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2024-04-11

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共11篇)

篇1: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把9根绳连成一根绳,要打个结。

2、10个女生排成一排,每两个女生之间有一个男生,问这一排共有()学生。

3、从6数到17,共有()个数。

4、10个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已经出局了5名小朋友,还有()名小朋友。

5、小芳家晚上停电,点燃了12支蜡烛,第一次被风吹灭了6支,第二次被风吹灭了3支,第二天早上小芳家还剩下()支蜡烛。

6、我今年6岁,奶奶说等我9岁的时候奶奶就59岁了,那么奶奶今年()岁。

7、爷爷家养了8只兔子,其中有6只是黑兔,2只是白兔。每只白兔又生了4只小兔,家现在一共有()只兔子。

8、20个运动员报数,单数一行,双数一行。单数第5个数是()号,双数第10个数是()号。

9、老师走进课室时看见有7个同学在教室,请问现在教室有()个人。

10、茶几上有一些糖果,拿走一半以后,还剩5个,桌上原来有()个糖果。

篇2: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1、小红看一本书,看了 25 页,还剩 10 页,书共有几页?

2、王师傅把一根木料锯成两段要用 2 分钟,他把这根木料锯成 8 段,一共要几 分钟?

3、3 路公交车起点站每隔 6 分钟向新街口方向开出一辆车,当这个车站开出第 5 辆车时,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

4、 明明家住五楼, 他从三楼到五楼需 2 分钟, 那么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几分钟?

5、校门口摆了两排菊花,每排 6 盆,现在想在每两盆菊花之间插 3 盆玫瑰花。 需要多少盆玫瑰花?

6、在一段总长 30 米的公路两边栽树,每隔 5 米栽 1 棵雪松,两端都栽。这条 路上一共栽了多少棵雪松?

7、一个木工锯一根 13 米的木条,他先把一头损坏的部分锯下 1 米,然后再把 长木条锯了 5 次,锯成许多一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8、停车场上大汽车比小汽车少 8 辆,小汽车有 25 辆,大汽车有多少辆?

9 、 小红的邮票比小林的邮票多 6 张, 小红给小林几张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

篇3: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举例

一、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 可设计如下题目进行训练

第 (1) 题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会做, 由○-1=2可得出○=3, 再根据□+○=5可得出□=2。

第 (2) 题思维较好的学生能够做出来, 根据△+□+○=9和△+○=5可得□=4, 由○-2=2可得○=4, 再由△+○=5可进一步得出△=1。

二、学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 可设计“填数游戏”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1) 使每条线上的数字和为11。 (2) 使每条线上的数字和为15。

(3) 把1~8八个数字填入圆圈 (右图) , 使每条线上的四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相等。

第 (1) 、 (2) 两题要简单一些, 一般学生都会做, 根据一条线上的三个数, 只要知道两个数就可以把第三个数填出来的规律, 学生很容易做出来。先从已经知道两个数的那条线上着手, 一步一步地就能把圆圈里的数全部填出来。

第 (3) 题要复杂一些, 没有填一个数字, 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做出来, 他们会想到1~8这八数的数字之和是36, 把它分在两条线上, 那么每条线上的四个数的和是18, 每两个圆圈之和是9, 有这几种可能:1和8, 2和7, 3和6, 4和5。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 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学完20以内数的组成后, 可设计“找规律填数”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1) 1、3、5、7、__、___、____、____。

(2) 2、4、6、8、__、__、__、__。

(3) 14、9、15、9、__、__、__、__。

(4) 2、16、3、17、__、__、__、__。

第 (1) 、 (2) 两题智力一般的学生会做, 根据前四个数的排列规律, 不难发现后面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多2, 所以 (1) 、 (2) 两题的答案是:

(1) 1、3、5、7、9、11、13、15是一个奇数列。

(2) 2、4、6、8、10、12、14、16是一个偶数列。

第 (3) 、 (4) 两题思维能力好的学生会做, 这两题的排列规律是以两个数为一组。第 (3) 题每组第2个数不变, 每组第一个数比后面一组第一个数多1, 所以后面四个数的排列是:16、9、17、9。第 (4) 题是每组两个数都在变化, 后面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多1, 所以后面四个数的排列是:4、18、5、19。

