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2024-04-16

妈妈为题目的作文(共14篇)

篇1: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耳边传来这催人泪下的歌声时,总使我想起妈妈对我的那一片深深的爱。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我总是闹肚子痛,妈妈每次都十分紧张地护理我。在隆冬的一个深夜,天气异常寒冷。我刚躺下就觉得肚子痛,妈妈给我擦上药油轻轻按摩我的肚子,但我仍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好像有一百只老鼠在撕咬。我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着。妈妈看着痛得满床打滚的我,着急地帮我穿上厚厚的衣服然后立即背我跑。妈妈跑得像离弦之箭一样,到马路边打车去医院看急诊。在医院急诊,医生告诉我要去验血,还要做B超。妈妈背着我跑上跑下好几趟。我最害怕打针了!但为了不肚痛后来只好乖乖地去打针。针扎下来时我忍不住叫了起来,妈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心疼地问我:“疼吗?”我这时才看到妈妈满头大汗,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我打起精神来安慰妈妈:“我不疼,您放心吧!”妈妈安顿好我,又去找医生询问我的情况,我打上了吊针。在药力的作用下,肚子也渐渐不痛了,我也睡着了。妈妈坐在我身边,陪了我一晚上。天刚亮,妈妈也没有休息,把我交给赶来照顾我的婆婆,然后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了。

母爱,它是一片阳光,无私地温暖着我;母爱,它是一条船,乘风破浪,给我们勇气;母爱,它是一把伞,总会为我撑起一方爱的天空。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感情,因为母爱也让我懂得了感恩。妈妈,我想对你说:“妈妈,我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爱。

篇2: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怎么了?你没被蚊子咬吧?”妈妈的声音里透着担忧。

“当然没有,现在可是秋天了,蚊子早被北风赶跑了。”我笑着回答。其实,我的大腿上正痒得难受。

妈妈把一杯凉开水放在我的面前,看了看我的手和脸,又仔细瞧瞧我的耳朵和脖子,没有发现被蚊虫叮咬过的痕迹。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知是不是现在的蚊子进化了,也懂得欺负弱小,反正家里只要有我在,蚊子基本上不叮别人。下口也特别恨,鹌鹑蛋大的一个红坨,奇痒难忍,没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不会消失。为此,爸爸妈妈想了不少办法,又是草药泡澡,又是宝宝金水、花露水涂抹。可是,有时候我还是会被蚊子逮着饱餐一顿。

我在桌子腿上蹭痒痒的动作被妈妈发现了,她赶紧捋上我的裤子,见有拇指大的一块红肿,她连声责备自己:“都怪我,都怪我,要是我早点醒来就好了。”

原来,昨晚一点多钟,一阵嗡嗡翁的叫声把妈妈从睡梦中吵醒,“不好,蚊子。”她翻身起床,打开台灯,但是蚊子却像架侦察机一样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妈妈只好重新躺下,可刚闭上眼睛,“嗡嗡嗡嗡――”蚊子又来了。就这样妈妈和蚊子展开了游击战:妈妈睡下,蚊子来了,妈妈起来,蚊子跑了。折腾了大半天,妈妈干脆不睡了,帮我盖好被子,坐在床头守护我。

“你把灯全部打开不就可以抓着那讨厌的家伙了吗?”

“那会把你吵醒,你今天怎么上课?”妈妈淡淡地回答。我的鼻子有点发酸,抹了花露水的腿也不痒了。

出门时,我和爸爸让妈妈上午在家好好睡一觉,妈妈却只顾着叮嘱我们注意安全。

篇3:高考作文题目的本质

今天, 我可以清楚地、负责任地说, 高考作文题目的本质是提供给考生一个构思、谋篇、成文的原点——作文题目, 是写作的原点。考场作文是对这原点的演绎, 是由原点出发向广阔生活的辐射。

我们曾经在标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间斟酌, 其实, 只是在给定写作原点的半径大小中游移转换, 而原点所能辐射的空间, 在无限中是全等的。材料作文, 是把原点泛化为若干子原点, 每个子原点所能辐射的空间, 在无限中也是全等的。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泛化原点, 却又试图区分出“最佳角度”、“沾边角度”, 正是对作文题目肤浅认识的表现。

篇4:谈作文题目的整体理解

关键词:题目;意义;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教会学生整体理解题目的含义和深层意蕴是写好作文的首要任务。审题准确清晰,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离题千里,不着边际。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咀嚼题目,整体理解题目对作文的要求和规定,弄清题目的词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要整体地理解题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咬文嚼字,整体把握题目的意义

