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握手技巧

2024-05-09

面试握手技巧(共12篇)

篇1:面试握手技巧

面试时,握手是最重要的一种身体语言。怎样握手?握多长时间?这些都非常关键。因为这种手与手的礼貌接触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开始,所以,你一定要使你的握手有感染力。

以下几种“腕部运动”是不可取的:

用两只手:在中国,亲友间、哥们之间、老客户之间经常采用这种握手方式。但是,面试时这样做,则是在冒险。用这种方式握手在西方公司看来不够专业。请注意,用两只手握手,会让人觉得你热情而友好,同时也会让我觉得你对待面试者像是在对待你年长的祖父。

使劲用力:这种方式使人党得你急于得到这份工作,甚至会让面试官感到恐惧或不舒服。他们肯定会对你说:“不要把电话给我们,我们会给你打电话的。”

拉拉扯扯:握手时拉动面试官的整个手臂,或者用力过猛让他们全身晃动。这种握手只有和老朋友分别很长时间又重逢时才可以。尽管它表示你很友好,但却说明你不能以非常商业化的方式处事。

长时间地用力:握手时长时间地拖住面试官的手,偶尔用力或快速捏一下手掌。这些动作说明你过于紧张,而面试时太紧张表示你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轻触式:轻触式握手显处你很害怕而且缺乏信心。你在面试官面前应表现出你是个能干的、善于与人相处的职业者。

远距离:在对方还没伸手之前,就伸长手臂去够面试官的手,表示你太紧张和害怕。面试者会认为你不喜欢或者不信任他们。

那么,怎样才算标准的握手方式呢?

和面试者握手态度要坚定,双眼要直视对方,要自信地说出你的名字。即使你是位女士,也要表示出坚定的态度,但不要过分用力。要在面试官的手朝你伸过来之后就握住它,要保证你的整个手臂呈l型(90度),有力地摇两下,然后把手自然地放下。专业化的握手能创造出平等、彼此信任的商业氛围。你的自信也会使人感到你能够胜任而且愿意做任何工作。这是创造好的第一印象的最佳途径。

篇2:面试握手技巧

面试握手礼仪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面试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

①握手力度。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方与女方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②先后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为: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在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敬,以示尊重。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③握手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认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5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篇3:面试的说话技巧

缺乏自信最不应该说的就是“你们要招几个人?”对用人单位来讲, 招一个人是招, 招十个人也是招, 问题不在于招几个人, 而是你有没有这1/100或1/2实力和竞争力。

“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 首先给自己打了“折扣”, 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面对已露怯意的女性, 用人单位正好“顺水推舟”, 予以回绝。你若是来一番非同凡响的介绍, 反倒会让对方认真考虑。

“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于坦诚, 或急于得到“兑现”, 一见招聘人员就说这么一句, 弄得人家无话可说。一般情况下, 是否录用外地人, 这要看应聘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招聘方的需求。

不要急问待遇谈论报酬待遇, 无可厚非, 只是要看准时机, 一般在双方已有初步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

盲目自大考官问:“请你讲述你的一次失败经历。”如果应聘者回答:“我想不起我曾经失败过。”或者招聘方问:“你有何优缺点?”而应聘者回答:“我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就有些盲目自大, 不符合实际了。

报有熟人“我认识你们单位的××”, “我和××是同学, 关系很不丌丌丌丌错”等。这种话主考官听了一般会反感, 如果主考官与你所说的那个人关系不怎么好, 甚至有矛盾, 那么, 你这话引起的结果就会更糟。

不能本末倒置例如一次面试快要结束时, 主考官问求职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这位求职者欠了欠身, 开始了他的发问:“请问你们的公司规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投资比例各是多少?请问你们董事会成员中、外方成员各有几位?你们未来五年的发展规模如何?”参加求职面试, 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 像这位求职者, 就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 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应当提问的范围, 容易使主考官产生反感。

千万不要反问考官考官问:“关于工资, 你的期望值是多少?”求职者反问:“你们打算出多少?”这样的反问就很不礼貌, 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篇4:面试“握手七律”

当你碰到年轻女招聘经理,你该怎么办?按照国际商务礼仪规范,男女应该同时伸手。如果对方不主动伸手,你可以主动出击,对方出于礼尚往来的考虑,也会伸出手回应你,但这里要注意出手的时机,要把握好这个“寸劲”。有些同学对此没把握,没感觉,可以在招聘会时多和外企经理交谈握手,路演一把。要注意别过早伸手或者在不恰当的时候伸手。比如招聘经理埋头填写上一个人的评语时你就伸出手,或者双方相隔八丈远,你就像国家领导人等待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似地虚手以待,显然都不合时宜。