通过这样的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数的组成及排列顺序, 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开发了他们的思维, 起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作用。

四、学完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后, 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把1~9的九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数字不许重复:

篇4: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题(一)

1. 图1中的圆锥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 1)4 × ( - 1)3 = 1 B.- ( - 2)3= 9

C.÷-3=9 D. - 3 ÷- = 9

3. 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xyB. C.4xyD. 2xy

4. - 5xayzb与7x3ycz2是同类项,则a、b、c的值分别为().

A. 3、 2、1B. 3、1、2

C. 3、2、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 对于整式22a+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二项式 B. 是二次式C.是多项式D. 是一次式

6. 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且y≠0,则(a + b)(x + y) - ab -的值是( ).

A. 0 B. 1 C. - 1D. 无法确定

7. 下列说法:① - 1 999与2 000是同类项;②4a2b与 - ba2不是同类项;③ - 5x6与 - 6x5是同类项;④ - 3(a - b)2与(b - a)2可以看做同类项.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3个D. 4个

8. 图3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它的俯视图时,画出了图4所示的几个图形,其中,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有().

A. 3个B. 4个C.5个D. 6个

9. 已知一列数:1, - 2,3, - 4,5, - 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 23

第3行 - 45 - 6

第4行7 - 89 - 10

第5行11- 12 13 - 1415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

A. 50B.- 50C. 60D.- 60

10. 小明家在农业银行缴付电费的存折中,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24日所反映的数据如表1.

表格中阴影处的数据为().

A. 111.30B. 129.95C. - 111.30D.- 129.95

二、认真填一填 —— 要相信自己(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 (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 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最小不小于 .

12. 请你把32,( - 2)3,0, -, - (2 - 3)这5个式子的计算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由左到右串成“糖葫芦”(数字写在图5的圈内).

13. 已知A = 3x2 + 5x,B = x2 - 11x + 6,那么A + B =.

14. 若|a| = 3,|b| = 2,且a

15. 图6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

16. 现有4个有理数3,4, - 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 ____ .

17. 观察下面的三个等式:72 = 49,672 = 4 489,6672 = 444 889,请猜想:6 6672=____.(可用计算器检验猜想的结果)

18. 现对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运算符号记为“★”,其运算法则为: a★b =.(-3)★4 =.

三、精心做一做 —— 要注意审题(共53分)

19. (本题8分)计算:

(1)× 0.75 ÷ ( - 9) ÷ ;

(2) - 52 - ( - 2)3 + 1 - 48 ×÷ ( - 2).

20. (本题6分)如图7,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

请回答:

(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

(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

(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

21. (本题6分)已知:2x3ym与 -xn - 1y的和仍为单项式,求这两个单项式的和.

22. (本题7分) 先化简,再求值.

当x =-,y = - 5时,求代数式 - 3(2x - y) - {7x - [6x + 2y - (10x - 8y)] - x - 2(3x - 4y)}的值.

23. (本题8分)小明在超市买东西后,发现身上只剩下24.4元钱,而超市离小明家的距离是16 km,该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表2.小明能坐出租车回家吗?为什么?

24. (本题8分)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 kg,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记录如下(单位:kg):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应为____.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表3.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25. (本题10分)据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含12万元)以上的个人需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小张和小赵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在业余时间炒股.小张2006年转让沪市股票3次,分别获得收益8万元、1.5万元、 - 5万元;小赵2006年转让深市股票5次,分别获得收益 - 2万元、2万元、 - 6万元、1万元、4万元.小张2006年所得工资为8万元,小赵2006年所得工资为9万元.小张、小赵在2006年的个人年所得是否需要向有关税务部门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请说明理由.

