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作文

2024-05-23

经典诵读作文(精选14篇)

篇1:经典诵读作文

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作文

经典可以流芳百世,经典可以名垂千史,经典可以引人深思,经典可以使人懂得许多道理。

在古今中外众多经典文学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经典文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体会作者情感,了解当时背景。经典文学更重要的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洗理。

诵读经典,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忘掉不愉快的事。杜甫的《绝句》中第三首最为出名,“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读完顿时使人感觉轻松愉快,忘记了心中的烦恼。

诵读经典,可以使人拥有豁达的`心胸,积极进取的胸怀,远大的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著名作家杜甫写的《望岳》,短短一小句就顿时使人心潮澎湃,眼前彷佛是高大雄伟的泰山,泰山的巍然高耸,更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诗人的这种情怀也同时带给了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也要带着这种“舌我其谁“的态度,不能过分的谦虚和胆怯。

诵读经典,可以使人理解古人的爱国情怀,大智大勇及知错就改的精神。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写过一篇《满江红》,词中表现了岳飞的大智大勇,面对统治者的昏庸;面对周围贪婪,想陷害他的小人,他依然保持自我,不与别人同流合污,一心只想为国效力。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十分可贵。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廉颇蔺相如传》。文中的蔺相如虽然出身卑微,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闯出了一片天。从他身上我们还能体会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廉颇是赵国大将,驰骋沙场多年,虽然和蔺相如之间有些摩擦,但得知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之后,廉颇也十分惭愧。“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这就是著名的“负荆请罪”,蔺相如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低头想想自己,是否也是以自己利益在前集体利益在后,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放在今天也同样应受到赞誉。

诵读经典,品味经典。我们要以经典中汲取正能量,让经典文学继续传承下去。

篇2:经典诵读作文

比赛一开始,我就看到了台上的三个小主持人,她们的声音非常动听,都穿着漂亮的裙子。其中一个是我的同班同学,她曾多次获得诵读比赛一等奖。在诵读比赛开始之前,校长做了一番关于此次比赛的重要讲话。接着举行升旗仪式,全体起立,少先队员行队礼,雄壮的国歌响起。我的心中不禁激动起来,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的革命先辈,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升旗仪式结束之后,诵读比赛正式开始。一至六年级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我们五年级有一个朗诵节目和一个合唱节目,他们分别是《少年中国说》和《团结就是力量》。表演开始了,我们都在努力的朗诵着,朗诵的最后,我们向全校的所有师生行了一个标准的队礼,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合唱比赛时,我们没有像其他班那样使用话筒,但是声音依然能让全校的所有师生听清。合唱结束后,我们整齐的下场,台下又是一片掌声。整场比赛,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

篇3:经典诵读与高中作文教学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阅读面过窄,阅读量太小,使学生作文时语言粗糙、干瘪。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当下的高中学生迫于强大的升学压力与繁重的学习任务,即使新课程标准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使有与必修教材配套的选修读本,学生也往往敷衍了事。(二)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问题。一些学生课上课下,彻夜不眠、如饥似渴阅读的要么是滥造类小说,要么是卡通漫画书,更有八卦娱乐杂志与报刊。(三)内心缺少写作愿望使学生作文思路混乱,表意含混不清。很少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写作,作文往往是例行公事,或是各处摘抄拼凑,或是胡编一通,或者干脆不写。作文教学的处境甚为艰难,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经典诵读和高中作文教学结合,打造健康作文生态环境

针对学生作文现状,我在教学中试着将诵读经典与高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打造良好的写作生态环境,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高中语文教材本身大部分内容是国学经典中的美文,包含了从韵文、诗歌到散文的各种文体。内容包括了四书五经,历代名篇等经典文章,涉及历史变迁,世情百态、哲人先贤,骚人墨客。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修养,从而积淀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了学生作文时言之无物的难题。

此外,诵读教学本就是我国传统经典学习法,《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言、语”;孔子要求其弟子要“诵诗三百”,而新课程教材设置模块二表达交流部分,也有“口语交际”板块,专门在诵读方面有具体要求。故而将诵读经典与作文教学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还能为其作文提供健康的作文环境、丰富的作文素材以及经典的作文范本。

二、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坚持从韵文到散文,落实“赏、思、诵”三个环节

黎锦熙先生认为诵读必然要经过“耳治”“目治”“口治”最后到“手治”的阶段,也就是说要想作文“得心应手”,必须先诵读大量的模范文章,使之“声入通心”,建立起标准的语言模式,这样文章也就写得好了。

我在教学中选择内容经典,篇幅较短,诵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材料,比如必修一中的《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雨巷》等这样的经典诗词,采用配乐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先感觉纯美的诗境,升华情感,进入诗境之中,并带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再模仿诵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不抹煞学生的个性化诵读,可以选择学生示范诵读,为了激发更多不愿张口,不敢张口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群体诵读。这一教学要注意:随着诵读教学的深入,要不断改变范读方式,可以采用点名器,随机抽取学生范读,避免诵读教学成为个别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以经典诵读为依托进行文章写作指导

