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

2024-05-16

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共6篇)

篇1: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主备:徐耀祖审核:吉留锋李进朝郭百锋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感悟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过程

背景展示(观看幻灯片)

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位于现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政法大学附近。在1949年以前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一部分,是国民党反动派关钾残害革命者的魔窟(江姐、小罗卜头、方志敏…)。如今已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1948年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逮捕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统一关在渣滓洞订中营,并进行残酷迫害,广大革命者至死不屈,1949年,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已逼近重庆,重庆的解放近在旦夕。就在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志士进行 集体杀害,仅有极少数越狱而出。在此期是,革命者一方面以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行为向反动统治者抗争;另一方面又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大量诗文激励斗志,表达自己坚定的信仰。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

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这些革命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的同时,还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的追求。作者介绍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白深富,四川壁山人,共产党员,曾在四川合江等地工作。1948年在壁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判逆.希罕..渣滓.. 矫.健 倔.强贫瘠.

花苞. 乾坤..

自主学习:

1.找出表现革命者要把牢底坐穿的目的和表现他们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的诗句。

2.那么如何才能把牢底坐穿,达到“免除下一代苦难”的目的呢?哪些诗句体现出革命志士彻底革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合作探究: 3.诗中“颠倒的乾坤”、“不合理的一切”指什么?“扭转、打翻”体现了革命志士怎样的精神?

小结:这首诗通过“愿把牢底坐穿”的坚强誓言,抒发了革命志士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与敌人斗争的决心。表达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愿望。自主学习:

1、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2、“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

1、“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2、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当堂检测:

1、背默《把牢底坐穿》

2、荆州中山公园景点“渣滓洞”竟出现如此一幕:游客只要投入硬币,就能让“美蒋特务”鞭打“革命烈士”。请你就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反思:

篇2: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等发明的基本史实。

2、了解创造源于生活需要,同时创造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3、了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后果,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学习重点

蒸汽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学习难点

工业革命的后果。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课前预习

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学习流程

预习检查-探究新知-训练巩固-小结提升-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环节、方法、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自主预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时代特征: 18世纪中期 到 19世纪中期 ,是世界_________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时期,________开始逐步确立。

2、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开始于18世纪中期(1765年)的______(国家)。

3、蒸汽机发明以后,首先应用于______行业,以后用于_________行业。

4、_____年,______(人物)又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类开始进入——“________”。

5、汽船、火车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后,使人类进入了“________”,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6、_________在1765年发明了珍妮机,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 ‚手‛被解放出来;美国的_________在18xx年发明汽船;英国的 _______ 在18xx年发明了火车机车。

篇3: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

刚好所到的基地学校不仅仅使用“学案”, 他们还使用“学案导学”, 和“导学案”一样很注重这个“导“字。在数学教学中,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是学案导学的模式。这正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相吻合。

一、“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启示

在天津学习期间听了不少课, 上课老师都是“学案导学”与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经过与老师们交流得知这样做:一可以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当拿到学案后, 不认真听课, 一直埋头做学案的情况;二可以带动学困生从中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交流, 就算他不肯动手, 但每次的合作都能让他目睹所有发生的合作过程中同学的不同表现, 这样可以感染或潜移默化他;三是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独立思考,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而学案的使用恰恰能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一些简单的知识自己能解决的在学案上解决了, 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 既提高了参与率, 又节省了时间。学案还有一个好处是学生必须进行阅读学案内容才能思考, 这样又加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把学案收集起来就是一种课堂笔记, 复习时再利用·好处多多。

在“学案导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导学案”教学中, 也会出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 同样一个问题,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 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 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解决这样的问题, 也可像“学案导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 取长补短, 达成共识, 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小组之间的讨论就可以解决了;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才是教师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利用省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多一些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生成能力, 从而走向高效课堂。

