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

2024-05-04

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通用12篇)

篇1: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

【应用场合】

握手礼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迎接客人到来时;

当你被介绍与人认识时;

久别重逢时;

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时;

拜访告辞时;

送别客人时;

别人向自己祝贺、赠礼时;

拜托别人时;

别人帮助自己时,等等。

【行使规则】

行握手礼时有先后次序之分。握手的先后次序主要是为了尊重对方的需要。其次序主要根据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

两人之间握手的次序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性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性、客人应先问候,见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与他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若两人之间身份、年龄、职务都相仿,则先伸手为礼貌;

如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与男方握手,互致点头礼即可;若接待来宾,不论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男主人也可对女宾先伸手表示欢迎。

如一人与多人握手时,应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性、后男性。

若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对方应立即回握,以免发生尴尬。

【正确姿势】

标准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前侧,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上下轻摇,一般二三秒为宜,握手时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注意事项】

行握手礼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左顾右盼,一边在握手,一边在跟其他人打招呼。

见面与告辞时,不要跨门槛握手。

握手一般总是站着相握,除年老体弱或残疾人以外,坐着握手是很失礼的。

单手相握时左手不能插口袋。

男性勿戴帽、手套与他人相握,穿制服者可不脱帽,但应先行举手礼,再行握手礼。女性可戴装饰性帽子和装饰性手套行握手礼。

忌用左手同他人相握,除非右手有残疾。当自己右手脏时,应亮出手掌向对方示意声明,并表示歉意。

握手用力要均匀,对女性一般象征性握一下即可,但握姿要沉稳、热情和真诚。

握手时不要抢握,不要交叉相握,应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相握。交叉相握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有的国家视交叉握手为凶兆的象征,交叉成“十”,意为十字架,认为必定会招来不幸。

握手的忌讳

(1)忌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

(2)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

(3)忌不脱手套,自视高傲。

(4)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

(5)忌用力不当,敷衍鲁莽。

(6)忌左手相握,有悖习俗。

(7)忌“乞讨式”握手,过分谦恭。

(8)忌握时过长,让人无所适从。

(9)忌滥用“双握式” ,令人尴尬。

(10)忌“死鱼式”握手,轻慢冷漠。

篇2: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

1、尊重对方,谅解对方。在交谈活动中,只有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感情上的接近,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2、及时肯定对方。在谈判过程中,当双方的观点出现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况时,谈判者应当迅速抓住时机,用溢美的言词,中肯的肯定这些共同点。赞同、肯定的语言在交谈中常常会产生异乎寻常的积极作用。

3、态度和气,语言得体。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篇3: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握手礼仪

手, 被商界称为“第二张名片”。握手礼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 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握手貌似简单, 但这个小小的动作却关系着个人及公司的形象, 影响到谈判的成功。

国际商务握手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握手这个简单的动作, 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则, 尤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了解和正确使用国际通用的握手规则成了各国商人的必修课。

1、握手的场合和含义

握手是商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礼节。一般来讲, 人们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 碰到困难时握手, 成功时握手, 告别时也握手。而且, 握手的意义各不相同。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 表示相互致意或问候, 传递的是友好、热情;碰到困难时握手, 表示真诚, 传递的是相互鼓励和关心;签合同后或其它合作成功后握手, 表示祝贺, 传递的是喜悦和感激;告别时握手, 表示保重, 传递的是友谊。

2、握手的距离与姿势

握手的最佳距离是一米左右, 且双方主动向对方处行走。若距离太近, 则被认为有意讨好对方之嫌;若距离太远, 双方胳臂够不到, 则被认为是有意冷落对方。

握手时的标准姿势是双腿立正, 上身略向前倾, 伸出右手, 四指并拢, 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握手时最好站立, 不要坐着跟人握手, 否则便被认为是傲慢、妄自尊大。即使是领导、长者, 坐着跟人握手也被认为是瞧不起人、不尊重人。

3、握手时伸手的次序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 一般应遵循“尊者先”的礼仪原则。即, 职位高者和职位低者握手时, 职位高者先伸手, 职位低者后伸手;年长者和年轻者握手时, 年长者先伸手, 年轻者后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时, 女士先伸手, 男士后伸手。尊重妇女是国际通用礼仪, 代表着个人修养。

