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24-05-22

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共12篇)

篇1: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周星期三我校组织了本学年秋季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五年级整体情况不是很乐观。在考试中没有出现违纪现象。本班应参加考试人数为23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23人。平均分92.83分,合格率为47.83%。

二、试卷分析:

(一)、口语交际我能行。由于语文园地有过深入地讲解,整道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对,只有少数学生错。

(二)、基础知识。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检测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掌握情况。该题大多数学生做得很好,失分现象不严重

(三)、积累运用。主要考察日积月累的积累运用。这一题由于都是课外积累,有一部分粗心的学生容易丢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因为都是课文原文,失分率不大。

(五)、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考察的是课文中需要重点理解和背诵的句子,由于时间紧,课下没有过多的复习,一部分学生有理解不全面以至于丢分。

(六)、阅读理解。

课外阅读,学生失分现象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读题而理解不透彻。以后要在课文理解方面多加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七)、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是写你读书的故事。这次习作的要求并不高,学生明白题意,不难下笔,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读书的经历来写。考查了学生平时是否有养成认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是否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内容是否具体,是否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大部分学生能符合题意,能具体地写出自己读书的故事,能够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有几个学生没能按要求(包括:题目、内容)写作文,导致大量失分。

三、今后教学中的教学建议

在今后语文教学中,我要以学生的学习优势作为起点,不断改革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平时的课堂教学坚持“务本、简单、扎实、有效”,努力做到“向40分钟要效益”。学生必须识记的,应该积累的,都应在课堂上进行,不能再拖到课外,以至于无从落实,造成遗憾。

2、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将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有效德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喜人的成绩。

3、时时刻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平时的小事抓起。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语文老师平时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做好每一次作业,只有平时严格要求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养成。才能在今后质量检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16年11月

篇2: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及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十一道大题,总分为100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形近字组词、补充音节、我会查字典、写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古诗和课文段落填空、根据短文回答问题、看图写话。我班的平均分为89.50分,班中有20人90分以上,合格分数89,合格人数21,合格率 61.76%,综合得分70.09。

第一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分值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书写情况。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写错字的。

第二题,补充音节,分值7分。邻居的邻和勤劳的勤是前鼻音,一部分学生写成后鼻音。第四题,按要求写词语,写带有反义词的词语,这样的题平时没练,出错的比较多。第五题,我会查字典,分值12分。这道题目几乎全对,有个别学生把“简”误认为“筒”。把词组错了。

第六题、第七题,分值分别为4、6、分,这2大题学生的准确率很高,包括几个低分的孩子,基本上也都是对的,除了张家赫和杨瑞轩古诗没写对,其他同学做的很好。

第八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分值19分,第九题照样子写句子,分值6分。学生做的都挺好,只是有几个学生有“刺,降”没写对。

第十题,阅读题。其实都没有难度,找出梅花鹿聪明的句子,一半学生只找了一句,扣了分。第十一题、写话。有6个孩子由于字体潦草、内容不详实,扣3-4分,有3为学生写得字体潦草,内容随意,扣了5-7分,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指导、训练。

二、整体分析

这份题目知识面广,难易程度适中,如果孩子们能多一份认真,成绩应该更出色,仅仅第二、三、四题,属于基础方面的题目,就有三十余人因为马虎出错,这样的失分非常可惜,究其原因,学生的做题习惯有待于提高,在以后的时间里应该从习惯抓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做题效率。另外有5个孩子的字体潦草,需要以后加强练字。

三、补救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

2、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考试基础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掌握的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且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在以后的教学和复习中要采用分散和集中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积累名言,谚语,成语,背诵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首先就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内容,先口述再动笔,尽量地把语言写通顺。

总之,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成绩中去分析发生在成绩背后的故事,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期待在之后的日子里,孩子们能取长补短,与“认真”、“勤奋”交上朋友。

篇3: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总体分析

本次期中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中,没有多大难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试题有五大题;试题活,体现在第三、五题,既检查了学生应变的能力,又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写作能力。本次考试总有20人参加,平均分为71分,及格人数有15人,及格率为75%,优秀人数是12人,优秀率为60%,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为23分,就其成绩来看相当不乐观,进行如下分析:

二.试卷分析

第一题是“我是小小书法家。”此题考察学生写书的规范、拼音拼读的能力,这一题的分值也是占总分的26%,这个内容从学生的答案上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不错,但对有的特殊字部分掌握的不太牢固。如:“式”字的书写,可大部分同学认为第二笔是斜钩,导致了这一题失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题是“我是识字小能手。”第一部分是“我的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找出规律,少数同学由于认读基础差,上课时没认真记,导致字不会写,今后要加强练习,鼓励他们多读,多记。第二部分是“我会查字典”,大多数学生掌握了用部首查字法和用音序查字法的方法,这部分完成较好。第三部分是“给多音字注音组词”,对“杆”字出现错误较多。第四部分是“选词填空”,根据意思对号入座,这部分完成较好,学生都理解“滋润”、“荆棘”、“碉堡”、“朦胧”的意思。

第三题是“我是小小收藏家。”这一题的总分是26分,从卷面的得分情况看,第一部分“把词语补充完整”本班掌握较好,说明平时语文基础较扎实。第二部分是“按要求写句子”,这一部分锻炼说话能力,学生掌握不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三部分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这部分丢分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出错,看来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较好。

第四题是“我是阅读小能手。”此题是学生的弱点,大量学生在此题大量丢分。第一部分是“课内阅读”,让找出写晴天和雨天时日月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的一组反义词,学生没有按要求填空。第二部分是“课外阅读”,最后一小题,问学生读完短文,你想对文中的这位小朋友说些什么。这一块这我班学生的弱点,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用合适的词来写句子。

第五题是“我能看图写话。这一题的分值占总分的百分之八,平时有些学

生喜爱看书和写话,这部分有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六以上,有那么极个别的学生思想有惰性,不愿动脑筋,不肯动手写。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在期末测试中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

5.阅读题是我们班孩子的障碍题,他们没好好读题,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因而失分较多,影响整体的成绩。

6.写话题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错别字,无话可写,没写完整都造成失分的原因。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阅读及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与家长联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学生的学习。

5.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6、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弥补不足,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

赵磊

篇4: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中心小学对六个年级的语文都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对半个学期的教学进行回头望。现将我所教学的条谈小学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命题意图与课标的对比分析

本次测试卷与以往一样,也是从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所有试题,体现了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理解、重运用、重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拼写词语,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这一题,既检查了学生汉语拼音、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又检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还有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正确读音、成语、诗句、修辞手法等的积累运用方面的检测等,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能通过日常的学习,夯实语言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发展语言能力,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本次检测中,试卷中努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精神,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例如第四题,所考核的不仅仅是课文的有关内容,而且强调了综合性地运用有关材料,从课内到课外,有积累,又有拓展延伸。

另外,试卷中阅读和习作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课文内容填空和课外阅读能够紧紧围绕所学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进行词语、句子、文学常识、概括大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等内容的考核。课外阅读能根据四年级学生实际,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描写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核。

本次习作只设置了一个以“爱”为主题的题目供学生自己结合实际去选择,题目范围较小,但选材范围很大。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写自己成长中所获得的爱等等,只要事件写得清楚、具体、有真情实感即可。因此,大多数学生写起来没有跑题现象。

总之,从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我班参考27位学生。其中90分以上有 人,不及格学生有4人。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在我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整体上看,我班学生的书写还不够规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指导。

2、学生学习呆板,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内容较为熟知,但是自主思考能力不足,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题正确率不高。

3、基础字词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了巩固,学生在当堂学习中就没有消灭错别字,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遗忘更严重,回生现象多。主要表现为书写中错别字多。词语教学只注重识记,忽视了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也很少进行运用,导致了学生会写不会用。

4、语文知识教学中规则讲解多但实践运用少,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难以在语文实践中正确运用。比如修辞手法等,学生能说出方法却不会正确判断和运用于写作。

5、阅读教学关注结论多,注重教给学生“是什么”,忽视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促进学生的思考,即“怎么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阅读中不会抓要点,思维不灵活,回答问题片面甚至完全脱离文本答题。

