: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具有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

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

“公交挤退摩的”:公共管理的“软着陆”

和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湖南常宁也曾经为“黑摩的”头痛不已:下岗工人组成的“摩的”大军,造成交通拥挤、事故攀升;全警动员整治“黑摩的”,却导致暴力对抗;一边是“黑摩的”司机频繁上访,一边是执法交警心力交瘁。即便如此,“整治好几年,花了五六百万,无济于事”。从今年7月,当地政府转而推行公交免费政策,两月之间,七成“黑摩的”便静悄悄地退出了市场。

破解“黑摩的”是许多城市共同的“难题”,它不是光靠严格执法所能解决的。这一困局的根本症结在于:许多管理者习惯于从行政强制的角度去取缔“黑摩的”,但却未能谋划相应的措施加强公共服务,有效填补“黑摩的”所对应的那部分市场需求。

2003年,武汉市对“黑摩的”采取高价赎买政策,并针对市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相应地调低出租车价格,实现了官方与民间、市场与民生的多赢局面。这是采取市场调节方式的成功案例。相对于广州等城市强力禁摩招来的反弹,常宁的成功似乎更说明,从传统的强行规制走向完善公共服务,成为各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共识。

接下来的政府转型,并不意味着放弃公共管理职能,而是要以提供公共品为出发点,全面承担起肩负的公共责任。而生存、安全和便利,是公共品的三个重要价值,彼此之间可能有缓急之分,但绝不能支持其一端而舍弃另一端。由此,便不能因为街头小贩有碍观瞻,便要一味取缔,而不顾向市民提供方便生活条件的公共品服务;也不能店铺门前残留垃圾,便只管经济处罚,放弃了应当主动提供一个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常宁公交一年运营费不过480万元,而社会“供养”1300辆“黑摩的”代价显然不止于此。因此,从社会整体成本效益分析上,该政策也是很划算的。公共品服务完备之后必定可以降低社会成本。退一步讲,如果公共资源确实力有不逮,暂时无法提供全面充足的公共品,不妨在政府尚不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剩余部分”,允许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作为补充。政府无法充分满足公众需求的部分,理应鼓励社会力量“填补空白”。

只有在公共政策不被割裂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实现公共管理的“软着陆”。各个部门分工各有不同,但基于施政目标与公共服务价值的统一性,应以公共管理共同体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不能各持一端甚至走向“零和”。

简单的例子是:如果城管执法者只顾街面干净,而不理市民生活便利之需和弱势群体谋生之路,那么劳动部门扩大就业的努力、其他政府部门纾解民生的愿望,就可能被屏蔽甚至抵消。因此,公共管理各方基于“提供全面的公共品”这一共同目标进行政策整合,在同一个使命之下,把自己的管理行为视为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当作公共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使自身的管理行为服从并融入政府公共服务的全局,便变得非常必要。

“观念一变天地宽”。公共服务“软着陆”之后,如何长期良性运行,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免费公交政策,如果只是一个临时的财政周济措施,那么它的长效性恐怕并不坚实。确保公交挤退“黑摩的”的现象不致反弹,有关方面还要从列支政府预算入手,使之形成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常宁市从萨缪尔森“准公共品向公共品转移的理论”中得到的新政启示,而将相关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也更符合公共品的属性,比武汉更进了一步,可谓是全国的示范。

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湖南常宁市政府有关公共交通政策取得成效的原因及其启示。

答:(1)湖南常宁市政府有关公共交通政策取得成效的原因是:公共管理各方应基于“提供全面的公共品”这一共同目标进行政策整合,在同一个使命之下,把自己的管理行为视为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使自身的管理行为服从并融入政府公共服务的全局。

篇4:简明中国史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严复翻译《天演论》 B、孙中山创立《民报》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新文学运动 B、民主、民权运动 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蔡元培

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

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北洋政府的镇压

6、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建立在()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东京

7、“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9、1925 年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

A、国民党一大 B、成立黄埔军校 C、五卅运动 D、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0、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1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2、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是()