题目是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命题者对作文的要求全部体现在这些词语中。因此,要正确地理解题义首先得对题目咬文嚼字、辨清语义。

对一词一义的题目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我的班主任”“星期六的晚上”等,词语通俗易懂,但也有不少词语要查阅词典后才能弄清词义。如作文题“情同手足”,学生理解错误的不少,“手足”比喻为弟兄,“情同手足”意为情谊像兄弟一样深厚,这种兄弟情是指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的同志间的感情,它不同于老师教育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师生情,也有别于家长养育子女、子女热爱父母的亲情。不少同学不理解词义,写了父子情、父女情和师生情的内容。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下意义是变化的。如“我的童话”这一文题,在查词典后,我们知道“童话”是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编织的供儿童阅读的一种文体。但这里却不能理解为自己读过的、写过的童话,在这里应当是追求理想的意思。又如“给我一片绿”,“绿”是指一种颜色。而在实际运用中,“绿”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宁静、纯洁、理解、帮助、安闲,都是绿的代名词,而拘泥于“绿色”反倒呆板了。

有些词意义是确定的,但所指称的对象、内容却是可以变化的。如“我们的骄傲”,“骄傲”是值得自豪、夸耀的意思,它可以指人物如学生、老师、校长,也可以指设施,如校园、实验室、花圃,也可以指成果,如成绩、奖状、作品。又如“我们再也不是孩子了”,“孩子”不仅指年幼,更指幼稚、无知、能力差。同样“我长大了”,“长大”不能仅理解为长高,而是指思想成熟、经验增长、能力增强、阅历丰富、处事老练。

对那些词义在实际运用中已转变的语词,如“丑小鸭”“铁公鸡”等有确定的比喻义,绝不可拘于字面,以免贻笑大方。

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小巷在变”,“在变”表示正在进行,“小巷变了”,“了”表示看到变化的成果。这些字对选材、组材是很有影响的。又如“抢拍来的镜头”,不仅要对“镜头”有正确的理解,对“抢拍”也不可忽略,它是指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忙碌的间隙抓住的几个不相连贯的场景、画面。它可以写社会热潮中的小故事,也可以写大型活动中的场面,或者运动会中的情节。

二、明限定格,整体理顺题目的限制和范围

题目既规定了作文的要求和内容,同时也给写作设置了限制和范围。明确题目的限制和范围是整体理解中的重要内容。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即设置的限制,题目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主题型

即题目规定了写作的主题,超出这一主题范围就是离题。如“一个不怕困难的同学”“忘我工作、辛勤育人——记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雷峰就在我身边”“榜样”“我长大了”“一件难忘的事”等,一看题目,就应该明确需要表现的主题。

2.材料型

题目限制了写作的材料,如“王老师的二三事”,规定了写作对象是王老师,而且只能写二三件事,否则就不合要求,至于要反映什么主题就由作者构思了。又如“瞧那个体户”“老村长的心事”“夜访”“我班办了个图书馆”,都规定了文章的内容。

3.条件型

条件分时间条件、地点条件、情境条件、背景条件等。条件型题目规定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特定氛围,如“我的一天”“晚上”“上学路上”“今天妈妈不在家”等文题。

4.道具型

道具是展开人物活动的线索或缘由,道具聚汇着一个个故事。如“爸爸的烟灰缸”“老师的自行车”“一张珍贵的照片”“礼物”等。

5.综合型

不少题目的限制比较多,既有对主题的规定,又有对材料的限制,既规定了条件,又设计了道具。如“年青的老教师”“手执金钥匙的人们”“我第一次感到孤独”等。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题目,起修饰作用和限制作用的修饰成分要特别引起注意。它往往是这一题目区别于其他题目的关键所在。只有理解了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文题,写出好的文章。从宏观上对题目的意蕴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可以使文章纲举目张,学生对主题把握也会游刃有余,更容易出“新”。

参考文献:

杨克.作文里的小女孩.中国新诗年鉴,2001.

