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2024-05-18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共10篇)

篇1: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 发帖人:晓红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

同学们认为是拟人句,教参上说是比喻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 回复人:zrx1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古井这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就是拟人句了。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是比喻句,”“像”是比喻词,“古井”被比作“母亲”,“井水”被比作“甜美的乳汁”。回复人:晓红

像这种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如何与拟人句进行区别呢? 回复人:神剑老龙

晓红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的确,比喻和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容易混淆,这是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例如“海燕像勇士”和“勇敢的海燕”两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拟人。既然“勇士”是人,为什么“海燕像勇士”是比喻而不是拟人呢?因为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

一、两者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披星戴月”是比拟,它不是说“星像衣服,月像帽子”而可披可戴,而是说把星当成衣服,把月当成帽子而可披可戴的。同理,“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二、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海燕像勇士”就是以“勇士”喻海燕。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三、必须出现的成分不同。

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

例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刚落地的娃娃是人生的开始。二者都有充满活力的相似点,这句中的本体出现。

例2.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1.勇敢的海燕。

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

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3.延河滚滚喊前进!

这句话中的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出现,写成“延河像人一样喊前进”就是比喻了。由此可见,区别比喻和比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运用比喻,喻体必须出现;运用比拟,本体必须出现。

四、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来区别。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除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动词的以外,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其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如:

1.我们急着去采那如同红灯笼似的牙格达,山葡萄以及“雨杀状的蘑菇。

这个比喻句中陈述主语“我们”的动词是“采”,动词“采”的对象是物。

2.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这个比喻句的主干是“死尸堆满”,“堆”是描写物的动词。

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写人的动词。“房屋静默”是拟人。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个句子是比喻兼拟人。“春天像小姑娘”是比喻,“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是拟人。“笑、走”都是写人的动词。“花枝招展”是写人的形容词,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形容词也有描写人和描写物之分。这里不赘述了。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比拟了。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

学生认为是拟人句,教参上说是比喻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

个人认为这个句子是比喻兼拟人。呵呵,十几年不要教语文了,说得不一定对。

把古井比喻成母亲,把甘甜的井水比喻成甜美的乳汁,而“哺育”恰恰是拟人的说法。

回复人:晓红

求实老师的说法好像既全面又有一定道理。回复人:兰叶葳蕤

这句话就应该是“比喻”,因为“像”字在这里是一个比喻词,同时句子中也可以分析出本体和喻体。拟人是直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比喻和拟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个人见解。回复人:高建雨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它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其中的“它”是不是“她”。是或者不是,对分析是比喻还是拟人,起着关键作用。

我个人的理解,应该看大势,这是一句完整的话。说的是古井、用 乳汁 哺育 她的儿女,其他的内容都是修饰成分。所以,应该是拟人。只有人,才有乳汁,才有儿女。

如果我们把逗号后边的部分当作补语,说明古井像母亲所具有的状态或品质,那样去理解,则“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就是比喻。

所以,我觉得zrxl和求实说得对。

这个句子本身的结构,如同神剑老龙所阐述的“四”中的“4”

所以,认为是比喻兼拟人 比较好。但是,要向学生们说透彻,为什么是比喻,哪一部分是比喻;为什么是拟人,哪一部分是拟人。

哈哈。我有点班门弄斧了,请大家继续讨论。总会得出一致的结论。

篇2: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一、比喻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二、比拟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区别

(一)从结构上区别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②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当然,并不是外在形式上有“像”“仿佛”等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二)从内容上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如:

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①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三)从性质来区别

1、比喻与比拟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 “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四、修辞的作用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

色彩鲜明;②

描绘形象;③ 表意丰富;④ 充满情味。在古诗中,把物人格化,还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的诗《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篇3:正确区分“比喻”和“拟人”

一、问题的根源

(1) 小学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低, 知识积累也少, 容易犯错, 一点也不奇怪。低年级学习的内容比较浅显, 大部分句子比较简短, 学生一般会形成这样的概念:拟人句就是把不会说话的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比喻句就是说一种事物像另一种事物的句子。因此练习中在拟人句的认知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但在写比喻句时经常会出现“弟弟像爸爸一样健壮”类似的错句, 这是明显的概念理解错误, 教师在讲解时把这种现象讲解的越多, 出现的错误频率也越多。说明学生对概念只是一种表象理解。

