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

2024-05-20

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共9篇)

篇1: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

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

下班的路上,自己总会走过一条短短的巷子.因为它是自己回家的捷径,也因为巷子里一边的铁栅栏后便是已离开两年的校园,每次经过也会有所追忆,学校挨着小巷的栅栏下是一片种植着爬山虎的绿地,夏秋时节驻足观赏一会儿还可以调节下自己的心情,所以回家常会选择从这里走过。尽管冬去春来,但小巷里却依旧是一片颓然,学校栅栏上那片枯灰的爬山虎也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可因为习惯自己还是会从这里走过。

前几天下班后,自己如往常一样在这条短短的小巷里沿着有铁栅栏的一边慢慢的走着。当快走出小巷时,栅栏内爬山虎一条突的丫杈阻碍了自己,漫不经心的随手一拨,让自己感到诧异的是却折断了它的枝条,看着手中这段爬山虎的枝条自己有点纳闷。在自己的印象里,爬山虎的枝条一直都是很坚韧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很难折断它,可为什么现在的它变得却不堪一拨呢?

自己思索着,不觉间走着走着已经穿过了小巷。但自己依然拿着那截断枝,仔细端详间看到了爬山虎枝条外皮下新生的绿色脉络,突然想起了这样一段话: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即使一冬的严寒也没有让爬山虎变得脆弱,但严酷环境后春天到来的生机却反而让它不堪一击,不是环境改变了它,而是在面对环境的.改变时,爬山虎自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其实想想,我们似乎都是这样。身边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但真正能影响到我们本质的却没有多少,因为我们都有着自己坚持和信仰的存在,源于自身的改变远远多于那些被迫无奈的选择,自己才决定着自己的人生。忍受苦难时是这样,处在幸福中也同样如此,但在经历这些之后,眼中的一切却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改变而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就像在冬天爬山虎枝条的坚韧初春却变成了相反的脆弱,不松懈的坚守自己才显得尤为可贵。

自己在逆境中能不断的拼搏前进不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在顺境中若果把这种逆境中磨砺出的意志贯彻始终却更是难等可贵,不论何时都要有一颗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的心。就像小巷中的爬山虎,春天虽然给了它磅礴生机却也让它失去了冬天时的坚韧,所以此时的它才变得不堪一折,爬山虎是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面对不同环境时,我们的表现决定了我们的得失成败,失败时自己要越挫越勇一路向前,而成功后也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此之后更要坚持那些让自己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

篇2: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

小时候,我常听人家说爬山虎这个名字,一直以为爬山虎是一种动物。直到有一天,我看见邻居家的墙壁上有一片片绿叶,真奇怪,这些绿叶怎么会爬到墙壁上去呢?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对我说:“那是爬山虎”。从那时起我才明白爬山虎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种绿色植物。

我不由得走近爬山虎,想好好地看看它,原来它是靠着墙壁向上生长的。它的嫩茎和叶子的反面伸出了六、七根像蜗牛触角一样的细丝,一根根的。妈妈告诉我,它就是靠这些角向上攀登的。

春天,满墙的绿色。微风吹过,绿叶荡起波纹,一片生机勃勃。秋天,霜打绿叶,叶子渐渐黄了。渐渐地渐渐地一墙的绿色变成了一片灰色,只剩下蜗牛样的触角缀在墙上,等待明年春天的到来。我爱爬山虎那成片的绿叶,爱它为大自然增添的光彩,更爱它顽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

第二篇作文:爬山虎

在四中读过书的同学一定见过爬山虎。

去年,我作为新生走入四中,一进校门,跃入眼帘的便是满墙的绿色。我不知何物,一打听,才知是爬山虎。

渐入深秋,满墙的爬山虎,半黄半绿,如天上的彩云,如人间的`飘带。

冬天,叶子随寒风飘逝,留下的全是光秃秃的枝蔓。但她一点不气馁,用自己的触须紧紧抓住石墙,任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冬去春来,爬山虎又以顽强的生命力开始发芽,然后渐渐展开,鹅黄、翠绿、深绿……那浓浓的绿意,溢满整个石墙,甚至漫流到墙外。

夏天,爬山虎的叶子非常茂盛,早把那平淡无奇的石墙染成了生机勃勃的绿墙,漫步校门处的斜坡道,两侧绿意盎然,那种“云在天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感油然而生。

夏去秋来,绿墙先是出现一点暗黄,接着由暗黄变为暗红、深红,那满墙的红霞,又给校园增添了一处别致的景致。

篇3:初春爬山虎的思考高中生作文

关键词:杨初春,快速作文法,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与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 它是在总结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和后来兴起的话题作文的基础上, 产生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 是命题人给出供写作的材料, 不给话题, 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 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题目。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 也成为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就是“运用科学手段, 通过强化训练, 使学生掌握快速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新的作文教学法。快速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 要领是快速写作技巧训练。”所以, 本文通过快速作文法为提高学生的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找出中心思想, 准确审题立意

