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

2024-05-15

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精选9篇)

篇1: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

(一)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A.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 B.无核膜 C.二分裂繁殖 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A.细胞的结构 B.细胞的种类 C.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A.施莱登 B.施旺 C.达尔文 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A.蓝藻 B.衣藻 C.苔藓 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有()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18、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19、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分裂图像时,发现某分裂细胞处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0、观察波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21、下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粘不上来

⑴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为,不同点为。⑵两者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⑶两者均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都是。

22、用动物受精卵按下图做3个实验: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退化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移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测试

(一)1-5AADDD 6-10CBBBB 11-15BCAAD 16-20DCACD

21、⑴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 ⑵衣藻 ⑶叶绿素 自养

22、⑴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单独存活 ⑵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单独存活 ⑶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3、(1)细胞(2)生命活动需要细胞具有完整结构(3)生物圈 细胞

篇2: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2.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200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4.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和缺乏细胞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6.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Ⅰ-1、2和Ⅱ-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

Ⅰ 12 Ⅱ 1 4 2 3 3 Ⅲ 1

A.III-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II-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 D.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7.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8.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9.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0.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B.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1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已知染色体状况:

A B C D

1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4)(5)(7)(8) B.(1)(4)(5)(6) C.(1)(2)(3)(6) D.(1)(4)(5)(7)

13.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14.所谓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

A.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B.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C.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D.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二、非选择题

1.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

请分析回答: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亲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____,父亲的为_____。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良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养良种有多种途。其一是具有不同优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的变异类型,变异来源于 ,选育过程中性状的遗传遵循 、 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其二是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有品种的个别重要性状,变异来源于 ,实质上是细胞中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其三是改变染色体数目,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能得到 植株。

3.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

(l)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4.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图A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______。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________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______________。

(4)右上图B所示Ⅱ– 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

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 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

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

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 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Ⅱ– 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

图B

5.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

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储藏营养物质的细胞基因型为 ,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 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

篇3: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

一、高中生物认知特点概述

对于刚从初中步入的高中的学生而言, 其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还较差, 而高中生物的内容丰富、抽象, 且知识层次更深, 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就更高。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以细胞的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知识体系, 包括细胞, 细胞的自我保障, 细胞的新陈代谢, 细胞的生命周期等部分, 其知识结构中蕴含着学科交叉、生活与健康、德育、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认知特点。教师只有吃透教材, 通过总结归纳, 分析学科认知特点, 才能较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二、基于认知特点的有效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一) 基于学科交叉的有效教学

本模块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与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相交叉, 在初中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已有知识的构建, 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在物理中也会有涉及到。教师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热情。生物学科不仅与理科之间存在联系, 还与文科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联系, 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问题探讨就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引入“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从情景交融的诗句中思考有关的生物学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一首优美的诗中引出学习内容或在学习内容中加入历史, 数学等学科知识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更加感兴趣, 这对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有效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 基于生物学与生活的有效教学

第五章第一节中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常用却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种物质——酶。通过对酶的学习了解了酶无处不在, 酶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溶菌酶, 提高果汁产量的果胶酶, 以及促进人体消化的消化酶, 还有加酶洗衣粉使我们的衣物更加洁净, 加酶牙膏使我们牙齿更加亮白。教师通过对酶在生活中应用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对酶有更清楚的认识, 对酶的学习更加重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都是我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元素构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单糖、二糖和多糖。

(三) 基于生物与健康的有效教学

最后一章主要探讨的是细胞的生命历程, 从细胞的增殖分化到细胞的衰老凋亡以及如何导致细胞癌变, 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生长与癌变的矛盾, 了解物理、化学以及病毒致癌因子是导致正常细胞癌变的原因。[5]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的生命观, 关爱生活、珍视生命。

三、总结

有效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远不止上述这些, 只要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 挖掘出教材中的认知特点, 就会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没有学习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会的老师。学生是“演员”, 教师是“导演”有好“导演”才会有“好戏”。学生是主体, 对高中生物学科特点的归纳与总结,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从多方面渗透学科知识,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构建生动、积极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冬梅.实验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 1996 (02) :23.

[2]李琳.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高中生物课堂设计思路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01) :29.

[3]蔡瑞娜.构建高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1) :187.

[4]朱青.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J].软件:教学, 2015 (07) :43.