6.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书写不够工整、审题不够细心,反映出学生对于学习的浮躁心态。学生对平时的学习方法不留心以及学生学习心态很浮躁,教学中对这一方面的引导不足。学生的思维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有一部分孩子思维很懒惰、很被动,要“逼”着进入思考,深入思考,这也是今后应该注意的方面。

三、今后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重视写字教学,提高书写质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有效指导,倡导“提笔即是练字时”,把写字的指导落实在日常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营造浓厚的练字氛围,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争取写得一手好字。

2、加强阅读指导,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多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将“促进学生思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抓住要点,学会根据文本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把书香进校园活动扎扎实实的加以落实。依据学生需要和教材的内容制定学生课外阅读计划,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充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怎样阅读,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殿堂。

3、加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练习,利用造句、口语交际、小练笔、作文等多种途径进行词语的运用,结合阅读教学增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加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写作方法的训练,注重作文讲评,推敲用词写句,力求简洁、准确基础上的具体和生动。挖掘课内外资源,把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篇5: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23人。满分50分。平均分为34.04分。合格分32分,合格人数16人,占全班人数的69.57%,整体看本次考试成绩一般。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本套试题共分为六个大题。

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本大题有10个小题20空,题并不难,主要是考学生的记忆,其中1小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写的不完整,有些学生把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弄混了,平时要抓紧差生的背诵,注意相似问题的区分。

第二题,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期中第2小题学生错误较多,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不够全面。

第三题,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只要学生平时注意记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多数学生答题较好,失分较少。

第四题,连线题,是把植物生长的环境、特点、和生长的环境用线连起来。部分学生连的不够好,出现错误。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记忆。

第五题,填一填。学生对这种题型没有见过,很多学生不明白题意,错误较多。第六题,简答题,共3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用平时学的知识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答题基本正确,但语言的表达不够好,有些学生答的不够全面,以后要加强答题全面严谨方面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平时在讲课时,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2、抓住双基,抓住教材重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平时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答题完整,格式要正确。4注意对相似、容易混淆问题的区分。

2016年11月

2016—2017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玉泉岭矿学校

杨计霞

一、总体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23人。满分50分。优秀20人,占全班人数的80%,良好23人,占全班人数的92%,及格人数24人,占全班人数的96%,平均分为43.08分。整体看本次考试成绩不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本套试题共分为五个大题。

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本大题有10个小题21空,题并不难,主要是考学生的记忆,其中1小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写的不完整,平时要抓紧差生的背诵,注意学生的错别字。

第二题,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学生错误较少,是对所学知识掌握的较好。

第三题,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只要学生平时注意记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多数学生答题较好,失分较少。

第四题,连线题,是把植物生长的环境、特点、和生长的环境用线连起来。部分学生连的不够好,出现错误。主要是对一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不了解。

第五题,简答题,2个小题,共7分。1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食物链的掌握怎样,学生掌握的较好。2题是用平时学的知识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答题基本正确,但语言的表达不够好,有些学生答的不够全面,以后要加强答题全面严谨方面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抓住双基,抓住教材重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平时在讲课时,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平时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答题完整,格式要正确。

篇6: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及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65人参加考试,33人及格,及格率53.5%,平均60.2分。从这个情况看来,并不是很理想。

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词汇的掌握情况。词汇主要以三会,认读标准 为主,试卷题目难度适中,基本能反映出学生英语掌握的真实水平。试卷题型丰富,考查点全面,既注重了基础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拓展。

由于三年级同学初学英语,因此此次期中成绩比高年级同学考试平均分稍低一点。部分学生给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欣喜,但也有个别同学的成绩让我十分忧心。此次虽然试卷简单,但部分学生粗心大意、审题不清,丢了不该丢的分。个别学 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有了良好的考试状态。其实此次考试令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适时地表扬学生真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 作用。平时对他们的鼓励和提醒帮助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平时多读,学生认真读课文、读句子的效果也挺不错的。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在考试时还是有些粗心,审题不认真。个别问题无法对号入座,产生混淆,以致失分过多。

2、从卷面成绩看:我们的英语教学发展不均衡,有学 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问题,需要因材施教。切实关注学困生,缩小两极分化。从学生答卷看:教师平时应加强对学生