篇5:最美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最美”的人,她们的美不是体现在外貌上,而是体现在心灵和行动上。

7月2日中午,杭州滨海区白金海岸小区的居民发现2岁女童妞妞从10楼的窗台即将坠落,人们惊叫起来。在惊叫声中,孩子从窗台坠下,就在那一刻,一位年轻女子冲到楼下用双手硬生生地接住了坠下的.女孩,挽救了女孩的生命。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心人,是一位叫吴菊萍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也才只有7个月大,因为这次见义勇为导致左手尺桡骨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吴菊萍阿姨不得不狠心给正在哺乳期的宝宝断了奶。吴菊萍阿姨的这一接,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接手,更是一位母亲在危急关头显示出来的大爱。初为人母的吴菊萍阿姨在生死攸关的那一瞬,母性的大爱让她来不及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她是把妞妞当做她自己的孩子,不计后果的全力相救。那一伸手,让我们感受到的温暖,感受到了母爱的善和美。

其实,在我们身边,“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环卫工人们也很“美”。冬日里当他人依然沉睡于梦乡之中,环卫工人已悄悄走出温馨的家,踏上冰冷的街道,顶着刺骨的寒风清扫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一锹锹,一镐镐,双臂挥动,辛酸自知。夏日里,当你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时,还是她们冒着酷暑,用扫帚一下下清扫马路上的脏物。不论春夏秋冬,环卫工人的身影始终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为了环境的整洁,她他们在默默地奉献着。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篇6:我的“特务”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迷人的眼睛,她特别喜欢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线。大伙听了我的介绍,肯定会奇怪:这么温柔的`妈妈怎么会是“特务”呢?如果你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记得那是二年级的事了。有一次,我对妈妈说:“别的同学都自己上学,就我一个人老是有‘保镖’。我都二年级了,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我再三恳求,妈妈才勉强答应让我自己上学。她再三叮嘱我:“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呀!”我听得头都快要炸了。终于,我哼着小曲开开心心地走在马路上,可以蹦蹦跳跳,可以东张西望。到了学校,一个同学问我:“今天是你妈妈送你来的吗?”我骄傲地说:“没有,我今天是自己来的!”同学奇怪地问:“那我怎么在校门口看到你妈妈了?”我回头~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一直像个“特务”一样悄悄地跟在我后面呢。嗨!我真算是服了她了。

妈妈平时对我的学习抓得比较紧,每天就像特务一样监视我做作业。为了不让妈妈看见我,我就悄悄把房门关上。我心里暗暗地高兴:这下你总看不到我了吧!可妈妈却悄悄地站在门口,从门缝里看我的一举一动。我想悄悄地玩电脑,刚摸到鼠标就听到妈妈大声怒喝:“王熠辰,你干什么?!”吓得我再也不敢偷偷玩电脑了。

还有一次,我放学刚回到家,妈妈拉长着脸对我说:“你昨天为什么跟同学打架?”我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是老师说的?还是同学告状?”这件事我写进了日记,妈妈肯定是偷看了我的日记,怪不得这几天妈妈对我的事了如指掌。我一定要找到证据,让妈妈输得心服口服。于是,上学前我在日记本里面小心翼翼地粘了一粒米饭。放学后,我立刻跑到房间里仔细查看日记本。米饭粒不见了!哈哈,终于被我抓到证据了。我找到妈妈,大声说:“我在日记本上粘了一粒米饭,现在不见了。你偷看了我的日记,是不是?”妈妈红着脸,只好承认了。

篇7:我的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记得有一次,我写完作业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妈妈说:“我布置的作业都写完了吗?该预习的都预习了吗?”我总会不耐烦地说:“作业写完了,该预习的也都预习了,可以看一会儿电视了吧!”还有一次,当我们吃饭,她也会不停地说:“多吃蔬菜,全面补充营养,才会健康知道吗?”

但是,从那时起,我改变了对妈妈的看法。一天下午,我刚要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妈妈说:“别去了,外面好像要下雨。”可是,我根本没听,飞一般的跑出家门。正当我和小朋友玩得正开心时,天真的下雨了!当我跑回家时,我已经变成了“落汤鸡”了,全身上下都是湿的。回到家里,妈妈连忙给我换了干净的衣服。吃完晚饭后,我就开始觉得很不舒服,原来是发烧了。晚上妈妈一会儿给我喝水,一会儿给我吃药。折腾了整整两个小时,妈妈怕我还在发烧,和我一起睡在了我的小床上。

第二天,我好了。妈妈却是哈欠连天,我心想我真的不该不听妈妈的话。

篇8: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从动机走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

显然,只要目的,不要动机,是中小学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表象之一:学生的作文大多只有一个读者———教师,而且,教师是以手握大权的“判官”形象出现的:达到作文目的就能合格,否则就须重写。表象之二: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习作,教师辛辛苦苦完成批改,末了学生看一眼分数,本次作文即宣告结束。写了一学期,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作文簿最终也是随手扔掉,跟其他作业并无两样。

从动机走向目的,既要重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又要重视“为什么写”。诚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的:“在说每一句话、进行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我为什么要说话,这一活动的内在诱因和需要。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语言、谈话、对白的每一个新的转折的动机。”

