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2024-05-24

学生工作管理特色(精选9篇)

篇1: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摘要: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在于开发个体智力、智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问题学生;突发性事件;心理危机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隐藏的种种弊端。如: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他们的鉴别力与自控力低下,容易受市场功利思想驱动,产生一些浮躁情绪,而社会竞争激烈,有时会使他们手足无措,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歧视、自闭、抑郁等心理困惑等等。这些问题有时让我们很被动,却是我们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应对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和危机,现提出以下几点,愿与同仁们交流。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必然,当然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根本所在。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不断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逐步探索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1]当代高等教育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价值选择时,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个人的生存需要,努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心智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进而以学生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

二、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教育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大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具有类型多样性、“群体极化”现象、影响深远等特征。

高校突发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即出乎意料,让人措手不及。这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具体影响难预料。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量能、声势、规模会迅速的扩散。一旦达到某一临界值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稍有迟疑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事态的急速扩大。高校突发性事件预警机

制必须顺势而行,它的构建必须遵守及时、全面、高效和创新的原则,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漏洞,抓住细节,勇于创新。

针对高校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及时发现和补救:周点名和常报到。周点名,每周在规定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清点,这样可以对不在校的学生有个大体掌握;同时,常报到,就是要求班级中的班干部在固定时间或周期内报告班内情况,尤其缺勤情况,或者,对于即将毕业在外寻找工作的学生,要求其在一定周期内汇报自己的情况。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还可以掌握在外学生的安全、生活现状,也可以杜绝一些突发问题,如某一学生踏入非法传销组织,最起码不至于造成人失踪几天甚或几周还没有发觉的失职现象。

三、正确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据调查得知,目前高校学生由于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独立性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部分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落差大,理想失落,从而造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失恋等造成的问题,较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面对存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认真关注,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开发自己的潜能,全面发展。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机制。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问题学生”、“后进生”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气候中被忽视、被冷落的那一部分,他们往往和教师有隔阂,存在抵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焦虑、不安、自扰,还有的表现出紧张、挫折、神经质,在压力面前容易惊慌失措。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以求进步。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第一,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第二,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如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第三,采用赏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赏识激励的教学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2]赏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潜能,但是在采用赏识策略时要注意沟通艺术。首先要对一些外显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树立自爱自信,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其次,课余时间多加沟通,尽量创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沟通的环境,帮助学生放松精神,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客体。遵循教育规律,把“私爱”播向每位学生,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使“问题学生”,“后进生”得以改进。一般来说,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向师性”,即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关心、爱护和指导,特别是对他们崇敬的老师,这种“向师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强烈。“向师性”是学生心理需要的一种反映,其中包括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付出爱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3、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问题学生”、“特长学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两极”,而“抓两极”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特长学生”的优势来组织学生活动,帮助“问题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困惑,将一些细小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调节的途径主要有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两种。面对简单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解来排解,而对于那些较大的心理困惑,他们则更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进而达到消除困惑。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施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家长、社会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时,施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施爱,教师和家长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道路发展,教育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成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实践。

总而言之,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客体,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2: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学校管理特色工作报告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按照市教育局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着眼全面育人、和谐发展、提高素质、奠基终身,形成文明、和谐、勤奋、向上的校风,乐教、善导、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好问、乐学、精思的学风,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二)学校管理特色

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发挥优势,创造特色。

(三)学校发展的主要措施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需要,学校将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机制。在学校管理上要重视创造性和革新性,倡导和培育健康的竞争激励机制,教师实行聘用制,竞争上岗,使学校常规管理上台阶。把我校办成校风正、教风好、学风活,具有教育质量好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文明学校。

2、深化办学特色 落实科研兴校的战略,以新课程为突破口,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在学校管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等方面创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

3、坚持教育科研先行

面向新世纪的学校教育,是以教育科研为核心,科教结合,以科促教,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为此,我校将实施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的实验,认真搞好课题的研究,并突出校本教研的特色,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模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教育需要一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以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流的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素质,抓好师德规范;其次抓好教师继续教育,通过岗位培训、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们掌握现代化教育装备的使用,保证各种现代教育设备、手段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5.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强化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考核