但主人和客人握手时, 伸手的次序则另有规则。在主人迎接客人时, 如在机场、火车站、码头、家中, 主人要先伸手, 表示友好和欢迎;客人提出离开时, 客人先伸手, 表示感谢和告辞。客人去拜访主人时, 如果客人先伸手, 有喧宾夺主之嫌。如果客人提出离开时, 主人先伸手, 有让客人赶快离开之嫌。

4、握手的力度

握手时用多大的力合适是有一定规则的, 且中外有别。请看如下案例:

某中方代表和美方代表在北京初次见面, 双方握手互致问候。中方代表轻轻地握了一下对方的手, 美方代表暗自欢喜:这次谈判一定能够成功, 因为“这只手非常软弱、无力, 表示他没有自信”。可是在谈判时美方代表却惊奇地发现, 中方代表不仅不软弱, 而且非常有自信, 并有超强的谈判技能。后来才了解到, 初次见面时轻轻地握手是中国的习惯, 与是否自信没有任何关系。看来不仅中国人在对外交往时需要了解外国的文化礼仪, 外国人在与中国人交往时也要掌握中国的文化礼仪, 否则就可能产生误解。

一般来讲, 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握手要有力, 与欧洲人握手要较轻, 与阿拉伯人握手要轻而无力, 只略微上下动动。对待熟人、老朋友时, 握手力度可大些, 以示亲热。在谈判几个回合后, 与对手握手力度大, 可表达一种信任和希望;握手无力, 可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失望。对于异性谈判对手, 一般不宜过重, 通常两手握到即可。这也是一种绅士风度, 体现自己的修养。

至于握手的力度到底多大, 国际商界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根据外交惯例, 握手的力度一般为2公斤, 国际商务人员大多以此为参考标准。

5、握手的时间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 握手的时间不要太短, 也不要太长, 一般应控制在3~5秒。时间太短, 手一接触便立即松开, 被认为是不热情, 仅仅是出于客套、应酬, 走走过场而已;时间太长,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 或者是与异性握手, 则被认为是热情过度, 别有企图。当然, 如果是老朋友久别重逢, 或在谈判时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 或谈判成功签字后, 握手的时间可略长, 以表示高兴、祝贺、感激。

6、握手时伴随的动作

握手时伴随动作是配合握手行为的一种辅助动作, 通常可以起到加深情感, 加深印象的作用。握手时, 双眼要正视对方, 面带微笑, 以示敬意。

握手时身体一般是前倾, 至于前倾的程度, 则要看对方的情况。跟欧美人握手时, 一般略微前倾即可;跟日本、韩国人握手时, 则要稍微躬腰。与地位相等的人握手, 身体稍微前倾即可;跟地位高的人握手时, 应该深躬, 以表示尊重。

握手时一般要说话, 不要默默无语。比如, 初次见面握手时应说“很高兴认识您”;朋友重逢握手时要说“最近可好”;合作成功时握手一般要说“谢谢”;接待客人握手时应说“欢迎光临”;告别时握手应说“保重”、“祝您一路平安”等。

握手时的禁忌

俗话所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各国、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 其风俗习惯也不同。要想使商务活动成功, 就必须遵循“出国问禁, 入乡随俗”的惯例。在握手方面, 应注意以下禁忌。

1、握手时不可左顾右盼

与外商握手时的第一大禁忌就是一边握手, 一边与其他人打招呼。尤其在西方国家, 握手时与其他人打招呼, 说明心不在焉, 不重视对方, 甚至是瞧不起对方。没有人会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合作。

2、慎用左手

在国际交往中, 用左手握手往往会引起很大麻烦。如在信奉穆斯林教的国家, 左手和右手有明确的分工。左手是不能用来从事如签字、握手、拿食物等干净的工作的, 否则便被看作是粗鲁、极不礼貌的行为, 甚至被认为是在侮辱对方。

3、避免交叉握手

在与多人握手时, 尤其是在谈判桌旁、宴会桌旁, 客人很多, 应按照“由近至远、顺时针”的握手原则, 避免交叉握手、甚至争手的现象。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与基督徒握手时, 应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 因为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

篇4:握手礼仪:从掌心开始的交流

握手时,双方距离一米为宜,双腿立正,上身略略前倾。

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从身体的侧下方伸出右手。伸手时,手肘不要太弯曲,显出一副很害羞的样子,应该自然大方地尽量把右手向前伸,但伸出的手不宜抬得过高或太低,太高显得轻佻,太低又使对方不容易注意到。

伸手时,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再以手掌与对方的手掌相握(拇指根部相抵),上下摇动1~3次。握手时注意力度,过轻或过重都是失礼的。