蜻蜓点水:不要太温柔

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些仍然矜持得“笑不露齿”的女性在握手时通常都是轻拂而过,如鹅毛般轻盈,这不是国际商务礼仪所倡导的。虽然不必提肩垫脚以表示你使出吃奶的劲儿在握手,但是无论男女,在握手时都应该本着“坚定有力”的宗旨,用心去和对方握手。这样方显自信、诚恳的本色。

东张西望:我的眼里没有你

在大型聚会中,许多中国人的通病是一边握手一边寻觅,东张西望地寻找大人物现身的地方。大人物身影一露,立即甩手直奔“主题”而去。这既是对正在握手伙伴的不敬,也反映了自身的不专业作风。一般来讲,“势利小人”、典型官僚握手时才会不注视着对方而去左顾右盼。握手是双方互动交流的开始,眼睛要注视着对方,没有眼神交流的握手缺乏诚意,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同,更别提好感了。

分秒必争:握手时间长与短

做一个形象夸张但并无贬低之意的比方:农民握手,紧握不放,一边摇晃一边求助“靠您帮忙了”!这种握手方法在熟人、亲友、老乡聚会时非常常见,朴实无华、真诚热情,但这不是国际化、专业化的风格。即使从实际的角度讲,长时间握手也不可取。握手时间太长势必耽误正事,影响效率,而且求得别人帮助的恳切程度,也并不靠握手的时间长短来表现,更不是几句求助的话就能打动人心。国际规范的握手以坚定有力地“共振”两下即可,但具体时间长短需要视双方感觉而定。

摇摆:有幅有度

在面试中不要“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种拉住对方的手像火车车轮般来回摇动的握手方式虽然诚恳,而且能表达你见到老朋友、老熟人时的激动,但并不是专业的握手。在正式商务场合,即使是老熟人,也应“有礼有节”、“有幅有度”地握手。

单手握?双手握?

一般国际上规范的握手方式是:即使双方再熟悉也轻易不用伸出双手来握,单手才是礼节。在国外,熟人之间为表示友好,往往不是握手而是拥抱来互相问候。但面试当中用不上拥抱的礼节。单手握当然能显得你比较精明能干,但是这种国际化、专业化的握手方式并不一定非得拿你的中学老师来当“陪练”。见到久违的恩师,还是双手紧握更能表达真情实意。

此外,当中资机构的招聘经理主动用双手与你相握时,你也不要客气,应该配合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手套手套:近乎远乎

北方天气比较冷,应聘者可能会带着手套前去应聘,不论招聘经理是否摘手套,你都应该主动摘手套以示尊重。如果他出于关怀而让你继续戴着手套,你可以不必推辞,恭敬不如从命。

篇5:面试中的握手礼仪

握手是人们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此外,它还含有感谢、慰问、祝贺和相互鼓励的意思。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象 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 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面试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①握手力度。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方与女方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②先后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为: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在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敬,以示尊重。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③握手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认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 5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④怎样握手最适宜?面试双方见面,通常会互相握手。除非面试官没有意图跟你握手,否则你应等面试官伸出手来,你才迎上去,握,握手的时间应为 3!5秒,不可拖得太久,尤其对方是异性时候。握手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三点:手要清洁,指甲经过修剪;手心温暖,没有汗水;力度适中,且面带微笑。

篇6:面试礼仪:电梯间的握手

可我突然意识到一个矛盾―――对方是上级,但是男士;我是下级,但是女士。“宝典”里完全没提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一边内心挣扎一边观察准上司的表情,但他始终毫无表示,一直在介绍企业文化与历史业绩。我指头一会伸直一会又蜷起,始终没有勇气伸出右手。好容易熬到电梯来了,在慌乱中转身一把抓住一男士的手摇了一摇,说了声“再见,请留步”就仓皇逃入电梯而去。 一周后收到上司的E-mail,通知我已被录取,尽快到人事部门报到。邮件最后附了一句足以让我羞愧终生的话:“可否告诉我,面试那天你为何与电梯间的陌生男子握手?” 来源:e职时空

篇7:握手礼仪技巧知识

1. 永远用右手握手。如果是双手握手,等待右手握住,然后将左手放在右手的另一边,这是常用的握手礼仪,以表示更亲切、更尊重对方。

2. 双手要紧握,时间一般为1 ~ 3秒。太紧或只随意用手指触摸手都是不礼貌的。

3. 被介绍后不要马上伸手;与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时,一般男士不应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不戴手套。