(2) 小学高学段学生随着知识积累不断增多, 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 句子中的语言不但丰富且较长, 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比喻句, 在判断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

如: (朱自清《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0% 的学生会说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原因是句子中有比喻词“像”, 又因“抚摸着你”赋予了人的动作, 所以学生会理解为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

(3) 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大家都认同的就是对的, 如:“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老师像园丁一样培育我们。”不但学生不假思索地看作是比喻句, 就连绝大部分老师也认为是比喻句, 很少有老师去纠正它不是比喻句。

二、解决办法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的概念。

(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

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 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 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 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 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它使人容易理解, 能变抽象为具体, 深奥为浅显, 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用某一种事物或情景、情节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情节。通常在比喻句中用“像、好像、像……一样、仿佛、犹如、似、宛如”等连接本体与喻体。当然, 并不是句子中有这些连接词就一定是比喻句, 下列三种情况就可说明。

(1) 表示比较。如上例:“弟弟像爸爸一样健壮。”句中的弟弟是本体, 爸爸是喻体, 也有连接词“像”, 表象上它就是比喻句, 再联系“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在句中的关系来看, 弟弟和爸爸是同类物,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句子是表示两个同类物的比较, 而不是比喻!如果改成“弟弟像牛一样健壮。”“弟弟”和“牛”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因而构成比喻。而我们绝大部分老师都认可的所谓比喻句“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同桌的小芳像姐姐似的爱护我。”其实都是表示两个同类物的比较, 不是比喻句。

(2) 表示揣测。如“今天好像要下雨了。”在这里, 比喻词“好像”只是一种猜想、推测, 并没有把谁比作谁, 所以不是比喻句。

(3) 表示举例。如“南方的很多水果我都喜欢吃, 像芒果, 像荔枝, 像龙眼。”句中“像……像……像……”是“有”的意思, 是将要表达的事物一一罗列出来。

(二) 拟人是比拟的一种

它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 把事物当作人, 赋予人的行为, 和人一样有感情、有思维、有动作、有语言。拟人句的识别, 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 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如:清晨, 小鸟在枝头做操, 花儿仰着头对着太阳笑呢!

其次, 就是要理清“比喻”“拟人”的关系。我们先来判断两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学生作业后两种答案: (1) 1拟人、比喻, 2拟人; (2) 1比喻, 2拟人

这两句都把春风比作了人, 本体都是“春风”, 所以句1才会有“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的结果。但两句有着本质的区别, 句1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 因而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 是比喻句;句2中拟体“人”并没有出现, 全句只有本体和描写的拟体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 是拟人句。这两句的正确答案应选择 (2) 1比喻, 2拟人。

再次, 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比喻是以乙喻甲, 重在“喻”。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 重在“拟”, 甲乙彼此交融, 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从上面两句可以看出比喻和拟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1. 比喻是用喻体与本体作比, 或者用喻体替换本体;拟人是用所描写的拟人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如句2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2.在比喻句里, 喻体必须出现, 本体可以出现, 也可以不出现;

3. 在比喻句中, 喻体是确定的, 如句1“母亲的手”;在拟人句中拟体“人”没有出现, 是虚指, 可根据你提的词语去推断, 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温柔地”不一定是母亲, 也可以是别的人。又如“抚摸着你”不一定是女性, 也可以是男性。

总之, 比喻和拟人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 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 使两体融为一体, 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 我们就可以将比喻和比拟运用自如, 从而增加文章的文采, 打造文章的亮点。

摘要:比喻和拟人是两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但是很多同学对于这两者的区别不是特别清楚, 经常混淆了两者的用法。为此, 本文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

篇4:正确区分“比喻”和“拟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比喻句;拟人句;正确区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比喻和拟人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法,两种修辞手法是小学阶段课本中出现最多的语句修辞方法,也是练习最多的语句修辞方法。尽管如此,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容易把两者相混淆,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作个浅析。