从动机走向目的,遵循了作文的规律。

为何作文,主要是跟人交流信息、情感与想法。小学生作文,虽然属于学习活动,但跟一般作业有别。许多时候,学生的习作是他思维的结晶,是他创造的产品,因此它的读者对象可以从教师扩展开去。给教师看,是第一境界;给大家看,是第二境界;给不认识的见不着面的人看,是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当学生听到鼓励的掌声,接到反馈的信息时,他们就会感到:原来作文不仅仅是作业,作文其实是另一种说话。

从动机走向目的,有利于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写作文不易,进入维果茨基所说的“动机”状态的学生会反复思考:这次作文,我为谁而写,他(们)最想了解的有哪些,这些事情如何写才好,写完了还要怎样修改。如果说,以前“为了目的”的习作只有一个读者,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份动力,那么,现在,学生获得的动力与正能量势必成倍增加。所以说,从动机走向目的,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从动机走向目的,引领学生进入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动机高于目的,动机又引领目的。学生在达成习作目的的过程中,学习跟人交流,让作文成为分享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无疑是幸福的,这样就有可能达到潘新和教授说的,“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到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

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从动机走向目的”呢?

一、讲究命题艺术

作文动机包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读者意识、习作意识、习作活动的对象。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真正动机”。可见,形成动机意识最为要紧的是顾虑到作文活动的对象,也就是读者。我国的夏丏尊、朱自清两位先生很早就意识到“读者”对学习写作的重要性。夏先生说:“古今能文的人,他们对文章法诀各有各的说法,一个说这样,一个说那样,但是千言万语,都不外乎以读者为对象。”他认为:“写作的根本法则就是为读者而作。”朱先生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他主张以报刊上各类文章为写作学习的范文,因为这类报刊文章“对象或宽或窄”“语气和体裁也不一样”,经常比较地看,“也便渐渐会留心他们的假想的读者”。

读者意识的培养方法、途径千千万,联系到作文教学,讲究命题是关键。民国以来的语文教学一般把写作分为训练写作与实际写作两类。前者主要指课堂作文,后者包括了周记、随笔、日记等。实际写作是有了表达的动机和实际的需要才动笔,而训练写作是为提高能力而展开的训练,未必有实际需求。为了便利教学,作文课一般采取命题形式。了解学生,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里去,命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去,让学生看到题目,不但觉得有内容可写,而且大致明白为谁而写,这样的命题就能做到叶老说的“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即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比如《我爱你,春天》与《我发现的春天》,都要写春天,但后一个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因为题目后隐藏着巨大的读者群:既可以是身边的小伙伴,也可以是熟悉的大人,还可以是陌生人。西方的很多小学作文题目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观察、情感,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借此,可以打开我们命题的思路。比如:《老鼠是否有决策能力?》《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怎么看漫画》《当“9·11事件”发生后,你的亲人被压在废墟下,你将如何面对?》《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语文测试中的作文题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也很明显。关注写作对象,激发写作动机,也是作文命题改革的趋势。如2014年北京卷高考微作文提供了三个题目,学生可以任选一题写一篇不超过150字的小作文。这些题目都切合学生生活,唤醒了学生写作的动机。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学生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美国NAEP(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的作文测试项目将试题分为三类:为了劝说的写作试题;为了解释说明的写作试题;为了传递经验的写作试题。美国的这项测试也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如2002年的测试题是《说服图书管理员》:

试想下面的这个情况发生了:学校图书馆中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丢失了。这本书你可能想要反复阅读,或者这本书是你的老师或父母曾读给你听过,而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并未决定是否要再次购入这本书。写一封信给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说服他再购入一本。在你的信中请给出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明校图书馆应保存好此书。

《说服图书管理员》虽然是针对一本书进行的写作,但通过说服管理员这一交际方式,来阐述图书对作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图书的特殊情感进行说服,学生不但写有内容,而且写有对象。

二、激发交际需要

课堂教学受时空的限制,每次作文也都有特定的教学目的,如何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交际活动中,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充分的动机。社会交际需求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对他人施加影响等。可以说,任何课堂作文都可以创设交际背景。

1.激发概括、传递信息的需要

指导三年级第二学期写景习作《我们的校园》时,由于我所在学校有分部、总部两个校区,而低年级在分部。这次习作,我就对学生说:“再过几个月,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就要来总部读书了,我们今天就为他们来写一写总部校园。”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学生们兴趣盎然,认为除了要对总部校园的全貌作一个概述外,三年级的教室分布也要详细说明,特别要详细介绍操场边的滑梯,雷锋楼上的音乐室、美术室,因为这些都是新来的学生亟须了解的。