(注:个人年所得=年工资(薪金) +年财产转让所得.股票转让属“财产转让”,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后为负数的,则财产转让所得部分按0“填报”)

篇5: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认识图形(二)

【例1】数一数,缺了()块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补全和有序计数的方法来数出缺了几块砖。解答时,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这样第一层缺了2块、第二层缺了3块、第三层缺了3块、最下面一层缺了2块,这样一共缺了2+3+3+2=10(块)。

解答:10

【例2】数一数,(1)下图有()个三角形。

(2)

()个正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有序思考和分类计数的方法来判断图形的个数。

(1)图中,基本的三角形有2个,有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2+1=3(个)三角形。

(2)图中四个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中间有1个正方形,这样一共有5个正方形。

解答:(1)3

(2)5

【例3】下图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数长方形的个数,解答时可以用分类有序计数的方法来计数。

基本长方形有4个:;两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4个:2个+2个;4个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4+4+1=9(个)长方形。

解答:9个长方形

【例4】填一填。

(1)至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还可以拼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尝试法、分析法和排除法来解答图形的拼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拼组,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和规律。

(1)正方形有4条边,所以至少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就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2个或3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长方形,只有至少4个小正方形时,才能拼成大正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解答:(1)4

(2)三角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1】一排队伍一共有13人,聪聪左边有9人,聪聪右边有几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答排队人数问题。解答时可以使用“图示法”来理解题意(如下图)并分析,但是要注意不要忘记用总数减去聪聪左边的人数后,还要减去1。

13人

9人

?人

解答:13-9-1=3(人)

答:聪聪右边有3人。

【例2】把5、6、7、8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推理法和排除法分析和解答算式填数问题。解答时,先观察算式中一个加号一个减号,也就是说先求和再求差,最后结果还必须是4个数中的一个数。经过分析、推理和排除,最后可以确定6+7-5=8符合条件。

解答:

【例3】在下面的O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图中间的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填数,使得填出的数的和是指定的15。解答此类问题时,先从已知两个数的边开始填起,如:最下面的边圆圈中填:15-3-8=4,这样左面的边填15-2-4=9;然后从最右边填起,15-1-8=6,上面的边填15-6-2=7。

解答:

【例4】15个同学排成一排,按“一、二、一、”报数,报“二”的同学全部退出,现在队里还剩()个同学。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由“有序”思考的方法来解答报数问题。按“一、二、一、”报数,第一个人报一,第二人报二,第三人报一,第四人接着报一,第五人报二,第六人报一,这样报下去,报“二”的同学有第二个,第五个,第八个,第十一个,第十四个共5个人。所以退出5个。

解答:

15-5=10

【例5】从下面的5个数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填入□中,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发现已知数之间的规律来填数。解答时,先观察给出的已知数之间的规律,14-7=7、18-9=9,所以□-8=8,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只有16。

解答:16

【例6】看图列算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看图列式的能力,初步建立集合思想的意识。左图用总数17去掉右边外面的9个,得到左边篮子里8个;右图用总数14枝减去右边外面的9枝就得到右边盒子里还有5枝。

解答:17-9=8,14-9=5

【例7】我会画。

(1)画☆比□多3个。

(2)画△比○少4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一一对应方法上下对齐画图形。画图时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理解“比多比少”。

解答:略。

【例8】按要求填数。

15-9=()

(1)想加算减:

想:

9加()等于15,15减9等于()。

(2)破十法:

先用10-9=()

再用()+()=()。

(3)连续减:9可以分成()和(),先用15-()=()再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想加算减”、“

破十法”、“连续减”

(1)想加算减:

想:

9加(6)等于15,15减9等于(6)。

(2)破十法:

先用10-9=(1)

再用(1)+(5)=(6)。

(3)连续减:9可以分成(5)和(4),先用15-(5)=(10)再用(10)-(4)=(6)。

解答:6

第三单元

分类整理

【例1】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解答:第①小题:小花

第②小题:蛋糕

第③小题:西瓜

【例2】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个数

(1)

和一共多少个?

□○□﹦□(个)

(2)比

多几个?