A、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1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1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

16、对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17、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8、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是否合作抗战 D、是否积极抗战

1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20、造成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B、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C、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2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2、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2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民主 B、迫于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C、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就绪 D.想借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 24、1946 年 1 月政协会议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B、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C、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D.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25、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不断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说明国民党()

A、内战失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国共产党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26、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2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共同点是()

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消灭封建剥削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8、1947 年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29、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从此是()

A、恢复和发展生产 B、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C、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D、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革命

3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按转移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科学 E、发展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A、《新青年》杂志 B、《时务报》 C、《中外纪闻》 D、北京大学 E、清华大学

3、新文化运动中宣传十月革命的著作有()

A、《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Bolshevism的胜利》 E、《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五四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有()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E、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5、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

A、曹汝霖 B、段祺瑞 C、章宗祥 D、陆宗舆 E、黎元洪 6、1921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提出了党的纲领

C、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D、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E、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1922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A、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B、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C、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D、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E、实行国共合作

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的新解释有()

A、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 B、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D、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E、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将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9、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

A、段祺瑞 B、张勋 C、吴佩孚 D、孙传芳 E、张作霖

10、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有()

A、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 B、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涨

C、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 D、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E、国民政府废除了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整顿学风 B、整顿党风 C、整顿文风 D、整顿浮夸风 E、整顿贪腐风

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原因是()

A、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 B、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C、中国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D、日本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E、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存在

13、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表述是哪些()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B、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

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E、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损失惨重

14、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15、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表述是哪些()

A、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

D、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E、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

16、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中共提出三大口号的内容是()

A、坚持斗争,反对妥协 B、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E、坚持向前,反对退步

17、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18、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其主要表现是()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B、实行“三光”政策

C、控制铁路交通 D、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土地及农产品 E、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19、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是()

A、抗战的领导不同 B、抗战路线不同 C、作战方式不同 D、战略地位不同 E、战场范围不同

20、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是()

A、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的陆军的 74% 以上

B、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 287 万人中,有 150 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C、中国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D、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E、美英法等国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

21、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B、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 C、准备反击蒋介石的反共进攻 D、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E、迫于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22、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改组国民政府 E、反对内战独裁

23、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是哪些()

A、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E、共产党通过谈判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24、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对下列哪些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陕北 B、山东 C、山西 D、河南 E、河北

25、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国统区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主要有()

A、12•1血案 B、较场口血案 C、5•20血案 D、下关惨案 E、李闻惨案

26、中国的民主党派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社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E、中国致公党

27、在1946——1948 年的国统区纸币发行量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这说明()

A、国民政府财政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危机 B、国统区经济飞速发展

C、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D、必然导致工商企业的大量破产 E、国民政府对人民血腥掠夺和肆意搜刮

28、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经济陷于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其原因是()

A、美国加紧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野蛮掠夺 C、大规模战争的巨大消耗 D、民族资本家将资金转移至境外 E、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29、1947 年土地改革政策对内容包括()

A、实行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D、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E、发展农业生产

30、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背景是()

篇5: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案例四:

解读水价调整听证

2004年6月3日上午,就市水务局、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城市排水集团提出的水价调整申请,北京市发改委组织召开了调整水价听证会。听证的主要内容,一是提高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二是对城镇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这是《北京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实施后召开的第一个价格听证会。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听证会的《北京市调整水价并实行阶梯式水价初步方案》,水资源费平均由每立方米081元调整为1.37元。其中:地表水和供自来水公司的地下水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60元调整为1.10元;自备井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1.50元调整为2.00元;乡镇企业用地下水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40元调整为2.00元。综合水价将由每立方米4.01元调整为5.14元,居民综合水价将由每立方米2.90元调整为3.70元。最终调整方案将根据听证结果确定。最为居民关注的是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的调整。此次水价调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自来水平均销售价格由每立方米3.01元调整为3.84元,其中居民用水由每立方米2.30元调整为2.80元。污水处理费平均由每立方米1.00元调整为1.30元,其中居民排水由每立方米0.6元调整为0.90元,非居民排水由每立方米1.20元调整为1.50元。新增的水费和污水处理费两项合计,居民每用1立方米水增加支出0.8元。此次水价调整还包括水利工程供水(地表水)价格。水利工程地表水平均由每立方米1.01元调整为1.44元;园林用地表水由每立方米0.3元调整为1.30元(不含水资源费);供自来水公司的水由每立方米1.22元调整为1.72元;工业消耗水由1.27元调整为1.77元;工业循环水、工业惯流水价格不做调整。此外,洗车业、纯净水业、洗浴业等行业用水价格也将做相应调整。北京市将对城镇范围内实现集中供水的、可单独按户计量的居民用户试行阶梯式水价,最终实施方案将在听证会后确定。(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日报》2004年6月日报道整理,作者:刘浦泉 殷丽娟)