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一个整体,如果脱离文本单纯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只是空洞的说教。古人之所以能“下笔如有神”,是因为大量诵读经典。国学经典的名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材料剪裁、语言风格上都有写作的示范性作用。我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从而自觉建立文章的“骨架血肉”意识。如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我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用了大量篇幅写秦之崛起,却只用几十字写秦灭亡,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其好处在哪里?”设置此问是想让学生体会作文结构安排要注意以中心为宗,详略得当。并在结束时总结: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以中心论点为本,剪裁论据,这样文章才会有层次,否则文章就会没有条理,文脉不清。除此以外,在诵读经典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整体评价经典诗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从而形成理想的写作境界,再指导学生从模仿开始,借鉴经典的语言,试着把这些精妙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寻门而入”,一番修炼后“破门而出”。

篇4:经典诵读与高中作文教学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阅读面过窄,阅读量太小,使学生作文时语言粗糙、干瘪。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当下的高中学生迫于强大的升学压力与繁重的学习任务,即使新课程标准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使有与必修教材配套的选修读本,学生也往往敷衍了事。(二)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问题。一些学生课上课下,彻夜不眠、如饥似渴阅读的要么是滥造类小说,要么是卡通漫画书,更有八卦娱乐杂志与报刊。(三)内心缺少写作愿望使学生作文思路混乱,表意含混不清。很少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写作,作文往往是例行公事,或是各处摘抄拼凑,或是胡编一通,或者干脆不写。作文教学的处境甚为艰难,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经典诵读和高中作文教学结合,打造健康作文生态环境

针对学生作文现状,我在教学中试着将诵读经典与高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打造良好的写作生态环境,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高中语文教材本身大部分内容是国学经典中的美文,包含了从韵文、诗歌到散文的各种文体。内容包括了四书五经,历代名篇等经典文章,涉及历史变迁,世情百态、哲人先贤,骚人墨客。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修养,从而积淀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了学生作文时言之无物的难题。

此外,诵读教学本就是我国传统经典学习法,《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言、语”;孔子要求其弟子要“诵诗三百”,而新课程教材设置模块二表达交流部分,也有“口语交际”板块,专门在诵读方面有具体要求。故而将诵读经典与作文教学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还能为其作文提供健康的作文环境、丰富的作文素材以及经典的作文范本。

二、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坚持从韵文到散文,落实“赏、思、诵”三个环节

黎锦熙先生认为诵读必然要经过“耳治”“目治”“口治”最后到“手治”的阶段,也就是说要想作文“得心应手”,必须先诵读大量的模范文章,使之“声入通心”,建立起标准的语言模式,这样文章也就写得好了。

我在教学中选择内容经典,篇幅较短,诵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材料,比如必修一中的《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雨巷》等这样的经典诗词,采用配乐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先感觉纯美的诗境,升华情感,进入诗境之中,并带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再模仿诵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不抹煞学生的个性化诵读,可以选择学生示范诵读,为了激发更多不愿张口,不敢张口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群体诵读。这一教学要注意:随着诵读教学的深入,要不断改变范读方式,可以采用点名器,随机抽取学生范读,避免诵读教学成为个别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以经典诵读为依托进行文章写作指导

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一个整体,如果脱离文本单纯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只是空洞的说教。古人之所以能“下笔如有神”,是因为大量诵读经典。国学经典的名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材料剪裁、语言风格上都有写作的示范性作用。我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从而自觉建立文章的“骨架血肉”意识。如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我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用了大量篇幅写秦之崛起,却只用几十字写秦灭亡,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其好处在哪里?”设置此问是想让学生体会作文结构安排要注意以中心为宗,详略得当。并在结束时总结: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以中心论点为本,剪裁论据,这样文章才会有层次,否则文章就会没有条理,文脉不清。除此以外,在诵读经典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整体评价经典诗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从而形成理想的写作境界,再指导学生从模仿开始,借鉴经典的语言,试着把这些精妙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寻门而入”,一番修炼后“破门而出”。

国学经典记载着我国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通过加强对其的诵读教学,既能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窘境,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篇5: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学习国学经典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总而言之,在古文经典中,古圣先贤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传承给我们,我们颂读《经典》,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诵读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绚丽的奇葩,他的无穷魅力值得我们长久而深入的探究。

篇6:经典诵读作文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我们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东营明德小学长期开展“读书伴我行”活动,学校利用了黑板,诗文,诗画,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有诗园,内容都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材料,还有手抄报等等。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

篇7:诵读经典作文

原来这儿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七个评委正襟危坐。突然,舞台上的灯亮了,两位小主持人迈着优雅的步子,自信地走上舞台,给我们介绍了来自景德镇各学校的评委,并进行了精彩的献辞。

表演开始了,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三三班,他们将要表演的节目是《明日歌》。他们的诵读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富有感情。听了他们的诵读,我暗暗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今天的事今天做完,决不留到明天。

接着上场的是四三班,他们带来的是《少年中国说》,我一边听他们诵读,一边看着屏幕上的画面――一个个战士在血泊中倒下,但又有无数个战士挺身而出......最后,在画面中飞起了许多和平鸽。洁白的鸽子在蔚蓝的天空下展翅飞翔。看着这唯美的画面,听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我心潮澎湃:今天,我们的祖国如此强大,是无数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能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是多么幸福啊!