快速审题立意不仅是写一篇文章的第一步, 而且是关键性的一步。之所以在写作文前要准确立意, 主要目的为了让学生通过给出材料进行思考和分析, 了解命题人的意图, 弄清楚需要写作的主体、确立出文章体裁。但现在的高中生并不能很快的确立主旨, 每当看到材料作文的时候都因为看不懂材料, 从而找不到准确的立意, 动笔之前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揣摩立意, 这严重的影响了写作的质量和速度。杨初春的快速审题就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主旨把握准确。通过“快速审题立意十五法”中的一些方法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材料确立中心思想。如将这些方法适当的运用到材料作文中, 对高中生写给出材料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下面列举几例。

有些新材料作文是可以多角度立意的, 可以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也可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 提出与其截然相反的观点; 也可换一个角度以次要方面作为立论的根据。这种新材料作文看似难以把握, 材料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方向, 需要多角度涉猎。通过求准确、鲜明、深刻、新颖, 看实际情况、自身感受, 材料储备来确定自己的最佳立意。2015 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智慧是一种经验, 一种能力, 一种境界, 和大自然一样, 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在这个作文题中我们不难发现, 短短几句话, 一直在强调“智慧”, 那么, “智慧”无疑成为作为的主旨, 也就是写作的重心。当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时, 要想准确的把握其表意的重心, 首先要明确这则材料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或者社会什么道理, 反映怎样的一个社会现象, 这则材料中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是什么, 当找到这个关键词, 也就确立了写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 这样就符合“掌握重心法”的思路。

2015 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 品性澄淡, 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首先他在思维上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 必须是文人, 写的是文章; 然后问你是否同意“文如其人”。这就是典型的“论文章和人品”, 符合了杨初春”就事论事“的审题方法。就事论事顾名思义就是就某件事、某个问题、直接论述其观点和看法、可通过举例子等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此题就是通过”文章和人品“举例论证出自己定的论据和论点。

2015 年广东高考作文材料为:“看天光云影, 能测阴晴雨雪, 但难逾目力所及; 打开电视, 可知全球天气, 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当一些材料作文基本已经给定了写作的要求, 那么就可以用“满足要求法”进行立意, 无需过多的考虑。这个作文题看起来比较长, 而且中心不够明显, 但是通过“满足要求法”我们很快就可以完成审题任务。首先, 这里说的是自然地现象, 下面又提到了自然。所以我们很快就可以确定出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地主题, 是让人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二、谨记命题要求, 确定写作文体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审视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 不但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 找到材料中的主旨思想, 而且要认真审视材料后附加的命题要求, 而这些命题要求无论是考哪个地区的考卷都不曾消失过。

很多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要求已经明确指出要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文体不限。也就是说明要在写作立意确定好之后, 明确写作体裁, 一般多为议论文和抒情文。夹叙夹议最为常见。在以往的写作中, 读后感、评论式的文章比较多, 但回顾当今的写作高分、满分作文则出现很多报端。日记、诗歌、散文、文言文屡见不鲜。很多思维严谨、思维严密有思辨能力的同学可选用议论文, 擅长描写刻画细腻的的同学可选用记叙文, 语言优美善于抒情的同学可选用散文。但是不管选用何种文体, 一定要规范合体, 千万不能写成“四不像”。议论文必须摆事实, 讲道理, 所举事例简明扼要;记叙文必须具备六要素, 侧重细节描写;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命题要求还提出不可套用、不得抄袭。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对于思维严密的学生就要求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立意, 而且要选择好适当的文体, 才可在写作中得到提高, 不要肆意的模仿和创新。

三、紧扣材料内容, 快速构思行文

所谓构思:“严格的来说, 应该是‘思构’, 即思考文章的结构层次, 也就是解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现在, 有很多学生不会思考和使用材料, 学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行文的最大毛病就是原原本本照抄原材料, 这样不但影响成文速度, 而且文章没有知识水平, 文章显得罗嗦, 没有说服力。所以,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杨初春主要提出了三点措施:首先是对材料的引用要高度概括, 只要能反映原材料的意旨, 文字越精炼、越简洁越好。引用原材料时, 文字一定要简洁。其次, 要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作用, 原材料在写议论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用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是在论证时做论据使用, 三是用作统帅全文的内在线索。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作用, 可有效的提高成文速度。最后, 是直接引用原材料, 不要再介绍出处。有些学生, 在运用原材料时, 材料分明在考卷上, 他不引用, 偏偏要装腔作势说自己编一个故事的来源和出处, 这样绕着圈子说既浪费时间, 又影响成文速度。

随着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 高中作文命题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 备受出题者的青睐。在倡导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要想使新材料作文教学生动有效, 就要注意关注社会热点, 更多充实自己头脑,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方法,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新材料作文教学生动有效。本文意在弘扬杨初春快速作文的优秀方法, 力图领悟杨初春先生在快速作文教学法的历史继承和现代创造性, 希望通过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给我们当下的高中写作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9.