握手的时间一般以摇动1~3秒为宜,如果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而且又是熟人的情况,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最长也不应长过30秒。 j

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谁先伸出右手

在社交场合,握手时谁该先伸出手是礼仪规范的重点,通常应该按照以下的次序:应由职位或身份高者先伸出手;女士先向男士伸手;已婚者先向未婚者伸手;年长者先向年幼者伸手;长辈先向晚辈伸手;上级先向下级伸手;主人先向客人伸手;客人告辞时,应先伸手来与主人相握。

适得其反的握手方武

握手礼仪有比较多的禁忌,如果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会容易让人在第一印象中认为你很失礼。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失礼的。

如果在抽烟时需要与人握手,千万不要换手持烟去握手,而是应该把烟放下,再伸手相握。

与别人握手时不能三心二意、东张西望;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不要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

什么时候不该与人握手

篇5:握手礼仪的基本要求

握手礼的由来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握手是在社交场合中,相互见面和离别时,以及在相互介绍时表示热情、礼貌、致意的常见礼节。一般是先打招呼或点头示意,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密的边握手边问候,时间可长一些。初次见面的,则应听完介绍之后轻轻相握,握一下即可。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以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对方如伸出手来,不要拒绝,以免尴尬。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特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除了是见面的一种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握手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8、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9、在握手的同时要注视对方,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时间一般为2至5秒。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体现出热情。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若实在来不及脱掉,应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不过在隆重的晚会上,女士如果是穿着晚礼服并戴着通花的长手套则可不必脱下。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首先和女士握手时,如果女士不主动和你握手的话,你最好还是不要先把手伸出来,因为既然女士不先伸手,那说明她和你也不熟没有好感或者是她认为没有必要,而你在那里先伸出手或许会让她对你反感;还有就是同女士握手最好沾之即松,如果你在哪里握着不松手会被认为是占便宜的。

还有就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时的握手,也是一定要等长辈或者是上级先主动伸手要和你握手的时候你才可以去握手,在握手的时候最好能够微微躬身以示对他的尊重,同时握手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秒。

握手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右手和别人握手,特别是和外国人握手的时候尤为需要注意这个,因为外国人都认为左手不吉利,而你用左手和他握的话,会被看成是对他的侮辱或挑衅,因此应该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和别人握手的力度问题,以不将对方的手握疼为前提,然后你可以稍稍用力以示你见到他的激动和高兴,如果你和他很熟的话,可以适当的将握手的时间延长一下。

在和别人握手之前要确保自己的手是干净的,不要自己手上一块灰然后和别人握手,这是很不礼貌的,或者是自己的手上有水或者是汗,应该讲手擦干净在和别人握手,这样才不会得到别人的反感。

篇6:多人握手原则的服务礼仪

1、多人握手时可以坚持由尊到卑的顺序

需要与多人握手时一般应坚持由尊到卑的顺序,并要跟在场的所有人都握手。如果在与多人握手时坚持由尊到卑的顺序的话,握手时既不能乱了握手的顺序,也不能厚此薄彼。

2、正式场合与多人握手时按照职位的.高低来握手

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需要与多人握手时,应该根据对方的职位和身份的高低,由高到低地依次握手。

3、一般场合与多人握手的顺序

有时不是正式场合,而是一般的场合,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的大小、性别以及结婚与否来依次握手。

4、与多人握手时采用由近及远的握手顺序

与多人握手时有时还采用由近及远的握手顺序。比如,当职场人进入宴会厅时,接待方的人排队在门口迎接。这时,应该伸手与最近的人握手,应该每个人都照顾到,不能采用跳跃式的握手顺序。

5、多人同时握手时顺序

篇7:握手礼仪有什么原则

2.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3.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4.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5.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握手的动作

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同他人的握手方式显示出谦卑与毕恭毕敬,如果伸出双手去捧接,则更是谦恭备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握手的时间

除了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两三下就行。时间过短,好像在走过常时间过久,特别是拉住异性或初次见面者的手长久不放,显得有些虚情假意,甚至会被怀疑为“想占便宜”。一般要将时间控制在3秒左右。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握手力度

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显得连握都懒得握的样子,既要握手,就应大大方方地握。

握手顺序

下级或者地位低于对方,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同样是上级先、主人先、女士先;如果女士不想和男士握手,男士不应该主动伸出手;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握手礼仪注意事项