4. 握手时,眼睛应对视,微笑问候或问候,不要交叉握手。

5.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握手都是不礼貌的,但是当有水或手脏的时候,你应该拒绝握手,并且必须解释和道歉。

6. 握手时,要注意伸手的顺序。

与女士握手时,男士应该等女士伸出手后再握手。

与年长者握手时,年轻人通常等年长者伸出手后再握手。

与上级握手时,下属要等上级伸出手后才上前握手。

送别客人时,主人还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下次再来。

握手的几种形式

①平等式握手

双方掌心相对。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社会地位相等的人之间,采用这种形式的握手。

②支配式握手

将手掌心向下或左下方,握住对方的手。这种握手行为,表现出握手人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的地位。在交际活动中,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③谦恭式握手

将手掌心朝上或向左上方同他人握手。在某些场合表示愿意从属对方,并乐意受对方的支配,以示自己的谦虚和必恭必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握手。

④双握式握手

主动握手者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手背。这种形式的握手,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

⑤捏手指式握手

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用这种形式。

⑥互动式握手

可以在握手快结束的时候,适当的拍拍别人的肩膀,表示我们对于他人的尊重和喜欢,这样可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调节场面的气氛。

握手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4.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

5.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6.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而不肯放下?

7.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8.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

9.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10.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

11. 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篇8:招聘面试十大技巧

1.“备”的技巧

俗话说, “有备无患”, 精心的准备是成功面试的开始。首先, 选择一个双方都合适的时间和场所, 以保证面试过程不会被打断。在具体时刻的安排上, 还要考虑人每天的生物钟周期。通常来讲, 面试官和应聘者的反应能力在上午11点左右达到高峰, 下午3点左右出现低谷, 下午5点时又会出现另一个高峰, 所以面试时刻的安排最好避开低谷阶段, 以提高面试的效率。对于面试场所, 一般来说, 较高职位的面试适宜选择小一点的场所, 便于交谈的时间长一些和交流的内容深一些。会场的布置往往被人忽视, 通常是面试官坐在宽大老板桌后面的老板椅里, 而应聘者坐在小小的折叠椅上, 与面试官正对, 这种面试可以称之为“审判式”面试, 往往会造成应聘者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应聘者和面试官对坐时, 心理距离最大, 而应聘者和面试官成90度坐时, 心理距离最小, 这可以为安排会场提供借鉴。当然, 如果是采用压力面试, “审判式”面试不乏是一个好的方法。

其次, 确定合适的面试人数, 企业界公认的黄金比例是1∶3, 即如果要录取10人, 就要让30人来面试;还要确定面试的内容, 即面试要考什么。面试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应聘者考察得面面俱到, 只要把需要考察的技能大致分一下类, 找出那些必需的技能进行考察就可以了。这些必需的技能面试官必须心中有数, 最好是列出来。

再次, 提前阅读应聘者的简历, 一要看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优秀的应聘者未必符合我们的要求;二要看简历有没有空当, 即在某一时间段, 应聘者没有写他 (她) 在干什么;三要看有没有职位的跳槽现象, 比如, 从销售到技术, 又从技术到人力资源, 今天又来应聘财务的职位;四要看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些都是面试时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最后, 细节也不可忽视。面试官也要好好的“梳妆打扮”, 在面试时关掉手机, 以示对应聘者的尊重;把自己的名片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 以免到时手忙脚乱;把将要应聘者的简历放在桌上, 把其他人的简历放在抽屉或其它隐蔽的地方, 以免应聘者看到简历很多, 感到紧张。

2.“接”的技巧

在正式面试开始之前, 有一个面试官和应聘者见面和寒暄的过程, 我们可以称之为“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建议面试官亲自到门口迎接, 趁此观察应聘者的行为和表现, 如果发现应聘者已经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说明他 (她) 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如果应聘者独坐一人, 沉默不语, 静静等待, 说明他 (她) 比较内向, 持重;如果应聘者比较紧张、急躁, 说明他 (她) 心理承受能力欠佳, 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让人怀疑。总之, 提前与应聘者接触, 可以获得额外的信息, 面试官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获取有效信息的机会。寒暄时可以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例如“路上还顺利吧?车多吗?”, 这样不但可以起到稳定应聘者情绪的作用, 还可以和应聘者拉近心理距离。