2.激发自我表现的需要

《我真了不起》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习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用一件事写出“我”了不起;二是能够表达自豪的感受与心情。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得知近期有家长会,于是我就这样激发学生的习作交际需求:“下周四开家长会,老师请大家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写一篇作文,用事件讲述自己的一个本领,家长会那天就放在你的课桌上。”真实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什么写”的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样的动机推动下,学习相关习作知识,就成了学生内心的迫切需求,成了学习的自然诉求。

3.激发对别人施加影响的需要

五年级要学生学习写信,我每带一个班,临近毕业时都会要求学会写这样一篇作文:给师弟师妹的一封信。每当这时,学生都特别投入,或介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讲述难忘的交往故事,或友情提醒老师的个性要求(如阅读《读者》等)……此时,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表达对象,每个人写下的习作都会成为下一届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师弟师妹可以借此更快地了解老师,加速融入老师的课堂……学生很有成就感。

4.激发影响别人决定的需要

上海世博会前夕,我正带一个四年级班。在一次状物作文指导课上,我买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将其带到课堂上,跟学生一起有序观察,在学生对吉祥物局部进行了细致观察与交流后,针对如何“化整为零”,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我创设了如下交际情境:

师:你们觉得海宝可爱吗?

生:可爱。

师:有个三年级小朋友,叫小明,放学回家,急于要让爷爷给自己买一个海宝,你猜一猜,他回去会跟爷爷说些什么。

生:说海宝很好,说服爷爷要给孙子买。

师:对!

师:谁来替小明说服爷爷?

(创设情境,师扮演爷爷,生扮演小明。)

生:爷爷,我想买一个海宝,它可是2010年世博会的形象大使啊!

师:不就是一个布娃娃嘛,你的布娃娃好多了,别买了。

生:不,爷爷。海宝跟一般的布娃娃不同。海宝特别可爱。它的头发微微卷起,像海上的浪花。它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师:“大大的、圆圆的”,很可爱啊!)眼睛蓝蓝的,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师: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海。)海宝的嘴都笑歪了,嘴角往上翘。(师:中间加个“你看”,后一句加个“呢”。)海宝的嘴都笑歪了,你看,嘴角还往上翘呢!最逗的是它老朝你竖起大拇指,既像跟你打招呼,又像在夸奖我们上海呢!(师:看来,这个海宝跟别的布娃娃不一样,真是有意思!)

师:好孙子,咱也不落后,走,我们现在就去买一个。

创设祖孙交际的情境,为的是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表达需求,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吗?

5.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开设博客,及时上传习作,为自己的作文寻找读者。学生的博客会吸引不少熟悉或陌生的同学及其家长前来阅读,往往还能得到及时的点赞与帮助,这对学生来说,也往往成为作文的不竭源泉。

三、激励学生发表

2008年,《人民教育》报道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管老师和学生一起创办《班级作文周报》。每周,学生写稿、投稿、修改、发表。从此,作文不再是一道无聊的作业,而成为一项渴望获得的话语权;作文不再奄奄一息,而成为学生向往的一个心灵交流的精神家园。八年来,他和学生一起出版《班级作文周报》300多期,发表学生作文4000多篇,合计300多万字,还创下了带班两年,学生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作文200余篇、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过习作的纪录。

一个普通农村学校的普通班级,何以有这样的作文奇迹?管老师的体会是:激励学生发表。他在多个场合认为:“发表,对于写作初期的人,是写作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我创办《周报》,让学生在‘自己的’报刊上不断发表作文。对学生而言,班级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世界,同学、伙伴的评价和看法,将直接影响他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

习作得以发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势必受到积极影响。同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发表”提供的是不同的心理刺激,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以为是“作者”二字。对学生习作来说,“作者”意识可以比“读者”意识提供更强烈的习作动机,当然层次也更高———当学生成为一名“作者”,显然,对其个性,对其创造性的要求也就更多。

10多年前,我们区域就全力打造《小作家》,每月一期,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每月可以刊登30多位学生的习作,每位作者有样刊,也有稿费。每一期杂志都辟有“小作家”专栏,推出一位学生的数篇作文,封三还刊登其照片与自我简介。如此隆重,如此热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作为兼职编辑,我深知对于一名作者,“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一名有作者意识的学生,他最需要的是自己的见闻与发现、感受与情感、认识与思想。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对此有较大的重视,那么,学生的写作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2013年秋,我给学生上作文课,跟学生一起观察松江祥和花苑的橘子树的照片。由于是身边的事物,学生兴趣高涨,交流、写作都很有积极性。课堂临近结束,我出示了《小作家》编辑部的一个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亲爱的小读者: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比如小区的一棵树,校门口的一个交通协管员……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发现,感受真善美的力量,《小作家》从明年第一期起,将开设一个新栏目“图文并茂”,照片配文字。文字不少于100字,图片需配合文字。来稿请寄……