应试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对学困生。究其原因无非两 点:①是家长重视不够。由于大多数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监 督孩子学习,导致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②是学生基础太 差。由于部分学生是从农村转学过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导致基础太差。

3、字母题学生掌握的很好,得满分的学生也较多,只有王星和王建昭两名同学审题不清,导致卷面丢失12分。

三、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1、抓牢单词与课本对话的内容;加强学生听、说能力 的训练,提高认读能力;强化听力和口语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让每个学生在理解新课知识基本上更好地掌握新知 识;加强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 教会学生一些做题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认真检查的习惯。、在教学中应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改 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4、争取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提高他们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 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养成对英语的“需要”习惯;加强时间的投入(每天早晨必读英语,只要

篇7: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表格的相应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亵渎(xiè)玄奘(zànɡ)恹恹(yàn)虬枝(qiú)

B.翌日(yì)楠木(lán)宽宥(yòu)芥蒂(dì)

C.摒弃(bìnɡ)嫉妒(jí)啁啾(jiū)毋宁(nìnɡ)

D.迸溅(bènɡ)胸襟(jīnɡ)迥异(jiǒnɡ)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有关单位在此次质量大检查之后,务必健全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工作。

B.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没有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会把工作干好的。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有仙则名(出名)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虽然)板印书籍(用雕版)

B.旋刻之(随即)尝贻余核舟一(曾经)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

C.则以纸帖之(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转折)启窗而观(表顺承)

D.何陋之有(的)唐人尚未盛为之(指“板印书籍”)蒻篷覆之(指代船舱)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篇8:四年级第二学期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qū fú shuāijié zhànlán bēngkùi

()()()()

tānlán chōngpèi pú fú sāorǎo

()()()()

(二)选词填空。

灵敏 敏捷

1.猴子身材瘦小,所以动作很()。

2.骆驼的嗅觉很(),所以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

果断 果然 武断

1.王刚说话很随便,总是()地下结论。

2.船长()地命令儿子跳到水里。

3.天气预报今天有雪,()到黄昏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就洒满了大地。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色彩()的节日()的话()的太阳

()的沙漠()的印象()的生活()的观察

(四)妙语连珠,并选其中两个词语造句。

良()美()无()于()山()地()()旗()鼓

小心()情同()心()如()居()思()。

(五)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用以下关联词造句

虽然……但是……。

与其……不如……。

即使……也……。

2.彩灯喷泉把儿童乐园装点得像仙境一样。(改为“被字句”)。

3.你难道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改为陈述句)。

4.细雨滋润着禾苗。(扩句)。

(六)精彩回放室。

1.太阳花 地享受阳光,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

2.《江畔独步寻花》一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两句是直接写花的。

3.学习了《欲速则不达》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 道理。

4.羁鸟恋旧林。

5.写出描写道路的句子。

二、口语交际展示台。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我国也不例外。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个节日,写写你对其的看法。

三、阅读精品屋。

贝壳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虽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一圈复杂的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意思不够呢?

比其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做到的事情做的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1.填空。

(1)“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指();“居所”指()。

(2)“卑微”的近义词是();“脆弱”的反义词是()。

2.文中是怎样描写这枚小贝壳的?读后你想到什么?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笔下生花。

篇9: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

rú guó shān cūn shí jiān yún duǒ huó dng

()()()()()

tái jiē péng yǒu zhng tián nóng mín hē shuǐ

()()()()()

二、部首变换小魔术。

例:种——(禾)+()=(钟)(时 钟)

话——()+()=()()

团——()+()=()()

红——()+()=()()

跟——()+()=()()

刻——()+()=()()

苗——()+()=()()

芬——()+()=()()

三、比一比组词。

欢()昨()起()真()

吹()作()赶()直()

份()村()去()路()

粉()材()丢()跑()

四、选字填空。

让 认 欢 吹 件 许 午 牛 气 汽

()字()快 一()中()天()

()路 电()风()多 放()()车

五、填上适当的词。

(1)量词(2)动词

一()汗 一()画()积木()广播

一()米 一()办法()皮筋()办法

一()山 一()小母鸡()招呼()汽车

一()楼 一()毛衣()笑话()游戏

六、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词造句,至少3个。

帮助 认真 发现 简单 非常 办法 伙伴 重要

篇10: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在考卷上作答无效;