3.“听”的技巧

优秀的面试官会把面试85%的时间留给应聘者陈述, 可见面试官学会“听”是很重要的。通过“听”, 面试官判断应聘者的素质和能力, 发现应聘者的问题。第一, 听应聘者的陈述和简历上的内容是否一致, 哪怕是一个时间或地点。第二, 听哪些是应聘者的行为表现, 哪些是应聘者的期望和想法。行为表现即应聘者过去发生的行为, 它往往比期望的行为可以更好的预测应聘者未来的行为。第三, 避免打断应聘者的陈述——“噢, 我知道了, 你不用说了”。如果应聘者陈述的太多了, 实在没有必要了, 面试官可以采用动作暗示的方法, 比如, 频繁的点头, 注意是频繁的点头, 否则表示赞同;手心向下挥手, 也可以表示“你说的够多了, 该打住了”。第四, 避免显得太忙或不耐烦, 一会儿看看手机, 一会儿看看表, 这是对应聘者的极不尊重。

4.“讲”的技巧

面试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不但应聘者要讲, 面试官也要讲。这里的“讲”主要是指面试官介绍性的语言, 不同于下面的“问”。首先, 面试官要讲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如果还有其他面试官, 还要介绍他们的身份和职责。其次, 提示应聘者应聘的是什么部门, 什么岗位。因为, 也许应聘者投的简历太多, 忘记了应聘的部门和岗位。再次, 告诉应聘者面试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和面试有哪些步骤, 让应聘者有个心理准备。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介绍一下本单位的情况, 岗位的要求, 职责和薪酬福利等。要注意两点, 第一, 把书面的岗位要求发给应聘者, 让他 (她) 读完后签字。因为很多应聘者为了获得工作岗位, 虽然明知自己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却故意隐瞒, 容易引起劳动纠纷;第二, 对公司的介绍尤其是待遇问题要实事求是, 千万不可夸大事实。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 夸大事实, 造成应聘者期望过高, 一旦走马上任, 期望与事实的反差必然会造成员工满意度下降, 甚至为离职埋下隐患。

5.“问”的技巧

通常, 应聘者在简历上写得都是一些事情的结果, 描述自己做过什么, 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比较笼统和宽泛, 面试官需要了解更加具体的东西, 问清楚发生在应聘者身上的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可以运用STAR技术。S——Situation, 在什么样的情景下, 发生了这件事;T——Task, 任务是什么;A——Action, 为了完成任务, 采取了那些行动;R——Result, 结果怎样。通过运用STAR技术, 不断追问, 可以全面了解应聘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工作风格、性格特点等。另外, 还要留出时间让应聘者来问, 面试官来回答。

6.“导”的技巧

面试的过程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可能会卡壳,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应聘者过于紧张, 致使面试沟通过程中断, 这就需要面试官善于引导, 使面试顺利进行。引导的技巧有:第一, 可以跳过这个问题——“咱先不谈这个问题, 换一个话题”;第二, 可以用“揽责任”的方法——“可能是我没把问题讲清楚, 我的意思是….”。这时应该避免的是面试官不要因为应聘者回答不出问题而幸灾乐祸, 得意洋洋的看着应聘者, 即使这个应聘者你不喜欢或者根本就没打算录用他 (她) 。如果不是使用压力面试, 也不要穷追猛打。

7.“辨”的技巧

美国新泽西州ADP人力资源服务公司2001年统计:44%的求职者在简历中撒谎;41%的求职者在教育背景中撒谎。在我国, 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 因此, 面试官有必要学会辨别事实与谎言。首先, 可以从应聘者的语言上辨别, 如果是事实, 应聘者一般用第一人称, 而且显得信心十足, 并且所阐述的内容与简历上的内容完全一致;如果是在说谎, 应聘者会经常绕圈子, 不敢一针见血, 说的内容很宽泛, 很含糊, 一旦让他 (她) 说的详细一点或举个例子, 他 (她) 会迟疑, “这个…, 那个…”。另外, 如果应聘者答的很流畅, 很可能面试的题目与准备的题目正好一样, 这时如果被打断, 他 (她) 会接不上来。其次, 还可以从应聘者的神情和动作上辨别, 如果是事实, 应聘者会正视面视官, 敢于和面试官对视, 而且动作神情与语言表达内容一致;如果是说谎, 应聘者的眼神很不稳定, 左右乱转, 往左上方或者右上方看, 动作神情与语言表达内容不一致。手势太夸张, 动作与语速不一致, 或者明明讲的是高兴的事, 却满脸凝重。应聘者动作姿势的突然改变, 也可能说明有问题, 例如, 你问了一个问题, 应聘者翘着的二郎腿突然放下了, 或者本来应聘者舒服的靠椅背坐着, 突然起来了, 这说明你的问题问到了他 (她) 的“痛”处, 下面的讲的话很可能是编造的。