精彩的诵读节目一个接一个,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我们诵读的题目是《南方,我的湿地我的诗》。我们按照姚老师平时的训练要求,配合默契:读到高处群情激昂,仿佛山岩跌宕;读到低处委婉动听,仿佛淙淙的泉水,弹着琴弦,诗意地流向远方。我们诵读完毕,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面带微笑从容地走下舞台,静静地等待比赛的结果。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评委老师上台公布比赛结果,获得一等奖的有一五班、二四班、三二班、四一班......当听到我们得到了一等奖,全班同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相互击掌庆祝。

篇8:经典诵读作文

一、诵读的前提,激发兴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诗词的由来都是有着一定的背景,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就可以从故事入手,给学生讲清诗词的由来, 这样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把学生带入到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之中。

例如,在教学《小儿垂钓》这首诗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先从课前谈话入手:你们在课余时间钓过鱼吗?你们知道钓鱼需要什么条件吗?对于如今的小学生来说,多数都没有钓鱼的亲身经历, 因此,也就无从谈起。在学生沉默的时候, 教师再以讲故事的口吻说道:“古时候,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他钓鱼的时候,有个过路人向他问路,可是,他只是摆摆手,不说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儿垂钓》,读完以后, 你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不回答别人的问话了,你们想知道吗?在这里,在教师故事的引领下,学生的诵读兴趣被激发,为提高诵读效果奠定了基础。

又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诗时, 作为毛泽东诗词中的一首,这首诗写的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在教学时,我发现班里有个学生读得非常好,抑扬顿挫,声音极有磁性。在教学时,我就让这位学生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在榜样的带领下,其他学生的诵读兴趣也自然被激发起来,他们跟着这位同学低低地、有节奏地读了起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片诵读的浓厚气氛,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

二、诵读的关键,加强指导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要想让学生达到有感情诵读的目标, 教师就要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诵读水平的目标。 对小学生来说,诵读的关键就在于先把古诗词读通、读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感情诵读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由于这首诗中难以读准的生字较多,因此,在诵读之前,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读准字音和诗句内容上,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做好正音工作。比如“宿”“疏疏”“径”“寻”等字教师要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读通句子。如此一来,只有读准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诗,才能为学生的高效诵读奠定基础。

诗词诵读同时也很讲究的就是抑扬顿挫,读出节奏。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为了帮助学生诵读,教师要让学生按照七言诗的停顿要求先划出节奏符号。 “远上 寒山 石径斜,白云 生处 有人家。……”在学生划分出节奏符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跟着这种节拍抑扬顿挫地读,为了使学生的诵读更有感情,教师还可以借助画面,放飞想象,通过摇头晃脑地读、不求甚解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就这样,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跟着节奏走,跟着感觉走,时间长了,学生定会读得越来越入味,越来越有感情。

三、诵读的根本,读出美感

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开展诵读活动的根本是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也就是让学生在诵读过程的体验中获得审美的喜悦以及心灵上的满足。作为入选语文教材的诗词,大都具有画面感和情谊感强的特点,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赏析,品味中感受到语言美呢?我主要引导学生就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品味。 在学生读完全诗以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觉得哪句诗写的美,有学生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写得太好了,有学生认为作者题目《游园不值》中的 “值“字用得好,在语言品味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而且在反复朗读品味中,读出了诗词的美,这种美只沁学生心脾,起到了“诵读有度,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经典诗词常常富于画面感、情境美。 这些画面情境或是浓缩的场景,或是自然的景观,或是简短的故事,就构成了一首精美的诗词。如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 在学生诵读的时候,我特意选择了一段给人以孤寂、凄凉、寒冷的音乐,然后,让学生配乐诵读,当音乐声响起,配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词,学生的头脑中自然浮现出了一幅“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独自在江面上钓鱼”的画面, 这样一来,情景、人、环境气氛,高度合一, 在有感情诵读中,学生仿佛真正走进了诗词深处,走进了作者内心,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岁月。

