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2024-04-29

生态移民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海原县生态移民调研文章

实施生态移民

推动海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海原县移民办

二〇一二年

实施生态移民

推动海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498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个管委会和1个自然保护区,168个行政村、1175个自然村、8个社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92%和69%。目前,全县仍有近15.7万贫困人口生存在重点生态脆弱区、生态核心区、地质灾害区、地震断裂带和偏远山区,且干旱缺水,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严重缺水是制约海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苦瘠甲于天下,在这块土地上却生息着46.5万人口,使本来就极度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载,出现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尴尬局面。尽管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加之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樵采和祖辈粗放耕作的落后方式,成为发展中无法逾越的硬伤,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出路在哪里?

一、艰难地探索

改革开放二十年,历届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与天斗与地斗,艰苦创业,打机井、修水库、修梯田、修道路、架电网、建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使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脱贫-反贫-再脱贫的怪圈没有彻底摆脱,治标不治本,是不是还有其他出路呢?县委政府的决策者在思考这个问题,区党委政府的高层决策者在思考,广大干部群众在思考,通过思考、探索、实践得出两个字那

就是移民。通过移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原移民应该说是走过了投亲靠友搬迁到政府组织跨县移民再到县内移民这样一个历程,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才能实现海原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

二、生态移民实施情况

1989年以来,全县通过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和群众自发移民的形式,累计完成移民搬迁8.8万人,其中依托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开发安臵移民5.5万人,县内安臵移民1.2万人,群众自发向区外和区内各市县移民2.1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县规划实施搬迁安臵移民12775户55595人,占全区生态移民总任务的16%,其中县外移民8943户38920人、县内移民3832户16675人,涉及16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的80个行政村,203个自然村。生态移民迁出区大多是贫困程度深,人均纯收入低于1350元的特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态严重失衡,干旱缺水,资源匮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等。生态移民安臵区大多是自然生态条件较好,水土资源能够满足移民安臵需要,交通较为便利,在集镇及主要公路沿线,有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制镇及中心村所在地,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具有一定的水、电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吃水近,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区域;有规模企业或用工安臵空间,产业相对发达,就业容量较大的县城以上城市、工业园区、产业基地。

三、生态移民对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实施生态移民,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移民人口温饱问题,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迁入、迁出地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山区和川区的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推动了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发展

1、稳定和彻底地解决了迁出群众的温饱问题

移民搬迁以后,移民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生态移民的实践来看,大部分移民在迁移定居后的第二年就可以基本上解决温饱。据2003年资料,吊庄农民人均占有耕地3.3亩,为迁出地农民人均占有耕地7.2亩的45.8%,但吊庄人均产粮990公斤(亩均300公斤),是山区人均产粮540公斤(亩均75公斤)的1.83 倍。从牧业生产对比情况来看,移民在迁入地人均家畜存栏、生猪存栏、家禽存栏等指标方面都比山区农民高出一倍多。

2、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移民,将逐渐而深刻地改变移民居住生息地的自然环境。20多年来,海原县共迁出安臵移民近9万人,按人均耕地7亩计算,共腾出63万亩耕地,使原籍留居农民的人均占有资源量宽松了一些,人口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有新缓解,有利于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自然植被的恢复保持和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促进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在人口迁出相对集中的地区,都走出了一条迁出贫困人口、恢复当地生态的路子,实现人口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臵,是一条成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贫困山区资源的掠夺式农业经营向生态农业经营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3、使封闭的社会系统向开放的社会系统转化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是个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封闭系统,自然条件严酷,经济承受能力极弱,消费水平很低,严重制约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实施生态移民,不仅使移民率先脱贫致富,而且使他们的亲戚朋友在发达地区有了走亲访友、输出劳务、做生意、见世面的落脚之地,把外面大量的经济技术信息、致富办法带回山区,为长期封闭的贫困山区农民建立了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为地区之间开展横向联系和经济协作拓宽了道路,架设了桥梁,为山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调动了山区贫困农民进行生态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形成了想方设法自行向川区等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区迁移的潮流。这种落后的迁出地与先进的迁入地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使山区封闭的社会系统转化为开放的社会系统,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社会的重要一步。

4、转变了人的观念

贫困地区农民生活在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山区,没有发展生产的能力,国家年年救济,缺水送水、缺粮送粮,给这个没有发展机制,缺乏内在活力的地区不断输血,养成了生于贫困,安于贫困的等、靠、要思想,多年在贫困线上徘徊。生态移民搬迁,使他们融入了市场环境中,改变了他们头脑中多年的陈旧观念。在移民区这个新天地里,他们开阔视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等、靠、要”思想转变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观念。从调查和群众反映,绝大多数移民在种好田抓好养殖的同时,大部分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和劳务活动。在从事开发性生产、开放型生产的建设中,增强了市场观念,对产业化经营、科技服务提出了迫切要求,还特别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从学校说服家长送孩子上学到家长求学校收下孩子上学。这些变化还通过