1、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与人握手时不要看第三者或心不在焉。

2、握手时不要一句话不说,也不可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3、不要用左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所以这个错误不能犯。

4、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特别是在晚会穿着晚礼服的女士可以戴着手套。

5、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

6、多人相见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胳膊从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篇8:大学生求职应聘的基本礼仪

一、求职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求职前的精心准备是成功的前提。

1. 作好自己的定位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首先需要详细、深刻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水平、能力特点等。俗语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求职者可以通过和家人、同学、朋友沟通来反思自己、归纳自己,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个领域,然后结合自己的喜好和理想,目前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包括就业地域、行业、单位、职位、薪水等方面。明确求职方向,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成功率也就会高一些。

2. 掌握和收集有效信息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者要深入了解招聘单位、招聘职位情况,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产品、经营状况和岗位职责等,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与招聘职位相关的信息。比如有些公司网页上有单位领导致词,求职者可以用心去记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话语,在面试过程中如果有机会表达,定会使面试官眼前一亮。还有些公司总部不在我们国内,这种情况下求职者不但要浏览中文网页,而且要去查看外文网站,以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不但能体现求职者对这个职位的重视,而且体现求职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3. 写好简历

简历是求职准备的重要方面。与众不同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一种有效方法。性质不同的企业,他们注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民企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外企比较注重外语能力、协作精神等;而国企对你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科的成绩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明显要注重得多。所以,大学毕业生一定要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使用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的个人简历。不少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的求职环境中只拿着一份相同的简历,这肯定是策略上的一种失败。其次,简历除了要具备自己的特点外,还要言简意赅。一般来讲,简历的内容控制在一张纸以内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前三行一定要出彩,毕竟考官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用简短和有力的内容才最有可能抓住考官的心。某些求职者一味地追求时尚,把简历装订成豪华版本,甚至有些把简历做成了一本书,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则的。最后,简历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根据求职者的应聘目标对内容作适当的调整,简历前半部分的内容一定是和本人应聘职位非常契合的,先入为主才能抓住考官的视线。

4. 准备好相关资料

求职者在准备应聘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最能反映成绩和能力的文字资料,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获奖证书等。面试机会一般来讲都是值得珍惜的,在这些有限的机会里,如果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而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就非常遗憾了。

5. 做好现场表演的模拟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对于求职应聘是非常忐忑的,特别是有些怯场的学生,所以做好现场模拟是非常必要的。求职者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同学做考官,准备面试中有可能问到的问题,体验一下面试时的气氛,以便在真正的面试中能以最佳状态展示。另外,求职者的新衣服一定要试穿,或者在面试前几天就穿上体验,这样在面试过程中才会更加自然、随意。

二、临场表现

1. 要守时

守时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迟到、失约更是企业面试中的大忌。这不但会反映出求职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而且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对这份工作没有热忱,从而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如因有要事迟到或缺席,一定要尽早打电话通知该公司,并预约另一个面试时间。提前10—15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效果最佳,提前半小时以上到达也会被视为没有时间观念。

2. 仪容仪表

每个人都懂得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外在形象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在形象主要是指着装后的形象。恰当的着装能够弥补自身条件的某些不足,树立光彩照人的形象,主考官也会另眼相看。首先要干净整洁,按照一般的审美要求,求职者要把头发修剪到合适的长度和适合自己的发型,男生要把胡须剃掉,衣服要整齐没有褶皱。其次是服饰的选择,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先了解一些前去应聘单位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性质,保守类的如国家公务员、律师业、金融业等,被要求穿着保守正统的职业装;现代派的如旅游业、汽车销售业等,可穿适度装扮的职业装;创意型的如广告代理业、时尚业等,可穿着有个性的职业装。清楚职业的类型,对于选择穿什么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可打听一下这个行业的业内人士是怎么穿着的,或这个单位的员工是怎么穿着的,使自己面试的时候打扮得像个“圈内人”,这会大大地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另外,女孩子在应聘之前还要化一个淡妆,“化妆上岗,淡妆上岗”也是当前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男女,佩戴的饰品都不宜过多,一般来讲,不要多于三件,叮当作响的首饰是不会给个人形象加分的。总而言之,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庄重、大方为最根本的追求原则,穿戴过于昂贵,主考官还比不上求职者,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3. 行为举止