篇4:高中生物必修一答案

【关键词】高中生物 必修教材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8-02

高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依托,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因此,在新课标提出之后,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写了适合本地的教科书,如苏教版、浙科版、河北版和中图版,而用得最为普遍的是人教版教科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编写除遵循共同的规律外,在编排设计上更加彰显自己的特色。下面具体谈谈,以供参考。

一、知识结构系统化

从教学和知识结构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模块内容仍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构了合理规范的知识结构体系。每个模块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其知识内容呈现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2)彰显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教学。没有单纯地描述和过多地罗列堆砌事实性知识,着重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展开知识性内容。(3)内容处理得当。体现了内容的先进性与基础性。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教科书做了灵活变通的处理。(4)知识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的以楷体字排印或以其他形式出现,理解的以宋体字排印,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5)注重构建知识的整体系统性。为了构建整体系统的知识,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旁栏,如学科交叉栏目,并在自我检测栏目中设置了概念图的题型。必修1模块部分主要是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系统组成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基础阐明;必修2模块部分主要是在整个生物界及其生物多样性上,对生命延续、发展及演变结构和原因进行阐明;必修3模块主要是在生命系统稳态调节机制,使其结构功能与适应环境和谐与统一上进行阐述。3个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方法教育学习多元化

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也没有淡化学科探究的方法。如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志重捕法等。必修1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模型方法、提出假说、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法。侧重观察和实证的方法。必修2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侧重假说演绎的方法。必修3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预实验、调查法(样方法等)、数学模型。侧重系统分析的方法。教材中还有较多的生物科学史内容和经典案例,通过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教材在编排设计上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抽象思维和发展思维相结合、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训练。注重对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三、探究能力培养多样化

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较大比例的科学探究内容,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3个一般实验,分别是9个、3个和1个,主要是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进行叙述,注重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个探究实验,分别是4个、2个和5个,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制订探究方案、自主选择探究方法,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个模型建构,分别是1个、2个和1个。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注重领悟和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必修1,2和3模块共有30个资料分析,分别是11个、7个和12个,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资料和搜集资料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8个思考与讨论,分别是14个、16个和18个。主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4个技能训练,分别是5个、5个和4个,主要是在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上创设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侧重过程技能的训练。必修2和3模块共有11个调查和实践,分别是7个和4个,主要是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去进行调查,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必修教材中还有2个制作,为训练学生制作能力提供较详细的指导,让学生根据指导动手制作,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方法进行领悟和运用。

四、模块章节模式稳定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每章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首页、节内容、节后练习、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从教学设计上看,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和合作探究策略进行教学,以正文为主,按教科书编写顺序组织,在合理适当的时候引入旁栏思考。

章首页由标题、引言、题图和配诗(警句)组成,引人入胜,启迪思考。节的内容一般由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旁栏、练习四个板块组成。每节内容都是从“问题探讨”栏目开始,相关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叙述重要概念和过程。有些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正文中有意安排本节聚焦(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要探讨的问题)、旁栏思考题(目的是要对正文主栏内容深入理解,活跃思维,意在培养求异与发散思维)、相关信息(内容一般不要求记忆,主要是为了加深对正文主栏内容的理解而增设的)、知识链接(主要与不同章节相联系,让不同概念之间形成逻辑关系)、学科交叉想象空间(介绍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以便综合知识,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知识迁移和思维的能力)、技能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科学探究技能,相当于作业,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六个内容,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和处理这些内容。练习由形式多样的基础题和拓展题组成。主要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培养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栏目。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篇《科学·技术·社会》,分别是1篇、3篇和7篇。主要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体现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必修1,2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家的故事》,共3篇,主要介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给学生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启迪。必修1,2和3模块共有7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分别是1篇、2篇和4篇,主要体现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用于提高学生人生规划能力。必修1和2模块共有4篇科学前沿,分别为3篇、1篇,主要介绍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拓展视野。必修1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史话》,共2篇,主要介绍科学领域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本章小结栏目。总结章节知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掌握和记忆。对这一栏目教学,要先引导后放手,并要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而且还能促成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课堂总结应紧贴本节聚焦栏目上进行设计。

自我检测栏目。其中,概念检测题是用于训练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性和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检测;知识迁移题的内容主要是来自新情境中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题是训练科学探究能力和在本章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能力,它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思考,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一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对本章知识做一个自我评价。题量较大,类型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篇5:高中生物必修一内容简介

我们为您收录的这部高一生物必修一视频教程是一部名师主讲的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的精品教程。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 2.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正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

学习认知

篇6: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36.5℃±0.5℃?,适宜pH为7.2-7.4?。

4.气体环境?:主要是O2和CO2。

(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2.健康细胞培养;

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六)思考讨论

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

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

答: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

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篇8: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内容浅析

关键词:生物,新课标,必修

根据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了生物学科六个模块的教材。吉林省在2007年开始施行。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工作就接触新课标教材, 没有使用过其他的教材版本, 所以没有像一些同仁那样对新课标教材感觉到不适应。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 各模块选择的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在编排体系上合理、有序。设计内容上体现出了编者的技巧,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体现在对内容编排上把握基础性, 体现先进性, 并且维持在现行高中的知识水平, 避免出现过深过难;知识内容以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为重点, 适当兼顾一些拓展性内容。对必修各模块的内容及相互联系总结如下: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因此, 先讲细胞作为高中生物模块一的内容。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 是让同学们在整体上认识细胞, 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有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活和繁殖)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多样性 (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统一性 (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然后分层次介绍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及行使的功能, 内容包括组成细胞的分子,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总结:

