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2024-04-13

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通用6篇)

篇1: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2015年高考英语听力天津卷试题及答案

试卷A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library

B.In a restaurant

C.In a drugstore 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is a dentist

B.He has retired

C.He owns a bookstore 3.How does the woman feel on hearing the news? A.Excited

B.Inspired

C.Surprised 4.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Mary? A.She has poor eyesight B.She doesn’t like the woman C.She usually ignores others 5.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am is feeling thirsty B.Sam is going to win the race C.Sam looks as strong as George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小题。

6.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fter graduation? A.Work at a hotel

B.Become an engineer

C.Go on to graduate school 7.What is the woman’s major? A.French

B.Management

C.Computer Science 8.How does the woman pay for college? A.She has a part-time job B.She received a scholarship C.She gets money from her parent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小题。9.When didi the man leave the town? A.8 years ago

B.10 years ago

C.15 years ago 10.What are the man’s happy memories? A.Performing in the open space B.Watching the old cartoons C.Playing the kids’ games 11.What are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A.Some changes in a town B.Some furniture in a shop C.Some characters in a movi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小题。12.When is the ballet class held? A.On Wednesday evenings B.On Thursday evenings C.On Saturday afternoons 13.What will Jim be running this year? A.The football practice B.The baseball club C.The basketball class 14.Which teacher will give the skating course? A.Diana

B.Steve

C.Kelly 15.Who is most probably the speaker? A.A program manager

B.A club member

C.A tour guide

试卷B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Neighbors

B.Colleagues

C.Classmates 2.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Go to the airport

B.Go to the theater

C.Go to a bookstor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ing? A.Flying a kite

B.Running a race

C.Climbing a mountai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s available euther day B.He has another meeting that day C.He can’t attend a two-day meeting 5.What is the man ging to do? A.Read the newspaper again B.Leave the errors in the paper C.Check the paper for mistakes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小题。6.What does Nancy want to do for David?

A.Find him a place to live B.Help carry his groceries C.Give him a ride to the store 7.What does David plan to do? A.Hold a dinner

B.Eat out

C.Go on a vacation 8.Why is David grateful to the Browns? A.They invited him to their party B.They are paying for his education C.They let him live with them for fre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小题。

9.What do children do in the workshops? A.Make models and visit the museum B.Do painting and visit the museum C.Do painting and make models 10.What is the cost for two children from the same family? A.$20

B.$22

C.$24 11.Where are the workshops held? A.In Tamer Hall

B.In City Museum

C.In Winter Hous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小题。

12.How many days a week did the speaker work in the cafe? A.One day

B.Two days

C.Five days 13.What did the speaker think of his job as a cook? A.Boring but beneficial B.Nice but badly-paid C.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14.What does the speaker like most about his present job? A.Friendly co-workers B.Short working hours C.Differences in the work 15.Who are probably the listeners? A.Students

B.Managers

C.Reporters

答案:

A : BCCAB

ACBCB

AABCA B : BBCAC

BACCA

CBACA

篇2: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2018-06-10 18:35阅读:469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同时,中国为全球化创造巨大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全球化: A.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 B.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C.有利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2.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某地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雏鹰建言行动”。几年来,学生围绕“环境保护”“中医药文化”等20多个主题开展探究,形成5万余条建言,不少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纳入提案带上两会,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雏鹰建言行动”: ①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资源 ②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是中小学生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表现

④是中小学生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的做法:

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4.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 A.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一个地方的 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

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8.“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9.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②—① D.④—①—③

10.根据图1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A.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C.我国对外开放中“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

D.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1.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若甲公司生产的产品被征收较高的环境保护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此引起的市场变化是:

A.甲公司的产品供给增加 B.消费者对甲公司的产品需求增加 C.甲公司的产品供给减少 D.消费者对甲公司的产品需求减少 1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9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10分)14.(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8分)

(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事物,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会一帆风顺。”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4)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及其地位。(9分)(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请按示例列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6分)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B 6.C 7.A 8.B 9.C 10.A 11.C 12.(9分)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13.(10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是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37分)(1)(4分)2013~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企的数量稳步增加,国企数量有所减少但始终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8分)通过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3)(10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交的必然结果。国企混改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国企混改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4)(9分)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篇3: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一、2015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主观题的特点