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进入面试房间时,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注意保持优美的站姿与坐姿。正确的站姿要求做到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或叠放在身体前面,两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张开约60度,给人以挺拔、优雅的印象。入座时动作要轻而缓,坐椅子时最好只坐2/3,背部不靠椅背,女生必须两腿并拢,男生可稍微分开,双手叠放或平放在大腿上,身体保持挺直并可稍稍前倾,自然放松,面带微笑,保持生动、友善的面部表情,给人端庄、大方的感觉。人的面部表情,能够传递丰富的内心情感,是修养的外露,是幽雅气质的显示,能把一个人的知识、涵养等最直接、最充分地显现出来。面部表情主要包括合适的目光及恰当的微笑。交谈时正视对方的眼睛是最基本的礼仪,正视主考官的眼睛可能使应聘者感到紧张,可以把目光调整到正视对方脸部由双眼底线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或者可以扩大到双肩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这些区域给对方的感觉都是在正视眼睛。除此之外,求职应聘中可能碰到一些细节问题,大学生也要有所准备。握手时讲究“尊者优先”,一是不能主动伸手,二是对方伸手后要热情友好,要把握好握手的力度和时间。递物、接物时要双手接送。递名片时,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将名片下端对着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恭敬地送给对方。递面试材料时,将材料的正面朝向对方,双手送交对方或放在桌上;面试前要将手机关机或设置静音。

4. 言谈

有人把言语比喻为求职者的第二张名片,可见语言礼仪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包括倾听与表达两个方面。先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倾听者,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主考官一般比较欣赏谈吐优雅、表达清晰、逻辑思维性强的应试者,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尽量做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一般的人都有这种判断倾向,即普通话讲的非常标准的人,一定是素质相当高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求职者应尽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调节语言速度和节奏,适宜地减缓说话节奏,这样才能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表现得自然、从容。第二,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多用敬语、尊称,“礼多人不怪”,以示对面试方的尊重。第三,掌握谈话技巧。大学生初出茅庐,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被问到的问题知道答案固然很好,如果不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应答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得坦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面试者觉得孺子可教,有潜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口气,回答一些令你感到冒犯或者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时,拒绝是可以的,但口气和态度一定要婉转、温和,不能意气用事;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不要直接反驳,也不宜据理力争,而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既要巧妙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又要避免直接发生冲突。谦虚、诚恳、自然、亲和、自信的谈话态度会让你在任何场合都受到欢迎。

三、面试后的礼仪

笔者有个学生在应聘失败后打电话给应聘方,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在求职应聘过程中的表现提一些中肯的建议,并表示今后努力提高改进,最后他十分诚恳地提出:“以后贵公司招聘人员的话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会努力的!”时隔不久,那家公司真的免试录取了他,所以面试的后续礼仪对于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帮助的。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求职者可以给主考官写一封信表示感谢。感谢信要简洁,开头应提及自己的姓名和面试时间,重申对应聘职位的兴趣,提及与主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的交流使自己受益匪浅,最后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信心和决心。关于咨询面试结果,不同的单位是有很大区别的,外企一般工作效率比较高,三天到一周就可以有结果;国企和事业单位相对慢一些,一般要十天到一个月。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打电话过去咨询。另外,对任何情况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收拾一下心情去准备其他职位的面试。

摘要:大学生求职应聘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步。想一举成功, 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 掌握求职应聘礼仪将会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从求职前的准备、临场表现、面试后的礼仪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应聘,礼仪

参考文献

[1]熊卫平.现代公关礼仪[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50-172.

[2]巨红梅, 王法学.现代礼仪[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6:171-185.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3-55.

[4]付德良.浅谈求职礼仪的重要性[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65-67.

[5]张秋山, 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人民出版社, 2006:284-288.

篇9:谈职场的基本礼仪

关键词:职场 握手 电子信息 电梯

职场礼仪是职业人处在职业环境时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职场上具备礼仪规范,有助于一个人职业形象的提升。因此,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懂得通过职场礼仪树立、塑造并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

1 职场礼仪的作用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礼仪都能够发挥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能够按照礼仪规范去做,有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维护和完善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其在职场中左右逢源,事业如鱼得水,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才华横溢对职场的成功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职场中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赢得其他人的尊重,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2 握手礼仪

采用正确的握手方式,握手时遵守礼仪原则将有助于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建立起积极的交流舞台。握手的姿势、力量和时间的长短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性格,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握手礼仪有助于在职场中赢得交际的主动。