二、"学案导学"中"学案"、课本、课件、教辅教学整合的启示

现在的学案内容设计已经非常灵活, 非常精细化, 与课本、课件、教辅等的整合运用都很有讲究, 如果和课件搭着用于课堂, 课件主要面对教师, 对于学生学案里有的幻灯片尽量少有, 除非是帮助学案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的, 并且课件的幻灯片张数不能太多, 学案的设计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用于探究、发现新知。如果学案和教辅搭着用于课堂教学, 那么学案里的练习不要和教辅上的重复, 学案里的习题也要少些, 是主角, 尽量与课本同步;教辅是配角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果与课本搭着用于教学的, 学案里的内容就不能和课本的重复, 以课本的阅读为教学的主线, 而学案是用于知识扩展, 或是帮助课本新知识的提高或巩固检测。其实三者都可以一起运用, 只是用起来会有些手忙脚乱, 特别是学生注意力的方向会乱, 因此, 四者整合运用教师的操作和设计一定要合理。教师建议常规课尽量不要四者一起运用, 这对学生是件好事。“导学案”也经常出现整合问题, 从“学案导学”中又可以突破整合设计。

三、“学案导学"重视课前预习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第一环节学习准备模块很注重学生的预习情况, 早期基地学校的学案都是发给学生带回家提前完成预习, 后来发现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完成, 原因很多;二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阶段提倡减负。这两个原因使学案不再提前发给学生, 改成上课发给学生, 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完成预习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学案导学”的第一模块——学习准备模块。具体做法可以是复习, 或是知识链接, 或是了解这节课要用到以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 或是检查学生阅读数学课文、课前网上搜索相关的新课内容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课上的时间, 通过提问、小纸条、听写、题目、询问等形式进行检查, 看看学生哪些知识内容理解了, 哪些知识内容没有弄懂。这样经过不断地改良, 一直就坚持到现在,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学习准备, 如果学生能看明白的内容, 教师就不必讲了, 老师要解决的是学生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不是重点亦即难点。这样后面的教学过程就变得轻松多了。

四、“学案导学"克服学生厌学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学习导航模块其实就是我们“导学案”的自学互动模块。本环节中可以设计不同的动手操作、数学游戏, 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 不仅能够真正解决自己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从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克服厌学情绪, 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 “学案”的内容设计可以因材施教, 还可以灵活降低知识难度,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便于教师进行导教, 还可以利用知识树或简单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慢慢发散思维。听“全国说课标、说教材大赛”的不少年轻数学教师说课时, 都说到“让学生在学案中画知识树”的做法, 如在某s节课学完后让学生画出知识树, 或自主画出一小节、一章的知识树,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巩固了知识。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整合方式, 是一种训练思维的重要方法, 用好知识树, 能强化整合意识和整合思维,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

在听课交流中也有不少教师说了, “导学案”其实更适合起点低的学生使用。早期也有用过知识树进“学案”中, 只是当时不注重“导”, 还看不出知识树对厌学的学生或学困生有多大的帮助, 但现在非常关注学案的“导”思想, 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用的时候很有趣, 还可以生长, 不过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看到画在纸上生长的树, 这样更能突破厌学孩子的心理防线,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 “导学案”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

五、"学案导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启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和变教材为学材的教学指导下, 所到的基地学校加大力度抓教师的“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可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使用的能力, 可以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 更明确自己教什么, 还可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在设计学案时处处注意课标和教材的使用:一是设计学案从最基本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起;二是设计学案时要体现分层施教的原则, 多练基础题, 增加中等题, 不漏拔高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 重在引导。体现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三是学案设计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在学案里体现出让学生预习, 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练习并归纳小结的时间和空间。

篇4:辛亥革命导学案答案

关键词:学案导学;构建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与特征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知识的指导者、主导者。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导二主四联动"。(一导:导学案;二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联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四个基本环节联动导学。)