篇9:经典诵读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关键词】诵读经典;作文教学;作文素养

经常听到语文教师在抱怨,学生怎么就是不会写作文呢,肚中没有素材,有素材的语言表达又不过关,只会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语气中有不少的无奈。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最近几年,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汉学热”“国学热”,各地开始重视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诵读经典活动。学生诵读经典,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让学生诵读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势在必行。因此,去年以来我进行了“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探索,将诵读古诗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古诗词学习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从现代作文看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阅读过许多学生的作文。其间构思精巧,立意高远,语言生动的文章如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的文章词语匮乏,枯燥无味,重复罗嗦,胡编乱造,人云亦云。“早上,我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我看见地上有一个钱包。我捡起钱包,开始做思想斗争……”多么相同的题材!多么幸运的遭遇!更有甚者,恶搞成了一种时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鬼门关”“小时不识月,一个白面团。”内容滑稽,情趣消极,语言荒诞……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大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让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吧!“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多么聪颖机灵!“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多么孝顺谦让!再看当今的孩子们,生活环境更优越,受教育方式更系统,认知水平也更高。同是幼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作文时语言苍白无力、废话连篇?为什么把经典的唐诗改得面目全非?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缺失。

二、从古代作文看

中国古人数千年的学习都很注重朗读与背诵。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了让世界瞩目的大思想家、文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屈原,到现代的大文学家鲁迅,无一不是世界级的大师。他们启蒙学习用的就是最“笨”的方法——朗读与背诵。古之教法有云:“诗从放屁起,文自胡扯来”。自我表达是人类的天性,是一件愉快的事。孔子云:“辞达而已矣。至哉言乎!”现在你的孩子喜欢作文,就让他直摅胸臆,有什么说什么。将来他就有文胆,敢思考,有己见,随着年龄和知识的成长,吐出漂亮的丝来,而且成蛹,天蚕变,翅而飞。假如现在就要求太多,他要必须百般思索才能下笔,甚至想着如何写,才能符合老师家长的心意,则他的慧根,就被无情切断了!

三、从读经典看作文

读经第一,阅读第二。此是生命学问扎实所在,其它皆弄玄虚耳。“教作文”的最完整方法是:第一,从眼前说,是他怎么写,就怎么对,只鼓励,绝不刁难,绝不责备(甚至不必批改,不必纠正)。第二,为将来说,只要一面认真教他“读经”,一面博览群书,期待其“水到渠成”。十几年来,已经给出经验证明:读经的孩子,因为以大量的时间读经,少量时间阅读。虽然一向从不教其作文,但到了中学五六年级,甚至到了初中的年龄,才开放给他写日记,写信,写作文,不消几个星期,即能“下笔千言”,而且“吐属不凡”。所谓“作文技巧”,在他阅读时,都已自己融会了,是不用教的。如果要教,也稍稍指点就可以了。譬如蚕要先吃了许多桑叶,才能吐丝,如果“肚子里”没有先前吞下的“料”,巧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眼看很多从小补习作文的孩子,一时好像“很有办法”,作起文来,起承转合,有模有样,但愈长大,愈不象样,最后只成个“庸才”。而且“庸才”一辈子,何其不幸!而这种人当今天下比比皆是也。

诵读古诗对于提高学生国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它仅仅局限于朗诵和积累层面。古诗词是极其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它不仅蕴涵着传统文化、民族智慧,还饱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感、丰富想象,也体现着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我们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能否借助经典诗词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呢?能否在语文教学中改变诵读经典单纯的“述而不作”,将诵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基于上述思考,我结合学校研究课题,于去年开始了“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研究。

1.开启了心智,情智共融

学生写不好作文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语言的贫乏,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看得课外书不多,词汇量很少。所以我很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平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做一些专题式的板块积累,比如春天来了,让孩子去收集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精彩片段;在写一个人的习作之前,让他们去分块收集描写外貌、动作等方面的片段。而且允许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只要你不是通篇照抄,用得恰当、到位,老师同样认为你的文章很精彩。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条习作的捷径,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经典诗文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发。

2.内化吸收,适时运用

(1)文题借用古诗词,匠心独具。“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便会一见钟情。现在,我班学生学会了借用古诗词名句作为文题,使文题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如习作要求是:写一篇新闻报道。有一位同学就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目,报道了本班一位学习基础原来比较差的同学,如何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班级的佼佼者,从文题中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的写作方向和写作目的,显得简练优美。再如描写母爱的文章,有一位同学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题,中心非常明了。真是妙笔生花,妙不可言。在学生的习作中,他们能把自己诵读的诗句运用进去,作文中会经常出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能力的形成,正是语文素养的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沉淀,必将厚积薄发,它对习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2)文中贯穿古诗词名句,如虎添翼。古诗词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古诗词名句为已所用。本班学生中大多数据同学能将古诗词名句贯穿文中。

(3)结尾引用古诗词,画龙点睛。许多学生在习作中能巧妙地引用古诗词名句来结束全文,利用它富有的哲理加以总结,为文章增色不少,给人以美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靓出了他们习作的风采。

总之,只要孩子们阅读了大量的由汉语言文字构成的中外古今的名著,只要孩子们滚瓜烂熟地背诵下了几百篇汉语言文字的精华篇章,有了这样广读博览的体验,有了宽厚扎实的文化根基,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就好比一个人攀上了群山之巅,他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有了一种开阔的胸襟。这样一种文化素养,再加上适当的训练,我不相信孩子会写不好。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读经典学作文》,2009.4第2期