□○□﹦□(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统计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数据个数时,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计数,然后再根据统计的结果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答:6

(1)5+4=9

(2)6-2=4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例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6>4□

(2)30<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学的分类思考的方法来填数。解答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因为十位上的数(1)和(2)都相同,所以再比较个位上的数,这样(1)中比6小的数有5、4、3、2、1和0;(2)中比0大的数有1、2、3、4、5、6、7、8、9。

解答:(1)5

0

(2)1

【例2】用6个●表示出不同的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用6个●表示出不同的数。解答时可以采用“固定十位法”或“固定个位法”来分析和思考。比如,确定十位上的数分别是6、5、4、3、2、1、0时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解答: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0

0

【例3】想一想,写一写。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各数位上的数字进行比较,找出符合条件的数,从而有条理,有顺序的整理,进一步培养数感。写数时,可以采取“有序思考”、“排除法”等方法。比如,写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2的两位数时,可以先从十位上1开始分析,然后依次是2、3、4、5、6、7,到8时采取排除法,因为8+2=10,10是两位数,不符合条件。

解答:

【例4】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数感,把握数是的相对大小关系。填数时,要建立直线对数有序排列的数学模型,发现数轴上的规律,要根据已知数之间的规律来填写未知的数。

解答:

(1)45

(55)

(65)

(75)

(80)

(90)

(95)

(2)70

(76)

(78)

82)

(84)

(88)

(90)

【例5】用下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按要求填一填。

(1)组成的整十数有()。

(2)组成的整十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有顺序思考的方法和枚举列举法组数。组数时要把组成的两位数都列举出来,学会不重不漏的思考方法。

(1)组成整十数时,要考虑个位上的数字是0,这样十位上的数字可以是3、7、6,这样组成的数就有30、70、60。

(2)在组成的数中再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解答:(1)30

(2)30

【例6】5个盒子能装下这些菠萝吗?在合适的□里画“√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一分的“单位”不是整十数,需要动手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而直接圈的方法与利用数的组成方法比较,不需要知道总数,反而简单直观,从而学会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

解答:不能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例1】换一换。

(1)1张可以换()张,还可以换()张或()

张。

(2)1张可以换()张和()张。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解答时可以考虑数学的抓“不变量”方法进行转化。

(1)100里面有10个10,2个50和5个20,所以1张可以换(10)张,还可以换(2)张或(5)张。

(2)50可以分解为20+20+10,所以,1张可以换(2)张和(1)张。

解答:(1)10

(2)2

【例2】比大小。

18角○2元

50分○4角

50分○4元

解析:本题通过人民币单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熟练人民币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解答时,先统一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比较大小,最后一小题先把“50分”换算成“5角”,再和“4元”进行比较。

解答:<

【例3】有一些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妈妈需要100元钱,可以怎么拿?你有几种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答10元、20元和50元的人民币怎样组成100元。解答时,可以从取一种纸币、两种纸币、三种纸币的,通过列表的方法来分析和思考。

10元

20元

50元

和为100元

解答:2张50元;1张50元,2张20元,1张10元;1张50元,1张20元,3张10元;5张20元;1张20元,8张10元;2张20元,6张10元;3张20元,4张10元;4张20元,2张10元;10张10元;5张10元,1张50元

共10种方法。

【例4】猜一猜(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

62元

72元

82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法”和采用“逆推法”来解答买书包付款问题。

买书包付出4张,找回的钱比10元少,解答时,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书包的价钱。

解答:72元。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用10、20、30、40、50、60填空使得数相等。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组法把给出的一些数按要求写成和相等的算式。分组时,一般是把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后两头的数一组,中间的数一组,然后采取分析、调整和排除法让分组后的数的和相等。

解答:(10)+(60)=(20)+(50)=(30)+(40)

【例2】亮亮套中了3个圈,共得了51分,他可能套中了哪三个圈?用算式表示出来。如果两个圈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以采取“估算”和的范围的方法来确定一组数中三个数或两个数的和是给出的指定数。估算时,可以采取尝试调整,看哪三个数或哪两个数的和接近50,然后再计算。