一、问题的根源

(1)小学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低,知识积累也少,容易犯错,一点也不奇怪。低年级学习的内容比较浅显,大部分句子比较简短,学生一般会形成这样的概念:拟人句就是把不会说话的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比喻句就是说一种事物像另一种事物的句子。因此练习中在拟人句的认知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但在写比喻句时经常会出现“弟弟像爸爸一样健壮”类似的错句,这是明显的概念理解错误,教师在讲解时把这种现象讲解的越多,出现的错误频率也越多。说明学生对概念只是一种表象理解。

(2)小学高学段学生随着知识积累不断增多,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句子中的语言不但丰富且较长,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在判断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

如:(朱自清《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0%的学生会说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原因是句子中有比喻词“像”,又因“抚摸着你”赋予了人的动作,所以学生会理解为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

(3)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大家都认同的就是对的,如:“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老师像园丁一样培育我们。”不但学生不假思索地看作是比喻句,就连绝大部分老师也认为是比喻句,很少有老师去纠正它不是比喻句。

二、解决办法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的概念。

(一)“比喻”也就是打比方

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它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用某一种事物或情景、情节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情节。通常在比喻句中用“像、好像、像……一样、仿佛、犹如、似、宛如”等连接本体与喻体。当然,并不是句子中有这些连接词就一定是比喻句,下列三种情况就可说明。

(1)表示比较。如上例:“弟弟像爸爸一样健壮。”句中的弟弟是本体,爸爸是喻体,也有连接词“像”,表象上它就是比喻句,再联系“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在句中的关系来看,弟弟和爸爸是同类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句子是表示两个同类物的比较,而不是比喻!如果改成“弟弟像牛一样健壮。”“弟弟”和“牛”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因而构成比喻。而我们绝大部分老师都认可的所谓比喻句“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同桌的小芳像姐姐似的爱护我。”其实都是表示两个同类物的比较,不是比喻句。

(2)表示揣测。如“今天好像要下雨了。”在这里,比喻词“好像”只是一种猜想、推测,并没有把谁比作谁,所以不是比喻句。

(3)表示举例。如“南方的很多水果我都喜欢吃,像芒果,像荔枝,像龙眼。”句中“像……像……像……”是“有”的意思,是将要表达的事物一一罗列出来。

(二)拟人是比拟的一种

它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把事物当作人,赋予人的行为,和人一样有感情、有思维、有动作、有语言。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如:清晨,小鸟在枝头做操,花儿仰着头对着太阳笑呢!

其次,就是要理清“比喻”“拟人”的关系。我们先来判断两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学生作业后两种答案:(1)①拟人、比喻,②拟人;(2)①比喻,②拟人

这两句都把春风比作了人,本体都是“春风”,所以句①才会有“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的结果。但两句有着本质的区别,句①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因而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句②中拟体“人”并没有出现,全句只有本体和描写的拟体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这两句的正确答案应选择(2)①比喻,②拟人。

再次,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从上面两句可以看出比喻和拟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1.比喻是用喻体与本体作比,或者用喻体替换本体;拟人是用所描写的拟人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如句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2.在比喻句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3.在比喻句中,喻体是确定的,如句①“母亲的手”;在拟人句中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根据你提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温柔地”不一定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人。又如“抚摸着你”不一定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

总之,比喻和拟人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我们就可以将比喻和比拟运用自如,从而增加文章的文采,打造文章的亮点。

篇5:通感 移就 比喻 拟人的区别

通感: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则。“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典型例句:

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

3、“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4、“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形象异常具体。

5、“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6、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得及返身进屋去沏一壶茶,待他进来时,你喝住狗的嚎叫后引他进屋,他会马上品到飘逸的茶香。(迟子建《原始风景》)

7、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

8、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9、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10、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

11、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1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例如:百合花静静地笑;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接着飞出了宏儿)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具体为具体:鳄鱼装扮成一堆乱石伏在河岸;抽象为具体:脸上的渴望一点点绽放)的形式。

移就(移用):甲乙两项关联,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一、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样子,有“脉脉含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词句,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水”。

陆游《过采石有感》:“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

二、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

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比拟和移就的区别:形式上,移就的移用词语常作定语(修饰语),拟人所选用的词语多作谓语。例如:寂寞的花朵是移就修辞而花朵寂寞就是拟人修辞了。虽然两者都不限于此,但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