2.1 正确的握手顺序 握手时应该是上司、长辈和女士主动伸出手,下属、晚辈和男士再相迎握手。如果有的人忽略了握手礼仪的先后顺序已经先伸出了手,对方则应毫不迟疑地回握,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和良好个人素养。

2.2 恰当的握手方法 握手时应距离对方约一步距离,上体稍微前倾,双脚呈立正姿势,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握手时应切忌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因为这样的握手姿势显示着这个人很强势,似乎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会给人傲慢无礼的感觉;掌心向里与人握手的方式显示出这个人的谦卑和,对人毕恭毕敬;如果显得自己对人谦恭备至,则可用伸出双手的方式捧接与人握手。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是最稳妥的握手方式。男士在握手前应该先脱掉手套,摘掉帽子。在严寒的室外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相见时则可以不脱掉,但应该在握手时先说声“对不起”。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能目光旁视或显得心不在焉。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实现目光的交流,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切忌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或者和这个人还没完握手就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会让别人通过你的眼神和行为感觉到你对人的轻视或者慌乱。握手的力量要适度,不能握得太轻,否则对方会感觉你在敷衍他;不能太重,让人感觉你是个莽撞之人,使人心里不舒服;握手要主动、积极,显得热情和带有诚意,掌握好力度,使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大方;与女士握手时,出于礼貌,只可以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应该注意把握时间,一般时间为1-3秒。与领导和较重要人物握手,或者与女士握手,时间应该为1秒钟左右为宜。如果由第三方对双方进行介绍之后,是否主动握手应该根据职位、年龄和性别等情况而定。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被介绍给职位较高和年长者时,应根据对方的反应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为,即职位较高者、年龄较长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也应该向对方点头致意。和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握手,应该由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要主动伸手。在职场上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为了避免在介绍时让别人误会,给人以傲慢的感觉,女士应该先伸出手,体现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3 电子信息礼仪

现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等方式进行交往和联系,这种联系方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们的职场礼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电子邮件是一种职业信件,应该注意邮件的正规性,按照邮件的书写格式书写,禁止在邮件中出现垃圾邮件及与工作不相关的内容,保证邮件的严肃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方便工具,但是在通过手机联系时,要注意礼貌,寻找安静的地方打电话,注意语言,主动打电话时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发现自己有未接电话时,应及时回复;通过短信沟通时,注意内容的编辑要规范,避免发送垃圾短信,及时回复短信。

4 电梯礼仪

职业人应该注意电梯职场礼仪,展现自己的个人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上电梯时应该先按住电梯按钮,让其他人先进入电梯,自己随后进入;或者先行进入电梯,一只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只手按住电梯侧门,让其他人进入;主动询问其他人要去几楼,帮忙按下楼层。在电梯内要侧身面对其他人,不要大声喧哗,也不用寒暄;到达目的楼层后,让其他人先行走出电梯,如果有客人,要主动热情地为其指引方向。电梯里面人很多时,先行进入电梯的人,要主动往里面走,为后进入的人腾出空间,后面的人,要根据电梯内的人数确定自己是否进入电梯,如果自己进入会使电梯十分拥挤,或者当超载铃声响起时,后上来的人要主动走出电梯,等待下一趟。如果后上来的人是比较年长着或者是领导时,自己则应该主动的要求下电梯。

参考文献:

[1]杜以会.不可忽视的职场细节小礼仪[J].中等职业教育,2009(1).

[2]乔现锋.职场礼仪三原则[J].秘书之友,2012(4).

篇10:职场礼仪中的握手礼仪

1、握手前应摘掉手套,双目安然注视对方,并示以微笑。切忌握手时以另一手拍打对方身体各部位,也不要一面与对方握手,一面心神不安,目光游移不定。(面试网 www.mian4.net)

2、握手一定要求用右手,在阿拉伯国家及少数西方国家,认为左手是“不洁之手”,用左手握手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

篇11:西方的握手礼仪

1. 握手 - handshake (n.) / shake hands (v.)

伸出右手握住别人右手并摇动,中西方常见礼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别伸左手。尤其是在中东地区,做什么事最好都别用左手。

2. 拥抱 - hug (n. + v.)

张开双臂拥抱别人表示欢迎,切莫抱得太紧,尤其是在异性间

3. 挥手 - wave (n. + v.)

高举起一只手挥舞,用来引起注意、欢迎或告别

4. 吻脸 - check kiss (n. + v.)