篇10:诵读经典作文

好想尝一下“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好想唱着校歌,在校园内散步。好想参加他们的暑假大冒险……我已沉醉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了。

读着读着,喜欢上了这个淘气、奇怪的小豆豆。不为别的,只为她的纯真,她的可爱,她的善良。

当许多人,在排斥、质疑这个古古怪怪的孩子时,上天却让她来到了巴学园,开始了她不一样的人生。

不禁为她庆幸,在庆幸之余,我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沉重。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别跟他(她)玩,他(她)是坏孩子,会影响你的。”就连我,多多少少也会对周围的同伴,冠以好坏之分。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同伴,隔三差五被投诉,喜欢恶作剧,欺侮同学,我总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现在想来,真是让我惭愧不已。在小豆豆的眼里,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就连得过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也是小豆豆的好朋友。

其实,我们都是好孩子,都是一张纯洁的白纸。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都需要而且都可以被呵护,被鼓励。个性不应该被抹杀、被抛弃,犹如那个窗边的小豆豆一样。其实,她热爱上学,她不歧视别人,乐于助人,她是一个好孩子。在宽容、在温暖的氛围中,她找到了幸福,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灿烂童年。

篇11: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题记

第一次认识你,还是因为那个经久不衰的电视剧。没错,你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美猴王”孙悟空。

知道吗?一直以来,你都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从很小的时候,不,应该是从第一眼在电视上见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一定与众不同,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提起你的时候,眼睛里充斥的都是崇拜的光芒,我俨然成为了你的小粉丝。长大后,想要更加了解你的我,买了那本《西游记》。

众所周知,你是由块石头孕育而生,书中称那块石头为“仙石”,而你就是天地精华所生,也许,你这个非凡的出身就已注定你未来非凡的人生。当你刚刚化为石猴时就惊动了天庭,你被世人所认知,大概是源于“大闹天宫”,也因此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五百年后,你遇到了那个改变你一生的人——唐僧。从此,你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保护唐僧去往西天取经,而你最终也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你说,这样的你难道称不上是经典吗?

可以说,你一路上对唐僧可谓是尽职尽责。他饿了,你便去为他化斋;他渴了,你就去为他找水;妖怪来临时,你总能第一时间出现;他被抓走后,你也总会想尽办法救他出来。可是无奈,唐僧他只是一介凡人,一个只知道“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的和尚,他没有你的火眼金睛,也没有你的机智灵敏,他总能轻易的被妖怪所迷惑,总会认为你做的事情是错的,全然不知你的良苦用心。每当读到这些片段时,情感总会被轻易带动,虽然我没有你这样的经历,但从字里行间我都能感受到当时你内心的无奈与心酸。尽管他说:“再也不要你做徒弟了”,尽管他称呼你为“歹人”,尽管他要把你赶回花果山,在走之前你却依然用心的交待八戒和沙和尚好好保护你的师父;在被找回来之后也依旧是毫无怨言的对唐僧付出一片真心,你说,这样的你难道称不上是经典吗?

你的角色,可谓是整本书中一颗耀眼的星,这本书因你的存在而绽放光彩,而你本身又是那么的无所不能。什么七十二变,什么火眼金睛,什么打个滚就是十万八千里,对你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也正因你拥有了非一般的技能,你的存在在后人眼中就是神。“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这是出自一个后人由你们的故事而改写的一本小说中来自你的台词,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想,这不很好的诠释了你那潇洒、霸气、桀骜不驯的性格吗?你说,这样的你难道称不上是经典吗?

篇12: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我回想起,想起一身腥红衣的宝玉站在那园子里,他温文尔雅的笑着,身旁的姐妹花蝴蝶一般的簇拥着他。我又想起,宝玉原诉衷情于黛玉时,急急忙忙回头望向身旁女子,却是袭人。他是有多么的悲哀,心中是有着怎样的断肠之意。

我望向天空,望向那不很黑的天空,等着它慢慢地,慢慢地黑下来。

她出现时,是带着朦朦胧胧的光辉,她长袖拂面却落下滴滴泪珠。我似乎听到了她挣扎的声音,她想摆脱这束缚。而似乎我又进入了她阴凉的潇湘馆。她皱着眉头,急急地嗽着,薄被从床上滑落到地下却无人捡拾。我慌乱的为她拿去痰盂,只见她咳出丝丝鲜血。恍惚中又听到锣鼓之声,远远地向窗外望去,是一片灯火辉煌。嬉笑声传入人耳,欢呼声直达人心,我只觉得全身发冷。今日便是宝玉娶妻之日。我多想跑去那灯火辉煌处,大声疾呼,叫醒宝玉,为何人一定要在乎三纲五常!可他痴了傻了又怎会醒来,他不伤不悲不喜不痛只怕误了有心人!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紫鹃走来为黛玉擦去了嘴角的血迹,又啊的一声叫起来,黛玉气息已近乎没有,只那眼角的泪珠仍自顾自的滚下来。

这绛珠草终是要回天了,木石前缘怎比得上金玉良缘!悲哉,悲哉!