多细胞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量) 和细胞分化 (增加细胞种类) 形成的, 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还要经历衰老、凋亡甚至癌变。其中,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模块二讲基因。模块二《遗传与进化》的内容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些内容可依次解决以下问题:人们是如何认识到基因的存在的?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如何变化?人类怎样利用的基因?基因频率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控制, 又受环境影响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 模块三讲环境。模块三《稳态与环境》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 先讲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再讲个体的外环境, 个体以外还有个体, 同种的个体构成种群, 所有的种群组成群落,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具体内容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环境》既强调了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 也呈现了生命系统的稳态受到环境的影响,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生命系统来说, 其稳态不仅仅有其自身的调节, 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于人类的行为而言, 是干预生命系统稳态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供持续的自然资源。然而,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 人类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球和资源, 甚至严重威胁了生物圈的稳定性。全球性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问题已经干扰了我们的生活, 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 保护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朱正威, 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1.分子与细胞.教师教学用书.

[2]朱正威, 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篇9:例析生物必修一、二热门考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与代谢最为密切的两种物质是ATP和酶,细胞代谢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过程即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细胞代谢是高考必考的重点之一。

例1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ATP的有关知识,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用于除光合作用以外的耗能反应,A项正确。机体无论是在运动还是睡眠时,都会消耗ATP,B项错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这一过程有ATP产生,C项正确。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所需ATP来自于细胞呼吸,D项正确。

答案 B

点拨 ATP是细胞代谢中能量转化时的重要中间物质——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有ATP产生的生理过程、场所,ATP的消耗利用,细胞内ATP的“产”“消”量与平衡的特点以及ATP的结构特点均是我们需要正确把握的重要内容。

例2 如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乙醇[氧化肝脏]乙醛氧化,

F乙酸→CO2、H2O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靠体内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前者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后者使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底物浓度会对酶促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在酶已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即使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加快,且在体内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乙醇浓度不会越来越高,B项错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C项正确。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人体体温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D项错误。

答案 C

点拨 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生化反应的原理、催化特点、酶的特性、酶促反应曲线以及酶特性相关的实验均是考试的重点、热点。

例3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高光强][中光强][低光强][A][B][C][m][CO2浓度][净光合速率][0][-m][a b c][O]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 (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曲线A)下的纵坐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即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高光强条件下(曲线A)的净光合速率仍然能够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而中光照条件与低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由此可知,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不再是CO2浓度,而是光强。

(3)CO2浓度小于a时,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知,CO2浓度和光强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故若要提高植物的产量,应综合考虑CO2浓度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答案 (1)0 A、B和C (2)光强 (3)大于 (4)光强

点拨 对光合作用熟练的把握,包括场所、条件、反应过程,光合作用曲线的光(CO2)补偿点以及光(CO2)饱和点的生物学含义的正确理解,净光合作用与总光合作用以及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及计算,对光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的分析是解决光合作用类考题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

热门考点二、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经典遗传学规律的考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与难点,该内容的规律和技巧性很强。

例5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nlc202309031425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解析 (1)由于图中不表现该性状的Ⅱ1和Ⅱ2生下表现该性状的Ⅲ1,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性状只在公羊中表现,不在母羊中表现。由图可知,Ⅱ3为表现该性状的公羊,其后代Ⅲ3(母羊)应该不表现该性状,而Ⅲ4(公羊)应该表现该性状;Ⅱ1(不表现该性状)的后代Ⅲ1(公羊)不应该表现该性状,因此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a,由于Ⅱ3(XaY)表现该性状,Ⅱ3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Ⅰ2,故Ⅰ2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

由于Ⅰ1、Ⅲ1表现该性状,而Ⅱ2不表现该性状,则Ⅱ2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由于Ⅲ3(XaXa)是表现该性状的母羊,其中一条X染色体(Xa)必来自于Ⅱ4,而Ⅱ4不表现该性状,故Ⅱ4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因此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Ⅱ1和Ⅱ2的交配组合为XAY×XAXa,其后代所有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故Ⅲ2(XAX-)可能是杂合子。

答案 (1)隐性(2)Ⅲ1 Ⅲ3和Ⅲ4(3)Ⅰ2 Ⅱ2 Ⅱ4 Ⅲ2

点拨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①根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来判断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则子一代所显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根据性状分离的现象来判断

两亲本表现同一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

(2)基因的位置判断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所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伴性遗传,也就是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所控制的性状往往表现为与性别无关联,在雌雄性中表现的概率往往相同。通常可以通过正反交实验及其结果即可验证和判断基因的位置。因此熟练掌握常染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基本遗传图解与规律特点非常重要。

上一篇:公司预结算管理办法下一篇:公司部门科室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