各种渠道传播回山区,使山区农民的思想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其社会意义是难以用语言和数字来表达的。

(二)为川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提高了市场竞争优势。山区移民的到来,为川区提供了更多更廉价的劳动力,补充了劳动力资源的不足,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扩大了市场需求。移民对衣服、粮食、化肥、籽种、生产工具、建筑材料等的需求,刺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生态移民一般都集中安臵,按集镇建设规划,因而在川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小城镇。这些新兴的移民小城镇正向易地开发脱贫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方向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和奋斗方向。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自发移民的界定和后续管理。多年来,我县各乡镇(管委会)一些群众通过采取投亲靠友、租赁土地、流转土地、转包或购买土地等多种形式进行自发移民。自发移民覆盖面大、时间跨度大,而且自发移民的数量在不断更新,难以准确把握。自发移民户籍仍在原迁出地,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无法将移民纳入管理范围,移民从谋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游民”,并引发一系列管理上的混乱和相关社会问题。建议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若干政策意见》(宁政发【2012】29号)文件精神,对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搬迁范围内的自发移民每户给于3万元的补助,妥善解决户籍问题,让移民移民在当地享受教育、医疗、经济补偿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在外定居。

2、由生态移民引发的群众上访问题。2012年2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若干政策意见》(宁政发[2012]29号)。其中,第二十条规定:“严格执行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确定的2009年12月31日移民户籍界定时间点,禁止违规分户”。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移民政策未出台之前,我县出台的《海原县2011年生态移民实施方案》中关于户籍政策,方案中明确:“移民对象的确定条件是具有当地户籍,自发移民离开居住地两年以上,无论户籍迁出于否,都不作为本次移民搬迁对象;移民分户的标准是原则上不分户,一是夫妻不能分户,二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不能分户,三是未婚者不能分户,四是父母至少要与一子同为一户”由此造成部分群众上访。建议积极与安臵地政府协商,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移民住房的分配工作,让“多辈多人家庭户”有充裕的时间按照安臵区的统一规划进行自建,以解决他们搬迁安臵后的合理居住问题;对自建后仍然不能进行合理居住的,由安臵地政府按照自治区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宁移组办发([2012]2号)《关于妥善解决生态移民中“三代多人”家庭居住困难问题的通知》精神,给群众划拨宅基地,进行自建,以解决他们搬迁安臵后的合理居住问题。

篇2: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移民局的全力指导和支持下,吴忠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相关会议精神,把生态移民作为全市一号民生工程,以移民“六大建设任务”为核心,以推进移民工程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规划,积极协调对接,坚持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产业开发,精心组织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的统一部署, 20xx年全市开工建设移民安臵点8个,搬迁安臵移民5112户2.32万人,分别占“十二五”安臵任务的31.7%和31.6%。今年共完成投资5.6亿元。各项阶段性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成效显著。房屋建设基本完工。移民住房完工5112套,其中青铜峡市广武安臵点、盐池县十六堡和北塘3个安臵点已具备了搬迁条件,十六堡和北塘安臵点已搬迁入住485户1575人。服务设施有序跟进。学校、村级活动场所、卫生服务站等配套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推进,已建成学校7545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1881.7平方米,村庄道路115.2公里,植树造林1690亩,“七通八有”公共设施正在配套完善。产业规划同步建设。开发土地21534亩;建设奶牛养殖场9个,3个已奶牛入院(进1500头奶牛场1个)、3个正在做青贮、1个引进奶牛协议已签订,2个正在勘测规划,肉羊养殖暖棚854座,利通区 3.3万㎡奶牛养殖园区主体工程已完工;韭菜大拱棚1804栋,开发枣薯间作种植5500亩、5000亩葡萄种植和1550亩苗木繁育基地等,部分产业已进入生产计划。水务工程配套落实。完成水利工程泵站3个、大型蓄水池6座、砌护渠道254.5公里、铺设节灌管道182.9公里、铺设人饮供水管道215.5公里;产业技术、劳务技能培训正在对接落实。生态移民各项工程同步建设、同步完善,为第一批搬迁移民入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成效

一是住房建设进度加快。今年全市开工建设移民住房5112套,全部完工。青铜峡广武、盐池县十六堡、北塘三个安臵点移民住房全部完成,已具备入住条件,盐池县已举行了入住仪式,已将854套住房分配到户,正在逐步搬迁,年底前将全部入住;广武安臵区正在积极对接,制定移民搬迁安臵方案,于明年初搬迁。红寺堡鲁家窑安臵区尽管开工迟,但后期建设进度快,1460套移民住房基本完工,特别是其利用现代科学能源技术,设计建设的低碳、环保、节能移民住房,为移民住房建设树立了样板,