篇4:对高中生爱情题材作文的思考

一、以作文为载体,疏导学生心理

青春期男女彼此向往与追求是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高中生在作文中表达对爱情的好奇、向往是青春期男女真实的心理现象。

X同学这样描写:“恋爱了,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小心眼,只是看到他和别的女生讲几句话就很嫉妒。可只要他一跟我讲话,我心情又会马上转好,这种感觉就像坐云雾飞车,起起落落,心里也酸酸的。”“一次,我们吵架了,……但心真的很痛,这种痛比考试没考好,挨父母的骂还要来得剧烈。”

教师因为功利性而置高中生心理健康不顾是不道德的。所以强堵不如疏导,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X同学在改过的文章中写道:“早恋是爱情的萌芽,朦胧美好,却也暗含着盲目与冲动,烦躁和痛苦。它如此的自然、纯洁,如此迷离交错。它在青春里闪光,在年轻的心灵中隐藏。但它不适合我,我应该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专心学习。”

二、指导学生鉴赏,树立正确爱情观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并欣赏名作中关于爱情的部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理智控制情感。激情不等于爱情。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的激情往往被学生误认为是真正的爱情,在读到学生这样的文章时,笔者会告诉他们: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他认为那种感情只是一种激情,激情虽然狂热,但不是真爱。高中生对异性产生的朦胧感情大多数是青春期引发的激情。

精神之爱最纯洁。高中生在与异性交往中往往会有身体接触的欲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育青少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但是,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梁山伯和祝英台甚至没有机会表达相互的爱,更不要说身体的接触了,他们的爱情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一样是以死亡为终极顶峰的,是纯粹的精神之爱。这样的爱是高中生所钦羡的,以此去评价朦胧的恋情,自然远离我们所担心的早恋误区。

真正的爱情是利他的。在希腊神话《阿尔克提斯和阿梅塔斯》中,国王阿梅塔斯病倒,一个神使宣布除非有人愿意替他死,否则国王将会死去。他的妻子阿尔克提斯决定为他而死。高中生所谓的爱情大多较为自私,教师应引导他们冷静考虑,自然冷却逐渐升温的感情。

爱是一种转化力。在《奥德赛》中,珀涅罗珀等她丈夫奥德修斯回家等了将近20年,她是忠实贤惠的妻子的完美典型。真正的爱是禁得起考验的,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如果能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激发潜力,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应该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三、因材施教,肯定作文闪光点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写作感情真实健康。新课程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当然也包括爱情。教师要用开明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其中就包括让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爱情。

C同学在作文中这样描述爱情:“爱情也许只是一种感觉,是那种初次相遇,心跳加速的心动……我认为所谓爱情就是真心相爱的人一起享受幸福,克服困难时的那种感觉。……这种彼此互助,真心关爱,才是真正的爱情。”

质朴诚挚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高中生对爱情的理解。教师只有把握动态、及时处理、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汲取生活素材,创作有内涵作文

虽然高考没有明确规定考生在作文中写爱情属于思想不健康,但事实上写这方面的作文不容易得高分。笔者在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正确的爱情观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了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中的凡人凡事,积极思索,敢于在考场上创作思想健康、深刻内涵的爱情题材的杰作。

G同学在创作命题作文“爱的味道,忘不了”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涸辙之鱼,相濡以沫,这也是一种爱。”“我看见妈病得躺在床上,……爸在旁边一口一口地喂妈,像哄小孩一样让妈吃下药,妈因病而恹恹的脸在刹那间有了阳光般的灿烂。”“爸闲来无事,为妈梳头,调皮的卷发轻轻穿过梳子……眼神之间,流露出彼此心照不宣的爱。”“只有一种爱,它的味道最甘甜——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朴实的文笔,真挚的情感,真有催人泪下的效果。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自我的感受,抒情的需求,而是赋予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难道还算不上一篇好文章?在母爱、师爱、同学的关爱遍布的作文题材中,这样真正源于生活的文章岂不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教育者应让高中生敢于冲破藩篱,突破题材局限,创作真情实感的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有利于引导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篇5:描写爬山虎的初中生作文

这是我近期才发现的,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它是一株爬山虎,但是在长了几天后,我才发现它是一株小小的爬山虎。

这几天连续刮风下雨,我以为这株小小的爬山虎会被这狂风暴雨打枯,但是谁又会想到这株坚强的爬山虎会顽强的活下来呢?是的,它活了下来。刚出生就经历了风吹雨打的它变得更加顽强,就在一个小小的泥角落里,它的茎越长越粗,叶子越长越大,生命力更加旺盛了。