【点 评】

居民参加与其切身利益有关的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决策,是公共选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上述北京市就水价调整而举行的听证会,是居民参与公共选择的有效途径。就政府而言,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可充分了解本辖区居民的真实偏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服务,并就服务的成本与收费与居民达成共识。就居民或其它社会利益集团而言,通过听证会等公共决策程序,向政府及有关公共企业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选择的广度、深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

分析:

关于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一:

企业污染水源不能由百姓买单。现在政府提高水价,就等于让老百姓帮助这些污染企业买单,肇事者毫发无损,无辜者却要为用水多掏钱。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污水排放量的比例: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非居民用水污水处理费高于居民用水的污水处理费,其中武汉、长沙、南宁、贵阳和乌鲁木齐等5城市的居民和非居民用水的污水处理费标准相同;总体而言,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稍高于工业污水排放总量。

关于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二:

公布污水处理费使用情况。污水处理费实际使用情况:我国通常由供水公司把污水处理费交给市财政局,然后由财政局通过其主管部门(建设部门)转交给污水处理企业,几乎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费都用于污水处理,且有很大缺口。

关于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三:

先让自来水公司财务透明。自来水公司财务问题:大部分供水企业没有公布财务绩效、达标率或运营效率的指标,一般只公布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渠道等信息。大多数城市节水办设在自来水公司,形成政企不分的局面。

关于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四:

公众不该承担水价“跑冒滴漏”成本。主要原因首先是供水企业机构和人员设置冗杂,导致管理成本过高;其二,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发展副业千方百计做大成本;其三,自来水公司的收入较其他企业高出一截。实际水价“跑冒滴漏”成本确实偏高:我国水厂因输配管网泄漏而损失了20%的制水量;若按照每公里管网损失水量计算漏损率,则中国企业的漏损率就很高了。另外很多城市的供水能力严重过剩,全国平均至少有50%的生产能力是过剩的。

关于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五:

不能伤害穷人利益。很多城市都对低保户采取了免收或减收公用事业费的政策,真正喝不起水的是那些虽然家境困难但够不上低保标准的人。水价提高的话,他们得不到任何补贴。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轮水价上涨成立的理由是污水处理费偏低论和外资推手论,而节约水资源论、原水成本攀升论、企业亏损论(运营成本攀升)、财政补贴断流论和劫富济贫论则理由不太充分;反对水价上涨的理由中只有水价“跑冒滴漏”成本偏高成立,总体而言污水处理费使用情况和自来水公司财务状况则即使公布也难以进行合理性判断,而水价上涨伤害穷人利益则难以成立,因为大部分城市都有低收入保障制度。

关于水价舆论导向的政策建议:

建议一:加大节水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城市水价改革 今后应该加强对水资源节约工作的宣传,深入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通过政府官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有识志士的共同合作,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应对水资源短缺所做的开源节流等工作,合理解释水价调整理由,促使水价改革的积极推进。

建议二:水价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应考虑社会接受意愿

价格调整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接受意愿,准确把握城市供水水价调整的力度、频率和节奏,在老百姓能承受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建议三: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篇6: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一、简答题

1.朗读是指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教学用语是教师用来 “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用语,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工作用语。