值得在今后的移民住房建设中推广。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各县(市、区)坚持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同步推进,在建设移民住房的同时,注重完善移民安臵区的配套设施,人饮工程、庄点道路、学校、幼儿园、村级活动场所、医疗卫生服务室、农资超市、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同步实施,着力打造城市社区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平台。广武、北塘安臵区在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十六堡、北塘安臵区还统一为移民打灶台、火炕,配臵部分生活设施,为移民入住创造条件。

三是土地开发基本就绪。各县(市、区)在实施移民安臵区建设的同时,把土地开发做为引导移民搬迁、促进移民发展致富的重中之重,在补偿资金不到位、权属矛盾纠纷多、水资源配臵方案不能及时审批的情况下,坚持在干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千方百计组织实施土地开发工程。目前,各移民安臵区的土地开发工程已经基本结束,共开发土地21534亩,正在抓紧实施水利工程配套,青铜峡、盐池、红寺堡设施建设基本就绪,开始谋划种养植,部分已发挥效益。

四是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实际和移民的`生产习俗,围绕种植、养殖、劳务三大主导产业,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为移民发展生产创造条件。种植业方面,采取土地流转、公司化经营的模式,规划发展特色种植,如:利通

区的5500亩枣薯间作种植、红寺堡区1500的设施大棚、青铜峡市5000亩的酿酒葡萄、盐池县1550亩的育苗等;养殖业方面,依托养殖园区建设,采取政府贴息支持、企业托管经营、移民分红收益及移民自养等多种方式,发展奶牛、黄牛、滩羊养殖;在劳务产业方面,根据移民素质、企业用工、岗位需求、采取摸底调查用工岗位、协调对接、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利用冬闲在移民群众中开展各种生产、生活技能培训,促进移民务工增收。为产业良性发展与移民安心居住、快速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各县(市、区)按照“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工作理念,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主动加强了迁入、迁出县之间的沟通对接,积极探索移民搬迁、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想法设法为移民群众搭桥铺路,做好服务。同心县坚持把实施“十二五”移民工程建设与完善提高“十一五”移民工程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以清人清户、清土地为主要内容的“两清”工作,探索户籍、土地管理的有效办法。青铜峡市为即将搬迁的移民制定子女就学、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民政救助、帮扶机制等“七个”政策惠泽目标体系,确保移民社会保障到位。同时,青铜峡市广武、盐池县十六堡移民安臵区成立了移民村党支部,司法、计生

等社会管理机构已在移民村挂牌,配备了党性观念强、经验丰富的副科级干部任移民安臵区村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盐池县北塘安臵区成立了移民村合作社,对移民搬迁后产业发展方面事宜进行服务。

六是统管共治维护稳定。各县(市、区)围绕移民新村信访维稳工作需要,细化任务、制定预案。把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预料的问题做到事前考率、出台预防措施、畅通信访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统管共治工作。同心县“十一五”建好的移民新村、青铜峡市广武安臵点同心村各项服务机构已挂牌,并设臵了治安室,法律服务中心,配备了治安、司法人员。盐池县成立移民代表群防共治工作组织,为移民群众创建参与社会管理平台,聘请了10名移民群众组成联防治安队参与移民新村治安管理,保障广大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移民安臵区社会和谐稳定。

篇3: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通过生态移民工程把部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贫困农民通过搬迁到临近的川区、宁夏中、北部的引、扬黄灌区或者城市的周边区域安置, 在缓解了迁出地农村经济发展, 改善农民生活的压力的同时, 政府在迁入地为移民提供居住的院落, 可以灌溉、进行机械化作业的耕地, 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 让移民以较低的价格购置生产所需要的各类机械。这样, 以前这些地区明显的区位劣势通过生态移民变成区位优势, 一方面使当地农村尖锐的人地矛盾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得到缓解, 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大发展扯出发展空间。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 形成了土地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于是人们可以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条件发展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使原来依靠人力、畜力进行生产的农民很快的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告别了手拉车、二牛抬杠等原始生产方式, 进而采用拖拉机、播种机等现代化的耕种方式。让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享受到移民带来的扩散红利效应, 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 移民到新地区的农民地处川区, 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 灌溉水源便利, 耕地资源充足, 同时, 政府也在发展设施农业, 特色养殖业, 花卉、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上提供各种帮助, 不断拓宽移民区农业、农民发展的路子, 深化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使农民生活水平较迁出前,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态方面看, 生态移民工程对恢复迁出地的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以固原的六盘山来说, 六盘山是这一地区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对宁南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和河流水文状况影响很大, 长期以来, 当地居民为了生存而过度开耕, 致使六盘山水源涵养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系统失衡,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再加上大的气候因素, 当地最大的河流———清水河出现了断流、干枯的情况, 泾水的水量也大大减少了。生态移民工程的移民来源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水库淹没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贫困人口。而将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的农民搬迁出去, 缓解了当地人口与资源的紧张矛盾, 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对恢复山区植被, 促进六盘山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十分重要。