轻吻(不要用力,意思意思就行,脸碰脸亦可)对方的左侧或右侧脸颊(切莫亲嘴),一般1-2次足矣,常见于西方。警告:不要轻易对东方人使用……

5. 鼓掌 - clap (n. + v.)

拍手,一般拍1-2次以引起别人注意,拍3以上以表示鼓励和祝贺。

6. 击掌 - high five (n.) / high-five (v.)

两个人举起手相互击打掌部,用以庆祝或问候,其他说法有:

give someone a five / slap someone a five / give me five / gimme five

7. 握拳 - fist pump (n.) / fist-pump (v.)

握紧拳头以示庆祝或互相鼓励,或许嘴巴上再喊一句“Oh, yeah!”

8. 击拳 - fist bump (n.) / fist-bump (v.)

双方握紧右手拳头抵在一起,表示见面问候,嘴巴上可以喊一句“Yo man!”,一股浓浓的美国街头文化气息扑面而至……

一、握手的要求

1.握手的场合和含义。握手是我们工作中第一个见面礼节。如引航员与船长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引航成功时握手,告别时也握手。但是,这些握手的意义各不相同。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表示致意和问候,传递的是友好和热情;成功合作后握手,表示兴奋和祝贺,传递的是喜悦和感激;告别时握手,表示尊重和希冀,传递的是友谊和憧憬。

2.握手的距离与姿势。握手的最佳距离是一米左右,且双方主动向对方处行走。若距离太近,则被认为有意讨好对方之嫌;若距离太远,双方胳臂够不到,则被认为是有意冷落对方。握手时的标准姿势是双腿直立,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不要坐着跟人握手,会被认为是傲慢、妄自尊大和瞧不起人、不尊重人。

3.握手时伸手的次序。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一般应遵循“尊者先”的.礼仪原则。即,职位高者和职位低者握手时,职位高者先伸手,职位低者后伸手;年长者和年轻者握手时,年长者先伸手,年轻者后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男士后伸手;尊重妇女是国际通用礼仪,代表着个人修养。主人和客人握手时,伸手的次序则另有规则。在主人迎接客人时,主人要先伸手,表示友好和欢迎;客人提出离开时,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谢和告辞。客人去拜访主人时,如果客人先伸手,有喧宾夺主之嫌。如果客人提出离开时,主人先伸手,有让客人赶快离开之嫌。

4.握手的力度。握手时用多大的力合适是有一定规则的,且中外有别。一般来讲,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握手要有力,与欧洲人握手要轻一些,与阿拉伯人握手要轻而无力,只略微上下动动。对待熟人、老朋友时,握手力度可大些,以示亲热。在工作合作过程中,与对方握手力度大,可表达一种信任和希望。握手无力,会流露出自己的不满与失望。男士与女士握手,一般不宜过重,通常两手握到即可,这是一种绅士风度和修养。握手的力度到底多大,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根据外交惯例,握手的力度一般为2~3公斤。

5.握手的时间。在一般的交往中,握手的时间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一般应控制在3~5秒。时间太短,手一接触便立即松开,被认为是不热情,仅仅是出于客套、应酬,走过场而已;时间太长,尤其是第一次见面,或者是与异性握手,则被认为是热情过度,别有企图。当然,如果是老朋友久别重逢,合作成功后,握手的时间可略长,以表示高兴、祝贺、感激。

6.握手时伴随的动作。握手时伴随动作是配合握手行为的一种辅助动作,通常可以起到加深情感,加深印象的作用。握手时,双眼要正视对方,面带微笑,以示敬意。握手时身体一般是前倾,至于前倾的程度,则要看对方的情况。跟欧美人握手时,一般略微前倾即可;跟日本、韩国人握手时,则要稍微躬腰。与地位相等的人握手,身体稍微前倾即可;与地位高的人握手时,应该深躬,以表示尊重。有时,握手中用另只手握住对方的手臂,是种十分友好的表现,但只限于相互十分信任的人之间,与陌生人握手不宜如此。握手时一般要说话,不要默默无语。比如,初次见面握手时应说“很高兴认识您”;朋友重逢握手时要说“最近可好”;合作成功时握手一般要说“谢谢”;接待客人握手时应说“欢迎光临”;告别时握手应说“保重”、“祝您一路平安”等。

二、握手的禁忌

1.不可以轻易拒绝握手。拒绝握手,是对他人的羞辱。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正式场合下,这是种严重的失礼行为。握手伸手时要果断,犹豫和迟疑会造成对方的误解。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也不要在与他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2.不要坐着或躺着与他人握手。因特殊原因无法站立,应予说明。也不能一只脚站在门里、一只脚站在门外与他人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也不要在握手时只递给对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