解答:31+17+3=51

31+20=51

34+17=51

【例3】想一想,△、□、○里应填的数是多少?(6分)

□+○=16

○-△=3

△+4=1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逆推法来解答算式谜问题。解答时,先从含有一个符号的算式△+4=10开始分析,得出△=6,这样算式○-△=3变为○-6=3,得出○=9,于是□+○=16变为□+9=16,所以□=7。

解答:□=

(7)

△=(6)

○=(9)

【例4】比一比

算一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对一位数与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比,让学生体会对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强化对算理的理解。

解答:(1)5

50;

(2)7

70;

(3)5

【例5】有30个人要租船。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数学眼光进行观察图里、对话中、标注中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整理并解决问题。解答时要读懂题意,分析信息间的关系,结合所求不同的问题,从多角度分析,能选择有效信息,用自己理解的策略解答。

解答:

1.8+8+8+8=32(人),32>30,够用。

2.4+4+4+4+4+4+4=28(人),28<30,不够用。

第七单元

找规律

【例1】我会填数。

(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现规律并解答填数问题。解答时,先观察和分析已知数,从中发现和归纳总结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再填出未知的数。

(1)观察和会发现:上面的数是下面三个已知的数和,所以第2个和第4个花瓣处分别填写3+4+2=9和5+6+4=15。

(2)观察发现,中间的数是三个角上数的和即6=1+2+3、9=2+4+3,所以第三个三角中间的数填写3+5+4=12;第四个算式填写15-6-4=5.解答:(1)9

(2)12

【例2】接着画并填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观察法、归纳法概括和总结已知图形之间的规律,然后再利用此规律接着往下画图形。

第1个图形的边长是1,共有一个正方形,第2个图形的边长是2,共有4个正方形,第3个图形的边长是3,共有9个正方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4个图形的边长应是4,共有16个正方形;第5个图形的边长应是5,共有25个正方形。

解答:

(16)

(25)

【例3】袋鼠跳圈。

(1)袋鼠每次跳()个圈,它们是()。

(2)袋鼠一共跳()次才能跳完所有的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袋鼠的跳跃圈数并利用此规律解答问题。(1)从图中看出袋鼠每次跳3个圈,这三个圈是;(2)从图中读出袋鼠一共跳跃5次才能跳完所有的圈。

解答:(1)3

(2)5

【例4】接着画。

(1)

()

()

(2)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画出图形并填数。解答时,先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然后再看图形的个数(边数)变化,从而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然后再依据此规律画出图形并填数。

解答:

(1)

(2)

【例5】猜一猜,盒子里放了几颗珠子,各是什么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利用猜想法和验证法确定盒子里珠子的颜色。左面珠子的排列是1黑2白、1黑3白、1黑4白、1黑5白的规律来排列,所以盒子里应是3颗黑珠子;右面珠子的排列顺序规律是:黑珠子2、3、4、5、6排列,白珠子2、4、6、8、10的顺序排列,所以盒子里有4颗白珠子。

篇6: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有9把钥匙9把锁,一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 )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钥匙和锁。

2、动物园售票处规定,一人券2元一张,团体券15元一张(可供10人参观)六年级一班有58人,买门票最少要花( )元。

3、李师傅3小时生产9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288个零件要( )小时。

4、哥哥7年前的年龄和妹妹5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 )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5、按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1、3、7、15、31、( )、( )。

(2)2、8、5、20、7、28、11、44、( )、12。

6、一条长米的公路两旁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每两棵杨树之间栽1棵枫树。这条公路两旁一共种枫树( )棵。

7、2×2×2×2×………×2(2000个2相乘)的末位数是( )。

8、有一根木材长8米,要把他锯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3分钟,共锯了( )分钟。

9、有一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么第个算式的和是( )。

篇7: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2、教室里的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几盏日光灯?