8.“记”的技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可是在面试中很多面试官不作记录, 等到面试完了之后大脑一片茫然, 只记得应聘者最突出的地方或最差劲的地方, 其他内容都想不起来了, 如果是连续面试几个人, 张冠李戴现象也不稀奇。可见, 在面试的过程中, 面试官做一下记录还是很有必要的。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在记之前, 即面试开始之前, 要向应聘者说明——“为了面试的准确性, 在面试的过程中, 我要不断做记录”。如果不说明, 忽然拿起笔来, 可能会引起应聘者的猜疑——“记什么啊?是不是哪里我表现不好啊?”, 容易造成应聘者紧张。第二, 只记事实, 不记评论, 也就是说, 要记录应聘者所讲的事实, 不要记录面试官自己下的结论。在面试的过程中, 面试官会对应聘者进行评论, 而这时的评论往往存在很多心理误区, 造成评论错误, 因此面试官不如记下应聘者所讲的事实, 等面试全部结束以后再下结论不迟。最后, 送走应聘者后, 要及时对记录进行整理。

9.“送”的技巧

中国人讲究有始有终, 面试不但好“接”, 还要好“送”。当面试结束以后, 要向应聘者致谢, 还要向应聘者说明面试结果在什么时间出来, 最忌讳的是——“你回去等通知吧”。专业的答复应该是——“我们会在两个星期内给您答复”或“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预计在两个星期之内, 如有特殊原因, 也可能是三个星期”。这样的回答说明了具体的时间, 可以让应聘者对自己的日程有所安排, 体现了对应聘者的尊重。还要注意的是, 在送别时, 面试官切不可先伸手握手告别, 否则有逐客之嫌。可以借此来考察应聘者, 如果应聘者主动先伸手握手告别, 说明了应聘者比较细心, 深知社交礼仪。

1 0.“选”的技巧

面试的最终目的就是“选”, 可是面试完毕之后, 很多面试官感到难于下结论。下面的技巧也许会有所启发。第一, 吹牛大王不能要, 很多应聘者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 却无视自己的缺点, 这样的应聘者一定要拒之门外。第二, 最优秀的人不能要, 很多招聘者认为应该从最好的开始选, 选到哪里算哪里。其实不然, 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我们要的是最合适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优秀的人有着的更多的机会, 当你满足不了他 (她) 的要求后, 必然萌生去意。何况, 优秀的人来面试不代表他 (她) 真心想来你的单位, 甚至他 (她) 只想把你的面试当成是他 (她) 去其他单位面试的彩排。第三, 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悖者不能要。有的应聘者能力上成, 知识丰富, 但这并不代表他 (她) 来到你的企业后会把他 (她) 的知识能力变成工作绩效, 为企业做出贡献。只有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理念、文化融合在一起, 员工才能把他 (她) 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 可塑性很差, 不要奢望对其进行太大的改造, 所以对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悖者最好不予录用。

总之, 在招聘过程中能从上述十个方面能够做好, 企业也能更好地选择需要的人才, 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招聘工作。

摘要:面试不但是企业甄选人才的重要方法, 也是企业展示自我形象的良好机会。可是, 很多企业的面试不得要领, 面试功能得不到发挥。本文阐述了在面试的“备”、“接”、“听”、“讲”、“问”、“导”、“辨”、“记”、“送”、“选”等过程中的十个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招聘面试,技巧

参考文献

[1]秦志华主编《:人力资源总监》教学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第1版, 211页

[2]周湘昌著: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 68页

篇9:面试握手技巧

小组讨论,考察的是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个人面试时,每个人都已经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口才,因此,在小组讨论中,就不要寻找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口才,否则,会被其他成员所排斥。参加面试的考生彼此之间是竞争者,但和自己同在一个小组的人更应该被视为合作者,因为你们是一起和别的小组的人竞争,而不是你们之间在竞争,小组整体表现的好坏对整个小组成员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想要领导别人甚至压制别人是绝对错误的想法,相反必须要实现相互之间的良好的沟通,取得彼此之间的信任,相互协调,相互帮助。 小组讨论的问题无外乎“网络经济、假日经济、WTO、如何用人”之类的社会热点和管理热点问题,当然问的方式有些模棱两可,不容易轻易得出结论。

