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真爱、真关爱、真回报

2024-05-11

真心、真爱、真关爱、真回报(通用3篇)

篇1:真心、真爱、真关爱、真回报

真心、真情、真关爱、真回报

天津如辉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近三年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及对我们的工作帮助指导下,我公司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并帮助社会各界有困难的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以人为本、服务为民

公司劳动就业服务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失业人员服务。今年1-3季度共为 ?

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 ? 万元;为减轻物价上涨对失业人员生活水平的影响,特为 ? 名失业人员发放临时物价补贴 ?万元。主要做法:一是每月及时、足额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加强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业人员缩短失业周期,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再就业。同时,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的基础上,严格审核、严格条件、严格标准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

二、大爱无疆、情系玉树

公元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那本该是

艳阳高照的日子,却令无数中国人刻骨铭心,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美丽的青海玉树县,7.1级强烈地震,一瞬间,两千多人的生命顺灭,千万人无家可归。灾难发生后,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儿女感动啦,如辉感动啦。也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2010年5月获得青海玉树赈灾专业照护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及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藏医院共同赠送的“大爱无疆情系玉树”锦旗。

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大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同

志提出的“儿童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儿童早期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不仅涉及儿童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更涉及民族的未来的讲话精神触动了如辉。我公司以关爱老年和儿童、扶助贫困为宗旨,以各种慈善活动系列活动为依托,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帮助广大贫困老年人和儿童,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幼、助幼的传统美德。每年九九重阳节六一儿童节我们都去养老院和天津SOS儿童村进行慰问并捐款捐物。

四、见义勇为、花落如辉

今年2月27日5时左右,我单位职工、五年前因滑冰却为救4名落水的小学生佘安立的哥哥佘安达同志见义勇为协助警方抓到了爬阳台入室盗窃的嫌疑人的事迹,在新华南路小学的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孩子们都称赞佘安达爷爷为活着的雷锋。佘安达同志的见义勇为的事迹也为我企业的职工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了弘扬这种精神,我们在职工中大力的宣传佘安达的事迹,号召全体职工远学雷锋近学佘安达,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回报社会。

篇2:试论用真爱还学生真自由

一、用“放开”来体现爱的一面, 还学生行动上的自由

3 岁~6 岁的幼儿教育更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紧紧相连, 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 决定了生活活动成为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他们学会生活的关键一步,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的能力, 自己照顾自己, 它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当今这个社会, 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大部分, 往往是一个家庭中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包办, 他们以为这样就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爱, 殊不知大人的这样一份爱却让孩子失去了真正行动上的自由。孩子具有无限的潜能, 大人过分的溺爱和纵容剥夺了孩子自由行动的权利, 使孩子失去了行动自由。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 如果人们用手去攥一把沙子, 手攥得越紧, 沙子反而会流失得越快。用到学生的教育上, 就是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只有相信学生, 相信他们内在的潜能, 大胆放手, 真正做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找到那个攥沙子的最合适的力度, 让学生获得行动上的自由, 让他们遨游在充满欢乐和自由的天空里。

二、用“尊重”来诠释爱的真谛, 还学生人格上的自由

“在我的教育里, 小孩和青年是最大, 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爱首先体现在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学生, 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这在另一个程度上就是给予学生人格上的自由。“不自由, 毋宁死”, 自由是人类终极的追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从孩子生下来那一刻开始, 或许在他的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各样无形的规则, 束缚着孩子的自由。正因为孩子的年幼无知, 懵懂的他们总会不经意地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事情。此时, 大人总会用自己的权威和威严来压制孩子, 在大人无限的权威面前, 孩子显得那样的渺小, 他们不得不服从大人的命令, 偶尔的反抗终有一天会被大人制服。

尊重还要求尊重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世上没有两片长得一模一样的叶子, 他们都有自己的特征。连植物都拥有自己的个性, 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有一百种思想, 有一百种个性, 有一百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具体实施教育的策略。要因材施教, 要让学生发挥特长, 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强压学生, 而是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方面得到发展, 要让学生在他的兴趣爱好里自由发挥。任何人都喜欢干自己想的事, 学生也不例外, 有了兴趣才能培养出好的习惯。