而我眼前逐渐敛去了光芒,四周一片寂静,黑夜中星点闪动。我长呼一口气,不禁感叹那封建社会是多么压抑。我似从海中游出,我已在这书的海洋中浸泡了一天。恍恍惚惚似真似假,不知我是否是真进入了那世界。我在历史的这头,想着长河的那头。

篇13:传统经典的诵读规范

关键词:传统经典,诵读规范,论语,诵读情景

一、引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浩如烟海, 这既根源于悠久的历史, 也立足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前, 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了以哲学、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等为主的宏大的国学体系;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 但还是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向心聚合的文化体系。

(一) 韵文化和散文化。凡属中国文学之类, 大概不出两类文本形式:另一类是韵文化的文本, 另一类是散文化的文本。

1.韵文化的文本。韵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一是体例规整, 每句字有定数, 偶有错落变化;二是韵律精致, 甚至精严, 每句或数句必有相同韵相押, 或邻韵、近韵相押, 朗朗上口;三是语法超脱, 古汉语本就语法灵活, 但韵文化的文体形式语法更加灵活———有时名词单独成句 (如“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 有时形容词单独成句 (如“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有时没有主语 (如“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

2.散文化的文本。散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一是与生活语言接近, 是生活语言的规范化呈现;二是不拘形式、不拘音律, 形式完全为内容服务;三是语法宗经[1], 虽然变化灵活, 但是遵守惯例, 在遣词造句、章法结构上, 学习先贤文章。

按照韵文化和散文化的归类, 不能武断地将辞、乐府、赋、诗、词、曲、史传、杂文、颂赞、祝盟、论说等文体归到两类中,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以表述为“某文本某某化”, 但不可说“某文本属于某某化”。因为散文化的文本, 也有韵文的特质。

(二) 诵读概述。《说文解字》说:“诵, 讽也。”、“讽”是“背”的意思, 意味不照书念;但是《周礼·春官宗伯下》说:“以乐语教国子, 兴、道、讽、诵、言、语”, 注曰:“背文曰讽, 以声节之曰诵。”字面上看, 诵和讽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这是误读, 《周礼》这六个字是先秦时期贵族子弟学习乐语的六个阶段, 亦即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故“诵”在“讽”后, 是说学习者能背记经典后, 就要以“诵”的形式去强化它。“诵”的表现形式, 注解当中写的很清楚, 要“以声节之”。通俗讲, 可能是“声音要有抑扬顿挫, 要有起承转合”, 不同于平常说话;进一步讲, 如钱基博先生所说:“盖诵者讽其文辞, 读者籀其义蕴”, 诵更侧重于背诵时诗文的语词、语句、语序、文法、文势、文气的彰显。至于“读”, 古时和“籀” (音zhòu) 、“抽”同义,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读与籀曡韵而互训。庸风传曰。读, 抽也。”“盖籒抽古通用。”又曰:“讽谓背其文。籀谓能绎其义。”意思是:“讽只是背诵文字, 而籀 (读) 更能够理会文字的意义。”这与上文钱基博先生的话是一个意思。因此“诵读”是一个偏正结构, “诵”是修饰语、“读”是中心语。诵读的核心在于解读文字的内在含义, 而诵读的形式是“诵”的标准, 要背、要以声节之、要体现文气。凡诵的种种妙处, 加诸读之上, 为使我们读经典, 从口头言语上更全面地观照经典的形式, 但核心还是内容的理解。诵读不同于朗诵, 朗诵是近代明确的一种表演活动;也不同于吟诵, 吟诵的形式是吟, 有特定的规矩。诵读在先秦时代, 是一种学习方式。《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学 (郑玄注, 教也) 世子及学士, 必时。春诵, 夏弦, 大师诏之。”《礼记·内则》曰:“十有三年, 学乐、诵诗、舞勺。”诵读在今天, 也更多地为学习经典服务, 是使我们更加全面理解经典的一种方式, 不仅仅是以目读, 还要以口诵。“读”为解其意, “诵”为明其志。

二、句读

在古书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按照正确的意群来节之的话, 是: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个符号, 是古人断句用的符号, 在这里先用来表示声音的节制处, 意思是在这里, 声音要停顿。这样节制声音的话, 就很明显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了。“子夏说:对妻子, 重品德, 不重容貌;侍奉父母, 能尽心竭力;服务君主, 能豁出性命;与朋友交往, 说出的话要守信用。这种人, 虽说自己没有学习过, 但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可是如果不按照正确理解节之的话, 就如下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意思就变成了:子夏说:“贤人和贤人交换容貌。侍奉父亲, 母亲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 能够豁出性命。和朋友, 互相说话而守信。虽说他没有学习我, 但一定学过了。”这就四六不通了。可见, 以声节之的重要性。不仅要节出来, 还要节得准确。