《小作家》编辑部

2013年11月

后来,我们陆续收到学生读过的好书、游过的美景、见到的妙人……是的,一个作者,了不起的,不仅是他能创造,而且他还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显然,作者意识引导下的作文学习,在提升学生语言品质的同时还锤炼着学生的情意与人格。也就是说,当学生自觉地成为一名作者时,学作文与学做人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

篇9:高考作文题目的平庸之恶

今年的高考题目,天津题被评浪漫,山东公认很美。北京卷《“老腔”何以让人震撼》与《神奇的书签》一如既往“文青范”十足。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假如结合网络时代的人际互动,倒也能写出一些新意。最接地气的浙江卷,涉及当下颇为火爆的“VR”和虚拟现实议题,据说得到很多考生青睐。但全国卷的漫画却被网友们评为形象低幼简单,画作老套且缺乏时代感,仿佛从上个世纪传真而来。两个孩子的“待遇”,传递出不同家庭对于教育和分数的态度,纵使可以再做一些延伸解读,价值判断也极为幼稚,让人不敢相信是这个时代抡才大考的作文题。

你可以说,一道很烂的高考作文题,做完就可以扔在一边,不必太过较真儿,但它的“指挥棒效应”,却有可能持续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让数以千万计的孩子陷入一种吊诡的知识和思维陷阱,让他们变得更迟钝而不是更敏锐,更呆板而不是更富有创造力。

民国时期的国考试题或为镜鉴。1933年国立北平大学的作文题是“世界与人生是否是两个问题,如是两个问题,应该有一种什么关系?”燕京大学1933年的考题之一是“关于抗日运动之意见(或草拟整个的抗日计划或批评国内抗日运动)”。而2014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文科考生试题是三选一:1.艺术作品能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吗?2.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3.阐释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72年著作《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的选段。同样,英国“剑桥法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 “人是否拥有独立与法律之外的基本的道德权利,如果有,该如何界定这些权利?”

这些题目本身提供的大多都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现实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如何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人群提出的要求。这类作文题目设置的意图,其实与价值观的“对错”并无关系,只是希望通过一场自由的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得以将自己的愿望、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以此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思想能力的受教育者。

在价值观的问题上中国作文命题常常讲究“文道合一”,希望通过教学生作文来达到教学生做人的目的,因而体现思品修养的命题常常占据了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教育需要培养的是能够发现并处理问题的成熟的社会人。过于重视道德评价,只会培养出一群不停揣摩、预设出题人想法的虚伪的道德卫道士。

面对“心灵鸡汤”式的作文题目,中国学生很快发现,要完成一篇符合“模板”的高考作文,似乎并不需要生活积累,不需要思考感悟,不需要真情实感,只需要背诵几篇人生哲理的美文,在考试时选择适当的、真实或者虚假的故事稍加修饰,就能拿到客观的分数。观察力、想象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都无需运用,甚至可以完全脱离生活实际,更无关社会责任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评价中国高考作文时曾称:“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们忘掉高考作文的写法,从零开始,重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进行阐释和表达。”在西方普遍国家都已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时候,我们的大学不得不肩负起重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10:以爱妈妈为题目的作文

记得有一次早上,我和妈妈吵架了,我甩门去了学校。到了半路,我一想:“呀,我的水杯忘记带了,怎么办啊,我今天要渴一天了。哎!回去拿也来不及了。”正当我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妈妈出现了,她跑来把水杯递给我。那一刻,我感觉真的对不起妈妈,早上不应该和妈妈发脾气。妈妈为我操劳了这么多,以后绝对不能再这样了。

母爱抵得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她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用钱买不到的,所以说,母爱胜过世界上的一切。

我爱妈妈,妈妈也爱我。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女!

