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2024-05-20

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共2篇)

篇1: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

——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郭建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地成长,使他们更好地提高能力和水平,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本学年我辅导的对象是四3班的学生——孙毅。我首先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耐心地跟他谈心,并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学习安排,生活情况,及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通过各方面了解到,他在性格上比较外向,能说会道,能和同学打成一片,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偶有作业欠交或偷工减料情况发生,可能是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方法不太对劲,加上不懂也不问,所以学习起色不大,成绩欠佳。

我想,后进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发展到今天,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对他的家庭情况作了一番全面了解。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型模具厂,根本没时间管教;母亲既主内,还要帮忙主外,工作较忙,照顾不够,再加上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辅导方法,所以只有干着急的份,真可谓是望孩兴叹,一筹莫展了。

我们做老师的其实都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很多后进生内心都是非常想学好的。只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已的力量去改正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越是批评,他们就越觉得自已做不到,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耐心与责任心。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

经过近一个学年的探索和实践,师生教学相得益彰,受导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现竭力回忆,仔细梳理,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以真心换取上进心。

没有爱生的意识,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就不会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也就无所谓德育。只有装着一颗爱心,你才会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上进,去指导他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意境与教学效果,也才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并不难教,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就这么简单。

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为单方面的交代和要求,较少双向的讨论与沟通;老师的忙碌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疏导。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累积的挫折感,容易造成学生厌倦学习的心理。聊天能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兴趣,协助建立互助合作的同济关系,运用增强原理,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行为,会让学生主动且乐于学习。平时我总是找机会与孙毅同学聊天,关注他身体表面的变化,及时赞美他的点滴。这种聊天式谈话,我只想让他觉得我对他的关注,让他产生一种信赖感。

在不断地与孙毅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于是我调整心态,对他正确定位,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要求和奢望,多一些耐心和表扬,少一些生气和批评。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态度有点畏缩,次数多了,关系开始融洽起来。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与我的距离开始拉近,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了,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认真了,能积极地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进行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能跑过来问我了。

二、以爱心唤醒热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让学生能感受得到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犹如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唯有导师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爱心,才能为导师和学生的沟通开启心灵之门。于是,在对待孙毅的过程中,我也投入了自己无私的爱。不太会做应用题,我就课后利用空余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不能自觉地做口算,我就陪他在办公室里做;不懂作三角形的高,我就反复画三角形让他来做„„这样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发生着,让他逐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就能激发他燃起学习的热心,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作为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孩子,特别是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就时刻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优秀生尽量主动去帮助他完成作业,提高正确率;生活上,尽可能的多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其回答;在其它活动中,尽可能的发挥他的优势,让其尽情表现,以增强其自信心。这样,在让他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三、以精心激发专心。

在多次和他的谈话中,发现他很有理想。他希望自己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如果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提醒他现在应该把握好时机,彻底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很快,他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作业质量较高地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学习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四、以耐心博取恒心。

转化差生需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以继续要寻找机会,加强沟通,做他的知心朋友。以爱心换真心,诚心换动心,以耐心换进步。他的接受能力较差,上课听不懂,而我在课堂上只能顾及全班,对他的学习我们各科老师只能在课余的时间给他补习,帮助他。此外,通过建立一些制度性的监督他的制度,让他灵活学习,老老实实每一天,踏踏实实学知识,扎扎实实求进步。

通过加强与孙毅的沟通,选取合适的时机,苦口婆心地与他讲成功人士的故事,介绍一些刻苦学习的典型例子,经过对其进行耐心的的教导,使其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有所改善,基本能及时完成作业。为了从长计议,对他进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通过和他谈心,知道他大学后要成为一名管理型的厂长经理,经过循循善诱,使他懂得了要收获就得付出,“腊梅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他也明确光有想法,没有行动是不行的,一定要做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表现在实际中就是要在学习上自觉及时地完成各种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教以来,与他约定每天一早自觉地给老师检查作业,他基本上能及时完成作业。经过教育,他改变了上课老是做小动作的恶习。老师在课堂上也有意让他回答一些适于他回答的问题,以督促他自觉地进行听课,有时故意地走到他旁边,提醒他注意听讲。

五、以诚心争取信心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当然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便工作中得到家长的配合。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味的要求家长这样或者那样,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争取家长的力量,和家长一起教育好孩子。针对他的心理、行为及时和他父母商讨,共商对症下药的良方,彻底改善他的学习方法,形成合力把他的儿子教育好,争取有可喜的进步。

现在的他,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他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应用题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影响解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他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关注和耐心的关怀。让爱心在帮扶中传递到最后。学期结束了,德育工作还要继续,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

以上是我个人本学年德育导师工作的总结,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点点滴滴!今后我将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

篇2: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林莹

这个学期我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的,它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从班主任工作中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今年九月,刚接触(5)班时,就从其班主任老师口中得知,该班有一位在小学时就已小有名气的学生----陈明。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品学兼优,而是在小学时已是“劣迹斑斑”——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上课;课后大声喧哗,影响同学休息;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除了他几个“哥儿们”,和其他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是屡教不改;而且还经常与一些不良青少年为伍,行为习惯相当差。

我想,所谓的差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我想到他的家庭了解情况。去了之后才知道,他的父母原来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缺人管教。难得回家一趟,父母看他学习不上进,又有要变坏的苗头,恨铁不成钢,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特别是他的爸爸对他非打即骂。都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半大小伙子了,所以虽然他有时很怕他爸爸,但是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对他爸爸也非常反感。所以我觉得导致他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接着,我又接连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另外,对于他在中午放学后的去向,我也作了细心观察,发现他行为偏差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学校以外的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和一些不良青少年的过多接触,受到他们的鼓动影响,容易出格而违反校规校纪。

经过努力和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小有名气的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在外经商的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了解他的想法,管制他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他妈妈还专门留在家里照顾他。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动向,给与他各方面的关心,鼓励。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以诚心赢得他的信任

为了获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他的态度极为冷淡,对我爱理不理。次数多了,他的态度开始缓和下来,流出了委屈的泪水。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他对老师不再仇视,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开始愿意和老师说说心里话,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

2、以爱心抚慰他的心灵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我们导师应该有职责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时刻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各科的课代表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完成作业;生活上,担心他再去找原来的“哥们儿”,我让同班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一起上学,放学陪他一起回家;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回答;在平时活动中,发挥他爱唱歌爱表演方面的优势,让他尽情表现,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样,在让他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3、以关心激发他的热情

在一次和他的谈话中,他告诉我,想去考警校,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他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提醒他现在应该把握时机,改变陋习,埋头读书,争取实现当警察的理想。接着我又帮他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他任课老师也纷纷给他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很快,他上课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相关文章:

以心换心以爱博爱07-25

以心换心春风化雨07-25

以诚对诚以心换心07-23

原创文章以心换心07-23

浅谈“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的育人方式09-11

用心去做德育案例06-09

用心感受用心服务07-25

用心做人用心做事07-26

用心去爱用心去感受09-06

用心交流05-14

上一篇:薪酬管理论文3000字下一篇:搞笑演讲稿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