我所在的小组抽取的题目是“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这是一个人力资源方面非常经典的题目,但并不简单。虽然不至于无话可说,但也不一定能说透。抽取题目以后我们马上进行角色分工。由于事先我们进行了沟通(在个人面试的时候小组其他人先进行必要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大致了解了彼此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也看出了各自的表达能力差异,所以我们马上确定由A计时,B做引导,C作记录(实际上每个人都适当做点记录是有好处的),我本人则做总结,

讨论开始后,B首先谈了自己的观点,用人不疑,指出如果用人要疑会对所用的人产生擎制,并使他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很难发挥个人的才能。A表示赞同。应该说他们的发言都很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我想要是众口一词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而且象这样的有争论没有定论的问题它的结论肯定应该是辨证的,不是绝对的。因此我提出,多数时候,如果对于所用的人经过了仔细的考察,用人不疑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有的情况下用人要疑。比如所用的人专业能力非常好,但个人性格或者品质并没有完全令人放心,这时候应当有一些相应的制度去约束,否则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损失。我的发言让大家感到讨论的空间一下子大了很多,讨论也更加热烈。不时还举个把事例加以说明。比如关于用人不疑,C举的韦尔奇的例子就非常好。最后A根据时间提醒我可以考虑开始总结了,我根据C和自己的记录整理了一下思路,把刚才的讨论分几点进行总结。

从考官的脸上我们感觉我们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事实上也如此,我们小组的人除了一个因为考分太低外,其他都通过了面试被学校录取。

篇10:英语面试技巧:面试原因问答技巧

I: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workng with this company? / Why do you have(or take,feel)interest in applying to our firm? / Why are you desirous to get this job(post,position)?

C: Im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your company because I know yours is one of the largest computer companies in our coountry(province,city).My major in the university was computer progmming, so I wish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my knowldge here. / Your firm has a good reputation in the advertising businiss. Anyone who worksat your firm can set his heart at ease about his own future. That is why I have interested in appliying to your firm. / My past work experience is closelt related to this job. I am confident of doing the job well. Therefore I am desirous to get this job (post,position).

I: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coporation? / Could you tell me Why made you choose this company? / Why did you pick this organization?

C: Well,I know that you do a very big international business,so I thought it would be a good place for me to make use of the experience I have had abroad. / I think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would give me the best chance to use what Ive learned in the university. As you may know from my resume, I majored in life science. People say the prospects for life science are very bright, and your company is a leading one in this field. so I wish to be a member of this company. / Well, Ive cherished a desire to get a job where I can use my English, and then I saw your organizations advertisement in “Yangcheng Evening News” for an nterpreter. I think yor organisation has a great future. and I will be able to develop my capabilities here, if hired. Thats why I applied to you.

I: Do you want to work here because you can speak English? / Did you choose this company on account of high pay(or remuneration)? / Whats the reason for your application for this position?

C: No,not just because I can speak English. What I really

want is the chance to learn some advanced methods of management from foreign staff members. / No, not only for high pay(rermunaration),but also for a good working envioronment. As far as I know,working in a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calls for punctu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It is such a working environment that I am looking for. / The reason for my application for this position is simple: m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make me qualified for the job.

I: Have you applied for a similar post to any other companies?

C: No, this is the only one. / Yes,Ive also applied to Global Huada company Ltd.-- a Sino-American joint ventur , in case I may not be acceptd here. / Yes Ive applied to General Electric China Incorporation but that was just to get experience in being interviewd. It would be hard for me to get employed by such a large company,I am afraid. Thats why I want to enter this company.

I: What was the result of your application to that company?

C: I was offered a posision, but I didnt accept it since the location is too far away from my house. / They turned me down. / I havent heard the result yet. /

I: Why dont you think you got got the job?

C: I think the only reason is that I was too nervous during

the interview and I couldnt express myself the way I want to. / My failure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 dont hold a local lD card.

I: Whats the reason why you failed to get the post?

C: My domocile isnt in that city and they needed a local resident. Thats the sole reason for my failure to get the post.

I: If you are engaged by both companies,whose offer will you accept? / If you are zccepted at both place, which company will you choose?

C: Of course Ill accept your offer. I want to work for you. / needless to say,my first choice is your company. / Its my pleasure to work with you. Ill decline the other offer.