通感和移就的区别:

①修饰语和后面的中心词在感官上存在感觉转移的情形,这样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既是通感又是移就。例如: “沉重的晚云”、“响亮的香味”“骄傲的麦子”等。

②没有运用修饰语,但是句子中确实存在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的情形,在这个时候只能理解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而非运用移就。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在这里就谈不上是修饰语,不能叫移就。

这就是说,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样。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通感这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修辞学上一直是承认有兼格存在的。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应是兼用比喻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比喻句的形式表现出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甜柔的笑声”应是兼用移就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应是兼用比拟、通感、移就三种修辞格。从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运用“响亮”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感受的“叫唤”、把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的“响亮”的角度看,是地道的“通感”。

附学习材料:(菊花台歌词)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感受其意境美、形象美。冷地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篇6:含有比喻和拟人的段落

2、下课了,同学们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翘翘板。

3、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边聊天。

4、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放在水中,一会儿沉在水底。

5、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

6、叶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7、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

8、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野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在风中摇曳,像一排排小手在呼唤着什么。

9、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篇7: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如: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句中的“舞蹈”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花这种物上了,把荷花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7).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8)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9)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10)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11)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12)暴风雨来到的时候,许多庄稼、花儿、小树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而小草牢固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12)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1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14)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15)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17)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18)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19)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篇8: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就是借用与甲事物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打比方来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甲事物叫本体, 乙事物叫喻体,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暂且称作特征。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而拟物就是把人或物都当成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笔者姑且将前者称为本体, 将后者称作拟体, 被模拟的情感、动作等称之为特征。

1. 混淆的原因

首先, 比喻和比拟的结构基本相同, 容易混淆。具体来说, 比喻句是由喻体和特征构成, 比拟则一定是由本体和特征构成。如“一条拉链哗啦啦拉开两山翠绿”和“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门开户来翻书”两句, 其结构非常相似, 前者是由对象“拉链”和特征“拉开两山翠绿”构成, 后者是由对象“南风”和特征“偷门开户来翻书”构成, 如果不细分析“拉链”和“南风”究竟哪一个对象是喻体, 哪一个对象是本体, 则这两个句子很难分清比喻还是比拟。

其次, 比喻和比拟都有模拟对象特征的特点, 即都会使用一些描绘性的词语。如现代流行歌曲《江南》中“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流连人间”, “缠”字既突出“雨”连绵不断的特点, 又模拟“线”的缠绵不绝的特点。前一个分句由本体“雨”和喻体“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 可是后一个分句“缠着我们流连人间”, 又确实是将雨模拟成丝线, 具有缠绕的特征, 又分明是个拟物句子。这两句歌词究竟是比喻还是比拟?

2. 区别的关键

区别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的关键是两看:

一看模拟特征的对象是本体还是喻 (拟) 体, 如果是本体, 则为比拟;如果是喻体, 则为比喻。如上两例:第一个例子中, “拉开两山翠绿”的对象是“拉链”, 而现实中“拉链”是拉开衣服的工具, 不能拉开两座山, 能拉开两座山的只能是江河湖流一类的水域, 所以“拉链”是喻体, 此句为比喻;另一个例子中, “偷门开户来翻书”的对象是“南风”, 自然界的风确实能吹开门户和书籍, 但“偷”“翻”动作都带上人的情感, 这两个词是只有“人”才能做出来, 这句话分明将“南风”模拟成人来写, 只是“人”这个潜在的拟体未出现, “南风”这个发出动作的对象是本体, 而不是拟体, 此句便是比拟 (拟人) 修辞了。

二看是否点破喻体或拟体, 一旦点破则为比喻, 否则是比拟。再以《江南》歌词为例,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流连人间”句中, “线”这个拟体或者说是喻体已经出现, 这个句子无疑是个比喻句。再如鲁迅小说《故乡》中有一句“到了自家的房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句话将“八岁的侄儿宏儿”比拟成能飞翔的物体, 写出小孩子见到家里来客人后的欢喜兴奋的神情和跑得轻快的动作, 这个句子只模拟“鸟”而未点破“鸟”这个拟体, 所以这是比拟 (拟物) 。