从扶贫方面看, 生态移民工程使宁夏在扶贫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宁夏的中、南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就以宁夏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宁南山区的固原地区为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2年, 宁南山区 (包括海原县) 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 低收入人口71.3万人, 合计98万人。而当时固原地区人口总数只有180多万, 贫困人口占了总人口的54%, 是名符其实的贫困地区。据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固原地区约有2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减少了70万, 贫困人口比例降低了71%。2012年底, 固原地区有50万贫困人口, 这一数字相比10年前减少了48万多人, 贫困人口的比例降低了约48%。

固原在扶贫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 生态移民工程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2001年至今, 固原市已累计搬迁移民20多万人, 占到贫困人口的26%左右。同时, 由于移民所带来扩散红利效应, 总共使得约40万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占到贫困人数的40%。生态移民已经成为固原实现“扶贫攻坚”战略目标最主要的方式。以人均收入的变化来看, 没搬迁之前, 当地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非常艰辛, 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300元左右, 而且收入很不稳定, 如果天公不作美出现大旱的情况, 则收入更低;搬迁之后, 按目前市场平均普通工每日80元计算, 则月收入2400元左右, 收入明显提高。而且当地的未搬迁户通过改变生产方式,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机械化水平, 使得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不过, 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移民新村医疗保障体系参差不齐。为了给村民提供便利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每个移民村都配有卫生室, 但是移民村的医疗保障体系差距很大, 良莠不齐。比如, 贺兰县的新荣村的村卫生室建设较好, 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也好, 有村民说:“相比较移民前, 现在的移民村的医疗条件好的很。”而盐池县的十六里堡新村情况有所不同, 村民说“听说村里有个小药店, 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我也没去过, 生病了只能去盐池县城的大医院, 有时候一个小感冒也要去县城, 花钱了不得”。于是我们想看看那个小药店, 可惜的是在村里转了好久之后, 我们最终还是没找到村民所说的药店。 (2) 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效果有限。我们都知道, 要移民村的村民接受新的生活习惯, 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必不可少。但是, 据统计,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占移民村总人口的48%, 而且50岁以上的老人占较高比例。一方面科普教育时间, 青壮年多数外出工作, 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科普方面的授课、讲座、培训时间太短, 仅仅几个小时而已, 根本无法学习一门技术, 于是许多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消极对待科普教育活动。在盐池县, 村民说他们从未见过科普宣传和培训之类的事。另外, 希望学习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的人数有303人, 占到了62.86%, 而希望学习网络技术的人仅有28人, 只占到了总人数的5.8%。这说明农民在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收入和改变生活条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移民搬迁规模与安置能力不相符合。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建设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随着群众对移民态度的转变, 更多的农民希望通过搬迁获取致富机会, 从而摆脱贫穷的烂帽子。移民搬迁的工作已经由以前的动员群众进行搬迁变成了安抚想搬迁却没搬迁的群众的情绪。甚至许多乡、村主要领导直接到市、县移民办要求搬迁, 各级人大、政协的议案和提案也要求增加搬迁指标。搬迁规模与安置规模矛盾突出。从长远看, 生态移民工程对宁南的固原地区乃至全宁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人口素质和民族团结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只要我们与时俱进, 继续发扬过去生态移民工作中好的经验, 改正不足之处, 等到生态移民工程胜利结束之时, 也就是宁夏完成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之时。

摘要:本文从农业、工业、生态、扶贫四个方面, 回顾了生态移民工程给宁夏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总结了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为宁夏以后的生态移民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生态移民,扶贫,贫困人口,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1]胡建东.生态移民[Z].宁夏年鉴, 2012.

[2]王建保, 马瑞.原州区首批县内生态移民喜迁新居[Z].固原年鉴, 2012.

篇4:贵州生态移民实施效果调研

关键词:生态移民;成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12-03

生态移民是指把生产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搬迁到生存环境适宜地区所实施的一项人口迁移活动,[1]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对人口、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从目的和原因可将生态移民分为自发生态移民和政府主导生态移民。[2]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而采取移民政策将自然保护区或生态恶化的人口迁移到适宜居住区的政府行为,[3]而各国所采用的生态移民方式大多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移民。

2012年,贵州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生态移民,自2012年贵州省全面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累计完成移民搬迁42万人,其中仅2014年,就完成移民搬迁17.2万人,投入资金达到37.11亿元。本文以贵州毕节为例,从当前贵州毕节实施生态移民效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移民提出建议。

一、贵州毕节生态移民概况

贵州毕节地处贵州西北部,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受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毕节经济发展长期较为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也极端低下。1987年全区常住人口562.75万,贫困人口就达到34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9.47‰,而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水土流失占总面积52.6%,落后的经济条件、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面貌,国务院于1988年在毕节成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01年开始实施易地移民试点工作;2012年5月,毕节开始进行生态移民工作,以“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为工作目标,结合地区实际,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模式,[4]依托小城镇建设、产业园区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形式,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石漠化严重、交通条件差等贫困群众实施零星搬迁、集中安置,转变“山里人”小家难移、故土难离的传统思想,并计划于2012-2020年,实施生态移民搬迁32万人,包括占地区人口总数28.78%的少数民族群众9.2万人。[5]