3、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 )个角,你能想出( )种情况。

4、○+△=26,

△+△+○=65,△=( )、○=( )。

5、猎人去打猎,他的家离目的地有8千米,他离家走出3千米时,发现没有带,又回家去取。猎人最后到达目的地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6、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多少场比赛。

7、小红做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了3,把百位上的6错当成了9,所得的和是438,正确的和是多少?(写过程)

8、小明做计算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0,这样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写出过程)

9、○+○+○=15,○+△+△=19,求△—○=( )

10、用两个5和两个0组成一个四位数,当零都不读出来时,这个数是( ),当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 )。

篇8: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一、习题呈现及题意说明

题1:已知有一个圆, 怎样再画一个圆, 使得它的面积是原来的圆面积的2倍?你需要什么文具?并且说明你这样画图的过程和理由. (说明:考查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策略的数学能力.)

题2:图1是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半个圆复合而成的, 已知这个圆形的半径是12厘米.求大三角形面积与小三角形面积之差是多少平方厘米. (说明:通过分析, 搭建问题解决的整体思路, 联系已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链接与意图分析

作为思维训练题, 这两道练习题对于学生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联系六上教材在第四单元“圆”的教学内容练习十六P72编排了这样的一道附加题:

9*.在每个正方形中分别作一个最大的圆, 并完成下表.

《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通过计算, 观察正方形与它内部最大的圆 (内切圆) 的面积关系.教材通过几个特殊的正方形和内切圆的面积之比, 发现这个比是一个固定值, 再让学生任意设定正方形的边长, 发现这个规律的一般性.实际上, 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证明, 如果设正方形的边长是2a, 那么其内切圆的半径就是a, 正方形的面积是 (2a) 2=4a2, 圆的面积就是πa2, 两者面积之比是4π.

三、教学措施与实施建议

1. 深入挖掘, 提升教材的使用效率

显然, 教材涉及的知识层面对于以上两道题目的解决尚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圆与内切正方形的关系, 进而以圆为桥梁沟通内接正方形与外切正方形的关系. (如图2)

其二, 通过正方形与内切圆之间的关系, 同理推导出它与外切圆之间的关系, 从而以正方形为桥梁沟通内切圆与外接圆的关系. (如图3)

简要地概括一下, 以上两种方式分别是在附加题9*的基础上作一个圆的内切正方形和正方形的外切圆实现的.然而教学的难度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加深、拔高.

2. 分层要求, 强调思维方式的训练

基于以上认识, 不必苛求每一名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确立分层观念, 重视思维方式的训练, 而不纠结于问题解决的达成度.

此外,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不难发现, 其基本理念第二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已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其根本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数学教育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上.

3. 技法总结, 培养善于归纳的能力

笔者认为, 单个的数学问题在解决之后, 对于已解决者便失去了价值, 相比之下,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的先期思考、方法探寻、过程归纳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现实影响.这一系列数学能力的培养, 除以教材为主之外, 还需要借助一定数量生动现实的、对于学生而言富有挑战意味的数学教学内容才能得以逐步实现.

4. 过程回顾, 闪现简约优化的灵感

心理学家强调:在解决完一个问题以后, 最好能回顾一下这个解题过程, 想想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等等.如果你没有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回顾和反思的话, 也许就失去了一个改进问题解决技能的极好的机会.联系实际, 以上两个题目的解决, 作为培养学生简约性的思维能力都是极好的素材 (详见下文) .

四、过程设计及解法概述

1. 问题解决情况统计

问题1:画一个圆使面积是已知圆的2倍.全班共46人32人完成, 22名学生采用将已知圆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的方式;8名同学结果正确, 其中的4名学生能对结果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问题2:求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的面积差.26名同学完成, 其中6人正确.针对问题1解决中将已知圆半径扩大至2倍的方式开展教学, 使学生明确半径扩大至2倍画出来的圆面积会扩大至4倍, 因而此种方法是错误的.