在别的地方,我也见过覆盖了一面墙的爬山虎,书上说爬山虎净化空气,绿化城市,但也不像大树一样占地方,它充分利用了地方面积。它生命力强,不用洒水铺肥便能生长。

篇6: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1

星期天上午,天阴阴的,但没有下雨。这是登山的好天气,我邀爸爸一起爬炮台山。

每次登山,都是我们父女聊天、编故事的好时光。爸爸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给我讲自然界的知识。当然,我也会问一大堆的“为什么”。这不,刚到山脚,我们就看到了路边有一大片胭脂花。大雨刚过,它们长得很茂盛,一片片叶子又绿又干净。绿叶丛中开满了娇艳欲滴的红花,好似少女们娇嫩的红唇。我提议爸爸和我一起用神话的方式编造胭脂花的来历,父女的“合作”又一次愉快地拉开了序幕。

我刚说胭脂花和美丽的嫦娥姐姐有关,爸爸就接茬:它们是嫦娥在化妆时因为思念地球上的亲人,不小心撒落了口红纸。我急忙抢过话头,“宣布”自己的想法:这些承载着嫦娥思乡之情的口红纸飘到了她的故乡,变成了一株株美丽的胭脂花,时时开出娇艳的花儿。爸爸直夸我说得好,接着他又告诉我古代的女子怎样从鲜花里提取色素用来化妆,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呢。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我们爬到了半山腰,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爸爸还是让我停下来休息,他拿出了开水、橙子、香蕉给我补充能量。这时,我瞅见一只可爱的松鼠正在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上机灵地跳跃,小松鼠又成了我们下一个话题的主角。

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不论是在登山,还是在休息,我和爸爸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想象和思考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一路上洒满了我们的话音和欢乐。

当我们来到了山顶,感觉就像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可爸爸却说我们用了一小时还多。为什么这么远的路程,却像散步一样轻松呢?爸爸微笑着说:“那是因为我们是用心灵的翅膀飞上来的呀。”

我和爸爸一起登山,总是这样充满趣味和快乐。爸爸还称它为家庭课堂呢!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登山和这样的“课堂”。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2

我有一串很漂亮的珍珠项链,这串珍珠项链是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然而,一颗璀璨的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揉揉腥松的双眼,只看见哥哥姐姐们在收拾东西。一看日子,我猛然想起:今天要去登山啊!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衣服就穿。仓促中,要不就少拿了帽子,要不就拿错了衣服,唉!真是太丢三落四了。到最后,还是姐姐帮我弄好一切呢!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这可是我第一次登山,心中就有种不可名状的高兴,我与哥哥姐姐们比赛登山,看谁先登上山顶。我一个劲的往前冲,起初,由于太兴奋了,我遥遥领先,

才走了没多久,我就气喘吁吁了,姐姐一看我这样,就哈哈大笑:“小不点,你以为登山这么容易啊!”哥哥起先想帮我,可也没办法,无奈之下,只好笑着摸我这脑袋,说了一些深奥的话语,虽然我没听懂,但是我看见他们的样子,我就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登山比的不是蛮力往前冲,而是一步一步,坚持不懈的往前走。

我明白后,就一鼓作气地再次往前走了。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鲜花吸引着我,但我看都不看它们一眼,因为我知道,山顶的美景比这更漂亮!走了一大半后,我有点蠢蠢欲动,想打堂退鼓了。因为这山好高,一望都望不到那山顶。

但我一想到哥哥姐姐们那脸上的笑,就再次鼓起勇气,往前走了。一步、两步、三步……我不断的安慰自己,还差那么一点了,五步、四步、三步、两步、一步。噢耶!我赢了,我终于登上山顶了!一眼望去,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仿佛都在向我道喜。就连哥哥姐姐们也不得不高高的伸出大拇指,向我表示祝贺。后来,我回到家后,兴高采烈地告诉了爸爸妈妈,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这一颗珍珠可就是我的那串珍珠项链中,最闪闪发亮、最纯真的一颗珍珠,你们说,它不美吗?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3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是个小人物,爬大山是有点不可能的,但我能爬板么中学后面的山,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我和老爸是怎么爬上那座山的。

大约早上10点多钟,我和老爸出发了,我们从中学后面的那条公路的一条小路出发了。走呀走,“我的打火机呢?”老爸突然说,我说:“你可能放在家了,在说你肯定要抽烟,但抽烟对身体不好,还是不拿了。”“好吧”老爸说。又走呀走,“我的望远镜呢?”老爸又突然说。“要不要呢?”我说。老爸说: “要。”“那你就回家要吧,我在这等你。”我说。