二、毕节生态移民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

(一)毕节实施生态移民情况。

自毕节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共完成生态移民13077户,其中:2012年完成生态移民2707户,共1.2万余人,建设生态移民安置点19个;2013年完成生态移民4671户,共20309人;2014年完成生态移民5699户。并计划于2015年完成生态移民3000户,到2020年,累计完成生态移民32万人。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自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毕节始终坚持长远目标,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安置等形式,结合城镇建设需要,科学合理选择安置建设点,将移民安置点与农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景区建设统筹规划,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如黔西县驮煤河、纳雍县王家寨镇、金沙县西洛乡阳灯、织金县桂果镇猫场村、黔西县铁石乡、七星关区生机镇、百里杜鹃普底乡石牛角、威宁县草海镇银龙村这8个安置点,移民通过土地流转,流转土地697亩用于种植经果林,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2.经济效益。

毕节生态移民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出现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稳步增长的趋势。如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村,通过生态移民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在规划时优先选择高速公路出口地段作为安置点,安置在该地的陈红品夫妇,结束了长年外出打工的生涯,利用自己分得的房屋开起了农家餐馆,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照顾了家庭,每月毛收入1.5万元,纯利润近万元。

3.社会效益。

毕节生态移民使得移民的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由于长期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移民对搬迁的信念不坚定并对生态移民工作产生怀疑,通过政府的不断引导,部分搬迁群众对实施生态移民所带来的利益进行宣传,逐渐鼓舞了移民搬迁的信心,促进了生态移民工作的有序开展。移民为了更好的适应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培训,努力接受新鲜事物,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丰富精神生活。

三、毕节生态移民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毕节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移民工作的推进。

1.移民搬迁资金缺口大。

毕节生态移民规模大,人口数量多,在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了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外,还需要地方匹配一定的资金才能保障建设需求,导致毕节地区在财政收入总量较小的情况下还需筹集大量资金来保障移民工作,加重了毕节地区政府的财政负担;在安置过程中还需要移民出资参与建设,在新的生存环境里还需重新购置生产生活必备品。由于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群众庭经济条件也极为困难,导致移民出现高利贷等民间借贷行为,造成了极大大的生活压力。

nlc202309051557

2.搬迁人口规模大、任务重。

当前毕节政府主要采取部分搬迁与整体搬迁用的方式进行生态移民,并计划在2012—2020年的8年时间,对32万人实施生态移民,给毕节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且搬迁后需要为移民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移民搬迁工作的难度。

3.移民思想瓶颈难以打开,阻碍生态移民搬迁进程。

在生态移民工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群众普遍不认可移民搬迁这一政府行为,认为移民搬迁就是忘本、是一种背井离乡的行为,由于生态移民搬迁补偿标准低且不能及时到位,社保制度也不健全,移民对国家政策产生了怀疑,对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来源产生畏惧,严重阻碍了生态移民工作。

4.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后续保障措施不健全。

随着移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实施生态移民后移民思想意识的不断转变,移民对现有的安置设施也呈现出较高的要求,但在实施生态移民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资金切块进行跟进,基础设施后续保障资金也较为匮乏。尤其是受到移民后移民生产用地的落实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民的安居乐业,在实施生态移民后,移民又对现有的生产生活条件不适应,对生产生活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二)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生态移民资金。

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生态移民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将生态移民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移民工程建设,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缓解生态移民建设工程资金短缺问题。

2.充分发挥生态移民地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对毕节这样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改革试验区来说,生态移民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移民的积极性,让移民切身感受到生态移民工程所带来的红利,充分发挥移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移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生产生活上给予移民物资与精神上的支持。

3.制定和完善生态移民保障措施。

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专门的生态移民机构,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解决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多头管理和多审批环节,在布置生态移民工作时结合生态移民工作实际,赋予基层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完善生态移民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移民后期扶持、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环境保护、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移民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全身心参与到生态移民建设事业上来。

4.科学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移民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部署,在生态移民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业、产业、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移民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创新生态移民服务体系和工作思路。

把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移民转型后的发展路子,为移民提供创业与就业条件,采取多重方式对移民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并将移民子女进入中高职业教育作为地方政府考核目标。以理念创新、思路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生态移民工程的新常态,扎实开展生态移民工作,促进移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之,生态移民工程任务艰巨,前景美好,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以崭新的思维去实现生态移民地区的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将人与自然结合起来,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科学合理部署移民安置小区建设,加快移民创新工作步伐,促进生态移民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新吉乐图.生态移民:中国环境政策报告[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力威、范治晖、朱东恺.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移民战略思考[J]. 环境经济,2005(1).

[3]孙燕一、王振洲、刘懿、崔丽、韩瑾.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的实效、问题及对策[J].西部论坛,2013(2).