近年来,我校加强了对班级管理的力度。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情况进行考核。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和任课教师工作手册,手册具体内容有: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行事历、学生基本情况、班干部会议记录、班会和班活动记录、学生辅导记录、德育谈话记录、偶发事件处理记录、家访记录、班集体荣誉记录、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奖惩记录和班主任工作总结等相关内容,规范了班主任和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并进行相应量化考核,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我校教学工作有有序、正常、稳定开展。

6、加快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步伐

学校力争使校园规划尽快到位,建设符合素质教育的特色用房和现代信息技术设施。

7、建立图书柜,规范学生档案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各班建立了图书柜,对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捐赠的图书以及学校借的图书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各班主任老师通过对学生成长袋的评比,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近期工作规划

1、有设施先进的各类特色教室,适应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2、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发挥学校信息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学校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规划》。学校在原有的现代教育设备的基础上,筹建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内铺设校园网,在网上建立学校网站。多媒体、宽带进班级,实现利用网上资源充实课堂教学。

(五)取得的成绩

1、在学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中,2006至2007学,我校获全市C类学校排名第二名,进步第二名;2007至2008学,获全市C类学校排名第六名。2008至2009学,获全市C类学校排名第五名。

2、在管理方面:陈升培校长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方案《构建管理制度,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参加了“教育部基础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方案和评比,获得一等奖;张德智主任撰写的《对教师的管理贵在一个“理”》获仁怀市2009年优秀教研管理论文三等奖和《深化教研改革 赢在教学课堂》在高大坪乡2009年小学教研经验交流会上交流。

3、在教科研方面,我校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参加国家、省、地、市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设计论文评选活动。近三年来,获国家级奖励的论文有7篇,获省、地、市级奖励论文38篇(不包括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市级优质课3节。

仁怀市坪营小学

篇3:特色班级管理工作点滴谈

一个孩子的成长,老师的职责是伴随成长,“伴随”是一种尊重。特色班级管理通过在集体中学会快乐、活动中创造快乐、呵护纯真的童心、珍藏快乐的岁月、多元评价等做法尊重孩子,伴随孩子成长,和孩子们一起放飞希望,让快乐漾满心田,让快乐充溢着童年的每一个角落。本文谈谈对特色班级管理浅见。

一、集体中学会快乐

1.幸福成长的“家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必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希望学生健康、善良,有自己创造快乐的能力,因此班级命名为“师生欢乐园”。即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到了班里就像回到了温馨的家一样。班级口号:我健康我快乐我阳光。班级名言: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班级格言: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时时有事做。班级目标:做最好的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别出心裁地班级文化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氛围,在校内外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每当集体获奖或受到表扬时必须欢呼,激情会爬上每个孩子的脸庞,幸福会在此刻尽情挥洒,而他们的干劲又会成倍增长,给班级带来新的荣誉和骄傲。

2. 快乐心灵的小溪。学校每个班都有六七十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班额,个别谈心常常无暇顾及。我设计了“悄悄话交流本”,里面记录着班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虽然不能亲耳聆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但“悄悄话交流本”让师生间有了心灵之约,给了他们畅所欲言的时空。每天课余闲暇时,细细地阅读这些稚嫩的心灵,心中常常泛起莫名的喜悦。每当提笔给孩子们回复的时候,心中的快乐无法言表。因为,在这些小小的倾诉中,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看到了拔节的身影。当我看到孩子们接到回信时那闪亮的眼睛时,我的快乐总和孩子们一起轻舞飞扬。悄悄话交流本已成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小溪,成为我们共同的真爱,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成长的足迹;它又像一座桥梁,沟通学生与教师的心;它也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作文陆续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它更像温馨的家园,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我尽情享受。

二、活动中创造快乐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思维形象强烈 ,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红领巾互助角”让孩子们有了互帮互助的意识,遇到困难,争相帮忙。“红领巾劳动角”书柜、清洁柜的管理让孩子们多了一份责任心。“红领巾绿化角”照顾窗台上的花花草草,教室里添了几许绿色,同学间多了更多春意。“红领巾学习角”展示优秀作品,激励快乐学习。“找幸福”要求每位同学观察生活、发现幸福、找到幸福。午间十分钟“幸福时刻”,分享幸福。渐渐地,孩子们拥有了一颗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建起一条心灵的绿色通道。提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首先,从见效最大的跳绳抓起。其次,每天早上做《中华传统经络养生保健操》,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把课余休息变成有益的体育锻炼,可谓一举数得。