2015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主观题第38题, 考查财政、预算与政府的关系。 第39题, 考查记住乡愁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这两道政治主观题有以下特点:

(一) 反映时代特征, 注重向学生生活延伸。

1.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 改革是当前最大的时事政治。 考生必须对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及其重要意义等有所了解, 特别要关注改革社会背景 (例如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财政改革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 关注社会热点, 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2.根据新课程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的原则, 试题选择学生关心的话题, 命题材料来自学生生活资源, 或者直接向生活深度延伸, 考查生活常识, 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和反思生活,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 坚持能力立意, 注重价值引领。

根据全国考试大纲要求, 高考试题要着重考查学生四种综合学习能力, 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1.注重考查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全国卷I第38题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 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材料中的 “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明确需要调用“政府有关的知识”。 答案涉及“政府要依法依规行政, 执行人大的预算, 完善预算制度体系和内部外部监督体系, 强化对政府的监督”等。 所要考查的理论知识“隐藏”在分析之中, 这就要求考生归纳调用知识, 需要根据设问和材料有效调用和综合调用。

2.注重考查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全国卷I第38题 (2) 两小问要求运用所学经济知识, 第一问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 第二问要求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这是比较复杂的设问, 注重辩证思维, 考生不能泛泛而谈。 要求考生注意材料中的信息点提示, 比如经济下行压力, 从而论证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在于扩大内需, 增强经济活力。 用好财政资金从“合理配置资源, 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再分配和注重公平”等方面进行探讨。

3.注重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全国卷I第39题, 注重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巧妙设题, 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国卷I第39题之 (2) 要求运用具体知识点 (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并结合材料, 对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进行阐释。 全国卷I第39题之 (3) 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2015年的试题植根传统, 突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反映政治学科特点。 试题还渗透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现代意识, 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 试题的呈现与答案的组织寻求新异。

1.从全国卷I主观题命题素材的选取情况看, 2015年的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集中于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和依法治国 (行政) 等, 在38题中没有跨热点的情况。 是当年度的时政热点比较显性, 角度大多宏观, 但也可能出现微观案例。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选的素材在时政热点的考查上相对隐性, 结合纪录片《记住乡愁》, 哲学原理限制认识论, 侧重考查认识主体的不同, 主体差异性的不同, 视角较为微观。 全国卷的知识点考查比较集中, 题型的形式不是很丰富, 问题指向容易理解, 不容易猜测。 目前没有模块融合的题目, 答题时容易操作。

2.从全国卷I主观题答案的组织看, 答案不分点, 但要求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材料的阅读量大, 要求有较高信息提取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命题的视角较高, 特别强调能力立意。 设问的角度较小, 但答题角度宽广而深刻, 对考生精细化处理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考生答案思路提供了多层次的展示空间。 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答案组织简洁, 把精练后的具体的原理阐述分散到分析中。 所要考查的理论知识 “隐藏”在分析之中, 这样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防止“走江湖”和套题现象。 39题之 (3) “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属开放试题, 答案的要求不限知识运用角度, 允许考生自主发挥。

二、2016年高考政治的复习对策

(一) 关注热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要求。

1.高考复习要迎着热点上,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板块掌握的同时, 重视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 师生共同用好《时事》杂志, 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等。教师知道的热点, 学生不一定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扩大政治视野, 关心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增加时事政治的知识储备,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把握高考方向, 做到复习有的放矢。

2.理论要点与材料高度融合, 重大热点的实质精神要与知识复习、考试方向、题型等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创设新情境和新的素材, 引导学生从学科知识出发解读现实社会生活问题, 联系重大时事和社会生活的热点理解学科知识。 学生要养成通过报纸、电视、资料等各种途径关注时政问题的习惯。 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为知识创设具体情境, 自觉把学科知识 “挂靠”到具体情景中, 把具体情景“挂靠”到学科知识中。 这样才能使知识变“活”, 实现知识和情景有机交融, 学会从学科知识角度描述、阐释 (转述) 具体问题。