[4]刘子富.攻坚——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纪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毕节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EB/OL],http://www.bijie.gov.cn/bj0001/doc/2014/7/3524.shtml.2014-7-25.

作者简介:

唐小琼,(1987年——),贵州盘县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

刘凡,(1987年——),湖北武汉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移民权利保障.

陈锦浩,(1987年——),广东珠海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法制.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贵州生态移民实施效果调研——以毕节地区为例”。

篇5:白山市生态移民工作调查报告

作为长白山区域中心城市,白山市承担着保护长白山生态安全、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但是,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解决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两难”矛盾,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目标,不仅考验白山建设全省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的执政能力,更考验全市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和实践魄力。调研发现,白山市在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确定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长期执政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并结合东部山区特色,以解决林区、工矿区居民“城镇化率虚高”问题和林区农民进城问题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努力实现林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互荣共赢,助推绿色转型发展“华丽转身”。实践证明,白山市实施的林区生态移民工程,既符合国家确定长白山为国家木材战略资源后备基地的战略导向,又顺应了国务院“停伐”令和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中“打造北方生态屏障和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工作要求,是恢复和保护长白山林区生态环境最便捷的路径选择,也是推动东部山区绿色发展、转型振兴的有效手段。

一、林区生态移民没有“背井离乡、故土难离”的恋家情结为羁绊,不仅解决了移民搬迁的“第一难题”,而且有效改变了林区贫困人口封闭的生存状态

调研发现,林区生态移民工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背井离乡”式的生存性移民,尤其与库区、不宜居住地区的被动性、强制性移民搬迁,有着本质区别。首先,在移民目的上,林区生态移民是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为主要目的,以实现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仅遵循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而且有效化解了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有利于实现生态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民生意义的和谐统一,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其次,在移民方式上,林区生态移民是在充分尊重民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山区生活实际和城镇产业布局,让移民对象通过区位比较、利益权衡,就地就近向城镇转移,通过人口聚集提升“人的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既无需承受背井离乡、骨肉离散、重建家园的痛苦经历,又能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分体现了尊重民愿、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理念。第三,在移民意愿上,林区生态移民属于“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式移民,移民对象大多没有“故土难离”的感情牵绊,在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增收致富的感召下,既没有不愿搬、不敢搬的情感顾虑,又有效避免了搬迁过程中的抵触、对抗情绪,不仅保障移民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移民迁入地生态环境不受损害,而且通过政策引导,能充分调动起移民对象搬迁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搬”为“我要搬”。实践证明,面对生态移民难题,只要我们态度鲜明、政策有力、工作得当,就一定能激发出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再多再大的困难都会解决。

二、林区生态移民最关键的是开好头、引好路,通过试点带动和示范引导,探索完善有特色、可操作、能推广的工作模式

林区生态移民是一项新工程,如何让老百姓举家搬得出、长期留得住、就近能就业、生计有保障、长远能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操作模式,对于释放试点成果的“裂变”效应、全面铺开长白山生态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山市地广人稀,全市近130万人口,约有49%分布在林区,人口聚集度差,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74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为此,白山市围绕提高“人的城镇化”水平,把生态移民作为调节生态环境容量与城镇人口规模的重要杠杆,结合林区特点和实际,将移民对象划分为国有林场居民、资源枯竭型工矿区居民、林区农民三类重点群体,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相结合、企业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产业引导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试点先行、分类推进,探索实践了三种生态移民模式。一是国有林场撤并整合模式。主要是针对林业人口多(全市林业职工和家属共有6.9万户、18.3万人,约占林区人口总数的29%)、林场规模小(大型林场职工约3000人,小型林场职工不足500人)、居住分散等生存现状,以及林区面积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减少、林木质量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部分施业区无木可采的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域内六大省属国有森工林业局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林场合并和整体搬迁的方式,加快国有林场向所在地中心城镇或相邻城镇迁移,有条件的较大规模林场就地就近组建大型经营区,规划建设林业新区,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和职工生活改善同步推进。以白山市松江河林业局为例,该局于1958年建局,总经营面积15.9万公顷,在册职工3643人,是吉林森工集团成员企业之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充分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以减少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为目标,以林场职工享受城市化生活为宗旨,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原有的.13个林场,逐步合并为5个中心林场,对撤并的8个林场进行了整体搬迁。目前,累计投入移民资金2.3亿元,改造棚户区68.29万平方米、12181户,安置人口3.65万人,全局1832户林场职工全部实现“山上生产、山下生活”。二是国有工矿异地搬迁模式。主要是针对“亟需搬迁而又缺乏自主搬迁能力”的资源枯竭型工矿区居民,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方式,由当地政府牵头,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矿区居民异地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同步解决住房、就业、生产生活等难题,推动矿区人口合理布局和规划调整。以临江铜矿为例,该矿距离临江市六道沟镇9公里,始建于1957年,现隶属于省国资委管辖,1985年因资源枯竭经政府批准正式闭矿。该矿共有居民550户、近1300人,住房结构多为土石、柳条、泥土等结构,户均面积不足2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均属危房,尤其是特大洪水和山体滑坡,矿区内多处河堤、桥涵、公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居住条件极为恶劣。