三、呵护纯真的童心

让教育充满人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细心地呵护孩子晶莹透亮的童心,捍卫孩子的童趣,让他们保持那一尘不染的童真。孩子的心中本来就有一盏善良的灯,教育者的任务是给这盏灯源源不断地注入燃油。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这一个个“完整的世界”里,充满着精彩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读懂孩子的故事,还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善良从欣赏开始,我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别人,把每天发生的事编成故事。给予学生尊严与呵护,当孩子互相欣赏的时候,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

四、珍藏快乐的岁月

每一秒钟,我们的生命都在流淌,我们常常匆匆赶路,却把许多美好的生命风景遗忘在身后。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随时记下生命开花的一个个美丽瞬间,他们的人性会更加芬芳。《成长记录册》、习作集《学海拾贝》、音象光盘《师生欢乐园》,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每一件饰品,每一个典故,无不见证着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每一个节目都将成为孩子们永远温馨的记忆。

五、向快乐之巅出发

篇4:高职特色大学精神与学生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高职生一般在18-20岁,刚步入成年,基本形成个人定势,有较强的自制能力、承受力、独立意识与责任感,一般处在“不服管”阶段,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中,有少数人毕业于中专和职业高中,参加高考未能如愿读本科而成为“落榜生”,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一定挫折,不甘心又无奈地走进了高职院校,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社会上的某些“不认同”,这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同时加上学习基础的差异,进而使部分高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校缺乏认同感,在校期间不能具有端正的学习技能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形成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

2.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以课堂教学代替思想教育、以知识考试代替精神升华的现象,这偏离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方向,导致高职生具备较多人文知识却并没有相当的人文精神。在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下,高职生中也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在一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调查中提出需提高素质的项目,约30%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重要,认为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各占12%和8%,约有49%的同学认为急需提高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认为政治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重要的比例几乎为零。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对素质的认识也基本趋向了“科技为第一生产力”,逐渐随着社会需求走,这有利于以后投身社会建设。但是,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素质,政治、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素质,影响着人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应该对各种素质都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成为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人才,为未来的职业工作打好基础。

3.目前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多元化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出现精神危机和信念动摇等现象。勤俭、友善、诚信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一些学生视为过眼云烟。在大学生中,呈现出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兼容特点。在个人与社会、利与义、奉献与索取等价值的选择上不愿意偏重哪一边,希望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而言,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不以市场为导向是难以立足的。但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注重科学的功用的同时,人文在许多地方被轻视了,尤其是人文精神。有的高职院校忽视校园内的人文建设,把资金都投入到提升教学设备上,片面追求计算机、实训场地及其他教学设备的提升。在教育方法上,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这样所培养的人才多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缺乏竞争、风险、应急事件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较强实践技能,难以参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全球化竞争。如果高职院校放弃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而只满足于为经济服务,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并最终丧失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精神。

二、培育大学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1.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精神

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强化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人类实现其价值理想和美好未来的一种奋斗精神,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文化凝聚力。人文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它的传递需要文字载体。为了传递的需要,人们把传统人文领域中的情感、形象、生命、思想、智慧等精神性的东西物化为文字。早在1994年我国教育界就开始酝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经过后来的发动和深入开展,人文教育至今已进行了14年。人文精神不像科学技术那样一教即会、一学即会,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教育熏染和长时间的修养内化而成。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透过文字看思想,透过语言得精神。

高职院校培养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精良的专家,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即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在高职教育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首先还是要教育学生怎么做人,其次才是搞专业技术。因为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你首先是个人,要了解做人之道,这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少应该做这样几方面的努力:

(1)注重高职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群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珍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提升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强调“人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上,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强调高职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就业做准备,而且应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教育虽然包含知识的传授,但又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它重要的是通过细致说理、耐心劝导和真情关切,达到思想的领悟、观念的内化。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教师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文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多种素质,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在学校教育中提倡“全员育人”,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包括德育管理者和非德育管理者,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教师是学生的权威,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形成学生人格会起到明显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教师本身的人格就是最生动的人文资源。