(二) 夯实基础, 注重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引申。

1.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备考复习中, 考生对所学知识必须有十分精准的把握, 形成体系, 切忌模棱两可, 否则可能在答题中出现偏差, 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通过学科的核心概念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那么不管怎么考, 都能够从容应对。 把注重知识的精度和把握知识的广度结合起来, 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见树木, 更见森林。 知识不仅是平面的, 更是立体的, 学生不能简单地、单独地死记硬背, 还应在备考复习中努力追求知识的厚度, 才能提高对信息的分析、拓展和迁移能力。

2.注重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引申。 在备考复习中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 把握好对主干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和对问题分析深度。 试题对热点的考查具有不确定性, 高考命题有时具有超前性, 有时会有滞后性, 有的比较隐性。 教师要强调知识面的扩大, 注重知识点的深化。 帮助学生归纳必要的时政术语, 利用素材开发开放性试题。 依据试题要求适当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研讨辩论、合作探究, 学会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 调动已有知识, 结合材料的指向找出最佳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

(三) 规范答题, 提高政治高考复习的实效。

1.规范答题, 把题做好。 把平时的练习当考试, 把平时的考试当练习, 才能在高考中保持平常练习的轻松心态, 考出应有的水平。 在指导政治非选择题训练时, 通过能力调研, 组织专项训练, 及时讲评, 培养学生的“题感”。 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防止“套题”, 而且要鼓励考生打开思路, 把题做好, 培养开放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组织答案要规范: (1) 养成逐句逐字仔细研读的习惯, 把材料信息读全, 把与问题有关的有效信息读出来。 (2) 要求运用所学原理的尽量用教材原理表述。 (3) 要求运用多个原理时, 把原理的具体表述等蕴含在原因意义的分析说明中, 说明要求具体到位, 不要罗列大量教材结论。 (4) 如果记不住教材原理, 就要深入挖掘其中的重要信息和核心词句, 从背景材料中分析和概括, 转换提炼出部分的要点内容。 (5) 对比较复杂的设问, 指导学生注意分解设问的层次, 使答案的组织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6) 指导学生把握综合性开放性试题答案要点的内容构成, 关注学科内的知识联系, 把关键时政信息与学科内知识结合起来组织答案, 提高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2.及时总结, 把题想透。 在备考复习中, 拿到题目的正确答案不是训练的最终目的。 要善于把题目的参考答案当例子当靶子, 把题目想透:这个答案的课本依据在哪里? 为什么是这样组织答案? 答案是如何结合材料的? 答案与题目设问的连接点在哪里? 自己组织的答案跟参考答案的差异何在? 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一些学生是“只管做, 不管想”, 虽然题目做了很多, 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 学生答题能力是加强有效训练的结果, 更是想出来、悟出来的。 经过及时总结, 把题想透, 学生针对全国卷非选择题答题角度的特点, 能够不断适应题型设计变化。 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对信息加工和处理、对材料提炼和概括、对知识整合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对问题的论证和探究、对方法的使用和变通、对语言的规范和驾驭技能也会有所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与实际答题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摘要:为了提高政治高考复习效率, 本文对2015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主观题的特点进行研究, 提出2016年高考政治的复习对策, 对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政治科高考成绩, 有着现实意义。

篇4: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一、近五年“文化生活”考題分布和分值对比

二、近五年“文化生活”考试规律、题型特点分析

1.“文化生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近年来保持了稳中有变的趋势

(1)分值保持了相对稳定。5年新课标卷的分值基本维持在14分,只有2012年从哲学里转移了2分过来,整体上没有大的变动。

(2)在题型上,基本是一个选择题,配一个问答题。只有2011年没有选择题而是两小问问答题,但这只是个例,没有改变题型整体的稳定性。且选择题都是以四二组合呈现。问答题题型丰富,有原因型、措施型、意义型、评析型。