走呀走,走了半个多小时,回头一望,远处的山和我一样高,下面的房子和香烟盒一样大,人比蚂蚁还要大一点点。

爬呀爬,已经没有路了,我们只能像狗,或者像老鼠一样在荆棘中钻来钻去。速度比蜗牛还要慢,老爸的帽子经常被挂在树上,我的衣领上常常有几根荆棘的小枝,口袋里和鞋子里史无前例地装满了枯枝败叶。自己的眼前时不时出现一些用丝吊着的蜘蛛和虫子,吓死人了。

爬过了荆棘林,然后就是攀岩运动了。穿过荆棘林时又热又痒,而攀岩时又险又累。岩壁的坡度大约有80至90度,在这种地方如果是摔一跤的话,不死也得残。老爸在我身后常说:“在攀爬的时候要注意看哪一枝树是干的,哪一枝树枝是生的。而且在向上爬的同时要找准每一个落脚点,踏稳之后再用手抓住别的地方。”爬到一半的时候更可怕了,因为在岩壁上有缠人的藤蔓,走错一步就会被它绊倒,那就危险了,所以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到距山顶还有一百米的地方处,我有点累了,爬到山的另一面老爸叫我往下看,哇,我的腿突然软了,因为这是一处90度的垂直石壁,太高太险了。我对老爸说:“老爸我有恐高症,我们回去吧。”老爸点点头,我们就这样艰难的下山了。

虽然这次我们还没有爬到山顶,但是我和老爸约定下次一定要爬到这座山的顶峰。而且还要爬很多很多座高山,也包括人生的座座高山。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4

下午,我们一起去爬天马山,我和爸爸一队,妈妈和哥哥一队,一起围攻天马山。到了山脚,人们已把天马山围得水泄不通。我们便上山了,我们一路说笑, 姐姐看到了酸酸草,便开始采起来了,我也被吸引过去,哥哥在后面大喊:“再不走,就把你做成人皮,再卷成肉球,扔到太平洋去!”我就是不听,知道他肯定不 敢,就再采。哥哥在后面踹一脚,说:“警告一次,警告三次,就把你扔到太平洋!”我才有点害怕。姐姐说:“你的拿给我看看。”我递给她,她指着一片树叶 说:“不对,你这不是酸酸草,酸酸草是……”我抢着说:“我知道,是荷叶那样的!”妈妈和姨姨不同意我们摘,说:“这草放家里就枯萎了,不如不采呢!”

走到半山腰,哥哥说:“我们来比赛退着走。”规则一:不许撞到人,除非对方故意碰到你(除比赛选手之外),二:不许走在路边的草坪上,如对方挤你, 对方就算输。三:比赛选手不许再对方身后放东西,否则算输。四:不许转头。我们立了生死书,便开始决斗。我们走呀走,哥哥故意说:“缪言,你身后有鬼!” “呵”想骗我,没那么容易。后来,哥哥和姐姐都认输了。耶,我是胜利者!

又走了一会儿,我们开始了足球比赛,我们拿了瓶王老吉当足球。哥哥是开球员,只见他飞起一招“香港脚”,把球踢了个十万八千里,我和姐姐追了过去, 我也飞出一脚。YE!球归我喽!姐姐企图抢球,可是没成功,不过,这一次抢球,却让我的球踢歪了,出界!唉,不吉利哦!第二局还是哥哥开球,我挡在他前 面,可是,他却使出“带球推进”。呵呵,我服了你。我和姐姐想抢球,可是,哥哥早就把球踢出界了。第三局照样是哥哥开球,他飞起一脚,向界外踢去,刹那 间,我使出了“拐脚”,想把球踢回来,嗨,失败了!第四局,哥哥开球,妈妈说:“哥哥踢,你们俩有的追喽!”话音未落,出界!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5

有人说过,不登山路不知人生的屈折和坎坷,漫想着自己的一生,突然心境通明,其实,也可以痛并快乐着。重阳节那天,我和姐姐到观音庙,一路上发现不断有人踏步下山,气喘吁吁,与我们相错而过的,大多身材胖实。有人似乎在聊婚姻和围城,轻念相似却不尽同的家经,尊老爱幼敬人疼己,似乎都是道理;有人在论科学与迷信,生活的信仰或是生命的信仰,哪一个更接近人性的`真实?踏阶之声,渐行渐远。

同行之帅女,不但长得圆润可爱,纸上谈兵的功夫更是了得。那是一个让人看到和想到就能勾唇的可人儿,情不自禁的就让身边的人愉悦了心情,带上了笑意。任一话题,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如滔滔之流水,连绵不绝,涉面之广,悟性之高,被一致誉为“万能的专家”。

四月暮春雨,悄然着青衣。在一个又一个的山头上爬行,路边的小草有被踏过的伤痕,小腿微酸,终点抬头可见,忍忍还能前行。生活的苦,一如路边的草,得以不死的执着,在疼痛中继续,等待来春。