(一) 句读的概念。古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完整的标点符号系统, 读书的时候要靠自己的理解, 进行断句。古人写字是从右到左, 从上到下写的纵向排列, 所以他们断句的标点符号是为了适应这种书写方式。当时断句一般只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句”, 即在句子终了的时候, 画一个“。”;另一种是“读” (音dòu) , 语句未完, 但是句中有转承的地方, 就画一个“、”。如果按照古人句读的方法, 上文的那句话, 就应该这样表示声音的节制处: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二) 句读规律。如何正确地对古文进行句读, 综合前人成果, 总结为以下几种样态:

1.虚词句读。古文在句首、句尾会有很多语气词, 如“夫”、“矣”、“哉”等, 这些不代表实际存在客观事物的词, 通常称之虚词。在句首遇到语气词, 夫 (且夫、若夫、今夫、故夫) 、盖、唯 (维、惟) 等, 一般要在后面停顿。如: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论语·述而》) 。有些语气词会出现在句尾, 也、矣、焉、尔、耳、乎、与、耶、而已、者也等, 这些词的出现代表一个意群的完结, 需要停顿。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 。

2.韵脚句读。在读古文经典, 遇到同韵或临韵的字, 这就要注意, 很可能这些地方就是断句的地方, 特别是韵文化风格很明显的文字。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的文字: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菁菁。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正印证了论断, 它每段中有韵文化的特征, 但是整篇来讲是以散文化为主。那么这个选段中, 用着重号标出来的, 都是韵脚, 中间换了一次韵。每韵之后都应做停顿, 是为意群的间歇。而且“若夫”、“而或”、“则有”都属于虚词句读, 所以, 后面也要有小的“读”停。

3.修辞句读。修辞, 通俗来讲, 就是对句子的包装;用特定的形式, 给句子以修饰, 使句子表意更明确、情感更丰富、美感更强烈。古文当中的修辞手法, 与现代修辞大同小异, 有比喻、起兴、排比、对偶等手法。

(1) 比喻。比喻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泰伯》) 把人战战兢兢的状态比作“面临深渊”、“走在薄冰上”, 两个“如”字就是比喻修辞的标志, 所以两个“如”之前必有停顿。

(2) 起兴。起兴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起兴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很特别的一种修辞, 即“欲咏此而言他”, 熟悉的“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即用此手法。这里孔子表达自己对宰予的看法, 却先说了两个其他的事物, 即“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 后面的两个“也”字, 即是起兴的标志, 所以“也”字后面必有停顿。

(3) 排比。排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孔子用了三个反问, 强化自己对于此三论的坚持, 即“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因此三个反问, 其实是对整个句子的一种排比的修辞。三个“乎”字是排比的标志, 因此它们后面必有停顿。

(4) 对偶。对偶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对偶的起码要求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称。上述这句话, 正好符合这个标准。对偶的修辞特征, 就会很直接地看到“君子”、“小人”两者相对, “怀德”、“怀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相对。因此四四一组, 自然提示要进行停顿。

4.语法句读。语法通俗来讲, 就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组合形式, 古文的语法比白话文的语法复杂得多, 因为它经常会有很多特殊句式的出现, 比如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等。但是需要提示大家的是, 古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语法结构出入较多;好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 先秦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对后世文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所以通过熟读《论语》, 能够较好地触类旁通。“宗经”, 就是这个道理。

(1) 判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这个句子是个很典型的判断句, “是”不是现代汉语中“否”的反义词, 而是“这”的意思, 在此句中意为“这才是”;“也”是一个虚词, 没有实质意义, 甚至有时候在翻译里, 都不会将它翻译出来, 但是在古文中它表有很强烈的判断目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叫智慧。”那么“是”就表对前文的判断, “也”是对结果的强调, 因此“是”前应作停顿。而前面那句话, 借用修辞句读的分析方式, 发现它是一个对比句, 就可以解决它的停顿问题了。

(2) 否定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是古文中典型的否定句, “勿”是整个句子的关键, 前面是一种行为, 后面是一种建议。“自己不想要的, 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它隐含着一个“就”的潜台词。所以与“勿”同义的“不”、“弗”、“毋”等字, 一般都要加重语气, 加重语气的同时, 即自然地把后面的句子与前面的有一个间隔。但是会有很多种特例, 如“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左传·庄公十年》) 。标点逗号已经表明要在“神”前面停顿, 但是按照诵读的方式去口头表达的时候, 会发现:会习惯性地在“神”后面也有小停顿, 这就是为了强调“弗福也”。可见, 否定词前面有小停顿, 是有道理的。

(3) 反问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百姓的用度够, 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 您则么会够?”典型的“民贵君轻”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 “孰”在这里就是很明显的反问句的标志。这句话的句读, 按照主语标志, 先把“百姓”、“君”两个主语引领的句子间隔开来, 然后根据“孰”字提示的反问句式, 在“君”后面还要做小的停顿, 以加强语气。