矿区职工增收困难,有65名职工工资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子女就学、群众就医等问题日益突出。异地搬迁后,采取迁宅换地的方法,将矿区职工及家属470户、1043人和社会混居80户、236人全部迁入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六道沟镇,由六道沟政府对水、电、路、供热等基础设施统一进行建设,集中解决就学、就医、养老等问题。三是产业引导整村搬迁模式。主要是发挥重点产业、旅游景区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功能,吸引周边散居农户、无地和瘠地农民、失地农民、偏远村屯等移民群体自主搬迁,主动进入居住条件优异、产业较为发达的城镇;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屯“整村搬迁”至产业重镇,通过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增收致富。以长白县望天鹅村为例,该村位于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原址比较偏僻,共有居民80户、249人,村址偏远,居住散乱,增收困难,村民自主移民意愿强烈。通过政府积极引导,采取“农民+公司+政府”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利用土地置换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1120万元,通过整村搬,在当地旅游重地十五道沟镇望天鹅景区沟谷建设新村8万平多方米,新建民居42栋80户,道路硬化8000平方米,绿化1.2万平方米,有线电视、自来水安装率达到100%,基础设施和村民自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近年来,在“三种移民模式”的试点引领下,白山市陆续完成了靖宇县丁小山村、老二参厂以及江源县小河口村等一批整村搬迁工程,完成了湾沟镇、临江大湖街道等一批资源枯竭型工矿区异地搬迁工程,六大森工林业局生态移民全面推进,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生态移民住房改造4.7万户。实践证明,只要有好的模式引导,再加上群众的积极参与,生态移民必将成为林区居民思想“转变”、产业“转型”、生活“转身”的有效载体。

三、生态移民不是简单的建房腾地,也不是“一搬就灵”,离开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生态移民就无法真正做到“拔穷根”,也移不出“致富路”

生态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强调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应注重就业和增收等方面的可持续保障,离开了增收致富和就业保障,生态移民就不会带来迁入城镇的经济繁荣,反而会成为城镇发展的负担,甚至会出现“返贫”甚至“回流”现象。调研发现,白山生态移民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把移民对象就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摆到突出位置,通过产业带动“促增收、快致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支持居民种植速生林,促进移民对象自主增收。充分利用移民搬迁后腾出的土地、林地、宅基地,发挥速生丰产用材林单位面积投入高、木材培育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比较效益高等特点,通过良种优苗和集约化经营,集中种植速生丰产林,为制浆、造纸、人造板等林产工业和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提供原料或大径级的用材林,提高移民群体自主增收能力。松江河林业局林场撤并搬迁后,累计投入900余万元,将2个林场56公顷场址用于营造经济林,补造红松、云杉苗木156万株,实施林冠下造林1.6万亩,建设国省干线、旅游公路绿化长廊81公里,既巩固了生态修复成果,又达到了增收致富目的。20,该局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二是鼓励发展林下产业,带动林区职工增收致富。针对林业人口多、产业发展受限等实际问题,围绕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支持林业企业给予职工政策、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的扶持,通过示范带动,鼓励林业职工发展非林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林业职工兴办企业,推动林业职工由单一的工资性收入向创业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等多途径增收转变,为林业职工生态移民提供可持续保障。湾沟林业局大力发展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林下参、绿化苗木和特种动物养殖等“多种经营”,变“一木独大”为“多业并举”,为企业职工创造更多实惠。年,湾沟林业局实现营业收入10292万元,实现净利润2049万元,在岗员工年均工资达到5万元,位居集团八个森工局前列。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强化林区居民配套服务增收。依托域内旅游资源富足的优势,充分发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辐射功能,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吸引周边村屯向三道沟镇、十五道沟镇、苇沙河镇等旅游重镇和重点景区集聚,鼓励居民以户为单位成立家庭旅馆,按照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方式,大力发展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旅游配套服务业,开展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发展旅游经济,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形成一批“特而强、小而美”的特色小镇。望天鹅新村建成后,依托十五道沟望天鹅景区发展旅游经济,发展成为“吉林省旅游名村”。2015年,该村经济总产值达到2320万元,比新建前增长1.6倍;旅游服务业总产值1470万元,比新建前增加4.1倍;农民人均收入11883元,比新村建成前增加了7783元,高于全县和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全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保障移民对象就业增收。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矿泉水、人参、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生态型产业,重点发挥以矿泉水产业为特色的靖宇镇、泉阳镇,以硅藻土产业为特色的六道沟镇、八道沟镇,以人参产业为特色的万良镇等典型城镇的辐射和支撑功能,吸引周边村屯人口向重点镇集聚,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为移民对象提供广泛的就业支撑,使进城农民快速转变为产业工人。临江铜矿整体移民至六道沟镇后,借助六道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这一平台,吸纳近千名铜矿职工及家属广泛就业。实践证明,将产业发展、就业安置和生态移民工作紧密结合,不仅解决了移民对象的后顾之忧,而且迅速实现“拔穷根、快致富”目标,使生态移民成为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通过生态移民,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高度统一