(3)在难度上,基本保持稳定。近5年的“文化生活”试题基本维持在0.7左右的难度。整体来说选择题偏易,问答题难度适中。

(4)2014年彰显了创新意识。选择题“文化生活”与哲学出现“一拖二”即一个素材下面设置两个选择题(第18,19题),与第39题遥相呼应,从中可看出命题者的匠心独具。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无论是教材,还是国家给出的课标标准、考试大纲等,都对教材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这是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和突出的,也是高考命题者高频考查的考点。从近5年的文化考题看,基本突出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如2010年的文化与经济和综合国力、思想道德建设内容,2011年对传统文化的考查,2012年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特点,2013年对文化的传播发展、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考查,2014年对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考查。不难看出,历年考题主要围绕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播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进行考查。

3.试题凸显政治学科的个性特点,即时代性、现实性和导向性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政治学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要有时代感和导向性。通过试题和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对学生有一个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通过问题考查知识,引导学生跳出书本,关注更为广阔和鲜活的社会生活。5年文化高考题也同样突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考查,力图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当代的人”,而不是一个“历史的人”。如2010年考查基层道德模范的评选和面对2008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下的文化建设问题,2011年对妈祖文化热的考查,2012年面对社会中出现的中医药存废讨论而考查中医药的传播发展问题,2013年面对群众对教育中的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以及当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考查,2014年对中法文化交流、教育理念方法创新的考查。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和社会澄清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4.创设问题,注重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水无声”的学习,而是在探究、讨论和体验中学习,5年文化考题也体现出这一点。“选身边事,讲身边人”,使学生做高考题目就如参加一次探讨活动一样,如2010年第39(2)小题:“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经济唱戏体现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2013年第39(1)小题:“你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2014年第39(1)小题: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第39(3)小题: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就明显充满探究性、体验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政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2015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与备考建议

通过以上对近5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的分析,2015年的“文化生活”考查在试卷中仍会保持相对稳定性,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对2015年高考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书为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015年高考政治文化模块命题难度不会太大,仍会立足于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起“高考无重点,考到了就是重点”的理念。对基础知识要进行地毯式扫雷,不留遗漏和遗憾到高考。既对正文深入挖掘,又要对引文进行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教材,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一个个小的知识库。要善于抓主干知识,如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在复习中,教师要研究、挖掘科技对文化的作用,有意识地收集相关材料,设置一些科技、创新对文化方面的作用的内容。

同时,注意教材的修改。2013年根据党的十八大的有关内容,“文化生活”内容有较大的修改,要注意修改部分的补充,注意新提法。特别是第四单元的第八、九课,变化很大,对新的内容要重点梳理,对新提法要吃透,但也不要追求难,搞清书本基础知识即可。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

高考作为选拔考试,绝不会停留在对知识的考查上,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能辩证的看待一些观点,并用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说明的能力。这一考查目标在“文化生活”的复习中尤其要贯彻落实到位。特别是在文化的感受、对待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情感上,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态度、观点、看法,辩证思考各种文化现象。

3.重视学习备考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文化生活”要记的知识较多,但与其他三个模块最大的不同是它更注重学生对文化的正确态度的培养,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和辩证批判精神。而这一点只依赖教师是实现不了的。必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体验、感受和领悟,内化成自己对文化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在高考中解决命题者所设置的各种现实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改变原有备考模式,鼓励学生设疑,要求学生参与讨论、主动体验。

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探究、辨析或论证型题,加强对学生训练,提高学生探究和论证问题的逻辑思维与能力。

篇5: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第Ⅰ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识。

2.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对生产者而言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供应量增加。价格与供应量之间是正比关系,故B入选,排除错误选项A。CD反映的是价格不变,数量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不符合题意,因为题意指的是价格上涨,而不是价格不变,故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10%。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本题以热点网络交易为时政背景,考查供给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4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回答4~5题。

4.从表中可以看出()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 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

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投入与产出的比,也就是效率的知识。

5.在下列对种植大户的收益率远高于普通农户的原因分析中,能够成立的是()①种植规模大 ②种植品种结构优 ③白菜种植占比小 ④玉米种植占比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识。

6.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在我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整体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允许外资企业开展国内快递业务有利于()①细分国内快递市场,稳定中资企业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