篇11:面试握手技巧

“我前几天去华夏银行面试被BS了,说我穿得太随意.郁闷了,在回来的路上下定决心去买套职业装。可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却糊涂了。关于服装有的说最好穿套装,有的又说穿太正式了不好,毕竟还是学生呢.我还特意看了金正昆的求职礼仪,他也说用不着穿得太正式,说你比人家考官还专业可不行呀.再就是头好,有的说要扎起来,有的说无所谓.我现在是直发可以扎起来,原计划是开学弄卷的,想打扮成熟些找工作,现在又犹豫了,害怕弄卷了头发扎不起来了!唉.真不知道怎么弄了哦!”

根据上述女大学提出的问题,可想而知,面试着装在面试当中的重要性。那么女生在面试时怎样才能给面试官一种好的第一印象呢?下面几点面试着装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女生更自信的去面试。

第一点:套装成套不成套

女式套装在选配方面较男士西装更为讲究,也更为繁复。男装要求同色配套,而女士套装可以在不同套之间进行搭配,不同颜色之间也可以互相映衬。但总的原则是以深色为宜。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区域可以适当变通,秋冬季节宜选深色,春夏颜色可稍浅,南方可穿浅色,北方深色更适宜,但不论什么季节和地区,如果只买一套正装,深色套装是最稳妥、保险的。可以在招聘会及平时多观察正规公司的职业女性如何穿着。

第二点:妆的浓淡

一般去正规中外企业面试,女性需要稍微化一些淡妆,显得更有朝气,如果素面朝天地去面试,很容易因为“面黄肌瘦”、“灰头土脸”的本色而丢分。通常,女性至少应该在眉、唇、颊三个部位上稍下功夫。面色红润、朝气蓬勃才显得更有亲和力,更加干练,也更会受到同事及客户的尊敬。

切忌浓妆艳抹,那不是职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应该有的精神风貌。一来与崇尚效率的公司风格不相符,你很可能因为每早“刷墙”而在早上迟到个把小时;二来万一碰上挑剔的女上司,你的浓妆艳抹加上青春的朝气有可能会招致她的嫉妒和排挤;三来作为尚未毕业的学生,带有朴素学生气质的淡妆既符合自己身份,也与面试的要求很吻合。

第三点:长发还是短发

近年来,在很多商业企业中都能够看到一些精明、干练的职业女性,她们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一头短发”。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优秀职业女性都留短发。这里没有必要强调每一位准备参加面试的女生都去剪断长发,只是将较为普遍的情况提供给大家作为参照:年轻的职业女性以短发为多,也最被社会广为认同。

长发并非不可,公司里的女秘书通常都留披肩发或中长发。有一些女性能够将长发打理得服贴、恰到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善于打理好自己的长发。面试过程当中,满头秀发甩来甩去地难免会被招聘经理认为是故意“放电”。因此从“保险”的角度来看,短发更易于打理,更显得专业。

第四点:指甲油与长指甲

如果你不是艺术家,也不是阔太太,而是一个追求正规职业的女性,就不要涂指甲油,不要留长指甲。作为求职的毕业生,一切装扮都应当以专业化为原则。你不妨观察一下正规公司的女性,她们很少有涂抹指甲油的,而且会经常修剪指甲。

第五点:饰物的选择

为了在过于素净的套装上做一些点缀来提点精神,有些女性会选择一些小巧、精致的饰物来进行搭配。所配饰物不用名贵,只要简单、明快、大方就可以了,过于扎眼和繁琐的饰物反而会喧宾夺主,徒增累赘。面试评估表上招聘经理的评分与你身上佩戴饰物的市场价格并不构成正比。

注意事项

篇12: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技巧

规定问题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测评系统中随机抽取,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储备、掌握和运用情况。测评系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只有相应的标准供考官参考。作为考生,在回答规定问题时,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特别要考虑到问题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只有对一个话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才能在回答问题上“出彩”,其个人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比如,在针对话题:“校领导让你去火车站接中午来校参加讲座的专家, 而火车到点后,你依然没有接到专家,你应该怎么处理”。不同考生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三种结果:一是依然在火车站出口等待专家;二是提前和专家联系,及时把情况反馈给校领导;三是提前向校领导要专家的联络方式,提前到火车站和专家联系,在确认专家不能及时到站耽误学校的讲座后, 向校领导汇报,建议学校领导对讲座进行重新预案。从以上三个层次的回答中,第一种回答不够灵活;第二种回答具有灵活性, 但不够全面;第三个回答最为全面,能通盘考虑事件对学校讲座活动的影响,为校领导及时改变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回答规定问题时,既需要考生具备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考生有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更需要考生能针对话题所指的问题方向,以专业的知识和准确的判断,把握住话题的关键,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阐述,让考官对考生通晓事物之间的关系给与认可。