三、用“倾听”来绽放爱的力量, 还学生心灵上的自由

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两耳两目, 只有一口, 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就形象地道出了“听”之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然而, 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是爱的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的心灵就像是那透明的玻璃一样, 纯净无瑕, 却也是易碎的, 需要教师加倍呵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 作为幼儿教师, 要学会倾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语, 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的有效倾听, 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 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表现得为更精彩, 能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金钥匙”。每每课余之时, 学生们总是很愿意跟老师唠嗑, “今天我家里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 昨天我爸爸或者妈妈带我去哪里玩了……”学生们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 有的学生还讲得津津乐道, 乐此不疲。教师作为一个倾听者, 认真地倾听学生们真诚的诉说, 这也是一种乐趣, 从中会获得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当教师满足了学生倾诉的欲望时, 淤积在学生内心的东西就被掏出来了, 他们的心灵就得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蒙特梭利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 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 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 给他们爱和自由。”让所有教师一起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 倾听学生的心声,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结束语

有句话说得很好:“爱儿童, 能使儿童自立;爱儿童, 能使儿童自尊;爱儿童, 能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如果教师真的爱学生, 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 充分行动的自由, 充分心灵的自由, 只有他们拥有了这种自由,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出色和精彩。

摘要:用“放开”来体现爱的一面, 还学生行动上的自由;用“尊重”来诠释爱的真谛, 还学生人格上的自由;用“倾听”来绽放爱的力量, 还学生心灵上的自由。

关键词:幼儿,规则,自由,德育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当代幼儿教育本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9) .

篇3:真相和真爱

下午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什么,从垃圾袋里拎出已经被我扔掉的橘子皮,在硕大的橘子皮的中央,我找到了那个凸起来的小包,那样醒目而调皮。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一次我和我妈去买水果,挑橘子的时候她跟我说橘子是分公母的,橘子底下有一个小圆圈的是母的,这样的桔子甜;而下面凸起来一个小包的是公的,这样的橘子酸。最后她总结说:“如果怕记混了,你就想——跟区分男人女人差不多。”

我那时候刚上大学,正是扮演崇高知识分子欲望最强的时候,旁边还有别的买水果的人,我觉得我妈的话对不对是其次,关键是极为不雅,我朝她挤了一下眼睛。她倒不以为意:“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

回去之后,我在网上搜查她的说法,果真看到了很多宣传“橘子分公母、母甜公酸”的网友,但他们的经验来源普遍都是“我妈说的”“我奶奶说的”,或者干脆是“卖橘子的果农告诉我的”,根本没有谁能拿出来让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所以当看到专家反驳橘子酸甜和公母有关系的报道时,我立马来了精神,把专家的话转述给我妈,“专家说了,橘子的酸甜和公母没关系,只和肥料、阳光照射等生长环境有关系。”

我妈听了将信将疑,毕竟这是上了N年学的女儿转述的作了N年研究的专家的话。我见她这样,乘胜追击,紧接着说:“还有你以后别当着那么多人说什么‘跟区分男人女人差不多’那种话了,多不好听啊。”

但是老人家的记忆力毕竟是差了些。这之后的不久,我做了痔疮手术,手术之后住院一周,医生嘱咐我要吃得清淡些。

一天朋友来看我,碍于面子我没告诉她是什么手术,只含混地说是个小手术。我们正聊着我妈就端进来一碗红烧肉,我问她,医生不是说要吃清淡些吗?她撇撇嘴:“你听他胡说!我告诉你,吃什么补什么,我烧的都是猪后座上的精肉。”我朋友闻言怔了一下恍然大悟,看着我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羞得满面通红,狠狠瞪了我妈一眼,她才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朋友走后我蒙头就睡,我妈在一旁左道歉右道歉我才消了气。虽然还是不信她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但在美味的诱惑下我还是迅速地消灭了那碗肉。

后来,我比同天做手术的几位病友都恢复得快,提前出院了,不过我把原因归结为我比他们病情轻、比他们年轻力壮、比他们心态好……总之就是没觉得是我妈做的那几碗红烧肉起了什么作用。只不忘时时提醒她:“吃什么补什么这种话再不要随便说了。”

往事一幕幕,我正在回忆着,千里之外的妈妈打电话来询问我中秋节过得怎么样,聊了一会儿我突然说:“我今天吃了一个公橘子。”

我妈问:“你怎么知道是公的?”

我笑着说:“你不是说和区分男人女人一样吗?”

“酸不酸?”

“酸……”我说着,突然呜咽起来,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

她着急地问我怎么了。

我抹了眼泪,又破涕为笑:“吃什么补什么,它把我鼻子补酸了。”

从橘子到红烧肉,妈妈的话是真理还是谬论我现在依然无从得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真相和真实的爱比起来,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

编辑胡莉莉

上一篇:综治责任书(2013定稿)下一篇:大二下学期学习生活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