3.握手时不可左顾右盼。一边握手,一边与其他人打招呼是握手的一大禁忌。尤其在西方国家,握手时与其他人打招呼,说明心不在焉,不重视对方,甚至是瞧不起对方,没有人愿意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合作。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也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

4.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和墨镜,将左手插在衣袋里或左手依旧拿着东西而不肯放下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5.避免交叉握手。在与多人握手时,尤其是客人很多时,应按照“由近至远、顺时针”的握手原则,避免不平等握手(一般应每个人都握到);避免交叉握手、甚至争抢与对方人员握手的现象。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与基督徒握手时,应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因为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

6.慎用左手。在交往中,用左手握手往往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如在信奉穆斯林教的国家,左手和右手有明确的分工。左手是不能用来从事如签字、握手、拿食物等干净的工作的,否则便被看作是粗鲁、极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在侮辱对方。

三、不必握手的情况

1.对方手或胳膊负伤,不适合握手;

2.对方手中有负重,不方便放下进行握手;

3.对方手中忙于他事,如打电话、主持会议、与他人交谈等,不能停下来进行握手;

4.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并且相互走开;

5.对方所处环境不适合握手,如正在维修机器、用餐、满手都是油污等。

篇12:握手的礼仪

现代人握手时表示的含义很多。表示友好、亲近。表示见面时的寒喧、告辞时的道别信号。表示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等等。从握手过程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情感和修养。在应该握手的场合如果拒绝或忽视了别人伸过来的手,就意味着自己的失礼。具体的讲应该握手的场合有以下几种:

当你被介绍与第三者相识时,应马上向对方伸手或趋前相握,以表示愿意认识他。

2.与自己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或同事相见时应该握手,以表示自己的思念、问候和关切之情。

3.不管是你所邀请的客人如约而至还是不速之客前来拜访,应同他们握手,以表示欢迎。

4.在拜访友人、同事或上司之后,辞别时应握手。

5.在同客人告别时,作为主人应当同所有告辞的客人握手。

6.在社交场合突然遇到自己的熟人,如果彼此方便,应上前握手表示问候和欣喜之情。

7.当你获知自己的友人或熟人有喜事时,与之见面时应主动握手,以示祝贺。

8.当有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或表示祝贺时,应与其握手以表示感谢。

9.当你拜托别人帮自己做某件事时,应主动握手表示感谢和企盼之情。

10.当别人为自己或亲友提供某种帮助时,应主动握手表示致谢。

11.当参加友人、同事或其家属的追悼会,离别时应与死者的主要亲属握手。

那么怎样握手才能得体呢?握手时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与身体略呈五六十度,手掌向左,掌心微向上,拇指与掌分开,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内曲。伸出右手是因为人们通常由右手做动作,古时作战伸出右手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后发展成用右手握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如果你伸出左手是十分失礼的。即使是左撇子,也要伸右手去握。握手时一定要站着握手,除非是年老体弱或者残疾的人,不要坐着与人握手。如果两人都是坐着,可以身体趋前握手,不用起立。当对方先伸出手来时,如果相距较远,一定要走上前去相握以示尊敬。握手时要目视对方,不能一面握手,一面东张西望或斜视它处。如果这样做,将是对对方表示不尊敬。握手时应握得紧,不能有气无力.应当用五个指头握着对方的手掌,轻轻地握一下。时间不要太长。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男士之间可握得较紧较久,但要注意握手的力度。在握住之后,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见面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表现出热情。如果是双手握手,应该是右手握住后,左手再搭在对方伸过来的右手上,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如果你戴着手套,握手时一定要脱去手套。否则将是十分失礼的表现。如果你实在来不及或不方便脱掉,应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在西方地位高的人和妇女有戴手套握手的特权。

握手时为了表示尊重别人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某种情况下,先伸手是符合礼仪的,在另外某种情况下,先伸手又是失礼的。

1.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鞠躬致意即可,万万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

2.主人接待来访客人时,应向客人先伸手,无论客人是男是女,女士作为主人,应该先伸出手,以示欢迎。

3.晚辈在和长辈相遇时,晚辈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

4.下级和上级相见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如果是主宾关系,做主人的尽管是下级也应先向上级伸出手表示欢迎。

上一篇:前河中学特色亮点工作汇报下一篇: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