3、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准折叠。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xīn ( ),景色优美tián( )静,令人心旷神怡。极目远tiào( ),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雕塑fēng( )姿多态,美不胜收。中/华-资*源%库

别具匠xīn ( ) tián( )静 极目远tiào( ) fēng( )姿多态

2.下面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1628年8月10日,“瓦萨”号开始它的处女航,人们从四面八方疯拥而至,都想来见证这艘历史三年才峻工的战船扬帆启航。除了火力,这艘战舰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同于其他战舰,船体装饰得金璧辉煌,船楼上雕刻着象征勇敢和力量的图案……

3.默写古诗文、现代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万籁此俱寂, 。(常建《 》)

②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读之竟日……(《赵普》)

③钟子期曰:“善哉! !”(《列子》一则)

④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童

年的朋友》)

⑤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 。(《一面》)

⑥……高大的皂荚树,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西游记》名著推荐与

阅读(5分)

这一番斗,比前果更不同。你看他: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没输赢,无反复,翻波淘浪不和睦。这个怒气怎含容?那个伤心难忍辱。钯来杖架逞英雄,水滚流沙能恶毒。气昂昂,劳碌碌,多因三藏朝西域。钉钯老大凶,宝杖十分熟。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1分)

(2)从打斗的两人中任选一个人物,写出你熟悉的另外一个故事。(2分)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

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B.《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

C.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

D.《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旎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5.不断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昔日清澈的水中漂浮着杂物……为此,学校组织小记者开展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小记者,遇到了一位在河边晨练的老人,你想去采访他,你会怎么提问?(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诗歌,回答第6-8题:(6分)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6.本诗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盎然春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目的?(2分)

7.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2分)

8.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

描写

春天的诗句。(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第9-13题:(16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②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③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④之,曰:‘必以人祠⑤,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无异于虎狼⑥!”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⑤祠:祭祀。⑥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②普明日复奏其人( )

③必以人祠,乃雨( ) ④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 )

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跪而拾之以归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寡人将自当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卒用其人 卒逢暴雨

D.未有其比 其两膝相比者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②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2.从甲文赵普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乙文公孙袭给梁君讲景公的故事,他的目的是告诉梁君 。(均用原文回答)(2分)

13.赵普和公孙袭的劝说都成功了,但两人所用的方式不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人所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14-17题。(9分)

书斋凝石

①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②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一“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③书斋有三大特点。

④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甲】

⑤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乙】

⑥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静,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丙】

⑦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⑧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14.阅读文章,回答我国书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怎样的时期?(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请在第④段的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中心句。(2分)

17.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放在【甲】、【乙】、【丙】中的哪一处?(2分)

“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对月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8-22题:(13分)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耄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裸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

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

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18.这是一篇写自己初中老师的文章。有人认为文章题目可以改成“我的老师”,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2分)

19.文章详细地写了我读初一时在一个酷暑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后来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结合全文分析有什么作用?(2分)

20.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2分)

21.说说你对“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22.文章作者最后写道“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在阎连科的眼中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魏巍又为什么对自己的老师有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文章作分析。(4分)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有没有这样一首歌,长留在你的心底,在你开心时响起,在你烦恼时响起,在你得意时亦响起?有没有这样一首歌,回荡在你耳旁,轻轻唤醒你沉睡的心灵,让你想起一个人、一段往事、一段时光,唤醒你美好的记忆?