登上观音庙,整个小城都在手掌之下,街灯朦胧成线,小城温暧成盆。万家灯火在暮蔼夜色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昏黄和淡白。有人寻找着自家的灯火,我却不敢寻找曾经的那一盏心灯,它似有若无的存在过,未曾点亮就已熄灭,而今,已不知飘零何处。陌生而疼痛的小城,在我的脚下,朦胧成一抹暗淡的夜光。

姐说,就是想带我来体验一下这种心境,感受天地之混沌,宇宙之浩渺,生活之屈折,生命之空灵。我没有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古句,只回答了自己的哲学,是草未必都逢露,是花未必全得春。最美的花朵往往开在无人得识的深山之中,绝峰之上,一如金顶的红杜鹃,姹紫嫣红开遍,不过昙花一现,不论是否有客来临,只是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的存在,亦如花开花落一样的宿命,如果无人欣赏,至少自我欣赏。哲学,其实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中。

高中爬山的游记作文6

星期天一大早,看到天气阳光灿烂,全家一致决定去爬南山。

当我们来到南山脚下,看到登山的人可真多啊!上有70-80岁的老人,下有2-3岁的儿童,更不用说年轻人了!我们全家马上分成两组,我和爸爸一组,爷爷、奶奶和妈妈一组。

我和爸爸不一会儿就爬到了第一个亭子。我发现那些树木才两年没见就从小树长到了十多米高,那笔直的树干让我想到了白杨树。我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不可能是白杨,白杨一般生长在北方。”“可那课文上写的笔直的树干难道是假的不成?”带着疑问,我蹦蹦跳跳继续往上爬着,这时有两个人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你说这是什么树呀?”“桉树你都不认识。”哇,原来这是桉树。

接下来的这一段路是最难走的,非常陡峭,几乎没有平地,约占总路程的三分之一。我使劲地往上爬着,把裤腿和衣袖都卷了起来,爬的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我的脚酸极了,这时候真的很想放弃。但看到爸爸不停登山的背影,我咬紧牙关,一步一步紧跟着,最后一鼓作气终于冲上了山顶。

站在高高的南山顶上,眺望四周,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近看绿色一片,嫩绿、草绿、墨绿、蓝绿,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红红的花儿,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远看高楼林立,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大大小小的船儿在水中游曳,海边还有一大片黄色的土地。爸爸给我介绍说,那黄色的地方就是深港西部通道,那么一大块都是填海填出来的,三年后那就是一座雄伟的跨海大桥了。海风一阵阵地吹在我的身上,我感觉舒服极了,可我的心却不平静,我在想象着南山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篇7: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一、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

在高中阶段影响学生作文课程教学的因素较多,而在诸多因素中,教师教学方面、学生写作方面、作文资源方面等,都是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对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方面因素。在高中的作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教学是为了高考进行的,而忽视了作文教学本身的价值所在,事实上,作文教学就是培养人才,而现实中的中小学作文文体的基本方向不正确,教学中相关作文的写作能力培养缺乏,原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语文特级教师王晓春指出:“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培养人才。为了应付考试,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味地引导学生用好词、好句,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词句夸张、内容空洞、情感虚假,缺少开放的思想、人文历史及科学精神。”而这也是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同时,教师在学生作文的批阅中也仅停留于读者的角度进行作文评析,而并没有把学生的作文写作深度、存在问题、文章优劣等进行揭示,特别是部分完任务式的学生作文,一贯使用固有的模式,作文没有文采,文章的思想内涵缺失,实际上也就没有了写作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关注。

(二)学生写作方面因素。这是影响作文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作文的完成是要由学生自觉地实施。学生的作文基础积淀、词汇的积累与应用、文体常识的学习、写作兴趣的强弱、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因素。作文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一篇作文,事实上是学生在完成一件有思想、有内涵、有语言的文化事件,尤其是学生在议论文中说理的过程、引用的证据激昂的语言情感等,这都是学生形成自己写作风格和特有作文风采的重要内容。学生也应在写作的兴趣、词汇的积累与运用、作文的整体构思等方面强化训练,并提高自己的作文审题、构思、选材、行文的速度等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作文资源方面因素。《新课标》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去开发、积极利用。”而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同样具有充足的作文教学资源,而充分利用这些作文资源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作文素材、范文案例、写作技巧与方法解读、网络作文资源等。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在高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对于作文的资源利用率较低,诸多作文资源学生也只是泛泛的阅读而已,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解读,并应用与写作实践,而这些就需要学生自己强化写作能力训练,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以便行文富有深度与思想,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注重作文素材积累,强化作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是否提笔无话可说就是由学生的素材积累决定的,而在作文课程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作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注重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并从学生作文的审题、构思、行文等方面着手,针对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获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面对任何作文题目都能做到得心应手的完成作文。

(二)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针对性的作文训练至关重要,并从学生平时的写作中逐渐提升,关注学生的作文课程教学及其作文作业的完成,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作文写作水平,以适应高考及以后工作的需要,而写作事实上也是以后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因而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不容忽视。

(三)充分利用作文资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在当前网络非常普及的信息化背景下,作文的网络资源与传媒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有效利用这些网络作文资源与杂志书本资源,强化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写作素材积累,在阅读中受到美文的熏陶,在与作家的交流中获得写作的技巧与灵感,把握生活点点滴滴,书写朴素的生活乐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注重作文素材积累,强化作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娜,王鹤冰,单志艳.特级教师王晓春谈作文教学[EB/OL].http://www.bsdsz.cn/yuwen/ReadNews.asp?NewsID=309,2009-3-24.