●作文点评:

篇11:妈妈的笑为题目的作文

在那北风呼啸的寒冬,我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妈妈喃喃地说到:“商场里的毛衣太薄了,我要亲手给儿子织一条厚羊毛衫。”毛衣织起来很难,毛线也很难买到。我的妈妈冒着寒冷的大风,终于买到了毛线。于是,整一个冬天,妈妈一有空,就给我织毛衣,当毛衣穿在我身上时,又舒适又暧和,妈妈满意地笑了。

每个假日里,我要读数奥班,妈妈每次都要接送我,她放弃和同事们的聚会,在大街上游逛,等着我有没有下课……当我捧回“月考之星”的奖状站在门口时,妈妈高兴地笑了。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背《古诗八十首》,我心里只顾着玩,不好好地背诵。我跟妈妈说:“我少背几首好了。”谁知,妈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我只好认认真真地背起了古诗。渐渐地,我觉得背古诗还挺有意思的。有几首难背的,妈妈还和我一起背,让我记住里面的词语和意思。当我摇头晃脑地把古诗八十首背出来时,妈妈笑得“咯咯”的响。

篇12:妈妈的吻为题目的作文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每当我听到《妈妈的吻》这首歌时,我就想起那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吻,它印在我的心灵深处,它使我永远难忘。

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晚上,我突然跑过去神秘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来为你洗一次脚,怎么样?”“真的?我从来都没有尝过女儿给我洗脚的滋味,我今天倒要来尝试一下。”我听后,兴奋极了,连忙去洗手间拿来一个盆子,里里外外洗了几遍,直到我认为洁净为止。然后往里倒了一水瓶热水,热气顺着空气漫延开来,整个屋子暖烘烘的`。用手摸了摸,太烫了,可别把妈妈的脚烫了,赶紧添点儿冷水,水温正好,然后端到妈妈面前。

我帮妈妈细心地脱下鞋、袜,妈妈把脚小心翼翼放进水里试了试,妈妈连说:“真舒服!真舒服!”我听了别提多高兴了,我用湿手巾在妈妈的脚上轻轻地擦拭,当我的手碰到妈妈的脚掌时,我发现妈妈脚上有许多伤痕,一个又一个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让人伤心不已。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那是因为以前家里穷,没钱买鞋穿,只好自己做,可是,自己做的鞋容易坏,可是坏的也要穿呀,于是只能用破布把它们补起来,再穿。有一天,你外婆伤风感冒,躺在床上休息,不能做事,你外公又出去打工了,家里的事全都落在了你舅舅和我身上。那时又恰是雨水较多的季节,田里的泥土碰到水就会变得很粘,所以不能穿鞋子下田,只能赤脚下地干活了。地里的小石子、玻璃片很多,脚一不小心就会被划破,再加上这么多年经常跑这跑那的,自然而然就伤痕累累了。”

妈妈平静地讲述了往事,可此刻的我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为妈妈洗完脚后,妈妈不仅眼睛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里还不停地夸我:“我女儿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懂得关心妈妈,爱妈妈了!”突然,妈妈趁我不注意,在我的额头上留下了深深得一吻。这吻含义可深了……

篇13:浅谈教学目的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而在新课程的标准中一再重申, 教学应该实现教和学的互相交往、相互的互动, 师生双方彼此共同交流、彼此沟通、互相启发学习以及相互补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在教与学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 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可以大大丰富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并提高学习兴趣, 从中求得一些新的发现, 进而实现彼此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而不会彼此独立。在这个共同体中, 不在存在“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老师,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老师不再仅仅去教学, 通过对话也可以被教, 而学生在被教的过程中, 也同时在教老师, 在教与学过程中彼此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与学而言, 往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建构一种合作性的协调关系, 那么, 如何才能构建起这种和谐的关系呢?以本人几年来的学习与教学经验看, 如何将教条的书本知识转变成有活性、有生命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在兴趣与好奇的驱使下, 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去吸取与探究, 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成为一个协调的共同体。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是学以致用。从哲学角度看,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不是自然而然就产生的, 而是根据某种需要才应运而生。学习也一样, 如果学生迫切想要知道某些知识, 学生才会有动力、有激情迫切去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2], 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 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吧, 剧情中有这样一段, 为了能让张慧科继续上学, 孩子们到砖厂去搬砖, 再回到教室计算需要多少钱的路费, 其实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 孩子们相当于上了思想品德、数学、体育这三门课, 魏敏芝的教育水平及文化程度虽然都不高, 但是在体育、数学、思想品德课这三门课却上的很成功。正是因为需要知识, 所以学生才学得快, 进步得快。

在大学专业学习中也一样, 为了能够唤起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我曾经尝试过几种教学模式。[3]后来发现, 学生们更对一些前沿、时尚、有应用价值能刺激其需求的一些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 我尝试将书本上的很多理论知识与一些故事、电视内容、实际应用相结合, 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开展讨论式互动教学。例如, 我在讲动物克隆时, 我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变成很多小猴子”联系起来, 引出克隆动物所能达到的效果, 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过去学生们只是看过西游记, 却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能够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勾起学生创造性地学, 用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换一双眼睛看待问题, 换一幅脑子思考问题, 换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那么, 教与学才会协调结合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 才会有创造思想和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如何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运用好, 真的是一门值得我终身学习并研究的学问。

摘要:教学是教和学的一种相互过程,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学习目的是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有效协调教学与学习的过程, 将传统的传授教育与被动接受模式转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教与学相互体,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与学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目的,学习目的,协调

参考文献

[1]熊晓琳, 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2) :120-123.