②建立对等开放的国际快递市场,为中资快递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 ③利用外资快递企业品牌和资金优势,整合国内中小快递企业 ④加大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快递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政府不断优化快递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快递业对经济社会的服务作用。依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广大消费者有更多选择。④符合题意入选;加快开放国内快递市场,也意味着在对等开发的前提下,为我国快递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遇。因此,放开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国内快递企业的竞争能力,也为未来我国企业营建全球服务网络,参与全球竞争,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②符合题意入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以热点快递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知识。

7.2014年11月,允许香港与海外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沪市股票和大陆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港市股票的“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两地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开通“沪港通”意在()

①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②促进两地资本市场资金的跨境流动 ③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④降低两地资本市场交易费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以沪港通为时政背景,考查学生对股票、资本市场等的认识。

8.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值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余年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种状况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可参与贸易 B.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竞争力弱 C.服务贸易个性化强,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D.我国服务市场条块分割严重,市场不统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A表述错误排除,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参与贸易;C不符合现实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我国正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之所以服务贸易处于逆差,是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还需要调整和完善。B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外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的知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

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回答9~10题。

9.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职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②强化宪法监督,推进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④弘扬法治精神,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本题以依法治国为时政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以及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

10.“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①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 ③能够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 ④有利于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意思是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要依法行政,②符合题意入选;法律赋予了公民权利与义务,政府无权超越法律设定权力,这就界定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④符合题意入选;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①表述错误排除;题意是对政府行使权力的要求,而不是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

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

11.某县在乡镇“群众考干部”工作中规定,对联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考评,由村民代表做考官,考评内容包括农村工作的亲历感悟、农村政策的解读、农村实情的掌握情况等,考评成绩直接影响干部的奖惩。“群众考干部”的做法()①是村民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②推进了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 ③是村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知识。

1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惩治腐败()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 ②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的体现 ③改进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建设是我们目前的中心工作,①表述错误排除;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说明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有利于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②④符合题意入选;党的领导方式有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题意没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③排除;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以当前热点反腐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等知识。

13.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

14.2014年初,部分西非国家爆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4年底,中国向埃博拉疫区提供了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派出1000多人次的传染病专家和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积极帮助疫区国家开展防疫工作()①显示中国具有防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实力 ②表明国际援助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③体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 ④表明中国积极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本题以非洲疫情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主权国家的知识、国际新秩序的知识。

15.“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表述错误排除;文化权益是法律赋予的,不能随便扩大和缩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有利于实现群众文化权益,而不是扩大权益,④前半句表述错误排除;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②符合题意入选;这些文化节目和活动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③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塑造人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

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

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7~18题。17.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珠算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①符合题意入选;中国珠算实用方便体现了其实用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其文化价值,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表述错误排除,直

接经验不一定比间接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④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知识以及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系。

18.中国珠算成功申遗()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创新中华文化;②与题意无关排除,题意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知识。

19.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表述错误排除;④表述错误排除,错在“决定于”;根据题意“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①符合题意入选;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符合题意入

选。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20.“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质变,A表述错误排除,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表述绝对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故排除;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D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一篱不可放缓、一滴不可弃滞”说明了放弃一滴、一篱都可能实现不了质变,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C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1.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毛泽东的话说明要善于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①符合题意入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表述错误排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当然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符合题意入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④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2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成为优质木材,桉树被引进美国后,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环境,成为“废材”说明联系多种多样,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性,③符合题意入选;桉树被引进到美国,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变成了“废材”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引起桉树是想要优质木材,结果桉树成了废材,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入选;稳定的联系存在,①表述错误排除;联系是客观的,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知识。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6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3.(10分)辨析题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答案】(10分)答案要点:

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面。(2分)在税率降低时,提高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3分)但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增加纳税人负担,挫伤生产经营积极性,导致税基减少,财政收入下降。(3分)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税基。(2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辨析题,解答此题要掌握辨析题的解题思路,逐句分析,不遗漏任何理论分析点,正确的指出正确原因,错误的分析错误理由并且指明正确的观点,注意分析要围绕主题,不能偏离方向。本题前半句正确,分析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后半句不科学,要回忆课本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具体措施,其次考虑不同情况下提高税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且还要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税收和财政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和措施等知识。