“教材不是最好的课程,大师才是最好的课程”。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育人意识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自觉教书育人;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启迪作用,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融化于整个课程体系和专业教育中,使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培养高职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等领域的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一入学就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校期间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更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因此,培养敬业精神是规划高职生未来从业的基础。有了敬业精神,才会有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做好工作的主动性,才能克服来自社会的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对事业有不懈的追求。创新作为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层面,是人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必不可少。实干是事业成功的唯一途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精神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离开了实干精神,一切美好的想法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任何价值。有了事业心和实干精神,才会有事业的成功,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当代高职生的实干精神,使他们在未来事业中成为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

2.营造高品味大学校园氛围,建设幽雅的校园环境

一个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固然有多种因素,但良好的学习和学术环境,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却是更有影响力、更具持久性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办学面积相对狭小,学术氛围不浓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一些考生在来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就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一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真正对本校比较满意的只占25%。因此,营造高品味的大学校园氛围,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处于其中的学生心情舒畅,这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是—个有力的推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主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人手。

(1)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为人之道。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还对大学生成才具有触动灵魂、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难以很快改变,也不能轻易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别,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探索并建设这种带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重大任务。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应根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决定。高职院校既是高等院校,就必须具备高校共有的文化特点;又因为高职又是职业技术院校,它又必然带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即带有一定的企业文化特点。学校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准职业环境,因此校园文化也应融入企业文化的特点。在现代生产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内部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穿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体现出对这些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相比较,高职院校在学术性和科研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它的校园文化必然要带有一定的学术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高校。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与普通高校的差距,逐步在资金上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并在人才引进上加大力度,大量引进学术带头人,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一定的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当全方位、多层次、最广泛地吸引广大学生参与。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报告会,使学生不同程度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鼓励学生撰写专业小论文,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就能完全学会的,而是从实际生活中养成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安排演讲比赛、专题辩论会、参加“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动,利用庆“国庆”、庆“五四”等特殊节日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通过举办学校运动会等活动进行体育教育。还要鼓励高职学生争取多参加高校组织的校际比赛,通过这些平台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同场竞技。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高职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重新找回自信,不再认为高职生低人一等,建立自尊、自爱的良好心态。

篇5:特色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不知道。”只能不好意思的这样回复。

此时,心里也有许多的遗憾和不舍。

是啊,又是一个期末,一学年就这样在朝朝暮暮、风风雨雨中悄悄过去了。回想一年来的工作,一直在想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同学们面前,自己应该充当什么样的形象?

能否这样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犹如一个剧本,演员,是每一位学生,他们分担着不同的角色,人人都是主角;导演,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准备打造什么样的艺术作品;灯光、服装、剧务等,毫无疑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了,每个人只有一心一意的服务于每一位演员,他们才能呈现给我们精彩的作品。

曾经努力过

锦上添花,是一种时尚;雪中送炭,则是一种品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锦上能添花的高手,更要做雪中能送炭的圣手。

《班级简报》规范行为

清楚地记得,第一期的班级工作简报,是上学期的11月份开始的,国庆文艺汇演的激情还没消去,结合“国庆文艺汇演”的突出成绩、学习之星和班级常规管理,再配上同学们精彩的图片,好长时间,成为同学们在教室里长驻足欣赏的靓点。

从此,“班级简报”成为每一周每一同学关注的焦点。不断完善,既有心灵美文,也有师生交流;既有学校量化考评反馈,也有班级个人量化评优表先。时至今日,已经17期了,时时刻刻见证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

“心灵驿站”启迪心灵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的责任便是针对每个孩子实施传道、授业、解惑,及时给每个孩子的心灵加点儿鸡汤。

从学年开始,坚持每周为同学们提供一篇比较经典的心灵美文,供同学们欣赏学习,有感恩的、有励志的、有友情的、有修养的……

感恩的美文:《阳光下的守望》、《爸爸,为什么要上学》;

励志的美文:《管住自己才能打理好人生》、《来一场“够本儿”的青春》、《奋斗,其实没那么艰难》;