2.(1)话不说透,留有空白。(2)适时点拨,循循善诱,恰当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反问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3)多方位、多角度设计启发语。

篇7: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三)语言教育实践篇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教育目标具有一定可供分析的结构,一般从纵向的角度可分为(A)

A层次目标和分类目标;B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C活动目标和分类目标; 2,从儿童语言能力的构成、语言教育的作用和语言教育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进行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可以分为四大类(C)

A.辨析性倾听行为、表述性行为、欣赏行为和早期阅读行为;

B.倾听行为、文学作品、阅读行为和表述行为:

C.倾听行为、表述行为、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和早期阅读行为;

3、幼儿园小班倾听行为的年龄阶段目标应达到(B)

A、愿意听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

B、乐意听老师和同伴谈话;能听懂普通话: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的说话;

C、能有礼貌、集中注意倾听他人说话:能区别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C)

A、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

B、示范莫方法、练习法、表演法

C、示范莫方法、视听讲座结合法、练习法、表演法、游戏法: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C)

A形象鲜明生动;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

B语言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生动:结构简单

C题材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形象鲜明生动;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具体而生动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主要有(B)

A、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针对细节的提问,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

B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形式的提问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

二、判断题

(×)1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2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事审美的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

3、文学欣赏是通过儿童想想将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她们头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画面)的过程.(×)

4、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语言的直觉敏感性.(×)5.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写部分进行扩充.(×)6.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作品的框架或某一阶段,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7.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8、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

9、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10.为更好的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吗,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11.在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12、“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了三个特性:经验性、新奇性、趣味性。

(√)

13、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14、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相对正式规范的语言运用场合。

(×)

15、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16.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17、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的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18、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和早期书写的经验。

(√)

19、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20、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三、简答题:

1、试述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础结构。P159-162

答: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1.学说普通话

2、谈话

3、讲述

4、早期阅读

5、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2.人际交往。3.游戏活动

4、学习活动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有哪些途径?P166-169

答、一、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一)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二)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儿童的语言;天气预报员、周末趣闻、小小广播站等;

(三)通过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利用图书角和语言角进行语言教育;在活动中随机指导儿童的语言交往。

3、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P175-176

答:1.通过计划——操作——回忆的活动程序为儿童提供交流的机会。教育活动是儿童主动获得过程。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儿童,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帮助货引导儿童自己计划活动进程没在儿童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语言交流机会。例如:科学教育活动中《认识南瓜》的内容。教师请儿童自己决定活动步骤,并指导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划。教师还知道儿童就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自由表达。在活动结束时,又请儿童讲述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中过的的知识经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尊重儿童的自由表述,鼓励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就使儿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既互相交流了认识经验,又联系了语言表达。

2.要避免语言教育的“喧宾夺主”,影响其他领域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出尽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能为强调语言教育而忽视其他教育领域的教育,有时语言教育并不占据主要地位,不能为出尽儿童语言发展而使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本末倒置”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P251

答;

一、客观公正性原则

二、连续全面性原则

三、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四、参照性原则

四、论述题

1.试述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P192

答题要点: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2.试述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P210

答题要点:

(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1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

2、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

(二)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

1、给儿童充分地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

2、注意自由交通中的个别差异

(三)围绕中心话题拓展交谈内容

1、中心话题的拓展是逐步进行的2正确的看待谈话技能、态度和规则的学习

(四)教师隐形师范新的谈话经验;

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试述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P218

答题要点: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三)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4.试述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P223

答题要点: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儿童兴趣

二、交代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三、教师指导儿童游戏

四、儿童自主游戏

5.试述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P233

答题要点:

一、阅读前准备性活动

二、儿童自由阅读

三、师生共同阅读

四、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6.试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P252

答题要点:

一、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价1.对幼儿目标达成的评价2.对幼儿参与活动程度的评价

二、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1、活动的目标2.活动的内容3.活动的组织形式4活动的过程

5、活动的环境

篇8:3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答: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