24.(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10分)(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答案】(18分)答案要点:

(1)便于全面高效收集与整合交通、环境、资源、户籍人口等信息;(2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水平;(3分)能够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提高行政效率;(3分)有利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2分)

(2)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3分)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2分)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3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试题,此题考查的只大数据对政府公共服

务方面的影响。可以首先回忆课本知识,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性质宗旨等知识,其次要分析材料,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有利于政府收集信息;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有利于政府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等。

(2)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审题,首先审设问,确定理论分析角度是认识的发展和创新的作用,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可以考虑认识工具有利于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思维方式归根到底由实践决定的。其次审读材料,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联系大数据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考虑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府的职能、宗旨、认识的发展、创新的知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

(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10分)

【答案】(20分)答案要点: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3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4分)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3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3分)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3分)【解析】

试题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的方向确立理论分析点。设问的方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可以考虑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交流的知识。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就可以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也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意识作用,可以首先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用性质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同;其次根据设问的方向可知属于原因意义类试题,可以围绕设问方向明确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对各国人民、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都发挥积极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文化交流、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知识。

请考生在第26、27、28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6.(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有哪些理论创新? 【答案】(8分)答案要点:

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4分)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4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准确再现能力。此题难度不大,要通过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对比,找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马克思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等知识。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等知识。

27.(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以来,美国总统由民主党人担任,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国会议席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情况见下表。

根据材料说明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对国家权力运行的影响。【答案】(8分)答案要点:

2012年,民主党人担任总统,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2014年之后,民主党人继续担任总统,共和党单独控制国会。(3分)由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互相扯皮变为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掣肘和推卸责任,总统的行政权受到更多限制。(3分)总统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绕过国会立法、推行政策的可能性增加。(2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表型试题,解答此题要注意背景材料,围绕的主题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两院的席位变化展开的,而且2012年和2014年有不同的变化,注意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其次要通过图表中的变化回忆课本相关知识。注意设问的方向分析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对权力运行的影响,变化的表现有由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互相扯皮变为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掣肘和推卸责任,总统的行政权受到更多限制。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的两党制、政体以及美国国家权力运行的知识。

28.(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兴安幼年时父母双双离世,靠吃百家饭活下来他心怀感恩,努力进取,历经艰辛,最终

成为一名资深编辑、知名作家。为改变家乡文化生活落后的面貌,报答乡亲们的关爱,金兴安退休后克服种种困难,自费创办农家书屋,为落后的偏远乡村送去知识的甘霖,农家书屋成了当地农户的“技校”、师生的图书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乐园。2014年9月,金兴安荣登“中国好人榜”。

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道德对金兴安成功人生的意义。【答案】(8分)答案要点:

道德对个人发展、人生事业具有重要作用。(2分)感恩回报的道德情感和信念引导金兴安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完美的人格;(3分)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回报社会、取得成功。(3分)【解析】

篇6:2015天津卷高考政治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10分)(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想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律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2015年全国卷二

39.(2 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 分)(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6分)【答案】

(1)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次,意识活动有能动创造性。再次,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在抗战精神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战胜了日本侵略者。(2)抗战精神属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族精神的表现。

(3)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不容置疑的,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战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杀害,采取的三光政策。日本的侵华历史是不容置疑的,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四万万人民群众的参与抗战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还于2014年10月,先后设立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

2016年全国卷一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答案】(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2)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阳光美文网(3)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2016年全国卷二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 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 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3)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本小题共12分)

(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本小题共10分)

(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本小题共4分)

2016年全国卷三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学科&网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12分)(2)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3)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答案】

(1)答: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4分)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 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3分)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学优高考网现代科技相结合。(3分)将研究成果应用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2分)

(2)答: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学优高考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满分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7年全国卷一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答案】

(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2017年全国卷二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4分)【答案】

(1)辩证法对现存在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2)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3)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要求在批判旧事物、旧观念 的同时,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017年全国卷三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一夜总里程答案点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推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七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答案】

(1)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上一篇:五位一体下一篇:哲觉中学普及实验教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