二、试讲环节,熟悉教学流程,展示教学技能

试讲是面试环节主要采取无生上课的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作为面试官对考生的评价标准不是以优质课等类型的视角对考生进行评价,主要是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出发,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体育教师的技能、是否具有体育教师的潜质、是否适宜从事体育教学。相对来说,试讲环节偏重于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做到“会做(动作)”、“能做(动作)”, 对教学技能达到“会说”、“会教”即可。考生在试讲前,需要对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两大环节认真做好准备。

1.示范动作准确,凸显个人的运动技能

在试讲环节中,并没有要求考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行展示,所以考生要把握住教学示范和辅导示范环节展示个人良好的运动能力。

在试讲过程中,考生进行教学示范主要集中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教师对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这就要求在准备环节, 教师在进行准备练习时具有较好的肢体动作,比如:侧平举手臂高度到位,动作规范;在弓步压腿时步型准确,身体姿势规范……在基本内容的动作示范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都较为简单,比如:武术的仆步、站立式起跑、上步前滚翻、背越式跳高,考生只要能展示出来正确的动作即可。如果考生对这些基本动作都完成不到位,那在今后的教学中完成动作则更为困难,毕竟,运动技能多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退的。特别作为体育与健康,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科,考生把自己的运动能力充分展示出来,为考官对考生是否能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做出明确的判断。

在面试过程中,偶尔会发现有考生刻意回避教学示范,只是用语言对动作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但在答辩环节,考官往往要求考生对所教内容的动作进行示范。 针对试讲中对考生相关技能的要求,考生在参加面试之前,有必要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行全面的“普查”,查找运动技能上的不足或缺失,并积极进行练习,争取在运动技能方面不存在“短板”和“软肋”。

2.学法指导意识明显,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

试讲中对考生的教学技能考察,更多的依照考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进行评价。所以,考生在试讲中,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师生活动,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有具体的学法指导。而一旦学法指导意识的缺失,则会在试讲中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如,一考生在队列队形“一路纵队变两路纵队”的教学中,教师只介绍具体的动作方法,在练习中只是采取简单的集体练习,没有对学法指导进行具体的设计。显然,这样的无生上课模式,既考察不了考生的教学技能,也说明考生在学法指导上存在认识不到位、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也看不出考生基本的教学技能。

在试讲过程中,考生需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教法的指导,关注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保护与帮助的措施、分组练习的巡视辅导、练习方式的变化、教学评价等具体措施。比如,一考生在进行水平二的 “上步前滚翻”的教学时,考生在让学生复习三到五次前滚翻后,教师示范上步前滚翻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回答上步前滚翻和前滚翻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上步前滚翻与前滚翻的相同点是在滚动过程中,身体着垫的部位和动作结束是一样的;不同点是预备姿势不同,滚动过程中双腿姿势有所区别。在练习环节,教师分别在垫子的近端划出一条线,提醒学生注意撑垫的点;在两个垫子中间放一呼啦圈,提醒学生注意滚动中的团身动作;练习时,学生轮流进行保护与帮助……显然,这样的学法指导能看出考生具有良好的教法指导意识,其教学技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所以,考生在进行试讲时,一定要提高对试讲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教学理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不断丰富教学组织能力和提高教法指导能力,力争在试讲过程中把个人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三、答辩问题,结合体育教学找答案

答辩一般是主考官针对考生在试讲过程中不足而随机设计的话题,抛出问题的随意性较大,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体育教学理论的知识储备。考生在答辩环节,要根据主考官的提问,积极收集相关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如果说考生在试讲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纰漏,而在答辩环节进行积极弥补,通过面试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考生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不知所云,则就会影响面试结果了。

一考生在武术“仆步”教学的试讲中, 考生虽然脖子挂着哨子,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发挥哨子的作用;教学基本部分仅围绕仆步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都非常单一。在答辩环节,笔者针对“哨子”和“趣味性”问题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哨子在这节课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二是如何提高武术教学中的趣味性?考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反应速度较快,就哨子问题回答,她则用“提醒(学生注意力)作用、指挥(练习)作用、警示(个别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作用”;针对趣味性的问题,考生“从武术明星导入,到学习中的合作学习、以及采取游戏教学,最后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很多的缺失,最后很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老师的提醒”。

上一篇:教研活动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学生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