修养的美文:《做个品质如水的人》、《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读书使人优美》;

……

曾经感动过

师生每一次的交流,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收获,一份感动;每一次的收获和感动,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即便是顽皮的学生,也是有自尊的,因此,批评,应该是悄无声息的,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技巧,尽可能维护他的自尊。

如果说我们出于真心地“爱”这个学生,就一定要让他知道我们的这份“爱”,更要让他感受到这份“爱”。只有这样,他才会享受这份“爱”,感激这份“爱”,回报这份“爱”。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让孩子吃饱穿暖,是必需的,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在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这远比物质上的支持更有效、更有用,当然,也更费心、更操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也是需要兴趣的,特别对于孩子们来说,更为重要。兴趣从何而来?一方面取决于孩子自己对于知识的关注程度和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引导,如果我们能借助自己的努力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知识的学习上来,这便是我们的功劳!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的责任便是针对每个孩子实施传道、授业、解惑,及时给每个孩子的心灵加点儿鸡汤。

篇6: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全面、和谐、自主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为目标,促进队员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二、建设目标

(1)充分发扬中队建设中的民主,让全体队员积极参与管理。

(2)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3)从我做起,共建和谐文明中队,共建和谐校园。

三、实施措施

1、开展“闪亮小星星”评比

为让队员能自主管理自己,规范小学的日常行为,在队员中树立好的榜样,决定继续在队员中进行“闪亮小星星”评比。在班级墙上开辟一处地方,把每月评选出来的行为小星星的名字予以公布。以激励队员注意平时的行为习惯,争当“闪亮小星星”。

2、开展星级小队评比。

为调动队员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队员成为集体的主人,引导队员参与班级管理,培养队员的自主管理能力。中队将分“卫生”、“两 操”、“校服”、“上课纪律”、“文明就餐”、“课间活动”、“完成作业”七个项目对小组进行评比。由教师与队员一起打分,每星期进行一次评比,分小组颁发流动红星。培养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培养队员主人翁意识。

3、引导主体参与,提高自主管理的自主性。

(1)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产生情感期待效应,充分相信、信任队员,真诚对待队员,给队员以自主管理的空间。

(2)实行队员岗位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

确立队员的管理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实行责任制,队员进行自我管理。班级里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让队员管理集体,让队员会管理集体,让队员都受集体管理。教师具体指导工作方法,同时也逐步发现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的骨干。

4、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

篇7:2010年教学特色管理工作汇报

2010年教学特色管理工作汇报学校始终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发展总体目标,以“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全面育人、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不动摇,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校本教研水平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2010年教学特色管理工作汇报。学校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核心: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突出两个中心:学校安全和教育教学质量。把握“三以三全”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特色教学为龙头;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三研三课”的教学思路:开展科研、教研、考研活动;以课题化的操作实施课堂、课程、课业的研究。实现“四优四一”的办学目标:校园优美,校风优良,队伍优化,教学优质;一流的校舍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质量。教学具体工作打造教学联合体确立“立足本校、校际联合、整体推进”的教学教研策略,促使校际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保障我校的教学工作健康发展。优化教研组建设1.制定颁布《教研组工作要求》。2.制定颁布《教研组全面建设和管理评比细则》。3.组织开展教研组建设及功能优化讨论周活动。构建有效课堂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探索市教科研中心“三五X”教学策略,围绕新课程改革,落实两个标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转变两个观念(教法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四有”课堂(有目的,有意义,有情趣,有效果)。深化校本教研1.通过教研组建设与功能优化讨论周,推动教学沙龙活动,工作汇报《2010年教学特色管理工作汇报》。根据各个教研组的反思总结材料,合成《回眸2010》。2.强化集体备课的讲评环节。让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写出体验感悟,装订成册《万里征雁唱秋声》在校内展示。通过课后的交流互评和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对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蒙山沂水---环境保护校本教材》,《写字》初稿已经完成,准备3月份使用。加强师资培养1.实施“青蓝工程”。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三段五步两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依据“规范入门、实践提高、历练提升”三个阶段的培养策略,采取“结对子、指路子、铺底子、压担子、搭台子”五个步骤的培养途径,以及注重学校培养和自我发展两结合的培养方法。2.实施“头雁工程”。采取“扶着走”、“带着跑”的办法,让骨干教师经受锻炼和考验,大胆启用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在实践中成长快的骨干教师,提拔担任备课组长或学科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派出校外听课、学习、交流,促进骨干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一直倡导学校、家庭、社会融合互动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校互动、讲座学习等形式对家长们的教育观进行了正面引导,真正提高了“三位一体”的教育力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利用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设课程;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3人。临沂朱保中学2010年12月30