一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组织大纲》,共4章21条。其特点主要是:(1)受美国宪法影响,基本上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2)中央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3)采取一院制的议会政制体制,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其历史意义在于,作为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它使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依法成立,树立起法治的良好开端。

二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也是当时国内资产阶革命党人、立宪派袁世凯为首的大地主买办阶级等各派政治势力,在列强暗中干预下,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制定《临时约法》的目的在力图用法律制约袁氏,防范其专权,用以保卫尊重的民国政体。《临时约法》共7章56条。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为理论基础,吸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平等自由”等宪法原则而制定,集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精神。其主要内容:(1)《临时约法》确认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国。它以根本法形式宣告朕及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2)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个人独裁,彻底否定了君主集权专制政体;(3)具体规定了人民权利和义务和保有财产和营业的自由。《临时约法》的特点:(1)规定的政权形式和权利关系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独裁;(2)规定了修改《临时约法》的严格的程序。规定了严格的修改修改宪法的程序,只能由2/3以上的参议院议员或临时大总统提出,并经参议员4/5以上出席,出席议员3/4同意后,才能进行。《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1)它首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帝制和等级特权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首次将人民渴望的民主、平等、自由赋予法律效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确认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唤起了民主意识,为以后反对帝制复辟奠定了思想基础。(2)它确立的民主法制原则,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是创举,在维护民主权利,一切依法办事,彻底否定了封建法统。

三是颁布了其他革命法令。(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2)改革审判制度。仿效西方文明的审判方式,颁布《禁止刑讯文》、《禁止体罚文》,废除封建的刑讯体罚制度。(3)采用律师制度。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拟《律师法草案》,实行律师辩护制度、公审制度、陪审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临时政府法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性,给几千年封建法制笼罩下的中国带来了一线新的曙光,民主共和、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保障人权、司法独立、法制原则等等开始深入人心,体现了民主思想和法律观,对提高人民民主觉悟,争取人权,维护国家尊严,具有很大启蒙作用,意义深远。

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20分)

答:南京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在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中,绝大多数时期实行所谓“训政”。迫于种种压力,国民党政府管理国家的手段开始从“人治”转向“法治”。从1928年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集中进行频繁的立法,最终建立起“六法”体系,形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基干。所谓《六法全书》简称《六法》,狭义是特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广义是指上述六大法典及其它附属法规,亦即整个法律体系的通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特指1927年

4月18日建立的国民党***时期制定的六法及其它法律的整个法律制度。就其内容而言,除搬用资产阶级的一些法律原则外,也继承了清末和北洋政府具有封建性的法律传统。

《六法全书》摈弃了历史上诸法合一的法制,采取了西方诸法分立的原则,仿造西方大陆法系的模式,是继受法与固有法的混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教授潘汉典指出,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是封建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法西斯法律的混合体,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其进步之处在于,它延续了自清末以来的法律改革,进一步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法律制度引进我国,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发展,从而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推向最为完备的阶段。但中国仍未真正实现宪政的根本原因在于《六法全书》的阶级立场,它代表的始终是地主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5.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

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及土地立法有《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闵西《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土地政策新的改变》、《关于改变对富农的策略》及《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等。其中《宪法大纲》对其它宪法性文件的影响非常重大,它是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它同资产阶级的约法以及旧中国反动政府制定的宪法有本质的区别。同时,它肯定了革命胜利成果,提出了斗争的方向。尽管受到“左”的影响,仍是划时代的宪法性文件。它的颁行调动了苏区人民的积极性,为以后制定民主宪法提供了宝贵经验。另外,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对这一时期土地立法的内容主要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土地财产分配的标准和方法,以有土地所有权等方面的内容。其意义在于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和积极性,为探索土地革命路线积累了经验。通过学习,了解了根据土法制的性质及形成过程,掌握了土地立法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内容。总的来说,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对中国的初期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四心的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

西周的法律制度的特点是礼法一元化,礼就是法,法律的精神就是儒家的,尽管此时儒家并未真正出现。而至春秋战国,由于法家思想更符合现实,因此法家实际上取得了立法主导思想的地位,法律的精神主要在这一时段主要是法家。