[2]施佳佳.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5,(4).

[3]蒋秀琴.以日记为载体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5,(4).

篇8:由高中作文教学引起的思考

一、语文基本功较差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掌握语文的基本功不够,具体表现在,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小学发音就不准,写出来的字就都是些错字或是别字,例如:“竞”字,经常有同学写成“尽”。“已经”写成“以经”,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分析不难看出,首先是教师的读音不准确,再者是教师也认为这是小问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教的学生犯这样的错,当然可以理解。

按照师范类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中文系的学生必须通过二级甲等的普通话测试才能毕业,但是,有的高校为了一些数据及面子问题,把关不严格,导致出现此类的情况,这当然和某些体制有关系,这里不再做说明。让我们看看高考评分标准,三个错别字扣一分,有的同学居然被扣了5分之多。笔者的建议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教师的普通话不合格的就应该培训,达到“真正”的二级甲等。其次老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观,从语言习惯上感染我们的同学。

二、学生视野狭窄,可写的东西不多

记得在某期的《语文报》上看到一篇怎样来学习语文的文章,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四个字——“博闻强记”,怎么样来博闻呢?看书、读报、听广播、看电视、平时的交流等等都是博闻,但是,分析一下我们所面对的高中生的情况,看的书除了课本以外,就看些消遣的课外书,这些对于写作的帮助可能帮助不太大。听广播呢?边疆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能买得起这些设备的同学偏少,再加上城市小,所能听到的节目就是地方广播电台那些“准”普通话,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在课余时间通过学校的广播站转播一点节目,至少也是中央一级的节目。一来对于上文所提到的不足也有所帮助;二来能扩大一点“博”的范围。现在的高中学校都是全日制的,教室里没有电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和同学的上课时间相冲突。这就封闭了同学们的视野。这和教育的投入和升学率有关,我们暂不讨论。其实语文也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样更直观,有时能达到语言无法形容的程度,但是,现实中语文偶尔用一下多媒体教学,就会吸引广大“老教师”的眼球,有时还会产生不大不小的地震。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试想,离开了上述这样的环境,“博闻强记”的强记的“记”从何而谈起呢?学生们都按照这样的规律学习语文,写的作文会有多少新鲜的东西呢?要写也只能写一下干巴巴的内容空洞的文章。要不成就是老师指点一些“考试秘籍”,临考时有时也只能是胡编乱造,不切实际。

三、教师批改作文方法单一、讲评粗略

作文批改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学生互批互改时,老师先要针对当次作文的文体特点和具体的写作要求,提出修改方法和操作细则。学生通读文章后可逐条对照;写评语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拿不准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同时听取原作者的意见。这样一来,在互批互改当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修改能力就会得到共同提高,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四、平时练习较少、评价机制有待提高

步入新起点的高中生,课程增多,时间安排得比较满。由于受注重传统数理化思想的影响,再加上高考这个指挥棒,分数拉开相对较小,作为“主科”的语文逐渐淡出了这个行列,以后的发展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课时逐渐减少,练习的时间也就相对减少。

就像上文谈到的第二点一样,评价又是一个问题。这样就出现了批改时间远远要超出我们所给课时。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求评价机制有所改变,一位学者曾经在一篇论文里这样写道:“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从这段话不难看出,真正评价语文的标准不应该仅仅看考试成绩,它还涉及到学生的思想情感、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内涵的修养上,举个简单的例子:评价一所学校的排名,除了看高考成绩,上线率等硬性指标外,是不是还可以从反面看看,看犯错率究竟怎么样,说得再深入一点,可以理解为违法率、犯罪率。这个比例越高,证明我们的大语文观的真正目的没有达到;相反仅以成绩、分数来评价一个人、一个科目是不够的,有时只能会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要看到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

五、展望

毋庸置疑,语文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工具,听说读写无不是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语文又有其人文性,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一个人内涵深度的重要方法。说得通俗一点,语文承担了一个人如何做人的大部分责任,所以,语文教学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还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做保障,不然,语文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发挥不出他真正的作用。相信,不远的将来,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会受语文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样社会才能走向和谐。

以上观点均属个人观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和广大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与研究,多提批评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真正找出语文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则思.《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2004年9月