生态移民绝不是人口的简单重组,其产生的政治效应、社会效应、民生效应、生态效应是巨大的。调研发现,林区居住人口过多,不仅正常的生产生活对林区环境造成一定损害,而且存在盗伐烧柴、蚕食林地、开荒种参等现象,对长白山区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并在林区防火、林政管理等方面增加了困难、形成了隐患。通过生态移民完成矿区、林场、村屯整体搬迁后,对周边山地“小片荒”进行清收还林,对山体破损创面进行植被修复绿化美化,使荒废的矿山、林场和蚕食林地恢复森林植被,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能够减轻人口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减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促进林区人口合理再分布,能够使林区生态系统和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逐步得以恢复与重建,使“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使林区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林区资源、增加造林面积、减少投资浪费、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林区经济、土地资源增效等“多赢”目标。据白山市初步测算,全市通过生态移民,最多可迁出林区居民8.2万户、19.9万人,可新增9.1万公顷还林土地,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6%。如按照每公顷植树3000株计算,新增还林地可植树2.73亿株,15年采伐期后可新增木材产量820.4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木材产量55万立方米。而且,通过生态移民,白山市每年可节约烧柴181.6万立方米,超出2012年全省木材采伐量49.9万立方米。这既是生态账,又是效益账,同时也是一笔政治账、社会账,必将对长白山区绿色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篇6: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根据乡党委政府统一的安排,我乡于2009年10月19日组织土管所、财政所、林业站及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工程领导组相关人员对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工程进行一次全面自检,自检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单龙寺乡位于霍山县东南部,佛子岭水库上游,辖7个行政村,172个村民组,全乡总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47亩,是一个集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农业大乡,全乡自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亩。根据对全乡涉及退耕还林户的居住条件及环境调查显示,2009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退耕还林农户共计6户25人,主要分布在东风桥村东冲等几个村民组。

二、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群众自愿、积极参与的原则

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以方便其生活生产为前提,改善其生活环境为宗旨,调动群众自愿搬迁的积极性,不搞强制搬迁。

2、坚持具备退耕移民搬迁基础的原则

国家一次性安排生态移民退耕农户人均不超过5000元专项补助资金,我乡将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生态移民区应具备实施搬迁的条件和基础,以利于移民安置区选址建设规划,保障后续产业的发展。

3、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原则

把生态移民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负责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

4、坚持把生态移民与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相结合的原则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退耕还林户现有生活条件、发展能力和地质灾害避让等多种因素,以方便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

四、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期:安置用地共400平米系高速弃土场土地填实、平整、置换;生态移民康居点的整体规划设计;完成主体工程6套两上两下(每间30平米)房屋建设,同时完成配套康居点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沼气、改厕。

二期:结合集镇建设,完善移民康居点的绿化、路灯、花砖

等设施。同时,完成移民户原居住房屋的拆除、整治并实施退耕还林。

五、资金规模及来源

该工程总投资83.41万元,其中群众自筹36万元(每户6万元),生态移民项目专项补助资金12.5万元(按移民户人均补助5000元),地方配套投入34.91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征用费、土地平整、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六、建设方式及时间

结合东风桥集镇建设和移民村新农村建设,征求移民户同意,由政府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此次涉及的东风桥村6户移民新建住宅均委托乡政府统一代建,每户均与所在乡签订了《委托建房协议》,乡政府将建房工程委托给安园公司金从平承建,并签订了房屋工程承包合同,所有新建房屋均在协议或合同规定时间内交付使用。该工程自2009年6月份开始实施,于2009年9月底全部完工。

七、建设管理情况

1、投资管理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生态移民工程的领导和协调,成立乡工程建设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经站、土管所、城建等部门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

求,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依法进行施工管理。

2、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实行按户打卡发放,移民户自筹及乡投入部分应设立银行专款专户。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足额汇入银行专户后,工程按计划开工,并严格按财经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资金运行方案,杜绝项目外投资。工程进度款必须由监理签证工程量后按计划审批,大额资金支出需经领导组集体研究,工程预决算必须由有资质的造价工程师编制,报领导组审核,并定期向受益群众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足额使用到位。

3、规划管理情况

以单政[2009]67号文件形式制定了《单龙寺乡东风桥村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签订了委托建房协议书和施工合同,工程有详细且规范的预算、决算。施工过程有乡生态移民领导小组安排人员不定期监督检查。

通过自检,我们发现该工程实施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迁出户原来的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迁出户出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和发展经济难等大问题。彻底改善了退耕还林户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也切实加快了我乡新农村建设进程。

上一篇:市场部实习工作报告下一篇:江苏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