中国古代的法律儒家化肇始于汉代,汉武帝之前的法律是法家化的法律以及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官方地位,并通过春秋决狱,将儒家思想引入了司法领域。而其后的引经注律更是以儒家经典注释律文,使法律儒家化。

从魏晋至唐,是儒家思想进入法典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立法行为,儒家思想进入了法典,具体表现有曹魏新律的八议制度,西晋的“准五服以制罪”,南北朝的官当、重罪十条以及存留养亲制度的形成,这种礼法和一在唐律中正式形成,形成了“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

宋以后至清末是中国法制的进一步深化,此时儒家精神在中国法律中已经定型,法律的演进也就限于形式上的演化,直至清末近代化才开始引发新的变化,打破原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引入民主宪政理念,逐步去除了法律中的儒家精神。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了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专门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因此决定了研究中国法制史不仅需要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从古到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

自汉以来正史中大多列有刑法志专章。《汉书》刑法志阐述的中国法律起源论,尽管不够科学,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成书于唐代盛世的《晋书》刑法志,不仅记载了针对汉末律例杂乱无章所进行的带有总结性的立法工作,并且阐述了律学的成就,及其对立法、司法的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

在论证“画一之法”与君主“临事以制”二者的关系上着墨颇多,反映了汉魏以来“法者,天子与天下共之”的理念。历代刑法志可以说基本上是一部含法制通史与断代法制史;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于一体的法律史学专著。由于中国古代“刑”与“法”通,所谓“刑,法也”,而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又重刑轻民、重公权轻私权,因此无论是上溯法律的沿革,还是叙述本朝的立法过程,都以刑法为中心。这种将刑法史与法律史等同起来的叙史方式,无疑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中国法制历史的实际。历代刑法志的这个根本缺陷,向我们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课题。目前,我承担的编写《清史刑法志》课题便将“刑法志”改为“法律志”,并得到清史典志组专家的的认同。

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法学家以中国法制历史为研究对象,创造了内容较为宽泛的中国法制史的框架、体例,对于此后半个世纪的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着手创建新的法制史学。195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批四位法制史学研究生(外法史二位:胡大展,厦门大学教授,关子健,已经过世;中法史二位,孙炳珠改教宪法,只有我固守中国法制史,在第二批研究生中,留在人大的是张希坡,第三批研究生,留在人大的是高树荫,不久改行外调,留在人大的第四批研究生是邱远猷,不久外调,此后除1962年招收法制史研究生刘海年等四人外,迄至改革开放前,人大再未招收法制史研究生),1951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了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当时在“一面倒”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以苏联学者编写的国家与法权通史、苏维埃国家与法权历史为基本教材,和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范式。苏联学者认为没有国家就没有法权,所以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不应分割,只讲法权史是不科学的。基此,清末以来法律学堂开设的中国法制史的课程,一律改为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至于30—40年代的中国法制史著作均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法学著作,而在图书馆尘封起来。1956年有人提出改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为中国法制史,由是在小范围内讨论,究竟采用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还是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即所谓定名之争。但在当时也只能采用前者,这次争论没有引起重视和影响,最后不了了之。

经过整风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以后,1961年初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稳定教学秩序,这时人民大学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开始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共三卷,我负责编写第一卷“古代部分”,曾宪义、范明辛(已故)编写第二卷“近代部分”;张希坡编写第三卷“解放区部分”。这套讲义在名称上虽仍沿袭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但在体例上却有显著的改进。按苏联教材的结构分为四部分:

一、历史概况;

二、阶级结构;

三、国家制度;