[2]怀宁.《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及其对策》

[3]张斌.《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互动》

篇9: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原因的思考

【关键词】反思 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根源

为了使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产生更大的效益,使作文教学更为有效,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一、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6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曹保印的一篇新闻评论,题目是“谁剥夺了孩子们说真话的权利”。小学生王聪(化名)在一篇题为《春天》的作文里写了几句春天的“坏话”:“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患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被老师说成“胡思乱想,……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小贺是一名初二男生,有次他看到几个税务人员戴着墨镜,对集市上卖东西的农民又打又骂地要钱,十分生气,就写在了作文中。结果作文被老师批得一无是处。老师说:“那么多好事,你为什么不写?要是毕业考试这样写,你就完了!”原来,不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的主要原因在于可能影响考试成绩——老师这样做是为学生好。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分数,为了迎合“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认识观念”,孩子们被迫分裂人格,不惜扭曲灵魂。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针对我国的写作教学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谓知根知底、切中肯綮。但问题并不止这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阅读轻写作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孰轻孰重,确实难以比较权衡,但当前语文教学中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

(1)从课时分配看,阅读花费了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作文教学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调剂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小的配角。作文教学所花的时间比阅读教学少得多,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状态。

(2)从教材编写看,阅读才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人”,写作只是“附庸”。语文教材无论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地方版,阅读部分都“占据”了教材的绝大部分篇幅,写作要么是“躲”在阅读单元后面(有的教材在两个阅读单元后安排一次写作),要么是“躲”在每册教材的结束部分,像补白一样,有那么几页。篇幅少,说明内容单薄,内容单薄就难显系统化。现阶段我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是成体系的,但没有自成体系的写作教材,从某个方面讲,这也就无怪乎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无序化了。

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作文教学陷入低效的困境。

2.重知识轻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结合范文或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写作方法和文体知识等。

显然,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系统性逻辑性强,教师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步骤,但老师们陷入了误区,他们误把写作知识等同于写作能力。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学生写作方面的知识方法掌握得多,写作能力就强。

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认知的活动,写作能力是一种与多种心智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奏效。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训练。这种培养训练,不仅要进行与字、词、句、段、篇以及写作知识有关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更要进行与写作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训练。

近年来,许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制造出多种应试之作的模型框架,比较著名的要数有“新八股”之称的分为“引—议—联—结”四部分的议论文了。他们热衷于传授这类所谓的知识,而不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一丝灵气,毫无生机。

写作能力的形成要靠训练,不是光讲出或掌握甲乙丙丁几条方法或几点知识就能奏效的。

3.重外显轻内修

现在许多教师教作文,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按照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写作内容结合例文进行剖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理解掌握范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熟悉范文的语言文字与思路框架特点,达到掌握这类文章写法的目的。这只是掌握了一些“技术”。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掌握的写作模式、词汇和句型等“技术”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还跟他认识事物、分析现象的能力,对生活的积累、态度、思维品质等内在因素有关。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生活视野,他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些见解和认识逐渐形成生活积淀,进而上升到人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古文论家所论述的由“物”到“意”的转化,用心理学的说法叫做“感知—思维”的转化。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后,就要设法将这些主观情意转化为特定的语言文字,这就是古文论家所认为的由“意”到“文”的转化,亦即心理学上所说的“思维加工—语言表达”的转化。有些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却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这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的问题。观察生活,搜集素材,形成情意,思维加工这几步分明是大脑内部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习作者对生活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比之于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等东西,这些是内在因素。对这些“内在因素”的重视就是注重“内修”。

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强调对“个体”的“外显”行为进行强化,而不考虑引导个体注重“内修”的行为主义训练方法,对于某种模式的熟练掌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条件一变化,它就会令学生无所适从,最终将学生带到机械套作的“死胡同”。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内修”为基,“内”“外”兼顾。

4.重结果轻过程

现在的作文课堂教学一般过程是:教师出题之后简单指导——学生作文——学生上交作文——作文讲评。两节连堂作文课,教师花在指导上的时间约为十五分钟,剩余时间就是学生作文的时间。教师最关注的是第二节课下课时学生能否把作文交上来,作文一交上来,学生在本次作文教学中就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是教师批改两堆作文本,至于讲评,则是一至两周之后的事。

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结果:学生写完了,教师上了作文课,而且有指导,有训练,有讲评。其实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不完整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的不一致。”首先,它省略了写作前的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步骤,这不符合作文的规律。其次,教师的指导启发过程简单,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表现欲望。最后,连必要的修改也被忽略了,我们的老师每次批改时所面对的作文事实上只是学生的初稿。

对过程的轻视,使得作文教学的内容空洞,步骤虚化。作文教学只是走过场,“为教而教”,还有什么高效可言?

5.重模式轻个性

上一篇:实践报告 汤晓光下一篇:副总 经理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