2. 教材附加题9*的拓展教学

(1) 复习回顾

在六年级上册中我们探求过正方形与它的内切圆的面积关系 (多媒体出示) , 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论的吗?学生思考, 指名回答, 小结得出:可以用两种方式得出: (1) 通过计算可得200∶157的结果; (2) 通过证明得出两者面积之比是.这节课, 我们进一步探索正方形与它的外切圆之间的面积关系.

(2) 新知探求

出示图4, 设圆的半径为r,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吗?

学生思考, 指名回答.逐步归纳得出:依据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 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或.又因为该外切圆的面积S=πr2, 因而外切圆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

知识链接: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也能帮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播放视频) 介绍勾股定理的知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多媒体出示图4) 利用勾股定理, 你能探索出正方形与外接圆的面积关系吗?

学生思考, 尝试解决.指名回答, 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进行启发式引导 (过程略) .

3. 解法分析

(1) 多媒体出示上文图2, 教师提问, 你能说明同一个圆的内接正方形与外切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吗?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再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回答, 通过补充、引导, 逐步得出以下解题思路:

根据, 即同一个圆的外切正方形面积是内接正方形面积的2倍.

运用这一结论解决拓展题2, 可以先求出小三角形面积为24×12÷2=144 (平方厘米) , 则大三角形面积为144×2=288 (平方厘米) , 其面积之差为144平方厘米.

(2) 多媒体出示上文图3, 根据刚才的方法, 你能说说同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之间的关系吗?

解决过程同上, 该问题结论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得出.简述如下:根据, 也即同一个正方形的外接圆面积是内切圆面积的2倍.

运用这一结论解决拓展题1, 需要三角板、圆规等工具, 可以先作出已知圆的外切正方形, 以连接圆心到正方形一个角的线段为半径做一个圆, 该圆面积为已知圆的2倍.

方法2, 依据上文利用勾股定理探索出正方形与外切圆的面积关系解决, 先画出已知圆的内接正方形, 再以正方形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 该圆面积为已知圆的2倍.

教师进行必要的画图方法指导后, 学生完成练习.

4. 过程回顾

提问1:通过这两道题目的解决, 你有什么收获?

提问2:回顾一下自己解决这两道题目的过程, 你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两道习题吗?先独立思考, 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如下解题思路:

拓展题1, 只需以已知圆的半径作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继而以斜边为半径画一个圆, 面积即为已知圆的2倍.

拓展题2, 根据同一个圆的外切正方形是内接正方形面积的2倍, 只需计算出小三角形的面积即为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差.

五、反馈与思考

须要说明的是, 作为“每周一练”形式的作业, 对最终结果的评价相对自由、开放.所谓的反馈, 或许可以从学生冥思苦想的神态、专注细致的听讲、灵机一动的惊喜、恍然大悟的愉悦中得到体现.

篇9:一年级儿童数学读题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独立;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习惯;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95-01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儿童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判断题、文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题目时却由于对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没有正确阅读、完整阅读,而造成许多错误,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尤为明显。一年级是儿童接触数学的开始年级,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必能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一定基础。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培养一年级儿童数学读题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导儿童养成独立读题的习惯:

一年级儿童由于其识字量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所以阅读能力往往不够。他们在做数学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在平常作业的批改中经常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在图下面画”,下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图下面画○”,许多儿童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要求做题:先把例题中的“○”涂成“”,然后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题目要求,也就根本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儿童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例如在儿童学完拼音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儿童在题目上注上拼音,然后再独立读题,并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在读题时还可以让儿童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儿童理解题义。读题之后还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儿童养成在做题之前要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 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理解的读题习惯: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美国加利福尼亚一所中学的教研人员Fuentes根据他十年的数学经验认为,要让儿童的数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就必须学会理解这种数学文本。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儿童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如这样一道填空题:100个一是( )个十。有些儿童只看到括号为止,把题目理解为100个一是( ),然后就不加思考地在括号里填上100。由于题目没有读完整,儿童理解起来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教给儿童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儿童养成完整地读题,再理解题意,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儿童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一年级儿童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儿童正确理解阅读习惯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阅读、比较、理解”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经常出一些题组的对比练习,如:①7-3=、7+3=;②6+4=、6-4=;让儿童先计算出得数,再观察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儿童计算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组题目的数字都是相同的,但运算符号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也不同。这时请他们来做做小老师,提醒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他们自然而然就说出“计算时先要看清楚计算的符号再进行计算”,这样的结论儿童能记得特别牢。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儿童自己体会到做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儿童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 帮助儿童学会把握关键词:

一年级儿童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不能抓住其中关键的字词,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及错误。在讲解时,教师先请儿童读题,然后自己把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找出来画出来,这样一画,有些画错的儿童马上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能自己改正。实践中证明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读题所带来的错误。

篇10: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一)1、○、△、☆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2、冬冬今年10岁,爸爸今年40岁,冬冬()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冬冬的2倍。

3、学校校门的右边插了8面彩旗,每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从第1面彩旗到第8面彩旗之间共有()米。

4、爸爸今年41岁,小民今年13岁,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5、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是9,正好是个位数字的3倍,三个数的和事13,这个三位数是()。

6、一个蜗牛向前爬了25厘米,又朝后退了15厘米,再向前爬了10厘米,结果前进了多少厘米?

7、学校门前插了8面彩旗,每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从第一面彩旗到第八面彩旗之间共有多少米?

8、1千克梨有8个,1千克苹果的个数比1千克梨的个数多1个,妈妈买了2千克梨和2千克苹果,梨和苹果共有几个?

9、两箱苹果都重40千克,从第一箱中拿出8千克放在第二箱,第二箱比第一箱多多少千克?

篇11:数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从62、27、54、73、38、28、46中选出合适的数填空。

( )+( )=( )+( )=( )+( )

小明给小军18元钱后,两人身上的钱一样多,那么小明比小军多( )元。

同学们做操,从排头数,小军在第28个,从排尾数,小军在第27个,这队同学共有( )个。

( )里最大能填几?

( )-9﹤80 80-( )﹤20+25

30+( )﹤40 26厘米+( )厘米﹤1米

( )米-80米﹤16米 1米-( )厘米﹥12厘米

把10分成( )和( ),这两个数的积最大。

小明家住5楼,小明每上一层楼要1分钟,从1楼到5楼回家共需( )分钟。

小丽得了6朵花,小华得的花比小丽得的多3倍,小华得了( )朵花。

把一根长15米的钢管平均锯成3段,每段长( )米,需要锯( )次。

二年级有三个班,如果从二1班调1个同学到二2 班,两班人数就相等,如果从二2班调1 个同学到二3班,二3 班就比二2班多2人。二1班和二3班比,( )班人多,多( )人。

二、巧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1、400-29+362-71+38

2、399+299+599+199

三、应用题

二年级2班共有学生43人,比二1班少2人,二3班比二1班多4人,三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一筐苹果连筐重30千克,卖出一半苹果后,连筐还重18千克,筐重多少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

三人量体重,甲乙共重52千克,甲丙共重46千克,乙丙共重48千克,三人各重多少千克?

黑猫钓到15条鱼,白猫钓到5条鱼,花猫钓到7条鱼,黑猫要给白猫和花猫各多少条鱼,三只猫的鱼才同样多?

附答案

一﹑填空。

1、(62)+(38)=(54)+(46)=(27)+(73);

2、36;

3、54;

4、88, 36, 9 , 73 , 95 , 87;

5、5, 5;

6、4;

7、24;

8、5, 4;

9、1, 2;

二﹑巧算。

1、=400+(362+38)-(29+71)

=400+400-100

=700

2、=(400-1)+(300-1)+(600-1)+(200-1)

=400+300+600+200-4

=1496

三、应用题

1、43+2=45(人) 45+4=49(人) 43+45+49=137(人)

2、30-18=12(千克) 18-12=6(千克) 30-6=24(千克)

3、52+46=98(千克) 98-48=50(千克) 50÷2=25(千克)(甲)

52-25=27(千克)(乙) 46-25=21(千克)(丙)

上一篇:结构设计创新特色说明下一篇: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