二、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相对于明喻和暗喻来说, 它仅由喻体构成, 而无本体, 也无比喻词。由于它没有本体, 仅靠在语境中揣测出本体, 所以它在句中很隐秘, 很难辨别, 最容易与借代修辞相混淆。而借代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而是借和它关系密切的相关物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格,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我们姑且称之为本体, “代替”本体的姑且称之为借体。

1. 混淆的原因

借喻和借代修辞中, 事物的本体均未出现, 只出现修辞中的一方, 即喻体或代体, 很难分辨它们与本体的关系。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先生, 给现钱, 袁世凯, 不行么?”用“袁世凯”来代替的本体是什么?如果不结合上下文语境, 很难揣摩出本体是金钱钞票一类的东西, 所以很难区别是借喻还是借代。再如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有这样一句“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 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这句话中不仅本体很难揣摩, 甚至连代替的对象也要结合语境才能知道是“嫩苗”, 这就更难了。

所以本体不明导致借喻和借代修辞手法很难辨别。而要想辨明两种修辞手法, 前提必须结合语境, 揣摩出本体, 然后方能辨别本体与代替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2. 区别的关键

首先,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 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 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再如上文中的例子:用“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这是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本体, 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是借代;而用“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 这二者之间本无关系, 只有相似性, 是借喻。

其次, 脱离具体的语境,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仍有直接的关联, 而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就没有任何关联。再如“我不排斥应合丝弦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更愿选择手执铁板高歌大江东去!”“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派词人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句子, “大江东去”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 分别借代风格柔婉和刚健豪放的作品, 可以说在任何语境中, 这种本体和借体都存在着“具体代抽象”的关系。而陈涉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在陈涉所说话的具体语境中, “燕雀”和“鸿鹄”分别借喻志向渺小和志向远大的人, 而脱离这种语境, “燕雀”就是燕雀, “鸿鹄”就是鸿鹄, 它们与人没有任何关联。

篇9: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还是比较困难的。记得一次课堂作业,我设计了这样一句“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其实答案都错了。后来,我告诉学生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如果把“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改成“春天来了,柳树梳弄着自己的秀发”这就变成了拟人句了。因为“梳弄”是人的动作。再如:“树林就是鸟儿的家”是比喻句,因为它没有人的动作、神情。而“鸟儿在树林里安了家”就是拟人句,因为“安家”是人的动作。再有“公园里的花像婴儿的笑脸”是比喻,而“公园里的花儿绽开了笑脸”是拟人。有些句中没有人物动作,但有人物神情也是拟人句。像还有像“大山爷爷非常严肃”“羊儿开心的吃着草”“老天爷发怒了”都是拟人句。这里的“严肃”、“ 开心”“发怒”都是人物的神情。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有的同学认为这很简单,第一要有比喻词“像”“如”“若”等。二、比喻词前后的事物要有相似点。三、要能找到本体和喻体。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么“这种树的叶子很像刺槐树的叶子”是比喻吗?“他的眼睛长得很像他妈妈的眼睛”“ 这种鱼很像鳗鱼”是比喻句吗?这些都不是 。有的学生还不服气地说,三个句子都有比喻词,更有相似点,也能找出本体和喻体,怎么会不是比喻句呢?我让学生一定要记住:比喻句的前后两个事物一定要是不同类。而这三个句子前后的事物都属于同类,所以都不是比喻句。

拟人句的关键是要有人的动作或神情,比喻句除了本体、喻体、相似点外,关键还要记住:比喻词的前后事物一定要是不同类。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记住这两个关键,那么就能容易的识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篇10: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句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使要描写的事物更加得形象而生动具体。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犹如、如同、彷佛、成了等。(低年级不需要掌握这么多)

二、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思 想 和感情(心理活动)。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例如: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把植物拟人化。

例如: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

例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温馨提示:拟人句中不能出现比喻词。

例如:

1、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比喻句)

2、春风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比喻句+拟人句)

3、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会心地向我们问候。(拟人句)

4、天空中的.星星像少女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会心地向我们问候。(比喻句+拟人句)

练习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5)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6)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7)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9)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上一篇:高智商谜语推理及答案下一篇: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