[2]吕红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欧美日近三十年教学方法变革的历程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 (10) .

篇14:比喻法作文题目的拟题和审题

作文拟题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比喻拟题法。比喻拟题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拟题。如《风筝不断线》《变色龙》《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鸽》《拾起那一枚贝壳》《播种》《我们是水滴》等。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拟题”,很多情况下并非在標题中就可以体现出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而是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例如《变色龙》,只有联系文章内容,我们才知道,警官奥楚蔑洛夫像条变色龙;《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读全文,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才是大自然的语言。可见,用比喻拟题的文章,在文章的内容中,一定要恰当、自然地体现出标题的比喻性。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有人说,写作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确实,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必须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文不对“体”。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比喻类命题作文这几年有增长的趋势,一是它符合作文的含蓄性要求,二是其写作的覆盖面广,选材十分丰富。如《心中有盏红绿灯》《下雨天真好》《一道风景》《留在心底的风景》《雨露》《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成长的脚印》《仰望蓝天》《非走不可的弯路》《温暖的时刻》《美丽的瞬间》《我心中的歌》《最好的奖赏》,还有《我们生活中的课堂》《分享是美丽的》《那是一首歌》《春风拂面》《那一年,应该是上苍赐予我的冬季》《放弃也是一种美丽》《风雨也美丽》《心在刀刃上的选择》《为了心中的“青铜菊花”》《为了心中的阳光》《心中的彩虹》《飘落心灵的秋叶》,对于这些中考作文题目,许多学生感到不好把握,经常出现跑题、不切题的现象。

遇到上述比喻类的作文题,我们要把握其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审题。

一、隐喻性

比喻类作文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所给题目往往比较具体、直观,而其外观之内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

比如《一道风景》:“风景”可以指自然风光景色,也可以指街头见闻,还可以指文明举止、互帮互助的特殊景色。

二、象征性

有的题目是从作文材料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的,因此它往往是某一思想或观点的浓缩,它一般要高于生活,具有象征性。

如“路”“翅膀”“脚印”“我心中的歌”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命题作文《心中的彩虹》:“彩虹”是指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它还象征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三、立体性

比喻类作文往往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不断延伸,因此就比一般的作文多了可挖掘的层面,往往能给考生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创作空间。

如《冬日的阳光》:先剖析“阳光”,“阳光”的喻义可以指关心、尽职、希望、帮助、鼓励、教导、关照、照顾、慈爱、呵护、理解、包容、微笑、团结、安慰、坚持、品味,这些喻义中又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他人对“我”、“我”对他人、他人对他人、“我”对“我”,这样“阳光”的内涵就丰富了。除此之外,“冬日”也可衍生出很多喻义:伤心、遗憾、孤独、委屈、坎坷、苦闷、无助、失败、困难、磨难,这些喻义也可分为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把这两个词的喻义结合起来就实现了审题和立意:我苦闷时别人的安慰是冬日的阳光、我失败时自己的坚持是冬日的阳光、别人无助时我的帮助是冬日的阳光、别人委屈时他人的呵护是冬日的阳光……这里提到的“阳光”都是别人给予“我”或别人给予别人的,是个人行为,如果学生能够想到更深层次,那我们给灾区捐款、捐物也可看做冬日的阳光,这样审题立意,把个人行为就上升到集体行为,思想内涵的深度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有很多拟题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依据文章的内容作精要的概括,要体现文章的主旨,绝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审题也要认真推敲每一个字,领会命题人的要求和用意所在,不要离题、偏题。综上所述,可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立意是文章的大脑,只有漂亮的眼睛和聪明的大脑巧妙搭配才会相得益彰,所以,让我们做一个妙笔生花的写作人吧。

参考文献:

[1]陈杰.作文题目创新五法[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2).

[2]王艳.命题作文的审题、切题与扣题:以比喻类命题作文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6).

[3]姜广锦,涂振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拟题方法[J].中学语文,2011(15).

上一篇:暖的初二作文下一篇:迎期终考试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