二、"学案"的编写大体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并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相区分。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并根据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A了解B理解C应用)。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考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单元主题及学习重难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基础及兴趣等。以高一年级文言文《六国论》为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历史的回音,本课的学习特点为提高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以及体会作者"以史为鉴"的意图。因此,我们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2)能力目标:提高诵读能力和把握主旨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重点是感受中国古人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激发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2、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知识框架两个部分。基础知识(字音、语法、修辞、标点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在课前预习时自主完成,从而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知识框架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升级。通过对知识框架的建构,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价值认识。如《六国论》的讲解,除了让学生学习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外,还让学生分别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角度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建立起议论文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议论文要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角度入手。

3、学法指导

新课改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就可以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学案"中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都是针对所学课本的内容设计的。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1)诵读法,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中把诵读放在了重要地位之一,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文言文的学习尤为重要。(2)自主设疑探讨,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如在学习《劝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3)指导学生在问题的层层引导下深入探究。以《六国论》为例,在学生把握了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生活在宋代的苏洵为什么要论述六国的灭亡的原因?对当朝的统治者有何借鉴?"作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通过表象挖掘本质的能力。(4)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5)指导学生迁移、拓展,扩大知识面。

4、能力训练

通过学案中的问题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问题的设置上,应以精为主,逐层递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的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鉴赏和写作能力;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自身感受的能力,将课内知识和课外实际有效连接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达标检测

通过达标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堂堂清、周周清、月考等方式来检测。堂堂清,即巩固提升,是针对本课时中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的知识点,以各种题型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用时大约10分钟。周周清,即归纳总结一周所学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检测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月考试题可选取与这一阶段学习内容有联系的题来进行检测。检测的最终目的不是看学生做题多少,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如鲁迅的《祝福》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复述故事情节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为了检测完成情况,我设计的检测题是:找出文中有关祥林嫂的肖像(三次到鲁镇的变化)、语言、动作描写,并概括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祝福》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因此我设计的检测题是探究哪些人物和祥林嫂的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谁是元凶?

参考文献:

[1]张曙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高变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2006.

篇5:《祝福》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学习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2、学习目标3。【学习难点】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培养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知识链接】

创新设计P14自主学习篇

背景资料(见创新设计P16右中)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2)妇女的“三从”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学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预习)

一、描绘导入

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枝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

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点拨:(1)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 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

(2)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柳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

(3)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

(4)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点拨:倒序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点拨:“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4、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5、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并标示在课文中相应位置。

情 节 内 容

记叙方式 序幕: 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6、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点拨:开放话题 畅所欲言

二、文本解读,合作探究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你认为呢?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点拨: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A、(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鲁镇做工。B、(新年刚过),被婆婆卖到贺家坳。C、(春天)(过年时)阿毛被吃。D、死去。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祥林嫂也有过“短暂的春天”。

2、哪些人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据此体会许寿裳先生的名言:“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点拨: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鲁四老爷在猜测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皱了第二次眉,他对一个在自己家无法生活不得不“逃”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厌,说明他恪守礼教之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林嫂二进鲁镇时,这次,他暗暗告诫四婶,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这又恰恰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林嫂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赏鉴”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

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祥林嫂是一个“勤快”“能做”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是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息的。她并非死于自杀,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者,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婆婆、柳妈等也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一生犯了个大错——寡妇改嫁。她触犯了“好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灭人欲”的理学科律。最终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3、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如有,请用文中四个最精练的动词概括并简要说明。

明确:反抗过。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范伯群先生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祥林嫂从山里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是在上有严厉的婆婆,外有封建孝道和封建妇道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改嫁时“出格”的吵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一路上只是嚎,骂”,是她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洗刷污秽,让自己享有人的权利;临死前对鬼神的怀疑,问“我”灵魂的有无,则更体现了她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这一切都表明祥林嫂曾抗争过。

4、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即如何辩证地看待她的反抗)?