篇8: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为了让师生之间正常的教学和生活制度化,让学生克服自由、散漫、懒惰、松弛的不良行为,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落实,我院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制度,狠抓落实,持之以恒,规范管理,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意志品质、纪律意识、身体素质、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明确目的,健全制度

开展半军事化管理,离不开必要的管理制度。我院根据学院相关规定,制定完善了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请假制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健全的制度,为我院半军事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重点、带全局、逐步深入

半军事化管理林林总总,涉及方方面面,与学院各项管理制度措施交错融合。如果均衡用力,全面来抓,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院采取抓重点、带全局、逐步深入的措施开展工作。

(1)严格要求,狠抓起始阶段工作,全力抓好新生军训工作。学院成立了以系主任任组长的新生军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军训方案及实施办法》、明确具体的《军训日程表》和相应的《作息时间表》,班主任全程、全天候参与军训。整个活动规范完整,训前有学院领导动员讲话,每天有具体的科目下达、训练情况汇报、小结点评,最后组织会操表演,并对相应的班级、各班军训标兵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2)学生辅助管理制度———副班主任制度。为保证军训成果, 我院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作为新生副班主任,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服务学生。副班主任制度的建立,减轻了学管负担,方便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了副班主任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 为个人的成长及将来的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3)积极落实一日常规,狠抓落实。对学生管理形成制度,形成常规。宿舍内务管理制度化、大型集体活动管理制度化、校门进出管理制度化、用餐管理制度化和标准的作息时间制度等,使学生在校期间时时能够体会到制度的约束,时时能够找到政策依据。

为巩固军训的成果,常抓不懈,我们坚持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军训活动。活动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由值班老师、副班主任组织,全班参与,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团队意识。

篇9:学生工作管理特色

构建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学校当前重要的发展内容,只有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构建特色学校。

一、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是班集体前进的“航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建设在一定时期前进的方向与核心,有了明确的目标,班集体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正确的目标是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共同的奋斗目标犹如一艘航船前进路上的灯塔,它会指引着一个集体走向成功的彼岸。班主任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考虑并征求学生的建议,制定出既高瞻远瞩又符合班集体实际的奋斗目标,并让奋斗目标在集体成员中入脑入心。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提升班集体管理水平的首要环节。

二、健全班集体的管理规章制度,这是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标尺”

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是班集体的生命线。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班集体规章制度,使班集体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达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班集体管理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进而实行自我管理。实施健全的班集体管理规章制度,是提升班集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三、发挥学生管理的主体作用,这是班集体自我管理的“轴心”

作为一个集体组织,领导是关键。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委干部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懂得自己工作的意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并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集体、荣誉与责任的关系。在班集体管理实践中,班主任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和班干部全员参与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管理尺度,使学生相互激励,相互监督;三是制定适合学生成长的考核细则,对班集体和学生进行量化考评,通过创建管理机制,有效地保障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自主,能催发学生内在的动力,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引发学生智慧的喷泉。人在觉醒后产生的自主潜能是无穷的,人在磨砺后形成的自主力量是强大的,人在实践中锤炼的主体人格是纯真的。只要班主任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并相信他们,学生就一定能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四、完善班主任班集体管理的引导作用,这是班集体自我管理的“乐团指挥”

班主任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领头雁,班主任要严于律已,处处起示范作用,使自己的知识技能、人格魅力都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班主任应富有爱心,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爱才会真诚地付出。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要用爱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在愉悦中得到健康的成长。真正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在班集体的组织和活动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集体还给学生”上,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上一篇:新婚答谢宴主持词与新婚贺词婚礼致词下一篇:产业发展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