四、法权,通称为“四段论法”,(61年以前,我们编写的教材大多仿此),但在这次编写的讲义中,我们打破了四段论的机械排列,较大地加重了法律部分。这部教材在文革前曾起了相当的作用。1979年在法学研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在这个会上集中讨论了法制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我提出“要严格审定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范围,改进过去存在的对象不清,内容庞杂的倾向”。经过讨论,明确了法制史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法制而不是国家与法,并与此同时恢复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在研究方法上我提出:“不仅要从典章文献入手研究法制史,而且要从国家活动中去把握法制的本质与规律……中国法制史也要见人、见思想。” 在这里反映了我在研究方法上力求改变静态研究的传统,使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既见人物、见思想;也见事件、见活动,还法制历史生动的本来面貌。

在法制史料问题上,我提出:“须要大力发掘、整理、编纂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使文献资料、地下文物、社会调查、历史档案、私家笔记等等结合起来,其中也应包括农民起义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檄文、告示、口号、规约、教义、军律等。在浩瀚的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中,有些需要重新辨伪审定,有些需要酌加注释,因而也是一项不可等闲视之的科研工作。如果从甲骨文中有关法律问题编起,可以想见其卷帙的繁博。因此,必须组织力量,通盘规划,分工合作,积极落实。这项工作对于推动中国法制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始终认为不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的法史研究是空的,但是徒有史料缺乏正确的理论加以分析、运用,也难以发挥史料的价值。

在编写《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的问题上,我提出:“要以坚实的专题研究为基础”,并设计了十个专题:“(1)中国国家和法起源的具体途径;(2)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二千多年来螺旋上升的基础、历史作用与深远影响;(3)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立法与司法的影响;(4)以保障家长统治权为中心的家法、族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成因与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6)法治、人治、礼治、德治的相互为用;(7)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管辖的深入,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8)明清刑名书吏对诉讼的操纵;(9)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变种;(10)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道路和特点;等等。”

为了编成《中国法制史》多卷本,我呼吁法史界同仁,以历史的使命感来对待。“如果说三十年代汉学的中心在德国,那么今天研究中国法制历史,其中包括断代史、专史最活跃的是日本。外国学者热心研究中国法制史是值得欢迎的,对他们的成果应予重视。但我们自己更应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激起奋发图强的雄心。三十年代我国爱国的历史学家为了夺回汉学中心,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造就了一代卓越的史学家。今天面对尖锐的挑战,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前人的成果,甚至让我们的后代向外国学者学习中国法制史,那岂不是一种罪过!因此,编写出中国法制史多卷本,是时代的需要,斗争的需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的这个呼吁是有感而发的,1978年美国教授兰德彰告诉我:“此前,世界召开过三次中国法制史国际研讨会,但都未请大陆学者,因为我们只知道杨鸿烈,可是他已过世了。”

以上就是七十年代末我对于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方法、资料、前景的反思。这个反思是经过文革之后痛定思痛的结果,也是在法学春天到来时,在认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一种经历。1981年我撰写出版了《中国法制史》(第一卷)和1982年我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统编教材,就是当时认识的产物。与此同时,我感到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刑法涵盖诸法的束缚。

1983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法史学会第一届年会,我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作了发言,提出“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提法应改为„民刑有分,诸法并用‟……过去梅因的„古代中国无民法‟的观点影响很大,实际上,古代统治者对财产关系是很重视的,这在立法上也有表现,至少从西周就是这样,到了宋代则更为重视。清朝的户部则例就是民法性质的单行法。过去说民事用刑法解决,但许多问题事实上不用刑法,而是用调处解决。然而也应看到,中国古代的确没有独立的民法典。”“……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到唐代已形成以律为主,并与格、令、式、典、敕、例等形式互相结合,反映了法律调整的多样性,标志着封建法制的成熟。但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研究还很不够……法制史研究要开创新的领域,如行政法史、经济法史都应研究,道家与释家对法律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对少数民族的法制史,也应重视。”