甲:祥林嫂的逃、撞、捐、问,反映了她命运发展的基本历程。这一切,都表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封建礼教也曾进行过坚韧的反抗。这反抗闪烁着反封建礼教、反封建迷信的亮色。

乙:小说确实刻画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的枷锁,也不能说明闪着反封建的亮色,而是封建礼教“规范”下的产物。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5、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来源:Z|xx|k.Com] 点拨: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作者在一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三、探讨小说艺术特色 1.分析祥林嫂的肖像描写(1)读下面三段选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哪个时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除表现她的忠厚老实之外,还说明她备受婆婆虐待,但毕竟年轻。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这是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而诉说不出的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脸色的变化到眼珠的呆滞无光,是岁月沧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难的印记,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小说中曾经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如初来时顺着的眼;到再来时没有原来精神,且带些泪痕;捐门槛后“分外有神”;四婶一声吆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乞讨时“间或一轮”;问“我”时“瞪着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最能传神,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心灵的秘密。大师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欣赏语言特色,品读相关文段。分角色朗读。(参阅创新设计P16左上)*沉郁的语言特色 *个性化人物语言 *雅俗共赏的白话文学语言

【归纳小结】

请大家概括小说的主题。

确规明确:《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

【当堂检测】

1、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左右。

2、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

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祥林嫂小传

祥林嫂(生卒年不详),卫家山人,一生艰辛坎坷。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年春,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强行带走了祥林嫂。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竟然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里山。在众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

年底,祥林嫂的儿子出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了一段时间。时隔不久,厄运又一次降临,先是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儿子又惨死狼口,生活的重创彻底击垮了祥林嫂。为维持生计,祥林嫂又一次来到了鲁镇给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这对祥林嫂来说犹如一记重锤,精神越发的不济了。后来,祥林嫂听信了旁人迷信的说道,去庙里捐了门槛,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那天,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终年四十年左右。

第三课时(展示)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分组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展示

【学习反思】

你这节课心情怎样?

拓展阅读答案【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采分点】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每个小点1分。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采分点】结构方式2分,分析4分,每个小点1分。

【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答案】选A、E。

篇6:《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语文

必修1(选修____)

第一单元

第2课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_ 第2课 《雨巷》导学案

主备人:孙俊梅

审核人: 李晓红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4.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追求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2、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化虚为实,领略诗歌意境。【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向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2、作品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 雨巷诗人”的称号。

3、补充

丁香:花开在仲春,白色或紫色,淡雅而不轻佻,姣好芳香,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形状像结,被赋予结扣、愁结的象征意。

二、自主学习:

1、字词识记

雨巷()

巷()道

撑()着

彷()徨()

寂寥()

彳()亍()

惆()怅()

凄婉()

颓()圮()

2、用“/”划分下面一节诗的节奏,标出韵脚,体会其音乐性,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注意感情基调)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读完《雨巷》,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试谈谈。

【探究案】

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一.鉴赏形象:

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

2、“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形象特征?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

3、本诗含蓄,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二、欣赏语言

1、你最喜欢《雨巷》中的哪几句诗,为什么?

3、第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逢着”,最后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飘过”,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 huáng)颓圮(tuí qǐ)

B、寂寥(jìliáo)

朦胧(méng lóng)C、哀怨(āi yuàn)彳亍(chì chù)

D、惆怅(chóu chàng)憧憬(chōng jǐng)

2、下列诗句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B、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C、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D、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二、能力提升题

1、读徐志摩的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1~3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①、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______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态。

②、“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预习案】

二、1、xiàng hàng chēng pánghuáng liáo chìchù chóuchàng wǎn tuípǐ

2、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这首诗忧郁、哀怨,很美丽,有很朦胧,整首诗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探究案】

一、1、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雨巷: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空寂的,破败的。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具有隐蔽和遮挡的作用。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篱墙:破败、荒凉

2、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轻柔缠绵的歌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3、“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

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像。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二、1、《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2、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诗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改变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训练案】

一、1、A

2、B

3、D

二、1.柔媚 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

②.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将分别,顿生“忧愁”。

③.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

上一篇:初一450字写人作文记一个高尚的人下一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