(三) 句读与停连。句读是停连的前提, 句读的作用, 是划分意群;停连的作用是在意群之上, 说明情感。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像这句话, 颜渊死了, 孔子很悲痛, 连说了两个“天要丧我啊!”按照句读也好、标点也好, 其实都是意群的划分。但是处理的时候, 为了情感更加强烈, 在两个“天丧予”之间, 很可能把第二个“天”与第一个“天丧予”连起来读, 并且语气变强;后面的“丧予”做一个悬空的架势, 压倒前面的话, 这就是停连和句读的区别。

停连, 顾名思义要有停有连, 如何停、如何连, 是熟练掌握了句读的基础上 (或者说, 按照标点符号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 根据句子的情感, 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划分。这就需要更多借助文本情境的东西。

三、诵读情境

情境, 它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 诵读情境, 它更多是由人们的声音构筑而成。总体来说, 情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 文本情境。《论语》这部经典,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籍。那么这部经典的形成及诵读, 就应该有这么几个步骤:孔子或弟子在特定的情况下说了这些话、做了这些事, 这是第一个存在的情境;记录者记录了这些话、这些事, 这是第二个存在的情境;后人通过文字了解这些话、这些事, 这是第三个存在的情境;后人通过声音表述这些话、这些事, 这是第四个存在的情境;听众听到这种表述后, 在想象中又生成对这些话、这些事的感受, 这是第五个情境。从符号学的意义来讲:四种情境有一个核心情境, 就是第一个此言此事发生的原本情境;记录者的记录行为, 是对此情境进行的首次编码行为;后人阅读这些记录的时候, 在脑中进行了解码行为;后人把文字转化为语言, 是进行第二次编码;听众听到声音后, 进行第二次解码。经典的情境, 是在一次次的编码、解码的过程中得以传播和理解的。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次编码行为, 即最接近此言此事发生时的情境的行为;这种编码行为, 是把原本的存在, 用文字的形式, 凝固在文本之中。这个原本情境, 就是文本情境。

(二) 情绪还原。在第一次解码行为当中, 除了要读解意义, 还要还原情绪。这是依赖于文本对于情境记录而言的, 因为文本不光凝固了客观的“境”, 还凝固了主观的“情”, 境是语境, 情是情绪。当然, 并不是要把“情境”做一个二元对立的解剖, “情境”其实是一个合二为一、“情景交融”的复合存在;只是为了大家理解起来方便, 才做文字上的拆解。

(三) 音声意境。诵读开始之后, 就是诵读者进行的第二次编码过程了。这个过程, 不光在编制语意, 还在编制新的情境。从哲学的角度去考查诵读意境, 不能脱离语言, 但是音声不能直接生成意境, 首先要用语言制造意象。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 得意而忘象。”这虽是一个哲学命题, 但可以给诵读很好的启发。在诵读中, 用语言塑造具体的意象, 想要塑造意境, 非意象不能为;想要说清意象, 非语言不能为。这就建构了一个“言”、“象”、“意“三位一体的理论架构。诵读意境的构筑, 不同于记录者第一次编码记录的构筑, 后者仅凭文字构筑文本情境;前者要借助停连 (句读的上升形式) 、重音、语气、节奏这样的外化形式, 彰显诵读者本身解码过程中所积累的情绪。诵读意境的构筑, 本身包括有声和无声两种元素, 而有声无声两种元素的交互形式又不是单一的, 它靠停连等外化技巧, 表现为不同的结构形式。

四、结语

篇14:经典诵读诵读经典

很hěn高ɡāo兴xìnɡ能nénɡ有yǒu这zhè样yànɡ一yí个ɡè机jī会huì,将jiānɡ我wǒ们men学xué校xiào多duō年nián来lái读dú书shū的de剪jiǎn影yǐnɡ浓nónɡ缩suō在zài这zhè方fānɡ平pínɡ台tái上shɑnɡ。我wǒ们men生shēnɡ活huó在zài校xiào园yuán中zhōnɡ如rú同tónɡ在zài书shū海hǎi漫màn步bù一yì般bān,同tónɡ学xué们men平pínɡ均jūn每měi人rén每měi年nián读dú书shū七qī八bā本běn,低dī年nián级jí主zhǔ要yào以yǐ背bèi诵sònɡ古ɡǔ诗shī、《三sān字zì经jīnɡ》《弟dì子zǐ规ɡuī》的de方fānɡ式shì进jìn行xínɡ。我wǒ们men春chūn读dú书shū,秋qiū读dú书shū,四sì季jì的de轮lún回huí中zhōnɡ,我wǒ们men将jiānɡ缕lǚ缕lǚ书shū香xiānɡ弥mí漫màn了le校xiào园yuán的de每měi一yí个ɡè角jiǎo落luò。在zài日rì月yuè的de更ɡènɡ迭dié里lǐ,我wǒ们men将jiānɡ心xīn随suí书shū动dònɡ,快kuài乐lè成chénɡ长zhǎnɡ!

nlc202309031227

上一篇:迎新系统建设方案下一篇:小学生的毕业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