西安年会上我的发言有的还不够准确,更不充分,但它反映了我要根据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来研究法制史的想法,力图打破传统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思想束缚。此后,我在一系列论著中,详细分析了法律体系与法典体例的不同,并在实践中致力于法律体系的研究。1992年出版了由我撰写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一书,就是体现这一认识的成果。此外,还组织撰写了《中国刑法史稿》、《中国刑法史新论》、《中国行政法史》、《中国民法史》、《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中国司法制度史》等专著。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时找不到确切的词语来概括中国古代的部门法史,因而,只能借用现代部门法的名称,难免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近在编写清史法律志时,我将清代民法改为“民事制定法与民事习惯”;经济法改为“经济体制与运行管理法”,行政法改为“行政管理与职官法”等等。这种改变也不一定科学,但觉得更能贴近中国古代法制历史的实际。这可以说是我在认识上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经历。

近二十年来,法制史界一批新秀成长成熟,他们的著作体现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达到了新的水平,是法律史进一步发展的希望所在下面谈谈我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法制史学的几点看法:

一、法制史研究需要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法制史的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不能简单化。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好像是一个圆,但截取每一段都可能是直线。” 直线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真实的全部的发展历程。历史又像是一座大厦,任何光源也不可能照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只有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没,才有可能揭示中国法制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注意历史上法律调整功能的多样性。法制历史是复杂的,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因此,法律调整的功能、方式也是多样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制自然拥有对敌对阶级反抗进行专政的功能,否则法典中对反、逆、叛等大罪的严厉制裁就成为无对象的了。过去,把阶级社会法制的功能唯一归结为阶级专政是不全面的,忽略了法律对社会的调整功能,但不能因此把阶级社会的法制史说成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

三、法制史学的任务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法文化,科学的总结历史经验。中华法文化是悠久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中不乏跨越时空的民族性因素,需要从正面加以肯定、阐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内涵。而为现实的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是法制史学生命力之所在。1986年我在为中央书记处讲授法律课,题目就是《谈谈中国法制历史的借鉴问题》,1995、1998年我为人大常委所作的法学讲座中也都贯穿这一主线。提供历史借鉴,绝不是简单庸俗的古为今用,关键是在“科学”二字狠下工夫。比如“依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中国法制历史是有丰富历史经验可循的。

四、凡能揭示中国法制历史真实进程和规律性的方法,都可以采用。1987年第2期《科研信息》发表了我撰写的《谈谈法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其中第一次提出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法制史。稍后我在1987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上发表《开展比较法制史的研究》,1988年《政法论坛》第六期和1989年《政法论坛》第一期连续发表《中外法制历史比较研究刍议》,意在推动比较法制史研究,为此还进行了长期的组织工作。须要指出:比较的研究方法,建国初期是受到批判的方法,因为最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法制同西方法制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我在1987年把比较的方法引入法史研究是认识上的再一次否定之否定。当然从历史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方法,仍然是我多年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依循。目前,许多学者运用各种历史的、社会的、系统的、比较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法制史,是可喜的现象,并且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五、注意理论与史料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不再一枝独秀,出现了多元的百家争鸣,这是可喜的,但却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应有的理论深度。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是需要发展的,而理论分析也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的放矢,揭示本质和其规律性。西方的理论,也值得学习,但要弄懂弄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理论要与史料统一,重视史料但不“唯史料论”而是发挥它在实证法制历史中的价值。

六、使命感与开拓进取。发展中国法制史学,使中国法制史学的中心牢固地建立在中国,仍是法制史科研队伍应负的历史使命,当然不因此而漠视外国学者的贡献。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七十几位学者用了十九年的时间编出了《中国法制史》多卷本。为了推进法史学的研究水平,需要积极开拓法制史学的研究领域,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进取心。

七、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古人说:“一谦而四益”。面对博大精深的法制史,确实需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前进。当然谦虚谨慎绝不等于缺乏自信,而是更加理性地对待已有的成就和持之以恒地进取。更不因此而忽略对中青年学者成就的充分肯定。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史学无论在中国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被边缘化的迹象,这就须要总结我们已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更加努力创造新的成就。所谓中心绝不是一枝独秀,而是要发挥法史界整体研究力

量的作用,使法律史这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年轻学子和司法干部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真实的历史借鉴,这是中国法制史学生命力的所在。

上一篇:作文 生命的畅想曲下一篇:县残疾人联合会2021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