请以“有一首歌长留心间’,为题,写一篇

篇11: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通考科学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填空、判断、选择、问答、说明分析、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内容涵盖范围广泛,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总体上来说,本试题对于考核学生一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科学、合理、全面的。

二、试题得分分析: 1.填空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失分在3分左右,说明知识点掌握情况不错。

2.判断题

本题失分在2分左右,失分较多的是第2、5小题,尤其是第2小题“蘑菇、蚯蚓和屎壳郎都是食物链中的分解者”,正确答案应该是“对”,但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从这道题上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其它易错题情况基本相同。

3.选择题

本题失分较少,主要考的都是基础知识的应用,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了失分。

4.简答题

本题失分在4分左右。学生基本能完成,但答案不完整、不具体,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差,语句不通顺,错字别字较多。

5、分析说明题

本题失分在2分左右,原因之一可能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因此根本上就不会做;二是教学中讲解时,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但不会主动去问。

三、学生知识面不够,不具有发散形思维。

6.实验题

本题失分在5分左右,原因是学生平时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便出现了一根粉笔讲实验,黑板上做实验,学生听实验、背结论,忽略了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通过实验观察事物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或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因而动手实践仍是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

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由于接班时间比较短,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因为经验不足,授课时忽略了一些教科书上的一些要点,在复习时,学生积累不够。3.教学中只重视课本知识,不注重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4.教师对拓展题的教学训练不够。

四、学生知识能力现状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对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方式还没有灵活掌握,脱离生活,有的同学缺乏观察的习惯,以至于生活经验很少,所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感觉很抽象。

2.在简答题中因学生不会写正确的字而造成的失分较多。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能背下来,由于不会写字,造成错误较多,丢分不少。

3.学生平时眼高手低,不用心背,时常有错别字。另外学生书写习惯差,从学生答题的卷面上分析,书写不够美观,字迹潦草。

五、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作为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随时给自己的大脑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篇12:2016-2017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何 昶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学科考试时间为6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非选择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基础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5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1)班平均分45.29,优秀率8.3%,及格率为29.17%;七年(2)班平均分41.04,优秀率3.7%,及格率为14.81%;七年级(3)班平均分51.92,优秀率4%,及格率48% ;七年级(4)班平均分47.93,优秀率3.7%,及格率37.04%;七年级(5)班平均分49.7,优秀率0%,及格率25.93%。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学生存在的盲点、易错点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锦衣卫”写成“棉衣卫”,把“西洋”写成“南洋”等等。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秦国”写成“秦朝”,把“西汉”写成“东汉”。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尤其是历史教科书中正文(黑体字)部分。

四、年级总分前50名情况分析及相关措施

年级总分前50名的学生中,其历史学科的期中考成绩分化情况也略微明显。我把他们分为以下几类进行分析:

第一类(60分以下):胡辛萍、何燕平、雷湖东、李思莹、关晓桐、郑鑫、涂艳雯、刘付鹏、余材坚、张正、何伟玲、欧阳修龙、邓海林、吴贤明、阳慧珍、葛华娟、周书晴等。这几位同学的总分已达到前50名,可见该科分数是严重拉低了他们期中考试成绩的总体水平。作为一门在初三升中考试必考并且要计入总分的科目,如果从初一就开始不及格,势必明显影响他们在升中考的表现,甚至阻碍他们考上高中。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引导他们切勿从初一就丢掉学习历史学科的信心,回归平时课堂,使他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抓住每一节课的主干知识。

第二类(60—79分):曹小媛、何俊源、侯嘉俊、罗颖、罗晓彤、杨小雨、胡玉霞、潘婷婷、郑婷婷、朱紫珍、叶婕妤、刘旭婷、刘雪晶、叶贵嫦、何鑫龙、郑婷婷、黄家标、郑新芳、吴燕明、朱萌、刘世友、钟嘉豪、李文凯、陈雨彬、等。上述同学该科成绩既没有拖他们总分的后腿,但也没有起到拉高分数的作用。作为全级前50名的同学,应该为以后升中考着想,尽量使历史这种小科目起到拉高分数的作用。因此,下一阶段,针对这些同学,除了要完成每节课的基本要求外,我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复习、整合前面所学课程知识的能力。因为,学历史要学三年,最怕就是“边学边忘”,所以加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也是为日后做准备。

第三类(80—100分):苏丹敏、舒童、冯伟健、谢豪、曾湘粤等。上述同学该科成绩比较优秀,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仍要注意引导他们不放松学习历史的劲头,力求把现在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下去。

五、下一段教学工作的思路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1、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优秀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差生,不如抓好1个优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注意缩小各班之间的差距。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小学创建“文明”学校实施方案下一篇:办公室业务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